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育
- 全部
德行的大根大本是孝道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我们看到这个“务本”,对一个教育工作者太重要了。我们总不能教了一辈子,结果是什么?本末倒置,甚至忘本,那我们不是好心做坏事?教育界非常多的同道非常认真,但是他们眼看着学生的素质愈来愈差,找不到根本。我也是啊。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也着急啊。结果祖宗加持、祖宗保佑,刚好让我翻到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看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务本的句子,“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大根大本找到了,“教”是教育,“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假如不从孝道开始教起,就不叫教育。这个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不能搞一辈子,连“本”是什么都不知道。 有人会想,现在的学校这么多,而且从幼儿园学到大学,十八年的时间都有,那这个算不算教育?假如不教孝道,叫知识传习所,教了他很多知识,但是做人不懂。这个我们翻开报纸就看得出来,现在不孝子,不是说没读书的人是不孝子,学历读得很高,父母还没下葬就开始争财产了。大家冷静去看很多大企业家,他那些孩子都是留美、留法、留德的,为什么他去世之后,那棺木一、两年都下不了葬?摆不平啊。他培养了这么多的子孙,全部都读一、二十年的书,但是不懂得孝道,只懂得money(钱),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怎么是教育?功利主义怎么是教育? 夫子讲“君子喻于义”,培养君子是让他了解道义,做人的本分,义是应该的。家的本分是什么,团体的本分,对国家民族的本分是什么,这是培养君子。“小人喻于利”,从幼儿园就教他竞争,那是培养小人出来了,会伤父母的心,会伤领导、会伤他人的心。他纵有二十年知识的积累,他还是不可能能去利益人,因为心坏了,才干愈高,所产生的副作用愈大,这个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体会得到。我曾经听同道们讲,有才无德叫危险品,还有讲的更绝的叫毒品,那变毒害社会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写的,有篇文章叫“才德论”,就提到“才胜德谓之小人”。跟孔子讲的,“小人喻于利”,那小人他都想自己多了,就很难去利益到别人。平安,浩然正气,天地精华,传颂千古!孩子福报平安,浩然正气,天地精华,传颂千古!孩子福报 ·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几千年来教育孩子都是以德为本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我们看现在青少年,几个人人格健康?谁养出来的?《三字经》讲得很清楚,“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谁都有责任,尤其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以至于负责教育方面的官员。这个“父之过”也包含父母官,因为管教育的官员,他是拿旗帜的,他是指引方向的,你这个指挥棒错了,底下就偏掉了。所以公门好修行,当官的人走对了,利益后世、当代;你走错了,整个偏掉。你教育方向走错了,二、三代人都受到损害,培养出来可能心性、人格上都不是很健康。 我们几千年来教育孩子都是德为本,现在德摆在末去了,本末倒置怎么教得出好人才出来。所以《孝经·开宗明义》就讲到,“夫孝,德之本也”。你得先把孩子的根,根本扎稳,要从孝道教起。你教知识,孝道就很难落实了。孝道要从很多思想去引导,还要老师做榜样,还要引导学生回去落实,那这个孝就深植在他的心中。你一直在赶进度,怎么培养德行?结果一直赶进度,一直填鸭一大堆知识,我们不也是这么过来,读了十几年,现在心里还装了多少这些知识?都忘光了。所以东方的教育注重悟性,智慧的启发,德行的启发,而智慧、德行启发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所以我们近这二、三代人,教育不是依照老祖宗的教诲,依照功利社会,甚至依照美国那些做法,欧美那些思想观念。欧美他们注重这些才能、知识的培养,坦白讲他们的下一代也是乱七八糟。我们有五千年经验,居然没信心,还去学他们,结果我们现在的下一代,也乱七八糟。本来五千年的教育都遵从老祖宗,像民国初年的时候,小学生的作文,现在的大学生都写不出来,能力培养得很好。现在大学生好像接受的知识很多,但非常浮躁,写一篇文章错字连篇,根本不成为一篇文章,愈教能力愈差。所以这个时代值得我们省思,不能再错下去了,要回归到古圣先贤的教诲来。
发布者:Summer

亲戚朋友很有人情味绝对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能让孩子看到长辈们的做人做事好榜样。这些礼尚往来的礼节要做到也是非常大的学问了,所以我们父母应该先学做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好的家道家风是家庭幸福、家族兴旺的根本。前两篇文章我们已经分享了家庭的两个致命弱点:贪婪和心量小。今天我们分享的重点是人的思维方式,家庭成员的智慧高度决定家庭未来的高度。 智慧的反面是愚痴,问题的根本是基本人人觉得自己很聪明,谁会觉得自己愚痴呢?1-整天忙碌,不爱学习,能越来越聪明吗?2-每天不会反省自己的毛病,天天用固有知见来衡量别人,讨论别人,思维用反了,虚度光阴。您也不是当事人,不知他人苦,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就像别人没有资格评论您一样。3-每天晃晃悠悠,没有人生目标和担当,当然难成大器。4-人生的目标只为了追求财富,心量越来越小,眼光越来越短。5-不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总是自以为是的人,更是固步自封,难道不是愚蠢吗?6-一辈子改不了自己一个缺点,没有足够勇气,不是真英雄。
