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人 物
全部 |人 物
他先从政后从商,而且轻松驾驭。自己家财万贯,拯救百姓于水火,抱得美人归,还能实现国富民强,一统江山。他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改走从商之路,从商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生,后被世人奉为文财神。这个人就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学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誉为一代商圣——范蠡。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为官即至卿相,经商速达千金的旷世奇才,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却并不多。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时代,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和当今社会都不尽相同,但是其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今天人学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范蠡,了解一代商圣的传奇人生与其行于道而高于技的商道理念。德为立身图强之本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幼时家境贫寒,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能力。范蠡青年时,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思想疯癫的人,因为范蠡常和大众的观点不同,有时语出惊人,使人目瞪口呆,因此,和他接触的人都说他是疯子。其实他有时是不屑与某人交谈,更多的时候则是其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思考的更深刻与透彻,别人没法理解而已。无论从商还是从政,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是,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族结党专权,政治混乱,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初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不久,势力相对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国乱显忠臣,很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因此得到勾践的重用,范蠡更自愿随勾践赴吴国为奴。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不为所动。为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粗食、卧薪,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不离不弃,让吴王即赞许又羡慕。晓利害,知进退吴王夫差在彻底失败后,勾践不忍心杀他,要给他一块封地,让夫差做属臣,夫差则无法接受失败与屈辱,羞愤自尽。这又验证了那句话:活着才是赢家,当台风过后,小草有资格嘲笑倒在身边的参天大树。勾践与范蠡的胜利也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想的胜利。吴国被彻底灭亡后,勾践举行庆功宴会,分封功臣,范蠡官至上将军,仅于勾践一人之下,百官之上。此时范蠡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冷静的分析了局势:现在能对越国构成威胁的吴国已经灭亡,其他诸侯国不是离的比较远,就是周围的小国实力很弱,根本对越国构不成威胁。也就是说,天下已经太平,这个时候本来功高盖主就是很危险的,容易让君王感觉受到威胁,加之多年的相处,范蠡发现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自己官居极品,树大必然招风。范蠡清醒的认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勾践以平分国家为条件来挽留范蠡,但是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越国,带着恋人西施泛舟江湖。据《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曾留给文种一封信,信中陈述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劝文种也马上离开,可惜文种在高官厚禄面前没有做出明智的选择,范蠡走后不久,功劳仅次于范蠡的文种被勾践无故杀死。文种是一个典型的儒派,认为食君禄,报君恩,建功业,享封赏,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没有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最终招致杀身大祸。而范蠡凭借冷静的头脑,敏锐的眼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人性的特点等多角度,洞察了一切,逃脱了虎口。如果吕不韦和李斯如范蠡一样,可以看清利害,不被利益冲昏头脑,也许不会落得身首异处。诚、信、仁、义,成就一方巨贾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客悄悄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范蠡自此隐姓埋名,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细算,盘剥敛财的做法,对待雇工十分慷慨、亲和。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在年初,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作工,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本降低很多。天下己任,道义于肩有一句话叫做“无商不奸",虽然说法有些片面,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古至今,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此采用各种手段: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小秤入大秤出等技巧,甚至是违背道德的手段。