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在反复聆听心觉老师分享的过程中,就像有人将我的心防层层剥开。随着每一次倾听,那些让我痛苦的根源逐渐清晰浮现。回头反省,才发现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任性、很忤逆的人。34岁之前,被妈妈管着,虽然行为上守规矩,但心里始终是任性、我行我素的。那时心里只有自己,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别人不顺自己的心就会恨得咬牙切齿,就会发脾气,可以说怨恨恼怒烦充满心中。因为爱生气,12岁之后我的身体就开始不好了,但当时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34岁那年,因为母亲生病,我才把所有的心思转移到母亲身上。那时,我时时考虑的是妈妈的需要,不再天天想自己。两年后婆婆又生病,我又开始全身心照顾婆婆。那几年虽然很累,但因为整个身心都在妈妈、婆婆身上,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所以,情绪变得好多了,不那么爱发脾气了。再到后来经历了生离死别,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心态比从前平和了一些。最初接触到传统文化时,因没有老师指导,我学得很肤浅,认识不到位,进步很慢。加上心性太差,所以自己的表现是好两天,歹两天。为此,先生都被我的反复无常折磨坏了!传统文化再好,他都不敢接受了。其实自从婆婆去世,生活回归正常后,我的心思就又回到自己身上,退回到老路上来了。从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到现在,我依然以自我为中心,只不过通过学习懂得了珍惜,不再像以前那么刻薄了,也不再那么怨恨世界。但是因为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距离爱别人、理解别人还差很远。来家校社学习后,我第一次觉察到了任性是我痛苦的根源。老师讲要听话,我就跟听到被绑架的感觉一样,内心非常排斥。但还是认识到,我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惯着自己,而是要管着自己了。可是这颗心太自私,太自我了,我认为的“管”自己,实际上还是很放纵的状态,只是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举例来说:自己在意的事,大小都当回事,而别人的事转头即忘,甚至连孩子的事都不放在心上,心里只有自己;自己做的利益他人的事,也都是以自己想做为前提,心念一直在自己身上。老师说关注自己就是最大的私。还有看人毛病的心特别强,小时候明着闹,长大了面上装得挺随和,心里却始终盯着别人的毛病。这几天儿子放假在家,看着他横躺竖卧的,也不知道为学习着急,而且上高中住校后越来越懒……想着他这些毛病,嫌弃厌烦的心就出来了。这次我没有压制自己的情绪,儿时心里不顺就恨得咬牙切齿的那个劲儿在不断往上冒,对孩子反感透了,一眼都不想看他。这种滋味,实在太难受了。突然,我体会到,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就是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带给别人的感受!不能再这么自私了!通过这次体验,我对妈妈的态度又有了转变。儿子带给我的难受,就是当年妈妈面对我时的感受。我才知道,不是妈妈强势,是我太任性自私了,妈妈让我做的都是我的本分,是应该做的,我却很不情愿,还怨妈妈。还有,我看到了妈妈比我有爱心,当年我的表现还不及现在的儿子,但妈妈还那样疼我、爱我。而自己现在根本容不下孩子,满心嫌弃厌恶。就我这样的心,还想要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配我绰绰有余了。如果自己不改过,拥有这样的孩子的福报都得让我消耗没了。通过心觉老师分享,我还认识到我父母和婆婆的离世都是因为我太恶劣了,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恶念,往家这个池塘里注入毒液,把我最心爱的人都毒死了。我就是家里的毒瘤!我以前不仅不承认,还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功臣呢,但是这回我看清自己了,这个忤逆不顺的性子就是我痛苦的根源,一定要铲除它。通过与儿子相处,我体会到,孩子总是得到的太多太多,而他能为父母干得其实很少,即使有报恩的心,也做不了多少,更别说没有报恩的心了。所以活着就要报恩,这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事。同时,我也体会到忘恩负义的罪为什么那么重的原因了。从前觉得自己想咋样就咋样是幸福、是尽情绽放,现在认识到怀着报恩的心去奉献,就是在天地间最美的绽放。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尊敬的康校长、王校长及各位老师:大家好!经过这七天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又有了新的成长。尽管跟随二位校长学习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但直到今年,我才真正沉下心来,学会用心体悟。尤其是这次七天封闭班,我每天都像捡到宝贝一样,努力吸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我深切感受到,老师待我们学员,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甚至像对待孩子一般,关怀备至,唯恐我们学不好、吃不好、睡不好。二位校长花甲之年,却仍每日为我们学员、为孩子们,为弘扬传统文化,不辞辛劳,只盼望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今生得遇二位校长和所有义工老师,我深感自豪。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人活一世,不能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而应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学习之前,我以为有好工作、多赚钱、过上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生活,便是有价值、幸福的人生。