04月07日
前几天走亲戚,说一个还有两年退休老师,回到老家,抢邻居辛苦种的山药,硬说成是自己的。那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说,身为老师,这样行为,配得上当老师吗?让我觉得很震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么沦为如此眼光短浅?同时有一对年轻父母也是当老师的,居然过年都不去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亲戚那里拜年,据说是因为一点小事不让这对年轻老师满意,跟亲戚说翻脸就翻脸,哪里还有仁义道德底线? 没有好父母和好老师教育好孩子,孩子的仁义道德观念怎么会形成?所以家庭教育太重要了,过年带孩子多走访亲戚,是教育孩子非常好的方式。看到有一个亲戚五兄弟一起和家人浩浩荡荡来拜年,您就可以感受那家族团结和谐。过年如果不带父母,不带孩子去拜访亲戚,孤孤单单的去拜年,人家可能会觉得您家族很不和谐。家庭团结都不容易,家族兴旺发达更难,有智慧的人在新的一年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家怎么能和谐,家族怎么能和?当然不是希望别人和,是自己和别人和,扩大自己的心量和眼光,才是真正的发大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千万不要马上说,是谁谁不好为理由而不去努力,聪明人还是先修正自己的问题吧!让人可喜的是看到一些家族还是非常团结,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的,这样的家族必然越来越旺啊!家族1阅读 113
发布者:Summer

各位家长、老师:
大家好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给予孩子幸福美满的童年而过度宠溺他,导致孩子变得蛮横骄纵,甚至对父母不屑一顾。很多家长反映5、6岁的孩子就管不了了,这么小就管不了了,长得越大,他精力体力越旺盛,能力越大,而你越来越衰老,到时候他随便给你来一出事儿,你能受得了吗?所以,各位家长,其他的不是第一重要的呀,教育孩子最重要呀!
那孩子到底要怎么教?是让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舞台表演叱咤风云吗?是考试全部满分,全市全省全国第一吗?
《大学》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子四门学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是第一位呀!没有德行,他学的越多,掌握越多的才艺、高科技,长大了越受利益与欲望的支配。
所以要教孩子什么?不是科技、技能、知识、才艺,这些都有副作用,没有做人的基础,它们会增长孩子的贪心、傲慢、嫉妒,这些会感召来灾难。而是要教德行、智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教这些。
为此我们要为大家推荐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养正遗规》,这个是清朝乾隆年间,广西巡抚陈宏谋老先生编辑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陈宏谋采录了,从北齐到清代共二十四篇关于童蒙养正的篇章,是童蒙教育的最佳教材。
《养正遗规》这本书讲得很细,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从你起床、洗漱、穿衣、吃饭、言谈举止、出门、上学、读书、与人相处、长大后干事业等等都说得很清楚明白,就像是一个标准立在那里。
从小给孩子制定监督责罚的规矩,巧用柔和的语言来平复孩子的心。只有在这种教导之下,孩子才会对言行有所克制,帮助孩子长养安定之气,培养好德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本书到现在传了两百年了,还很好用!老教授说历朝历代的圣贤怎么出来的,你去看一部书《养正遗规》,那里边有最好的教法,把弟子规给你详详细细讲解出来了,所以你们依据它教育孩子,正确!
这本书有卷上、卷下和补编:
卷上目录: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朱子《童蒙须知》有序、朱子论定《程董学则》、陈北溪《小学诗礼》、真西山《教子斋规》、方正学《幼仪杂箴》、高提学《洞学十戒》
卷下目录:
颜氏家训——勉学篇、朱子读书法、朱子治家格言、吕近溪《小儿语》并序、吕新吾《续小儿语》有序、陆桴亭《论小学》
补编目录:
养正遗规补编序、诸儒论小学、程畏斋读书分年日程、陈定宇示子帖、王文成公训蒙教约附歌诗、屠提学童子礼、吕新吾社学要略、张杨园学规、陆清献公示子弟帖、张清恪公读养正编要言、唐翼修父师善诱法
这书传到现在,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养正遗规开始,无论是古大德还是现在的大德都印证这真正是好经典。
鉴于《养正遗规》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的人更直接的了解从小教育孩子读书、修身的方法,编者对《养正遗规》进行了译注工作,对其中的艰深字词做了详尽注释,并对每篇文章都做了浅显易懂的翻译,以便今人更好的学习和阅读此书!
