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道番茄素菜,简单又营养 今天推荐七道番茄素菜,简单又营养,都是家常菜。
番茄豆腐 -材 料- 豆腐300g、番茄90g 植物油、姜末适量
食盐、味全高鲜适量 -做 法- 1. 豆腐、番茄洗干净; 2. 豆腐切成块,番茄切碎; 3. 起油锅,豆腐入锅过油后盛出; 4. 再起油锅,姜入锅煸香后番茄入锅炒; 5. 将番茄炒至近酱状,加盐炒; 6. 豆腐入锅炒,调入味全高鲜炒均匀; 7. 豆腐均匀裹上酱汁关火,盛出享用。
番茄丝瓜 -材 料- 丝瓜一根、番茄一个 油、盐、味全高鲜少量 -做 法- 1. 丝瓜,番茄去皮; 2. 丝瓜滚刀切块,番茄切块; 3. 起锅烧油,下入丝瓜翻炒2分钟左右; 4. 下入番茄翻炒均匀; 5. 加适量的盐、味全高鲜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包菜炒西红柿 -材 料- 西红柿2个、包菜1个 植物油、姜末适量
食盐、味全高鲜适量 -做 法- 1. 番茄洗净切块,包菜洗净撕碎; 2. 起油锅加热,炒香姜末,放入番茄煸炒; 3. 放入包菜煸炒炒透; 4. 放适量的盐煸炒炒透; 5. 最后放适量的味全高鲜炒匀即可。
番茄土豆汤 -材 料- 番茄1个、土豆1个 姜片2片、植物油适量 盐、味全高鲜适量 -做 法- 1. 番茄洗干净,去皮后切片; 2. 土豆洗干净后去皮切成土豆丁; 3. 锅中热油,倒入土豆和姜片大火翻炒一下; 4. 加入番茄片,翻炒至番茄变软; 5. 适量水加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盖上盖子焖煮15分钟左右; 6. 待土豆和番茄变软烂后加入适量盐和味全高鲜调味即可出锅。
番茄毛豆烧冬瓜 -材 料- 番茄1个、冬瓜500g 毛豆150g、植物油 盐、味全高鲜适量 -做 法- 1. 毛豆去壳洗净,番茄洗净切块,冬瓜去皮去籽洗净切片; 2. 锅中放水放入毛豆煮熟备用; 3. 起油锅加热,放入番茄煸炒; 4. 放入冬瓜煸炒; 5. 放入毛豆煸炒煮开; 6. 最后放入适量的盐和味全高鲜炒匀即可。
番茄煮鹰嘴豆 -材 料- 番茄315克、鹰嘴豆
150克 生姜10克、食盐2克 -做 法- 1. 提前一夜把鹰嘴豆泡透,番茄切块; 2. 取一个压力锅,把番茄、鹰嘴豆、姜片放锅的内胆; 3. 再加入水,开动压力锅工作30分钟,待锅透气完成后开盖,加入盐调味; 4. 拌好,即可食用,也可以原锅泡浸鹰嘴豆,更加入味。
茄汁盖浇饭 -材 料- 番茄80g、米饭90g 圆白菜、杏鲍菇
辣椒、土豆 黑木耳、姜末 植物油、盐、味全高鲜 -做 法- 1. 番茄、圆白菜、杏鲍菇、辣椒洗干净。土豆去皮洗干净。黑木耳泡发好;
2. 番茄去皮洗干净; 3. 圆白菜、杏鲍菇、辣椒、土豆、黑木耳切成丁; 4. 起油锅,杏鲍菇等食材入锅过油后盛出备用; 5. 再起油锅,姜入锅煸香后番茄入锅炒; 6. 将番茄炒至汁状,过油后的食材入锅炒; 7. 加盐、味全高鲜炒均匀关火; 8. 米饭放入盘中,盛入茄汁料即可享用。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10道苹果的素食新吃法 苹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冠,素有“美容果”“智慧果”“记忆果”等美称。甜脆水嫩的苹果是理想的“家庭全科医生”。 常言道,“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中医认为,苹果对健脾养胃、生津止渴有帮助。如果坚持每天吃一个苹果,对身体健康极有好处。
苹果含有较多的镁、果胶、维生素C,有助于清除机体组织器官中的毒素,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保持水分。 苹果中含有的大量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苹果还能增加胃的饱腹感,是饥饿时的最佳食物。 那么你以为苹果只能切吃?下面10种做法不妨看看!
