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医
全部

火气旺、燥气盛该怎么调理?|《黄帝内经》精华篇系​列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5年07月01日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医经典,传播中医文化,共享养生方法,总结治病经验,传递正能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谐世界,从心做起!

彭鑫博士讲解:火气旺、燥气盛该怎么调理?

“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以其胜治之愈也”这句话,《素问集注》里边注解“以其胜治之者”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张志聪所说的“以五行气味之胜治之而愈也”,也就是用五行相胜的这个道理来进行治疗。比如寒气,被寒气所伤的,我们只是用热药行不行,一般都是在配合甘味的药,用甘温之品。要是被热气所伤,我们需要用什么?水克火,就用寒性的药来进行治疗。比如说上心火,上焦之火,我们用可以用莲子心、竹叶、黄连,有的人是胸膈部的火,涉及到胃,这时候可以用黄连。上焦肺中之火也可以用黄芩。下焦之火,肾中的火用黄柏,也就是不同部位的药分别治不同部位的火。还有人嘴角上火怎么办?嘴角上火,口糜淋痛,这时候用导赤散。眼睛上火用什么呢?用白菊花、黄芩。嗓子上火怎么办呢?用金银花、芦根,用这些来进行治疗,所以不同部位的火用不同的清火的药,来给它归经来进行治疗,这些清火的药都是寒性的,所以说寒胜火。有的人是燥,燥也就是金。金气盛了之后怎么办,要辛以润之,它太收了,所以就燥。尤其是秋天有很多人是燥咳,就是咳嗽半天了没有痰,好不容易出来点痰,那个痰非常凝固,而且非常的黏,吐在水里面还沉底,这个痰就属燥咳。燥咳怎么办呢?要辛以润之,我们就需要用什么呢?用清燥救肺汤,用枇杷叶、生石膏、麦冬等等这些中药来给它进行润燥,润燥滋润的同时,这里边生石膏是辛寒之品,用辛味散开,同时再用滋阴的药滋进去,就像土壤板结了,浇水根本浇不进去,浇完了之后,过几天土壤还板结。那怎么办呢?先用犁把土壤松开,再放点蚯蚓进去,让土壤彻底松开,然后再浇水,水才能渗透下去,要是不把土壤松开,这个地永远是板结一块,就像水泥地一样,浇多少水也渗不下去,这就是中医治病的一个思路,以其胜来治之。所以说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些具体的问题的时候,需要用具体的五行相克的方式来进行分析,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这样效果才好。这就是咱们整段话的含义。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壅肿不多,但是筋挛骨痛非常多,一般来讲,人上了岁数,到了中老年,尤其是50岁之后或多或少,肩膀、膝关节、腰、颈椎都会有点问题,时不常的就会疼,比如打球不小心扭了一下疼,好长时间好不了,这都是筋的问题。有的人久立脚后跟就疼,腰就疼,这是什么问题,骨的问题,所以我们得舒筋健骨。健骨是什么?要补肾。舒筋就要养血,这是通过中药来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我就比较提倡有一些中老年人,要常做做推拿按摩,或者是自己进行锻炼,最好是自己进行锻炼,把筋都拉开,每天用手拍一拍全身的经络,这样的气血疏通更好一些,这些都是强筋健骨的方法。还有就是练内家拳,把气血直接拉到梢节去,梢节就是手和脚,让手脚就都变的温暖,大家注意,手脚只要温暖了,气血就已经通到最末端了,那么肩膀、胳膊、膝盖、踝关节就不会有气血瘀滞了。一般来讲,比如肩膀出问题的人,大多数手脚都凉。膝关节有问题的人大多数脚都凉,为什么呢?气血在这儿就打结了,过不去了,叫做血瘀气滞了,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经常的锻炼身体,抻筋拔骨,原因就是这样,抻了筋,气血就旺盛,肝就好。肝主筋,把骨头正到正位上去。肾主骨生髓,所以肾气就足,对肾气有好处,所以抻筋拔骨,某种意义上就是滋养肝肾。所以咱们平时也要注意,把筋骨给抻拔开,每天都要练练抻筋,压压腿,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不同的筋呀,尤其是腿上的大筋,还有胳膊上的筋,都抻一抻。全身抻开一遍之后,身体就感觉精力非常充沛,精气神非常足,这就是养肝养肾的好方法。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节课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发布者: 汀兰
07月02日

