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7月,一批关系你我的新规开始施行。从明确减征、免征印花税,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再到加强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不断完善的法治,让你我更有获得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实施 降低部分税率、减轻企业税负……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将印花税暂行条例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有关规定上升为法律,是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最新成果。 本法对印花税的纳税地点、扣缴义务人、计征方式、印花税票的使用管理等事项予以明确。 不得通过虚假折价等方式销售商品《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概念予以界定并作出明确禁止。 规定列举了价格欺诈的主要情形,如谎称商品和服务价格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等。 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对化妆品生产机构及人员、质量保证与控制、物料与产品管理等方面作出规范。 规范明确,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诚信自律,按照要求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化妆品物料采购、生产、检验、贮存、销售和召回等全过程的控制和追溯,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化妆品。 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发生变化 国家铁路局、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布<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公告》,自202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与现行规定相比,新版目录增加规定,公益性“慢火车”可以允许旅客随身携带少量家禽家畜和日用工具农具。新版目录还明确了指甲油、普通打火机、充电宝、锂电池等物品的限制携带要求,及管制刀具判定标准。酒精、酒精体积百分含量大于70%或者标志不清晰的酒类饮品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 自2022年7月1日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扶助标准将提高。 为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我国于2008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根据新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590元;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460元。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03日
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这句话虽然不完全对,但足见大家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施行以来,始终是家长们关心的热点,作为我国首部家庭教育的专门法律,把“家事”上升为“国事”,双减”之下该怎么进行家庭教育?法律又为家长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近日,《三农三人谈》节目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处长赵光,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罗爽,做客演播室来说说家庭教育的话题。 家庭教育关乎孩子一生的健康幸福 根据《2021年中国家庭教育白皮书》调查,58%的家长表示缺乏完善的、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这是不是说明超过半数的家长,其实都是特别希望得到专业的指导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很多时候,面对教育孩子这件事有点束手无策了。法律多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处长 赵光 我们经常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健康成长。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很多人提出来是不是国家要干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都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庭的一个私事,是家里自己的事,国家通过立法形式是不是对父母的一种干预?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或者说是对家庭教育促进法一个不全面的理解,一个误读。通过这个法,第一是确定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是父母,父母还是主体责任,这个是非常明确的。同时,我们通过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想强调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另外一个层面,通过我们一些制度的设计,促使国家、政府还有社会各方面力量也来重视家庭教育,给家庭提供很多支撑。有的父母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不知道怎么去做,或者也渴望去获得一些专业的知识,但还有一些父母实践中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出了一个立法,实际上就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双减”之后赋能家长提升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很多人都是一个触动。同时,今年还有一个热点就是教育“双减”。“双减”之前,很多家长很焦虑,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兴趣班接着一个,我们家孩子为什么就不行?现在“双减”之后,还有很多家长把这种焦虑由线下又转移到线上,甚至又诞生了一些新的焦虑,觉得我的孩子不上兴趣班会不会学得更少了?怎么看“双减”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之间的关系呢?