但学习后才知道并非如此。毛主席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而非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我们的内心应装更多的人。老师说,由于传统文化的断代,几代人未接受圣贤教育,不懂做人的道理与因果,还受西方文化影响,追求自由、享受,与孩子相处也失去原则。我们实在可怜,每日错知错行却浑然不知,还自以为光鲜亮丽。今生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我定要紧紧跟随,不懈怠、不放松。老师教导我们,要孝亲尊师。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这份恩情此生难报,我们应如照顾婴儿般细心耐心地对待父母。而老师拯救我们的慧命,我们要感恩老师,以师志为己志,听从老师的教诲,与老师一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事不顺,皆因不孝” ,找回 “善心” 需从孝顺父母开始,报答他们的深恩厚德。以前我以为给父母买东西、给钱就是孝,现在才明白,日常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若不善,也是不孝,这会让父母伤心难过。今后,我定要让父母放心、安心、开心地生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要每日学习明理,时常反省自己,不抱怨、不计较、不对立,多包容理解他人。遇到他人犯错,要用怜悯、恻隐之心帮助、关心对方,以宽恕之心原谅他人。衷心感谢二位校长以及所有义工老师。我也愿用后半生去照亮身边的人,随缘帮助更多人,让他们因我而感到温暖,让更多人学习传统文化并从中受益!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这周我和丈夫在沈阳小课堂学习《一日常规》,这两周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课堂上,老师着重讲解了为人处世应秉持的态度。就拿收拾家务来说,整理物品时要做到摆放整齐、物见本色、物放有序,这不仅是对物品的恭敬,更是爱的体现。当家中物品都井然有序时,整个空间都会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对待家人,老师教导我们要心平气和的沟通,用心感知他们的需求。遇到问题,先反思自身不足,而非指责抱怨,这份存心饱含着爱与尊重,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回想过去,我从未听过这些道理,对待家中物品随意放置,对家人也缺乏耐心,尤其对丈夫总是挑剔不满,家里时常争吵不断。我甚至觉得家家如此,便习以为常。那时的我一心扑在挣钱上,以为这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爱,却不知身心的疲惫与家庭的矛盾,是金钱无法弥补的。通过学习,我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过往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我渴望夫妻和睦、家庭幸福,于是开始践行老师所教。哪怕是一个塑料袋,我也会叠放整齐,放进盒子里。丈夫也积极配合,以往喝完随手乱放的水杯,如今都会归回原位。在共同践行的过程中,家里悄然发生了变化——争吵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安静与温馨。我们夫妻间也时常相视而笑,我们的生活在经历各种痛苦之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明白,留钱财给子女未必是真正的爱,传承德行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恩德。未来,我会继续跟随老师深入学习,相信在这份坚持下,我们的家庭定会愈发幸福美满,充满欢声笑语。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这周跟随老师学习《了凡四训》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其中的故事,让我对行善有了更深的思考。老师以徐父为例,教导我们行善需秉持真心,持之以恒,要有孳孳不怠、尽心尽力的精神。在开始做善事时难免会有疑虑,这是不明白道理的原因,要坚信善有善报。屠康僖公的善举令人敬佩不已。他行善时毫不考虑个人得失,主动将功德、功名归于上司。这不仅体现了他平日里根深蒂固的品德修养,更体现出他对伦常之道的恪守——懂得尊重与维护上司。老师常强调要“敦伦尽分”,做到这一点,便能摒弃私心,收获圆满的善果。屠康僖公救人于危难,又能维护上司尊严,与大多数行善为沽名钓誉,渴望他人赞扬的人截然不同,他积累的是实实在在的德行。反观自己行善时常存私心。昨天儿子参加高考,我想通过布施为他祈福。布施后填写接龙信息时,我竟纠结于署名:写儿子的名字?两个孩子的名字?还是我自己的?一番犹豫后填了孩子名字,却又忘了标注布施数目,直到晚上被统计老师提醒才发现错误。这充分说明,一旦私心作祟,行为上必然会出现疏漏,根源就在于布施之心不够纯粹,掺杂了名利私欲。故事中主人公们的善行之所以能感动鬼神,福泽子孙后代,皆因善心至真至纯。我们向他们学习,关键在于领悟并践行那份无私真善的精神。这几天我在外地陪孩子考试,因无暇静心听课、学习,内心始终感到不踏实。一边陪伴孩子,一边惦记着新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能否完成。老师教导做事要专心,反思自己的状态,正是没有做到“敦伦尽分”。“尽”意味着尽力、专注、一心一意,而我这两天做事三心二意,既未能全身心陪孩子,也没有专注于学习,导致诸事难安。应大猷尚书身处山中,听闻鬼啸仍镇定自若,源于内心坦荡无私。我内心不踏实,正是被私心杂念困扰——陪考带着私心,惦记课程出于私心,连担忧听课影响孩子休息也是私心。往后做事,我定当专注当下,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事;时刻审视内心,分辨是利人还是利己,哪怕是听课、学习,若存私心,本质仍是自私自利。感恩老师慈悲授课,也感谢大家的陪伴。以上感悟若有认识错谬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5日

