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之外,还有医家。与其它学说一样,医家同样与道家存在渊源,即医家是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的。在被中国医家奉为中医之源头、行医之圭臬的《黄帝内经》中,不仅单单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学说,而且从修炼、道德、养生和治病四个层次上加以阐述。“医道”之名最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医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可知“医道”来自于道家的神仙,“医道”的重点在于修炼,经过修炼才能出特异功能,才能长生不老,因此古代秉承医道的医生都注重修炼,也都具备特异功能。根据《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的医道传承的谱序,上帝传给岐伯,岐伯传给黄帝,之后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传给了姜太公,又传给了周文王,之后历九师、医和、历六师,传给了扁鹊,又历九师,传给了华佗,又历六师,传给了黄公,再传给了唐朝的曹元,曹元是著名诗人王勃的好友。此后的名医还有唐朝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等。扁鹊的透视功能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代表是扁鹊。《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是勃海郡郑地人,姓秦,名越人。因为他医术高超,人们就用上古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他与三国时的华佗都被称为“神医”,有非常神奇的医术,可以隔墙看物、透视人体,并且能开刀、做手术,就是因为他们是“神传医学”(“上帝”与黄帝所传)的正传弟子。扁鹊年轻的时候当过旅舍的管理者。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交谈,并“口传心授”医道之法。长桑君还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鹊说:“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服用这药三十天,就能洞察隐微的事物了。”说罢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书都送给了扁鹊,然后忽然不见了。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十天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这正是特异功能中的透视功能。用这个功能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从此,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晋、齐、赵、卫、郑、秦诸国。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他治病的神迹。比如“起死回生”、“换心术”、“讳疾忌医”等。“起死回生”的案例发生在虢国。当扁鹊到达虢国时,正赶上虢国太子死了。扁鹊在询问了太子死亡的症状和时间后,表示自己可以让太子复活。虢君听了报告出宫来到阙门下边迎见扁鹊,悲伤不已。扁鹊告诉他,太子得的是“尸厥”,并没有死。扁鹊让弟子磨好针具,用针刺外三阳五会之穴。过了一会儿,太子苏醒了过来。扁鹊又让弟子运用能温入人体五分深浅的热敷之法,将八减的药剂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后用来交替著热敷两胁下边,很快太子坐了起来。扁鹊又调节了他的阴阳,只服了二十天汤药就恢复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认为扁鹊是能使死人复活的人。《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次换心手术。彼时有叫鲁公扈、赵齐婴的两个人有疾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心志柔弱而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扁鹊于是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在昏死期间,扁鹊剖开他们的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他们醒了过来,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而扁鹊看穿齐桓侯的病灶所在,更是说明其具备隔墙看物、透视人体的功能,只是齐桓侯讳疾忌医,不愿相信扁鹊,最后无药可治死去。从扁鹊预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手法看,扁鹊确实身怀绝技,而这正是黄帝传下的医道。华佗用“神目”做手术三国时的名医华佗与扁鹊一样,也具备透视人体的能力,后人称其为“神目”。正史《三国志》与《后汉书》都有记载华佗做腹部手术的“神技”,而这都是因为华佗可以用神目看到。华佗《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华佗如果遇到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让患者以酒服下麻沸散,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华佗别传》还记载:有一位病人肚子很痛,十几天中,胡须和眉毛都掉了。华佗诊断是脾脏腐烂所致,但还可以剖腹治疗。他让病人饮下麻沸散,仰卧床上,切开腹腔,果然脾脏腐烂一半,于是刮去恶肉,敷上药膏,缝合伤口,又开了一些饮剂。一百天后,病人康复。当时的著名政治人物曹操因患头风病,经多方治疗不愈,就请华佗医治,华佗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马上就停止了。华佗告诉曹操:“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我想还是给你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显然,华佗的神目看到了病灶的问题,但曹操以为华佗要害他,就将他关在监狱里,后来华佗就死在了监狱中。史载,华佗还十分提倡导引养生。他创编了“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张仲景的预测功能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家,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史载,一次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与扁鹊、华佗一样,张仲景应该也是具备透视功能的。孙思邈成仙孙思邈是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一位修道之人,宋朝时曾被追封为“妙应真人”。资料记载,唐时的许多名士,像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对孙思邈持弟子的礼节。大臣魏徵等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时,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孙思邈用口传授,就像亲眼所见一样。孙思邈不仅可以知晓过往之事,还可以预测未来之事。比如后周宣帝的时候,孙思邈隐居至陕西太白山。隋文帝辅政的时候,想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起。他对亲近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才能帮他救济世人。”再如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佺去拜见孙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侹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像他说的一样。有一次,“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病了,住在孙思邈的住宅里,院子里有一棵大梨树,卢照邻在为那棵梨树作的一篇辞赋的序言里提到孙思邈,“通晓古今,学尽各种数术。他谈论起道家的理论来,就像古代的蒙县庄子;他的学问深入不二,就像当今的维摩诘;至于推算天文历法量度天地,则可以与洛下闳、安期先生相提并论。他自己说生于开皇辛酉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到乡间打听他,人们都说他已经几百岁了。另外,他和人们一起谈论起周、齐之间事来,记得清清楚楚,就像亲眼见过。以此检验他,就不止是一百岁的人。”重病的卢照邻还问孙思邈治病的道理,孙思邈以天地规律作比告诉他,“良医治病,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圣人济世,用道德调和,用政事辅助。所以,人身上有可以治好的病,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在孙思邈的一生中,同样治好了无数病人,包括疑难杂症。最为神奇的是他治好了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的病。原来,长孙皇后的怀孕已十多个月却不见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后来大臣徐茂功推荐孙思邈进宫医治。因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孙思邈无法面见皇后诊脉,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人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著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施行“引线诊脉”。他施展神通,依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确诊了皇后的病情,并将其治愈。曾经有个神仙从天而降,对孙思邈说:“你所著的《千金方》,济人的功效也很广了。而用生物做药,残害的生物也太多了,你会成为一个尸解的神仙,不能白天升天成仙了。”此后孙思邈采用草木做药,以代替虻虫、水蛭的性命。后来孙思邈去世时,留下话要薄葬,不准在墓中埋藏殉葬品,不准用活着的牛羊祭奠。经过一个多月,他的脸色没变。抬起他的尸体往棺材里装的时候,他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当时的人都感到奇怪。据说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乱,到达蜀地后,曾梦见孙思邈,身在峨眉山的孙思邈请求其赐予八十两雄黄。梦醒后的唐玄宗派人去峨眉山送雄黄,果然见到了孙思邈。此后,他在世间时隐时现。李时珍的反观内视功能明朝著名医家李时珍出生时就有异象。传说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渔。