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经典讲座
全部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拼命没命,改命好命! 当命改了,命基础上的一切,会自动发生改变。 改变者——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改变家庭→改变世界! 一、如何获得更多利益? 不要期盼指头粗的苹果树能结出很多苹果,因为一旦结出好多苹果,果树必定会折断而死。 那该如何让树结出很多苹果呢? 当苹果树长得更高、更粗的时候,果子自然就多了。 人生也是这样,努力成长自己的智慧、境界、格局和修养,【厚德】了,自然就能【载物】。 所以我说: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 又说:厚德后得。英文:HOLD. 慈悲、智慧、境界、格局、能力是花,名利是蝶。 只要有花,蝴蝶纵飞走了,但它必来;只要无花,蝴蝶纵飞来了,但它必去。 花多蝶多,花少蝶少,无花无蝶。 二、如何改变命? 第一大福田,是父母恩福田,就是报父母的恩! 道理容易明白,行动却不易!       例如,有些孩子说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泥水工,每天很辛苦才能赚到钱,但是孩子上班不努力,怕苦,工作怕累,当然不是真孝顺父母,慈悲心还生不起来,所以福报很薄! 我们这颗心又叫心田,也叫心地。因此看一个人有没有福,就要看他对父母孝不孝顺。 第二大福田,是知恩报恩福田。 身边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孩,没钱再读书,姑姐让她去深圳公司上班,没有地方住,给她住自己家,后来还在深圳找到好老公。但是没有人告诉她自己命运改变多么不容易,如果没有姑姐就没有自己今天幸福。女孩结婚,再不联系姑姐,哪怕是过节问候都很少。有一天女孩突然有很大的困难,又想起了去求姑姐帮忙……大家想想,姑姐会怎么做? 厚德载物,没有感恩之心的心,即使遇到贵人也将失去……一个人越能看到别人付出,越能感谢别人付出,她的心就越慈悲,德行就会越来越厚,厚德载物! 相反,如果那个女孩心量窄,没家教,不会从自己找原因,反而埋冤姑姐不帮她,可能因为不帮她而恨死姑姐,死不往来了!其实,想想,一个年轻人对长者不恭敬,吃亏的是谁? 身边一个妹妹,从小到大都是姐姐帮助她,读书,工作都离不开姐姐帮助,真是长姐如母,但是妹妹看不到姐姐付出,以为觉得理所当然,生不起感恩心,也没有恭敬心,常常说话伤害姐姐,吵架死不相让,非得争个输赢……当妹妹的真的没人教,自己也不懂,不能体谅姐姐多么希望妹妹能爱姐姐,多关心姐姐,能跟姐姐一条心啊!伤害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伤害天地良心…… 所以福田心耕,对有恩的人都生不起爱,感恩,心不是够大的,命运是很难改变的! 养不教父之过,这些道理有没人给我们讲过?我们自己懂不懂?我们能做到了吗?我们有没有教给孩子?新年又开始,回忆回忆一路帮助过自己的人吧,把心变柔软,把爱传给别人,让自己心更慈悲!厚德载物! 第三大福田,是慈悲福田。慈悲福田又叫做贫穷福田,就是升起慈悲心,去帮助那些贫困苦难的人,去帮助弱势群体、关心自己的下属,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福报。 比如,国家有地震、洪水之类的灾难,我们就要为那些灾区的人做一点什么。再比如,每天主动给人问候,家里垃圾分类,给家人爱语,路上捡垃圾,给人举手之劳帮忙,不说别人坏话,不贪小便宜,没有害人之心,帮助过自己的人及时感恩…… 如果我们的公司赚了一千万,可以用20万去关怀左邻右舍效益不好的公司,这会积累非常大的福报。其实,很多人对财富没有觉醒,赚钱到底要干什么?他们认为是累积数目。其实钱是拿来产生作用的——帮助他人,拯救他人,这样才有价值和意义,也就有了福报。比如,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不是用来保存20年的。生命也不是要长生不老活一万年,如果活一万年不起作用,也是白活了一场。 再比如,我们不买一万块的LV包,把钱施舍给社会上贫穷的人,这就是舍钱,这就是发财。一万块,买一个包就没有了,我们只能拿包炫耀下,但之后还会空虚,感受不到高级的幸福。再高贵的奢侈品对生命不会带来改变,就好像给蚂蚁的窝弄鳄鱼皮、镶钻石,但蚂蚁还是蚂蚁,命不改变。 而当我们布施的时候,就会有富有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财富之母。我们一定要加强布施时富有的感觉,而不要把贫穷的感觉置于心中,久而久之,感觉的种子会变成现实的果子。所以贫穷的感觉比贫穷本身更伤害生命。 最后,请记住生命中的三大福田:父母恩福田、知恩报恩福田、慈悲福田。它们虽然不是直接的财富,但是能生出财富。就如我们的母亲,虽然从她身上看不到儿女,但是却能生出儿女。所以“三大福田”是财富之母。 还要记住“三道”的三大作用:“孝道”决定福报,“师道”决定智慧,“天道”决定平安健康
发布者:Summer
1天前