小暑时节, 避暑养心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历书中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小暑时节已进入盛夏,恰逢在三伏天的初伏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气渐盛,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小暑节气养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今天就为你送上“小暑养生锦囊”!

 

古人认为,小暑有三候。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三候,鹰始挚。意思是说,小暑节气之后五日,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再五日,蟋蜂躲在墙壁上纳凉;又五日,鹰类开始捕食。

 

小暑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属于“长夏”。唐代著名医学家在整理注释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时,对其中《六节藏象论》的“长夏”注解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在《藏气法时论》的“脾主长夏”旁,其注解:“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这里的六月为农历六月,意思是指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的脾相呼应。由于这一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体在小暑容易出现胃口下降、口干口苦、疲倦乏力,烦躁失眠以及体重减轻等现象,文学作品中常常形容为“苦夏”。

 

小暑养生

 

饮食养生

小暑节气高温酷暑,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脘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故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

 

起居运动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但因气候炎热,耗能较大,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小暑节气就要做到“少动多静”,每天应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游泳、瑜伽也是极佳选择,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养性。

 

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忌烈日下运动,运动时刻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黑夜。

 

03、情志调摄

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人们靠的是通风、少动、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如白居易的《消暑》一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深知“烦夏莫如赏夏”,“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调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

 

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养生坚持心态平缓。小暑时节,气候酷热,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力,故而应该保持心态平缓。

 

穴位养生

 

天热除了补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这三眼“泉”,即涌泉、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

 

01

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会伤气伤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要注意滋阴降火。建议多按揉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即是穴。

 

操作: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大力气揉20次~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作用:滋阴降火,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

 

02

极泉:宽胸宁神

很多人在室外会感觉热的心烦,即便是回到空调房也不会很快平静情绪,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绪化。这个时候不妨按按极泉穴。

 

位置:位于腋窝的顶点。

 

操作: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钟左右;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宽胸宁神,调和气血,缓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情绪不稳。

 

03

阴陵泉:利水除湿

夏季湿气较重,一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不爱吃东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状。建议按揉一下阴陵泉。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穴。

操作:将拇指指端放于穴位处,按揉2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度。

 

作用:加强脾胃运化,利水除湿,调理三焦,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小暑来到,如何避免暑气伤身?情绪波动怎么办?中医有哪些养生方法?权威解答来啦!

