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一粥一汤祛湿气

湖北省中医院

 

小小湿气,危很大!中医所说的“湿邪”致病,主要包括外湿和内湿两个方面。

 

“外湿”是指除人本身之外的来自外界环境的“湿邪”,外界环境包括久居阴冷潮湿之地、气候潮湿、长期水中作业等。

 

“内湿”则是由于五脏六腑中脾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所引起的湿浊痰饮停于体内的邪气,凡是能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的诱因均可导致“内湿”的产生,如嗜食烟酒、过食肥甘厚腻、肆食生冷等。

脾受湿阻,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临床表现也会因人而异。可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食欲下降不想吃饭、腹胀腹泻、大便不成形。出现骨关节问题如关节疼痛重着、周身困重。还会出现精神不好、懒、不喜动、肥胖、湿疹、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所以一定要注意。

一粥一汤,轻松祛湿气

 

赤小豆薏苡仁粥

 

制作方法:1、分别浸泡赤小豆、薏苡仁 2~3小时 2、大火烧开,煮20分钟 3、小火炖到糊化,或者关火焖半小时之后再炖20分钟。

 

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功能;赤小豆有健脾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能,可治水肿,脚气,腹胀腹泻,痈肿等疾病。

 

注意:体质虚寒者、怀孕妇女以及正值经期的女性,应要避免食用,有尿频的人不建议喝。

 

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或薏仁。此方具有健脾、养颜、降燥等诸多益处。加入栗子和冰糖,更适合夏天的天气。

 

制作方法:四神料包洗干净放入锅里,倒入清水,加入粟子肉,用小火煮30分中,再加入冰糖,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 1: 1:1,约每味20克左右。

 

