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满60分即可获得电子证书第一届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在北京召开,这象征着中国发展又进入另一崭新蓝图。其中“文化强国”战略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有着2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底蕴非常雄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这一理念,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进一步营造书香的校园环境,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学客竞赛网成立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组委会,将举行主题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作为学生的我们,应通过此次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 各学校应以传播传统文化,普及文化强国为己任,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加强全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做出贡献。参赛流程1.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参与大赛。2.点击公众号按钮【大赛专区】,可直接进入大赛官网。3.注册个人信息(需要为个人真实信息,参与答题。达60分可获得电子证书)。一、主办单位: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组委会二、承办单位: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大学生分会学客竞赛网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三、联合协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月华诗社巢湖学院春笋文学社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梦飞翔俱乐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秦剑文学社枣阳市青少年作家学会宁德师范学院潮音文学社江西工程学院歆桐文学社南京农业大学慎思文学社湖南城市学院北斗星文学社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梦理论学生研究会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国学经典诵读会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管理学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晨曦文学社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汇贤诗文社滁州学院石上松文学社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路魂文学社西安工业大学国学社天水师范学院棋艺交流协会河西学院陇上一叶文学社(还在持续添加中,具体以官网公示为准)四、支持单位:麦客科技腾讯文档开问网陕西半亩书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陕西学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旬阳县作家协会枣阳市青少年作家协会福州西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政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面朝互动科技广州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活动时间:2019年12月1日——2020年6月30日六、活动对象:全国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七、大赛流程:2019年12月1日  大赛启动仪式;2019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0日,联系高校,招募承办单位;2019年12月1日—2020年6月30日,各高校线下主题宣传活动;2019年12月1日—2020年6月30日,比赛平台线上参赛;2020年6月30日 成绩公示;2020年6月  寄送各高校一二三等奖证书。八、大赛详情:本届大赛采用线上进行网络知识竞赛与线下进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线上答题内容包括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传统文化征文大四等,线下各高校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摆台宣传,宣传资料派发,文艺演出,线下宣讲会,公益志愿,社区义工等形式。1、赛事区域针对全国范围在读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2、参赛流程2019年12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学生通过PC端,WAP端或微信端均可登录大赛平台参赛:通过QQ一键登录官网在线账户,并输入真实姓名、学校等信息后,正式答题参赛。系统将随机从题库中抽取50道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每个用户限答题1次,同一身份证号码不可再次答题,请珍惜参赛机会。学生完成答题且得分等于、高于60分为合格,可在答题平台自动获得电子版《第一届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优秀荣誉证书》,作为校内评奖评优及社会实践活动经历证明。答题系统将于2020年6月30日24:00关闭,请在该日期前下载电子证书,过时将无法进行下载。2020年6月30日,系统公示全国及各校参赛者排名。九、大赛评奖:1、全国赛评奖全国赛不设等级奖,只颁发《第一届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优秀荣誉证书》,作为校内评奖评优及社会实践活动经历证明。2、各高校分赛评奖有承办单位的高校,且参赛人数超过100人,根据比赛分数(同等分数答题时间少的排名在前),取前10名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由大赛组委会与各校承办单位一起颁发纸质获奖证书,不收取任何费用。组委会会在奖项评定出来后将各奖项证书统一快递至本校承办单位,不收取任何费用。本校参赛人数未到达100人,或无承办单位参与的高校,组委会将不评选一二三等奖。十、联系方式:大赛平台:https://sxjiaoyuh5.jucheng01.net/vue/home/detail电话:17609287498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全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组委会图文来源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0年05月15日
