化痰润肺,试试这味药
广东省中医院
罗汉果在岭南地区使用甚广,家喻户晓。它是很好的止咳化痰药,也是药食同源代表之一,可煲汤,可泡茶,效果极佳。据说它的名字是因为其果实形状似罗汉果而得名,但也有另一个故事版本。
罗汉果的名字由来
传说,那一年虫灾泛滥,神农尝百草以救黎民,如来佛祖怜悯神农之苦,遂派十九罗汉下凡助之。其中有一罗汉誓要灭尽天下虫灾始回天界,其他十八罗汉俱已返界,他却化作果实以护众生,这果实就被称作“罗汉果”。因此,世人只晓得十八罗汉,不知道有十九罗汉默默地保护人间。
罗汉果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果实。
产地:主产广西。
性味:甘,凉。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
用法用量:煎服,3~5g。
使用注意:1、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宜使用。2、脾胃虚寒,腹泻者慎用。
——《岭南采药录》:“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汤服之。”
——《广西中药志》:“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血燥胃热便秘等。”
因此,罗汉果可以治疗: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
罗汉果的食用
罗汉果茶
材料:罗汉果3g,红枣半个(去核),菊花5g,枸杞子5g。
步骤:把材料洗净放入杯内,加入开水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清心去火,化痰润肺。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服黄芪,补中气
河北省中医院
黄芪的传说
黄芪,又名黄耆,其名字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戴黄耆的老人,他精通针灸,为人善良,常常帮助他人。不幸的是,他在救助一个坠崖的小孩时离世。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具有味甜,且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黄芪的功效与主治
壹
【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肺、脾经。
贰
【功能与主治】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叁
【用法与用量】
9~30g。
肆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三伏天为什么喝黄芪?
1. 吃黄芪补气,精神满满
夏季暑湿加身,人体代谢极旺、气阴消耗巨大,对需要阴阳平和的人体来说,也是一种严峻考验。中医讲:汗血同源、大汗亡阳,越流汗,体内的气和津,都会往外流失,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常常感觉有气无力、懒洋洋的、不想动也不想说话,甚至口渴难耐,这就是高热消耗了人体的气和阴,严重的就会中暑。
再加上夏季雨水多、湿和热夹杂,让人常常感到身体沉重、头脑昏沉,更需要消耗正气来抵抗湿热邪气,所以古中医常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就是这个道理。
虚则补之!要提高人体在三伏前后的正气,虚人就要适当进补,方为养生之道。而黄芪最有名的功效就是补气。作为被历代医学家称为“补气圣药”的黄芪,与人参的“大补元气”又有所不同,黄芪性味甘,微温,药性和缓,适合绝大多数气虚的人。如果你老是觉得疲惫,提不起精神,少言懒语,声低气短,又或是工作累到心慌气短,不妨试试黄芪泡水喝。
2. 吃黄芪,少出汗
三伏天气温高,很多人动一动,衣服上的汗都能拧出水。而中医把出汗过多分为盗汗和自汗,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虚,盗汗是因为阴虚,自汗是因为气虚,所以这时用黄芪最为合适,黄芪益气固表,能够让毛孔适时开阖,汗液就不会随随便便流出去了。
三伏天喝黄芪有什么好处呢?
黄芪提升中气、提高免疫、改善睡眠、稳定虚损型的基础疾病,适合的是平时常常感觉身体有点气虚的人(右脉无力)、以及中老年人、大病初愈的人,尤其有一类人,笔者觉得是最适合在夏季用黄芪补补气的了。
这种人平时就有点胖嘟嘟的,想尽办法去减肥,却总也减不掉,或者老反弹,尤其是爱美的女性,如果肚子上的肉肉,按上去再松松软软的、腹肌也没什么力道,那形象和气质一下子就“拉胯”了。
这种,往往就是虚胖,气虚导致的,肥人多虚嘛!此时假若吃点黄芪补补气,尤其是吃了感觉良好,精力体力都增加的人,不妨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即使没有减食,也许很快就会发现:肚子上的肉肉自己少了,而且不怎么反弹了,整个人也精神、苗条了许多。
黄芪泡水,用开水还是温水?
黄芪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这个不用过多介绍,但它属于植物的根部,质地特别的坚硬,仅用温水冲泡的话,是无法把营养物质全部泡出来的,所以建议大家在喝黄芪水的时候一定要开大火去煮半个小时左右。
【不宜人群】
黄芪性温升,可助火,又能补气固表。因此,如果有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感冒发热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芪,可能会影响感冒或退烧症状的缓解。
黄芪还能和其他药材组合,发挥出更多功效!