注意:阴虚内热体质及经期妇女不宜喝四神汤。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9月04日
作者:倪帅“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希望大家坚决拒绝毒品,拥抱幸福的生活。”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永安街道万宁社区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黄河老年骑游队。这支队伍的队长张凯,是一位年逾八十、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带领着平均年龄70岁的队员们,骑上插着禁毒宣传小红旗的自行车,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分发禁毒手册,讲解毒品危害。张凯戴着一副老花镜,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回忆起2007年3月5日黄河老年骑游队成立的那一天,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骑游队选在学雷锋纪念日这天成立,就是希望我们能像雷锋那样,服务更多人,传递正能量。”这支骑游队由离退休人员组成,他们的志愿宣传活动丰富多样,从禁毒宣传到消防安全,从节水环保到减灾防灾,涵盖了社会公益的多个方面。作为队长,张凯总会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以确保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普法宣传是我们志愿服务的重头戏。”张凯介绍说,他每年都会策划“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普法主题宣传活动。在宣传民法典时,张凯更是带领骑游队到达徐州各县(市、区),历时一周、行程700多公里,沿途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0余场次。除了普法宣传,张凯还是老百姓的“维权卫士”。18年来,他带领着队员们坚持义务帮助消费者维权,曾用一年多时间帮助陷入“保健品”骗局的老年人成功维权,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看到老人拿回自己的血汗钱,我比谁都高兴。”张凯笑着说,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张凯一直认为,帮扶困难群体是黄河老年骑游队的使命和责任。骑游队与多名孤寡老人、残疾人结对,定期上门看望,送上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询问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队员们也会定期前往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帮助他们打理个人卫生。“大家都是老人家了,他们就像我的朋友一样,看到他们开心,我也开心。”张凯动情地说,“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陪伴。”除了日常的帮扶活动,张凯还会带领队员们积极参与各种募捐和义卖活动。他们曾为邳州铁富镇艾山后村组织捐献衣物,短短3天时间内募集并捐献衣物11000多件;也曾在凛冽的寒风中参加为邳州白血病患儿的义卖活动,所得千余元善款全部捐给患病儿童家庭……“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是我们骑游队的传统。”张凯笑着说道,“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心还年轻,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8年来,张凯带着黄河老年骑游队一路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和爱心,这支队伍已经成为徐州城的一张“流动名片”。“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骑下去,一直服务下去。”张凯坚定地说。张凯的身上闪耀着凡人微光,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无论年龄多大,无论身份如何,只要心怀善意和热情,就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他带领的这支银发骑行队,也正将他们的微光汇聚成照亮人心的温暖火焰。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9月04日
作者:赵倩倩 杨丹丹盛夏的皖北平原,热浪蒸腾,大地仿佛笼罩在金色的薄纱里。在一片青翠的玉米田,72岁的徐淙祥手指轻捻叶片,眯缝起眼睛,专注地察看玉米长势。五十余载光阴,从青丝到白发,这位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老徐”的种粮能手,始终保持着对土地最深的眷恋。他用半生的光阴,坚守着“多种粮、种好粮”的朴素信念,将一位农民共产党员的初心,镌刻在这片土地上,也书写进国家粮食安全的厚重篇章里。“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不能再看着乡亲们吃不饱了,要靠科学种田干出个名堂来!”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放弃了成为一位民办教师的机会,毅然回乡务农。彼时的黄淮大地,“望天田”广布,小麦亩产不足150公斤,大豆仅几十公斤。面对眼前的困难,19岁的徐淙祥反复翻看借来的农业科技书籍,夜晚挑灯苦读,白天躬身试验。