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尊敬的二位校长、各位老师:当下好!  感恩老师的精心细讲,我认命了。相信遇见的顺境、逆境,善人、恶人都是自己感召的。心中抱怨少一些了,懂得了理解、包容,也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之前照顾婆婆,都是她给我打电话,我才回去,有时候正做自己的事,心里还有点不乐意。如今是我主动回去,当她不舒服的时候,还请求留下照顾她。因为人生病了,身体难受,心里不舒服,特别需要有人在身边嘘寒问暖。       自己小小的改变,先生看在眼里,也在悄悄的改变。周末我们一般都去姐姐那聚会,因为我食素,怕过去添麻烦,一般都不参加。昨天先生问我:“你今天吃点啥呀?”我说:“自己等一会儿随便弄点就好了,您过去吧。”可能先生听到我说随便弄点,就不去姐姐那边聚会了。自己动手煮饭弄菜,忙得不意乐夫。我心里暖暖的、热热的,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孩子在大姨家用过午餐之后,也主动打电话给我,说:“妈妈,我在回来的路上了,知道要注意安全,您放心。”老师讲的,我就听话、照做了一点点,先生、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感恩老师,更有信心坚定地跟着老师学习,努力改变我的命运,落实正己化人,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感恩老师循循善诱,分享不当之恳请批评指正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亲爱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这是我学习《了凡四训》的第二周,对比第一周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都要顺。顺着父母、顺着亲人、顺着姐妹、什么都是顺,不是愚孝,要从自己的存心看、从态度看、要用对方法和时机,要很有耐性。   这周与父亲发生了两次冲突,第一次我并没有反驳他,他还生了我两天的气。第二次父亲又发脾气的时候我想我不能再不说话了,我要怡无色,柔无声的去规劝,结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父亲最后也很认同我的说法。我深深的明白我的转变与坚持听课,深入反思有很大的关系。很感谢老师给了我慧命,让我有了一点点进步。我觉得只要是在进步,慢一点也没关系,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老师和家人失望的!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第六遍《了凡四训》的学习又开始了,昨天我才看到群里又增加了作业,就赶紧通知组员,因为组员们也不知道要写总结,这就是我工作的疏忽。爱心大,所有的事情就都能想到,都能照顾到。如果我们只想着自己这一堆一块,很多事情就会忘记。有这颗自私自利的心,想改变命运怎么可能呢?更何况我们还想超越命运呢,差得就更远了! 这次老师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又给我们找到了介绍了凡先生父母的珍贵史料。通过老师的介绍,更加印证了一个道理:原件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我们都想让孩子出息,可是我想让他干点活,他都不干呢!先看看自己有一丁点圣贤母亲的样子吗?还想让复印件好......         反省自己,我做事情就是不沉稳,总是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也不专心,所以当然就没有智慧。了凡先生的母亲,家里无论来了多少客人,多么尊贵的客人,都很沉稳;当了凡的父亲过世后,家里就没了人来往,母亲也不会因此失落沮丧。从这就看出了凡先生的母亲非常有修养,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你恭敬我,崇拜我,我不会飘;没人搭理我,我也不会感到沮丧,这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呀!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感到很悲凉,可能会觉得以前帮助过那么多的人,现在家道中落可能还会有困难,却没人来了,心会很凉啊!所以人家为什么能养育出那么优秀的儿女?了凡先生的所有兄弟姐妹都是那么的优秀,我很向往,我也一定要向了凡先生的母亲学习。教孩子一定要给孩子立定远大的志向,首先自己要做榜样,自己都没什么志向,只是空喊口号,光说不练,还想让孩子有出息,怎么可能呢?这周我还是有点进步的,今年在沈阳办一个小课堂,到每周六学习的时候,时间就比较紧张,因我前一天就回孩子学校去了,第二天早上,再坐火车从孩子学校赶到会场,就不能布置会场了,因为坐最早的一趟火车,到了会场就快到上课的点了,我就直接去课堂学习了,会场布置也就帮不上忙了,而我们人手本来就不够。其实,我总感觉自己做的太差了,他们却把我推的很高,说我是小课堂的负责人。但是我想,负责人不得带头嘛,可做着做着就成别人的事了。因为儿子说,我不回学校陪他,他很孤单,而且一个人住在租的房子里很害怕,学习也没有心情。你看我就是放心不下孩子,女人就是因为这个情执,就像康老师说的,结婚之前还有雄心壮志,结婚后一有了孩子,心里就只有孩子了。        这一周儿子说他更害怕了,他发现出租房楼后面有一个精神病院,精神病院的病人总是往我们屋里看,所以他就不敢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只好在我的房间睡,因为我住的那间正好看不到精神病院。我跟儿子说,那边小课堂我都跟别人约好时间了,也不能改了,再过几天你就放假了,就能回家了。儿子非常的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就答应了。