本周学习了善的辨析,这又是颠覆学生认知的几节课。在学习《了凡四训》之前,从未想过善还可以这样区分,甚至从未认真想过到底什么是善,所以这么多年来竟然把自己的造恶当成了做善,还在这里等着回报,等着好运的降临。当我学明白了,回头看时才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愚痴啊!学生以前自认为从小到大孝顺父母,带大了弟弟,孝悌都做到了。而且自己待人和气,见人就笑,从不为难人,却不明白为什么嫁到了一个冷冰冰的家庭。跟先生刚领证,他就因为一点小事被人讹了很多钱;婚后不到半年,公公又因车祸住院半年,出院后也是半自理的状态,头脑失忆,胡言乱语;婆婆对我的态度也大不如以前,我跟先生吵架时,婆婆指责的都是我。从那时我就开始了不停地抱怨,抱怨命运不公,抱怨婆家不知足。在我想尽办法想要改变现状时,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由于道理没有学透,没有真正明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我又开始拿着学来的标准衡量家人,使得自己错上加错。当时还跟着团队去做各种所谓的善事,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我和先生的关系也因此更加紧张,最后走到了离婚的地步。两年以后,我们为了孩子又复婚了。现在想想,也只有复婚这件事做对了,没有犯下不可挽回的过错。这些年令我不能理解的是,我自认为一直很善良,可为什么命运会一直走下坡路?现在终于明白了,我的恶都在心上,一切都是心上的问题,我所认为的善都不是真的善,甚至是恶。心里装的都是别人的毛病,怨恨恼怒烦一样儿没少,用这样一颗心去做事,怎么会有好的回报!恶都没有断,谈何修善!经典告诉我们,心念不正和认知错误是一切痛苦和灾祸的根源,也是我们做善不能圆满的原因。如果没有老师教导,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个道理,浑浑噩噩过一生,却不知道自己痛苦的根儿在哪。老师告诉我们,做到敦伦尽分就可以去除私心,就是在积阴德。学生反思,自己对待家人没有爱心,没有体会到先生的辛苦,没有体会到婆婆照顾公公的不容易,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这样一个自私、自我的人再不改过,等待我的将是更大的痛苦。如今,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人这一生最痛苦、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不明道理。不明道理就不会知道自己所有的境遇是怎么来的,就会不断地怨天尤人。殊不知,这个怨天尤人的心让我们又造了新恶,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就在自己认知的圈子里浑浑噩噩,痛苦地打转转。无限感恩老师不辞辛劳的教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这一生有了方向和目标,让我活得明明白白,活得有意义!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29日
我在昆仑山边防部队服役多年,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冰天雪地中踯躅穿行,海拔5000米之上手忙脚乱地攀援,是寻常事。那时,我知道在古老而惊世骇俗的《山海经》中,说到此刻正被我踩在脚下的昆仑诸峰中,生活着众多神奇生物。古人满怀敬畏地尊称它们为“灵兽”。庞大的灵兽矩阵中,都有何种生物?首先是司掌“帝之下都”及“天之九部”的陆吾,它人面虎身九尾,管理昆仑山的动植物与气候调节,是昆仑山的守护神。九首人面的开明兽负责守卫边界。它体魄硕大,身如巨虎,项上长着九颗人头。九为极阳之数,于是它当仁不让地镇守天门。在这里,还活跃着一众神奇诡谲的神兽,比如长着四只角的神羊,名叫“土蝼”,它吃的食物不是草而是人。还有类似蜂鸟模样的神禽,千万别被其相貌迷惑,以为它人畜无害,此鸟怀揣剧毒,名为“钦原”。谁被它一蜇而中,必死无疑。还有驾驭日车的三足乌,除了负责普照大地外,还兼管给王母娘娘送饭,像个炊事班长。据说美丽的凤凰也时常光临,它不是此地的居民,只因生性爱好洁净,常来昆仑山洗个澡……在充满此等传说氛围的崇山峻岭中急行军,除了累得生无所恋,百无聊赖中我也曾遐想,在狂风暴雪中继续走下去,会不会在前方陡峭峰峦的拐角处,猛一抬头,撞上一头白毛灵兽,目若铜铃、神采奕奕地看向我,威严地眨眼睛?或许它会度我荣登仙班,顿时生出翅膀翱翔天际?那样我马上就能不必苦苦驱动双腿,殊死跋涉了。若那灵兽一高兴,附赠我一个长命百岁,当然就更棒了。只是,万分遗憾啊!以我十数年戍边之经验,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任凭谁,哪怕若干世纪在此,走过昆仑山所有的峰峦沟壑,亦绝不会遇到一只昆仑灵兽。别说真身,就连它们的一根毫毛,都绝不会亲眼见过。你看到的,只是卫国的将士日夜坚守,只是年轻士兵的决绝付出,只是血肉之躯的百孔千疮,只是鲜血和生命的全然奉献。那时候,我面对巍峨昆仑山脉,暗自发下一个誓言:如果——如果我能活着回到国泰民安的家乡,我要尝试着拿起笔来,笨拙而深情地写下这里的故事。这念头,如同一朵巨大的雪花,深藏于我心底,一处冰冷而沸腾的所在。