我们来看看黄芪的强强搭配!
1.
黄芪+西洋参
中医认为,西洋参和黄芪都具备补气补虚的作用。黄芪性偏温,在三伏天单用黄芪会导致上火,而西洋参药性凉,两者配伍药性药效互补避免上火,经常饮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做法:西洋参和黄芪各3克,加入300毫升的水就可以泡一壶养生茶,冲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补气健脾、养阴、生津、固表等功效,适量服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的作用。
2.
黄芪+金银花
到了三伏天之后,天气潮湿又闷热,这个时候单用黄芪就会容易上火,建议在此基础上搭配一些金银花,金银花本就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和黄芪搭配在一起后,它就能够让我们的气血得到滋补,但是不会淤堵,大家就不用担心上火的情况了。
做法:黄芪9克、金银花6克放养生壶熬煮,黄芪煮开10~15分钟后关火,再放入金银花闷泡5~10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补气升阳、清热解毒。
3.
黄芪+枸杞+菊花
黄芪枸杞菊花茶能消除暑热,有滋阴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菊花和枸杞都对养肝和缓解眼睛视疲劳有良好的效用,再加上黄芪补气益中,可更好的发挥清肝明目的作用。
做法:黄芪10克、枸杞3克、菊花3克、500毫升,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
功效:补气固表,滋养肾阴,清肝明目。适用肾虚腰痛,口干舌燥、目赤肿痛等症。对于但阴虚体质、胃寒、肠胃不好、伤风感冒和孕妇等人不适合饮用。
黄芪的日常食疗
1.
黄芪粥
做法:取黄芪20克,放入砂锅中用水煎30分钟,过滤取汁,与梗米100克煮成粥,加入适量盐或糖。
功效:补中益气,增强机体抵抗力。黄芪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经常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2.
黄芪豆浆
做法:每人每天黄芪食用量不超过5克,黄豆适量,按照人数依次加量,使用料理机打成豆浆即可。
功效:补气养颜、美白、提高免疫力。
3.
芪仁粥
做法:取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鸡内金(研末)10克,金桔3枚,梗米100克,清水1000毫升。将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在砂锅内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梗米煮30分钟以上,煮成粥后,再放入鸡内金、金桔煮15分钟。
功效:利水消肿除湿,健脾补肺,下气消胀,对肾炎水肿、黄疸有较好疗效。
总之
三伏天喝黄芪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相信很多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应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搭配。在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量饮用,避免过量对身体造成负担。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夏季好眠的秘密,中医告诉你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认为出汗较多,易伤精耗气,而“汗为心之液”,对于白天汗出较多的人,夜间睡眠也不好。李树成表示,在暑天,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更容易加重失眠症状。
所谓“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好才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有夏季失眠患者,不妨试试以下3个穴位,简单按摩就有助于改善睡眠哦!
穴位按摩
攒竹穴:刮刮眉
攒竹穴位于两眉内侧眉头凹陷处,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我们常看到一些犯愁的人会把眉头攒在一起,并不自觉地按压此穴来缓解紧张。
此穴具有疏肝、缓解疲劳的作用,临床上可以治疗头痛、情绪病、眼病、失眠等。而对于精神压力大而肝郁不畅引起失眠的患者,可以通过刮刮眉刺激攒竹穴,可以改善大脑气血,缓解紧张状态,更好地促进睡眠。
劳宫穴:握握拳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中医认为,失眠多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因此,刺激劳宫穴有助强化心包经,增强心脏的气血运行,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因此,对于心火较旺的失眠患者,可以握握拳刺激劳宫穴,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潜,可静心宁神,促进睡眠。
三阴交:拍拍脚
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同时也是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因此能调理肝、脾、肾三脏的经气。
此穴具有宁心安神、健脾益肾补肝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失眠、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因此可以通过拍拍脚内踝刺激三阴交穴,可调和阴阳,改善睡眠。
小暑期间,天气炎热,饮食应以适量、清淡为宜。但也不要过于贪食生冷食物,可以吃一些清凉消暑的食品改善睡眠。对此,李树成则推荐以下3款药膳。
药膳调理
绿豆莲子汤
清热健胃 清心安神
材料:绿豆50克、白莲子20克,盐少许。
做法:将绿豆和白莲子提前泡水2个小时,砂锅内加入泡好的绿豆和白莲子,加入适量清水,熬至绿豆开花,加入冰糖即可关火。
莲藕素汤
清热凉血 养心安神
材料:莲藕100克、白莲子50克、百合20克、红枣3颗、芡实20克,盐少许。
做法:将适量莲藕、白莲子、百合、红枣、芡实一起炖煮,慢火煲2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山药莲子粥
健脾祛湿 养心安神
材料:白莲子20克、山药20克、红枣3颗,米100克,盐少许。
做法:将白莲子、山药、红枣和米洗净,然后加入适量清水共煮粥。加入适量盐调味。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孩子体弱,经常感冒咳嗽怎么办?中医调理来帮忙
佛山市中医院
经常有家长抱怨
自家小孩体质太差了
三天两头就感冒
总是往医院跑
如果您家小孩也有这种情况
就要注意了