他自创了草木灰混合秸秆高温堆肥法,用烟叶泡水制成土农药防治蚜虫,在贫瘠土地上蹚出了一条增产新路。1983年,徐淙祥通过全省统一考试成为一名乡村农技员。1985年至1986年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在太和县实施“黄淮大豆高产攻关七五计划”,他负责的田块产量每年都名列前茅。1991年8月,他担任乡镇农技站站长,承担了安徽省区域大豆生产试验项目。面对砂姜黑土“雨天一团糟、晴天硬如刀”的困境,徐淙祥带领团队攻克土壤顽疾,经过多年实验探索,采取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及土壤深耕等技术,提升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土质、增强了地力。2010年7月,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近年来,徐淙祥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将自己种的地全部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是徐淙祥常挂嘴边的顺口溜。2003年,他负责的高蛋白大豆丰产栽培试验遭遇罕见洪涝、龙卷风、冰雹等多重袭击。风雨肆虐时,别人往屋里跑,徐淙祥一家人却冲向大豆田,连续3天泡在齐膝深水中扒沟排水,腿上划满血口。最终,181.6公斤的单产纪录在灾年创造了奇迹。执着终得山河报。2022年夏收时,“阜航麦1号”平均亩产811.29公斤、“皖垦麦22”平均亩产818.52公斤——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历史性突破800公斤大关。开镰当天,他忍不住提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丰收喜讯和十多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当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说,“我记得你这个安徽太和的种粮能手。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捧着回信,这位种田“老把式”热泪盈眶:“真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还记得俺这个种粮能手!”科技种粮有“秘籍”走进徐淙祥的办公室,记者看到53本五颜六色的笔记本已经摞成了“小山”。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气候、墒情、苗情、病虫害、草情等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这些田间“档案”,记录了一位“老把式”迈向“大国农匠”的坚实脚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他毕生的信仰。201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来到张槐村,曾到徐淙祥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里了解小麦种植情况。“当得知我们刷新了前一年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时,他肯定了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并勉励我们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还告诉我们,抓好科技兴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就有保障了!”那个场景,徐淙祥终生难忘。科技如何兴农?徐淙祥深知作物高产的突破在良种。多年来,他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育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试种“皖垦麦22”“华成865”等20多个小麦良种,培育出了“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为黄淮粮仓筑牢根基。机械化、智能化是现代农业的“翅膀”,良法是丰收的保障。“在政府有力支持下,2023年我们建成了智能化监测系统,使用卫星遥感监测终端,配备多架无人机,大大提升了病虫害预警准确率。”徐淙祥的基地还设立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家小院成了“专家大院”,同时承担了小麦、大豆等作物的优良品种选育、区域试验、引种试验、耕作制度优化、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国家级农业科研项目。如今,徐淙祥编写的120首“小麦拔节需肥大,壮苗也要把肥下”等农谚,让复杂的技术变得深入人心、朗朗上口,成为当地人科技种粮的“秘籍”。“基地安装使用的北斗导航播种机,能够精准控制播种行距、株距,每千米直线精度误差在2.5厘米以内,有效减少重播、漏播,降低种子使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徐淙祥告诉记者。2024年,他的田地里再次传出捷报:夏玉米高产田块亩产1009.1公斤,夏大豆高产田块达302.38公斤,示范带动太和县大豆播种面积达100余万亩。在流转土地中,他专门划出300亩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今年全国40余个大豆品系、30个玉米品系搭建了“比武擂台”。“想要多打粮,就找徐淙祥”站在张槐村一棵亭亭如盖的楝树下,徐淙祥说:“十多年前,这株楝树只有小臂粗细,如今已亭亭如盖,树上的五个分枝被村民喻为‘五谷丰登’的象征。”