而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范蠡认为: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者,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这和彼得 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才会回报给企业以利润的观点不谋而合。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有同样的观点:“天地不为自生,故能长生"。范蠡虽然是一个生意人,但从不急功近利,对于经营的利润只求成本的10%,不再多取,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这个利润比例还会降低,甚至赔钱救济灾民。在那个历史时期,商品10%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因为,那时运输极其不方便,战乱、匪寇导致经营风险很大,做生意的人很少,属于绝对的买方市场,而且,从当时的经济发达情况分析,那时还没出现利润率精确的计算方法,因此,范蠡赚取10%的利润应该是毛利率,而非净利润。这样低的利润率却能使范蠡迅速成为巨贾,主要是其交易数额巨大,其次,资金从不闲置,迅速周转,范蠡经营的商品从未积压过,因为其为人信誉好,为商磊落,更关键的是其商品价格比别人的要低很多。能做到价格低于同行,不仅是降低利润率,更有赖于范蠡的经营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思路,在某种商品过剩,价格很便宜时大量购入,同时,抛售那些稀缺,受人追捧的商品。范蠡一生为避名利而三次迁徒,但名利反倒一直跟随他,这其中的辩证哲学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深思。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盛赞范蠡:“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范蠡一生中两次官至极品,三次富过千金,每次富达千金又都施济天下,但不久后又迅速再至千金。从政时,范蠡奉行了一个臣子的忠义,为商时,又尽了一个商人的良心。范蠡真可谓是一个宏略于胸,又悲悯天下的智者。到了古稀之年,家资富可敌国,儿孙满堂,88岁时无病而终,后人尊名陶朱公。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3年04月26日
阳明先生的故事是根据《年谱》、《明史》、《明儒学案》等等权威资料整理。
明朝的时候,在浙江余姚,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他们的家族可以追溯到东晋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那里。从明朝开国以来,王家虽然没有出过达官显贵,但是一直以诗书传家,在当地颇受尊重。
明成化年间,王家的当家人是王天叙,号“竹轩”,人称“竹轩翁”。竹轩翁性情洒脱,文采也很好。他的儿子王华,更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唯一让老人家不放心的,就是他的儿媳郑氏,郑氏已经怀孕十四个月了,可是孩子还没有降生,一家人都很着急,竹轩翁的夫人岑氏,更是着急的不行。
成化八年,也就是1472年,九月三十日晚,岑氏老夫人刚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着,朦胧之间听见乐器吹吹打打的声音,老夫人抬头一看,天上飘来一团红云,云彩上站着一位穿着红袍系着玉带的神仙,这位神仙将一个婴儿送给岑老夫人。
老夫人正感觉到奇怪,耳边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原来儿媳郑氏生下了一个男孩。老夫人感觉刚才的梦境是个非常吉祥的兆头,就跟家里人说了。竹轩翁听了之后也很高兴,索性给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叫:王云。
小王云很快就五岁了,看起来非常聪颖,就是不开口说话。这让竹轩翁非常着急,担心孩子是个哑巴。
一天,王云在大街上与小伙伴一起玩儿,这时有位僧人从他身边经过,看了看他,摇摇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这句话正好被旁边的竹轩翁听到,他恍然大悟,马上给孙子改了个名字,叫王守仁。
令人惊奇的是,改完名字之后孩子就开口说话了。不但能说话,还能背诵竹轩翁读的书。竹轩翁感觉很奇怪,就问他:“你是怎么背过的呀?”王守仁回答:“我听爷爷读书的时候,就默记在心里了。”这让竹轩翁非常高兴,知道自己的孙子一定不是平凡的人物。王守仁就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阳明先生。
这段故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有些传奇,它确实明确的是记载在《年谱》里面,《明史》中也有记载。阳明先生出生时的那座楼被人们称为“瑞云楼”。
后来,阳明先生随父亲迁居山阴,余姚的故居租给了一家姓钱的居住。弘治九年,钱家也在这座楼上诞生了一个男孩,叫钱德洪。钱德洪后来成为阳明先生最重要的弟子之一,是浙中王门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年谱》和阳明先生文献的主要整理者。对阳明心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瑞云楼在清朝康熙年间被大火焚毁, 1996年浙江省政府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原址重建,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浙江余姚阳明先生故居看到的瑞云楼。瑞云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举报/反馈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原创
2023年04月21日
成化十七年,也就是1481年,这一年阳明先生十岁。王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阳明先生的父亲王华考中了进士,而且是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状元”。在古代,考中进士就意味着平步青云了,更何况是状元。那时候状元的含金量可比今天的高考状元含金量要高得多。
王华因为在余姚龙山读书,自号“龙山”,人们尊称他为“龙山公”。龙山公事亲至孝,考中进士以后进了翰林院,就请父亲竹轩翁到北京养老。第二年,竹轩翁带着最心爱的孙子王守仁去北京。路过镇江的时候,竹轩翁游览了被誉为“江心一朵美芙蓉”的金山,并与当地的文人一起宴饮。
竹轩翁兴之所至,想赋诗一首,沉吟半晌也没有合适的句子。正在尴尬之时,这时旁边的小孙子王守仁随口吟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此诗一出口,满座皆惊,好大的气魄啊!