孩子可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中耳、扁桃体或咽喉)和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肺)。
诊断标准
0~2岁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2岁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
注意: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7天以上,方能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阮燕君表示,反复呼吸道感染还需要跟慢性咳嗽区分开。儿童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病程超过4周,常见的原因包括肺炎支原体感染、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等。
为了明确病因,还需要经过医生的专业判断以及一些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依据其感染部位的差异,其临床症状各有不同。比如:
01
扁桃体炎
发热、咽痛是主要表现。此外,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者的咽痛可伴有吞咽困难,且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脓点。
咽喉部感染
02
患儿常有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部分患儿可出现声音嘶哑、变音、发热等症状。
03
鼻-鼻窦炎
患儿常有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发热。
中耳炎
04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性耳痛、鼓膜积液;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可有高热、剧烈耳痛的症状。
05
肺炎
患儿可以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表现,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及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整体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外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及儿童被动吸烟、家庭居住环境差(潮湿、灰尘、螨虫等)、空气污染、气候急剧变化等损害了呼吸道细胞结构和功能。
“但更最主要的还是内因。”阮燕君表示,儿童自身抵抗力差,对感染的易感性也会增加。儿童时期,孩子的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尚不成熟,呼吸道黏膜柔嫩,屏障功能差,因此病原体易于入侵。
此外,呼吸道分泌物中主要抗体是免疫球蛋白A,婴幼儿时期含量很少,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免疫力较低。当各种不利因素侵害人体时,儿童尚未成熟的免疫功能不足以抵抗这些情况,遂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还要注意,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睡眠不足、挑食、偏食,也会进一步损伤免疫能力。
中医认为,小儿肺脏尤娇,脾常不足,肺娇易病、脾弱易伤。饮食过盛,将养过温所致。孩子喜食生冷寒凉,损伤脾胃;多食油腻、煎炸之物,导致胃肠积热、肺胃火盛;缺乏户外活动,抵抗寒温变化能力差,易受外界温度波动影响……都会容易生病。
姚丹提到,内伤饮食,脾失健运,脾胃受伤致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极易感邪。故在脾肺气虚的基础上,又常常夹滞、夹痰、夹热,互相影响,虚实夹杂,互为因果。因此,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面色不华,甚则萎黄或苍白,下眼睑发暗,或暗红,或青黄等,均是脾虚夹滞或脾虚肺弱之象。
加上,如果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久病不愈,则人体正气损耗,抵抗力更加下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春夏宜清补祛湿,秋季应滋补润燥,冬季宜温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还要肺脾同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药物和食物一样,都有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口服中药汤剂需要辨证论治,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季节、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在口服中药之前,建议家长先带患儿找中医师诊疗开方,避免不合理的中药药疗。
口服中药可以缩短患儿的病程,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对于口服中药配合度不佳的患儿,也可以辨证使用玉屏风颗粒一类的中成药作为病后调理,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此外,穴位贴敷、季节贴、小儿捏脊、手指点穴、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也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功效。
患儿呼吸道感染期间以及病后初愈,饮食上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糖、高脂、煎炸食物,冷饮、雪糕等生冷食物及寒凉水果,如西瓜、橘子、柚子以及冬瓜、西洋菜等,过敏体质的孩子,还应注意避开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芒果、虾蟹等,以免呼吸道感染症状迁延不愈或者愈后反复。
来源:儿科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绿豆汤喝错要伤身!这样喝降脂、祛湿、消暑
广东卫生信息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绿豆汤是大家喜欢的消暑饮品,不仅甘凉可口、防暑消热,而且还具有促进食欲、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但是喝绿豆汤也要注意,喝不对,不仅不能起到消暑的作用,还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所以,赶快来了解一下绿豆汤在哪些情况下不宜食用吧!
