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作者:卤蛋妈来源:女儿派(ID: nverpai)世界终将惩罚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孩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曾有这样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11岁的小男孩,像往常一样,跟随父亲去一个小岛上钓鱼。几个小时过去了,平静的夜晚响起了小男孩的尖叫声:“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孩子惊喜万分,和父亲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父亲却沉默了。那一天,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他看了看手表,晚上10点。此时,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父亲语气平静。“爸爸!为什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小男孩已经哭出了声。宁静的夜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除了这对父子俩,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小男孩偷偷暗示父亲,并再次祈求。可父亲态度坚决,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小男孩只能将鲈鱼放回湖中,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这个故事,还有后续。这篇文章的作者詹姆斯·勒菲斯特,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的短篇小说家和建筑设计师。他在文末回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他一次次地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父亲的话就会响彻耳际:“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34年前的那条鲈鱼,跌入一个11岁小男孩的心湖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也能经常遇到这样的“鲈鱼”诱惑。在不同的家长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做法。2018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曾被曝出一起插队事件。在某热门项目的排队处,一个小男孩中途去上厕所。他的妈妈没有跟随而去,而是选择继续排队。男孩归来后,直接翻越栏杆回到妈妈身边。工作人员发现,当即要求男孩重新排队。然而男孩拒不服从,从流传出来的视频,我们可以听见下面这些对话:工作人员:您到后面排队就可以了。家长:你说这么多人,哎你听我说...工作人员:刚刚旁边有一个小女孩她也要插队...家长:哪个小女孩?工作人员:我了解,来后面游客往前走。您继续排队.....极其不耐烦的男孩,突然对着工作人员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就不排!臭老娘们!”有网友评论:这才几岁都这么横了,长大还得了,还不得打父母?没有规则感的孩子,总能一次次试探你的底线。父母的漠视,看似一时庇护了孩子,实则是给孩子喂了最毒的药。之前在网上曾刷到了这样一条短视频: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踩在公交椅上,抓住吊环,双脚腾空,做起了“体操”。司机发现后,立刻劝阻:“这不是搞锻炼的地方。”孩子的妈妈,听到这句话,并没有制止孩子的动作,反而冲司机吼道:“关你屁事,我偏要吊!”“我天天都这么吊,就你有意见,你有病啊!”并进一步示意孩子:“吊,继续吊。”司机再三表示这是为安全着想,但都被孩子妈妈怒声驳斥。最后,这个妈妈竟然理直气壮地拨打起投诉电话,指责司机吓到自己的孩子。面对记者,妈妈给出的理由更是可笑:孩子肋骨外翻需锻炼。最终这个投诉被判定为无效投诉。稻盛和夫说:“很多家长把不守规矩当作活泼可爱,把不讲道理当作独立自主,这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教育。”当你开始漠视规则,规则也会选择漠视你。还记得河南平顶山动物园的悲剧吗?年仅9岁的小男孩趁着姥爷没注意,翻越一米多高的护栏,独自跑到黑熊游览区。结果不慎被黑熊当场咬掉右臂,被逼做了截肢手术。孩子妈妈看着满身是血的孩子,失声痛哭:“孩子这么小,以后可怎么办?”2018年10月,江西省新余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13岁男孩在高速上将身子探出汽车天窗外,不料直接与限高杆相撞,当场死亡。杜布森博士在他的《勇于管教》一书中有一段关于规则的话,说得很精彩:“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近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规矩)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不是24小时贴身守护,而是在他还未靠近悬崖的时候就告知规则。规则,才是对孩子有力的保护。还有最近频频上热搜的玛莎拉蒂案。历经1年2个多月,案子终于有了新消息。肇事者谭某提出457万元的赔偿方案,但受害者家属拒不妥协:一分钱不要,请求判谭某死刑。酒驾、无视交通规则、肇事逃逸......两死一伤的悲剧,直接导致了三个家庭的支离破碎。而谭某背后站着的,是纵容女儿,时至今日依旧不肯向受害者道歉的一对父母。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不遵守规则的人,是游荡在世间的死神。”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里,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于子铄是规则破坏王。老师让孩子们统一站在呼啦圈里,老师一转背,于子铄就跑了出来,还捉弄其他待在呼啦圈里的小朋友。不顾小女孩的抗议,一直挠她痒痒,引发围观。有一场扔骰子拿糖果的游戏,规则是两个小朋友都同时扔到6点,才可以拿1颗糖。于子铄不仅自己带头破坏规则,甚至怂恿他的搭档一起作弊,后来索性连骰子也不扔,直接上手抓糖。本来是一场公平的小游戏,结果在其他小朋友只拿了几颗糖的情况下,于子铄取得了“惊人的胜利”:拿了满满一罐子的糖果。