【健康养生】避免元气虚导致的颈椎问题|彭鑫博士谈健康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5年07月01日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医经典,传播中医文化,共享养生方法,总结治病经验,传递正能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谐世界,从心做起!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彭鑫谈内壮健康法》

 

“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精以生神,精足神强,白多技巧。髓不足者力不强,精不足者智不多。”——清·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我在临床中遇到一个患者,颈椎病反复发作,找过很多医生针灸、按摩、推拿,往往当时感觉特别轻松舒服,但是过后疼痛感还是照旧。这个人两脉尺部极沉,典型的肾精匮乏之证。

 

  我就跟他讲了一个道理,人体有两大类型的疾病:一种是水充足但是管道不通所导致的疾病,这一类疾病用针灸按摩的办法能迅速起效;另一种是水不足所导致的疾病,无论管道怎么疏通,水管都不会出水,这一类疾病需要滋补,也就是需要配合饮食进行治疗。

 

  如果疾病是由于肾精不足而导致的,针灸按摩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之后可能会更加疼痛,因为针灸推拿不当会耗气伤精。现在社会上就有些推拿按摩的医生其手法实在不敢恭维,在给做完推拿后,患者不但没有轻松感,反而感到特别累,甚至需要吃饭补充体力。

 

  我说完之后,这个患者一下子就明白了。随后,我给他开补肾填精的中药并配合饮食疗法,告诉他要注意洁身自好,节欲保精,大约用了一个半月时间的调理,颈椎病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脖子比以前柔软多了。我看了他的脉象,两个尺脉微微起来了,代表肾气有所恢复。

 

  现代社会得颈椎病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数是年轻人,其原因有外在因素:如用电脑过度,长时间不活动,精神紧张;内在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伤精。

      一个肾精充足的人,无论怎么用电脑,不运动,精神紧张,他的颈椎照样好好的,工作完之后稍微舒展一下筋骨,就会神清气爽。而肾精匮乏的人,就像上边那个例子说的,就是再怎么舒展筋骨、练瑜伽、做按摩推拿,用了种种办法,当时可能舒服,过一晚上之后,该僵硬还是僵硬,该疼痛还是疼痛。

 

  经常泄精的人,非常容易得颈椎病,脖子会感到很僵硬,一扭头就感到很疼,其原因就是脊柱里面的肾精不充盈,导致骨髓枯竭,骨骼得不到滋养,就会变硬乃至变形,甚至增生,其实按照中医理论,这都是骨髓外溢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肾不藏精。

 

  相传纯阳吕洞宾有一首诗作,警惕世人不要沉湎女色:“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十六岁的美女身姿优美,但其美色却如同利剑一样,愚昧的人不了解其危害而沉溺其中,往往因之伤害性命。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暗地里却把一个人的肾精骨髓耗竭干枯,身体急速衰败!

      一个人的肾精充足,骨骼的疾病就会减少发生,骨头特别坚硬,不容易骨质疏松,所以骨质疏松与喝不喝牛奶、吃不吃钙片关系不大,而与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同样一家人每天吃一样的饭菜,为什么有的人骨质疏松,有的人骨骼坚硬呢?问题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能否吸收转化,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合成的能力,也叫做生机,中医叫做元气。

 

  从中医角度来看,激素就是把人的肾精急速调出来使用,帮助人渡过难关,救急可以。但是激素不适宜大量、长时期应用,过量使用激素的一个后遗症就是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我曾经实习过的医院就有几个医生、实习学生在SARS后经激素治疗而留下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有的已经恢复了,有的面色晦暗、拄着双拐,看到后令人感觉非常可惜。

 

  有时候就感叹,西医的有些治法,如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等,就好像主父偃评价霍去病一样:“锋利的刀子,用着顺手,但也非常容易折断!”激素就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彭鑫谈内壮健康法》,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发布者: 汀兰
07月02日

小暑时节, 避暑养心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历书中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小暑时节已进入盛夏,恰逢在三伏天的初伏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气渐盛,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小暑节气养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今天就为你送上“小暑养生锦囊”!

