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原文:宏谋按:前二篇,为学者定其纲宗,端所折向。而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织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译文】宏谋按:前二篇,为读书人定下纲领宗旨,端正学习导向。而童蒙养正所入门的地方,则必是从易知易学开始。故此朱子编辑了《小学》之后,又选择那些切合日常运用、便于日常教诲的内容,编辑为《童蒙须知》,使他们由此入门,而能够循序渐进。但凡一事一法,一事一义,无不细致周密。旨在约束放纵之心,涵养本善之德性,为来日进德修业、达于仁义的阶梯,教学的目的就在此地。我愿那些做父兄的,不要看到容易了解,就教之不严;作为弟子的,更不要以为不需要学这些小事,而藐视不听。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
原文:宏谋按:前二篇,为学者定其纲宗,端所折向。而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织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译文】但凡一事一法,一事一义,无不细致周密。旨在约束放纵之心,涵养本善之德性,为来日进德修业、达于仁义的阶梯,教学的目的就在此地。我愿那些做父兄的,不要看到容易了解,就教之不严;作为弟子的,更不要以为不需要学这些小事,而藐视不听。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
原文: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蹊韈(xiéwà),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鞵韈(xiéwà)。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jīn)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缺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qiè)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凡盥面,必以巾悦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zǎo shī),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yàn)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译文】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I之保持洁净整齐。先父常训诫弟子说:“男人有三紧。”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头,说的是扎好头巾,未成年人要总髻。腰,说的是用条或带束腰。脚,说的是穿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凡是脱衣服,一定要整齐地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要被尘土污秽污染。这样容易寻找,不至于丢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毛巾遮挡保护衣领,卷起两袖,以免沾湿衣服。凡是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衣,只穿短便服装,保护衣服不要受到损坏污染。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要更换下来,就不会藏虱子跳圣,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晏子一袭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其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也是因他爱护有道。这是警饬己身的关键,不要忽视。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
原文: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蹊韈(xiéwà),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鞵韈(xiéwà)。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jīn)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缺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qiè)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凡盥面,必以巾悦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zǎo shī),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yàn)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译文】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爱护,使I之保持洁净整齐。先父常训诫弟子说:“男人有三紧。”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头,说的是扎好头巾,未成年人要总髻。腰,说的是用条或带束腰。脚,说的是穿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凡是脱衣服,一定要整齐地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要被尘土污秽污染。这样容易寻找,不至于丢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毛巾遮挡保护衣领,卷起两袖,以免沾湿衣服。凡是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衣,只穿短便服装,保护衣服不要受到损坏污染。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要更换下来,就不会藏虱子跳圣,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晏子一袭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其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也是因他爱护有道。这是警饬己身的关键,不要忽视。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