客人们以为这个小孩肯定是背诵的别人的诗作,就让他当场再以蔽月山为题作诗一首。王守仁略一沉吟,朗声吟诵:“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如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首诗不但是显示出王守仁才思敏捷,而且富含哲理,立意高远。满座纷纷称赞阳明先生不愧是状元之子。
到了北京的第二年,龙山公安排儿子王守仁在私塾读书。一天,王守仁与小伙伴一起到长安街上玩儿,正好有个相面的路过,他看到阳明先生感到非常惊奇,就停下脚步,对阳明先生说:“我给你相个面,你要一定要记住。你的胡须到领口的时候,你就进入圣境;你的胡须长到上丹台的时候,你就能结圣胎;你的胡须到下丹台的时候,你的圣果就圆熟了。”
阳明先生对这些话似懂非懂,但是“圣”字却听得清清楚楚。他回家之后,有好几天神思恍惚,经常一个人静坐沉思。
一天,阳明先生问私塾先生:“请问先生,什么是世间第一等事?”这句话把私塾先生问愣了,他一生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类似的问题。那个年代读书人最高的目标就是考进士,这也是这位私塾先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他就回答道:“世间第一等事,就是读书登第。”不料,这位不到十二岁的小学生却说:“恐怕不是。”私塾先生知道他是状元公的儿子,自然不敢小觑,就问:“那你说什么是世间第一等事?”阳明先生回答:“读书做圣贤。”
“做圣贤”本应是读书的根本目的,但是自从开科取士以后,读书慢慢就变成了谋取富贵的工具,反而把“做圣贤”的根本目的湮没了。牟宗三先生评价说:“今阳明十一岁,忽然灵光爆破,即憧憬学圣贤。阳明说此话时,不必真有立志之意,然灵光爆破,冲口而出,即已见非凡。”
阳明先生这冲口而出的豪言壮语,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湮没。相反,他的一生就是探寻和践行圣贤之道的一生。
举报/反馈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2023年04月21日
阳明先生十七岁那年,奉父命去了南昌完婚。他的岳父是江西布政使司参议诸养和,诸养和也是浙江余姚人。
在新婚的当天,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当时,诸府高朋满座,人来人往,阳明先生在进行了必要的礼节应酬之后,感觉无事可做,就信步走出府门。诸府附近有一座道观,名唤铁柱宫。阳明先生曾听人说过,这座道观中有一位高人,就进了道观。
在道观的偏殿之中,有一位道人正跏趺而坐,阳明先生走上前去行礼,与道士攀谈起来。由于阳明先生从小身体不好,所以对养生的话题非常关心,就和道士聊起养生来。那位道长果然见解非凡,两人聊得非常投机。最后,道士教阳明先生呼吸吐纳之法,阳明先生索性与道士相对跏趺而坐,练习起呼吸吐纳来。
能够和王状元做亲家,也是诸养和很高兴的事情,他满心欢喜的与贺喜的客人道别。
这时,有一个仆人过来报告:“老爷,新姑爷不见了。”
诸养和皱皱眉头:“大惊小怪,新姑爷能到哪里去,找找就是了。”
仆人说:“老爷,全府上下都找了,没有找到。听门房说,新姑爷申时三刻左右出大门了。”
诸养和说:“那就快去找啊。他刚到南昌不久,也没有朋友,能到哪里去呀!快找!”
