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新华社杭州5月26日电 5月24日一早,一个消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科不胫而走:科室里的研究员孙杰昨晚跳进钱塘江救了一个小伙子的命。5月23日晚上八点左右,结束了一天的学术会议,孙杰准备带着几位朋友坐游船欣赏钱塘江灯光秀,经过一整天暴雨的洗刷,夜幕中的钱塘江畔略带凉意。“扑通!”一声重物落水声,伴着男子的惊呼,一行人齐齐把头转向声音来处,只见一个小伙子的脑袋在水面浮浮沉沉。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孙杰马上解下岸边的救生圈朝小伙子的方向抛去。但落水的小伙子没接住,还在一点点下沉。孙杰当即脱下衣服,一跃从高高的岸上跳入江中,从岸上到水面足有6到7米,从这么高的地方跃入激流中,让他一时有些招架不住。孙杰顾不上自己被水面拍得生疼,奋力抬头分辨方位,快速游向落水者。孙杰在钱塘江中救人后,陪伴落水者等待进一步救援。新华社发这两天杭州的天气雨水不断,强降雨,接着雷阵雨,早晚气温不到20度,水中的温度就更低了。孙杰游到落水者身边,一只手托着他,另一只手抓过一旁的游泳圈给他套上,想要拉着他回到岸边。虽然离岸的距离并不远,但想要上岸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堤坝有几层楼高,且近乎垂直于水面,即便自己一个人,也无法攀爬上岸,何况还有一个意识已经有点迷离的小伙子。前两天的降水使得钱塘江的水流变得湍急,水流推着他们离岸,往江中漂去。孙杰游到小伙子的后方,托着小伙子的脑袋,同时用身体对抗水流,避免被水推远。岸边的朋友也十分心焦,拨通120后,给孙杰丢下游泳圈,让他保存好体力,等待救援。黑暗中,他们无法看清水中两人的一举一动。“给我丢根绳下来……”听到孙杰的呼救,朋友们马上找到岸边的救生绳,给他扔下去,避免两人被水冲远。靠着两岸的灯光,孙杰时刻关注着小伙子的脸色,判断着他的身体情况。他跟小伙子说着话,让他尽量保持清醒。二十几分钟后,在警车的长鸣中,两人被救上了岸。落水的小伙子被急救人员搀扶着上了救护车,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孙杰的同事得知此事后深受触动。“这是好样的‘浙一’人!见义勇为也是‘浙一’精神的体现。”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医院将对孙杰予以表彰。(记者黄筱)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能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上这么多年的人,我无以为报……”河北怀来县一处农家小院里,孤寡老人范爷爷托邻居代笔写下一封感谢信,近日寄到了北京市良乡监狱。这封特殊的感谢信揭开了良乡监狱民警艾振泽埋藏5年的“秘密”——自2020年起,这位“95后”小伙儿默默帮扶着河北怀来县4个村镇的14位贫困老人。“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自己有时间又有能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帮一帮家乡的孤寡老人……”说起帮扶这事儿,一脸憨厚的艾振泽觉得“实在不算什么”。艾振泽出生在河北怀来县城,小时候他就听说,县城周边的山区里,一些孤寡体弱的老人既难以走出去打工,又无力种地养家,日子不好过。上大学后,为了“做点有意义的事”,小艾先是报名参军,2020年退伍后选择继续攻读社工专业。“那时候时间相对宽裕,手里还有国家给的退伍安置费,我觉得终于有能力去帮帮那些老人了。”小艾说。为了找到适合帮扶的老人,他先是托在当地的远房亲戚帮忙收集信息,之后又自己一户户走访,最终选定了14位最需要帮扶的老人。他们有的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有的身体残疾、年老体衰,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从那时起,小艾每个月都要买些米面菜肉往村里跑上一两趟,有时还帮着老人犁犁地翻翻土,做点家务活儿。麻峪口村的范爷爷身体残疾,无儿无女,独自一人住在几十年的土坯房里。“第一次去他家时,刺骨的北风从门窗缝隙呼呼往屋里灌,别提多冷了。”小艾说,老爷子的破房成了他的心病。再去时,他特意买了厚塑料布、螺丝钉,提着工具箱给老人家钉窗户、修门框,还给老人带去崭新的被褥。艾振泽(右)帮扶时与范爷爷拉家常。5年多的时间,小艾走访入户150余次,粗略一算花了4万余元。如今,帮扶簿上的名字,有6个已被划上黑框。让艾振泽感慨的是,这次去还有说有笑的老人,下次再去时可能已撒手人寰了。有一次,小艾拿着米面去看望疾病缠身的吴大爷,破旧的院门上着锁,他心里“咯噔”一下,向街坊一打听,老人已经不在了。小艾在原地愣了许久,想着之前大爷拉着他的手唠嗑,心里不免酸楚。“在这些老人最后的时光,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些温暖,也算是件好事。”一想到这儿,小艾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村里的老人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但他们有时会拉着我的手说,‘城里工作多不容易,你还老惦记着我。’有时非要给我带些自家种的大葱……”每当这时,小艾就觉得心里暖暖的。