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 罗爽 我们为什么这么多家长,前赴后继去“鸡娃”,包括我们看到现在这种“内卷”现象?事实上,很多家长可能口里面都有一句话叫:不要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从教育学这样一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说能够把教育比作是一场比赛,它并不是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比赛,而是个体他自我的不断超越。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什么现象?就是我们看到叫“校内减负”,但是“校外增负”。而“校外增负”其实主要负担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家长。因为“双减”政策聚焦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学校跟学生,它的政策内容主要涵盖比如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有规范校外的培训行为,包括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看上去好像跟家长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如果说这样一些“双减”的核心目标和任务达成,它真的要去落实,我们就会发现,如果说没有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家长跟学校之间不能达成减负的共识,“双减”的目标是无法去达成的。因此可以说家长他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是“双减”政策去落实的一个关键。家长他的观念和行为要转变,要靠什么?当然一个方面靠家长自身,可能做一些自我的提升和学习。另外一个方面要靠外界去给家长一些支持和帮助,告诉家长家庭教育应当做什么,包括给家长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去提供一些支持。我们要去帮助家长提高他的家庭教育能力。 这一点我想正是我们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要去回应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这部法律一个核心要义。这部法律事实上就是一部要通过去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来为我们广大家长来赋能的一部法律。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这部家庭教育促进法可以说是对“双减”政策的一个最好回应。它能够去帮助我们的家长去转变教育观念,从而促进家长和学校去形成减负共识,促进家校的合作。 实际上,“双减”政策已经写入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当中,用法律的形式给它明确了。作为这部法律制定的参与者,怎么看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于减少家长焦虑所起到的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处长 赵光 我们经常讲有一句话非常经典的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在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时候,对这个问题也是做了专门回应。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做了一个衔接,也是强调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娱乐、体育锻炼这种时间,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科学认识。第二个实际上是对政府提出了要求,“双减”政策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中央提出来之后,要落实到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社会还有家庭,家庭教育促进法也专门规定了政府的责任,政府要采取措施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正确认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很多人说家庭教育的探讨永远是个未解之谜,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都包括哪些内容?我们该怎么去把握这个度,它跟学校的教育之间到底区别是什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处长 赵光 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定义,还有专门有一条规定讲了家庭教育内容,实际上是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和影响。在哪几个方面?包括我们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主要是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影响。我们古代的家训里边非常著名的一个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你看前面一句是讲道德的,后面一句是讲读书的,家长都很重视读书。我们还有一条专门规定的家庭教育内容也很详细,我觉得可以说是汇集了我们中国对家庭教育内容的精华。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 罗爽 家长说咱们这部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部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如果说学校教育是一种成才教育,重在教孩子去求知和明智,我们的家庭教育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成人教育,就是更多应该教孩子如何去修身和立德。同时,我们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第三条也明确,家庭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一个根本任务的。所以,首先我们的家长们要明确,就是要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我们要知道家庭教育它并不是完全只关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当更多的是教孩子如何做人。 在学校里面,我们说去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可能更多的就是通过去向孩子传授一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未来更好地能够去适应这样一个社会。