希望大家都能够读到,都能够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对于社会风气的转移、改良,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发布者:Summer

我们跟孔老夫子鞠躬,感受就不一样了,有没有想到哪一句话? 早上陈老师说到,一个人可以从容,可以优雅,可以诚恳。这些都是很好的人生态度、修养。那么,怎样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从容、 优雅、诚恳呢?在给孔老夫子鞠躬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提起这样的心境。 孔老夫子说要举一反三,能举一反三就会用心去学。我们想一想,只有对孔老夫子鞠躬才是从容、优雅、诚恳吗?对父母可不可以?对学校老师可不可以?无论什么时候都用这样的心境来向人行礼,无形当中你的道德、修养,就会慢慢地得到提升。 我是福建人,福建话说婴儿是“一天晚上长了一寸”,一寸有多长大家知不知道?舌头伸出来叫三寸,一寸大家就差不多知道了。 婴儿长得很明显,那是身体在长,如果我们的德行也能每天长,好不好?听了一句你就用心去做,就像陈老师告诉我们的,从容、优雅,用诚恳的心去鞠躬,学了马上就做,你的道德就开始提升。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一对夫妻风尘仆仆地赶来求助老师(一位传统文化老师)说:我儿子今年24岁(咨询时的年龄),2019年上了大学,去年因不参加学校规定的很多场考试,被学校劝退了。从2020年11月起,他就一直待在家里不怎么肯出门。这期间曾去过一家公司实习两周,不适应就回来了,此后就再也不肯出门了。现在主要是四肢不勤、颓废,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和抱负,偶尔也帮家里做饭,情绪不好时也不做,现在每天在家就是玩手机。他初二时有过休学,在家待了4年,在我的坚持下重新开始读书。在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学习一年半后考上了大学,大致情况就这些。老师:我可以给你们说出来事实真相,但你们未必能接受。男士:不能接受也得接受。老师:好的。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我认为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路上。孩子的问题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你们不改变,孩子就不会改变。就你们家的情况,我给大致归纳一下,你们对照着看看是不是这几点原因。第一、你们在双方四位老人身上情感淡漠,孩子只是一个复印件,孩子对你们的态度,就反映了你们对父母的态度和方式。第二、你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有质量的陪伴太少,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感的呵护。第三、生活、工作中,你们有些过于自私自利了,啥都由着自己方便,以自己的利益为首选。这样做的坏处,是极大消损德行和福报的,德薄了,孩子就要出事了。推荐一本书,寂静法/师的《让孩子成才的秘密》,应该能帮到你们。俗话说,身教大于言教,请为孩子做个好榜样。首先,经常买些好吃好穿好用的,去四位父母那里补孝道;工作中要处处与人为善,处处讲奉献,亲朋好友需要帮助的就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也处处谦让,与人方便。这样我们作为父母,就很容易在大爱无疆、无私付出的精神层面上引领孩子了。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没人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至于说培养孩子的胸襟和抱负,更是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只因这一些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胸怀、意志、品德是优秀孩子的必要品质,这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言谈举止各种行为,才能潜移默化渗透进孩子血肉里的东西。还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和孩子一起多读名人传记,教孩子从小学会用名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女士:我们也学传统文化,也做善事,这些年一直都在做,为啥我儿子还会这样呢?让我们很是难过和困惑。老师:第五、你们是学习传统文化,但没坚持实践,落实到实处的地方也不多,断断续续的,没有长性,这是主要问题。第六、孩子妈妈傲慢心过重,自以为是,不知道从内心观照自己的问题,眼高手低,看上眼的人不多,听不进善言,啥事都是表面文章,没真抓实干地落实到实处。所以孩子就用自己的问题来提醒你们,让你们觉察自身的问题,从而能自省,能改正。第七、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和教育的父母。想要你们的孩子好,你们作为父母是需要把我讲的方法落地,持之以恒地去做。父母对老人的孝道做到了,孩子才能发生质变。第八、孩子父亲,你不是很信传统文化的“忏悔认错”这一套体系,跟您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有关系,慢慢来吧,希望这几点建议能真正地帮到你和你的家人。男士:感恩老师,您说的这些大体上都是事实,我会一条条去对照反省。老师:《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即“德”会长养出“财”,而孩子是父母的财富。父母自身“德”的厚薄,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每年高考后都是孩子出事的高发期。很多孩子承受不了前期付出和分数之间的落差,承受不了父母的抱怨,甚至是打骂,从而轻生了,跳楼了。有些孩子平日里学习刻苦,成绩也很优秀,但每逢大考就会发挥失利。这时,多数的父母都是抱怨孩子发挥失常,抱怨孩子考砸了。做父母的不懂啊,其实这是父母做人的“德”薄了,连累了孩子,反而还怪罪孩子。发生这样的事情,第一时间要对着天地祖宗忏/悔,忏/悔自己不会做人,没能养护好祖上的遗德托孩子一把,反而连累了孩子,让孩子发挥失常。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冤枉了孩子啊。不只是孩子考试失利,进一步讲,只要孩子出现灾难、不顺、疾病,不论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德行薄了,托不住孩子了。越是这样的时候,父母越要反省自己的德行,越要改过,越要努力行善,积功累德才行。就讲这些,与大家共勉。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近一些年以来,细心的人发现对孩子影响巨大的中小学教材中,有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称颂和美化西方的故事和文章不仅数量大,而且有些称颂和美化西方的小故事,甚至违背事实,不惜造假来美化欧美;相反,有一些描写中国小朋友的故事,则和缺少诚信、懒惰、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相联系。当然,中央和国家层面也已经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委员会,希望编写出真正高质量的中小学教材,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但在理论上,我们应该弄懂一个问题:中华文化的教育,到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需要把问题说清楚,以正视听。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中华文化的教育,才能编写出真正优质的适合中国青少年的好教材!