“这孩子做好事从不张扬,帮助我五六年来,不图任何回报,前几次来时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多年来我受人恩惠,却不知如何感谢,托人帮我代笔写了这封感谢信……”看着范爷爷寄来的感谢信,小艾意外又感动。虽然他往村里跑了这么多年,但很少跟老人说过自己的情况,很多老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有心的范爷爷向小艾的远房亲戚打听到他的单位,就想着要表达一下感谢。帮扶的秘密“暴露”后,小艾还有些不好意思。了解到他的故事后,良乡监狱的青年民警们自发加入到帮扶老人的队伍中,让他备受鼓舞。“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帮助的老人还有很多,这么多同事愿意一起做公益,我特别感动,也一定会把帮扶的工作继续做下去,越做越好。”艾振泽说。(记者孙莹)来源:北京日报责任编辑:罗颖 王莉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前言徐笑笑(化名)同学来参加青少年身心健康管理训练营,迄今为止已学习一年两个月,入学时状态:躺平,跟同学不能相处,上课不能专注。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爱心感化,现在有了显著的变化,有正知正见,上课认真专注,有爱心,常常帮助别人。我第一次踏进北京家校社的传统文化基地时是二零二四年的冬天。当时来到这里,我的内心不以为然,认为这里与我去过的其他传统文化学习场所差不多,只不过是一些大谈传统文化儒释道,背诵许多经典,但与生活毫无关联的理论学习;亦或是生活中要求繁多,但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多阳奉阴违,只要老师不在就乱成一团。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对我来说都没有任何益处。我以这种心态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一开始,我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不让看除正在学的以外的所有书籍,不理解为什么生活当中的细节老师那么重视,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是一样的课程,学习、干活,充斥着我的生活,我感到枯燥无味,也不觉得这些课程能给我带来多大的益处,但是因为老师要求,我才勉强去做。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才明白了那些要求背后的深意。不让看除正在学习以外的书,是因为那样能够培养我们专注的能力,这是获得智慧的开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是因为那样才能让我们放下错误的观念,接受正确的圣贤教育;重视生活当中的细节,是因为它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这里,我的身体与心态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前天天迷茫痛苦,整日与手机相伴的日子,彻底与我告别了!情绪低迷、感到无聊的时候也越来越少。现在的我已经心态开朗,充满了向上的激情与力量,每天都拥有自己的目标,也有了人生的理想和方向。在这里学习,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一日常规》和《弟子规》。老师对我们说,只要我们把这两部经典做到了,就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这里面讲的都是从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到每一个小事的规矩礼节。 开始的时候,我嫌那些规矩太多、太繁琐,也不是很重视,在生活中还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后来经过老师不厌其烦、耐心地一遍遍强调、讲解,我才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原来生活当中犯的那些大错误都是从放个水杯、擦个桌子等细节上的不谨慎、纰漏开始滋生的。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遵守这些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当我慢慢做到这些并保持的时候,我的心态也随着行为的改变而改变。当我再遇到困难问题时,我就会从容应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自乱阵脚,出现畏难、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因为情绪不定而生气发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在干活上、与人相处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也越来越平静愉悦,这种快乐是外界吃喝玩乐的享受远远无法比拟的。老师经常引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老师说孝亲尊师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我最开始还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在我的印象里,父母教育自己只要不顶嘴就是听话,在生活中只要帮父母做家务了,那就是好孩子,在未来只要赚钱为父母养老,那就是孝顺了;对于尊师,我也认为只要是每次见到老师都问好,老师给的作业都能完成,那就可以称得上尊师了。