但是在家庭当中我们看到,这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了,家庭教育六项内容,里面有一项内容就是关乎孩子智力发展。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孩子这种探索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同样是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咱们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做的事,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正是要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才能形成我们家校的这样一种合力。 家庭教育不能“妈妈焦虑爸爸缺席” 其实,在实践当中我们也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很多家庭它是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妈妈过于焦虑,要么就是爸爸这方面是缺席的,甚至有的孩子说我能不能用钱买爸爸的工作时间。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 罗爽 我记得就有一句话叫“妈妈生,姥姥养,爸爸来观赏”,讲的就是爸爸可能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完全就是一个过客。在第十七条的第二项,在九种方法当中还有一个方法专门规定了要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我觉得这部法律也是想去告诉我们的爸爸们,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其实很多的研究都表明,父亲他在一个孩子教育过程当中的参与,会对孩子社会性发展,还有人格发展,以及学业成绩,包括他的人际交往等等这样一些方面,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跟爸爸接触更多的孩子,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会更好,他在参与活动的形式方面会更加丰富,包括他的探索精神也会更强。对一个孩子,特别是他安全感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会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很多爸爸们一定要去意识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学会去亲近孩子。 大家也要去清楚这种共同的协作,其实就是要去发挥父亲和母亲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建档立卡加强留守儿童服务保障 其实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们基本上常年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对于这部分儿童,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怎么规定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处长 赵光 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还是比较大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就是说专门强调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通过建档立卡的形式,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的生活帮扶,以及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就是说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给他们的家庭减轻负担,给他们家庭增加更多的生活保障。去摸清楚留守儿童的底数,特殊困难儿童的底数,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提供一些服务、保障。 政府通过这方面工作,包括我们基层组织,包括我们学校,实际上也对自己学生的情况,也需要做一个了解。只有在知道底数的情况下,知道各个儿童家庭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对他进行更好保护。对他的父母,比如说在创业就业方面支持,可以让他的父母能够从在外务工到返乡创业就业。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条件,去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做好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帮助? 国家出台这部法律实际上还是要给家长们提供帮助。如果说家长在某些情况下,特别需要这样的支持,他从哪些方面,哪些渠道可以获得?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处长 赵光 实际上家庭教育促进法对这个渠道做了全面的规定,一个渠道就是政府提供的这种服务。很多地方现在已经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大家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去获得帮助,当然这些服务都是公益性的,都是免费的。第二个是这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它在社区,在我们的居委会、村委会,许多地方也有它的服务站点,当然它是为了更方便让群众去获得这种服务。第三个渠道,我们叫“家长学校”,在学校建立的“家长学校”。这个是加强家校沟通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有很多服务站点是妇联跟基层组织合作去设立的,还提供一些热线服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父母的教育和陪伴至关重要。 要让孩子在一个不缺爱、不缺乏理解和信任的自由空间当中健康成长。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 浩 来源: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03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6岁的时候,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除了赞叹语言的音律美,并无对时间飞逝的感伤,也从未留意燕子的来去,杨柳的青枯,桃花的开谢。相反,倒是嫌那时间的脚迈得太慢,像个年迈的老人。我们有攥不过来的大把的时间啊!还记得16岁的样子吗?男生是篮球、武侠小说、刚刚冒出的胡须和满脸的桀骜不驯。女生是花裙子、公主单车、琼瑶的《水云间》和被男生指指点点时带着骄傲的羞涩。16岁,是做梦的年龄。一切都是欣欣然刚开始的样子。一切,也都如朱先生所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当然,做梦的时候,日子便从我们的日记本里飘去。