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本栏目是大公健康《国医》,最近您的朋友圈是不是也悄悄流行起了素食的话题,朋友们有没有跃跃欲试想要加入素食的行列。当然我们现在很多素食的相关知识都是来自西方的营养学,那么中国传统的中医对于素食又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香港注册中医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李宇铭博士,来给我们讲一讲中医和素食的相关话题。☉ 大公健康:李博士我知道您自己已经吃素十余年了,现在是香港素食会的主席,您可以给我们讲一下全球素食的一些大概的情况,当然我们着重想了解的是香港,还有台湾,以及我们内地的一些情况。☉ 李宇铭:全世界素食都(已经)变成一种很潮流的文化,比如说西方的国家,美国跟英国,现在有一些调查发现,大概已经有10%的人是吃素的,这个比例在最近十年来攀升的非常高,非常快。欧美的国家,很多地方都非常推崇素食,我知道在德国那边开的都是一些全素食的超市,超市里面只卖素食的东西,非常厉害。印度是一个素食的大国,它里面大概有50%-60%的人是吃素的,可能加起来可能有五六亿的人吃素。假如说我们比较靠近的,在亚洲地区,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台湾,台湾吃素的人口也有10%以上,我们经常说台湾是一个素食天堂。而中国大陆好像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严谨的统计,据说有5000万的人口吃素,现在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其实香港素食的人还不是很多,据我们这么多年统计,大概有3%左右的人口,不过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由于现在推广,一种叫做弹性素食的做法,就是一星期里面某一天是吃素的,比如说星期一吃素,这种文化推广起来了,可以说现在弹性素食的人口非常多,大概有一些调查,起码12%的人,就坚持每星期总有一两天吃素的。☉大公健康:您作为一个中医师,(从中医的观点出发)对素食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李宇铭:我首先是中医师比较支持素食的,但其实应该这样说,中医也没有反对人不可以吃肉,总体来说,吃素,素食方面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比较好一点。从我个人的体会还有我对中医传统文化的研究来看,我觉得首先中医师植根于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是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可能我们现在在大城市里面很多人都开始比较喜欢吃肉,这个主要是受了西方的文化影响。就好像我们在香港,香港有一些调查统计显示,香港是世界上吃肉消费最多的一个地区,比那些欧美国家还要厉害,这主要是受了西方文化影响。但是在传统中国人里面,古代的大部分人主要吃素为主,他们通常都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够有机会吃肉,并且自从唐代以后,因为受了佛的思想影响以后,中国大部分人都是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从我自己对于中医的研究角度来看,尤其是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里面,它基本上是非常推崇素食的。它里面就说有四大类的食物应该要吃,包括叫谷肉果菜,五谷杂粮、肉、水果、蔬菜,从这四大类里面,我们可能看到肉类最多只是占1/4,不是很多。从整个《黄帝内经》里面的铺排,它里面就谈到了很多吃肉带来身体健康的影响,里面就说一些疾病跟吃肉有关。比如说,身体突然晕倒,或者是身体非常虚弱,或者是身体半身不遂,半边身子酷掉,另外一些病叫做哮咳,有一些病叫气喘,气力哮喘这些病。那些病的记载,其实跟我们现在的文明病非常相近,我们说那些三高病,血压高,高血糖,或者是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那些的文明病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已经有,那时候那些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膏粱厚味”,主要是跟两方面有关,一个是吃太多的肉类,另一方面是吃细粮太多。那时候就说那些叫富贵人的病,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有现在那种文明病了,可能那时候患文明病的人不太多。不过从我们现在人来说,其实我们现在人的饮食,每一个人都很像一个皇帝的饮食方式,所以我们现在得的那种病情,在古代的时候,2000多年前已经有,那时已经很清楚,是吃肉太多,或吃精细的饮食太多所导致的。反过来,假如说素食类的食物,那些刚才说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在《黄帝内经》里面几乎没有说太多这方面的病,就是说你吃那些东西很多都没有大问题,所以我可以这样说,中医是比较支持吃素的饮食方式。