 

古人认为,小暑有三候。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三候,鹰始挚。意思是说,小暑节气之后五日,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再五日,蟋蜂躲在墙壁上纳凉;又五日,鹰类开始捕食。

 

小暑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属于“长夏”。唐代著名医学家在整理注释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时,对其中《六节藏象论》的“长夏”注解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在《藏气法时论》的“脾主长夏”旁,其注解:“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这里的六月为农历六月,意思是指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的脾相呼应。由于这一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体在小暑容易出现胃口下降、口干口苦、疲倦乏力,烦躁失眠以及体重减轻等现象,文学作品中常常形容为“苦夏”。

 

小暑养生

 

饮食养生

小暑节气高温酷暑,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脘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故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

 

起居运动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但因气候炎热,耗能较大,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小暑节气就要做到“少动多静”,每天应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游泳、瑜伽也是极佳选择,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养性。

 

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忌烈日下运动,运动时刻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黑夜。

 

03、情志调摄

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人们靠的是通风、少动、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如白居易的《消暑》一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深知“烦夏莫如赏夏”,“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调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

 

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养生坚持心态平缓。小暑时节,气候酷热,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力,故而应该保持心态平缓。

 

穴位养生

 

天热除了补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这三眼“泉”,即涌泉、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

 

01

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会伤气伤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要注意滋阴降火。建议多按揉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即是穴。

 

操作: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大力气揉20次~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作用:滋阴降火,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

 

02

极泉:宽胸宁神

很多人在室外会感觉热的心烦,即便是回到空调房也不会很快平静情绪,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绪化。这个时候不妨按按极泉穴。

 

位置:位于腋窝的顶点。

 

操作: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钟左右;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宽胸宁神,调和气血,缓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情绪不稳。

 

03

阴陵泉:利水除湿

夏季湿气较重,一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不爱吃东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状。建议按揉一下阴陵泉。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穴。

操作:将拇指指端放于穴位处,按揉2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度。

 

作用:加强脾胃运化,利水除湿,调理三焦,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小暑来到,如何避免暑气伤身?情绪波动怎么办?中医有哪些养生方法?权威解答来啦!

多地持续高温天气,需要注意哪些能够避免暑气伤身?夏天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从小暑开始,天气开始真正变得炎热,很快就会进入伏天,不仅高温天气多,而且愈加潮湿。在暑邪的影响下,人们容易感到烦热、胸闷、疲乏、胃口不好。这是因为暑邪有两个属性,一个是热邪的属性,容易让人烦热出汗、耗气伤津;另一个是湿邪的属性,湿性黏滞重浊,既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又容易在表,造成肌体困重、头重如裹。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要针对暑热和暑湿两个特点来养生。从饮食上来说,我们可以针对暑热的特点多吃清热益气的食品,比如绿豆、冬瓜、丝瓜、黄瓜等,这些食物性味甘淡偏凉,适合在夏季食用,有些苦味的蔬菜,例如苦瓜我们也可以适量吃一点,因为少量的苦味可以健胃燥湿;而像南瓜、玉米这些食物有一定益气健脾的作用,我们在炎热的夏季也可以既当蔬菜又当主食食用,补充消耗的气阴。从饮食禁忌上看,小暑时节,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阳气外浮而在内的阳气相对虚弱,而由于人们希望降温往往过食生冷,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过食寒凉,很容易造成寒湿之邪伤及脾胃;另外夏季高温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用新鲜清洁的食物。小暑节气与哪些脏腑的养护特别相关?传统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