当然,长大了,日子无情地敲打着、粉碎着我们的梦。20岁,看着初中的小师妹,我们感叹老了;30岁,看着大学刚毕业的师妹,我们感叹老了;40岁,看着娶到枕边的师妹,我们感叹都老了……然后,真的老了!“老了”的标志,不是眼角皱纹,不是语速放缓,不是世故深沉,也不是踌躇志满。而是——“没有梦了”。于是,我们感慨:16岁多好啊,16岁的梦多好啊,那些气泡一样的带着颜色的梦啊!如果让我回到16岁,我只有一个愿望:捧着那本泛黄的日记本,再美美地做上一个梦。《花家地网事》第16期,正值花季。让我们一起做梦,一起圆梦,一起向未来!责任编辑:刘一鸣来源:法治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3日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想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将来到月球不要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是错误的。你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绝不是幻想,绝不乱来,也不带一点宗教的气息,然后教我们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善,好好地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金刚经》重点在哪里?就是善护念。大家要特别注意!因讲到善护念,我们晓得佛经、佛学里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金刚经》拿在手上,也在护念,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不知道,医生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人生的境界,经常都在烦恼之中。烦恼些什么呢?就是“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中的词,描写一个人的心情。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啊!“无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有时似傻如狂”,这本来是描写贾宝玉的昏头昏脑境界,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没有事啊!烦,为什么烦呢?“无故”,没有理由的,又傻里瓜叽的……这就是描写人生,描写得也非常恰当。所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被推崇得那么高,是很有道理的。《西厢记》也有对人心理情绪描写的词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嗳!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候,“无语怨东风”,连东风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写,真妙到了极点。这是我们讲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解脱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个念头......真正的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这三个字也就是金刚眼。须菩提说:佛啊,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坏蛋们,因为坏蛋们不学佛),这一切好人们,要想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生命的本来,求无上大道发的这个心,有个大困难,就是思想停不了,打起坐来妄想不止。有人打起坐来,不是想到丈夫,就是太太、情人、爸爸、妈妈、儿女、钞票……不打坐还好,一坐下来,眼睛一闭,万念齐飞。这就是此身烦恼不能断,也是修行第一步碰到的问题。——《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2日
我们到了午饭过后,人有一点闷,想睡觉,因为阴气生了,就是自然在减。减的时候你不要硬把它拉回来,你只照住它,让它清净,好像要睡眠,其实并不一定睡着,只是顺其自然。这就要做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个天并不是宗教,是天地自然的法则,生命的活动配合宇宙的法则规律,就是顺天者昌。违反了,那自找麻烦,自找短命,就是逆天者亡。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昼夜颠倒,都是“逆天者亡”啊!——《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当我们疲劳不堪,气脉不通,头昏脑涨,昏昏沉沉的时候,顶好喝碗午时茶(并非中医店里制成的午时茶)。人到了“午”时,正是“子”时的对方,处于和“子”时相反的状态。这也是夏至一阴生,生命到了衰败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温养,不可强迫自己再坚持五分钟,也许不到五分钟,拉满的弦就会断了。所谓温养,就是保持的意思。子午温养,卯酉沐浴。庄子所说斋心,就是沐浴的意思,是把心境洗清,把心中的杂念洗净。中年以上的人都已到了“午”时,要赶快从“午”起修,先修回“子”时。从抽象的理论来讲,等于说从形而上开始,修到形而下,不像年轻人,是从形而下开始,修向形而上。——《易经与中医》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2日
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失意忘形。像我们小的时候老辈子人就告诉我们,年轻人出门,像大学毕业后两三年找不到工作,那个倒霉相,皮鞋也破了,西装牛仔裤已经发白了,头发留得长长的,然后履历表到处送,一看到就晓得是个倒霉的青年。碰到这样倒霉时,怎么办啊?勤理发,理得干干净净的;勤洗衣服,哪怕只有一件,晚上烫得笔挺,早晨出来还神气,把裤带可以缩紧一点,肚子饿了,问你吃了没有,吃了。那神气十足,工作容易找到的,碰到有些老板就会用你了。——《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以前一个老辈子的朋友告诉我:“倒霉时,勤剃头!少懒睡!”一大早起来,抖擞抖擞精神,头发理得整整齐齐的,弄高不要覆着额头披盖下来;脸上不发光,抹点油;没饭吃,多吸几口气,把气色弄好。神采奕奕,跟人家见面留一个好印象,不要摆一副倒霉求人的样子,求职时低着头,连讲话都讲不出来。年轻人,应该讲话就讲,慷慨豪迈,错了没有关系,“对不起!我不懂!”要有这个气派才行。——《南怀瑾讲中国式的管理》我常常跟同学讲,一个老前辈曾告诉我,他说,“有力长头发,无力长指甲”,年轻人生命力旺盛,头发容易长;营养不够的时候,指甲容易长。所以那个老前辈告诉我,倒霉的时候,少睡觉、勤理发、勤剪指甲。如果在倒霉的时候,没有事做老睡觉,头发、指甲弄得长长的就更倒霉了。也就是“征于色,发于声”。然后啊,“喻”,懂得了。看了别人的现象,看了外界的环境,反省自己,就懂得了。——《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2日