很多年过去了,我沉浸于内陆平原城寰安宁的和平岁月,却迟迟不敢动笔。只恐自己技艺未臻精纯,写不出浩荡山河的壮美和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心头犹虚。可时间不饶人,我不可抑制地日渐老迈,记忆破碎。唯有那片雪花在藏匿之处,顽强地绝不融化,锋芒愈见凛然,日夜刺我作痛。我亦知自己绝无长命百岁的概率。若日复一日耗损下去,接踵而来的必是体力衰败,想象力微渺。我70岁那一年,有一日痛下决心,不可再等了。继续等,或许未及写完,死亡便翩然而至,壮志未酬啊。决心下了,赶忙提起笔来,开始书写我曾在万仞雪山之巅,当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种种故事。一边写一边给自己打气,就算手艺不行,竭尽全力即可。实在不忍心让这些宝贵记忆,随着我的肉身寂灭,从此在世上湮灭无痕。我本人微不足道,但往事弥足珍贵,值得被更多人知晓。我要奋力用我的文字,将已被时间冬眠的岁月和战友们,重新唤醒过来,生机勃勃地再呼吸一次。于是,之后几年,我埋头写作。因为已经想过几十年,很多人物呼之欲出,仿佛自己就会说会动,进展顺利。只是日复一日地伏案劳作,让我大意,高估了自己身体的耐性,低估了年龄的杀伤力。我本以为这台机器虽老旧,零件尚堪使用。却不想,或许是青年时代高寒缺氧的磨损,过早透支了我的体力。总之,整个写作过程的后段,险象环生,身体频频亮起红灯。这部几乎耗尽我全部能量的长篇小说,差一点无法写完。当我完成初稿的最后一个字,连夜挂急诊住进了医院。医生看着一系列的异常指标,拧着眉头,严厉地呵斥我:你知不知道,你非常危险?!我暗自长吁了一口气,心想:哦,不算危险啊!我终于写完了《昆仑约定》初稿,就算我无力自己修改,大局已定,虽死无憾。感谢身体,终于用尽全力地帮助我,容我修改完了这部长篇小说。在这本书里,活跃着我的战友们,他们是真正的昆仑神兽。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贡献了自己血气方刚的年华,贡献了自己一往情深的男女情愫,贡献了自己滚烫炙热的鲜血,贡献了每个人仅有一次的生命……他们那样年轻,那样朝气蓬勃,那样踌躇满志,那样俊美无俦……他们所向披靡、义无反顾地守卫着曲折的边境线,互相轻声说着心里话——祖国人民都知道,咱国家的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可不能在我们手中,让它变小一点点。我的手艺有限,写不出真正的昆仑灵兽们的精魄与惊天地泣鬼神的神迹,只描画出了一点点皮毛,且算灵兽之皮吧。
发布者:Summer
06月19日
在马本斋烈士陵园守陵,是蔡恩坤最引以为傲的事。初见75岁的蔡恩坤,身材略显单薄,但精气神十足。单手握着几乎高过他的大扫帚,扫起地来仔细又小心。40年来,蔡恩坤就像园内的一棵松柏,将“根”深深扎进陵园。用他的话说:“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守下去。”主动请缨守护陵园蔡恩坤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张鲁回族镇韩庄村人。和很多同乡一样,蔡恩坤自幼受马本斋抗日事迹熏陶,立誓要横枪跃马,为国分忧。“马司令在我们这里的名气那叫一个‘响’啊。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都想成为像马司令一样的大英雄。”蔡恩坤告诉记者,他1969年参军,1971年入党。就在踌躇满志之时,一场意外让他永远失去了左小臂。“残疾了,也就不好意思在部队待着了。”提及往事,蔡恩坤显得格外坦然,然而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何尝不是沉重的打击。1985年,一场看似平常的聊天,让蔡恩坤再度燃起了希望。“有朋友跟我说,村里建起的马本斋烈士陵园需要人看护。我想,能为马司令守陵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时年35岁的蔡恩坤主动请缨,承担起守护陵园的重任。“我向他们承诺,我是军人出身,不怕吃苦,一定能把活干好!”蔡恩坤说,秉持着“马司令对张鲁有感情,张鲁人民应守护他”的信念,他赢得了组织信任,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陵园初建时,蔡恩坤独居在七八平方米的砖房内,每天重复着除草、浇树、打扫卫生……一天天枯燥乏味的工作曾一度让他有些迷茫。原来,1944年,马本斋被安葬在韩庄村后,1954年,根据上级安排,马本斋的灵柩又迁移到了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换句话说,蔡恩坤守的是一座空坟。直到有一天,蔡恩坤见到了曾任马本斋警卫连连长的高翔。“那天,我照常在陵园打扫卫生,突然门口停下了几辆绿色吉普。为首的老者趴在墓碑上痛哭起来,后来才知道,老者是马司令的警卫连长。”蔡恩坤回忆,“高翔拉着我的手不撒开,他说‘把老首长交给你了,拜托了,一定要守护好老首长’,我们俩人都哭了。临别时,我也给他郑重承诺:放心吧,答应的事,就要做到闭眼那天!”起初,陵园不通水电,蔡恩坤就用扁担一桶水一桶水地浇灌园内的绿植。40年来,他扫秃了200余把扫帚,磨破了无数双手套,却从未让陵园蒙尘。