☉ 大公健康:现在又有很多,特别是老人家还比较遵循,说吃什么补什么。扭了脚,人家就觉得炖个猪蹄就好的比较快,您觉得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宇铭:就是以形补形,以脏补脏这个说法。其实我分两个角度去说,这个说法以形补形,这个主要是民间的一个说法,在中医上不是这样理解的。因为,这种以形补形,特别是用动物的一些部分补身体,比如说吃猪肝就补人的肝,吃猪脚就补人的脚,那种肉类补身体的想法主要是民间的一些想法。在中医里面,在古代基本上不太提倡这种说法。从另外一种角度,中医本身有这种以形补形,但是那种说法不是单纯局限在肉类,它是讲,植物类上面有这种讲法。中药里面,可以用到那些植物的花或者是叶的部分,那些东西在植物比较表面的地方,比较高的地方就可以找到药性,找到身体比较表面的地方,我们就说那些节点。比如说,植物的根部在植物的下面,所以它就可以进入到身体里面比较低的地方,通常我们说一些补肝肾的药物,它都是植物的根部,我们吃一些植物的根部的食物,胡萝卜,或者是芋头、山药,中医说那都是相对偏于补的东西。所以的确在素食里面,有这种以形补形的说法,只不过这个说法不是单纯指肉类,我想在民间的人有这种以形补形的说法,同时间也是因为他们过去的生活比较少吃肉,他们就很珍爱吃肉的机会,说这里面的东西比较特别补。实际上很多过去的人,就完全以素食的生活方式来过活,身体都很健康的。☉ 大公健康:他们还是因为物资和经济的状况,对肉类的滋补功能可能有所夸大。那么您刚才也提到,吃肉会导致一些比如说您说的富贵病,三高等等这样的一些疾病。但是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素,也会导致血管硬化,不知道这个您是怎么看的?☉ 李宇铭:其实这类的研究我听过很多,都是对素食批评的研究,除了批评血管硬化,其实很多病都会说,首先有一个观点我必须指出来,这一类的研究,过去主要都是研究那些患病的素食者,因为很多人选择吃素,都是因为自己身体健康不好,他就想要变得健康更加好,所以那些病人变成吃素了,他本身身体有病,所以研究出来有这样结果很正常。另外有一类说法,大家特别讲的导致血管硬化,有一个道理,他认为,因为肉类里面特别含有一种叫维生素B12,那种是能够帮助血管硬化的一种维生素。所以在素食里面就可能要缺乏这个东西,所以有一些人就容易患这种病。但是,这个说法我其实是比较质疑的,因为我也看过不少的研究,有一些研究就发现,吃素的人就更加容易不得这些病,就是现代文明病,长期吃素的人通常都没有得这个病,所以这些研究其实本身有一个很矛盾的说法。我也看过另外一个研究,就是说,素食者是不是真的缺乏维生素B12。有一些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吃素的人身体里面B12的营养,总的是比非素食吃肉的人更多一些,为什么这样?因为吃素的人更加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就经常吃那些食物里面特别含有这方面营养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在于饮食方式,因为就算是吃肉,也不代表你那个饮食方式一定健康,吃素也不一定代表你不健康。所以怎么能够吃素,吃的对,吃的足够营养,吃的均衡,这个才是一个更加重要关键的问题。☉ 大公健康:李博士就跟我们聊一聊,如果加入素食行列,从中医方面看怎么吃素,才会对我们身体比较好?☉ 李宇铭:首先说,我们要懂得怎么均衡的吃素。首先通常说有几大类食物要吃,一般在《黄帝内经》里面说的四大类食物,谷肉果菜,把肉变成豆类,因为豆类其实也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五谷杂粮,豆类,水果、蔬菜,这四大类食物都吃,身体就应该已经有足够的营养。中医有一个观点叫做“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三个说法是我们选择食物的时候特别注意的。比如说因时,就是要按照不同的四季不同的当季食物,选择当季的食物来吃,因为当季的食物对身体比较好。比如夏天吃西瓜,冬天就不要吃西瓜,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吃橘子,吃梨子。另外一个是因地制宜,看当地出产的食物。尽量是当地出产,因为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就少吃一些外来的食物。比如说空运在外国,美国、英国来得食物就少吃一些。第三就是因人制宜,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比如中医寒热虚实,身体比较寒的人可能就不太能吃一些寒凉的食物,所以还是要按自己身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食物。这方面怎么做,首先可能(的话)找到一些比较好的中医师咨询一下,自己的体制怎么样。假如不一定找到中医师,就自己尝一尝吧。因为自己尝的食物,觉得那个食物好吃,那就应该对身体对你比较好,吃下去身体不舒服的,那应该都是不太好的。所以“三因制宜”也是一种基本方式。☉ 大公健康: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直觉是在健康食物的范围之内。☉ 李宇铭:是。还有一些其他角度,按比较自然的方式选择食物,比如我们吃食物的时候尽量吃整全(不加工)的食物,尽量少加工。比如我们说吃细粮,精细的饮食不太好。