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具体改过需要什么条件呢?“但改过者”,改过要先发三种心。“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留名青史的这些圣贤人,跟我同样是人,同样是大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他可以百世流芳,留名青史,影响到千百年之后的后代子孙,甚至是整个人类、整个民族,这一生太有价值了。而我却是“一身瓦裂”,瓦裂了,就没有用了,意思就是这一生没有什么贡献,甚至于还成了家庭、国家、社会的负担,那就很悲哀了。同样是人,怎么可以活成这样呢?“耽染尘情”,“染”就是染着、贪着。甘愿随波逐流,染上世间很多的恶习。哪些尘情呢?财、色、名、食、睡,对这些欲望都非常贪着,贪财、贪色、贪名、贪吃。病从口人,现在的人这么多病,其实大多是因为欲望控制不住。还有睡,现在的人有时候能睡半天,古人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私行不义”,“私”就是暗中。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谓人不知,傲然无愧”,以为人家不知道,还自鸣得意。其实一个人做不义的事情,那是作践自己的良知。这样的情况假如再不扭转,“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就要沉沦,成为衣冠禽兽自己还不知道。“衣冠禽兽”这个词好像很严重,其实冷静看看,我们假如不受伦理道德教育,人不当衣冠禽兽都难。现在的社会欲望太强,我们不要说别的,现在的人类一年堕胎有五千万例的记录,没记录的不知有多少。这让我们想到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一段话:“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逸居而无教”,每天游手好闲,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伦理道德的教化,“则近于禽兽”。你说现在学历都很高,那是学知识,不是学道德。我们的祖先尧舜在几千年前就看到这个问题,所以赶紧让契当了教育部长,教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今天假如不教人道义,如何做人,怎么可能不“耽染尘情”呢?怎么可能不“私行不义”呢?“人不学,不知道”,不能怪这些犯错的人,你得教他才行。谁教?父母要教,学校的老师要教,所有为人长者都要教,当官的、当领导的更要教。“天地君亲师”,“君”是领导者,“亲”是父母,“师”是当老师的人。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小时前
 石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一直以来很向往圣贤的智慧,希望通过圣贤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跟随老师学习有三年之久了,但自己感觉改变不大,内心还会出现急躁和焦虑的情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圣贤的智慧从戒定中来,从守规矩中来,《一日常规》便是圣贤的日常生活标准。其中的每句话都包含着一颗恭敬的心,都是在磨炼和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非常惭愧的是,我一直没有去真正落实《一日常规》。自己多年来的不良习气非常严重,生活大大咧咧放逸惯了,恭敬心非常不足,这就是自己学习受益少的主要原因。所谓“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今后,我一定听老师话,认真落实《一日常规》,学一条做一条,绝不再自欺欺人。另外,今天的学习还让我很受启发,让我对父母的爱有了新的认识。回想起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与无限的包容,就像我对自己孩子一样。而我面对辛苦一生又年迈的父母,仗着他们对自己的宠溺和包容,常常挑他们的缺点毛病,心里对立,说话顶撞又没有耐心,还总是嫌弃他们唠叨等等,有太多不顺父母心的时候。现在我早已成为人母,想起这些真是内心很惭愧。今后我一定要像爱孩子一样,去包容父母的缺点,绝不再顶撞他们;我要从随顺父母做起,凡事顺他们的心意,就像我小时候父母教我学说话、走路一样,对他们多一份耐心。我要努力修学,希望能及早日成长、早日改变自己,进而福及父母,这才是更大的孝心。心明老师:父母给予我生命,老师给予我慧命。跟随老师学习,让我明白事实真相,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使我不再迷茫,让感受到幸福的滋味,这都是老师给我的。传统文化的根本是孝亲尊师,父母、老师给我的一切,我心存感恩。老师的心愿就是让所有人不再痛苦迷茫,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一定听老师的话,以师志为己志,把小课堂办起来,让榆次的父老乡亲家庭幸福,孩子们都有大志向,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相信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有大家的帮助、陪伴才有今天的小课堂,最应该感恩的就是每一位放下自己来成就别人的各位老师!感恩您们!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1天前