就这样,整个诸府乱成了一片。诸老先生坐在客厅里心急如焚:“新姑爷能去哪里呢?难道对这门婚事不满意,逃婚了。不能啊,他来订婚还是满心欢喜。再说,以王家的家教断也不能有这样不懂事的儿子。”在新婚洞房之中,红色的龙凤蜡烛静静地燃烧着,照的整个房间都很明亮。诸小姐盖着红盖头坐在床上,心中忐忑不安:想着未见过面的夫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此时的阳明先生正与道士相对而坐,微阖双眼,静静地体会着自己呼吸的起伏。不知不觉,天色暗下来,又明亮起来。突然,道观里早课钟声响起,把静坐的阳明先生惊醒。“坏了,忘了回家了,今天是新婚啊。”阳明先生赶紧朝正在打坐的道士拱拱手,悄悄地离开了铁柱宫。铁柱宫的大殿之中,已经响起了抑扬顿挫的诵经之声,道士们已经开始早课了。
“回来了!回来了!…….老爷,新姑爷回来了!”仆人跑进来报告。“啊?在哪里?”在客厅里坐了一夜的诸老先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这时,阳明先生也匆匆走进客厅,上前施礼:“小婿昨晚在铁柱宫请教道长吐纳之术,一时兴起,忘记了时辰,岳父大人担心了。”诸老先生虽然对新女婿的表现不满意,但是因为是翁婿关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嘱咐:“坐了一夜,身体想来疲乏了,抓紧回房歇息去吧。”
为了学习吐纳养生之术,居然忘记大婚。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阳明先生的一个特点,凡是学到的,必然要踏踏实实去做,去验证,不会让自己停留在知见上。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2023年04月21日
阳明先生在南昌完婚之后,又待了一年。第二年十二月携妻子返回家乡余姚。在返乡途中,正好路过广信府(今江西上饶),阳明先生拜访了当世大儒娄谅娄一斋先生。这次拜访对阳明先生此后的人生道路影响极大。
阳明先生十二岁时,一句“读书做圣贤”石破天惊,这句话不是孩童戏语,他一直念念不忘。现在见到当世之大儒,当然要向娄一斋先生请教成圣成贤的方法。
娄一斋先生并没有因为阳明先生年轻而轻视,相反他对阳明先生能够提出“读书做圣贤”来,感觉非常高兴。他向阳明先生详细的讲述了宋儒的格物学说,并肯定地说“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做到的”。阳明先生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欣喜若狂,从此他开始学习宋代大儒朱熹的学说,希望通过这条道路成圣成贤。
阳明先生用了三年的时间把朱熹的所有著作都读完了,可是连个圣贤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天理在何处?
圣贤到底怎么做得?就在阳明先生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读到“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一句话。
阳明先生欣喜若狂,原来天理就在一草一木之中啊!既然学“格物之学”,不应只在口头上学,须要身体力行。他看到自己庭前郁郁葱葱的竹子,想到这竹子也是一物,按照朱熹的观点也应该包涵着至理,自己索性去格一格,把这个至理格出来。
开始先由一位姓钱的同学格竹,结果钱同学格了三天,没有格出至理来,反而病倒了。阳明先生认为是这位钱同学精力不够,于是自己亲自去格竹子,结果格了七天七夜,也没有格出其中的至理,也被累的病倒了。
阳明先生悟道之后才知道自己功夫用错了,这天底下哪里有可格之物?格物,只是在自己心上下功夫。
由于阳明先生的观点与朱熹等先儒的观点不一样,引起了别人的批评。阳明先生曾经对弟子说:“大家都说格物要按照朱子的教导去做,有哪一个真的按照他的教导做过呢?我是真真实实的做过。”从古至今,多少人就在书本里打转转,还自以为得到了真理。禅宗“以指为月”的譬喻正是批评人们的这种做法。
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说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果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耶稣解释说:“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圣人的学问就像天国的福音,如果只是听一听,就像撒在石头上的种子,虽然当时欢喜领受,遇到考验还是不行。而体悟出来的,就是从自己心里发出来的,就像种子撒在好土里,就可以成倍的结果实了
文章来源于中和道塾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原创
2023年04月21日
阳明先生二十七岁那年,因为读朱熹的书,仍然读不通,大病一场。此时他没有怀疑朱熹的学问,以为自己从儒家这条路走不通了,于是转向了佛道。
弘治十四年八月,任刑部主事的阳明先生到江北地区,就是今安徽、江苏一带,复核刑事案件。公事完毕之后,就去登九华山。当时九华山有个道士叫蔡蓬头,善于谈仙论道。