        小暑节气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脏腑的养护,一个是心,一个是脾。中医理论中,心为君主之官,性属火,其气通于夏。在夏天阳气亢盛时,我们的心气也容易过旺,因此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甚至睡眠不好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基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讲,这些情况就更加常见。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建议在夏天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可以减少过度消耗体力,多静少动。同时,我们还要避免过度忧思,避免干扰耗伤心血。此外,在小暑时节,由于出汗过多,经常会伤及心阴,因此人们会出现胸闷、口干、短气这些症状,同时伴随疲惫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体弱人群如果出现这类现象,可以服用一些像生脉饮或者西洋参茶来改善这些症状。脾在中医理论中属土,喜燥恶湿,在时节对应上来讲,是通于长夏季节。脾的生理特点是主运化的,主身轻降浊,食物进入体内之后要经过脾胃运化才能够化生气血,濡养全身。在长夏时节,湿邪容易困脾,造成脾胃功能运化失常,比如,会出现消化障碍、腹胀,甚至食欲下降、腹泻等。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多服用一些健脾的食物,例如薏仁、山药、陈皮等。另外,我们要避免过食寒凉食物。非常寒凉的食物往往会伤及脾阳,造成寒湿内运。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呢?在高温天气,情绪确实非常容易发生波动,人们很容易心情烦躁。在夏季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我们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要避免过度消耗体力,避免在高温的时候进行一些剧烈的大汗淋漓的活动,因为大汗伤阳,尤其是心阳,容易造成心悸、心慌、胸闷的现象。另外,建议大家在气候温和时,比如早晨或者傍晚,可以选择一些体力消耗不那么大的行动,比如散步或者打八段锦这些活动,帮助气血流通。总之,夏季第一个建议是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来保证心神健康。第二点就是小睡安神。在一年里,阳气最亢盛的季节是夏季,一天之中阳气最亢盛的时候是中午。在夏季的中午,我们中医养生的观点是建议大家能够进行短时间的午睡,我们叫做“子午觉”。因为中午这段时间,11点到1点午时是心经当令,也是阳气从阳转阴的时间。这个时间内,如果我们能够进行短时间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收敛心神。如果没有条件午睡,我们也可以打坐、静坐,或者闭目养神,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收敛心神,使得我们变得平静。第三个建议,可以借助穴位揉按或者食养进行调摄。在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心情非常烦躁,甚至感觉到心慌时,我们可以通过揉按两个比较常用的穴位,一个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半握拳,中指所指的掌心凹陷处,揉按有酸胀感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另外一个穴位是内关穴,它在掌横纹上两寸,也就是三指的地方,在肌腱中间的凹陷处。这两个穴位有清心安神、养心安神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揉按穴位来安养心神。另外,可以通过泡饮一些药茶或者食用药膳来改善心情。比如在小暑期间,我们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饮,比如说茉莉花、薄荷来泡茶喝。如果是心火比较亢盛,比如总是心情特别烦躁,而且伴随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的现象时,我们也可以泡一些清心火的药茶,比如竹叶、莲子心。如果我们疲惫的感觉非常明显,总是提不起精神来,而且睡眠也不好,不妨用小麦、龙眼肉煮粥,帮助益气健脾,缓解精神不振的现象。总之,在小暑时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体质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来帮助我们度过小暑时节。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夏节气至 夏日悠长 清莲生香

 

夏节气至    夏日悠长 清莲生香

 

夏至

夏至这一天,

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故而,在北半球,

这一日的白昼最长,这一日的日影极

 

在长长的白昼里,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日光将夏日一分两半,

一半是青涩活泼的初夏,

一半是热情如火的盛夏。

 

一候|鹿角解

养心静神

夏属“火”通“心”,易心火亢盛。建议:  

间小憩(11:00-13:00心经当令,闭目养神15分钟)  

莲子百合粥、酸梅汤清心除烦  

 

 

 

二候|蝉始鸣

 

饮食宜清补

❌ 忌油腻、辛辣,防湿热内积  

✅ 多吃瓜类(冬瓜、苦瓜)、绿豆、荷叶粥,解暑生津  

✅ 适当吃“苦”:苦菜、苦瓜降火  

 

 

三候|半夏生

防暑不贪凉

❗ 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后颈、肚脐  

❄ 冷饮适可而止,可喝 姜枣茶(晨起3片姜+2枚枣煮水)温中散寒 

 

 

中医推荐夏至小方

 

 

三豆饮(赤小豆+绿豆+黑豆各30g煮水)→ 解暑毒、防痱子  

薄荷陈皮茶 → 醒脾化湿,适合食欲不振  

 

夏至·节气养生

 

夏至后“一阴生”,可艾灸 关元穴(肚脐下3寸)培补元气,为秋冬健康打基础!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夏季谨防风热感冒,用好两碗汤,疏风清热

广东省中医院

 

这段时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很多朋友都染上了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的症状相对来说会比风寒感冒要重一些,平常我们应对风寒感冒的手段对它也不太管用。那么,怎么判断我们的感冒属于风热感冒?该如何调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风热感冒,有什么表现?

为何夏季多发?

 

夏季风热感冒高发有其季节性的特点。因为入夏后天气炎热,人们为了降温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对着风扇吹、摄入大量冰冻饮料水果等,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寒气侵入体内。而外部环境气温较高,室内外的温差太大,人体就会容易感染了风寒,而风寒感冒也会迅速化热,演变为风热感冒。另一方面,如果体内本就有热,在感受风邪后也容易直接表现为风热感冒的症状。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虽然都是感冒,但表现不同、调理方法也不同。如果我们感冒时不慎中招了,一定要仔细辨证,再对症进行调理。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有什么区别?