原文:衣服冠履第一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鞵韈(xiéwà)。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jīn)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缺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qiè)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zǎo shī),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yàn)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译文】使之保持洁净整齐。先父常训诫弟子说:“男人有三紧。”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头,说的是扎好头巾,未成年人要总髻。腰,说的是用条或带束腰。脚,说的是穿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则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凡是脱衣服,一定要整齐地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要被尘土污秽污染。这样容易寻找,不至于丢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毛巾遮挡保护衣领,卷起两袖,以免沾湿衣服。凡是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衣,只穿短便服装,保护衣服不要受到损坏污染。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要更换下来,就不会藏虱子跳圣,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晏子一袭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其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也是因他爱护有道。这是警饬己身的关键,不要忽视。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
我们可以把教育工作进行一下归纳。怎么归纳呢?教育事情虽然很多,归纳起来却很简单。教育工作就是两件事,一是教孩子做人,一是教孩子做事。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够了。如果你在学校很忙碌,很紧张,很有压力,那么,请回想一下,你做的事情与这两点有没有关系?你是在教孩子做人吗?是在教孩子做事吗?如果你所忙碌的,不是教孩子做人也不是在教孩子做事,那是没事找事。你做事没抓住要领,没扣住核心内容。  教育应该是简单的,教育应该是阳光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育应该是幸福的,可是我们不快乐、不阳光、不幸福,问题在哪里?在于没抓住教孩子做人、做事这两个核心。教孩子做人,教什么呢?四个字“伦理道德”,教孩子做事,也是四个字“知识能力”。  做事教育应该没有大问题。我们教师的知识很多,我们的课程很丰富,我们从各种角度培养各种能力,问题主要出在做人教育上。课程中虽设有品德课,有教材、有课时、有老师,但是请问:做人教育真落到实处了么?学校开设品德课,小学低年级是“品德与生活”,中年级是“品德与社会”,高年级是“思想品德”,很系统很健全,但是我问一句:一个品德课考满分的孩子思想品德一定好吗?不一定啊。我们教来教去把孩子教了个高分,中考品德课、高考政治课考了高分,但并不等于他的道德品质一定好。仅仅使学生品德课、政治课考高分,这是我们的目的吗?不是啊。我们花了这么多的财力、人力,难道就是让学生在卷面上得个高分吗?不是。我们教孩子做人怎么教呢?有的说教他们做一个好人。可是今天这个社会做好人会吃亏的。有的说吃亏是好事,传统文化里边不是讲了嘛,吃亏是福,孩子们吃亏不就有福了吗?  有一次跟几个孩子开座谈会,我问孩子们,我说你们相不相信吃亏是福,有个孩子说我不相信,我问为什么,他说老师都不愿意吃亏。是啊,请细想这个问题,吃亏是福,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老师,你愿意吃亏吗?到了评职称的时候谁不抢?中职指标得有我的,高职指标得有我的。评不上发牢骚,甚至破口大骂。如果真的吃亏是福,我们老师应该这么想:这回评职称最好别评上我,但愿那些能力比我强、教龄比我长的榜上有名,我将来还有机会呢。有多少老师心存此念?都不愿吃亏!工资低干工作没劲,有的地方还罢课。你作为老师都不相信吃亏是福,怎么用这种理念去教学生?己所不欲,却施于人。  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让学生去做,你自己不信的事让学生去信,这不是骗人嘛。学校成了骗人公司了。有人说不骗他们不行啊,得骗他做好人,不骗他做好人都做坏人将来社会就乱了。你为了社会不乱就骗他做好人,结果怎么样呢?将来步入社会,不信老师不听话的孩子就沾光了,一路畅通,谁听话谁老实就吃亏了。这不是欺负好人、欺负老实人嘛。当孩子们毕业以后走向社会,他回过头来一看,原来老师讲的都是假的,小学骗我们六年,初中骗我们三年,高中骗我们三年。他认为老师是骗人的,今后怎么面对社会、怎么面对人生?以这么一种心态走向社会,整个社会怎不充满危机?所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做人教育上出现了问题。我们不知道怎么教学生做人,我们在违心地教。  有人问,传统文化拿出来,就能够解决做人问题吗?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现在教孩子做人用什么理念?有两大阵营,一个是传统文化,教孩子孝亲尊师、友爱同学、恭敬谦卑;一个是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的教育理念怎么教呢?从上幼儿园开始,教孩子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张扬个性,要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那么,究竟我们用什么理念教孩子合适呢?有人说这不矛盾了吗?我们究竟是用西方的教育理念还是用中国的呢?这里我想问一问大家,你同意哪一种?肯定是西方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张扬个性、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独立思想、勇于创新,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在二十年前也是这样认识的。我用这种理念教我自己的孩子,用这种理念培训老师。我年轻时给老师们讲课,就讲西方教育理论﹐讲过建国教育理论、人本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后来,有一件事情让我转变了思想。什么事情呢﹖我的孩子上小学时很好,但到了初中,有一次她做了个阑尾炎手术,手术之后一个月没上学,请病假。再上学就跟不上课了,成绩急剧下降。丢了课,成绩下降,那很正常,但是老师不管这个,你成绩下降就要批评,老师一批评,孩子个性很强,她不接受批评,就质疑老师、质疑教育,她认为我们的教育存在好多问题,她说我不想上学了。当时我很痛苦。我的孩子是个女孩,将近有一个学期没有到学校学习,一个学期的病假,到北京看病,到保定看病,很多地方都去过,人家查没有病,神经性头疼,其实是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我自己。我是做教育工作的,自己的孩子没教好,还不敢声张。  我找不错的大学同学沟通,帮我会诊,结果大家都找不出问题来,说没问题啊,教育方法没问题。这孩子为什么出现问题?是不是学校的问题?是不是老师的问题?这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和深度研究。   我回过头来,研究西方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后来遇到传统文化,豁然开朗,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也知道了今天我们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什么问题啊?小学三年级以前孩子没有问题,三年级以前孩子都听家长的,在家庭里面家长说了算,但是到了四五六年级就不行了,孩子和家长平起平坐,开始要条件了。你得给我买个手机,苹果的,妈妈说不行,小学买什么手机,不买吗?不买下次考试我倒退十名,让你看看。这家长胆小了,咱们商量商量,给你买,条件是前进五名,开始商量了。到了中学,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完全是孩子说了算。  