尽量吃粗粮,什么叫粗粮,比如说吃米饭,假如我们说吃白米饭,那就不是糙米,糙米是那个米,它含有一个外面的壳,还有一个胚芽,那个比较粗糙的,吃米吃糙米比较好。假如是经过加工的白米,再把白米再磨成粉,变成米粉,要做成面条,做成糕点,那就变成细粮了。所以吃食物尽量吃整全的,吃粗粮是对身体最好的。吃的时候有一些所谓细节的小技巧,比如我们吃的时候的状态。吃的时候应该安静的吃,应该要享受食物,应该要在嘴里面慢慢咬它,吃的时候一口一口的感觉到口里的味道。又比如说,吃的时候内心要平静,开心的吃。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吃食物,有情绪的时候不吃,因为人的情绪状态影响消化吸收。☉ 大公健康:现在有很多的素食餐厅,有很多做出来的,比如说用豆腐做出牛肉的味道,它都是以这个方法来吸引消费者的,中医所谓的斋口不斋心,你觉得这样一个情况,跟素食本来的意义有没有一些区别?☉ 李宇铭:通常这种餐厅做仿荤菜,或者是叫这些菜为素肉。我有几个看法,首先这种所谓斋口不斋心,这是广东话那边说的,这种思想是中国文化里面特有的对素食的批评。其实在西方文化里面没有的,因为在中国人里面为什么这么说,是觉得你吃素,你应该是内心清静,对肉类没有欲望。但是,为什么你吃那个东西?他就觉得你内心真的很想吃肉,是对素食者的一种批评。实际上在外国人,他们推广的叫素食主义,他们是没有这个想法,他们就觉得素肉没问题。因为他本身的思想是吃素为了健康,为了保护动物,他就觉得我享受肉的口感,我也是没有杀生没有杀害动物,所以他就没问题的。而这种想法,在中国人上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菜式出来,是为了方便一些人,尤其是他可能本身吃肉,(因某些特殊原因)可能要吃素,有一些替代品,就能够让他慢慢过渡吃素了。或者是有一些人,刚开始吃素,他心里面却还想吃一些肉的,就找一些代替品,让他容易(从食肉到食素)过渡。☉ 大公健康:我们想进入素食的队伍,循序渐进的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引领我们吗?☉ 李宇铭:我已经吃素了十几年了,心里面真的对肉类没什么欲望了,完全不存在斋口不斋心的说法。假如通常要刚刚尝试变成一个素食者,通常我们都说要进入一个修行的过程,慢慢逐渐的转变,这个转变首先从一些不健康的肉类慢慢戒掉开始。先戒红肉,后来就戒白肉,后来就连那些海鲜类的食物都不吃。假如这几类都不吃,基本上就叫吃素了。☉ 大公健康:其实我个人还蛮好奇的,鸡蛋属于荤吗?☉ 李宇铭:鸡蛋属于荤,就看你对素食的定义,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信佛的人就觉得,鸡蛋可以吃,因为他没有杀生。其实,作为一个严格的素食者就不相同了,我大概四年了,都没有吃鸡蛋跟牛奶了。因为一方面,我觉得这些东西,对健康其实都没有很大好处,它可能有一些好处,但里面的坏处更多。☉ 大公健康:那蛋白质从何而来?因为我们知道植物再怎么(营养)也不能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如何解决蛋白质的缺失?☉ 李宇铭: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个低蛋白的饮食习惯,高蛋白是现在西方提倡的一种饮食方式,这种饮食方式是导致我们现在这么多文明病的一个原因。所以现在要提倡低蛋白饮食,相对来说不是非常低,就是不要那么高。其实一个人,一天需要蛋白质不需要很多,尤其是动物蛋白跟植物蛋白差异还是很大的,吃植物蛋白就算吃太多,也会有问题。比如说,吃豆类,豆类的食物里面含蛋白质比较多,但是在传统,在《黄帝内经》里面也有这样说,吃豆类的食品不应该吃太多,适量即可。我想吃鸡蛋跟吃牛奶,在我们传统的中国饮食方式来说,基本上都没有吃这个东西。唐代有一个很伟大的医家,叫做孙思邈,当时我们叫一个大医,他就说鸡蛋这个东西,是非要大病要疾的时候用这个东西,它就把鸡蛋当作药物来用的。实际在传统的中医学,有一本经典叫《伤寒论》,它确实把鸡蛋当作药品。现在我们人差不多每天都吃鸡蛋,可是我们的中医经常会反问一个问题,你是不是真的有病?我们以前的人是有病才吃鸡蛋的,没有病天天吃这个东西,那就会太过补了。☉ 大公健康:也就是说鸡蛋在古代都属于补品?☉ 李宇铭:对,鸡蛋跟牛奶都是一种补益的东西,就是真的生病的时候才吃。假如补的太过,对身体也会有问题的。鸡蛋跟牛奶在中医来说都是养阴的东西,当你经常吃下去,脾胃的阴气就比较多,反过来,它就会伤害脾胃的阳气。当脾胃的阳气受伤的时候,身体就容易消化吸收的能力就下降了,之后就容易整体出现问题。比如说有一些现在的敏感病情,比如说哮喘病,或者是敏感症,或者是肠胃病。很多人就是,假如他把鸡蛋和牛奶戒掉以后,身体就自然能够恢复健康,就是吃那个东西太多导致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本身就不存在不吃鸡蛋牛奶就不足蛋白质的问题。反而我们现在是吃蛋白质太多,怎么能够戒掉那种依赖性,才是我们现在主要关注的问题。素食为何属「情志养生」?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但是它的益处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对肠胃、营养有帮助,而是一种情志养生,属于精神调养、神补的高级养生方法。首先,素食的这个素字,强调的就是朴素,就是简单自然的生活模式。饮食如何才能够简单啊?四个字:知足常乐。吃最简单的食物,最便宜而容易找到的食物,在食物链最低级的食物,最保护地球环境的食物,最不用杀生的食物,最不用烹调而又好吃的食物,这种简单的想法,就是一种素。