远在长春工作的儿子多次劝他去安享晚年,但都被他拒绝。“守的时间越长,越有感情,越不愿离开,就跟守护自己的亲人一样。”蔡恩坤说。讲好烈士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讲好马本斋的故事,这些年里,蔡恩坤阅读了大量关于马本斋和革命史的书籍,成了马本斋事迹的“活字典”。每当有学校和单位来陵园扫墓,他都会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慷慨激昂地讲述马本斋的英勇事迹。每一次讲解,都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感觉自己是在为宣传革命精神、教育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工作充满了意义。他的讲解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常常让听众深受触动。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英雄事迹,革命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马本斋烈士陵园不仅成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更变成了弘扬诚信精神、传递正能量的生动课堂。“我们都是听蔡叔讲马司令的故事长大的。”褚丁辉是韩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蔡恩坤四十年如一日守护在马本斋烈士陵园,无形中影响了村里很多人。蔡恩坤耐住了寂寞、牢记了嘱托、信守了承诺。曾有人问他:“守了一辈子墓值得吗?”蔡恩坤的回答是:“值得!”“听到孩子们说‘谢谢爷爷的讲解’,听到老战士们说‘有你陪着老首长我们就放心了’,听到马本斋烈士的儿子马国超将军说‘谢谢你,你辛苦了’……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蔡恩坤说,如果时光倒流,让他重新选择,他依旧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同样的决定。蔡恩坤不仅一直看护着陵园,还在陵园内栽下杨树、柏树和四季常青的冬青。他说:“人不可能时刻陪伴在马司令身边,种下这些树,就可以长久地陪伴他。”这些树苗在他的照料下郁郁葱葱,如今已亭亭如盖,成为陵园忠实的“守陵人”。“假如有一天,我干不动了,我会嘱咐女儿、女婿接过手中的担子,继续守护好这座陵园。”蔡恩坤说,这份承诺,已化作蔡家两代人守护烈士英魂的接力。(记者胡磊 孙亚飞 通讯员王硕)
发布者:Summer
06月19日
长城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一道防御工程,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次我们于2025年5月6日踏上了八达岭长城之旅,我感到这次旅程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八达岭长城分为南长城和北长城。我们先攀登了北长城。在登长城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在高耸陡峭的重重山峦间蜿蜒,在起起伏伏的树林绿海中若隐若现。登上城楼,顿感“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站在“好汉石”上,便体会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气风发。在北四楼前,我们还远远望见一只喜鹊站在楼顶上,喜气洋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令人痛惜的是,几乎每一块砖石上,都被过往的游客刻上了字,密密麻麻、乱七八糟。这是古人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建造出来的万里长城。听说每一块砖石都有近3000公斤重,我们爬上来都累得气喘吁吁,更别提修建长城时,没有起重机,只靠一双双勤劳的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真实的写照。现在,有很多外国人都来观赏、游览,而一些国人却这么不珍惜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我感到无比痛心。古老的长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守护;文明的出行,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就开始践行。这次,心果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带上垃圾袋,把登长城时看见的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最后带下山。