“独木不成林”,共同富裕的梦想在当地的广袤田野上生根发芽。引进新品种时,徐淙祥总把风险留给自己:“我先试种看看到底怎么样,成功了再推广!”乡亲们交口称赞:“要想多打粮,就找徐淙祥!”2022年,他牵头成立了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构建起“大户带小户、技术传万家”的协作网。在庄稼生长关键期,田间学校就地开课,精量播种、赤霉病防治等关键技术在地头演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接待现场观摩6000余人次,举办技术培训70多场次、培训人员4300余人次。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始终为种粮农民鼓与呼:2023年推动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024年建议修改《农业保险条例》覆盖高产示范田,今年提交了《自然灾害防治法》议案。在他看来,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才能筑牢大国粮仓根基。最令徐淙祥欣慰的是,他的儿孙接过了接力棒。2008年,儿子徐健从农资经营转向粮食种植,引入智能灌溉系统,让农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孙子徐旭东2018年大学毕业后返乡,领办合作社各项农业试验示范项目。三代人把“家”安在田间,累计种田1.8万余亩,生产粮食超2万吨。望着夏日里的沃野良田,徐淙祥充满期盼:“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带着乡亲们多种粮、种好粮,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9月04日
作者:孙杰“那段历史太残酷。那是中国人的耻辱,是亡国恨。”80多年前的惨痛往事,让95岁的李荣刻骨铭心,老人说:“谁要忘记那段历史,就是背叛!”1930年,李荣出生在河北安国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她就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当小交通员。11岁那年,一名八路军重伤员在李荣家中养伤,给她讲了不少打鬼子的故事,怎么跟小鬼子拼刺刀、怎么躲过敌机轰炸……小李荣听得特别认真,内心充满敬佩。这期间,村里召开抗日动员大会,会上,李荣代表儿童团上台发言:为了打日本鬼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好男儿去当兵,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小小少年的心中,有了远大的志向。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开始了“大扫荡”,杀光、抢光、烧光的残暴“三光”政策,致使“无村不戴孝,处处是狼烟”。有一个村,全村人躲在地洞中,被鬼子发现后,用烟活活熏死;鬼子抓到一个区小队队员,当着村民的面,用开水活活烫死。“我嫂子的父亲是抗日干部,被鬼子杀害;3个孩子在路边玩,有两个死在敌人的马蹄下,只有我的表妹幸存了下来……”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即使环境残酷,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也没有退缩,提着脑袋和敌人斗争,经常夜里去端炮楼、打敌人。李荣的哥哥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区小队队员和村干部经常夜里到她家开会。站岗放哨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荣一家的身上。“为躲避敌人搜捕,我们家挖了3个地洞。”李荣记得,大洞给小队用,中洞给村干部用,哥哥单独用一个很小的洞。小洞是在一个不易搬动的大柜子下面——因地方太小,大人不容易转身,小李荣就成了主力,用大勺子一勺一勺往外挖,整整两晚才挖好。这地洞,后来还真派上了用场!1943年7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父亲赶紧催促哥哥钻进小洞。刚躲好,4名日本兵就冲了进来,带走了父亲,又把李荣从炕上揪下来,连推带搡地把她拉到有小洞的那间屋里。“八路军在哪里?哪里有洞?”一名日本兵端着枪,恶狠狠地指着李荣问。“我不知道,我家没洞。”日本兵用刺刀到处捅、到处翻,没翻出什么,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顶住她的胸口,吼道:“说!说!不说我就挑了你!”“就是死,也不能出卖哥哥,更不能出卖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刺刀,李荣毫不畏惧,一言不发。就在这紧急关头,外面哨声响起,一个日本兵跑进来,把4个人喊走了。李荣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日本兵找到了区小队的洞口,又是打枪,又是烟熏,僵持了很长时间。好在最后,区小队的人从另一个洞口撤走了。送信,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李荣说,最难的也是1943年那一年。当时,要送一封营救同志的重要口信,得经过一个被称为“鬼门关”的敌人据点——炮楼。“为啥叫‘鬼门关’?因为炮楼城门上挂着4颗村干部的人头,血淋淋的,村里一个年轻人过炮楼时因为紧张,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挑死了。”李荣穿得又脏又破,打扮成小叫花子的模样出发了。一路上,她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害怕,敌人要问起,就说去看姥姥。