其他小朋友指责他不遵守规则,他依旧倔强:“我在家也是这样!”老师问他有没有作弊,于子铄依旧嘴硬,说自己没有作弊。最后,他才支支吾吾说出了答案:“因为刚开始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说,只要你在幼儿园好好表现,爸爸就回家陪你玩游戏,妈妈就给你买新衣服。可是我知道,他们是骗人的。所以我并不想在幼儿园好好表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应让儿童自发、主动地学习,最好使儿童自己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答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父母一边教育孩子遵守规则,一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可以破坏规则。而孩子是最聪明的,言传不一定奏效,但是身教一定会复制般地传达到孩子身上。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张暖心的照片:3岁的小男孩看着地铁边上的脚印,奶声奶气地问妈妈这个有什么用,妈妈耐心地说:“这黄色的脚印呀,是用来排队的。”为了加深孩子的理解,妈妈、爸爸以及外婆,都统一沿着脚印,很自然地站成了笔直的队形。还有这样一张照片:在几个军人排队的队伍末尾,站着一个3岁的孩子。有人问孩子:“你怎么也会排队坐地铁呢?”孩子说:“我爸爸说过,每个人都要尊重规则,去哪里都是要排队的,大家都排队,这个世界才更有秩序。”规则是什么?秩序是什么?这是挪威西南部吕瑟峡湾边的一个悬崖布道台,高达600多米,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可是,这样一个极其危险的布道台,竟然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有传闻,悬崖前立了一个牌子,上面赫然几个大字:“你想怎么走,请自便。”规则和秩序,它看起来是一种限制,实质是一种最好的自我保护。那张无形的防护网,在孩子心中。那张防护网的搭建者,无疑只能是父母。一向以“毒舌”著称的金星曾在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的故事。有一次金星和儿子坐飞机,在排队检票的时候,恰巧碰到一个插队的大姐。金星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孩子往后站一点。儿子疑惑地问:“不是我们先排队,排在前面的吗?”金星提高了嗓门,回答道:“这位阿姨公交车坐惯了,没坐过飞机,不知道飞机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姐听明白了话中的意思,立刻反驳道:“谁没坐过飞机?”金星回怼道:“没看见小孩子都知道要排队,你一个大人不知道坐飞机要排队?”大姐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离开。“妈妈,为什么她不用排队?”“妈妈,那个小朋友怎么横穿马路?”“妈妈,那个阿姨怎么不买票就直接进去玩了?”当孩子再次这样问的时候,你可以引用金星老师的一句话:“不遵守规则的人,现在占了点小便宜将来也要吃大亏。孩子,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年纪渐长才发现,小时候学过的课文,简单却经典,是人之初最好的教育。那些当时没读懂的课文,竟是成年后人生最大的坑。就像《钓鱼的启示》:这个世界,终将会惩罚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孩子。这个世界,也在悄悄奖励那些遵守规则的孩子。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3日
孝顺父母分三个等级。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2日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以后,在全国各个地方,在世界各地,我们都能看到五星红旗在万里蓝天之下,迎风飘扬,令人激荡,令人遐思。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发布者:文以化心
2020年10月01日
你曾参加过军训方阵表演吗?下面这个花式方阵相信你一定会被震撼到!近日,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0级新生军训结业典礼上1200名军训新生组成花式方阵以《生命的力量》为主题讲述抗疫故事致敬战疫英雄以下视频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他们手持红黄两色纸板通过颜色和动作改变变换出中国地图和不同字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他们不仅用文字致敬还变换出战疫元素图案武汉地标建筑“黄鹤楼”隔空致敬“最英雄的城市”“口罩”和“爱心”相连“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医生画像”和“药瓶”“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握手”“全村的龙把最硬的鳞给你武汉加油!”这些独特的战疫图案凝聚着所有人特殊的记忆致敬在疫情中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逆行者最后,学生们变换出学校相关图案、字样他们高喊着“我爱你,中国”“为中华复兴而读书”所有人热血沸腾燃爆全场的一幕引发网友纷纷点赞“太帅了!”“好激动,情不自禁落泪了”为闪闪发光的青春点赞加油,年轻人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9月29日