念信老师说,长城上虽然设有垃圾桶,但都是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一袋子一袋子地拎下山,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分担,也为守护长城做一份贡献。一开始我捡的时候,又怕脏又怕别人看见了会笑话。但看见老师带头做好榜样,同学们也都在尽心尽力地捡垃圾,不怕脏、不怕累。我就决心加入,也和大家一起努力保护环境。捡着捡着,我们越来越开心,越来越积极,甚至都争着抢着去捡眼前的垃圾。我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行为也感染了旁人。一位年轻的阿姨见到我和心果老师在捡垃圾,也来帮忙,并用充满赞叹的声音问我们:“你们是志愿者上来捡垃圾吗?”心果老师说:“不是,我们只是顺手捡一下。”后来我听见子慧和老师说,她在捡垃圾时,旁边一个扔垃圾的路人见到了也把垃圾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让我们这样做的意义:山野无痕,从我做起。我们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一道光,不仅照亮了长城,也照亮了自己心中的爱心、善心,更是由这星星之火,温暖了别人,也点燃了别人心中爱护环境、守护长城、热爱祖国的爱的火炬。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长城一定会更美丽,我们的文化一定会更辉煌、更灿烂。在爬长城的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爱的流淌、传递。大家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走不动了我拉你一把,他下不来了我搀他一下。老师走不动时,我和同学们在后面推,在旁边扶,还有先上来的伸手拉老师一把。同学下来得慢时,也有先下来的同学又上去迎她。有些体力不支时,我们一起手拉手向上冲;有人落队时,我们又一起等他、帮他、鼓励他。阳光下,大家一张张笑脸诉说着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毅;一双双有力的手和有安全感的肩膀阐释着团结友爱、众志成城的幸福与温暖。大家将吃苦耐劳、团结一心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即使再累也没落下过一个人,即使再饿也会把自己带的吃的与大家分享。例如,我以为中午饭回车上吃,就把食物放在了车上,轻装上阵。中午休息时,大家都是又累又饿又渴,但看到我没拿吃的,大家都将自己的食物拿出来分享。纵然我们带的吃的都一样,但在吃的时候,也没有人顾及自己吃多吃少,依然是大方地轮流分享。我们没有肆意地享受昨晚念信老师辛苦带着我们做出来的美食,而是用一颗爱人之心、一颗体会别人需要之心将美食分享,将爱传递。这使我体会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更深层次的幸福、快乐:真正充实、圆满的幸福快乐不是享受,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付出、给予、分享的爱心、善心、真心的流露。而且老师说长城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教室,游玩过程中不能失去了恭敬心。这个我也深有体会:当我们在录视频喊口号的时候,我们众志一心、异口同声地发自内心地喊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时旁边的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默默地听着,仿佛也备受感染。正往下走的一个外国人听见了,也停下了脚步,微笑着看着我们,眼里也满是赞叹和欣赏。我感到,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挺直了脊梁,也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激发出血脉里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力量。 这次游八达岭长城令我感到价值非凡、意义重大,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刷新了我对研学游的享受型价值观,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可能这就是那只喜鹊高立城头的寓意吧。我以后也会继续怀着感恩校长、老师、同学的心,认真地对待每一天。                                                                                                                         ——青少班张艺慧(贝贝)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5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百人千场第40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在沈阳市太平洋丽晶酒店成功举办。