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学习体会
全部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到本周为止,我们学完了“积善之方”中的十个事例。这十个事例的主人公身份不同,所做的善事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都积累了深厚的福报,进而福泽子孙,这些事例很好地印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细细品读这十例故事,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在用一颗真诚的心做利益他人之事。反思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也有十年了,可以说善事也做了不少,但是命运却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改变,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自己没有用真诚的心去做善事。老师告诉我们,真诚的心是无所求的,不会为了某种目的而做,完全考虑的是对方的需求。可自己却是为了积累福报而去寻找“善事”来做。真诚心是无私的,不会顾及自己的感受,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受累或者精神受苦,而放弃帮助他人。反思自己都是在舒适度内帮助他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受苦、受累,就会找借口放弃。这种情况太多了,随便举个例子。比如:一次朋友背疼,找我给她按摩。第一天我还做得很认真,内心也因为帮助他人而高兴。可是第二天朋友又来了,这次我感到累了,手疼了,表现出了不耐烦。朋友当然看出来了,后面就没有再找我。以前的我就是这样,在没有放下自我的情况下,善事是做不好的,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福报。真诚心是恒常的,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持之以恒地做善事。如林氏老母,可以三年如一日布施麻团给同一个人。想想自己能做到吗?肯定做不到!就如跟随老师学习这么容易的事情,自己都坚持不下来,曾经因为忙和累而中途放弃了一阵子。老师把宝贝送到手上自己都不能坚持接受,还能做到恒常地为他人付出吗?反省到这些,学生就明白了自己没有积下福报是非常正常的。那我们如何能获得真诚心呢?老师教导我们要从落实《弟子规》的前四句做起,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在生活、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尽职尽责,舍己为人,以此长养自己的无私、利他之心,培养自己的温顺、无求之德,久而久之,真诚之心必会呈现。感恩老师的教诲,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和改正的方法。我明白了一切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这颗心上下功夫,争取让圆满的真心早日显现。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天前
今天在沈阳小课堂学习,观看了靳雅佳老师的《德音雅乐》视频。当听到《丈夫你辛苦了》这首歌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和丈夫结婚36年了,丈夫几十年如一日,家里家外、洗洗涮涮、一日三餐、全身心地照顾着这个家。孩子是丈夫一手带大的,去幼儿园、上学都是他接送。我的母亲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经常走丢,我丈夫一次一次的把她找回来。后来丈夫劝我,放下工作全职照顾妈妈,当时我很不情愿说:“没有工作拿什么生活?”丈夫说:“把房子卖掉,照顾妈妈。”我拗不过丈夫便把房子卖掉了,一直照顾妈妈到最后。那时,丈夫当时在社区当保洁员,一个月只有700多块钱的工资。为了贴补家用,丈夫白天工作之余,还要骑着自行车,一个垃圾箱一个垃圾箱的去捡废品,非常辛苦。在妈妈走后不久,我的大姐得了癌症,丈夫又一次让我全职去照顾大姐。在大姐走后的年底,三次坐牢共计33年的大哥被释放了。我丈夫怕大哥再一次坐牢,同我商量要把大哥接来一起住。我当时非常反对,因为我家只是一个40平米的单间,可我依然拗不过他。他便把大哥接到家里,并且把大哥的养老保险给续上了。他还经常给大哥买烟、买酒,买大哥爱吃的鱼肉,经常带大哥去洗澡,给大哥染发、理发。就这样,在丈夫细心的关爱、照顾下,两年后大哥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在汽配城工作,一个月工资也能赚到五千元。有了收入,大哥租了一个房子搬到了外边,但我丈夫还是经常去看他。每到节假日,丈夫会还把大哥接到家里跟我们一起过节。因为大哥一生做的错事太多了,殃及到孩子,去年孩子得急性脑梗病逝。我丈夫多次宽慰大哥,等大哥将来老了的时候,给大哥养老送终。在大哥搬走半年后,我接到我四姐和姐夫闹离婚的电话。我丈夫立刻打车把我姐姐接到我们家中,姐姐由于常年身体不好,到我家后几乎走不了路,在丈夫的资助下姐姐进行了手术。术后把姐姐接到家中照顾,后来把姐夫也接到了家中。姐夫是脑梗前兆且常年酗酒,连楼也下不了。丈夫就这样一日三餐地照顾身体不好的姐姐和姐夫。给姐夫洗澡搓澡、洗头染发。在丈夫一年零三个月的细心照料下,姐姐和姐夫的身体都康复到了正常人的状态。姐姐和姐夫回家后,丈夫也经常给姐夫打电话,并常去看望他们。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说我丈夫是个好人,是个善人。而我却心瞎眼盲,天天挑丈夫的毛病。丈夫一日三餐,又买又做,我连菜都没洗过,不仅如此,我还总是挑咸挑淡,对丈夫大吼大叫,可他从来不跟我计较。现在回想,我丈夫的好真是不计其数。