素本身就是白色的意思,也指洁净,素食一方面是指食物本身是简单洁净的,而更重要的是,素食吃下去人体之后,也让人体洁净、内心清净。素食是相对于荤食。属于荤的食物,除了是肉类以外,更包括了五辛,即葱蒜韭菜之类,为何这些属于植物的东西也叫荤菜?所谓五辛令人烦,就是说吃了葱蒜这些食物,会让人烦恼不断,所以这些属于荤。从这个角度来看,素食的定义不在于是否植物,而是在于食物是否让人烦、心不静。素食所强调的是心,吃素能够不烦、使心静,那么素食显然是一种情志养生了。这个素食是调养情志的益处,对非素食者来说是很难体会的。我吃素10多年了,到后来才逐渐感受得到这个益处,是一开始所没有想过的。我可以用一个比喻,就好像你上了一辆充满塑料气味的旅游车上,一开始觉得不适应,但是过一会就习惯了,不觉得它的存在。实际上,我们大部份凡夫俗子,头脑天天充满思虑,杂念自己跳出来控制不住,可是我们都没有察觉这些念头,随波逐流的跟着杂念走。吃素之后,由于没有了荤的烦,内心逐渐变得平静,于是就容易察觉自己的杂念了。这就是为甚么素食者对食物的味觉比较灵敏,例如我现在吃了葱蒜韭菜以后就会觉得人很烦躁、睡不好,但是以前不是吃素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感觉;别以为酒是植物做的就是素食,现在只是喝一点点啤酒,人就会觉得焦躁不安,这是以前没有的。这就是人内心洁净了,素食帮助人能够清心,心无杂念,那就容易察觉自己在杂念里头,察觉到问题所在,才能够跳出问题、解决问题。吃素的人能够做到我行我素,顺心而行,不拘束于世俗的看法,而独行己路又不害怕。不是这样嘛,素食者在现代的社会中还是占少数,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坚持吃素,就知道他们具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抵抗诱惑、舆论等外在的影响。这就是逆流而上,不随波逐流了,假如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杂念,内心完全能够收到控制,那样也必然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达致心想事成,想甚么就做甚么的表里合一状态,能够如此顺心而行,不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嘛?吃素并非理性的决定?选择吃素的人,多会认为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吃素有着各种理由:宗教、环保、健康、动物保护、慈悲等等,其实,吃素总是一个感性的决定。应该更客观一点讲,大部分决定都是感性的。心理学或者消费者行为学上有一句话,叫「Every decision is emotional」,人们决定选择购买一样东西,大都是凭感觉来决定的;人们选择伴侣,好感肯定比分析重要;面试决定聘用人材,听他说话、看他履历还是次要,从他肢体语言、声线,以及履历上的整体感觉,才是决定性的原因。选择吃素,肯定是感性先行。各种支持素食的原因,在理性主义者来看,总是可以找到反对、继续吃肉的理由。例如吃素可以不杀生,但理性的人总会说:「吃植物也有生命啊!你为何这么残忍?」吃素可以减少碳排放,减少动物排放温室气体,保护环境,但是也有人说:「吃肉可以减少动物繁衍啊!吃素也减少了植物,那么也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啊!」当然,理性是否等于思考正确、能够符合逻辑事实,那就另说了。就算是吃肉,也从不是一种「理性选择」。更准确的讲,吃肉从来不是一种「选择」,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出生就给人强迫吃肉,没多少人是真正自己「选择」吃肉的。除非你身处一个素食社会,吃肉会受到社会歧视,但你仍然坚持吃肉,那样才叫做「选择」。不少人喜欢吃肉,从来不是因为健康等理性原因,而只是一种习惯。吃素可以有理性的原因支撑,但从来也是以感性为根本原因。例如对健康有帮助,这不是纸上谈兵的,看到某些研究报告、学者讲座的理性介绍,而是你尝试过,自己健康感觉到变化,才会坚持下去。曾有一位朋友选择吃素,有一次家中的沟渠堵塞了,他拿工具「通渠弹弓」去清除淤塞,拉出来之后发觉里面肮脏非常,他却突然顿悟,吃肉多年之后,身体内的血管也是这种状态!体悟到吃素对身体的重要影响。很多人未能吃素,原因正是自己未能够「感受」得到素食的乐趣、意义。例如慈悲心,如果从未亲身杀过一头动物、从未见过猪牛被屠宰的情景,你就感受不到素食「不杀生」的意义。当自己能够亲身感觉得到,各种吃素的意义,就能够「放下屠刀,立地吃素」!图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发布者:Summer
2021年01月02日
梨视频虚假新闻。
发布者:Summer
原创
2021年01月02日