所以,这就说明不是孩子的原因,是我心里走不出自我,放不下孩子。我们为什么总是不能扩大心量、总是不能想到别人,就是因为自己画地自限,自我意识太重,都不是别人的原因。         所以,想要孩子有大心量,有大格局,做母亲的必须要有大心量、大格局,我要努力做这样的母亲。感恩老师慈悲教诲!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尊敬的两位校长及各位老师大家好!通过这周的学习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命运,所以首先我们要认命、知命,做到贫安于贫;其次明白了为什么命运受制于定数,因为我们是凡夫,不能时时存善念,常常做好事;再次明白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想要改变命运乃至超越命运都在于自己这颗存心。         想想自己自从学习传统文化以来,自己的起心动念都是为了谁?自己,哪怕是买点青菜、卖盒药,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看到别人优于自己嫉妒贪婪心出来了,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傲慢看不起的心出来了。        为什么学习不得利?因为自己没有大愿大志向,经常早晨发愿晚上就忘记,更不能落实老师教诲:恭敬、感恩、帮助来到身边的一切人事物。         为什么得不到丈夫的支持?不能随顺,理解恭敬他,常与其对立,例如刚才看湖之事,因为丈夫没有按自己的想法停车,就不受控制的跟他争论了起来,当时心里就起了烦恼,却没有体会丈夫的感受,就这个心量哪个人能支持自己。         为什么孩子懒惰、不听话?因为作为原件的自己就不能做到孝顺理解体谅父母公婆。例如,在孩子教育方面,打心里反对公婆对孩子的爱(个人认为是溺爱),甚至直接当面指责公婆的不是,从没考虑二老的感受:离开几个月的孙子回来了,想把自认为最好的东西全部的爱都给孩子。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就不耐烦、顶撞,想想自己学习了这么多年,不也是没有智慧不会教育引导孩子嘛,不也没有做到随顺公婆嘛,有什么理由挑公婆的不是,真是应了那句“一切不顺因不孝”的至理名言了。        自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做不到随顺、恭敬、心平气和,怎能感化家人,感化他人,更不用提弘扬传统文化了,真是愧对老师谆谆教导。          想要改变现状,首先要知道自己所有遇到的一切境缘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自己心所感召,只有自己心转变了,有了他人,境一定会改变。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学生非常受益。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了凡先生经过对命数的验证,深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从而淡然无求且消极等待。后又通过云谷禅师的开示:“命由我做,福自己求”,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改变的,福也是自己可求得到的,于是听话照做,后来发生了命运的改变。          人与天地并为三才,如果人没有志向,就有可能成为垃圾人。立大志大愿之人,也必然会得天地祖宗的庇佑。 我们跟随老师学习并弘扬圣贤文化是件利国利民的事,从自己做起,努力做老师和圣贤人的好弟子,为大众服务, 让他人幸福。        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命运,是因为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对万事万物放不下,所以痛苦不堪。学生反思,自己的欲望目前已有所减淡,想要改变命运的心也产生了。但我们是普通人,对于身体、外在物质及环境有所贪求,不容易克服自己的习气、欲望及自私自利,所以必须坚持不断的学习、熏修,才能用正思维代替自我狭隘的思想。         我常在顺境时会产生利他助他的善心,但逆境时就会沉浸在自我得失、犹豫不决的思想斗争中,此刻利他的心就不坚定了,愿力也不长久、不坚固了,经常做着做着就放弃了。所以要始终保持恭敬、谦卑的心去学习,使自己明理并开智慧。内求不外看,不然逆境一来就会懈怠不进、愿心退减。         我们在修福修慧的过程中,多年来命运依然没有大的改变,是因不够恭敬、谦卑、精进,对自己宽容,改过不彻底,爱看别人的毛病、过失,仁爱心、孝心均不足。只有持续学习、长时熏修,不断促己明理,强正念去妄念才会有所进步。   在改过积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取舍,做最有益于积功累德的事。首先修正自己,立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愿,奔着有利于实现志向的事情去做,在学习中磨炼自己、修正自己,以己为圆心逐渐影响身边人,将圣贤文化传播开来,继续追随老师及团队,尽己之力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这周学习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 通过每天坚持聆听老师的讲课,有了一些正知正见,开始对自己的心念及言行上的贪嗔痴慢疑有所觉察,但因为自己习气严重常被打败。反省原因是自己对因果理解的不够透彻,才常常明知故犯。所以仍需加强进一步学习。   二、自己还有学做两张皮的毛病,内心急躁,做事常沉不下心来,而单纯忙于把事做完,忘了历事练心。