平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最后一网拉起来竟然是块大石头。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谁料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生下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史载,成年后的李时珍同样是一位修道之人,且具有特异功能。《药圣李时珍》记载,李时珍从青年时代起,就坚持打坐,后来在武昌蛇山观音阁与一位高僧切磋内功之法。顾景星《李时珍传》写道:“余儿时闻先生轶事,孝友,饶隐德,晚从余曾大父游,读书以日出入为期,夜即端坐,其以神仙自命,岂偶然与?”李时珍还按照唐代孙思邈介绍的方法长期坚持炼习,终于炼成了反观内视的特异功能。有这种特异功能的人能够把自己的五脏六腑、经脉穴位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血液的流向、载有生命活体的元气的运行情况。因此,对生命元气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关节点——穴位,他当然掌握得非常清楚。为此,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有一段评述张紫阳八脉经的记载:“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正说明了修炼人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和医生所认知有所不同的秘密,就是反观而照察到的。此外,在《奇经八脉考》中,李时珍认为医生和修炼者一定要知道“奇经八脉”。他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医而知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牡幽微窍妙得矣。”在几十年的诊治生涯中,李时珍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如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还有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然而,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而李时珍穷尽一生写就的汇集了众多草药名称的《本草纲目》,更为后世医家奉为“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180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4月15日
客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乘坐客车时若发生意外导致自身受伤,乘客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案情回顾2022年6月23日,汪某某乘坐某客运公司名下的客车前往长岭镇。车辆行驶途中,因驾驶员超车时操作不当,致使车辆发生颠簸,导致汪某某从座位上被颠起受伤。后汪某某被送至长岭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经医院诊断为L1椎体压缩性骨折。汪某某共住院21天,花费医疗费8967元,其中车主牟某垫付5000元医疗费。后汪某某诉至长岭法院,要求某客运公司及牟某共同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共计54668元。审理结果长岭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汪某某购买车票后乘坐被告某客运公司的客车,双方形成了客运合同关系,客运公司作为承运人,有义务将汪某某安全送达目的地,对于运输过程中旅客受伤,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告牟某将肇事车辆挂靠在某客运公司名下,牟某应与某客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因二被告对汪某某的经济损失无异议,故对汪某某主张的经济损失予以确认。牟某已垫付医药费5000元,此款应予以扣除。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一十四条、第八百二十三条、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条之规定,判决被告某客运公司、牟某赔偿原告汪某某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共计49668元。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一十四条客运合同自承运人向旅客出具客票时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第八百二十三条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条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
发布者:清风在线阅读103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4月13日
收好老祖宗留下来的7把救命钥匙,告诉家人朋友,危急时能用上!导读:中医不是慢郎中,在紧急情况下,尝试着按压、揉捏一些穴位,关键时刻或许会争取更多的活命机会。中医急救点穴法,值得一看。- 1 -第一把救命钥匙晕倒掐人中人晕倒掐人中,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背后的道理吗?人中这个穴位为何如此神奇?人法天地而生,天地之所以有万物,是因为天地间有互相交泰的气的存在。地气一定要上升为云,天气一定要下降为雨,如此就形成了万物。如果天地之气不交通,各管各的,背道而驰,天气永远在上面飘着,地气永远沉在下面,那天地间就不会有生命存在喽。人也是一样,有自身的小宇宙,人中以上有六个窍,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两个鼻孔,它们呈偶数排列,代表坤卦,坤就是地。人中以下还有三个窍,前阴、后阴、肚脐。这三个窍成奇数排列,奇数为阳,代表乾卦,乾就是天。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天气在下,地气在上,如此天地交泰人才可以活着。晕倒了就是天地之气断绝了,你一掐人中天地之气就交泰这个人中啊就像家里电灯的开关。人晕倒了是什么状态呢?就好比家里电器太多,突然短路了,强迫你中断一下,不然后果很严重。人晕倒了也是一样,说明你气血严重不足啦,需要歇息一下啦。等于人为的强制性的断了一下电。差不多时你按一下开关,灯又亮了,就好比掐一下人中,人苏醒过来一样。- 2 -第二把救命钥匙心梗发作按劳宫穴劳宫穴就在我们的手掌心,这个穴位神通广大,是心经的原穴,心脏有任何不适都可以通过按摩劳宫穴来缓解。曾经与大理的一位出家人一起去洱海放生。放生的鱼装在一个很大的水箱里,文小叔把水箱推到洱海边,用力太猛了,到海边时全身出了一场大汗。汗血同源,汗为心液,出大汗是要亡心阳的。很快,文小叔就感到胸闷,眼冒金星,而且越来越剧烈,感觉就要窒息了。当时文小叔想,不会放生就这样把自己放进去了吧。文小叔伏在栏杆上,想起心血劳宫求这句话,于是用尽最后的力气使劲按压劳宫穴。奇迹出现了,文小叔感觉一股气血源源不断从劳宫穴流向手臂,再流向心脏。文小叔挺过了这一关,真的好险啊,差点就要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缓过神来后再看看自己的手掌,劳宫穴的位置已经被掐出了水泡。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记住,心血劳宫求。劳宫也,就是心累了要去休息的宫殿,有事没事按按劳宫穴对心脏的保养非常有效果。遇到心梗发作时,在没有药的情况下,一定要用力去掐你的劳宫穴。平时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改善手汗,还可以调理五心烦热导致的失眠。五心就是两个手心加两个脚心,再加一个心。具体做法是用劳宫穴去按摩涌泉穴,达到心肾相交。- 3 -第三把救命钥匙急性腰痛发作时赶紧掐委中穴腰背委中求,精通穴位的人都知道,这是真理。腰的问题,背的问题,腰疼背疼都可以按摩委中穴。有一次文小叔回老家探亲,与多年不见的初中女同学在郊外踏青。女同学平时腰就不好,走着走着突然说自己腰不行了,然后就直突突的坐在了地上。这个地方比较偏僻,离坐车的地方还有一段路程,怎么办呢?背她吧?男女授受不亲,女同学打死也不会愿意。这时文小叔想到了腰背委中求这句话,于是教女同学如何按摩委中穴。大概按了三五分钟,女同学就说腰不怎么痛了,又按了十来分钟,就可以起身走路了。虽然走得比较慢,但总比不能走路强多了。所以,平时腰痛的小伙伴可以常常委中穴,有条件的话艾灸也可以。- 4 -第四把救命钥匙头疼欲裂时赶紧按摩太阳穴太阳穴,小伙伴们都很熟悉,也是道家非常注重的一个养生穴位。在金庸的武侠江湖里,常有被点太阳穴倒地而亡的情节出现,所以这个穴位属于要害部位,是不能轻易碰撞打击的。太阳穴,阳气生发的源地,当我们过度用脑,出现清阳不升,头昏脑涨时,按摩太阳穴很快就会缓解。文小叔大理有一个妹纸,经常头疼,没休息好或者稍稍劳累过度就发作,文小叔教她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再喝一杯生姜红糖水,很快就会缓解。太阳穴不仅治头痛,还可以缓解眼痛、牙痛哦。- 5 -第五把救命钥匙流鼻血可以捏脚后跟小孩子经常流鼻血,因为他们是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但身体内热过重时,比如吃多了补品或者遭遇风热之邪,身体就会以流鼻血的形式来散热。所以,流鼻血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宝妈们不必惊慌失措,有时候原本要发烧的流完鼻血,烧就不发了,或者正在发烧之中,流完鼻血烧就自然退了。成年后,很少流鼻血了,因为身体的阳气越来越不足了。流鼻血不用吃什么药,如果硬要止血,有一个急救窍门,就是捏住脚后跟。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三五分钟可止血。- 6 -第六把救命钥匙呕吐不断、打嗝不止赶紧掐内关穴位呕吐、打嗝都是胃气上逆的症状,胃气以降为和,吃多了,受寒了,受热了,肝气不舒了都会出现打嗝。无论哪种打嗝都可以采取掐内关穴这个方法来治标,掐住内关穴,感觉有酸胀感时,再按摩三分钟,打嗝就会得到缓解,尤其是急症的打嗝效果更明显。内关穴是止呕要穴,姜是止呕圣药,所以按摩完内关穴,再喝一杯姜茶效果更佳。文小叔大理有一位认得姐姐,因为有要事离开几天,于是把十岁的女儿托付给文小叔照看几天。文小叔带姐姐的女儿去吃西餐,她喜欢吃牛排,不小心吃多了,回家后就打嗝不断,打嗝的声音很响。文小叔知道这是食滞导致的打嗝,于是给她吃了保和丸,又给它按摩了内关穴,很快就缓解了。- 7 -第七把救命钥匙中风发作时十宣放血十宣放血,西医不信,认为是封建迷信,咱不跟西医一般见识,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非常好使,危急时刻能救人一命。中风,中的是啥风?是山上吹下来的风吗?当然不是。中的是内风,中的是我们身体里面的风,这个风叫肝风,因为肝属木嘛。年轻的时候,当我们的五脏六腑气血充盈,阴阳平衡的时候,这个肝风就像春风十里,让人沉醉,把我们的五脏六腑吹得很舒服惬意,就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的脸颊。当我们老的时候,这个肝风可不是春风了,它是狂风、妖风,毫无规律可言,随时狂风大作。于是,中风就出现了。中风,在中医上来讲就是肝阳上亢的极端表现,这个时候肝火与心火携着气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的往上冲,冲入头脑,就像山洪突然爆发一样,不断冲击着堤坝。此时你的血管如果很脆弱,脑淤血又很严重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脑梗死或者脑溢血。所以,当务之急就要泄洪,十宣放血就是泄洪的不二之选。在救护车还没来的时候,用针把十个手指头的指肚刺破,挤出血来。小伙伴们可以想一想,当气血有了出口,脑部的压力是不是减轻了?如果十宣放血效果不明显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刺破耳垂,耳垂放血。我们的十宣有五条经脉经过,分别是肺经、大肠经、心包经、小肠经、心经。不过十宣放血是急救措施,平时别有事没事放血哦。十宣放血不要以为这是传说,如果你还不信的话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演员金玉婷用这个方法救了自己父亲一命。朋友们,当我们四处求医问药时,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的身体到处都是灵丹妙药呢?这些穴位平时我们不用,把它忽略了,关键时刻还会救你一命呢。所以,我们要好好善待身体每一个穴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七把救命钥匙,收好了哦,不要私存哦,告诉家人朋友,让他们受益。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165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4月02日
