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汕头,潮汕文化发源地之一,人们依然遵循着祖祖辈辈的传统。潮汕人的生活和粿密不可分。潮汕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叫做粿,所以潮汕话的粿可以理解成别处的糕。潮汕人把粿做出了几十种花样,有花样,也有传统。清明节当然也有专门的粿,朴籽粿。朴籽粿是春天的颜色,它的染料也来自春天的朴树。据记载,潮汕自古以来就有春季多发时疫的情况,而民间素有清明食叶防病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清明节蒸食朴籽粿祭拜祖先的传统。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古人把正在发酵的酒叫作醅,醅粿的醅字既是它的制作工艺,又是它的味道特点。醅粿制作需要把酵母加入冷却的米饭中混合发酵一天,同时叶芝英会把早稻米洗净,侵泡一晚,米饭发酵好后便与早稻米混合磨浆 ,之后再次发酵四到五个小时。大多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食品都与祭祀有关,人们希望得到先人的庇佑,就会供奉最好的食物,这种供品也素来是制作复杂、费心费力的美食,作为重阳糕的醅粿便是如此。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年糕味美,靠的是糯米的黏甜,古人不仅喜欢吃,还把它变成生活中的万金油,修房筑墙,加入糯米浆堪比水泥,裱画糊窗类似胶水,做鞋浆衣塑形挺拔,还让糯米成为公务员的薪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五斗米就有糯米。 江西人运用奇特的重槌击打方式形成了一种黏中有韧,韧中有弹的年糕。 弋阳年糕的制作手艺是江西省级非遗,许仕忠是为数不多传承这项技艺的人。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糯米的酥、花生的脆、芝麻和油葱的香,在麦芽糖和白糖甜蜜的拥抱下就变成了香酥美味、口齿留香的麻粩。七夕吃麻粩的习俗流行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其中红坊镇的麻粩口碑优良,每年的七夕节前,红坊镇的曹素英都要做出大量的麻粩 。麻粩的用料简单,但制作却费时费力,糯米是麻粩的主要材料之一,要把它的黏糯变成酥香却很费功夫。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七夕这天吃什么?在中国北方,小麦制作的面食是人们的主要选择。在丹东,这类面食称为卡小果。 辽宁丹东,位于鸭绿江边,水草丰美。早在300多年前就有关内百姓迁徙至此,特别是近代“闯关东”,大批山东百姓的扎根,让很多齐鲁之地的民风习俗在丹东传播开来,面食的制作也更加丰富多彩。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华灯初上,王久红开始了每天的秘制时间,青梅、杏脯、冬瓜糖、香元条,6种颜色,9种果料,25年摸索只为打造出为完美的九黄饼。 千百年来,荆州坊间流传,刘备赴东吴相亲,为讨好准丈母娘吴国太,精选荆州特产九黄饼,吴国太品尝后赞不绝口。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在福建莆田,有一种 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 杨剑星做糕点二十多年,九层粿是拿手的一绝,九层粿虽然让人垂涎,制作工序简单而特别,但工时极长 。 古人认为九月九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为了破解这种不祥,自古形成了一整套趋吉避邪的节日习俗。在莆田,九层粿因其有九层,暗合登高之意,满足了人们祈求平安,讨个吉利的心理。再者,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吃九层粿还有纪念妈祖升天成仙的意义。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枧水粽是粤西人熟悉的家常食物,所谓枧水就是草木灰稀释后的碱性溶液,用枧水煮过的糯米清甜金黄,利于存放。择何种草木是各家的秘籍。温灶连喜用龙眼木。龙眼木灰带来的少许甘甜味道是温灶连的粽子独树一帜的秘诀。提前泡好的糯米和枧水拌匀,这个过程全凭经验,如果枧水过多,最后的成品就会苦涩发咸,难以下咽……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