此前,我对梨视频独爱康金胜百思不得其解,昨天看到海无涯先生对梨视频与康金胜之间是非恩怨的分析评论,对于“女德事件”的真相比较清晰了。应了那句M领袖的名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海无涯先生敏锐的洞察力,不禁触发我懒惰的大脑细胞也跳动了一下。我认为,各媒体偏听偏信梨视频也是有原因的,所以遥劝康君团队且息雷霆之怒,容我慢慢道来。首先,康金胜从来没有见诸于报端、电视、网络,一经被梨视频隆重推出,就是被妖魔化了的邪教组织头目形象。康金胜大概以为他沉默是金是有涵养,但是公众以为他是默许了梨视频给他的定位。这个形象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康金胜想要咸鱼翻身,有点难。其次,梨视频了解社会大众最厌恶什么、最喜欢什么,并抓住了社会大众思想意识里最敏感脆弱的那根神经,应用此招,屡试不爽。那么社会大众最厌恶什么又最喜欢什么呢?我在上学时,最喜欢的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传统思想的批判,也是先入为主。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怜悯;对孔乙己的蔑视与嘲笑;对“满纸写着‘吃人’二字”的“封建礼教”的厌恶与愤怒,让我对解放前那万恶的旧社会充满了仇恨和对立。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情绪,是几代人的情绪。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这些情绪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时,我年轻,我从课本里学到的知识,先入为主地成为了我固有的对传统的见解,也就是“成见”,我也不知道任何事物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直到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一次偶然,我看到了一本早期的小人书《荆轲刺秦》。在我上学时,荆轲是我崇拜的一个英雄侠义之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一想起来就产生热血喷张的豪迈。而那本小人书里是这样说的:“荆轲,这个亡命徒,企图破坏阻止祖国统一大业。”我才如醍醐灌顶般地明白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看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得出的结论不同。好像话题扯远了,但是不远,为了说明问题。就是70岁以内的人,他们多数都先入为主地接受了对传统思想的仇恨和对立的教育。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又经历了方励之时代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学坏容易学好难。中国妇女也和中国男人一样迅速地学坏了,好不容易可以跟男人对着干,甚至可以欺负男人了,你再让她放弃权利,她能接受吗?而多数男人心胸比较宽广,比较容忍,或者说是出于无奈,也习惯了,宠着呗,不出大格儿就不计较了。也有少数男人正好不想多事,女人什么事都管更挺好,自己啥也不用操心了,可以腾出大把时间潇洒,何乐不为。更有极少数的男人喜欢吃软饭,把自己变成附庸了。80后90后00后们,接受的是美国的普世教育,西方价值观深入骨髓了,性解放、性自由在他们来说是正常的、是先进的、是符合人性的。而且又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娇惯坏了,谁还愿意做家务、承担责任?所以,在中国,整个社会大众思想西化的背景下,温婉、贤淑、贞静、慈爱的女子,已经成为凤毛麟角,遇不到也求不到了。社会精英们,更希望女人不讲女德,要不然他们换新娘(郎)、养小三、找情人、一夜情不就泡汤了吗?女人也并不认为自己被沦为“玩物”了(从传统的角度看),而认为是自己充分地享有了“自由”和“权利”(从西化的角度看)。这就是传统与西化的认知角度不同,传统认为是耻辱的事情,西化的人认为是进步。随着生活的磨砺和对社会现象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开始反思,开始接受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并不断持续地学习传统文化。我认同海无涯先生文章中的观点: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糟粕,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教人节制欲望,西化教人放纵欲望。对于已经西化了的人来说,放纵欲望更符合他们的自由和权利,并被他们用“进步”做了包装。所以,社会乱了。而有识之士看出来了:中国人中了美国人的诡计了。我们放弃传统是错误的,中国几代人都被毁了,于是国家提出恢复传统文化。但是,先入为主的成见很难接受另一种观念。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彻底摧毁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代替了传统。导致国民不想了解、不想学习、不敢相信、不敢承认、甚至抵触、诋毁、污蔑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太深,拒绝接受。梨视频就抓住了社会大众先入为主的对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抵触,与对西方自由化的喜爱和崇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糟粕论”“腐朽论”“封建论”“压迫论”“邪教论”,恣意丑化、抹黑和妖魔化。