在我从事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咨询解决的过程当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心理学,当我把大部分心理学学习完后,我发现在咨询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当中,很多问题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我继续深入探索,在我学习家庭系统排列的时候,看到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海灵格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推崇老子以及他的《道德经》。那时刚开始,我觉得挺诧异,一个外国人如此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当我逐步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越学习越惭愧。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对于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却毫不了解。而且过去我对于传统文化,基本上都不怎么相信,觉得那些都是封建迷信。但是当我自己深入了解后,并且不断在咨询实践的过程当中运用的时候,我发现传统文化不仅不是迷信,反而是能够真正彻底根本性的解决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的智慧。于是,我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在我向家长介绍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有些家长和过去的我一样,不相信传统文化,排斥传统文化,觉得是封建迷信,觉得玄乎其乎,不可信。我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不相信,因为我们从小再学校接受的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地告诉我们,凡事要讲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所以,今天我们可以一起来探索思考一下,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传统文化。首先,我们看看,科学的百科定义是: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是通过各种实验分析论证已经证明的一些知识,而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所以科学会不断的颠覆自己过去以往的观点。比如最开始的时候,科学家认为地球就是宇宙中心,然后过一段时间,科学家又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又过一段时间,科学家认为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然后现在科学家就说宇宙没有中心,或者说我们目前找不到中心。所以科学是在不断的自我证明,自我否定。比如当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DDT农药,在使用了几十年后,科学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发明,于是后面一致把这个农药给禁止了,因为它的危害远远大于它的好处。所以科学它是永远处于发展当中的,永远在不断的自我否定,推陈出新。今天科学认为正确的事情,可能过一段时间他就自我否定了。比如现在的转基因食物,不少科学家就认为没有问题,既能够保证高产量,食用也没有问题。但是按照科学的定义,在未来不久,科学家完全有可能又把这个观点给否定,认为转基因食物不能够食用。那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的源头其实来源于易经,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其实是阐述天地人运行规律的一本经典,但是比较深奥,所以很多人不明白,易经的分支有一些应用于预测,所以很多人对于易经的印象就是占卜预测。孔子读了《易经》后,留下了四书五经,告诉我们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老子看了《易经》后,留下了《道德经》,告诉了我们人与自然万物的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释迦牟尼佛在尼泊尔创立的佛教,之所以在印度不能盛大发展,而在中国盛大传承,就是因为佛教的宗旨思想和易经的思想其实是一致的,只是不同形式角度的表达!所以,传统文化阐述的很多其实是中华老祖宗几千年来总结的天地人的规律,规律其实总体是不变的,就像地球围着太阳转。就像孔子讲述的五伦关系,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五伦关系,就直接说封建迷信。其实,一个人没有深入了解,就断然下一个判断,本身就是迷信。五伦关系分别是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孔子讲的五伦关系的本意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夫妇有别讲的是,夫妻要各尽其责任,为人丈夫要担起要养家的责任,而妻子要有责任把家庭里的一切事务治理好。如果分工不同,很多女士不是全职家庭主妇,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丈夫应该和妻子争做家务,家庭才会和谐。父子有亲讲的事,父亲对孩子要慈爱关怀,而子女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孝顺。长幼有序讲的是,兄长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兄长。君臣有义讲的是,上级要爱护下级,下级要忠于上级人,忠于他的本分与职责。朋友有信讲的是,朋友之间交往要有信誉,讲究信用。人无信而不立,信是与人交往的根本。所以,我们看,五伦关系讲的是家庭成员中,每个人应尽的本分,完全没有一点封建迷信。我们今天社会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很多就是因为家庭成员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果每一个成员,不管他人,只管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家庭自然就和谐了!古人讲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人理解是人必须自私,自私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也是被以讹传讹了,本意讲的是,人如果不提升自己的修为和道德,让自己变得更加趋近于完美,那么老天都不能容忍你。所以,传统文化里很多讲的都是智慧,但是我们误解错解的太多了。很多人说,传统文化很多都是不可证明的,所以不是科学,是迷信。其实如果秉持这样一个逻辑,那本身就是一种迷信。因为科学不能够证明的东西太多了,如果科学自己不能够证明,然后就把对方批判为迷信,本身就是一种歪理。科学如果不能够研究证明的东西,那么科学应该谦虚的认为自己发展的不够,那些未知的领域还没有研究清楚,所以不能够下判断。就像西医认为中医不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强势的歪理。科学是建立在唯物世界观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看西医一直研究的是物质细胞分子,而我们传统文化,看待问题都是从整体的角度上去看待,是从总结有效的规律去看待,传统文化既不会唯物,也不会唯心,就像中医既重视药物的作用,同时也很重视情绪情智对人的影响。202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通过研究量子力学证明,人的思想意识其实是可以影响物质改变的,所以,这个结论又颠覆否定了过去很多的结论。所以,科学永远在不断否定自己过去研究结论中发展。什么是迷信呢?很多以讹传讹、误解错解圣贤思想的说法往往就是迷信,我曾经就讲过,迷信就是有些人想走捷径,想机谋巧算,所以容易迷信,比如期望拜一拜菩萨,给菩萨多一些香火钱,就期望菩萨保佑自己,这就是迷信;其实,拜菩萨是培养我们的恭敬心,感恩心,对父母的孝顺之心,提醒我们要向圣贤、菩萨、道德修养高的人学习,以他们为老师,这才是拜菩萨的意义!迷信的人往往是不想往内修自己,希望有一个外力来直接帮助自己,所以就容易迷信。《易经》在开篇就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人要自己,不断修为自己,提升自己的智慧和道德修养才是最重要的!可惜,人都有惰性,喜欢求捷径,不劳而获,人都不愿意反思修正自己,就像有些家长,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宁愿花钱给孩子做心理咨询,不愿意自我学习成长;宁愿请大师看风水,也不愿意看看自己内心的风水;宁愿在痛苦中彼此指责,也不愿意在觉醒中自我学习!所以,这些就是迷信。当然,我不是说看风水就是迷信,风水不是迷信,迷信的是人。人的思维认知对了,就不容易迷信,思维认知错了,就容易迷信!正确的思维认知,应该是永远向内心看,因为我们的心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心对了,世界就对了!所以,希望每一位朋友都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世界观对了,我们才能把脚下的路走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家庭教育,您的随手一次转发,可能就会帮助一个家庭,帮助一个孩子!