古人云:百善孝当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双全,福气连绵。富养父母,就是此生最大的福报。以感恩心回报父母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人认为,人首先要对父母孝,然后才能对国家忠,才能对兄弟悌,才能对朋友信,才能对子女爱。近来人们常说,富养孩子、善待自己。须知,富养父母,才是善待家人的基础。所谓富养,不仅要为父母提供舒适的物质生活,比物质更重要的,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恩情,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安宁、顺遂。曾国藩的祖父年老患病,口不能言行动不便,曾国藩的父亲在床前侍奉多年,没有一点抱怨。他的祖父每晚要起夜多次,曾国藩的父亲都先将器皿放好,等父亲好后,再过去收拾,父亲的衣服脏了一点,也马上换洗。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曾国藩家却恰恰相反,子辈、孙辈都以侍奉老人为荣,丝毫不嫌弃老人身上有异味。这是因为,在曾氏的家风里,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是为人子女最大的福分。后来,曾国藩虽常年离家,与父母不在一处,但距离并未影响他尽孝。不论是在进京路上还是在京为官期间,他都没有耽误给家中父母写信,而且信中的内容详细到近乎琐碎。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话越细,事越细,越能了解到父母的情况。善待父母,要有耐心,不急躁,不烦躁。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变成父母,每个父母也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以恭敬心孝顺老人《礼记》中说:“凡为人之子,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说的是古代儿女侍奉父母的礼节。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夏天设法使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早上向父母问安。善待父母,多些细心,孝敬父母,贵在用心。 其实父母在乎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儿女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对父母的在意。山珍海味,不如做几道父母爱吃的家常小菜;钱财物质,不如有空常回家看看。处处留心,用心陪伴,把孝心化作行动,让父母生活的舒心,才是真正的孝顺。另外《论语》有一段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所谓色难,是说孝顺之所以难,就是难在永远和颜悦色,承顺父母的心意。曾国藩的父亲对儿子要求严格,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呵斥。有时别人惹得曾父不高兴,便痛责儿子每当此时,曾国藩就屏气凝神、静心领受,面色始终和悦如初。曾国藩侍奉父母,以得父母欢心为本。因此阖家上下气氛融洽,养成一团和气。以慈悲心侍奉双亲明朝有个青年叫杨黼。此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成人,有感人生无常,于是立志学佛。他辞别母亲,去寺里求见一位禅师。禅师问他:“你来做什么?”杨黼答:“来求佛。”禅师说:“想求佛并不难。你往回走,夜晚到家时,有个披衾倒屣为你开门的人,那便是佛。” 杨黼将信将疑,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风雨交加,一直走到家门口,也没有碰到禅师说的佛。他懊丧地敲响了家门。家中,母亲早已等候儿子许久。听见敲门声喜出望外,赶忙从床上爬起。来不及披好衣服,趿拉着鞋子,就出来给儿子开门。看到眼前的母亲,杨黼终于明白了禅师的话。他眼含热泪,跪拜在母亲的膝下。  常言道,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朝世尊。曾国藩对此非常赞同。他说:“敬神的人烧香发愿,也与孩子常常以美食供奉父母一样,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人凡是孝顺父母的,一定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戚们都依赖他,远近之人都佩服他,父母也因此更爱他,这才是最大的福报。”富养父母,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报。愿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幸福绵长。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0年05月15日
1/15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2/15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3/15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4/15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5/15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6/15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7/15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8/15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9/15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10/15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11/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12/1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3/15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14/15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生活同样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15/15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引领我们不迷失不懈怠。