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膳食,让孩子远离生长迟缓
广东卫生信息
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行为或家长喂养不当,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发生发展。如何让孩子远离生长迟缓呢?听听药师怎么说。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症呢?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
①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
②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
③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造成生长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正常生长变异(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和病理性身材矮小(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症、糖皮质激素治疗、胃肠道系统疾病、性早熟、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生长迟缓影响儿童青少年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出现体能下降、学习表现不佳等,严重时容易导致罹患腹泻、肺炎等疾病。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原则与建议
食物多样,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2~5岁儿童做到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或者加餐,如奶类、水果、蛋类和坚果,配以少量松软面点;每天饮奶350~500ml,饮水600~800ml。6~17岁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吃好早餐;每天应摄入300ml以上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
因人因地因时食养,调理脾胃
儿童青少年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因时调养原则。春天寒气渐退,阳气生发,应适当摄入辛温之物助阳气之生发,如葱、蒜、韭菜等。
夏季阳气外越而体内阳虚,应少食生冷。秋季干燥,应选择甘润养肺类食物,如雪梨、银耳。
冬季寒冷,在温补之余,应不忘养阴。
合理烹调,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的食物应新鲜、卫生,宜选择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健脾开胃的食物。合理烹调,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腌渍等方式。
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饥饱无常,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避免生冷、油腻、坚硬、不洁的食物,少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开展营养教育,营造健康食物环境
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将营养健康和传统食养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包括生长迟缓的原因、干预手段、不良影响等,逐步提高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的营养素养。
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关注睡眠和心理健康
建议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通过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结合传统健身方式(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促进生长发育。
建议2~5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
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每周还应有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如拔河、跳远等)。
2~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13小时,其中包括1~2小时午睡时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9~12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10小时。
重视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管理,指导其正确认识体型,保持健康体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定期监测体格发育,强化膳食评估和指导
定期监测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速率或生长曲线的偏离情况,评估其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