发布者:Blue阅读173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11日
本篇约5300字,阅读约需要13分钟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传统文化与中医,也就讲中医的基本精神。最近大家知道,围绕中医发生很多的争议,甚至有要告别中医的这样一个说法,我想用中国人的这样一个思想来看待,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呢?就是任何一门学问,任何一个东西,有说好的,必有说歹的,有说它高,必有人说它矮,有说它科学,必然有人说它不科学,所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在我眼里面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我想用我的一位老师,也是中医界德高望重的邓铁涛老先生的一句话,四个字,中医简,便,验,廉。那么什么是简呢,就是中医这门学问,中医这个道,它是至简,至简之道,古人不是讲大道不繁嘛,它实际上体现在日用当中,道在平常,道在日用,所以中医的这个理,它是很清明的、很简析的,这个是简。那么便呢,中医它很方便,它不受任何时间、空间,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在任何地方,我们都能够诊病,看病,好病,没有药,可以用针灸,甚至没有针灸,我们可以点按,可以点穴,就是它非常方便,它不需要一个医院,更不需要那么多的设备,设施,就是这是便。那么验呢,就是它的效验,就是它的疗效,作为一门医学它的疗效,它不但能够治普通的病,它可以治大病,那么一般的人对中医的认识,认为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其实不然,中医不但治小病,而且治大病,而且治急危重症,甚至有些西医没有办法的,那么中医能够解决,所以这个是效验,这是验。廉呢,那么中医治一个病花多少钱呢,中医治好一个病,同是这样一个重病,西医治好了要花多少钱呢,恐怕是十倍,百倍,乃至千倍,那么中医就是这样一门学问。那么中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跟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那么我们需要简单地回顾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华的文明。中华的文明从伏曦那里开始,那么到现在有这个八千年的历史,在伏曦的时代,古人做了什么呢?这个时候认识了阴阳,然后发明了八卦,那么这八卦干什么呢?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那么古人已经开始对人有很深刻的认识,对物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天地有了认识,那么进步到了神农的时代,那么对天地、对人物的这样一个认识就更深刻了。我们知道神农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进入农业时代,我们在伏曦的时候是渔猎时代,到神农就开始进入农业时代。农业时代有一个特征,大家知道,那就是有一块地方,那么在这个地方种庄稼,靠庄稼吃饭,而不是靠渔猎吃饭,那么这个庄稼应该什么时候种下去,我们现在种稻子能收成吗?它不能收成,稻子要在什么时候种下去啊?这需要对天地有深刻的认识,对天文、对地理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这个时候四时已经产生了,春夏秋冬,24节气,四时五行都产生了。那么这个四时五行的确立,五行为什么叫五行呢?行是什么呢?运行不断地变化。那么到了黄帝时代,那就慢慢地成熟了,对这些认识就慢慢地成熟了,所以这个时候医药产生了,中医产生了。到了尧舜禹的时候,大家很熟悉,那么尧帝传位给舜的时候,给他四个字,这四个什么字呢,叫“允执厥中”,允就是允诺,就是你答应,就是尧告诉舜你要答应,答应什么,执,执掌,厥就是这个,这个什么,中,这个中,这个是什么中?中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思想出来呢?这个是从三皇的时候出来的,从几千年的变迁里面认识到要治理天下或者治理人,必须要符合中道,太过了行不行?不行,以这个农业种植为例,过了这个时间行不行?不行,没有到行不行?也不行,恰好,恰到好处,就是河南人讲的中,就是说要恰到好处,只有以这样一个思想来治理才能够治理好天下,就是中国人的中和的思想,中道的思想就在这里产生。那么到了舜帝也是这样,也把这再传位给禹的时候,大禹的时候,也同样把这四个字传给了这个大禹。那么这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这样确定了。那么这样一个思想可以说深深地影响了中医,也可以说中医就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脉络里面成熟的。那么我们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它跟中国文化这样一种精神是多么地一脉相关。那么我们讲,我们现在要谈中医的时候,就必须要谈《内经》,《内经》是中医最权威的一部经典,也是最早的一部经典。我们谈医学,实际上我们就要搞清楚什么问题呢?医学是研究什么呢?健康,对不对,疾病,然后有了疾病,健康,我们怎么样保证健康,但实在保不住,他生病了以后,我们怎么治疗他,对不对,医学我们讲简单点就是这么回事情。那么《内经》怎么样界定这个健康呢?很简单,它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在《素问》《平人气象论》里面讲到了,平人者不病也,平,和平的平,平人者不病也,什么样的人不病?平人不病,什么样的人谓之平人呢?在唐代有一个医家叫王冰,他给它做了注释,就是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的人叫做平人,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他处在哪里呀?不偏不倚,对,他就处在中,在中道上,在中和之道上,所以你看看中国中医是怎么来的?完全是中国文化这个道统上面生出来的,所以这个叫做健康的状态。当然健康的状态要细讲,它有一些条件,中医它是心身并重,形神并重,《内经》里面讲到,要形与神俱,乃尽终天年,就是必须形跟神,或者说身跟心都平了,我们刚刚讲的平人,是指的什么平呢?是指的身和心都平,形和神都平,这样的人才不病,所以必须要这两个方面都做到。那么具体而言,什么是形,就怎么样使形处在中正平和呢,就是形怎么中正平和?《内经》里面继续讲到了就是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个就是对于外界的认识了,对人跟天地的关系的认识,就是说人跟天地必须和平相处才能够保持我们的形处在中正平和,处在平人的状态,为什么提“虚邪”呢?邪就是刚刚我们讲的不中,不和,为什么提贼风呢,贼是什么?贼就是不正,所以“虚邪贼风”你要避它,那么就是虚邪贼风是很容易使我们这个形偏离平的状态,偏离中的状态,所以这是一点,我们要保证这一点。那么另外一点就是心,就是神怎么样保持平人呢,中正平和呢?那就要做到恬淡虚无,这一点《中庸》讲得很好,《中庸》讲到这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什么叫中啊?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对吗,喜怒哀乐没有发,这个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发了出来,发脾气了,有喜,有怒,有哀,有乐,但是恰到好处,这个叫做和,这个叫做中和,能够做到这点,心就中正平和,可是这一点大家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喜怒哀乐能够不发?这个里面是有大学问的,喜怒哀乐之未发,对这个中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本性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这已经是很深的问题。那么这样呢就可以,就从这两个形神,心身两个方面,我们能够处在中和的状态,这个就是健康,能够保证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健康就没有问题。那么健康是这样,那么疾病呢?我们讲,经常讲疾病,实际上疾和病它是各有所指的,疾主要是讲我们这个形,讲我们这个身的问题,身不平产生的毛病,这个叫,谓之疾,心不平产生的毛病,这个谓之病。中医讲,这个四时阴阳是万物之终始,是死生之本,就是四时阴阳,万物的终也是它,始也是它,我们观察一下自然是不是这样,什么时候我们万物的开始是不是因为四时阴阳决定的,不同的植物要在不同的时候下种,开始,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收获的时节。放开来,死生,人的死生也是从这个里面来的。那么我们要想跟它保持平,那么就要顺从,四时阴阳我们要顺从,这样我们就能够保证这个身平或者说形平,那么身形处在中和的状态。还有一个就是饮食,节饮食,这里《素问》很强调健康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饮食和起居,饮食就是我们日常的这个吃的东西,起居呢就是我们的睡眠和觉醒,我们现在是起,我们晚上休息是居。那么饮食要干嘛呢?饮食要有节,古人没有讲饮食营养怎么怎么样,要讲有节,大家很好体会,饮食非常重要。为什么说道在平常呢?就是我们把好了饮食这个关,把好了起居这个关,实际上健康已然,当然这个是外在的,那么更是把好了下面一个关,那么健康就操在我们自己手里面。(违背)这样一些因素呢,那么就会使我们的形产生疾病。那么神呢,心呢?就是刚刚我们讲的平人反过来,我们刚刚讲的恬淡虚无嘛,对不对,刚刚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嘛。那么反过来,就是不能够恬淡虚无,所以在《大学》里面又有“四不正”,就是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就是我们的心,忧虑也好,恐惧也好,患得患失等等这些因素,就是偏离了恬淡这样一个因素了,那么心就没有办法处在中和,也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人生观,这些是很重要的致病途径,当然这个致病主要是使我们的心产生不平,而心和身又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是疾病。健康是这样,平人是健康的,致中和是健康的。那么非健康呢?疾病是这样,失去了平人,就是有什么,有些时候是过了,对不对啊,为什么说不能够处中,有些时候太过了,有些时候是不及了,对吧,这个时候就不能够处中。那么现在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治疗它,就中医的治疗,它的精神是什么?