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从两个基本的角度加以分析:一是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一看孩子应该学习什么;二是作为中国的孩子,尤其需要学习的东西是什么。从孩子的健康成长看,需要自强自立,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知行合一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大的心灵世界等等。凡是经得检验的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都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从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少年看,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和国家的强大息息相关,中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来自伟大的中华文化。因此,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必然要在相当的时间里学习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不仅关乎孩子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更关系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只有通过全面深刻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孩子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智慧,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才能逐渐的生发起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服务的志向,才能真正团结起来,风雨同舟,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服务!反之,如果中国的青少年没有很好的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和沁润,那么对中国人的身份就必然缺少认同,更谈不上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中华民族也不会有什么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一旦遇到重大的内外风险时,难免分崩离析的命运和四分五裂、生灵涂炭的下场。更有甚者,如果在孩子心灵里不断的灌输丑化自己的祖国和文化、美化和歌颂西方的种子,更是种下了撕裂和叛变祖国的种子!我们要有世界的眼界,人类一切的好东西都要学习,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前提是先让孩子扎根,只有扎根的树苗才能接受雨露和阳光,才能承受风雨!中国的青少年,要下大功夫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内心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立志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下决心为中国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这才是真正的扎根工程!扎根之后,我们让孩子学习一切人类优秀的东西为我所用,由于已经扎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个时候无论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学习任何民族的好东西,人心都不会漂移,都会有自己的国家立场和价值观,都不会迷失自己,既海纳百川而又能够为我所用!希望上面的话能够成为全国的共识,共同做好中华文化的教育,扎扎实实的做好找根工程!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宣传、文化部门,应该自觉用中华文化为中国的孩子培根铸魂,培养出孩子的中国心、中国魂和中国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长,都能自觉的引导孩子在认同祖国和热爱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一切人类的好东西,建设伟大的祖国!这不仅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利益,更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业!作者:郭继承(2020.06.22)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家庭生活中,人人都有难言之苦,都有难念的经。而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的本分,没有完善本分。主要表现为从来不严格要求自己,只是一味要求别人。老人,是一个家庭的根脉,老人做好了,就是一个家庭的最高风水。有人说,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要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即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应该自己生惭愧心,认为自己当老人的没有做好,没有把家人教育好,才发生种种不如意的事。因为家庭有问题,首先是老人有漏了。老人要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动一家人互相看好处。老人要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带好孙子孙女就行了。要向孙辈宣扬父母和祖先的功德,教育他们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听父母的话。老人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家庭条件不够好的不能责怪子女,更不能怨媳妇,相反要赞叹他们,鼓励他们。子女的事不要干涉,让他们自己做主,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要摆老资格。老人应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老人听是非、说是非、造是非,会引发家庭矛盾,令家人失和。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如果老人无德,则家道不兴,子孙不旺,香火衰败,甚至断子绝孙。如果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德如房基,基础不牢固,房架再好也没用。老人如房基,老人无德,一家遭殃。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不要千方百计留更多的财产给子孙,而应留阴德给子孙,子孙会一代比一代强。如何积阴德?最根本的是不说家人和邻居的是非,而应赞叹他们的功德,讲他们的好处。如果讲人家的是非,就是把是非和灾难招进自己家来了。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的胸怀宽广,家财就大。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得,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老人做好了,就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当你老了,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