阳明先生就把蔡道人请到府上,非常虚心的向他请教。结果蔡蓬头回答:“还不到时候。”过了一会儿,阳明先生把身边人打发走,又请蔡道人到后花园,向蔡道人行“再拜”之礼,又问蔡道人。“再拜”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礼节。蔡道人仍然回到:“还不到时候。”阳明先生再三请教,蔡道人无可奈何的说:“你在后堂后亭礼节虽然隆重,但是终究没有放下官架子。”说完,拱拱手一笑而别。
阳明先生又听说在九华山背面有个地藏洞,地藏洞里住着一个高人,不食人间烟火,吃树籽喝清泉,住松针铺的地铺。他就攀着险峻的岩石,找到了地藏洞。到那里的时候,那位高人正在熟睡,阳明先生就静静地坐在旁边等着。等了一会儿,那个人醒了,惊叹:“山路崎岖,你是怎么过来的?!”。阳明先生就向这个人请教最上乘教法,这个人笑而不答,说:“你们儒家的周濂溪、程明道是两个好秀才。”后来,阳明先生再去地藏洞,那位高人已经搬走了。
阳明先生对官场兴趣缺失,第二年五月索性辞官回到了家乡。这时候阳明先生的父亲龙山公已经把家从余姚迁到了山阴县,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市区。绍兴市东南四十里有一座山,叫做会稽山。会稽山是佛道胜地,素有洞天福地之称,传说葛玄曾在这里炼丹成仙。
阳明先生在阳明洞旁盖了几间房子,住在那里修炼道家导引之术。有一天,他在山中打坐,对身边的仆人说:“你下山去迎一迎王思舆先生,他要来看我。”并且把王思舆的来的路线讲得清清楚楚。仆人半信半疑,但是也知道自己这位主人不是一般人物,就按照他吩咐的路线下山迎客,结果在路上果然迎见了王思舆等四人。
王思舆听说仆人是来迎接他的感觉非常惊讶,说:“你家主人怎么知道我来拜访他呢?”仆人说:“我也不知道。”王思舆等人见到阳明先生就问“你现在已经修炼到可以预知未来了?”阳明先生微微一笑,说:“你刚出五云门我就知道了。”王思舆又是赞叹又是艳羡,众人纷纷说阳明先生得道了。
一日,阳明先生突然醒悟:“哪里有得道之人卖弄神通的。这哪来是什么得道?这分明就是簸弄精神。”于是,放弃了这种修炼,开始静坐。逐渐得到见性抱一的真髓。阳明先生后来对弟子说,自己在静定之中可以内视自己的身躯,如同水晶一般,完全达到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虚空一体的境界。
这时,阳明先生心中开始有了遁世修行的念头。一天,他又警醒到:“我在孩提时代就有这种想法。这个念头可要不得,这是断灭种姓啊!”于是,决定下山回红尘中修炼。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原创
2023年04月21日
一直以来和流量明星无关的陈道明上了热搜,竟然是因为白头发。看到照片后,很多人感慨:这还是那个坐在金銮殿上指点江山的康熙爷吗?其实,现实中陈道明已经64岁了,出道也已经30多年,可与其说他是个演员,不如说他是个文人,在纷繁嘈杂的娱乐圈,他出淤泥而不染,可以做到独善其身。他这样说:“我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我。”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活着。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世人皆醉我独醒,醒的那个人往往是最难的,陈道明算是其中一位。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在喧嚣混沌的名利场,陈道明有他自己的“非常之明”,什么是“非常之明”?陈道明说:“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节制二字,早已贯穿陈道明的人生哲学。后一字排开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有时候,我们总是仰望,仰望别人的风景,羡慕别人的优秀。低下头,又哀婉自己的贫瘠,嗟叹自己的平凡。要知道,别人的风景,成不了自己的美丽。与其仰望,莫如低下头好好经营自己!其实,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叶都各具特色,无可替代。人亦如此,每个人虽是天地间的偶然,却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个体,都有一次无法重复的生命过程。毛荷西一样的爱情。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写道: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她们的爱情,仿佛是沙漠里的一汪绿洲。没有充裕的物质基础,唯有爱,不生不灭。在他面前,三毛可以任性地像个孩子。他爱她,懂她,疼惜她,包容她。她亦是。兜兜转转,青春远去,那个流浪的梦也渐行渐远。我定居中原一隅,捻一缕茶香,在文字的世界里,放逐自己,寻找诗意的栖居地。在某一个安静的夏日午后,我翻开青春装订的那本书。泛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地如此拙劣。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来不及打开,已被岁月蒙尘。来不及品读,字迹已斑驳黯然。青春,渐行渐远渐无息。树静,风止,雾散尽。夜阑珊色,独上西楼,用回忆下酒,把青春饮成一场宿醉。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这个世界充满爱?节制,是一种风骨在现在的演艺圈,陈道明是一位公认的有风骨的人。但少有人知道他曾经的境遇并不允许他“任性”。