对孩子最值钱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感恩的心,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将来处处遇贵人。假如教孩子只重视成绩,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一开始格局就輸了,在这个卷的时代,父母教孩子难抓到教育根本!以为孩子学习成绩决定一切,非也!对于优秀的父母,他的孩子我们都会格外用心去教,对于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年轻人,我们更要好好培养,让将来国家有更多的人才,这是做老师发心的差别,为了赚钱的老师很难把您孩子引导更远高度,所以您的孩子能遇到一个有德行的老师非常不容易的!要珍惜。像吕老师刚出来社会工作,居然能坚持一学期做公益,请问您身边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吗?如果有,请您孩子好好跟着他学习,孩子能跟着一个好榜样学习,对孩子本事就是最好的榜样教育,孩子将来不会差到哪里,您的孩子总比跟着一些人好太多了,这就是教育根本内涵,希望每一个为孩子好的家长用智慧来抉择孩子学习方向。因为未来孩子竞争,不是成绩决定的,是父母格局和智慧决定的。我上面所分享的内容就是我们办学的目的,无论学什么,最重要是通过学习,您的孩子能学会做人,做事的品格和能力!您遇到过老师会这样跟您说话的吗?如果有,恭喜您遇到好老师了!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人,让孩子跟有德行,智慧和能力的人学习,您的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发布者:Summer
1天前
前不久,阿思里别克在北京参加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颁奖仪式时,他的手机陆续收到牧民们的祝贺信息,有人表示要从家赶到州里迎接他。2022年阿思里别克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从北京领奖归来时,就有牧民骑着马到很远的地方迎接他,并一路把他送到边境警务站。面对祝贺,阿思里别克一边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来接,一边许诺回去后一定看望大家。阿思里别克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长期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一线工作。今年五四前夕,他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卡昝河边境警务站位于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之间的卡昝河谷,年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除了戍边的民警、军人和护边员,那里几乎无人居住。2014年,阿思里别克来到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工作,2015年起担任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站长。他还记得到警务站时,大雪掩盖了周边区域,他们用了3天时间才彻底清理完积雪。在那个没电没网的地方,天冷他们就支个炉子取暖,缺水就刨块冰放到锅里,等冰化了再烧水做饭。那段时间,民警每天都要赶在天黑前吃完饭,天黑后就睡觉,晚上唯一的照明工具是手电筒。“那时想要和家人联系,要到5公里外的边防连,用他们的座机打电话。”阿思里别克说。来到如此偏远的地方工作,阿思里别克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起小时候接触过的牧区民警。阿思里别克生在牧民家庭,父母是护边员。印象中,派出所民警时常到家里开展宣传教育,同时也会帮家里干活。他记忆最深的是每逢草原上有赛马比赛,民警都会给大家拍照。“牧民没有照相机,民警把照片洗出来送给大家,大家就很高兴。”他说。在日常工作中,巡边是警务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警务站到界碑的21公里直线距离,民警翻山跨河,就算是骑马来回也要一天时间。巡边时,他们最怕遇到狂风暴雪天气,大家只能手拉手慢慢前行。即便如此,他们也会坚持走完全程。“任何危险都不能阻挡我们,这是我们的责任。”阿思里别克说。除了巡边,帮助牧民解决各种困难也是民警的重要工作。卡昝河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牧民的夏牧场。每年6月至9月,30余户牧民会赶着两万余头牲畜进入河谷。每次牧民搬来,阿思里别克就主动联系他们,帮他们干活,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2017年,警务站通电通网并专门配备了皮卡车。遇到紧急情况的牧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阿思里别克。2023年6月,牧民马志荣在放牧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头部、锁骨等5个部位严重受伤。