活动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及线上线下近万名观众参与,共同探索新时代传统文化为家庭教育提供新的发展路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入文化能量。活动在一片激昂的旋律中拉开序幕。10日上午8时30分,全场齐唱《歌唱祖国》,凝聚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山西省太原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剑辉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公益巡讲活动旨在破解青少年心理危机、家庭关系失和等社会痛点。他强调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为社会发展、文化强国注入正能量。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围绕家庭教育展开深入的思想碰撞。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会长康金胜以《一句<论语>治天下,家和国安天下平》为题,发表了3小时的主旨演讲。他以自己16年深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为基础,通过挽救问题少年和化解家庭矛盾等20余个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郭秀艳、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苏艳平、延吉市委党校副教授张丽静、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田易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宋丽娜以及传统文化受益家庭富连昌一家人也带来了精彩分享,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学智慧在激活青少年成长内驱力、幼童教育、知行合一理念以及家庭幸福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本次活动继续采取“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双轨模式,除沈阳主会场外,还在辽宁、广西、河北等地开设直播分会场,线上线下共吸引超过万人参会。本次活动同时得到北京家道传承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人文和谐文化有限公司、辽宁科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沈阳市于洪区西有素食饭店、沈阳和光堂禅悦艾灸馆、沈阳市于洪区启智星幼稚园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辽宁、山西、河南等地的60多名义工无私奉献,全程参与志愿服务。据悉,百人千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应各地党委宣传部、关工委、妇联和教育机构的邀请,活动还将在江苏宜兴、山西忻州、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咸阳等地陆续举办。 (编辑:马平 富连昌)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原创
05月14日
四月北京,槐香沁润,绿意盎然。4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第六届传统家庭教育大讲堂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以及线上线下数万名观众,共探新时代传统文化为家庭教育提供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文化动能。大讲堂高歌启幕,凝聚家国情怀。26日上午8时30分,全场肃立齐唱《歌唱祖国》,激昂旋律为大讲堂拉开序幕。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孙福万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大讲堂紧扣《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旨在破解青少年心理危机、家庭关系失和等社会痛点。他强调,“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需以文化为根、以科学为翼,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根基。”