反省自己没有恭敬心,对恭敬心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接下来要把《一日常规》认真理解并落实。      三、自己信不真,不能发大愿下大决心去改过。自己总是心存侥幸、自私、得过且过,这种态度不是修学的正确态度。今后要听话老实真干,须先从扎根入手。了凡先生的孝心、恭敬心很足,所以改变命运会如此勇猛,而自己做人常忤逆不顺父母,德行上欠缺的太多。今后唯有落实改过方是正确的开始,否则就是在空谈。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易经》里面提到,吉祥的人言语很少。因为他的心静得下来,心一静下来就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所以话不多,但是话一出来就会让人家觉得很能够信任,所以他都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口。“躁人之辞众”,言语很多代表内心怎么样?很急躁,好像不讲话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好像很不舒服。很多人回到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坐着发慌,要赶快找朋友打一打电话心才不慌,有没有这种倾向?其实根本就是人生完全没有目标,活一天过一天。一没有目标,常常就会觉得很急躁,找不到方向,所以一定要找人家来陪自己一下,才比较有安全感。假如你交这样的朋友,你会觉得怎么样?很累,常常要听他讲一大堆,然后时间怎么样?耗掉。假如说听他讲对他还有帮助,那我们还听,但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我们讲话还要练什么功夫?练他在那边发牢骚的时候,一句话就要把他切断。但是切断的时候,要从他的混沌当中引出一些正确的思维,要引导他。所以这也要我们有功夫,要提升自己的学问。你切掉他的话然后慢慢把他引出来,他就会说,你为什么都能这样想?这个时候你就告诉他,因为我都有读《弟子规》,所以面对问题不会打妄想,不会想一大堆烦恼,能提起理智去面对。 人心急躁话才会多,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因为你急躁话又多,没有考虑清楚,所以言多必失。所以言语太多了就会形成很多无形的障碍,自己都搞不清楚。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群,话一定不能多,要先多看多听。一个人能多看多听还要心怎么样?静得下来才行。所以心静的功夫是时时都要练的。当我们很急躁的时候,赶快把《弟子规》拿起来念,赶快把经典拿起来念,伏自己的烦躁的心。而其实一个人常常能够看到对家人的本分,对朋友的本分,对工作的本分,他就不会想一大堆事情,他会赶快去学,赶快去做。所以能看到自己本分的人就不会浪费时间,不会让自己的心飘到九霄云外去,拉都拉不回来。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
     我们以《弟子规》为核心来谈语言。比方说以存心,《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当他道人善的时候,他的存心是什么?“道人善,即是善”,希望大家知道之后,能够向这些善的人学习;“人知之,愈思勉”,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跟这一些好人学习,能够跟圣贤人学习,所以这个存心是好的。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们的言语是要规劝别人,让他能够改正过失,这样朋友跟你的道德学问都得到长养。你劝朋友他能够改正过失,你自己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去成就朋友的这一份存心,所以你自己的学问也在提升。帮助别人愈多,你愈能够体会别人的需要,你愈能够人情练达去把一些事情做圆满。所以“善相劝,德皆建”,这就是讲话者是为他人着想;“过不规,道两亏”,有过失假如不规劝,朋友做错事我们也错了,因为没有尽到当朋友的道义。   存心是善,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别人;存心假如不好,我们就要马上警觉。哪一些存心是不好的不能犯?在“信”当中有提到“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你还没有见到真相,只是听人家说说,可不可以马上讲出来?不行。“知未的”,了解道理都还不清楚,可不可以就去发表你的看法?不行,你可能误导别人,甚至于把圣贤学问讲错了,那别人就听错了,可能就误了人家一生的智慧。那为什么“见未真”就讲?为什么“知未的”就讲?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逞能。这个存心忠不忠?不忠,偏了。就希望别人看到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他就扬扬得意,其实这个存心是不善的。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我们去挖人家的隐私,对别人一点利益都没有,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己的人格修养会一点一滴堕下去。那挖人家隐私可能会造成什么?造成人家家庭失和,甚至会造成团体失和。所以诸位朋友,您要用人,除了德行之外,还要看他讲话的分寸够不够。一个团体里面常常发生冲突,发生摩擦,往往都是言语不慎,往往就是太多人在讲人家的是是非非。一失和事情就很难办成,一失和团体就不团结,团体就开始这一派,那里又一派。所谓家和万事兴,团体和万事也兴。所以我们观察一个朋友,观察部属,也要从言语的存心去看,那我们看人就会愈来愈准。看错人不能怪对方,要怪自己学问不够。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