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食养方
中医认为儿童“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全而未壮,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食欲不振、厌食、饮食积滞、挑食、偏食、节食等问题,易出现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等方面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保障;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的功能,直接关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1.山楂麦芽消食汤
主要材料:山楂5g,麦芽15g,干山药15g,橘皮2g。
制作方法:将山楂、麦芽、干山药和橘皮清洗去浮尘,浸泡30分钟,将所有食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滚沸后改成中小火再煮30分钟,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先在餐前30~60分钟喝1小碗汤,每周2~3次。
2.莲子芡薏健脾粥
主要材料:干莲子15g,干芡实15g,薏苡仁15g,粳米25g。
制作方法:干莲子去芯备用,薏苡仁可稍加炒制或直接购买炒薏苡仁,将干莲子、干芡实、炒薏苡仁浸泡30分钟,粳米淘洗干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2~4次。
3.核桃桂圆益智粥
主要材料:核桃仁5个,干桂圆5g,益智仁5g,粳米50g。
制作方法:核桃去壳留核桃仁备用。将干桂圆、益智仁冲洗。粳米淘洗后,加入适量清水,将所有材料放入,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2~3次。
4.山楂鸡内金茯苓饼
主要材料:山楂10g,鸡内金20g,茯苓30g,山药粉30g,黑白芝麻各20g,面粉500g。
制作方法:将山楂、鸡内金、茯苓研磨成粉,与山药粉、面粉混合均匀,加水和面,擀成小薄面饼,撒上芝麻,放入烤箱烤熟。
用法用量:作为零食,餐后加餐,每次2~3块。
5.板栗山药粥
主要材料:鲜山药100g,板栗5颗,大枣3颗,粳米50g。
制作方法:板栗煮熟,大枣去核洗净,对半切开,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将粳米煮开后,倒入板栗、大枣,小火煮30分钟。再加入鲜山药,小火煮30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次1碗,每周2~3次。
6.牛奶山药麦片粥
主要材料:牛奶100ml,干山药20g,薏苡仁15g,麦片25g,大枣2颗。
制作方法:薏苡仁可稍加炒制或直接购买炒薏苡仁,大枣去核,对半切开。干山药洗净后切成小丁。锅中加适量水,放麦片和炒薏苡仁,大火煮开。加入干山药、大枣同煮至浓稠状,再倒入牛奶煮5分钟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每周2~3次。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这种植物“从头到脚”都是养生宝,可食用可入药
广东卫生信息
所谓“一莲出九药,全身皆是宝 ”,《本草纲目》记载荷花、莲须、莲房、莲子、莲芯、荷叶、荷梗、藕、藕节等均可入药。
荷叶
中医认为,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作用。
并且,《医方集解》说:“荷叶色青气香,应仰象震。”荷叶色青,五行属木;八卦中,荷叶在水中仰面朝上与震卦相似。震,在八卦中代表雷电,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象征阳气升发,冲破阴气,同中医中肝体阴用阳之理,所以认为荷叶入肝经,治清阳之气不升之症,比如各种头晕、头痛等。
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此外,有研究称荷叶中的化合物,可以减轻血管壁的损伤,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可帮助预防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生。
暑湿夹杂的夏日,泡一杯荷叶茶,不仅仅是解暑之用,还能同时醒脾、祛 湿、升阳、固精、化瘀消积。有便秘困扰的朋友同样建议喝荷叶茶。除了泡茶,还可以用荷叶来煮粥,对脾胃很友好,老人小孩都能吃。
莲芯
清火除烦安睡眠
莲芯也是夏日常用到的中药之一,荷叶偏重于解暑气,而莲芯则更偏重于清内热,尤其是泻心火。《本草新编》中说:“莲子之心,清心火,又清肾火。”也就是说,莲子心心肾两清,交通心肾,所以对失眠很有帮助。
莲芯的苦味是它的精髓,这是为什么呢?因此莲芯可以说是莲花之火气凝结所化,味大苦。而心最喜欢苦味,因为苦能泻心火,所以莲芯专入心经,清心火。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火一旺盛口舌就容易遭殃,所以夏天容易口腔溃疡、心悸心烦易怒的人就适合用些莲芯来调理。
《黄帝内经》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除了口腔溃疡,脸上的痘痘痤疮其实有的也属于心火旺盛,这种情况也可以用莲心来清火。
但是要注意,莲芯的使用时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大,轻微的上火用两三根来泡茶就够了。
莲子
补脾止泻养心
莲芯主打清心降火,莲子则侧重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莲子补脾胃的效果很好,被称为“脾之果”,能补到人体的“元气之母”。莲子不仅补脾,也补心、肾,可以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莲肉以水浸去赤皮、青心,生食甚佳。入药须蒸熟去心,或晒或焙干用。
莲子味甘、涩,性平,能够:
1、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神农本草经》