绿豆汤 不能随便喝
不宜冰镇饮用
冰镇过的绿豆汤易伤脾胃,对于本身就寒凉体质的人群则更加危险。
不宜加盐
煮绿豆汤时,可以适量加点糖,但可不加盐,因为盐会将绿豆中的水溶性维生素给破坏掉,从而降低绿豆汤本身的性能。
不能与药物同食
清热是绿豆汤的特性,但不可以与药物一同食用,因为它会将药物中的钙、钾等成分给分解,从而降低药性。
不宜喝绿豆汤的人群
月经期的女性:喝了易导致女性气滞血瘀,引起腹痛或加重痛经及经期不适。
体质寒凉的人:绿豆性寒,体质寒凉的人喝了绿豆汤,容易引起腹泻等现象。
体质虚弱的人:这类人一般肠胃功能较弱,难以在短时间消化掉绿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等现象的发生。
绿豆汤这样喝
清热祛湿汤
材料:绿豆100克、水适量、白糖少许。
做法:
1、先将绿豆放进冰箱,再将冻成冰坨的绿豆取出,放入锅内。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没过绿豆2~3厘米即可;分次加水,先加少量水,会缩短绿豆煮熟的时间。
3、大火煮开,改为中火煮15分钟左右,不停搅拌,防止糊锅,煮到中间水少了,可再续水。
4、绿豆煮开花后,可再添加大量清水。大火将绿豆汤烧开,用勺子撇去浮沫,清热解毒的绿豆汤就做好了,可依据个人口味加糖。
防暑汤
海带绿豆冬瓜糖水
材料:海带50克,绿豆100克,冬瓜500克,红糖适量。
做法:海带洗净、浸透,切块,冬瓜洗净去皮切块,同放煲内,加清水适量,煲至烂熟,加红糖,再煲片刻即成。
分次服食,夏天炎热时可常服。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素食江湖--8道营养汤食滋养润燥
红豆年糕汤
-材 料-
红豆200g、年糕片适量
冰糖1块、干桂花适量
-做 法-
1. 红豆冲洗干净,放清水中浸泡几个小时,泡到红豆完全膨大;
2. 把红豆倒入压力锅中,再倒入适量的水,煮20-30分钟,煮到红豆软烂为止;
3. 买的成品年糕片,冲洗干净,放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泡到年糕变软即可;
4. 将煮好的红豆汤倒入汤锅中,再放入年糕片和适量的冰糖,中火煮到年糕变软,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5. 出锅装碗,撒一点干桂花,喜欢甜的可以淋一些糖桂花。
6. 红豆营养丰富,年糕是有饱感的食物,两者一起煮甜汤,顶饿还滋润。
紫薯银耳羹
-材 料-
银耳半朵、紫薯1个
枸杞1小把、冰糖适量
-做 法-
1. 银耳半朵提前半个小时泡发;
2. 将银耳冲洗干净,撕成小朵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
3. 砂锅盖上盖子,放到煤气炉上,大火煮开以后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左右,将银耳煮出胶质;
4. 紫薯去皮,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备用;
5. 银耳煮出胶质后倒入紫薯丁;
6. 加入适量冰糖,盖上锅盖,继续小火煮10分钟左右;
7. 快出锅时加入一小把枸杞,稍微煮一下即可。
玉米山药汤
-材 料-
玉米半根、山药一段