1955年陈道明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分是一定要“上山下乡”的。但陈道明阴差阳错地考入了天津人艺,不仅逃过了上山下乡,还成为了一名演员。在成名前,陈道明整整跑了7年的龙套。在天津人艺的7年时间里,他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最后演八路,总之一句台词都没有。在这段时间里,一起跑龙套的那些人有的改行、有的下海、有的破罐子破摔。却唯有陈道明,把龙套也当成一种职业。后来回忆这段时光,他说:“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能站在舞台前面说话,这是一个很光荣的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主角,也不是所有的职业都光鲜亮丽。即便如此,控制自己的欲望、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高级,哪怕是跑龙套,演员就是陈道明认定的这件事情。1978年,陈道明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这一考,命运出现了转机。他不仅演技有了质的飞跃,也终于凭借《末代皇帝》中青年溥仪一角一炮而红。之后他又演了钱钟书《围城》,连钱老本人都写信告诉他:“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的方鸿渐。”凭借这个角色,他成功地获得了 “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和 “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成了家喻户晓男演员。来找他拍戏的人越来越多,片酬也越来越高,但他却一一拒绝了。“剧本不行,给再多钱我也不拍。”如果没有合适的剧本,陈道明可以几年不接戏不拍戏,绝不会单纯的为了挣钱而去拍戏。一但遇到好的剧本,他不仅自降片酬,还让制片人去请更多好演员:“我的片酬占了预算这么多,你怎么能请到其他好演员呢。”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得知冯小刚要筹备《唐山大地震》时,陈道明主动找上了他:“你要是拍地震,我免费去演。”别人不理解陈道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不买飞机大炮,也不买航空母舰,我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没那么多奢望。”为什么说陈道明有风骨?懂节制,才有风骨。演艺33年,他一直恪守着自己的个性和底线,这风骨,就是克制了一个个欲望塑造的。所以冯小刚说:“陈道明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节制,是一种享受众所周知,陈道明是个淡泊且低调的人。但三十出头时,迅速走红给他带来的除了名利,也曾带来心态上的浮躁和轻狂。“九十年代名利的出现也教会了我轻狂,不自重、自不量力、自以为是。无视比你能力更强的人,这就是狂。”幸好在拍《围城》时,他结交了钱钟书。从繁闹的片场去钱老家做客,老人家里没有录像机、电视机,也没有电话,唯一的电器是煎药的药锅子。钱老待客,杨绛先生在看书,除了药锅子偶尔的“噗噗”声,几乎没别的声音。陈道明在那种书香的氛围中,突然发觉自己贫乏、可怜乃至丑陋。“在文化的面前,学问面前,我觉得自己那点名气连屁都不是!”回家路上,陈道明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过的生活,在外界的追捧和赞誉之下,如果再这样心浮气躁下去,会彻底成为一个浅薄无知的人。所以在他最火的时候,他躲起来了。后来在杨澜的采访里,陈道明说:“我一上酒桌应酬就是煎熬,尤其是一个人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八次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那平时的时候在干嘛呢?他说:“独处,现在社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其实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他越发认识到快乐与否与外界无关,有一个洁净、从容、真我的精神世界,才能让一个人活得百毒不侵。陈道明的哥哥陈道凯说在天津老家时,陈道明从不看电视,“他北京的家中连有线电视都没装,书房里的床堆满了书,自己就睡在一堆书中。”他爱读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书法也每天都练,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季羡林曾说:“陈道明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年纪再大了一点之后,在家拿着毛笔抄写《道德经》,或凭记忆画拍戏过去的地方。陈道明说:“到了我这个年龄段,凭经验在演戏。说实话,现在真有些黔驴技穷了。”只有玩命读书,因为你知道的太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书。