我想大家也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叫中医呢?本来医不叫中医,本来中医的概念是什么呢?古人讲,上医治国,中医指的是治人,中医是治人的,中医不是治病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不好了才生病,所以把人调整好了,他自然就不会生病,所以中医的着眼点是在人上面,不在病上面,只有下医才是治病,这个古人是界定得很清楚的,中医是什么呢?就是中道之医,就是我们刚刚秉承着中国文化的这样一种中和的这样一种精神命脉的这样一个医学它叫中医。那么这样一个精神我们清楚了以后,那么疾病治疗我们就很了然了,怎么治疗?因为一个病的产生就是不平,不平,要么太过了,要么不及了。所以老子有一句很妙的话,叫做什么,叫做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了有余,有余的东西就是什么,过了,不足的东西呢,就是不及,损有,有余的我要损你,天之道,要损你,不及的怎么样,要补你,这个损这个补,它恢复一个什么,平,对,中,中医的治疗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看中医的很多,在《内经》里面,在《素问》里面,它提了很多治疗的大法,治疗的原则,我在这里举两句,其中一个是《素问》的《三部九候论》,它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实,就是我们刚刚讲的什么,老子讲的什么,有余,对,有余,刚刚我们讲是损,实际上泻就是什么,损,实我们要泻它,虚呢,就是不足嘛,我们要补,实的泻了,虚的补了,它最后是一种什么状态?平和,中正平和的状态。这个还有《素问》的《至真要大论》里面也讲到,“谨察阴阳之所在”是“以平为期”呀,这个治疗没有其他的,就是以平为期,无问其病,就说不管你什么病,我都不管你,为什么人家很多人说中医呢?这个肝病的也用这个药,肾病的也用这个药,心病的也用这个药,为什么都能好啊?古人讲得很清楚,无问其病,不管是什么病,以平为期,你只要把人调到平的状态,平人的状态,这个病就好了,这是中医的一个根本的精神所在。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怎么办?有些什么具体的措施?疾怎么样以平为期,病怎么样以平为期呢?这个实际上就要心身两调。为什么我们要有针灸啊,要有按摩,为什么要疏通气血,大家都很清楚要疏通气血,为什么?我是从南宁来的,南宁那个地方,大家知道,昨天我是穿着什么,穿着衬衣来的,到了机场开始加衣服,到了这里还冷得直哆嗦,南宁这个一年四季几乎就没有,没有变化,就是它不行,所以那个地方这个热行,天气很热,热太过了,那么为什么呢?就是说它老热,夏天老停留在那里,所以它容易产生不平,为什么这个中国的文化是在陕甘、在中原这一带产生呢?因为这一带四季分明,老在流行,所以你必须是流行了以后,另外前面的来了,来了要走了以后,后面的才能来,对不对,夏天要过去了,夏天要走了,秋天才来,秋天要走了,冬天才来,那秋天老停在那里,夏天老停在那里,就是不走不行,那么这个不平就产生了,对不对,所以为什么要疏其血气呀,要针灸啊,要,那就是保证机体处在行的状态,流转,流通的状态,那么这个是保证我们处在,处平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当然我们还有药物的,具体药物的补泻,不足了,我们怎么去补它,太过了,我们怎么去泻它。另外还有心的调整,我们要恬淡虚无,“恬淡虚无”就能够“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个是《内经》的原话,就是我们能够这样调整我们的心,使它处在安然的状态,处在平的状态,我们不是经常有一句话叫心平怎么样,气就和,五脏就安然,那么这样就能够保证没有病,当然这个整个如何调这个心使它平呢,实际上整个中国文化很重要就在谈这个问题,今天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展开,那么总之,那么中国,中医,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它与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是同体的,所以你要告别中医吗?那就请你告别中国的文化,我在开玩笑,我说,你要告别中医,那么你就必须得告别中国的文化,那怎么办呢?那请大家思考。
发布者:Blue阅读155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11日
一、清政府灭亡后的中医出路清政府最后为自己的腐朽统治付出了代价,一方面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从鸦片战争之后基本无招架之力,丧权辱国的条约将中华民族陷入绝境;另一方面腐朽的清政府却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压迫,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色厉内荏。在国难民怨之下,清政府越来越失去了人心,但是又不能够及时的对社会精英群体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对国内体制进行改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但在革命实力与清政府悬殊的情况下,在南方革命力量影响下,袁世凯窃逼帝退位窃取革命成果,清政府倒台,孙中山履行承诺让出大总统,袁世凯控制了民国政府,这就是北洋政府。袁世凯非要玩当皇帝游戏,结果众叛亲离,去世后北洋政府迅速分化,互相斗争,南方孙中山再次革命接连胜利,一直到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在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历史进程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强势到弱势的过程,是西方科学大举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自身文化顽强抗争最强烈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生活等受到冲击最激烈的时期。自民国成立到北洋政府时期,战胜清政府的新一批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热情的对中国进行了西方资本主义方式的改造,政治上向西方一边倒、经济上学习西方、工业学习西方,医学教育也向西方学习,特别是西方列强控制下的各路代言人更是对复制西方不遗余力。医学教育也开始有了雏形。北洋政府时期,医学学术、医学教育、医师管理归教育部,公共卫生归内政部、警察总署。到国民政府时期,卫生部负责卫生行政事务,教育部负责医学教育工作。但是也曾经十分遗憾的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制下以及西医学的逐步深入,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中一些高级留洋主政人员思想开始全面西化,随着清政府的太医院解体,中医只能在民间以坐堂医的形式经营,缺乏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统治阶级眼中微不足道、或不成体系,在帝国主义眼中也是阻碍西医普及、急于消灭的,由此就形成了极其艰难的发展环境。二、“北洋政府教育漏列中医案”中医界的抗争是不断的,清政府倒台与之相附和的传统中医教育体系一时间没有了依靠,国家体制内的太医院系统回归民间,长期在民间行医的先生们也等待着新政府采取措施保证自己有吃饭的技术。但后来的结果是,中医被统治阶级们遗忘或者抛弃了,最著名的就是“北洋政府教育漏列中医案”。北洋政府时期,也是鲁迅叫做“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期,各国列强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制定出不同的适合于帝国主义自己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医学方面主要仿照日本的医学教育体系,我们知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废除了汉医学,全盘西化。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大学规定,医科类设置医学和药学,在医学和药学当中都没有把中医药列入。没有中医列入医学教育体制,社会上的中医先生们该如何生存呢?未来中国的医学该如何发展呢?这引起了当时中医界的强烈不满,当时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余伯陶等与各地医学团体一起发起了“医药救亡请愿团”于1913年11月23日到北京请愿,那可是天寒地冻啊,南方中医先生们辛苦到了教育部,但是请愿遭到了教育总长汪大燮的拒绝。汪大燮何许人也?百度百科信息,汪大燮(1859年-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汪大燮自幼聪颖,光绪四年(1878年)应童子试,考中秀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举人,其后屡次会试不第。但因贵人相助,一路走好。在清末和民国初年,曾担任外交官员和政府公职,1913 年汪大燮任熊希龄内阁的教育总长,1916年6 月任段祺瑞内阁交通总长。1917年11月22日,内阁总理段祺瑞辞职,汪大燮以外交总长身份代理国务总理,不过没当几天就退了。此后,1918年又主持了徐世昌总统时期的外交工作,作为外交人物,在五四运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22 年11 月,黎元洪大总统特任汪大燮署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1929年1 月5 日逝世,终年71岁。没想到这人是个老倔头,他不仅不听群众意见,接到请愿书后在12月29日公开发表了废除中医的主张。汪大燮明言“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他的人生传奇,可以呼风唤雨,历任清朝、民国、北洋政府要职,但是却置全体中医先生们生存和几千年来医学事业于不顾。如今感叹,多少留洋海外归国当了高层智囊以及喝过洋墨水的高层决策者们和那些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主们,有谁还在内心如此的排斥中国自己的文化和技术手段呢?新的历史环境下,也不能不深思啊!中医先生们无奈,只能向总统府递交请愿书。这个请愿书写了中医应该提倡发扬的理由,情深意切。摘录如下:“一曰学理精深不可以废除中医之经验;二曰中外地理气候饮食体质不同故不可单以西人之法施之华人;三曰民间信中医者多,求治于中医者十倍于西医之门;四曰专重西医者,非有十万人不足供全国之用,然至速亦需二十年后方养成;五曰神州医药富于天产,乃国家财税利源之所在。”