多地持续高温天气,需要注意哪些能够避免暑气伤身?夏天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从小暑开始,天气开始真正变得炎热,很快就会进入伏天,不仅高温天气多,而且愈加潮湿。在暑邪的影响下,人们容易感到烦热、胸闷、疲乏、胃口不好。这是因为暑邪有两个属性,一个是热邪的属性,容易让人烦热出汗、耗气伤津;另一个是湿邪的属性,湿性黏滞重浊,既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又容易在表,造成肌体困重、头重如裹。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要针对暑热和暑湿两个特点来养生。从饮食上来说,我们可以针对暑热的特点多吃清热益气的食品,比如绿豆、冬瓜、丝瓜、黄瓜等,这些食物性味甘淡偏凉,适合在夏季食用,有些苦味的蔬菜,例如苦瓜我们也可以适量吃一点,因为少量的苦味可以健胃燥湿;而像南瓜、玉米这些食物有一定益气健脾的作用,我们在炎热的夏季也可以既当蔬菜又当主食食用,补充消耗的气阴。从饮食禁忌上看,小暑时节,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阳气外浮而在内的阳气相对虚弱,而由于人们希望降温往往过食生冷,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过食寒凉,很容易造成寒湿之邪伤及脾胃;另外夏季高温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用新鲜清洁的食物。小暑节气与哪些脏腑的养护特别相关?传统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

        小暑节气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脏腑的养护,一个是心,一个是脾。中医理论中,心为君主之官,性属火,其气通于夏。在夏天阳气亢盛时,我们的心气也容易过旺,因此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甚至睡眠不好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基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讲,这些情况就更加常见。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建议在夏天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可以减少过度消耗体力,多静少动。同时,我们还要避免过度忧思,避免干扰耗伤心血。此外,在小暑时节,由于出汗过多,经常会伤及心阴,因此人们会出现胸闷、口干、短气这些症状,同时伴随疲惫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体弱人群如果出现这类现象,可以服用一些像生脉饮或者西洋参茶来改善这些症状。脾在中医理论中属土,喜燥恶湿,在时节对应上来讲,是通于长夏季节。脾的生理特点是主运化的,主身轻降浊,食物进入体内之后要经过脾胃运化才能够化生气血,濡养全身。在长夏时节,湿邪容易困脾,造成脾胃功能运化失常,比如,会出现消化障碍、腹胀,甚至食欲下降、腹泻等。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多服用一些健脾的食物,例如薏仁、山药、陈皮等。另外,我们要避免过食寒凉食物。非常寒凉的食物往往会伤及脾阳,造成寒湿内运。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呢?在高温天气,情绪确实非常容易发生波动,人们很容易心情烦躁。在夏季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我们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要避免过度消耗体力,避免在高温的时候进行一些剧烈的大汗淋漓的活动,因为大汗伤阳,尤其是心阳,容易造成心悸、心慌、胸闷的现象。另外,建议大家在气候温和时,比如早晨或者傍晚,可以选择一些体力消耗不那么大的行动,比如散步或者打八段锦这些活动,帮助气血流通。总之,夏季第一个建议是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来保证心神健康。第二点就是小睡安神。在一年里,阳气最亢盛的季节是夏季,一天之中阳气最亢盛的时候是中午。在夏季的中午,我们中医养生的观点是建议大家能够进行短时间的午睡,我们叫做“子午觉”。因为中午这段时间,11点到1点午时是心经当令,也是阳气从阳转阴的时间。这个时间内,如果我们能够进行短时间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收敛心神。如果没有条件午睡,我们也可以打坐、静坐,或者闭目养神,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收敛心神,使得我们变得平静。第三个建议,可以借助穴位揉按或者食养进行调摄。在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心情非常烦躁,甚至感觉到心慌时,我们可以通过揉按两个比较常用的穴位,一个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半握拳,中指所指的掌心凹陷处,揉按有酸胀感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另外一个穴位是内关穴,它在掌横纹上两寸,也就是三指的地方,在肌腱中间的凹陷处。这两个穴位有清心安神、养心安神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揉按穴位来安养心神。另外,可以通过泡饮一些药茶或者食用药膳来改善心情。比如在小暑期间,我们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饮,比如说茉莉花、薄荷来泡茶喝。如果是心火比较亢盛,比如总是心情特别烦躁,而且伴随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的现象时,我们也可以泡一些清心火的药茶,比如竹叶、莲子心。如果我们疲惫的感觉非常明显,总是提不起精神来,而且睡眠也不好,不妨用小麦、龙眼肉煮粥,帮助益气健脾,缓解精神不振的现象。总之,在小暑时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体质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来帮助我们度过小暑时节。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夏节气至 夏日悠长 清莲生香