苹果这样做 营养翻倍太养人了
香橙苹果柠檬水
-材 料- 苹果、橙子 柠檬、冰糖、盐
-做 法- 1. 柠檬和橙子用适量盐搓一搓再用盐水浸泡一下,可以去除苦味 2. 柠檬一半切成薄片,一半留着挤汁;橙子一个切成薄片,一个切出果肉;苹果去皮去籽,切成丁 3. 锅中加入切好的橙子果肉、少量水和冰糖,大火煮开 4. 用刚才切好备用的半个柠檬挤几滴柠檬汁,放入橙子切片、柠檬切片,再加少量水,煮开 5. 最后放入苹果丁煮几分钟,就可以喝啦~
苹果黄芪姜枣茶
-材 料- 苹果1个、黄芪5克 姜丝、红枣、零卡糖 -做 法- 1. 苹果去核切片,生姜切成丝,备用 2. 苹果片、红枣、姜丝、5克黄芪,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 3. 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黄芪苹果姜枣茶就好啦
苹果四神
-材 料- 苹果1个、山药15克 莲子10克、芡实10克 茯苓10克、冰糖适量 -做 法- 1. 莲子、茯苓、芡实提前泡水半小时 2. 苹果1个切小块、山药去皮切块 3. 所有食材放锅里,加入清水,煮30-40分钟即成
苹果红枣小米粥 -材 料- 小米、苹果 红枣少许 枸杞1小把 红糖1块 -做 法- 1. 苹果去皮切丁,红枣切碎,小米提前浸泡半小时 2. 浸泡好后小米冷水下锅 3. 再倒入苹果丁和红枣,加水熬煮 4. 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30分钟 5. 起锅前加入1块红糖和少许枸杞搅拌均匀再煮5分钟即可 6. 这个时候浓稠顺滑、颜色好看的苹果小米粥就出锅啦
苹果炖桃胶皂角米 -材 料- 苹果1个、桃胶30g 雪燕8g、皂角米15g 冰糖50g、干玫瑰适量 -做 法- 1. 桃胶、皂角米、雪燕分别用冷水提前12-15小时泡发 2. 苹果洗净去皮对半切开切成小块去核 3. 准备一个锅倒入适量的水,将切好的苹果入锅内,将苹果煮熟 4. 放入提前泡好的皂角米、雪燕、桃胶和冰糖,再炖20分钟 5. 起锅后可撒点干玫瑰花即可
润肺苹果糖水 -材 料- 苹果500g 无花果6粒 蜜枣4粒 -做 法- 1. 苹果削皮洗净,去心切小块 2. 无花果洗净,用剪刀在顶部剪开小口;蜜枣洗净去核 3. 锅里注入1200ml水,放入苹果、无花果和蜜枣 4. 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5分钟即可
香甜卷饼层 -材 料- 苹果、卷饼、黑糖 -做 法- 1. 苹果去皮切成小块 2. 将苹果放入锅中,放入适量黑糖,再挤上少许柠檬汁 3. 中小火慢慢炒制,做成苹果泥 4. 将买来的卷饼切成长条块,放入锅中小火炸 5. 炸至表面酥黄,捞出用吸油纸吸油 6. 将苹果泥抹在卷饼上,层叠放置成合适的厚度即可
苹果玉米烙 -材 料- 甜玉米、苹果 面粉、植物奶 黑芝麻粒 亚麻籽油 -做 法- 1. 甜玉米剥出玉米粒,倒入开水中焯约2分钟,捞出沥干水分苹果洗净切丁,一起倒入碗里 2. 加入25g面粉和10ml植物奶拌匀,拌好的玉米面糊应该是粘稠,提起容易滴落 3. 小火热锅,刷上薄薄一层亚麻籽油,倒入适量玉米面糊,整理成小饼状 4. 煎至两面金黄,撒上黑芝麻粒,即可盛出
苹果派 -材 料-
苹果两颗、面粉150克 糖15克、适量椰蓉 -做 法- 1. 大碗倒入面粉和糖 2. 用筷子混合,小碗中倒入35克油和35克水 3. 倒入油水,用筷子搅成棉絮状 4. 揉成面团,放入冰箱醒半个小时,醒好后用擀面杖擀平 5. 将面皮放入圆盆中,用滚轮切去多余的边,叉子在面皮上扎出小眼排气,防止在烤箱里鼓起来 6. 苹果洗净去皮,用刀片成薄片 7. 将苹果片铺在面片上,倒入适量枫糖浆,用刷子刷匀,桂皮磨成粉撒在派上 8. 放入烤箱上管200度下管170度烘烤20分钟 9. 烤好的苹果派表面有点焦焦再撒一点椰蓉即可
苹果糯米饼 -材 料- 糯米粉少许、苹果1个 面包糠、零卡糖、松茸油 -做 法- 1. 苹果去皮洗净,去核去籽后将果肉切成小丁,放在一个大碗里 2. 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零卡糖调味,然后加入糯米粉增加黏性3. 再少量多次倒入温水,充分搅拌均匀,使所有的苹果丁上都裹上糯米粉 4. 准备一些面包糠,将搅拌好的糯米苹果搓成小面团,再压成小饼,然后放在面包糠里,蘸一层清水,再两面沾满面包糠 5. 平底锅倒入少许松茸油烧热,将饼放在锅里,中小火烙一分钟翻面,烙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6. 出锅后装盘,表面黄灿灿的就非常有食欲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金灿灿的枇杷果,叶子也有妙用 广东省中医院 俗话说“枇杷黄,医者忙”,指的是春夏交接之际,是枇杷果实成熟的时节,这个时候容易发生各种流行病,医生们都纷纷忙于治病。