他还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在我婆婆重病的时候,我丈夫24小时不间断地一直照顾到老人离世。在我婆婆病逝后不到三个月,我丈夫的姐夫得了癌症。他知道后,立刻辞掉工作,全职照顾起了姐夫。记得当时我对丈夫说:“姐夫有姐、有孩子照顾,咱们还得需要生活呢!”丈夫却说:“我去照顾会方便些。”丈夫就这样一直照顾着姐夫,又是端屎又是倒尿。姐夫以前是个大老板,这一辈子都没正眼瞧过这个小舅子,可姐夫在临终的时候,却拉着丈夫的手流着泪说:“我以前那样对你,你却在我最难的时候,不仅照顾我,还给我端屎倒尿,如果有来生我要报答你。”今年五月份,我们夫妻经人介绍,有幸参加了百人千场第40场,在沈阳举办的家庭家教家风论坛。我们非常荣幸地成为义工,并且有幸见到了二位校长。在校长的推荐下,我们来到沈阳小课堂学习。通过二十多天不间断的学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太多太多的错误。特别是今天听到这首《丈夫你辛苦了》,让我羞愧难当,后悔不已。丈夫曾经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映在我的眼前,我泪流满面、百感交集。人不接受教育,真是太无知、太可怜了。无比感恩二位校长!感恩沈阳小课堂!如果不是来到小课堂如此密集性地学习,我到死都认识不到自己的这些错误,也不知还会错到何时。最后我在此怀着无比愧疚和万分感恩的心,要对我的丈夫说一句:“丈夫您辛苦了!”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天前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举办“幸福人生小课堂”的第三堂课。小课堂的学习让我收益颇丰,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一日常规》的第一集,从第一堂课到这次已经是第三遍学习了。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每次的收获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是做到,所以参加学习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力行。这一集所讲的虽是简简单单的四件事,但是我们半个月了都还没有完全做到,所以大家一起发愿:什么时候做到了再学下一集。不能做到还是因为不明理,还是没有意识到《一日常规》的重要性。《一日常规》是《弟子规》的细说,主要是历练我们的恭敬心。老师说:人只有一颗心,恭敬心有了,清净心、慈悲心、真诚心就都有了,这颗心就是真心。我们要练的就是这颗心。“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没有用恭敬心学再多的经典,都得不到真实利益。所以不需要学太多,有了恭敬心,再加上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们就会真正做到,真正落实。在此感恩每一位对我开办小课堂支持、鼓励与成全的老师!正因为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这个一起学习的机会,是大家的爱心让我对小课堂的开办充满信心。我们小课堂里每一位老师都让我感动!李老师每次都从古交过来,有时候还会带着母亲一起来学习。这一次她早上4点多就起床了,先坐车从古交到太原,然后再倒公交车到榆次。在太原居住的陈老师,家在最北边,坐车过来需要3个小时的路程。李春老师前一天就从太原赶过来,帮我一起整理收拾小课堂,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吃饭,但他没有叫一声苦。他说,他每天睁开眼想的就是如何帮助他人—这种无我利人的心让我无比敬佩!石老师每节课都是最忙的,常常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接送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杜老师年龄已近七十,但学习劲头十足,她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李林老师家里有老有小,公公也有病,两个孩子还需要照顾,但他知道到学习的重要性,克服了一切困难,每节课都坚持来学习。小课堂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这里人虽然不多,但是每个人通过学习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学习传统文化真是谁学谁受益!我由衷地希望和欢迎更多想要改变命运的人,能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落实圣贤教诲,一起改变命运!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天前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本周学习《了凡四训》中积德行善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书中所言“作善不论事之大小,贵在真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修行与为人处事的道路。反观自己这一周的言行,满心羞愧——原来所有的懈怠与困惑,都源于那颗只顾自己的心。学习时,我总想着“完成任务就好”。听康老师讲课时,困意频频袭来,眼睛几乎睁不开,敷衍地听几句就开始走神。读书也只是机械地翻页,从未想过这些智慧能如何帮助他人。生活里更是被自私填满:孩子做事稍不合意,我便大发雷霆;丈夫没达到我的期待,我立刻生出抱怨;面对领导安排的工作,懒惰与对立情绪作祟,满心都是不情愿。面对一切,我满心只有“我”的感受、“我”的得失,完全忘记了善心应有的模样。现在想来,这困乏疲惫的状态,或许正是内心缺失善心的“惩罚”。当我们只关注自身欲望,贪图安逸,放纵情绪,即便做再多事,也只是原地打转。就像《了凡四训》中所说,若行善只为求回报,或只图满足私欲,收获自然微薄。唯有真心利他,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成长。这一周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利他之心”的重要性。下周起,我要试着改变自己:学习时多思考如何将所学分享给他人;面对家人、同事,多些耐心与理解,把“我想要”换成“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希望用真诚的善意,驱散心中的自私,真正将书中的道理化作生活的实践。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天前