 

夏节气至    夏日悠长 清莲生香

 

夏至

夏至这一天,

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故而,在北半球,

这一日的白昼最长,这一日的日影极

 

在长长的白昼里,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日光将夏日一分两半,

一半是青涩活泼的初夏,

一半是热情如火的盛夏。

 

一候|鹿角解

养心静神

夏属“火”通“心”,易心火亢盛。建议:  

间小憩(11:00-13:00心经当令,闭目养神15分钟)  

莲子百合粥、酸梅汤清心除烦  

 

 

 

二候|蝉始鸣

 

饮食宜清补

❌ 忌油腻、辛辣,防湿热内积  

✅ 多吃瓜类(冬瓜、苦瓜)、绿豆、荷叶粥,解暑生津  

✅ 适当吃“苦”:苦菜、苦瓜降火  

 

 

三候|半夏生

防暑不贪凉

❗ 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后颈、肚脐  

❄ 冷饮适可而止,可喝 姜枣茶(晨起3片姜+2枚枣煮水)温中散寒 

 

 

中医推荐夏至小方

 

 

三豆饮(赤小豆+绿豆+黑豆各30g煮水)→ 解暑毒、防痱子  

薄荷陈皮茶 → 醒脾化湿,适合食欲不振  

 

夏至·节气养生

 

夏至后“一阴生”,可艾灸 关元穴(肚脐下3寸)培补元气,为秋冬健康打基础!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素食者均衡营养膳食的四大要素,附8道鲜美素菜

 更多素食资讯,身心健康与养生,正能量信息要分享给你

 

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均衡营养”呢?一起来看看吧。

 

获取足够的硒

 

硒是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对于素食者来说,通过食用坚果类食品可以保证饮食中足量的硒摄入。建议素食者每天食用一小袋15克左右的多种类混合坚果,尽量选择无盐坚果产品。

 

补足蛋白质

保证每日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素食者来说非常重要。很多途径可以补足一天所需的蛋白质,如豆类(豌豆、扁豆等)、坚果、大豆及豆制品、小麦蛋白(谷类、面包、米饭、玉米等)。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补充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很有帮助,如富含豆类的吐司面包、含有谷物成分的米饭和豆类沙拉、面包等。

补充铁

 

对于素食者来说,可以从豆制品、绿色蔬菜、全麦面包等食品中获取铁元素,蔬菜中的菠菜、甜菜根、红枣、木耳等食物中铁含量也比较高。如果我们将含铁的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一起食用,将更有利于机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建议素食者在用餐时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或适量饮用果蔬汁。

 

每日膳食6点注意

① 减少糖类的摄入量;② 减少烹调中食盐的添加量;③ 每日食用多种水果、蔬菜;④ 每天确保饮用足量的水;⑤ 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尽量做到饮食的多样化;⑥ 尽量采用水煮、烤制、焙烤、蒸制等方法烹调食品,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

 