金灿灿的枇杷果酸甜可口,惹人喜爱,同时,枇杷从果到叶子都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枇杷。 枇杷,也叫做金丸、芦枝、炎果和焦子等,枇杷生长规律与大多数果树不同,是在秋天或者初冬开花,果实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早于其他水果,“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说的就是枇杷。 枇杷叶药用最广 不少老百姓以为枇杷的止咳效果最好,其实药用最广、药效最好的当数枇杷叶。目前市面上的枇杷制剂,就是以枇杷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如枇杷膏、枇杷露、枇杷冲剂等。 枇杷叶性微寒,味苦,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呕吐。 肺热咳嗽 枇杷叶止咳具有两个特点:清降肺热而用于肺热咳嗽之咳嗽咯痰、痰色黄、质地黏,伴有口干,常配伍贝母、瓜蒌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如川贝枇杷膏;润降肺气而用于肺燥咳嗽之干咳无痰或少痰,伴有口燥咽干,常配伍麦冬、桑叶以养阴润燥、润肺止咳,如清燥救肺汤。 胃热呕吐 胃的特性是喜润恶燥、以降为顺。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但胃气上逆是最主要的病机。因此,治疗呕吐必须降逆胃气。枇杷叶十分适应于胃的特性:苦寒清降,能清胃热、降胃气;甘寒生津,能养胃阴、润胃燥。因此,枇杷叶对于胃热引起的呕吐十分有效,常配伍黄连、竹茹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枇杷叶性寒,不适宜用于寒性咳嗽、胃寒作呕者,如《本草经疏》言枇杷叶:“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枇杷一身都是宝 枇杷一身都是宝。枇杷果是受大众喜爱的美味水果,食疗养生价值颇高。枇杷核、枇杷叶、枇杷花、枇杷根均可入药,药用价值丰富。 枇杷果 枇杷果,形如黄杏,柔软多汁,味道酸甜可口,每年三、四月份为盛产季节,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品种。枇杷果是营养价值丰富的保健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其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在水果之中名列前茅。 枇杷果是中国古代最早用于食疗的果品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日华子》亦记载:“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枇杷果味性凉,甘酸、入肺、胃经,酸甜可口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具有润肺、止咳、止渴等功效,食疗可用于食欲不振或气失和降干呕不欲食、阴虚肺燥咳嗽、咽干口渴等症。 枇杷果风味酸甜,容易多食,殊不知食用枇杷果也有禁忌。《随息居饮食谱》关于枇杷果有记载:“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故脾虚痰湿之人应不吃或少吃枇杷,否则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 枇杷核 枇杷核是枇杷果的果仁,晒干后可入药。中医古籍记载枇杷核“治肝有余诸症,气实者可用”“治疝气,消水肿,利骨节;治瘰疬”。枇杷核性平微寒,味苦,归肺、肝经,具有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利水消肿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瘰疬、疝气、水肿、关节不利等疾病,可煎汤内服亦可以研末外用,外用主要用于治疗瘰疬。 需注意的是,生枇杷核中含有有毒的氰甙类物质,人体食用后容易造成呼吸受损或缺氧的中毒症状,严重可致死。入药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此,吃枇杷果肉时要注意吐核,尤其是孩子,家长应尽量把核去掉再给孩子食用果肉,过量内服可能中毒甚则死亡。 枇杷花 枇杷树的花朵亦可入药,一般在冬、春季采花晒干炮制后入药。《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花“治头风,鼻流清涕”,现代本草著作《重庆草药》记载枇杷花“治枯痨咳嗽,痰中带黑血”。