2、主五脏不足,伤中,益十二经脉血气。《食疗本草》
3、止渴去热,安心止痢,治腰痛及泄精。《日华子本草》
4、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本草纲目》
5、捣碎和米作粥饭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本草图经》
产地
莲子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习惯以湖南产的品质最佳,故习称“湘莲子”,但数量较少。福建产的质量亦佳,产量较高,习称“建莲子”。江苏、浙江产的称之为“湖莲子”。其主要生于水泽、池塘、沼泽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鉴别选购
莲子的选购,以大而饱满,无皱,无破碎者为佳。因其为药食两用之品,常可在超市、南货店购买,也可在药店配方购买。新鲜的莲子只有在集贸市场才能买到。莲子宜储藏在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食疗配方
1、莲子粥
组成:嫩莲实(或莲子粉)25~50克,粳米(或大米,或糯米)100~150克。
用法:莲实去皮、心,水煮熟烂。米淘净,用文火煮薄粥,再倒入煮好的莲实,搅匀。或先煮莲实,后入米煮粥,或两者同煮为粥亦可。作早、晚餐,温热服食,可酌加白糖或砂糖。大便干燥,感冒发热及实热证者不宜用。
功能:补脾益肾,聪明耳目,固涩止泻。
应用:适用于体虚食少,大便溏薄,乏力倦怠,耳聋,视物模糊,心悸失眠,遗精,尿频等症。常服可预防习惯性流产,久服能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2、莲子小米粥
组成:莲子去心25克,小米50克,红糖适量。
用法:前2味加适量水,用文火煮成粥,调入红糖。一日三餐均可食用。
功能:健脾益胃除湿。
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及皮肤病患者如湿疹、荨麻疹等。
3、莲子芡实粥
组成:莲子30克,芡实60克,白糖适量。
用法:莲子用温开水浸泡2小时,与芡实同煮待熟,调入白糖。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功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
应用:脾虚久泻,肾虚遗精。
4、莲枣山药粥
组成:莲子50克,大枣50克,粳米100克,山药100克,白糖适量。
用法:莲子泡后去皮、心,蒸烂;大枣洗净,去核切丁;山药煮熟去皮,压碎;大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以上各料再煮10分钟,调入白糖。一日三餐均可服食。
功能:益肾补脾。
应用:适用于脾肾两虚之泄泻,夜尿频多等症,对肾炎患者尤其适宜。
莲子一物,药食两用,为常用的药物和食品,是一味价廉物美,集养生、治病于一体的上品。日常既可在家自己制作莲子食品,也可在饭店的餐桌上品尝莲子的点心佳肴。更多者,则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配方服药。
莲藕
清热凉血、健脾散瘀
莲的根茎就是莲藕,这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部分了。藕的药用功效又有鲜藕和熟藕之分。
鲜藕甘寒,生吃的话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消散瘀血、解酒等,适合体内有热的人解渴除烦。
而熟藕味甘性温,可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所以它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泄、生肌。
并且莲藕含丰富的铁质,对贫血之人颇宜。藕的吃法很多,凉拌、清炒、炖汤,还可以做成藕粉。
小附方
时气烦渴:生藕汁一盏,生蜜一合,和匀,细服。《圣惠方》
霍乱烦渴:藕汁一钟,姜汁半钟,和匀饮。《圣济总录》
霍乱吐利:生藕捣汁服。《圣惠方》
食蟹中毒:生藕汁饮之。《圣惠方》
尘芒入目:大藕洗捣,绵裹,滴汁入目中,即出也。《普济方》
莲的其他部位也各有妙用:
荷花
荷花除了美,药用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本草崇原》说荷花:“气味苦甘温,无毒。主镇心、益色、驻颜轻身。”说明它既养心又养颜。
古人认为莲花其形象心,呈圆锥形,“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心脏就像没有绽放的莲花形状。
取类比象是中医用药的重要思想,正是由于荷花与人心脏相似,气通心经,因此服用莲花能够清心安神。古代文人、修道者或者女子常用荷花泡茶或者煮粥。
莲须
莲须其实就是莲花蕊,性味平、甘、涩,归心、脾、肾经,具有清心固肾,涩精止血的功效。
《本经逢原》记载它: “清心通肾,以其味涩,故为秘涩精气之要药”。
此外,《玉楸药解》中说:“莲蕊固精止血,悦色乌须”,也就是说,莲须还可以用于精血不足导致的白发。
藕节和莲房
藕中间的节称为藕节,可收涩止血、化瘀,是止血良药,将藕节炒至藕节炭,可增加止血作用。
莲房就是莲蓬壳,性温味苦涩,归肝经,同样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也常被炒成炭入药。
荷杆
荷杆中空,下连藕根水土,上连花叶果实,为它们输送养分,因此中医认为荷杆可起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的作用。非常适合夏天暑湿夹杂之下胸闷气短的情况来用。
升清,就是将脾胃清阳之气上承清窍以生津止渴,舒缓肩背筋肉;降浊,就是化湿利尿,促进肠道蠕动,让大小便都通畅。
荷杆在日常饮食中可以炒着吃,比如有名的清炒藕杆这道菜,大家可以试试看。
总之,莲的不同部位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根茎多与心脾有关,能补益心脾,兼顾破血;叶梗与肝关系密切,能升阳止血、清暑利湿;花重于心,偏于活血止血、祛湿消风、清心凉血;子实多补脾止泻、养心益肾。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