作者:高国靖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这是《红楼梦》中最流行的一首诗,可以说很多人耳熟能详。原因是一方面它讲了一个朴素的人生哲理;另一方面则是它通俗易懂,即使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记住一两句。除了这首《好了歌》,《红楼梦》中还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如《葬花吟》《枉凝眉》等,这些诗词不仅流传广泛,也是这部伟大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西游记》中的诗词就没有那么多人熟悉了。  《西游记》开篇即言道: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寥寥几句,把中国人的世界与历史总结了,且一笔把人带进了佛教的世界中。相比《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这首诗算是有些雅了,但仍然可以看出它的大众化倾向。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几句诗简直就像是《好了歌》的翻版,用不同的比喻讲述了老百姓对人生的朴素认识,平实通俗,上口易懂。这样的诗词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其中勾勒景色的诗词很多,但不能算是标准的绝句、律诗。如描写师徒过了黑水河,迎风冒雪,作者写道:“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万物生辉,遍地芳菲设绣茵。梅残数点雪,麦涨一片云……道旁杨柳舒青眼,膏雨滋生万象春。”把西行路上的河西走廊形容得非常美丽。再比如描写花果山的诗词:“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把花果山形容得格外可爱。  明清时期,里巷中到处有勾栏瓦舍,“说书”和“看戏”是普通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而这种形式便需要艺人用半文半白、似诗似话的语言,讲述老百姓听得懂的故事。这便促成了文学的大众化转向。由于彼时的文本并不固定,说书人讲的内容基本都是根据历史或前人的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为了让受众听得懂,说书人口中的故事自然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通俗化改编。所以我们看到的话本往往具有高度的白话性。但是,诗词这种雅文学仍然是庙堂文学,仍然是评价一部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所以,说书人便在非情节部分适当运用诗词来渲染气氛,一方面为“说书”这项艺术提供了别样的仪式感,另一方面也体现说书人的艺术才能。他们创作的诗词大多雅俗共赏。这正是《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小说中存在大量诗词的原因。这些诗词大多与情节无太大关系,除了烘托气氛外,对于人物塑造、场景构成等,也具有重要影响,堪称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  和很多同时期的中国古典小说一样,《西游记》在内容上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在形式上,依然沿用了“说书”的模式,会在故事中夹杂一些诗词。这也是我国古典小说所保留的“话本”的痕迹。这些负责烘托气氛的诗词被大量运用,起到了促进文本流传的作用。总体来讲,《西游记》里的对白描写,多是纯正地道的明朝市井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其中还有不少对白具有元杂剧的风格,十分俏皮跳脱。这样活泼的让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如果要配上诗词,就不能太雅,也必须通俗一些才能与整体文本浑然一体。这也就导致《西游记》中的诗词极具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  《西游记》中很多打斗场面的诗词,就是一句顺口的歌词或者快板,这种通俗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如“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可以想象,在彼时喧闹的街头,亦或宾客往来的酒肆之中,说书人正襟危坐,左手握扇,右手提檀板,情绪高亢唾沫横飞地讲述这些对仗并不工整但朗朗上口的诗词。讲到精彩之处获得满堂喝彩,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笔下的诗词往往就是这种:“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或如:“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把孙悟空的形象描绘得格外生动。再如孙悟空与黑熊精对峙时,说了一大段词,将自己的本领告知对方,不无得意:“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这段说辞其实也颇具元杂剧文本的烙印,孙悟空想通过自己的言语吓退妖怪,没想到黑熊精听罢回了一句:“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令人啼笑皆非。  通观《西游记》全书文字,“话本”和诗词的大众化特征,是今天人们阅读这部小说时仍感到魅力的原因之一。这启示我们,今天,影视作品改编进行得如火如荼。大众化仍然是长篇小说、影视创作最重要的美学方向之一。一方面,老百姓的日常用语可以进入小说创作和影视创作中,让人民的语言真正成为艺术语言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影视创作的大众化、娱乐化,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也将让文学语言可以进一步融入人民大众的语言之中。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5日 13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作者:钱锡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意象是外界的客观物象经过作家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传统的婉约派词流连于青楼楚阁、红粉佳人;到了苏轼开始,词更多反映文人士大夫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情感;而南渡以后的民族苦难,则使词人们直面人生,关心国事,词中的意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辛弃疾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词中的意象龙腾虎跃、雄奇刚劲,充满了男子汉气概。后代词人们在袭用辛词语汇的同时也大量摘取辛弃疾词中的这些意象,于其间出现了一批接受度极高的经典意象。  一是“闲愁千斛”的意象。辛弃疾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中写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此词是辛弃疾在宋乾道四年(1168)任建康通判时所作,名为吊古实则伤今,一开头就用“千斛”这一量词写出其愁苦之多,“闲愁”则是故作轻松之语,表达了他对国事的深切忧愁。