首先,我体悟到,学习传统文化确实能改变命运,但一定要会用心。如果心用错了,带来的会是灾难和痛苦。学生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很多时候,妈妈让自己做的事,自己是不情愿的,但又不得不做,内心很挣扎。长此以往,患上了头疼的毛病。只要听见妈妈说了自己不愿意听的话,或是让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就会头疼。现在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那么的忤逆。正是这种忤逆,让自己即使想要孝顺父母,却做不到发自心底的真孝和感恩,只是停留于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已。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想要积累福报就必须要保持恭敬、谨慎。一个人往往在学到了一些知识、明白了一些道理后,就容易生起傲慢心,从而失去恭敬和谨慎,并开始要求别人,挑别人的毛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警觉,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都要反躬内省,找自己的问题。不与人对立,不挑剔、指责他人,要多包容、理解他人。看到别人做错了,要想如何长善救失,而不是揪着错误不放。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在日子顺意时不能放松警惕,要懂得居安思危。顺境时人心容易放逸,心一放逸就容易造恶。所以当我们遇到顺境时,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我们不要去要求家人和身边人改变,只要我们自己的心转变了,做出好样子,所有的境缘都会转变。另外,遇到任何境缘都要反观自己。我们知道,恶心恶念会散发出恶能量,这种恶的能量会让身边人远离你。所以当身边人不愿意靠近我们时,我们一定要找自己的问题。而且恶心恶念不但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家人,轻则减福,重则折寿。从心觉老师的分享中,我还学到,好的婚姻是需要经营的,需要夫妻之间彼此恭敬、体贴、关爱,一切时、一切处都想着对方的需求。想要家庭和谐就要做到敦伦尽分,心甘情愿、尽心尽力地去付出,不能抱怨。总之,自己改了家人自然就好了,心善了境缘就会变好;要去除私心,就要用无我利他的心、恭敬谨慎的心对待一切人事物;不看别人毛病,只找自己的问题;要学会随顺。以上是学生学习心觉老师分享的感受,敬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4日
心觉老师的分享学生听了一遍又一遍,感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直击我的心灵。以前由于自身的问题,给家庭、亲人带来了灾难,在跟二位校长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逐渐也有所改变,命运随之好转。但随着生活的好转,自己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学习、改过不再那么刻苦了。听到心觉老师通过十几年学习走出痛苦的历程,一下警醒了我:只有恒常不变、一心为他人的心,才能真正改变境缘,心用错了,灾难就会接踵而至。反观自己,在妈妈生病、孩子不听话时,我会抱怨、指责,忘记了是孩子在把我的恶心演出来,忘记了是我的恶心、恶念殃及到了妈妈和孩子,忘记了只有改自己的心,孝顺妈妈、公婆,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孩子才会改变。在心觉老师的分享中,我更加清楚我人生灾难的根源是自己的不孝、不慈、不敬,自以为是、傲慢无礼。每天听老师的教诲,很多道理似乎也懂了,但没有很深刻地印在脑子里,落实在生活中,这就是不听老师的话,是对老师的不恭敬。心觉老师的分享也戳到了我内心的痛:人真是太容易犯错了,习气太难改了。自己的恶心隐藏、伪装的太久了,以至于难以辨别,很多时侯自己竟不认识它,有时候用恶心行事却不自知,只有苦果来了才肯发觉,这代价太大了!要多少次遍体鳞伤,自己才肯觉醒?!二位校长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们夫妻互敬互爱,互相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对父母他们尽心尽力躬行孝道,对身边的人有耐心、爱心---老师在面对自己般这么多不明理的学生时,总能和颜悦色、包容理解。老师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教给我,我却不会在家人身上用,太惭愧了。自己内心的这份生硬、不柔和让老师操碎了心。自己再不改,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一切爱我的人。我决心,从今以后只有改自己,不能再让自身的错误殃及老师、父母、家人。我要善待一切人,让他们因我的善心而感到温暖、幸福。感恩二位校长的良苦用心,感恩心觉老师的真诚分享,学生一定努力改过!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4日