 

风寒感冒往往会表现为:畏寒、无汗、鼻塞严重,频繁打喷嚏,说话鼻音重,鼻涕多、质地清稀。有时还会伴有头痛发热,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等表现。

 

风热感冒往往会表现为:流黄稠鼻涕,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口渴喜饮等等,发热的情况会比风寒更重一些,还会出现头痛怕风,咽痛咳嗽,咳痰不爽,口渴喜饮,舌质红,苔一般为薄白或微黄。如果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也可能会转化为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症状往往比风寒感冒、鼻炎要重一些,而且鼻塞、流涕的情况会更严重,因此容易引发鼻窦炎,而且很多朋友在遇到感冒引发的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时,第一反应就是用喝姜汤、盖被子等方式来散寒退热,但这些措施对风热感冒不仅效果不好,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我们在出现了风热感冒的症状时,更要谨慎应对、对症调理。

 

风热感冒不要慌,

预防调理,做好这3

 

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左右症状就会消失,因此我们染上风热感冒时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合理调护,预后都是相当良好的。具体的调护方法,我们可以看这三点。

 

01

注意饮食

风热感冒的朋友因为体内有热,因此饮食上要格外注意,以清淡、温热、易消化、不过饱为原则。一方面,不能吃过凉、过于甜腻的食物,尤其是酸奶、冰淇淋、凉茶等,以免损伤脾胃;另一方面,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零食和膨化食品、海鲜等发物也不能吃,避免刺激鼻黏膜,加重症状。

 

在风热感冒发作时,我们也可以用下面两个疏风清热的食疗方来调理。

 

 

桑菊饮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涕。

材料:桑叶6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3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芦根6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后,加2杯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为1杯量。12次。

适应症:风热感冒、鼻炎见鼻涕黄稠、咽痛、咳嗽等症者。3岁以上儿童可用,蚕豆病不可用。

 

萝卜芹菜紫菜汤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通窍。

材料:胡萝卜1根,白萝卜1根,芹菜100克,香菜3棵,紫菜5克,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锅内加适量清水煮开后,放入胡萝卜、白萝卜,煮50分钟,再加入芹菜、紫菜和生姜,再煮5分钟,放入香菜,调味即可。

适宜:适用于热性体质日常调理及风热感冒引起的鼻塞。3岁以上辨证服用,蚕豆病可用。

 

除了食疗方外,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的中成药来改善风热感冒,比如桑菊感冒颗粒、辛夷鼻炎片、鼻渊通窍颗粒、千柏鼻炎片等。

 

02

清理鼻腔

风热感冒发作时,我们的鼻涕往往是比较粘稠的,这些鼻涕滞留在鼻腔里、长时间鼻塞也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睡眠质量,如果鼻涕中有致病原,还有可能继发急性鼻窦炎。因此,及时清理鼻腔中的鼻涕是很重要的。

 

洗鼻是减少鼻涕的好方法。当鼻部症状严重时,可以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但当症状缓解之后,需降低冲洗的频率,可以改为每周三次;当症状完全缓解之后,就可以不再做鼻腔冲洗了。

 

如果鼻涕很粘稠、无法擤出来,在必要时我们也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鼻根上,同时也要多喝水帮助稀释鼻涕,这样可以改善鼻塞、呼吸不畅的症状。

 

我们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鼻塞流涕的症状。具体的鼻部按摩手法为:点迎香16次,按印堂2~3分钟,揉睛明2~3分钟,搓鼻旁30下,每天一次。

 

如果鼻子非常敏感,喷鼻和洗鼻都不能接受,也可以考虑用熏蒸疗法来湿润鼻腔、促进鼻涕的分泌和排出,缓解感冒鼻塞的症状。

 

03

做好预防

夏季空调的频繁使用、室内外温差大是风热感冒的诱因。尤其是岭南地区的朋友,每天都离不开空调。在开空调降温的同时,大家也要记好避免诱发风热感冒的小诀窍。

 

1. 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设置在26~28左右为宜;

 

2. 空调风口不要直吹人体,老人和小孩要护好头颈部和腿脚,防止受凉;

 

3. 出汗后一定要擦干,再进入空调房;

 

4. 空调房内如果温度过低,可以穿上轻薄透气的长袖衣裤或是外套;

 

5. 定期清洗空调。如果长期未使用空调,在开机前一定要先清洗,同时也要养成定期清洗空调的习惯,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次即可。

 

风热感冒通常具有自限性,且症状一般是比较轻微的,多数在7~10天左右后就能自行痊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类似感冒的鼻塞、咳嗽、流涕、发热等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了10天,或是连续3~4天出现大量的黄绿色浓鼻涕,并伴有头痛、发烧、原有鼻塞加重的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供稿:李云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发布者: 汀兰
06月19日