在紧急关头,马志荣拨通了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电话:“我骑马摔倒了,快来,快来……”“他还没说哪里受伤了、出事地点在哪儿,就没声音了。”阿思里别克回忆,当时自己立即组织救援队赶往其放牧的草场。多年的巡边护边,阿思里别克比牧民还清楚辖区地形。可以打电话报警,就说明他在有通讯信号的区域,按照这个思路,民警最终找到了马志荣,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事后阿思里别克得知,马志荣受伤后的第一个电话并没有打给家人,而是打给了警务站,他知道只有阿思里别克能找到自己。“每次听到牧民如此信任自己,我就觉得留在这里是值得的。”阿思里别克说。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的11年里,阿思里别克曾带领3名护边员跳进冰冷的河水将牧民的20余只羊救上岸;曾不顾安危驱赶狼群,保护牧民的牲畜免受损失;曾自掏腰包为被大风吹毁帐篷的牧民购置新装备……11年来,他累计帮助牧民解决困难3800余件,送医送药400余次,资助受灾牧民6万余元,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万余元。11年来,阿思里别克走破了26双作训鞋、作战靴,巡逻里程达12万余公里。“小时候看着民警帮助我们,如今我也成为戍边民警的一员。看着辖区老百姓因为我们过得更好,我们感到很自豪。”阿思里别克说。(记者杨宝光)责任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1天前
 在一个群里与一个家长在聊天,她问我:“我允许自己的怨气随意发作,您觉得对不对?”(因为我已经了解她的性格,想帮助她进步。)我回答如下:     您说什么都对,因为这是您现在认识层次最好的抉择!您是善良的,如果努力提升,会怨气越来越少!同时您是傲慢的,很难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所以进步缓慢。        我继续对她说: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傲慢,不信我们可以反观自己,看看自己的智慧、心量年年扩大多少?能接受别人骂的格局几十年提升了多少?爱生气的毛病学习了几十年又改了多少?       说到这里,我又接着说:“据我对周遭熟人观察,一个人的财运不好,主要原因也是傲慢,因为可能几十年都没有虚心主动请教贵人,帮助自己改自己的毛病,没有扩大自己的心量格局得以遇到贵人的帮助。自己又没有很高的自省能力发现自己的毛病,当然不会与更多的人友好相处,待人接物处事的格局也不会太大,结果就是努力几十年,也没有提升什么本事!      这位家长听完之后,表面挺客气的,过了一会,突然受不了了。可能从小到大几十年了,没有人批评过她,突然说:“群里所有人都对她好,就我对她不好!”因为她受不了别人批评。​        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什么时候都要生智慧才是真本事。从这次谈话,我悟到了一个人不能接受别人批评,或者从来不虚心请教别人指出自己毛病,她的德行是很难年年提升的。无论怎么学习,都是形式,真正的实质并没有真的改变,当然命运好不到哪里,因为包容别人的心量太小了。        您今天接受别人的批评了吗?如果很久都没有人批评您了,您一定要找原因,什么原因呢?因为人人知道您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所以没有人会再自讨没趣去说您了。那恭喜您,您一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了凡四训》说:一天不改过,一天就白过。能力很难提升,心量难一天天扩大,赚钱的善缘难天天增加!福报也难天天增长。与天下聪明俊秀之人共勉之!
发布者:Summer
1天前
上周我参加了线下七天封闭班,才深知,这仅仅是学习传统家庭教育的开始。对于传统文化,我曾感到陌生和恐惧。这是一个我未曾涉足的领域,曾误以为它是封建思想的残留。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班,也误以为是类似传销的组织。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从最初的迷茫懵懂逐渐转向理解,初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思想所受的冲击也是未曾想象的强烈。原来,古圣先贤为我们遗留下了这么大的一笔宝贵财富! 每日践行《一日常规》,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清晨按时起床,到夜晚规范睡姿;从整理内务、坐立姿态,到言谈、仪容、饮食、出入;再到读书要求、课桌摆放、日常称呼等细节。这些看似琐碎的规范,实则是培养做人的基石。尽管我现在践行中仍有诸多不足,但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定能在这些细节中完善自我的品德。​王校长用亲切直白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的《太上感应篇》,给我们解读了传统文化的真谛,令人印象深刻。聆听王校长的教诲,总是听不够,有种如饥似渴、意犹未尽的感觉。老师通过个人经历教导我们尊老爱幼是积累福报的途径;要有一颗善心,要顺应自然,要对他人宽容和理解。始终怀有一颗爱人、敬人之心。