推荐8道鲜美素菜

 凉拌腐竹 -材 料-干腐竹100克、小米辣6个黄瓜半根、花生米随意(可无)白芝麻、生抽15克、醋15克-做 法-1. 将腐竹温水泡发,温水一个小时后就可以了;2. 将泡发好的腐竹切成自己需要的长短焯水,水开放入,再沸时捞起放入白开水里过凉备用;3. 黄瓜拍碎切小块,小米辣切小段,生抽、醋、盐、糖搅拌均匀;4. 用擀面杖敲点花生碎,没有可以省略;5. 所有食材准备好放入盆中;6. 将调味料和食材混合拌匀,最后再放麻油拌匀;7. 装盘!最后撒上芝麻。

 芝麻青菜 -材 料-白芝麻适量、青菜500g植物油、盐、蔬果粉适量-做 法-1. 青菜摘好洗净;2. 热锅入油,炒香白芝麻;3. 加入青菜翻炒;4. 加适量盐和蔬果粉调味,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全素食关东煮 

-材 料-

大萝卜1根、素高汤适量海带一片、其他喜欢的蔬菜适量酱油3勺 蔬果粉1茶匙胡椒粉1茶匙

-做 法-    

 1. 汤底材料:萝卜、海带、素高汤;2. 汤底材料放锅里煮,加酱油、蔬果粉、胡椒粉,煮至萝卜成透明状,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煮的越透越好     3. 煮好萝卜后,加入蔬菜,在煮大概10分钟,就可以开吃了;4. 汤底超鲜,关东煮最好吃的还属大萝卜。

 豆腐芦笋炒素 -材 料-芦笋150克、豆腐200克干黑木耳8克、食用油10克淀粉5克、生抽5克、盐1克-做 法-1. 豆腐切丁,黑木耳提前泡发焯下水,芦笋清洗干净;2. 芦笋斜切成菱形段;3. 锅里热油,将芦笋下锅煸炒;4. 芦笋略变色加盐煸炒;5. 放入黑木耳略翻拌,加半碗水;6. 放入豆腐煮开;7. 水淀粉加水和生抽调匀倒入锅里;8. 将水略收干出锅。

 

 

 青菜炒花菇 -材 料-青菜500g、花菇新鲜7朵植物油适量、生抽10ml食盐、鲜蔬粉适量-做 法-1. 青菜摘好洗净,花菇洗净菇切片;2. 热锅入油,放入花菇,翻炒;3. 花菇快熟时下青菜翻炒;4. 调入适量生抽、盐和鲜蔬粉,炒匀出锅。

 

 

 香干炒素三丝 -材 料-香干4块、西芹3根大青椒半个、大红椒半个盐、蔬果粉各1茶匙生抽2汤匙、植物油2茶匙-做 法-1. 食材改刀准备好;2. 大火炒香干丝,加1/2茶匙盐调味。炒好后盛出来备用;3. 热锅热油,将青红椒丝芹菜丝一起倒入翻炒;4. 加入香干丝翻炒;5. 再加入盐、蔬果粉、生抽调味即可出锅。

 

 

 番茄蘑菇豆角煨面 -材 料-番茄350克、蘑菇150克四季豆100克、生菜适量挂面两人份、生抽2汤匙植物油、盐、蔬果粉适量-做 法-1. 准备一锅水烧开后放入番茄汆烫至表皮卷起;2. 将汆烫去皮后的番茄切块备用,蘑菇洗净捏一下去除水分后切片备用,四季豆去除两头后用手掰小段备用,生菜洗净备用;3. 炒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保持中小火,放入四季豆煸炒至外皮微微的发皱;4. 放入蘑菇与四季豆同炒,将蘑菇里的汁液全部炒出后,放入生抽;5. 放入番茄一起炒至番茄软烂;6. 加入开水烧开后放入挂面;7. 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煨2分钟;8. 放入生菜关火。

 

 

 素食豆三鲜 -材 料-绿豆芽100g、黄瓜100g腐竹50g、豆浆750ml食盐、蔬果粉适量-做 法-1. 绿豆芽洗净,黄瓜切丝;2. 腐竹冷水泡软;3. 起锅放入豆浆煮沸;4. 转中火,放入腐竹煮3分钟;5. 放入绿豆芽和黄瓜煮1-2分钟;6. 调入食盐和蔬果粉拌匀即可。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