枇杷花性平微温,味淡、归肺经,具有疏风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风、鼻塞流涕、虚劳久嗽、痰中带血等疾病。 本品可以单味泡茶饮用,待温度适宜时加食疗冰糖或蜂蜜调味,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枇杷根 枇杷根,鲜品和干品均可入药。枇杷根味苦、性平,具有止咳、下乳和止痛等功效,常用于虚劳咳嗽、乳汁不通、风湿痹痛等疾病。《闽东本草》有记载,治疗关节疼痛可以用鲜枇杷根四两、猪脚一个和黄酒半斤炖服。 小贴士 枇杷叶采摘下来后,背面绒毛很多,煎服前应将绒毛清除干净。煎煮时应用纱布包煎,以免绒毛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蜜枇杷叶是将枇杷叶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而成,药店均可购得。 蜜枇杷叶更适合肺热咳嗽者,生枇杷叶更适合胃热呕吐者。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十二时辰养生法——卯时,促进大肠排糟粕 广东省中医院 卯时是指凌晨5-7时,《晋书·乐志》认为:“卯,茂也,谓阳气生而孳茂也。”《六书正譌》认为:“卯为戼,从二户,象门两辟形。”因此卯有“辟户”(开门)之意,后人引申卯代表天门开,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之象。到了卯时,旭日东起,夜露褪去,正是思考一日之计的好时候。 而在人体内,卯时是大肠经当令的时刻,此时大肠经的气血最旺盛,由《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可知,大肠的功能是传送食物糟粕,并吸收糟粕的水分,变为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卯时养生,重在保证大肠“排糟粕”,以起到通腑泄浊,“肠中常清”的作用。那么,具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按时起床 正如前文所说,卯时天门开启,天已渐亮,《黄帝内经·卫气行》说:“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经过一夜睡眠,阳气得到蓄养,到了卯时阳气孳茂,阴气褪尽,人则醒来。古人说:“日出而作”,这是起床的最佳时间。只有按时起床,酝酿便意,才能促进大肠排糟粕。因此,建议大家勿通宵熬夜,扰乱睡眠节律;不要赖床或睡回笼觉,以免错过每日最佳排便时机。现实中,有些朋友虽然晚上按时睡觉,自觉睡眠质量不错,但是在卯时醒来时总觉得头脑昏昏沉沉,老想坐着发呆。这可能与身体本身的阳气不足、不能上濡清窍(头脑)有关。若出现这种状况,可以在起床后含一小片生姜以助阳气升发,这样很快就能“龙精虎猛”了。 注意保护肺气 肺主一身之气,能推动废水废物运行并下达于大肠及膀胱,促进糟粕的传化。因此,《黄帝内经·大惑论》说:“肺合大肠,传道之腑。”在卯时,要使大肠顺利排出糟粕,肺气充足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夜半高歌、晨起剧烈运动等耗损肺气的行为。对于平时肺气不足者,如平时有咳喘无力、气短自汗、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不华等症状,常会出现早晨排便无力甚至毫无便意,建议这部分人平时可服用玉屏风颗粒,并配合按摩尺泽穴以补肺助运。玉屏风颗粒源自古方“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黄芪及防风具有补脾肺、固肌表的作用,白术可益气助运,尺泽穴降逆通便,因此对于肺气不足而导致的排便不畅,穴药并用能奏奇效。 畅达气机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机的运动主要是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大肠的气机运动主要是“降”与“出”。因此,在卯时,要保证大肠传导糟粕,除了适时起床、充足肺气以外,还需畅达大肠气机,使糟粕能下“降”并排“出”。 对于肠道气滞者,如伴随腹胀肠鸣、矢气得舒、排便等待等症状,平时应注意: ①避免大量进食粽子、肥肉等肥腻难消化的食物,以免阻碍气机; ②避免进食冷饮或者大量生果,以免损伤中焦阳气; ③避免长期处于抑郁思虑状态,以免抑制全身气机活动。 若大肠气滞明显,可配合揉按脐周上下以畅达气机,具体动作如下:配合自然呼吸,双手轻轻上抬,使掌部交叠于脐上(掌心向着脐部),以顺时针方向由脐中开始,逐渐向外划圈旋转按摩20次,再逆时针方向逐渐向脐中划圈旋转按摩20次。每日清晨起床后进行1次。 供稿:池晓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