让大众生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感,掀起舆论风暴,成功地阻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恢复和普及,将传统文化组织一个一个地消灭掉了,满足了他的美国老子的愿望。梨视频又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做到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呢?众所周知,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学校。一个好女人能成就一个好男人,能教育出好孩子,能融洽一个家庭,能和谐一个家族。所以要想毁掉一个国家,毁掉一个社会,先要毁掉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要想毁掉一个家庭,先要毁掉这个家庭的女人,所以就一定不能让这个家庭的女人学女德。女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然也被梨视频们恣意丑化、抹黑、妖魔化的制作成了“糟粕”“腐朽”“封建”“压迫”“邪教”的标签,激起社会大众的一致声讨和抵制,再利用他们专业拿手的移花接木、恶意剪拼的高超造假技术,给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都贴上这个标签,这个标签贴到谁身上就让谁死。看了梨视频攻击本次曲阜夏令营的视频,不过是一个犯过错误的女孩子,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同龄人听,以此警醒他们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一个未成年“女德”班的标签贴上去,康金胜就遭到了全方位的绞杀。这就是梨视频屡试不爽、个个中招、成功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杀技!要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要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对每一个民间传统文化组织和个人的打击,都离不开梨视频的身影,梨视频名副其实是打击、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急先锋。丁璇、华夏学宫、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都是被梨视频贴上了“女德”的标签,这个标签一贴即死。其实以上这些单位和个人跟梨视频都不曾有过什么过节,梨视频绞杀他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梨视频所针对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而是针对恢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的号召。只要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梨视频必将利用一切公关、人脉、舆论影响力,穷尽一切办法全力绞杀!也许赚流量只是梨视频的额外收入,绞杀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其背后的利益或许更大。正如众网友和海无涯先生的分析,如果没有国外敌对势力在背后操纵,梨视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跟党的号召唱反调呢!我们要不要学女德?我们通过事实来分析一下,也许对梨视频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污蔑女德,从中可以窥见端倪。梨视频攻击传统文化的“女德”“金句”。让梨视频遗憾的是:我还真看到了这个言论的科学依据:宫颈癌跟频繁更换男朋友有关!下面是一则新闻报道。“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这个“毒”,是生病的根源。某些所谓的专家不负责任地说:多少男人的精液都是蛋白质。他说的话有科学依据吗?他的言论有事实做支撑吗?反正伤害的不是他自己。你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的话吧,谁得了宫颈癌,做手术也不用他掏钱!癌症复发断送的不是他的命!所谓的专家学者跟不良媒体勾搭连环,杀人于无形!说明梨视频恶意剪拼移花接木制作假视频,贴上“女德”标签扣上“女德”帽子,都是为完成他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通过阻挠你学女德,毁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迫害女性,破坏家庭,扰乱社会,颠覆国家,搞垮整个中华民族。所以,是敌是友,我们每个人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图文来源于网络/作者:林亮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1年01月02日
抚顺“女德班”?谁在给“研学游”扣上女德班的帽子?