今日读罢,也是感慨良多。当然,看今天西方医学已经全面普及,中医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成绩卓著,我辈中医先生和西医医生携手共同维护人类健康事业,不能不说也是我党采取英明的教育和卫生政策的结果。这一代中医先贤们的努力,也是碰壁了。但迫于压力,政府一面虚与逶迤,诡词搪塞说废除中医中药的政策不会实施,一面仍拒绝将中医列入医学教育计划。1914年1月16日国务院也进行回复:“前次部定医学课程专取西医……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教育部和国务院始终未把中医列为合法教育,对中医教育采取了“准予分别筹办”的批复,对民间办学似乎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而军阀混战,当时统治无力,北洋政府很多政策也只能如此了。这个抗争历史上叫做“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实质上就是“教育系统不列中医案”,是北洋政府压根就不想,何谈漏了呢?由此说来,目前中医发展这么好,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中医政策,把中医地位放的很重很高,结合北洋政府的行为,我们内心作何感想呢?三、中医民办教育的兴起此后,不同的中医学校相继开办,这应该是中医行业的一次从教育出发的抗争吧!1915年丁甘仁、夏应堂、谢观等发起成立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7年正式招生,谢观任校长,教授先生都是我们熟知的大家如曹颖甫、丁福保、陆渊雷、黄体仁等。1917年浙江在杭州成立浙江中医专门学校,1919年张山雷创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1919年山西建立了山西医学传习所、1924年卢乃潼在广州创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但斗争从没有停息过,政府消灭中医之心依旧。1922年3月,北洋政府内务部颁布了《管理医士暂行规则》,规定发给医士开业执照的资格,必须经各地警察厅考试及格领有证明文件者,或在中医学校、中医传习所肄业三年以上领有毕业文凭者;医士诊病必须开设二联单,汇存备查,如有药方不符或医治错误,经查“予以相当处分”等。上海中医学会、中华医药联合会再次行动召集了有170人参加的大会进行声讨,在一片反对声中,内务部被迫宣布暂缓实施《医士规则》。四、时代的感悟时代不同,任务不同,英雄不同,当封建统治一下子消失的时候,与之相关的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受到相当的冲击,而从事医学的先生们就会如同抛弃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道路,如果当政者不能顺应民意,对祖国文化漠然视之,一味追求西方制度并用西方技术压制中医发展、改造中医、让中医说西医话,岂不是悲哀?这些民间坚持办下来的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医发展特别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发源地,这也是那一代中医志士斗争的结果,是当今许多名医大家的摇篮。可以想象,中医之所以在政府封杀下还能够存活下来,除了先贤们的斗争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声援之外,基础还是百姓的支持和信任,是围着老中医看病的普通百姓挽救了中医,是简便效廉的优势赢得了民心从而不在意于西方医学的冲击,实践证明百姓才是中医的衣食父母。如果那个时候医学教育如同明治维新一般,中医被淘汰出局、自身自灭或者彻底限制,今天还会有中医药事业吗?由此感慨,中医人当自强,如果不拿出实力,拿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赢得百姓支持,如果真的脱离了百姓,后果不堪设想。
发布者:Blue阅读17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11日
(天道法律网李丹青报道)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第三次筹备会于2023年3月6日在北京朗琴国际大厦举行,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秘书长杨可、中纪委原纪检监察研究所副所长姬广勤、国家首批监察员法律智库专家秦次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中国现代咨询策划创始人何阳、中国林业环保促进会生态城镇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记明,秘书长孙娟、法律智库专家李志勇等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课题与想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社团工作者和媒体人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可代表主管单位宣读了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院长、常务秘书长、执行秘书长、院务秘书等首批任职名单。院长李笑天主持了本次会议,对研究院的审批过程与前两次筹备会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对研究院首批聘任的50名专家和首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宣读了研究院的宗旨、哲学及原则等。该研究院的宗旨是:“精准反馈国情民意 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哲学是:“为民族崛起献计献策 为华夏文明贡献智慧”,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依法合规从事课题研究。”中纪委原纪检监察研究所副所长姬广勤分享了关于社会智库建设和治理腐败的几点看法:(一)社会智库应该把握好政治方向,整合社会智库资源,为国家建言献策,在政治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二)智库机构应该找到代表性的意见领袖,及时向国家决策机构反映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和方案。(三)新型智库平台应该做出自己的特色和长项,不能什么课题都研究,要有主有次。(四)社会智库需要资金支持,但是智库机构要对党和政府及人民负责,不能听命于课题出资人。(五)关于廉政法治建设问题,虽然十八大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人民群众仍然不满意,这说明纪检监察体制依然需要优化与完善,要改变运动式反腐败模式,建立职务犯罪预防的常态化机制。党员干部要勇于自我革命,自我监督,严格自律,把自己的公职行为放在阳光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和媒体监督。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津教授对于民营经济的复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民营经济之所以不稳定,很多老板移民海外,是因为我们对私营经济缺乏理论支撑,忽左忽右,民营企业家没有安全感。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私有制的历史必要性、必然性。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还是工人供养资本家?这个问题一度成为自媒体争论的焦点。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今天,企业家依然是企业资源的配置者,普通工人的劳动并没有完全回归劳动主体,未来发展到知识经济,劳动者的主体作用会更大。国家首批监察员法律智库专家秦次森曾经给国家领导人提出过几点建议:(一)干部抽检制度与纪检监察案件异地办理制度。(二)建议成立审计检查队,与纪委监委协同,对公职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和调查相结合,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三)建议国家成立留学博物馆,把改革开放的历史资源与现实进行对接,凝聚海外精英学子回国,报效国家。(四)有关共同富裕的愿望如何实现的建议。(五)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的利益?他曾经写信向全国人大委员长提出改革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议,在人大代表组成结构上做文章,让不同阶层的群体各自选出代表自己阶层的代表,这样的人民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要防止人大代表“贵族化”,公布人大代表个人资产,要求人大代表诚信、廉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中国现代咨询策划创始人何阳分享了国外考察的几点心得,试图从微观角度入手透视某些宏观现象:(一)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国家治理非常重要,特别是优化法官结构,建立开放式陪审员制度,实行法官竞聘机制的动态流动模式,让内心充满正义感的年轻人担任审判官更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这样可以屏蔽中国特有的复杂人情社会关系的干扰)。(二)中国旅游纪念品过于雷同,缺乏个性化,都是通用产品,各个景区都一样,缺乏唯一性、代表性,因此消费者购买动力不足。(三)某些发达国家的树葬制度值得借鉴,既文明又环保,树葬植树认养制度有利于纪念故去的亲人,还可以造福后人,一举两得。希望这种新的树葬风俗能够在中国制度化推广。央视微电影盛典组委会李芫在谈到曾参与的智库课题研究时颇有成就感,比如温州高铁重大事故发生后,高铁建设一度被叫停。后来通过智库提出不应对高铁建设一刀切的建议,并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提案形式,最终被决策部门采纳。