冬瓜三块、姜两片
盐、鲜蔬粉少许
枸杞、西红柿半个
-做 法-
1. 西红柿切块、姜切片,萝卜和山药切成小块;
2. 少量枸杞清洗后备用;
3. 把所有食材放入铸铁锅中,加入没过食材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4. 小火闷煮1-1.5小时即可,煮好后盛出。
香菇豆腐汤
-材 料-
豆腐1块、香菇若干
姜1块、香菜1棵
淀粉1茶匙、香油1/2汤匙
生抽、白胡椒粉、盐各1茶匙
-做 法-
1. 豆腐切块,香菇去蒂后切丁;
2. 豆腐沸水焯水后盛出备用;
3. 将姜末倒入热好油的锅中煸香后,倒入香菇翻炒,再倒入生抽翻炒均匀;
4. 锅中倒入热水,水开后将豆腐倒入锅中;
5. 接着将调好的水淀粉倒入锅中;
6. 再将胡椒粉、盐和香油倒入锅中搅拌均匀;
7. 撒上香菜提味,香菇豆腐汤就完成啦。
番茄南瓜汤
-材 料-
番茄1个 南瓜200克
油、鲜蔬粉、盐适量
-做 法-
1. 番茄去皮切成小丁,南瓜去皮切丁;
2. 热锅冷油,加入南瓜翻炒几下;
3. 加入番茄炒至黏糯;
4. 倒入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将南瓜煮软;
5. 最后加盐和鲜蔬粉调味出锅即可。
素肉三鲜汤
-材 料-
木耳丝10克、干裙带菜10克
香菇3朵、素肉10克
胡萝卜适量、浓稠水淀粉适量
盐、蔬果粉适量
-做 法-
1. 木耳用清水泡发洗净备用。
2. 裙带菜用清水洗净泡发备用。
3. 素肉用清水泡约5分钟至软,挤干水分备用。
4. 香菇洗净,去蒂,片成两片备用。
5. 然后将香菇切丝,胡萝卜洗净切丝,裙带菜洗净切丝。
6. 锅烧热,倒入少许油,油温热后放入1/3香菇丝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烧开。
7. 倒入裙带菜、木耳丝煮约2-3分钟。
8. 再倒入香菇丝、胡萝卜丝、素肉丝煮约2分钟。
9. 加入浓稠水淀粉煮至汤汁粘稠。
10. 最后加入适量盐和蔬果粉调味即可。
冬瓜素丸汤
-材 料-
素丸、姜、枸杞
冬瓜、胡椒粉、盐、香菜
-做 法-
1. 准备好素丸,香菜切末;
2. 冬瓜切小片,将锅烧热,倒入姜片、枸杞和切好的冬瓜片,加水烧沸;
3. 烧沸后,倒入素丸,盖上锅盖再煮10分钟左右;
4. 煮好后调入盐、胡椒粉、香菜末搅匀即可。
素罗宋汤
-材 料-
西红柿 2个、土豆 1个
橄榄油 10g、椰菜 150g
盐 3g、鲜蔬粉 1茶匙
番茄酱 2汤勺
-做 法-
1. 锅里加入橄榄油,再加入番茄,煮至水份蒸发;
2. 出番茄皮,加入番茄酱翻炒;
3. 加入切好的椰菜拌匀;
4. 加入1升水;加入切丁的土豆,盖盖中火煲15分钟;
5. 加入盐、鲜蔬粉,试味调整酸度即可熄火;
6. 吃的时候可以洒上黑胡椒碎或滴些辣椒仔。
免责声明:所有转载只为分享,不用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秋天一碗汤,不用医生帮!9碗素汤远离秋季病,全家都健康~
《养生八字诀》
[ 春蒸 夏拌 秋汤 冬煲 ]
秋凉,阳气内敛,寒气上升,一旦受寒气入侵,容易伤及五脏。中医道:秋天一碗汤,不用医生帮!在秋天经常喝汤,你会受益无穷!
秋天喝汤三大补
01 补肺
秋天80%的病是由呼吸道引起的,比如哮喘或者支气管炎,秋天常喝汤能补肺润气,防止呼吸疾病,还能提高免疫力!