大讲堂以文化赋能,深耕育人沃土。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会长康金胜以《一句<论语>治天下,家和国安天下平》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以16年深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为基,通过挽救问题少年和化解家庭矛盾等近20余个案例,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迪价值。他提出,传统家庭教育大讲堂以北京为原点辐射全国,旨在“让文化自信扎根城乡,让传统文化智慧惠及万家”,引发全场共鸣。大讲堂群贤毕至,共绘育人蓝图。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传统家庭教育展开思想碰撞。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郭秀艳以“本根教育”实践为例,揭示国学智慧如何激活青少年成长内驱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苏艳平聚焦幼童教育,以《童蒙养正,人生幸福之根本》为题,剖析早期教育对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中共延吉市委党校副教授张丽静结合“知行合一”理念,倡导家长以文化浸润实现“修己安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田易生分享《家庭幸福的密码》,强调“家风正则万事兴”;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宋丽娜直击“父母失和”对孩子心理的隐性创伤;来自辽宁的富连昌家庭现场还原传统文化助力孩子摆脱抑郁的历程,以“重生”故事点燃希望之光。大讲堂全域联动,彰显公益温度。大讲堂采取“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双轨模式,除北京主会场200余名与会者外,辽宁、广西、河北等地开设直播分会场,线上线下吸引数万人听讲。全自全国各地60多名大爱义工热心服务,保障活动有序开展。河南商丘张瑞丽一家四人全程参与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以文化人、以爱传家”的公益精神。大讲堂赓续文脉,厚植家教根基。自2023年创办以来,北京传统家庭教育大讲堂惠及万千家庭。安徽省巢湖市统战部原办公室主任李秀兰在参会后动情表示:“这场道德盛宴如春风化雨,既让我们看清教育症结,更找到破局良方。今后我将以身作则,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编辑:马平 富连昌)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原创
04月27日
       以前的人,父母去世了,守孝三年。因为我们三岁以前,往往都是在父母的怀抱当中成长,所以守孝三年,就是让一个人一辈子都不要忘了,三岁以前父母有多么辛劳。       小时候半夜不睡觉在那里哭,而爸爸妈妈隔天还要上班,但是为了哄我们不哭、让我们人睡,爸爸妈妈轮流在那里抱我们。大家有没有抱过婴儿?我抱过我的外甥。我姐姐生产完,就在我们家住,有时候这个小外甥半夜不睡觉,哭得太大声,我妈妈、我姐姐还有我都起来,轮流抱着他,哄他睡觉。我是男人,差不多抱十分钟手就感觉快断了,真的受不了。我姐姐看我表情很痛苦,“来来来,给我吧。”姐姐一抱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从来没喊累,她时时都想着孩子。       有时候我们一起吃饭,我跟我妈妈在那里吃,我姐姐突然站起来,我们很惊讶,发生什么事了?过了几秒钟孩子在房间哭了。怎么我姐姐先听到?因为她是妈妈,心里想着孩子,马上就感受到了,然后就赶紧去看孩子。       孩子一岁左右开始学讲话,你们有没有看过小孩子牙牙学语?个字,慢慢两个字、三个字讲清楚,最后可以讲一句话。我这个外甥学讲话的时候,他讲了好几句,我一句都没听懂,可是他妈妈每一句话都听懂了,而且还做翻译。为什么我听不懂,他妈妈都听得懂?母子连心,所以能了解孩子的心。       孩子刚生下来,器官都还在发育,还不是很稳定,所以小孩有时候肠胃不好,吃东西会拉肚子,吸收不良,父母就会很担心。有一个妈妈,她的孩子刚出世,她很关心孩子的整个身体状况,孩子一排大便,这个妈妈就去观察,看孩子的肠胃有没有什么问题。看到孩子很健康就安心了。这个妈妈讲,我的孩子排下来的大便不臭。请问大家,大便会不会臭?他妈妈为什么说不臭?妈妈心里想什么?妈妈心里没有嫌脏,她只想着孩子的肠胃健不健康。她一看到大便那个颜色、形状很健康就很高兴,怎么会嫌脏呢?妈妈帮我们洗一些很脏的东西,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们。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