目前的社会智库人士给国家建言献策,虽然经济上没有收入,但能够为国家做点实事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并提醒中国国情国策研究院,未来在课题设计方面一定要踏踏实实搞好调查研究,注重在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方面寻找普遍性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形成完善的可执行的调整建议。人民监督在线、知名慈善家翟虎先生,对近年来投身红色文化和慈善事业谈了自己的体会。翟虎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为社会多做点贡献。让社会多一分正能量,就会对冲一分负能量,由此促进社会和谐。资深媒体人冯淮河就农民工、一线工人和私企员工权益保障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前些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很严重,后来国务院出台相关条例后,农民工欠薪问题有所改善。这说明法规的作用很大。但是,有些法规与执行之间缺乏衔接,特别是涉及弱势群体的生命权、健康权的保护,尚未做到“同命同价”,还有《职业病防治法》在民营采矿和生产性企业中普遍没有得到规范的执行,老板违法、侵害工人身体健康的问题普遍存在。关于一线工人的职业病防治和法律保障问题,特别是矽肺病问题,调查记者王克勤跟踪多年职业病受害者,很多工人的就医和康复治疗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很多私人企业里受到职业病侵害的职工的真实数据被隐瞒了,这个群体大概有五六百万人。北京文旅界、教育界知名人士郑季功,针对北京“教育硅谷”建设和文旅融合、教育创新等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设想,主要包括:建议把基础教育和创意、科技结合起来,寻找创意课题,培育青少年的科技思维,比如从儿童抓起,开展小小教育家、小小科学家夏令营和海洋夏令营,可以培育孩子的科学精神和开放思维;还可以举办民营企业家夏令营,更新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建议配合乡村振兴开发一些新职业岗位的培训项目;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民宿只有注入文化元素,才能提升品质和价位;从网红主播“意公子”个人品牌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自媒体主播的内涵非常重要;提示培训界关注国际传统文化、武术和中医培训,把中国国粹推广到海外去。新媒体研究中心张金春从新媒体视角,谈到融媒体发展的方向,特别关注彭拜新闻、九派、大象等新媒体品牌的成长。这些案例反映了新媒体、融媒体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将倒逼传统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媒体转型。如果传统媒体不能转型,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大健康产业智库的刘连英女士发言认为,大健康产业市场巨大,但是要落地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那些有不可替代价值的项目,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比如,不被人关注的箫道文化就可以嫁接到健康领域。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人就发现,吹箫和听音乐对人的心灵和身体健康作用很大,箫道文化渊源流长,是古代达官贵人的文化娱乐项目,至今依然有现实推广价值,可以作为当代文人雅士社交聚会的一种道场。箫道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失眠,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调理身体,促进心灵健康。法律智库专家李志勇律师认为,我国目前的司法程序纠错机制还不够健全和有效,某些案件一审出现错判,二审也得不到监督、纠错。二审往往不开庭或者书面审理,这种走过场的司法程序浪费了国家宝贵的司法资源。错判的案件,到了再审程序,改判的概率更低,导致当事人申冤难度大。因此二审程序需要改革,必须防止审判程序“空转”,才能保障实现司法审判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百业智库乔家峰先生介绍了百业智库成立的初衷,是为创业者服务的平台,为企业提供诊断、咨询建议,为困难企业排忧解难。建议企业服务型智库利用好退休企业家的智慧,积极辅导、帮助年轻企业家群体成长。全国廉政法治建设研修基地办公室主任徐国敬对大学生就业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前两会代表提出保民生保就业,对比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解决就业就是用的基建刺激。现在中国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建议国家出台政策,给予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民营企业一定数量的补贴。同时,国家还应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并且给予相应的补贴和无息、低息贷款支持。新媒体研究中心张杰女士对社会民间人才的合法性和素养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教育行业的民间人才问题最突出的是民办教师转正难,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导致民办教师退休待遇没有保障。建筑行业人才也存在着“有经验的工程师没有执业证书,有证书的不一定有实战能力”的矛盾,如何破解这个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拿出解决办法。家政公司的保姆培训,无论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都远远达不到要求。来自农村的保姆对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成长非常重要,如果素质达不到一定标准,会影响了孩子成长,希望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有些民间中医治病技术很好,但是没有医师证,处于半地下生存状态,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媒体行业的困惑主要是民间自媒体人士,没有新闻采编资格证,无法解决采访合法性问题,而体制内持有官方记者证的一些职业记者,却不一定具备记者的实际能力和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建议国家立法保护自媒体人士的采访权,前些时候有专家呼吁国家出台《互联网媒体管理法》,这个建议非常好,有利于把互联网媒体作为一个大众化、开放性产业来发展。最后,主持人在会议结束时强调,线下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研究院的主要功能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从理论到实践,从微观到宏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关人士可以对各行业的课题进行线上交流和探讨,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研究院社会智库平台的建设。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阅读252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3月08日
提要:崔月犁是至今为止少有的全力支持中医的卫生部长。今天是崔月犁逝世(1998年1月22日)二十五周年,以此文为纪念。崔月犁生于1920年,原名张广印,河北省深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并入党。1943年3月被派往北平、天津地区从事地下党工作。1948年,城工部部长刘仁派28岁的崔月犁策反傅作义。崔月犁以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医生的身份为掩护,最后选定了三条路线:傅作义恩师刘厚同,傅作义的女儿地下党员傅冬菊,以及傅作义的副手邓宝珊,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大功。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崔月犁担任了北平市委书记彭真的秘书。后来又任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北京市副市长兼卫生体育部部长等职务。文革中,崔月犁受彭真和王光美牵连(他在北平做地下工作时把刚从辅仁大学毕业、正准备赴美留学的王光美介绍到了军调部),被关进了秦城监狱,镣铐加身、受尽折磨,一度精神分裂,幻视幻听。他靠着毅力在秦城监狱中度过了前五年,在精神病的煎熬中熬过了后三年,终于迎来了出狱和平反。崔月犁以前对中医也不了解,只是小时候在中药铺里学了三年徒。这次出狱后西医多方治疗无效,无法工作,最后是中医把他彻底治好了。1976年崔月犁出任卫生部的副部长,分管中医工作。1950年第一届卫生会议,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和王斌特意请来了汪精卫的座上宾、著名的反中医人物余云岫,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决定对中医“废医存药”。会后《中医管理条例》出台,规定所有中医必须考西医科目,不合格的取消行医资格。中医界群情激奋,纷纷上书中央。毛主席知道后,撤了贺诚和王斌的职。为了加强中医药的力量,党中央在卫生部成立了中医司。1956年吕炳奎调任中医司司长,顶住卫生部明里暗里的阻扰,想方设法建立了23所中医学院,371所中医医院。但是文革中,吕炳奎受卫生部领导借机打击,被下放改造。中医司被取消,由“中西医结合办公室”取代。卫生部以“中西医结合”为借口,不允许中医单独生存和发展。详见:建国以来中医屡受压迫,却在历次疫情中力挽狂澜到了1977年,中医学院只剩下不到10个,中医院只剩170多所,且基本以西医为主导。1977年,吕炳奎复职,接手了中西医结合办公室。面对中医的困境,卫生部是否应该继续执行多年来“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政策?很多人劝崔月犁,对中医不要介入太深,但他没有听。崔月犁全力支持吕炳奎的工作,1978年恢复了中医司。