                       每一个掌握汉字的人,都是这个星球上最独特、最聪明的人中的一员!读懂了汉字,就真正的读懂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智慧被汉字呈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使用汉字的人会更聪明?汉语,不仅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而且将是互联网时代最科学的语言!下面我们看看大家是如何阐述这个问题的。1语言和思考的速度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的思考速度快。因为中国人的“声音的种类”比美国多。声音的种类是什么?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就越快?通俗的讲,声音的种类,就是能够发出多少种声音。普通话的一个汉字是一个声音。英文的一个单词是若干个声音。曾有人比较过,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用了30秒,英语用了45秒。因此,两人同时背诵乘法口诀。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肯定想到不了这里,可能也就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说明了:声音种类多的语言的使用者比声音种类少的语言的使用者思考速度快。普通话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所以,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快。相同时间,思考速度快的人,自然能够思考更多的问题,当然也就更聪明。中国人最聪明的原因就在这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先天优势。2语言和阅读的效率现在,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了。惊人而可怕,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的。而这些单词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表达。为什么会英语单词的数量会如此之多呢?下面咱们具体看看。英语里猪肉(pork)和猪和肉(pig,meat)没有丝毫关系。猪肉羊肉牛肉(pork,mutton,beef)也没有些许联系。公鸡是cock,母鸡是hen,小鸡是chicken,这就是鸡的一家子。能看出公母和大小吗?上百万的英语单词就是这样出来的。再想想咱们的汉语,基本不必发明新汉字,仅仅依靠原有的汉字组词就可以了。真是感谢和佩服充满智慧的祖先。接着往下看。现在的中国学生,可以琅琅上口地读2000年前的诗人屈原的楚词。这种文字的稳定性,是智慧传承的基础。有了这种稳定的文字,才能读懂自己远祖的文明,才能不断的继承和进步。英语就做不到,因为太不稳定了。现代人读莎士比亚的原著已经困难重重了,更不用说2000年前了。还有一个好玩的事情,如何从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找出汉语文本,最薄的那一本就是了。再过若干年之后,超负荷的信息一定能将把字母文字压垮,届时整个世界唯有汉字独领风骚。3语言和文明的传承英语和汉语还有一些特点,是需要说明的。英语是“一维的”和“密码式的”语言。语言的一维性,导致美国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线性)的。这种直线式思维,对美国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做事方式直接,绘画喜欢用直线等。语言的二维性,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式(面性)的。同样的场景,美国人倾向关注中心物体而忽略背景(一维的思维导致的),而中国人关注物体更注重整个场景(二维的思维造就的)。注重场景,使得中国人看问题:全面且懂得变通。看问题全面且会变通的人,做事自然容易做得好。因为,事情看得透彻,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这就是中国的2弹1星等奇迹产生的内在因素。很多在西方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国都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字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汉字就不多说了:国家的扫盲标准是1500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三四千汉字,搞科研都没问题的。至于读书看报更是小学毕业生都可以做到的。一句话:做中国人---爽。(来源于:智慧的辨思:最优秀的语种汉语)想想看,美国人学习了2万单词,他能享受的信息还是有限的。中国人学习三四千汉字,就可以享受几乎全部信息。学少而知多,投资收益率惊人得高呀。什么是智慧?这就是智慧。4未来会证明汉语的伟大“有件事,我不明白。你说汉语更优秀,为什么中国的文学作品却没法翻译成英语?”好问题,赞一个。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法翻译成英语,英语的文学作品却能翻译成汉语。这种现象说明:英语表达的思想,都能找到对应的汉语表述;而汉语表达的思想,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英语表述。是不是这个理? “是的。”如果你学过数学,知道集合和真子集,就会明白。这种现象说明:英语是汉语的一个真子集。英语能够表述的思想,只是汉语的一部分。英语是有缺陷的,很大的缺陷。相比之下,汉语就完美多了:能用更少的字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大家对汉语有误解,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将优秀当差劲。由于国力和历史的问题,很多人的脑子里,有一种观念:西方的东西更好些。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要不得的。这种观念,让我们的国家吃了很多亏,该反思和反省了。有资料表明:说汉语比说英语能更多得使用右脑(天才脑)。先天方面,中国人比西方人有着更多的优势。老祖先留下来的,真是好东西呢。在语言方面或者说先天优势,美国人输给了中国人,犹太民族也输给了中华民族。当然,这不是我们优秀,而是我们的祖先太优秀了。感谢和佩服!然而现在,很多人漠视甚至鄙视自己的文化。让人很无奈。笔者的看法: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将是汉语。 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9月29日