家庭是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与经营的。而经营家庭的关键,首在端正人伦关系,其中夫妻之道又是人伦的基石。夫妻间唯有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融洽,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身心发展自然健康,就不会出现问题。家庭如同大树,根基稳固、躯干健康才能茁壮成长。父母是我们的根,我们要用孝心养护好父母这个根;而我们是孩子的根,作为孩子成长的根基,我们更要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为子女提供精神养料,让孩子健康成长。学习传统文化,核心在于躬身力行、自我改变,不是用传统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指责与抱怨是负面情绪的根源,不仅会带来痛苦,还可能招致灾祸。我们身上的不良习气往往是多年积累而成,不是想一想就能改掉的,但只要坚定信念,遇到挫折不动摇,一定能逐步改善。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到自身的问题,最大的痛苦是不自知。我们常常用传统文化知识粉饰外表,却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做不到表里如一。要知道,真正的善源自内心,而刻意包装的善行是做表面功夫。当我们挑剔他人的毛病时,其实本质是自身也有相同的问题,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个人,更会影响祖宗父母的声誉,还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践行传统文化,需要从反观自省开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孝敬父母、引导子女,以及在生活中利益他人。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人、事、物的恭敬心与感恩心,让善念不断生长,恶念便会逐渐消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成长的契机 —— 善缘要珍惜延续,恶缘需转化为改过的动力,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正确的方向,朝着目标不断前进。感恩老师的分享,我会努力践行,以传统文化为指引,努力改善家庭关系,突破困境,同时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4日
赵老师:今天在一个群里,看到一段视频,是几位爱心人士到一位残疾人家里,送米面油等食品。我看后心想,那家人的房子比我娘家的房子还好,门窗、家具看着都挺时尚的,他还需要资助吗?心里就生起了对立、怀疑的心。不久看见周老师对这个视频发了一条赞叹的话:“无论是物质帮助,还是精神开导,都要成为别人的贵人。”这句话,一下子让我醒悟自己刚刚的念头不对。当我们面对一个境缘时,生善念便是善人,生恶念便是恶人。那一刻自己就是恶人,立刻在心中做了道歉,并告诫自己转变念头,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好心,心善才能成为好人、善人。感恩生命里出现的所有人,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感恩周老师,给学生做了好榜样!学生也要成为别人的贵人,成为给别人带来幸福吉祥的人!杨老师:昨日回到沈阳,我第一次按先生的要求为他做了早餐。但待他上班走后,当我看见凌乱的餐桌和脏兮兮的油烟机时,心生烦躁:“顺手擦一下多简单?现在得费多大劲收拾!”三天过去,我边擦边抱怨,甚至庆幸他出门了,终于不用“伺候”他了。冷静下来才警觉,自己满心满眼都是丈夫的“毛病”,却从未想过他独自生活的不易。他既要赚钱养家,又要洗衣做饭,累了连下厨的力气都没有,一个人吃饭只能简单对付一下。这份孤单与辛苦,我竟视而不见。 更让我愧疚的是,自己虽然在操持家务,实则满心抱怨。这种情绪早已也影响到了孩子——孩子总担心考不好会被责骂,甚至怕父亲不肯支付大学费用。原来,母亲的心态才是家庭的“隐形磁场”。 今日晨起,我主动询问丈夫想吃什么,然后用心地为他煮了粥。这才明白,真正的爱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看见对方的付出,用感恩替代挑剔。今后,我要用柔软的心经营家庭,让爱真正滋养每一个人。心诚老师:上午我儿子开车拉我出门办事,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位女士向我们招手。我们停下来,那位女士问道:“去不去万客来超市?”,听到我们正好路过里时,便问我:“多少钱?”我说:“你给2块钱吧。”她说:“给你1块钱。”(除了公交车,正常打车5元左右)我儿子就说:“那你去坐1块钱的吧!”那人就下去了。回家的路上我想着这件事,感到特别后悔,跟儿子说:“非得要那1块钱干嘛?就是白拉她一回,又能怎么样?”这颗贪心,算计的心,太丢人了!自己的德行就值1块钱吗?孰轻孰重怎么就掂量不清了呢?,这个后悔的滋味真的很难受。老天太慈悲了,我在车上正后悔呢,就看见马路中间停着一辆电动车,骑车的是位老大爷,它车上的一大捆山药掉下来了,老人家弄不上去。我心想:这回我可不能再错过了,必须去帮助他。赶快让儿子把车停下来,去帮老人家解绳子,把山药结结实实地绑好并帮忙把车推到了路边,我这才放心地上车了。此时,自己能感觉到这颗心是欣慰的、舒服的。对比前后两种感受,我由衷地体会到,以自私自利做事和无私利他帮人,感觉真是不一样!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两位老师那样,时时处处都是在利益别人,而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私自利!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