颈椎酸痛又头晕?中医“浮针”解烦忧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58岁的刘女士长期从事电脑工作,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常常会用一些膏药、时不时推拿按摩、口服止痛药物,脖子痛都有一定的好转。前几日,天气温度升高,用了空调制冷,受凉后脖子疼痛明显加剧,感觉有重物压着,偶尔还感觉头晕,昏沉,转头活动也受限。饱受病痛折磨,经使用浮针治疗3次后,刘女士自觉颈项部轻松多了,不适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眼睛也明亮了好多,心情也舒畅了。

 

浮针疗法的作用是什么?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在紧张的肌肉(局限性疼痛周围)进行扫散使疏松的结缔组织得到牵拉,改善局部肌肉的痉挛和缺血,实现局部血流的再灌注,促进组织自我修复,从而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病、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浮针的适应症有哪些

 

1. 疼痛疾病: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等;

2. 运动损伤:腕踝关节扭伤、腰肌劳损、网球肘、跑步膝、腱鞘炎、跟腱炎、跟痛症等。

3. 脊柱调整:脊柱侧弯、高低肩、长短腿、骨盆不正等;

4. 其他:眩晕、顽固性面瘫、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压力性尿失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咳嗽、慢性胃肠疾病、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等。

 

浮针治疗特点:

 

1.安全:针刺部位在皮下,不同于传统针刺深入到多层组织,因此,不会接触到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无感染。

2.速效:针刺痛消,部分肌源性疾病引起的疼痛、麻木,有时2-3次即可达到明显减轻、甚至痊愈等不同程度的疗效。  

3.无痛:浮针治疗摒除了传统针刺的酸、麻、胀、痛的针感,治疗过程几乎无痛。  

4.方便:其疗程较传统针刺短,多数疼痛不需每天连续治疗,操作过程短,留针期间可自由活动,无需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

 

作者:针灸疼痛科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发布者: 汀兰
06月19日

小暑节气,中医养生有妙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6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但尚未达到极点,此时也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甚至有可能出现大暴雨、雷击等现象。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对全年最闷热气候的生动描述。暑湿交蒸时节,如何调摄养生,安然度夏?

 

起居养生:顺应自然,夜卧早起

 

小暑时节,自然界的温热之气逐渐攀升,昼长夜短,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趋势,“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中午可以适当休息,以保证充足的精力,防止劳累。天气闷热,至夜不爽,人们往往喜欢整夜打开空调,消暑纳凉,此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差,避免长时间空调直吹,中医以营卫阴阳讲,卫气(意即护卫之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当卫气行阳已尽,由表入里时,人便入睡。因此,夜晚人体容易感受风寒邪气侵袭,正所谓“夏夜避风如避剑”

 

运动养生:少动多静,适度为主

 

夏季运动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原则,可以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舒适和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八段锦等。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伤津耗气,损伤阳气。

 

饮食养生:健脾除湿,消暑清热

 

小暑时节多湿邪,湿易困脾,人们容易出现厌食,纳差。因此,提醒大家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损伤脾胃,更需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防病菌感染。气候炎热,饮食上可以选择清热消暑的,很多药食同源的佳品推荐给大家,如薏苡仁、莲子、冬瓜、赤小豆健脾祛湿,配合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菊花、薄荷、荷叶等泡水代茶饮,蔬果多吃西瓜、藕、绿豆芽、黄瓜等以清解暑热。

 

艾灸养生补阳气

小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升高、湿气最明显的时期,此时进行艾灸可以有助于温阳散寒,祛湿健脾。常用的穴位有: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命门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艾灸此穴可以补肾培元。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此穴可以调理脾胃。

神阙穴:即肚脐,艾灸此穴可培元固本,调理肠胃。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有助于补肾壮阳。

艾灸的方法:使用艾条或艾绒进行温和灸,每个穴位灸30-40分钟,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以避免烫伤。需注意女性经期不宜艾灸,过饥、过饱不宜艾灸。

 

女性养生:重视行经期保健

 

对于女性来讲,暑湿交蒸尤需注意经期的保健卫生。夏季炎热,若恰逢经期,女性朋友需注意避免空调、风扇等久吹直吹,以免受凉导致痛经和经期延长;同时也需注意不能贪食冷饮,洗冷水浴,以免加重痛经,甚至导致闭经。天气炎热,加之工作压力大,容易引起心理焦躁,特别是经期女性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的情况,所以在夏天女性朋友也要做好心理调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发布者: 汀兰
0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