康校长的访谈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从原来痛苦的经历,到学习传统文化而发生的巨大转变,这一切让我深受触动。我没有想到,人是可以教的好的,我开始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了。二位校长运用古圣先贤的智慧,帮助了许许多多痛苦的孩子和家长,让千万个家庭因传统文化而重获温馨!此次学习正值学校十六周年校庆,我也通过视频有幸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看着王校长和康校长从年轻力壮到如今白发满鬓,他们那颗爱人、无私的心,依旧在闪耀未曾改变。他们的德行让我深受震撼,令我肃然起敬,原来世间真有如此大爱无私之人!感谢两位校长无私的大爱拯救了无数家庭,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衷心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惠及更多家庭和孩子。从现在起,我要努力修正自己,影响更多的人!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天前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在学习《了凡四训》时,康老师反复强调,我们应当敦伦尽分,在五常之道中不断历炼,断除私心,涵养温顺之德。上一周,我深刻反思与婆婆相处的点滴,终于找到了自身不孝的根源——内心深处潜藏的忤逆情绪,以及对婆婆观点的抵触与不认同。随后的七天里,我努力改变:尝试无条件接纳婆婆的想法,摒弃内心的对立与反抗,认真倾听、欣然接受并遵照执行,不再固执己见。虽然尚未做到尽善尽美,但改变已然发生。当我放下个人执念、顺从老人吩咐做事时,内心变得轻松愉悦,婆婆也满面欢喜。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我倍感温暖。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进步的过程。处理好与婆婆的关系后,紧接着解决新的人生课题,改善与老公的关系。感谢命运的安排,这些课题正是促使我成长的契机。就在上周六,我们在家举办“百人千场”分会场。午餐时,在摆放饭桌的问题上,我与先生产生了分歧。我提议将桌子竖着分成两排,认为这样能容纳更多人;而先生主张排成一横排,方便大家围坐共餐。当时,我想解释自己的想法,但考虑到当着众人的面争执影响不好,便勉强按先生的意思行事,内心却满是不情愿。饭后,梁老师和赵老师私下善意提醒我,指出我在随顺方面做得不足。对此,我心怀感激,也深刻认识到总爱与先生对立,这正是我的一大过失。昨晚,我仔细剖析对立的根源,发现一切皆源于内心的傲慢、对先生的嫌弃与怨恨。学习传统文化多年,我一直以为自己已深信因果,却未曾想仍在抗拒命运,与生活较劲。平日里,我看似表现良好,在没有观念冲突时也能和谐相处,但只要内心的傲慢与抱怨没有根除,一切不过是表面功夫,不真实。我明白,唯有真正接纳先生抽烟、喝酒、脾气急躁、睡觉打呼噜等所有习惯,才算是真正相信因果,才能做到全然随顺。发现自身缺点,我反而感到欣喜。接下来,我定会听从老师教导,切实改正不足。在此,衷心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也盼望着,能通过自身努力,让父母师长早日看到我德行的长进,从而安心宽慰。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天前
  好不容易又到周末,孩子回来了,能好好放松团聚!一起分享美食……     吃着吃着杨桃,孩子说杨桃,语文课读到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杨桃的。哥哥接话说记得小时候也读过,爸爸接着说,好像他时候也读过,但不记得内容了!孩子接对爸爸说,我都还记得,您怎么都忘了?爸爸说他脑子比较笨,学习记性差!这时妈妈笑着接话说,我就喜欢爸爸笨笨的样子,太精明的人不太喜欢!(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做人不用太精明了)。​        过了你会,到了吃饭时间,大家边吃饭边聊天,爸爸喜欢聊他的过去,说单身的时候,特别干净,同一宿舍6个人,他的床最干净,不给人坐他的床,以免弄脏,如果确实要坐他的床,必须换干净睡衣!还聊到以前工资不到3000元,日子也过得很舒服,吃一个好的外卖才15元,请大家美吃一顿才100多元,很爽!周末到外面喝喝啤酒,才10多元消费……爸爸和孩子聊个不停,把孩子逗了呵呵笑……      过了一会,妈妈开玩笑说,那时候都没有注意到您爸爸工资才2000多,怎么还看上了!女儿接着说,妈妈不是说过有个很有钱男看上您好吗?怎么不选择呢?妈妈说,我看上的是爸爸的人品,跟他在一起很舒服,没有压力,您爸爸很随和(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人品最重要)。        教育孩子您觉得板着脸讲道理,说教好,还是在欢声笑语中润物细无声好呢?父母教育孩子要掌握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要时时引归与德行相应,绝对不会错!父母要坚持学习才能更有效的做到啊!       一起努力: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发布者:Summer
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