我的一位同事,教育局的,有一天问我,说他的孩子上中学了,要手机,问我买不买,我说不买,他也认为不该买。可是没几天,就买了一部。为什么呢?他的儿子寄宿上学,有一天,不是礼拜天,儿子回来了,在床上躺着。  他们两口子都是做教育的,他的爱人在中学里边当老师,两口子一回家,看儿子在床上躺着,哎呦怎么了,是不是病了?没病。没病怎么了?儿子问了一句话:“我告诉你们两个,今天你们说清楚,你们是想要儿子还是想要手机?”就这样一句话,两口子胆小了,哎呦这儿子会不会离家出走啊?这儿子会不会寻短见啊?父母赶紧说:“儿子别上火啊,我们不是不给你买。我们拿不定主意买什么牌子的,想跟你商量商量。”父母马上软下来了,乖乖地投降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和我家乡相邻的一个县,有一个家长听了我的课以后跟我讲,他说,我们县有个孩子,四年级了,为了买玩具和父母打架,就跳楼自杀了。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是我们教的,老师教的,家长教的?我们教他敢于质疑,教他张扬个性,教他敢于独立。  他就要质疑就要独立,先拿谁试一试?爸爸妈妈。质疑爸爸妈妈,先给你们闹独立,先给你们张扬张扬个性!今天的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到了初中,家长就管不了了。他独立了,质疑你,个性极强,不服从你的管教。你还不敢打,还没打呢,他就指着你说,你不能打我,这叫家庭暴力,我可以起诉你,你这是违法的。  很多爸爸说,孩子上了中学以后真没办法。怎么成这样子了?我们教的!我们用西方的教育理念把孩子都教成这样了。有的老师更迷糊了,问我:“西方的理念不好吗?”我没说不好,搞传统文化不排斥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念不是不好,质疑、创新、独立、探索,很好,但是你没有深入研究西方教育。这些在西方是干嘛的?西方人以此教孩子干嘛呢?教育两件事,一件是做人,还有一件是做事。它是教孩子做事的,不是教孩子做人的。教孩子做事,创新、质疑、独立、竞争,都可以。这些理念是教孩子做事,教孩子做人另有一套理念。西方教孩子做人用什么?宗教。  从总统到老百姓,都有宗教信仰。孩子生下来以后,有牧师给他洗礼。从小时候,跟父母一起读圣经,一起做祈祷,一起到教堂里面去听课,做礼拜。七天去一次,孩子从小跟着去,这信仰牢牢印在心里。他相信上帝,有敬畏心,不敢干坏事。孩子跟父母有了矛盾后,他一般不会自杀。为什么?他知道有天堂有地狱,圣经里面描写的地狱很可怕。一口大铁锅,里面倒满了油,下面熊熊烈火,油是沸腾的,把罪人拎起来,头朝下,像炸油条一样扔到锅里。自杀,并非一了百了,罪孽深重者,要受很多苦。  我们的孩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死了以后更幸福,可以穿越。前一个时期,网上报道,有一群孩子集体自杀。为什么集体自杀?好玩儿,他认为死了以后就快乐了就穿越了,到唐朝,到宋朝,当格格,当皇帝,这很可怕!谁教的?网络教的,我们教的。西方做人教育、做事教育两套系统,而我们把西方教孩子做事的拿过来教孩子做人,搞错了。所以说,做人教育、做事教育必须分开。我们用什么教孩子做人呢?传统文化。过去,家庭里面有家训、家规甚至家法。  中国古代,讲究几代同堂,一个大家庭,一百多人二百多人,为什么不乱?因为有家训有家规,大家庭里面又有当家的,但不是当家的说了算。谁说了算呢?家规家训说了算。有人想请示当家的,先翻一翻家规,看所请示的是否符合家规,才敢去说话,不符合家规就不说,说了也要驳回来。现在的家庭,没有家规没有家训,谁说了算?谁厉害谁说了算。妈妈厉害妈妈说了算,爸爸厉害爸爸说了算,孩子厉害孩子说了算。这就没有真理了,思想不统一了。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强势,家长说了算,孩子大了,厉害了,孩子说了算。家庭教育没有了,做人教育的根子没有了,很危险。来源:《圣贤文化与学校教育》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3日
原文:衣服冠履第一      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jīn)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缺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qiè)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悦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zǎo shī),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yàn)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译文】凡是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凡是脱衣服,一定要整齐地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要被尘土污秽污染。这样容易寻找,不至于丢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毛巾遮挡保护衣领,卷起两袖,以免沾湿衣服。凡是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衣,只穿短便服装,保护衣服不要受到损坏污染。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要更换下来,就不会藏虱子跳蚤,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晏子一袭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其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也是因他爱护有道。这是警饬己身的关键,不要忽视。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
原文:衣服冠履第一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qiè)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shuì)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著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zǎo shī),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yàn)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译文】凡是脱衣服,一定要整齐地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要被尘土污秽污染。这样容易寻找,不至于丢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凡是洗脸时,一定要用毛巾遮挡保护衣领,卷起两袖,以免沾湿衣服。凡是劳动时,一定要脱去长衣,只穿短便服装,保护衣服不要受到损坏污染。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要更换下来,就不会藏虱子跳蚤,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晏子一袭裘皮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其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也是因他爱护有道。这是警饬己身的关键,不要忽视。
发布者:孝德童子园
原创
2022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