走到城门下,见鬼子正搜查一个挑担子的老乡,李荣趁机快步走了过去,可心里仍怦怦跳个不停。完成任务回村,再经过“鬼门关”时,李荣抬头看了一眼人头,那仇视敌人、死不瞑目的眼睛,让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由于在儿童团积极抗日,1945年5月,15岁的李荣和其他两名同志在支部书记带领下举起右拳秘密宣誓,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同年,李荣参军到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终于实现当兵的梦想。1946年,她被分配到华北野战军做电台工作。“我们是幸存者。”每每想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英烈,李荣就非常难过。再回看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更心存感激:“是党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心里真自豪。”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9月04日
愿你历经风雨,还能笑着奔跑。01换一种心境才明白: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相处就是,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生活很苦,余生不长,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彼此懂得的两个人就是如此,哪怕只是静静地站着,一句话也不说,也足够美好和惬意,足够很安逸和舒服。02换一种心境才明白: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谁也没有义务一直对谁好。失去的遗憾无法再弥补,还未到来的无法预知。别弄丢了对你好的人,别让失去教会你爱。03换一种心境才明白:乱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世界上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永远是语言,当我们乱说话时,对别人出言不逊时,就像钉子留在树上的疤痕一样是永远消除不了。乱花钱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做好金钱上的断舍离,管好心态,有原则赚钱;管好口袋,有节制花钱。没事的时候,愿你赚钱买安全感。有空的时候,愿你花钱买幸福。乱发脾气是要付出代价的:什么脾气,什么病。当你生气时,气血瘀阻,容易产生结节与增生;当你发怒时,肝脏受损,容易虚冷。04换一种心境才明白:当初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溺爱,不但使我们本身成为一种负累,也使孩子迟迟挺不起生活的脊梁。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真正有意义的吃苦不是单纯物质上的委屈孩子,让孩子通过努力去战胜苦难,赢得真正想要的东西,获得后半生独立生活的底气。人生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走的路。现在吃的苦,现在受的伤,会成为日后的徽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话一点都没错!05换一种心境才明白:人生两件事:忙着,清醒做事。闲着,糊涂做人。一个人的成熟,就是懂得糊涂。对朋友糊涂一点,不计较付出才能得到;对别人糊涂一点,这样才能赢得信任;对爱人糊涂一点,给他自由也给自己空间;对事情糊涂一点,船到桥头自然直。余生,就要糊涂地过,快乐地活,知足地乐!06换一种心境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拥有了多少,而是你的心是否满足。不属于你的,别强求;得不到的,就放下。不盲目攀比,不纠结不逃避,用最好的姿态去迎接崭新的明天。07换一种心境才明白:“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别沉迷于过去的阴影中,否则你永远看不清前面的路。有些事情,摆摆手,过去的就过去了,走出来便是春天。活了98岁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人不能生活在回忆当中,不能生活在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或对去世的友人的哀念之中。一个人应当把心思放在未来,放到需要自己去做点什么的事情上。”08换一种心境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平凡如你我,每个人,都有各自无法言说的心酸。如果生活注定充满艰辛,那就学着做拯救自己的那个英雄。09换一种心境才明白:真正的朋友,交的是心,讲的是真,而不是客套的寒暄、虚伪的奉承。风雨人生路,如果有幸遇到值得用真心去交往的人,请记得好好珍惜。10换一种心境才明白:有些路,终究是要一个人走。哪怕前路漫漫,布满荆棘,只要勇敢闯过去,你经历的所有艰辛,有一天都能笑着说出来。愿你历经风雨,仍能笑着奔跑。
发布者:Summer
09月04日