待我们一觉醒来,跌落在现实中的时候,可以毫无怨言地勇敢地承担起生活重担。图文来源:诗词散文课堂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0年05月15日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晚餐有“鬼食”之称,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乏道理,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01晚餐不宜太过丰盛“四高”都是吃出来的。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平时要吃清淡点啊”“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你呀,都是吃出来的”。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胃肠怕堵不怕饿饿一饿更健康曾有个糖尿病患者,当谈起饮食对于她疾病的影响的时候,她很肯定的说:我已经很注意了,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饱一些。但她想错了,也吃错了。医师告诉她,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养生之道患者仍然担心地说,我身体虚,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马无夜草不肥。如果我晚上不吃饱,半夜都会饿醒。其实哪会呢?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不怕饿。半饥半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劳没劲。营养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最妙。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肥料要淡淡的,稍微过浓一点,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我们吃饭,要宁留三分饥,也不十成饱啊!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后来,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减成半饱,结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饭量减半后,心就不慌了。可见心慌未必尽是气血不足,对当代人来说,更多是饮食过度,胆胃不降,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其实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饱状态,使六腑保持空灵,五脏没有压力,心也就不慌了。中医的经络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小肠脉不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老人尤其是这样,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孙思邈那句“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现代烹饪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富贵病”也找上年轻人“四高”疾病已不是中老年人专利了,现在心脑血管、内分泌专科,见到越来越多的是年轻人。年轻人大部分朝九晚五,搏于工作,早餐中餐,草草了事,只有下班了,才有把晚餐搞得丰富点,晚上应酬也多,不醉不饱不归,有些人还有常年吃夜宵的习惯。年轻人的心胃功能好一些,所以对一时饱食没什么感觉,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时间长了,脾胃一伤,毛病都找上门,这跟现代饮食文化误区分不开。在此推荐李辛对食物的观点,供参考,食物可用厚、薄、清、浊几种特质划分,清、薄:大多数蔬菜,不油腻的烹调方法。在重视感官刺激的现代烹调习惯里,注入“清、薄、淡、少”的特质,避免“厚、浊、重、多、杂”的取向,这对健康更有益,尤其是晚餐,此时人体正缓慢关机,进入充电休整状态,少食简食对四体不勤的现代脑力劳动者而言,这是个合适的选择。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民间和中医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这是真的吗?“饭吃七分饱”,从科学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确的!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 96 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有点抽象不好衡量。专家认为,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衡量七分饱: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话题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5月15日