同年,以卫生部名义报送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报告》,邓小平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要为中医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这份文件经中央批转,被称为56号文件。崔月犁以此为尚方宝剑,要求国家财政每年为建设中医院增加专项拨款2亿元。王丙乾说给6000万,他说太少,最后国务院主要领导拍板,同意给一个亿。崔月犁定了一个“小目标”:在全国每个县都建一个中医院。财政部给了一个亿,但还远远不够。他以自己当年做地下工作时纵横捭阖打开局面练就的灵活手腕,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找到一些省里的领导,说我这里有一笔中医专项款,如果贵省出一块钱,我给你配套同样数量的钱,这些省都表示很愿意出这个钱;他又对一些市县领导说,如果你们出一块钱,省里和卫生部各出一块钱支持你们,市县也觉得很划算。就这样,他用一个亿撬动了三个亿,在全国大建中医医院。1982年,卫生部部长面临换届。几位副部长都是老革命、老资格,排名靠后的崔月犁显得云淡风轻,事不关己。崔月犁在卫生部的专职秘书王玉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时卫生口还比较封闭,派系斗争依然存在,崔月犁在卫生部比在北京市委工作时压力更大,因为卫生部“通天人物”多,很多司局长都是老资格。崔月犁眼睛里不揉沙子,常有人告他的状,甚至说他“精神不正常”。这是有人故技重施。当时的卫生部长是钱信忠。他为了打压中医,曾经指示下属污蔑中医局局长吕炳奎老糊涂了,几次阻止其升职。吕炳奎是1939年入党的老革命,1953年就是司局(厅)级干部,但是在卫生部30年没有升级。王玉山记得,中央书记处下发的文件中专门有一条:请崔月犁同志做体检,如无问题,则担任卫生部部长、党组书记。崔月犁去北京友谊医院做了检查,一切正常。此前,崔月犁支持吕炳奎召开了“衡阳会议”。当时卫生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是不许中医独立发展、要用西医理论改造中医、最终消灭中医,于是“衡阳会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要同时各自独立发展。1982年4月24日,崔月犁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党组书记。但是厅局级干部68岁离职,因此吕炳奎被迫离了中医司。插播一段题外话。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则调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钱信忠提出“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一年强制流产、结扎上千万人。1983年,钱信忠获联合国首次颁发的“世界人口奖”,表彰他对控制中国人口工作的“杰出贡献”。钱信忠的蛮干加剧了强迫命令和违法违纪行为,尤其在农村推行的大结扎和人工流产、引产,带来很严重的社会后果。中央采取措施,免去了钱信忠的职务。见:中国人口负增长,美国谋划70年的阴谋成功了实际上,之前崔月犁以卫生部副部长的身份分管过计划生育工作。1981年3月,由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兼主任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崔月犁兼任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分管其中最难的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崔月犁快就发现情况不对,认为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一胎化”会带来严重问题。他主持计生委政策组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计划生育若干政策的规定(草案)》,形成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认为,拟定全国统一的规定是很必要的,但要本着宜粗不宜细的精神,防止“一刀切”,而现在有些地方是“法无定法,土法上马”。一胎率要达到95%,这样的指标能否完成?要求过急就会重犯高指标的错误。应当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对大多数中间群众以教育为主。“另外,12亿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为什么到2000年不能突破12亿?”在计生委领导中,崔月犁很快成了少数派,甚至受到“反对计划生育”的指责。1981年后半年,他的日子很不好过,一开会就吵架,面临的问题让他束手无策。不得已,他给中组部部长宋任穷写信,说自己没办法做这项工作,再做下去精神病快犯了。经领导同意,他只干了五个月就离开计生委,回到了卫生部。1984年7月30日,崔月犁的儿子、在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工作的张晓彤与中国人口情报研究室研究人员马瀛通联名呈交了一份名为《人口控制与人口政策中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报告根据测算,对1980年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总人口在20世纪末不超过12亿”的目标提出质疑,指出了这个指标测算的错误和实施中的弊病,建议在“晚、稀、少”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允许生第二胎,并提出人口控制目标宜修订为“12亿左右”,而不是“12亿以内”。这份报告通过时任国务院主要领导的秘书、张晓彤的中学同学李湘鲁上呈国务院领导。胡耀邦也作了批示,称“这是一份认真动了脑筋、很有见地的报告”。我们再回到正题。“衡阳会议”后,卫生部有人写了“紧急建议”,并以学术组织理事会的名义向多位中央领导报送。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卫生部党组在衡阳会议后上报的《关于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崔月犁列席了会议据理力争。会议最终决定,支持卫生部“开创新局面”。崔月犁继续大力支持中医,着手调整中医院“西医当家”的领导班子,改变“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遭到很多人的抵制,但他坚持自己的做法。崔月犁认为,西医好比砖墙,中医好比土墙,在中医医院里搞西医,土墙很快就会倒了。他问,如果不先补上中医这块短板,西医跟谁结合?那只能是“一根针、一把草加上两片阿司匹林的中西医凑合”。1984年12月,王仙梅从中国医科院调到卫生部部长值班室做文秘,经常为部党组会议和部长办公会议作记录,并负责整理会议纪要。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那时讨论最激烈的就是中医问题,对于如何发展中医药事业有不少争议。当时卫生系统有人私下议论,说崔月犁过去是中医出身(他参加革命前曾在镇上的中医医院做了三年学徒),所以才格外重视中医。王仙梅则认为,崔月犁从没有学过中医,也没做过中医,之所以要振兴和扶持中医,原因在于:一、是因为他常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不能丢了;二、是他常下基层调研,了解到中医在县及县以下的乡村普遍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三、是当时乡村缺医少药,而中医药价格低廉,老百姓更能接受,这是中国的国情。到1986年,中国的县级中医院已从1978年的177所发展到1120所,也即全国一半以上的县有了中医院。不仅如此,崔月犁还支持吕炳奎等人联合光明日报创办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崔月犁对中医不遗余力的扶持遭到卫生部内强大的势力反对,认为这是“中医挤了中西医结合的位子”,一顶“排斥中西医结合”的帽子戴在他头上后,从此就再也没有摘下来。农村合作医疗一度被认为是“刮共产风”,崔月犁派政策法规司去调研后召开厅局长会议直接布置工作,一些人认为他是先有观点后去调研。崔月犁让卫生部6次向国务院打报告,反映改革中医药管理体制问题。国务院领导阅读过这些材料后给卫生部作了批示:“类似反映很多,有人担心长此下去中国的传统医学不但不能发扬光大,将会衰败下去。但解决此问题,仅是口头上喊一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加以分析研究,找出原因,找出扭转这种局面的有力措施,并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取得支持。”崔月犁负责起草了关于成立中医药管理局的方案,上报国务院。1985年6月,中央书记处关于中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1月,国务院第94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医管理局。同年7月20日,国务院正式下达了《关于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通知》,规定国家中医管理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由卫生部代管,各级地方中医中药机构的管理体制也作相应的调整。1988年3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属国家医药管理局管理的中药部分划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行中医中药统一管理。为支持中医,崔月犁还数次给中央写信。1995年,他给江泽民写信:“泽民同志:您好!最近中央抓京剧振兴,今后京剧可能振兴起来。希望中央抓一下中医振兴问题。”1997年11月,他给胡锦涛写信说:“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应由中医按中央的方针做主,不应附属在西医的控制之下。”崔月犁儿子张晓彤谈父亲1998年春节前夕,崔月犁例行体检发现心脏有问题,被建议立即住院。他怕影响医护人员过年,准备过完年再住院治疗。1998年1月22日早上,农历腊月二十七,崔月犁洗漱完毕,等着秘书和司机来接他去参加北京市政协会议。他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就让司机马上接他去医院。在路上,一个伟大的生命静静走到了尽头。
发布者: 汀兰阅读349评论0点赞0转发
2023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