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不必谁都去讨好,顺其自然就好,节制的人生是种享受。节制,是一种幸福有句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生活,终究活的还是自己。相比娱乐圈其他人,陈道明特别“恋家”。他常说男人就是要多在家待一待,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1978的夏天,陈道明认识了妻子杜宪,许多人都说杜宪能嫁给陈道明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但陈道明却说:“娶到杜宪,是我三生有幸。”彼时他还在天津人艺跑龙套,杜宪已经了成为央视新闻联播主持,眼看着两人差距越来越大,他决定为爱一搏,这才考了中戏。正如他自己在诸多场合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认识杜宪,就不会去考中戏,不上中戏,就不会拍那么多电视剧,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陈道明。”后来两人顺利成婚,结婚三十五年没有红过脸。回忆起过去两人恋爱时曾经争吵的岁月,杜宪笑说:“那几年,我们把一生的架都吵完了,所以婚后才特别和谐。”女儿出生后,陈道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的家人。女儿喜欢糖人,他就做糖人,女儿喜欢面人,他就捏面人,亲手给女儿倒腾了许多小玩意儿。他也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影响着女儿,不望女成凤,只希望她健康快乐:“我希望她第一身体好,第二要快乐,第三尽量有所成,但更要知道自己是个凡人,是普通人。”后来女儿长大了,出国读书。陈道明夫妻两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夫妻俩同坐窗下,她绣她的花草,他裁他的皮包,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我们见过太多以人设立足的演员,他们秀恩爱,秀性格,秀聪明……而人设,是世界上最不坚固的东西,它可能因为一张偷拍,一次修电脑,一段酒后的情不自禁,碎成渣渣。但人格,却不一样,从没见过陈道明标榜自己顾家、爱生活,然而他确实是爱的。他不推杯换盏,也没有灯红酒绿,享受着柴米油盐里的诗酒茶,便是幸福。节制,是一种态度去年,陈道明当选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新闻一出,一向与喧嚣绝缘的陈道明竟然登上了热搜榜首,无数人感慨,这或许是中国电影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因为在利欲熏心的娱乐圈,陈道明就像一股清流,他总是耿直坦荡从不虚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数明星为玩票电影站台时,他说这不是电影,这叫抢钱。他不怕得罪任何人,形容现在的娱乐圈时一针见血:“这个行业就八个大字:对年轻人是四个大字寡廉鲜耻,对年岁稍长的叫为老不尊。”越来越多明星称“压力大,借毒减压”。陈道明说:“谁没压力?你有老百姓压力大吗?你比老百姓挣得多、社会关注度高,非说有压力,也是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借口,这就是没教养的表现!”欲望的释放很容易,但节制却很难。也正因他说真话、说实话,许多人说他刻薄、难合作,说话难听。陈道明本人更是不解,自己究竟怪在哪儿了:“一个演员拍戏迟到、不认真、不做功课、现场摆谱,这叫不好合作。我拍戏从不迟到,我也没有因为台词不熟半天过不去,戏的问题我可以不厌其烦地给你演,我这叫好合作。”许多人一定还记得去年陈道明当众爆粗口事情。那天冯小刚带着《芳华》的女主角苗苗出席聚会,喝了几杯上头后,让苗苗跳舞助兴。旁边的人都在叫好,唯有陈道明说:“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呢,不方便。”但旁边人继续借酒起哄,一向温文尔雅的陈道明突然站起来:“你他妈没看过跳舞啊!”在一众嗨过头的油腻中年男人中,比起全场借酒撒泼的人,为了尊重女性维护晚辈飚出一句脏话的陈道明,才是真爷们。他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他:“我始终认为,人这一生,不一定要去做多少好事,只要不做坏事,就可让天下太平,这便是态度。”节制,是一种境界什么是境界?用陈道明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逻辑生活的人,这个逻辑不用设定,是习惯。我确实没有克制。克制是欲而不做,本来就不欲,也就不去做了。”《伦理学》中曾说,人类最不能控制的莫过于节制欲望。但这种对自然本能的不断压抑,则会给人某种优雅的气质。严歌苓谈及陈道明的气质时说:“陈道明有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气质,身上有一种可以让你产生距离的贵族气。”有人说他清高孤傲,不近人情。可你却只看到他的清高,不懂他的清醒。他从业33年,只拍了30多部电视剧,还比不上一个“敬业”明星3年的作品多。但他从小弹得一手好琴,后来又迷上画画、写字,下棋,毫无门派,不讲章法,自得其乐。