02 补肾
俗话说“一秋肾三虚”,一年当中,秋天最容易出现肾虚的季节,尤其对比较瘦弱的人,通过喝汤,可以滋阴补肾,减少疾病。
03 补脾
秋天易内燥,引发口干眼干,皮肤骚痒,这是脾虚的表现,脾能产生津液,润泽全身,脾虚可以常喝汤来补充。
秋天一碗汤 不用医生帮
素煲汤
-材 料-
红枣3颗、虫草花 一小把
眉豆、胡萝卜、花生适量
盐、鲜蔬粉适量、姜1片
-做 法-
1. 食材洗净,生姜切片,胡萝卜切块
2. 以上材料加入炖盅,隔水炖1.5小时
3. 出锅前加盐和鲜蔬粉调味即可
茄汁菌菇汤
-材 料-
西红柿1个、冬瓜片100克
金针菇50克、口蘑70克
姜丝2克、香菜碎3克
香油、黑胡椒、盐适量
-做 法-
1. 西红柿洗净切成小块儿备用。
2. 锅中倒入少许的食用油,开小火烧热后,将洗净的口蘑去根后,扣在锅中,煎1分钟。
3. 翻面继续小火煎。煎至口蘑中间溢出满满的汁水。
4. 煎出汤汁后关火,将口蘑中的汁水留在锅中,把口蘑夹出,切成片。
5. 将切好的口蘑,西红柿块,冬瓜片,姜丝,一起倒入留有口蘑汤汁的锅中。
6. 倒入小半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10分钟,至冬瓜和西红柿熟软。
7. 加入洗净的金针菇一起煮。
8. 煮至冬瓜软烂即可放入香菜碎。少许的盐,黑胡椒,几滴香油进行调味即可。
莲子桂圆红枣汤
-材 料-
红枣100g,干桂圆120g
枸杞15g,干莲子50g
-做 法-
1. 把红枣和莲子先放入砂锅炖煮,水开后,小火
2. 20分钟后,加入干桂圆,炖煮30分钟左右。试一下是否已经熟透。
3. 加入枸杞,炖5分钟,关火即可。
4. 清热安神,补气益血,孕妇禁
莲藕绿豆花生汤
-材 料-
莲藕,绿豆,花生
冬菇,姜,当归两片
盐,蔬果调味粉
-做 法-
1. 绿豆洗净泡上四个小时左右,莲藕洗净去皮
2. 将莲藕的头切去备用,莲藕内孔冲洗干净
3. 将泡好的绿豆填入莲藕中,一定要压实哦
4. 盖上刚切下的莲藕头,用牙签固定好
5. 冬菇泡发,花生洗净泡上一个小时左右,姜切片;
6. 锅内加入足够的水,将酿好的莲藕、冬菇、花生、姜、当归一起加入
7. 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一个小时,捞出莲藕,切成约1cm厚的片片
8. 再加入汤中,这时同时加入盐、蔬果粉,再煲二十分钟左右,大功告成!
山药四物汤
-材 料-
红枣50克、山楂80克
枸杞20克、山药150克
-做 法-
1. 山药去皮切块;山楂切去两头,用筷子的大头去核。
2. 红枣和枸杞清洗干净。
3. 将红枣和山楂倒入汤锅中,加水加冰糖先煮。
4. 水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
5. 加入山药块煮10分钟,再放枸杞煮5分钟左右。
6. 撇去浮沫,即可盛出吃,酸酸甜甜味道超好。
番茄南瓜汤
-材 料-
番茄1个、南瓜200克
盐、蔬果粉适量
-做 法-
1. 番茄去皮切成小丁,南瓜去皮切丁;2. 热锅冷油,加入南瓜翻炒几下;3. 加入番茄炒至黏糯;4. 倒入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将南瓜煮软;5. 最后加盐、蔬果粉调味出锅即可。
苹果香橙银耳羹
-材 料-
干银耳20g、苹果1个
香橙1个、冰糖适量
黑加仑葡萄干适量
-做 法-
1. 干银耳提前泡发,撕成碎片洗干净;
2. 砂锅内放水烧开,下入银耳和葡萄干再次烧开,转中小火煮40分钟;
3. 苹果洗干净去核切成小块下入砂锅内;
4. 香橙洗干净去皮切成小块;
5. 下入砂锅内,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冰糖,中小火煮10分钟关火;
6. 香甜的水果银耳羹煮好了;
7. 滑滑的,甜甜的,特别好喝。
红豆莲藕汤
-材 料-
红小豆100克、莲藕300克
冰糖适量
-做 法-
1. 红小豆淘洗干净放入电饭煲,加入足量的水;
2. 莲藕去皮切丁,冲洗干净;
3. 切好的藕丁和冰糖一起放入电饭煲中;
4. 启动汤粥程序;
5. 程序结束,一份简单润燥的莲藕红豆汤就完成了。
芡实薏米银耳羹
-材 料-
银耳半朵,薏米30克
芡实25克,枸杞、冰糖适量
-做 法-
1. 银耳事先用冷水泡开,去掉黄蒂,撕成碎朵;
2. 芡实、薏仁泡水1小时以上洗干净;
3. 洗干净后,加上银耳,入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到两小时;
4. 关火前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
5. 枸杞入锅关火焖一下即可。
部份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