发布者:Summer
原创
2021年01月02日
梨视频卧底冒充学员,制造假身份证,结果被当场抓获,扭送到派送所。
发布者:Summer
原创
2021年01月02日
梨视频通过制造假身份证假扮成学员,结果不料反被抓,被派出所扣留。
发布者:Summer
原创
2021年01月02日
刚刚不经意间看到CGTN中国国际频道8月3日对于康金胜及女德班的报道,不知道友邦人士作何感想,反正把我搞的莫名惊诧丈二和尚了,怎么是这样的呢?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天网络就沸沸扬扬,一个“女德事件”都三年了,咋还炒起来没完了呢?动不动就拎出来抖搂两下子,是真没什么可娱乐的调料了?还居然抖搂到国外去,让国际“友人”也开开心?中国国际频道不是向外界宣传我们的国粹、让国际友人更多的了解中国好的方面的吗?多报道报道李子柒袁隆平钟南山不好吗?康金胜咋还比李子柒好看是咋的?且不说康金胜讲的课程到底是不是粕糟,但是CGTN的报道是把他当成糟粕对外宣传的。CGTN为什么对外宣传糟粕?此前央视新闻1+1已经报道了康金胜,而康金胜方发布的视频澄清说,梨视频提供给央视的视频资料是假的,包括央视在内的任何一家媒体对康金胜方当事人没有进行过任何采访。这事看上去很不公平,也很让人难以置信,这实在是不符合央视的做事风格。咱央视毕竟是权威主流媒体,党和国家的喉舌,不会这么草率地出新闻。但是康金胜方好像也不是撒谎,因为如果真有媒体采访他了,他不会是这个反应。这就不得不引起别人的猜测和怀疑:梨视频与央视决定上这个新闻的领导之间会不会有什么猫腻?这也不打紧,毕竟是在自己家内部,属于圈里哄。但是CGTN也报道了,就不同了。我们老话儿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本来这个新闻本身就是梨视频造的假,还假出国外去了,这丢的不是自己的“丑”吗?难道这里也有什么猫腻?这个“丑”不管是制作方还是传播方的真丑,还是康金胜方被抹黑的丑,都丢出去了。不能这么玩丢丢啊!把这个“丑”丢到国外去,对谁有好处?对中国有好处没?谁能给我找出个好处来,我请他吃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做的大碗宽面。对CGTN有好处没?谁能给我找出个好处来,我请他吃逗鹅冤免费广告的老干妈辣酱。对梨视频有好处没?这个或许有。网友们对梨视频一贯的品质和行为有好感的少。没准是借着CGTN的报道向谁邀功请赏呢!对康金胜有好处没?这个确实有。名出大了!不知道康金胜本人认为这是他最大的幸福不,一分钱没花,让梨视频没商量地甜蜜地一往情深地忠贞不渝地爱上他,自愿做他终身经济人,捧他个国际女德红!看看国际形势:美军飞机这些天在南海频繁活动,已连续12天抵近南海侦察,甚至一度抵近广东海岸不到100公里的位置。华春莹:“纯粹的军事挑衅、军事施压和军事胁迫”。挑衅还没找到导火索呢,梨视频是想给某“国际警察”送个借口么?这里有一群被禁锢的中国妇女,还有4岁的小姑娘,求求你们了,快来把她们解放出去吧!美国大兵正渴着呢!一边是人民处在疫情与洪水的煎熬中,一边是老美的打压、印度的炮火、孟晚舟还没回国,咋还有工夫整这事呢!哎呀我的妈呀!图文来源于网络/作者:黑土地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1年01月02日
一个帮助学生提升自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学游活动,竟被梨视频扣上“女德班”的帽子。一边是无良媒体梨视频“标题党”、“蹭热度”的诬陷,一边是家长的心声,究竟哪一个更真实?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原创
2021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