人心难满,欲壑难填。知止常足,终身不辱。一切免费的东西其实都暗中标好了价格,眼前的便宜可能会在日后收取高昂的费用。不占便宜,是一个人最大的精明。 1 贪小便宜,吃大亏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没有付出的收获就像陷阱边的珠宝,如果此时不提起精神,眼界放宽,反而执迷于那些许的便宜就会落入更大的陷阱。 天上不会掉馅饼,假如真的掉馅饼,世界这么大,也不会落到你的头上。 老话说“抓了芝麻,漏了西瓜”,西方有一个豺狼舔血的寓言故事,羊群中有两只羊打起来了,犄角相互顶撞流了不少血。有一只狼走了过来,舔地上的血,希望能够先喝点血再吃羊肉,谁知两只羊撞在一起,狼躲闪不及,被两只羊角捅破了肚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楚怀王贪图秦国的商于之地,绝齐亲秦,导致怀王被扣秦国,楚国国力大减。 不要贪便宜,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大家都懂的,一分价有一分价的道理。不要贪便宜,不是你的东西不要伸手。 生活中的便宜别占,你占一点,日后付出的就多一点。 2 便宜好占,情难还 《菜根谭》中说,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 你占别人的一点便宜,都是在消耗人情。都说钱债好还,人情债难偿。 你占别人一点便宜,一次还好,如果次数多了,别人心里就会形成个疙瘩,你也会变得讨人嫌,即使别人嘴上不说,也会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疏远你,毕竟没有人喜欢跟贪小便宜的人在一起。 贪小便宜的人总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没人发现,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殊不知,其他人就像看小丑一样看着你。你占的便宜就是在消耗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感情。 有些人总以为占便宜等于会过日子,其实二者并不能划等号。占便宜只是一个人眼界不够宽,修养不够好的表现。 不要贪便宜,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用,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自己人,别人的东西不要不问自取。朋友亲友间,面对一点点蝇头小利,相互谦让一下,没必要什么好处都自己占。 别人的便宜别占,你占一点,感情就淡一点。 3 有来有往,才长久 有人说,有来有往,才叫关系。老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关系的长久在于互动,有来有往,人生才能融洽。 佛教中认为,要想获得福报,就要布施,而占便宜是折损自己的福报。 生活中我们说有来有往,人生中我们说阴晴圆缺。生命就像一架天秤,两端均衡才能保持平衡。便宜不能一人独占,就像生命中的好事不会总轮到你。有输有赢,有灾有福,上天有他保持万物平衡的法则。 遇到好事,在自己已经享受的基础上不妨考虑一下别人。某些事情可能自己不符合条件,别人符合的情况下不如推荐一下别人,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又能为自己结一个善缘,何乐而不为呢?在自己占了别人便宜的情况下,也让别人占一下自己的便宜。 没有谁能独占晴天,也没有谁会总面阴雨。有来有往才是生命的张驰之道。 你能看到的便宜都不是真正的便宜,真正的便宜都藏在看不见的未来里。 不占便宜,生活中的便宜别贪;不占便宜,周围朋友的便宜别占;不占便宜,占了别人的便宜,也要让人占回来。 一个人最大的精明,就是不占便宜。
发布者:Summer
09月04日
2021年1月8日,记者一行3人来到抗战老兵徐建立家。一进门,老人正坐在火炉边喝茶,见到我们来了,热情地站起来招呼。除了耳背,老人身体很硬朗,天气暖和时还会外出赶集。在老人大儿子徐会博的“翻译”下,老人讲述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家中独子 毅然参军徐建立1925年出生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五村的一个穷苦家庭。8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妹妹与父亲相依为命,一家人靠父亲打短工维持生计。1939年9月至1940年10月,中共清河地委都设于大码头镇央上一村。清河地区辖广饶、益都、寿光、临淄、邹平、长山、历城、桓台、高苑、博兴、蒲台等13个县,有党员16000人。根据地东接胶东,南跨胶济铁路与鲁中为邻,西枕津浦铁路,北连冀鲁边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区之一。仅央上五个村参军人数就一百多人,大家用“央上连”来形容这里走出的抗战军人之多。1945年1月,深受红色思想影响的徐建立告别了家人,毅然参军,当时他刚刚20岁。“我们用的是土枪,日本鬼子用的是盖子枪,当时就在蒲台那里,沿着胶济铁路跟鬼子打仗。虽然我们是空着肚子上的战场,但是很快就把鬼子打退了。”徐建立回忆起当时打鬼子的场景印象深刻。徐建立离家后不久,妻子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而此时已离家的徐建立直到1953年退伍,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战友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徐建立转入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一次发生在潍坊昌乐的战斗让徐建立印象深刻。当时徐建立与多名战友都集中在一个地堡中,每人发了四枚手榴弹,战斗即将打响,徐建立拿手榴弹的过程中发现手榴弹引线拉环不知道怎么弄掉了,拉开引线的手榴弹冒出了烟,地堡里全是战友,出又出不去,怎么办?千钧一发之际,徐建立把手榴弹压在了身子下面。“当时我想的是,炸死我没关系,还有一地堡的战友呢。我死了不要紧,不能让战友们受伤。就是死,也要保护好战友,我一着急就把手榴弹压到了屁股底下。”徐建立说,“也是命大,只是受了点轻伤。”提起危险的经历,徐建立只是呵呵一笑。“我们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是陈毅,政治委员是饶漱石。”提起这些,徐建立还记得特别清楚。解放战争胜利后,徐建立及战友在上海进行了三个月的技术学习后,就跟随部队北上辽宁沈阳,从事工程机械技术工作,直到1953年退役。