他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中还写道“闲愁最苦”,表现其精神上的极度苦闷。宋代词人大量师法辛弃疾“闲愁千斛”这一意象,如卫宗武《金缕曲·寿南塘八月生朝》:“今岁户庭殊旧岁,洗尽闲愁千斛。”陈纪《贺新郎·听琵琶》:“顿唤起、闲愁千斛。”徐俯《念奴娇》:“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闲愁千斛。”杨炎正《水调歌头》:“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千斛。”直至清代蒋士铨还在《喜迁莺·题乌程沈萼崖小照图为北涯姬人金氏笔》中云:“堆垛闲愁千斛。”历代词人借助辛词这一意象,表现各种离愁苦闷,化无形为有形,最终表达摆脱这种人生痛苦的希望。  二是“长剑倚天”的意象。这是辛弃疾极为喜欢使用的意象,他在《水调歌头·送杨民瞻》中写道:“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他又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云:“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一“长剑倚天”的意象大概出自韩愈的《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本是写瀑布,辛弃疾则将之改造,转以表达自己渴望收复北方故土的热切愿望。历代词人大量效仿经稼轩改造后的“长剑倚天”意象,如李曾伯《沁园春·壬寅饯余宣谕入蜀》:“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壮哉此行。”杨冠卿《水调歌头·次吴斗南登云海亭》:“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廖行之《水调歌头·寿武公望》“平生壮志,凛凛长剑倚天门。”韩元吉《念奴娇·再用韵答韩子师》:“倚天长剑,夜寒光透银阙。”元好问《水调歌头》:“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清人吴藻也很喜欢使用这一意象,他在《金缕曲》中云:“拔长剑,倚天外。”又在《水调歌头》中云:“长剑倚天外,白眼举觞空。”  三是“金戈铁马”的意象。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词是辛弃疾晚年的代表之作,其时他已六十六岁,但他依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其抗金杀敌的决心和意志。这一“金戈铁马”的意象在后人词中也反复出现,如王奕《水调歌头·过鲁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中有:“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熢燧几秋风。”石孝友《渔家傲》中有:“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杨慎《西江月》中有“妙算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吴伟业《水龙吟·送孙浣心之真定》中有“金戈铁马,神州沈陆,幅巾归里。”曹贞吉《风流子·京口怀古》中有“忆北府参军,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彭孙遹《沁园春·偶兴和阮亭》中有“叹铁马金戈,几番逐鹿,博游挟筴,一样亡羊。”历代词人多出于表达国仇家恨、故国愁思以及历史沧桑之情的需要而借用稼轩词中的“金戈铁马”意象,全然与辛词遥相呼应,不断增长着词体之沉郁悲壮之气。曹贞吉的《风流子·京口怀古》还沿用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其他句意:“祇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濛。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不仅进一步扩大着这阕名篇的流传度,也可视作“金戈铁马”意象的一种接受延伸。  四是“烟柳斜阳”的意象。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中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句虽是以景语作结,但却耐人寻味,表现着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后人延用辛词的这一意象,往往即如辛词这般将斜阳之景与愁苦之情紧密联结在一起。如明代叶小鸾《踏莎行·秋景》中云:“断云飞尽碧天长,数枝烟柳斜阳瘦”、明人陈霆《蝶恋花·春暮旅怀,时正德四年也》中云:“城上楼高休遍倚。烟柳斜阳,总是伤心处”、清人周星誉《迈陂塘·下弟南归,谒文之兄沪上,梦西招饮并赋永遇乐词,命雏鬟歌以侑酒,即席写怀》中云:“看烟柳斜阳,尽是愁来处”等即是如此,使得始于稼轩词的“烟柳斜阳”意象逐渐固化成词体写作的一种常规表达手段,最终形成清代文学的重要小传统。  五是“整顿乾坤”的意象。辛弃疾在《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中云:“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在《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中云:“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这一“整顿乾坤”的意象是从杜甫《洗兵马》诗中的“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中借鉴而来,表明了稼轩立志改变现实、重整山河的强烈愿望,对后人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后代词人多有借用这一意象,如刘过在《沁园春·寄辛稼轩》中云“平生出处天知,算整顿乾坤终有时”;刘辰翁在《洞仙歌·寿中甫》中云:“早整顿,乾坤事了”;戴复古在《贺新郎·为真玉堂寿》中云:“整顿乾坤济时了”,在《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中云:“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这些词人同时用“整顿乾坤”的意象表达恢复河山的功业情怀,表现着南宋士人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也使得滥觞于南渡词人、大成于辛弃疾的词中男子汉气概得以强化,词之豪放一体也因此得以最终确立。  这些后世接受度极高的稼轩词意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辛弃疾的登高词中,大概每当稼轩登高望远时,家国愁情总是纷至沓来,使他难以为怀,故而总能写出悲壮苍凉的词篇,于婉艳柔媚的词体传统外新翻出这些个性化意象。尽管词体写作在南宋之后发展出许多新貌,但登高临远始终是词体最为常见的写作场合,也是词体较为普遍的文本空间,故而欣赏稼轩人格的历代词人在面对同样的登高临远之时,也就势所难免地与辛弃疾产生强烈共鸣,撷取稼轩词中的这些经典意象,带来了稼轩词接受史上的这番美妙图景。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4日 13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