中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时段,有煎熬过的痛楚,也有成功后的酣畅。但要注意,有些事情还是要避免的好,比如下面这些事,不应当是中年人所为。 一、人到中年,碗有三不端1亲戚朋友的碗不端现在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中年人被亲戚朋友邀请着参与创业。因为中年人要经验有经验,要积累有积极,做起事来也稳当。很多中年人经不起软磨硬泡,干了好一阵子。但是,跟亲戚朋友合作,更需要大胸怀、大格局,更需要不计较、不算计,否则可能连一般朋友都没得做,一定要谨慎!2短平快的碗不端所谓短平快的碗,就是中年人利用自己在单位里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到一些小企业里拿高工资的事。一些小企业为了获得中年人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不惜花重金请中年人,等到你的那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你也就不值钱了,再想回原来的大单位就难了。为了那一点点的小利,把好好的事业给弄丢了。所以,人到中年求一个「稳」字,不端短平快的碗。3烫手冒险的碗不端所谓烫手冒险的碗,就是为了获得晋升、利益而去尝试一些风险太高的事情。不少中年人有眼高手低的问题,在职场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很多事情看似自己可以搞定,但真动起手来难度比你想的大很多!二、人到中年,财有三不发1借单位光的财不发很多中年人借助自己在单位里的影响,借单位的东风,做着自己的生意。虽然发了点小财,最后出事的时候结果会很惨,自己努力多年的事业毁于一旦。所以,不管机会有多好,借单位光而发财的事不要去做。要想到先离职再去干,中年人不能拿自己的事业开玩笑。2透支三情的财不发所谓透支三情的财,就是不顾亲人、朋友和家人的感情。对于中年人来讲,这三情是无比宝贵的,比多少钱都要值钱,不可通过透支他们的感情去发那点所谓的财了。3祸害人的财不发所谓祸害人的财,就是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来获得发展的事,比如在单位里,为了自己往上爬不惜给自己的同事使损招等等。三、人到中年,债有三不欠1孩子的债不能欠中年人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事,不管你有多忙,事业有多重要,与孩子相比,都不重要。在孩子教育与职业规划上,必须下十二分的功夫,切不可欠孩子前途的债。否则到时候你一辈子都还不完,你忙的事业会显得没有任何意义。2父母的债不能欠趁父母还健在,把父母的情补上吧。他们老人家想到哪里看看,就陪他们去,有什么意愿就帮他们实现,有时间多陪陪他们。你都已经是中年人,你是在给孩子做榜样,你如何对待父母,将来孩子也就如何对待你。3恩人的债不能欠中年人这半辈子一定有不少的恩人,那些已经快消失的记忆,要尝试着再回忆起来。那些失联的恩人,利用现在发达的信息,快点联系上吧,你能事业有成,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恩。不要再耽搁了!​图文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
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01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信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 02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03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04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劝说地位高的人,要轻视他的地位,不要把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 05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06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君子仁义,有让他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却没有短暂的忧心之事!  07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而误解作品完整的意思;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08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尊重贤能,让他们在其位谋其职,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这个朝代效力。 09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10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文字:知国学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0年05月14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一些人饮食变得很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都很常见,慢慢的一些胃病开始找上你,出现胃病更加常见,在这期间,胃黏膜受损,带来的麻烦或许会更大。所以,保护好自己的胃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不妨借助饮食进行调节改善,生活中食物的种类有很多,吃适合身体保健的,或许能更好的帮助你保护好胃部,如果你把这些食物换着吃,可能会让胃病绕着你走,希望你别忽视,一起来看看吧!01   秋葵  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吃点秋葵,或是比较好的选择,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借助于吃秋葵,达到补肾的目的,其实,适当的吃点秋葵,还能够吸收其中的黏性物质,黏黏的物质,能够比较好的帮助你保护胃黏膜,避免胃黏膜出现损伤,对于改善胃部不适会更好。此外,吃秋葵,还能吸收果胶、糖蛋白等物质,对于缓解便秘也是比较好的。02  莲藕  胃黏膜受损的时候,还可以吃点莲藕,莲藕中的黏液物质也比较多,丰富的黏液物质,能够很好地帮助你修复胃黏膜出现的损伤。与此同时,莲藕还有很好的开胃清热的作用,帮助你很好的滋养、濡养胃部细胞,不断的修复你的胃黏膜。通过吃莲藕,能够很好的帮助你养胃、护胃,缓解胃部不适。03  山药  山药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养胃食物,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吃点山药也是很好的选择,食用山药时,能够帮助你很好的吸收山药中的黏液成分,使得这些黏液成分,不断地修复你的胃部黏膜,促使胃部的消化能力、吸收能力变得更强。此外,软软的山药,还能很好的加强胃部的消化、吸收,对于养胃、护胃会更好,如果你胃部不适,不妨吃点山药进行滋补调节改善、远离胃病的困扰。04  猴头菇  对于胃部不适的人来说,还可以吃点猴头菇进行缓解身体不适,猴头菇作为十分常见的食材,深受大家的喜欢,其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通过吃猴头菇,能够达到很好的促进食物消化、增强食欲、修复胃黏膜的作用,对于胃肠功能出现的紊乱,也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例如,对于胃溃疡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希望你能通过吃点猴头菇,缓解胃部不适。