他也爱做点手工,为女儿倒腾小玩意儿,为妻子缝制各种皮质包包。褪去演员的光环,他人生的底色不过是回归清净。他和中国多数大爷一样,对外宣称戒烟,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热爱麻将事业,只自摸不抓炮,邻居都说,他牌品和人品一样好。在花甲之年,陈道明畅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什么用,亲情,爱情,兄弟,读书,音乐,清风,明月……但在我们人生灰暗时刻,给我们力量与坚持的,往往也是他们。做一些无用之事,越无用,越幸福;做一个节制之人,越节制,越幸福。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2023年04月15日
纵观曾国藩一生经历,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农家子弟出身,最终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还让子子孙孙都能获福。这个人就是曾国藩。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的半部家书,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观曾国藩一生经历,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1、事不拖: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庸人败于懒惰,天才却输于狂傲。李自成勇猛有才略,起义称王,却因胜利滋生骄傲,最终惨败。曾国藩在军中时,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他还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曾国藩还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2、话不多: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嘴茬子厉害未必是好事,留起一些话,也是一种境界。说话需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把自己置于进不可攻,退不可收的境地,一个剑拔弩张、喋喋不休的人,往往是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的人。曾国藩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禁大言以务实。在生活中,精辟的、有价值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曾国藩的"戒多言"源于一件小事,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郑小珊反感,拂袖而去。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总结这三点,曾国藩说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连语言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能成什么大事呢?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俗话说,"祸从口出",立身之事,最忌的就是轻浮和自满,从而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或者为了自我夸耀而撒谎吹牛。因为这样一来可能会给自己招致灾祸,而来也会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人,最终都难成大事。3、人不作:有智者,方圆有度不作,就是要把握好"度"。曾国藩家训中有一言,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此举可谓福不可受尽也。在为人处世中,事事断然不可冒进直击,当拿捏有度。纵观历史,不乏才华横溢者因"作"而遭贬谪,丢命,比如水浒里面:牛二面对杨志,喊你来砍我啊!结果是一刀毙命!或许,有时一味的直与进看似一种忠贞、一种激昂,但如能审时度势,掂量片刻,就会发现,某些场合下,与其相对的软与退也不失为另一番智慧。韩信的胯下之辱,苏武的茹毛饮血,是在掂量完小辱与大节后的以退为进;东方朔的机智幽默,春秋晏子的巧言诙谐,是在掂量完直言与婉言后的迂回才能,而魏徵的刚毅纳谏,狄仁杰的清廉直抒,则是在掂量完君心与民意后的激进慷慨。无论是以退为进、迂回婉转还是激进慷慨,用对时,则为良方,用错时,都是足以致命的武器,而其中平衡的度,则着实需要用者亲自掂量才可拿捏得当。李密庵在《半半歌》中曾言:"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酒至微醺,花开半朵,是恰到好处的趣味,道破了人生交际处世的真谛。林语堂先生亦评此诗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3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