退役后的平淡乡村生活1953年,徐建立退役后返回家乡,记者来到徐建立家时,他正在火炉边喝茶。倒茶的茶壶是徐建立自己制作的“保暖茶壶”。用泡沫把陶瓷茶壶包起来,外面再用胶带仔细缠好,在寒冷的冬天,茶壶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徐建立一边介绍,一边拿着茶壶倒水喝起来。在为徐建立拍照时,老人坐姿标准,腰背挺得笔直,革命军人气质自然流露。多年前,徐建立的老伴已经离世。近几年,徐建立年纪逐渐大了,由6个子女轮流照顾,生活虽然平淡,却并不寂寞。沧桑的大手轻抚过挂着军功章的军装,从徐建立身上我们看到了抗战老兵那种舍己为人、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战争岁月,要百倍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发布者:Summer
09月04日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拼命没命,改命好命! 当命改了,命基础上的一切,会自动发生改变。 改变者——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改变家庭→改变世界! 一、如何获得更多利益? 不要期盼指头粗的苹果树能结出很多苹果,因为一旦结出好多苹果,果树必定会折断而死。 那该如何让树结出很多苹果呢? 当苹果树长得更高、更粗的时候,果子自然就多了。 人生也是这样,努力成长自己的智慧、境界、格局和修养,【厚德】了,自然就能【载物】。 所以我说: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 又说:厚德后得。英文:HOLD. 慈悲、智慧、境界、格局、能力是花,名利是蝶。 只要有花,蝴蝶纵飞走了,但它必来;只要无花,蝴蝶纵飞来了,但它必去。 花多蝶多,花少蝶少,无花无蝶。 二、如何改变命? 第一大福田,是父母恩福田,就是报父母的恩! 道理容易明白,行动却不易!       例如,有些孩子说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泥水工,每天很辛苦才能赚到钱,但是孩子上班不努力,怕苦,工作怕累,当然不是真孝顺父母,慈悲心还生不起来,所以福报很薄! 我们这颗心又叫心田,也叫心地。因此看一个人有没有福,就要看他对父母孝不孝顺。 第二大福田,是知恩报恩福田。 身边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孩,没钱再读书,姑姐让她去深圳公司上班,没有地方住,给她住自己家,后来还在深圳找到好老公。但是没有人告诉她自己命运改变多么不容易,如果没有姑姐就没有自己今天幸福。女孩结婚,再不联系姑姐,哪怕是过节问候都很少。有一天女孩突然有很大的困难,又想起了去求姑姐帮忙……大家想想,姑姐会怎么做? 厚德载物,没有感恩之心的心,即使遇到贵人也将失去……一个人越能看到别人付出,越能感谢别人付出,她的心就越慈悲,德行就会越来越厚,厚德载物! 相反,如果那个女孩心量窄,没家教,不会从自己找原因,反而埋冤姑姐不帮她,可能因为不帮她而恨死姑姐,死不往来了!其实,想想,一个年轻人对长者不恭敬,吃亏的是谁? 身边一个妹妹,从小到大都是姐姐帮助她,读书,工作都离不开姐姐帮助,真是长姐如母,但是妹妹看不到姐姐付出,以为觉得理所当然,生不起感恩心,也没有恭敬心,常常说话伤害姐姐,吵架死不相让,非得争个输赢……当妹妹的真的没人教,自己也不懂,不能体谅姐姐多么希望妹妹能爱姐姐,多关心姐姐,能跟姐姐一条心啊!伤害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伤害天地良心…… 所以福田心耕,对有恩的人都生不起爱,感恩,心不是够大的,命运是很难改变的! 养不教父之过,这些道理有没人给我们讲过?我们自己懂不懂?我们能做到了吗?我们有没有教给孩子?新年又开始,回忆回忆一路帮助过自己的人吧,把心变柔软,把爱传给别人,让自己心更慈悲!厚德载物! 第三大福田,是慈悲福田。慈悲福田又叫做贫穷福田,就是升起慈悲心,去帮助那些贫困苦难的人,去帮助弱势群体、关心自己的下属,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福报。 比如,国家有地震、洪水之类的灾难,我们就要为那些灾区的人做一点什么。再比如,每天主动给人问候,家里垃圾分类,给家人爱语,路上捡垃圾,给人举手之劳帮忙,不说别人坏话,不贪小便宜,没有害人之心,帮助过自己的人及时感恩…… 如果我们的公司赚了一千万,可以用20万去关怀左邻右舍效益不好的公司,这会积累非常大的福报。其实,很多人对财富没有觉醒,赚钱到底要干什么?他们认为是累积数目。其实钱是拿来产生作用的——帮助他人,拯救他人,这样才有价值和意义,也就有了福报。比如,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不是用来保存20年的。生命也不是要长生不老活一万年,如果活一万年不起作用,也是白活了一场。 再比如,我们不买一万块的LV包,把钱施舍给社会上贫穷的人,这就是舍钱,这就是发财。一万块,买一个包就没有了,我们只能拿包炫耀下,但之后还会空虚,感受不到高级的幸福。再高贵的奢侈品对生命不会带来改变,就好像给蚂蚁的窝弄鳄鱼皮、镶钻石,但蚂蚁还是蚂蚁,命不改变。 而当我们布施的时候,就会有富有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财富之母。我们一定要加强布施时富有的感觉,而不要把贫穷的感觉置于心中,久而久之,感觉的种子会变成现实的果子。所以贫穷的感觉比贫穷本身更伤害生命。 最后,请记住生命中的三大福田:父母恩福田、知恩报恩福田、慈悲福田。它们虽然不是直接的财富,但是能生出财富。就如我们的母亲,虽然从她身上看不到儿女,但是却能生出儿女。所以“三大福田”是财富之母。 还要记住“三道”的三大作用:“孝道”决定福报,“师道”决定智慧,“天道”决定平安健康
发布者:Summer
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