近日,各大高校陆续开学2020级的许多大一新生也陆续前往大学报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在他们之中有这样一群孩子······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右手却依旧能笑面人生“总分625语文116 数学130 英语139 理综240”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四川女孩李欣雨今年高考取得了625分的好成绩超出四川省一本分数线96分考上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李欣雨与录取通知书合影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9月12日李欣雨到华中师范大学报到她勉励和她一样遭遇过挫折的网友:希望每个人都能认可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始终能够乐观面对她说,大学除了想学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项运动外还想学骑自行车虽然现在控制方向还有点问题但会勇敢尝试曾和家人在街头乞讨如今他考上重点大学9月12日是广东工业大学2020级新生报到的日子曾和家人在街头乞讨如今通过自己奋发努力考上该校的朱阅阳就是这些新生中的一员朱阅阳和父亲在学校正门留下合影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朱阅阳的父亲天生残疾他的母亲也是残疾人哥哥出生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家五口只有他和弟弟身体健康今年56岁的老朱从儿子手上接过录取通知书时手有些颤抖他翻来覆去地端详着上面的每个字不禁感慨:“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家能够走出一个大学生来”“原来梦想真的可以实现”谈及未来,朱阅阳表示首先是要学会自力更生通过勤工助学等途径为家庭减轻负担也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另外,他还表示想考研脑瘫男孩姚俊鹏:“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9月11日来自安徽的脑瘫男孩姚俊鹏来到中国药科大学报到正式成为该校英语专业(医药方向)的一名大一新生摄影:崔嘉跃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被学校录取后姚俊鹏不仅协助班主任创办了班级QQ群还帮助老师收集材料和同学们交流新学期计划他的积极和乐观影响了很多同学谈起终于踏入梦寐以求的校园姚俊鹏难掩兴奋:“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很喜欢这里”今年高考姚俊鹏考了623分超过理科一本线108分“我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是姚俊鹏高考成绩公布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姚俊鹏最喜欢的一首英文诗是《当你老了》他说,将来想做一名英语翻译要更加努力地练习英语口语“会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个蹭网的“屋顶男孩”坚信知识定能改变命运还记得那个蹭网的“屋顶男孩”吗?今年2月份一个男孩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屋顶蹭网上网课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被网友们称为“屋顶男孩”今年高考他以666分的成绩被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录取“屋顶男孩”名叫全杰通来自河南淅川县在和父亲商量后他们决定坐硬座火车去学校报到全杰通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坐火车9月8日清晨6时经历20个小时后父子二人终于抵达成都全杰通表示“别人眼里的吃苦,只是我习以为常的习惯”自己坚信知识一定能改变命运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慢慢熟悉,融入环境“希望能走得更高、更远、更坚强”“考古圈团宠”钟芳蓉带着别样期许来到北大9月1日是北京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在新生人群中有个头戴黑帽、留着短发的女孩她就是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就在一个多月前在网上一些“冷门专业没‘钱’途”的质疑声中各地博物馆、考古机构和工作者为表示对钟芳蓉的支持纷纷为她送上“考古豪华大礼包”她也因此被称为“考古圈团宠”来源: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活的第一天钟芳蓉就已想好以后会多去图书馆学习在宿舍的书桌上她也第一时间摆出了从老家带来的台灯以便看书、学习时使用钟芳蓉(左)在宿舍楼内完善学生公寓住宿卡。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来源: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钟芳蓉曾说此前收到的礼物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压力让她以后更加地努力才能称得上“团宠”的称号新学期,新起点扬起风帆,向梦想起航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都能越走越好!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09月29日
五千年来,各民族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星辰般熠熠生辉。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祖辈的手艺、心诀和智慧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历久弥新、升华夺目。我们一起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面人郎。点击视频,了解北京面人郎的传承故事(2019年“‘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视频来源:人民日报)在保护中传承,在实践中发展!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9月29日
奶奶语录:字字通神明、惜墨如金、身正才能字正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像奶奶跟我讲的那些道理一样,我们的文化就在我们的血液当中一点一点的传递。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0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