05  扁豆  胃不好的人,通常脾脏也不太好,脾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把脾脏护理好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吃点扁豆,能很好的滋养你的脾脏,脾脏健康的人,胃部自然也会更好,为此,通过吃扁豆护理胃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说到养胃的食物,其实还有很多,例如,有些人会吃点小米粥养胃,有些人会吃点烤馒头养胃,这些看似很简单、很普通的食物,带来的滋补作用,远远的超乎你想象,如果你能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食用,想来是一件十分有利于身体保健的事情,希望你能这样吃。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脾胃负责转运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并散布到全身,称得上是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第一动力。脾胃如此重要,但很多人却不懂得照顾好它们。一到夏天吃冰激凌、喝冷饮、在外大快朵颐,享用各种油腻大餐,这岂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伤害脾胃上?有人说了,我脾胃好着呢。那问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吃点东西就觉得撑?食欲很好,却只长膘不长气血?经常头昏,头重、乏力爱犯困?这些事实已经证明,你的脾胃有些虚弱。那该怎么养脾胃?大医生首推5种黄色食物。01黄色食物能养脾?能!中医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而黄色在五行中同属土,两者刚好对应。因此,多吃点黄色食物,促进脾胃健康,可是一点也不假。02养脾胃的“黄金”食物吃这5个就对了1地瓜:补脾益气地瓜是黄色食物?很多人一口惊:你没跟我开玩笑吧?它明明是红色的。这都是真的!煮熟的地瓜,它的瓤是金黄色的,因此地瓜是地地道道的黄色食物家族中的一员。从中医来说,地瓜,味甘性温,有助益气力、补脾胃。此外,它还富含黏蛋白,这是一种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能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避免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如此,地瓜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通便排毒。但地瓜淀粉含量也很高,一天不能吃太多,否则会引起胃酸过多、烧心、胃肠道胀气等症状。建议每天吃150克—200克即可,如果是老人和小孩的话,建议100克左右。推荐食谱:地瓜粥1. 大米冲洗干净后倒入砂锅,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最小火煮约半小时,其间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以防粘底。 2. 把地瓜洗净去皮后切成块泡在水里防止氧化变黑,待大米煮到微熟时,放入地瓜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一起用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健康功效: 生津止渴,降血压。2土豆:补气健脾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它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此外,土豆所含的维生素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4倍,对于呵护皮肤、美白抗皱都有很好的效果。推荐食谱:家常土豆泥1.将土豆削皮洗净,放入水里煮半小时左右。差不多时用筷子试探,能轻松地戳到内部就说明可以了。2.把土豆捞出,沥干水,用工具把土豆搅碎。3.放入适量的椰奶,继续搅,直到搅匀成泥状,可以加入海带粒和胡萝卜粒等其他配料,这样开胃的土豆泥就做好了。健康功效:和胃健脾,老少皆宜。3南瓜:健胃消食南瓜中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粮等粗糙食物的刺激。另外,南瓜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肠胃蠕动,是健胃消食的好帮手。不仅如此,它所含的胡萝卜素是瓜类中最高的。而从中医来说,南瓜性味甘、温平、无毒,可润肺补脾,更是补血佳品。平时手脚比较冰凉、易疲倦、贫血的朋友可以常吃。推荐食谱:蒸南瓜1、南瓜外皮清洗干净。2、切成四厘米左右的块。3、水开锅蒸10~15分钟即可。小贴士:当然如果觉得南瓜的味道太寡淡了,也可以加些蜜枣一起蒸,可以增加甜蜜的味道4黄豆:“绿色乳牛”1斤黄豆,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3斤鸡蛋,4斤牛奶,2斤瘦猪肉,可见其“植物肉”、“绿色乳牛”的美誉的确实至名归。而黄豆榨成豆浆对养脾胃也极有好处,在《延年秘录》中就有提到喝豆浆可“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豆浆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中医理论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滋阴润燥。所以,早上来杯豆浆,比牛奶还好哦,既可提气色,还可美容养颜。推荐食谱:炖五香黄豆1.将黄豆去杂,用温水浸泡一天,淘洗干净。2.将姜切碎末。3.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加入清水和黄豆,撇净浮沫,撒入八角、花椒、桂皮、姜末等配料。4. 用小火炖至熟烂,加入精盐烧至入味,淋上香油即可。健康功效:补钙、补铁5玉米:滋养脾胃玉米味甘,可以入脾胃,具有滋养脾胃、促进胃部食物消化的作用。此外,它还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富含纤维,还能利尿排毒,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有助淡斑美肤。剥了玉米,玉米须也别急着丢掉,用玉米须煮水还能排毒美容。可见在蔬菜界中,如果要评出性价比最高的“护肤品”,真是非玉米莫属了!推荐食谱:玉米莲藕煲用料:玉米、藕、冬瓜、花生、香菜、盐或酱油、白胡椒粉;1、蔬菜洗净后切成片。2、热锅下油,煸香玉米、冬瓜、莲藕、花生,加水和盐,用中火炖煮。3、滚开后,关火,加入糖、香菜和白胡椒粉调味。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 汀兰
2020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