但是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孝亲尊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听话,做到听话以后才能够往更高的方向努力。如果连听父母的话都做不到,那怎么能算得上是孝顺呢?如果连听老师的教诲都做不到,那怎么能算得上是恭敬呢?知道这些以后,我才深感自己在孝顺和恭敬上的严重欠缺。在之前,我有很多时候都是不听话的,自己有很多不良习气,总让父母操心,父母说了也不听,还以为自己是孝顺的孩子。现在才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就是这些应该做到的都没有做到。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才知道圣贤教育可以让人内心平静快乐,可以让人身体健康,可以让人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一个家庭和睦幸福,可以让天下太平。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才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既不在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也不在功成名就、富贵荣华上。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当自己真的这么做了,等到百年以后再回顾自己的人生,才会觉得自己没有虚度。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康校长、王校长,所有的义工老师都在用一生做这件事,他们不图回报,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付出,点亮了更多人内心的光明。我走进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就知道我将会跟随他们走过的路,一直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感恩二位校长,感恩各位老师!!!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前言青少年身心健康管理训练营的学员,入学前状态:抑郁、焦虑、情绪低落,在学校没有朋友,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被迫停学,通过在北京家校社调理半年左右, 现在变成有孝心、开朗、温柔、积极向上、有目标、有志向的好孩子!曾经有一个自卑懦弱到极致的孩子,她性格内向而孤僻,不擅长人际交往,朋友寥寥无几。由于过分内向的性格,她在班级中几乎成了“透明人”,可有可无,没有人在乎她,没有人愿意了解她。这种孤独空虚的日子几乎伴随了她的整个初中生活,使她逐渐变得自闭胆怯,甚至消极厌世,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就是我。初三那年,我终于还是扛不住压力休学了。白天睡到中午,晚上凌晨才睡,明明不想堕落,却依旧手机不离手。妈妈叫我吃饭,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都不一定能走出房间。扭曲的性格带着我一步步走向深渊,直到我来北京家校社学习传统文化,一切才渐渐地发生了改变。学了传统文化后我才明白什么才叫“做人”。人的样子是孝亲尊师,见贤思齐,而我以前却不懂孝顺父母,恭敬师长,甚至对父母恶言相向,对老师毫不恭敬。如今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以前根本不配为人。传统文化教育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而我一经对照竟发现自己一无是处。经过五个月的学习,我与先前几乎判若两人。当我放下私心去为别人着想时,我发现我活了十几年,第一次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幸福。仁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做人的核心。一开始,老师教导我要学会顺应他人的心意,我不明白,什么都顺着别人,那我呢?我的感受不重要吗?而且什么都顺别人,那如果叫我杀人放火我也顺?后来才得知,老师让我们顺的是“道”,是“自然法则”,就是要爱心待人,不忤逆,不对立。俗话讲: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可能事事如意。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我有我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两人意见不合,各执己见,很有可能就伤了和气。长此以往积累下去,两人有可能变得互相埋怨、指责,永远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确的那方。实际上从一开始,两人就都错了。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讲“义”,人与人之间要讲道义,一点不合就心生抱怨,那是小人的做法。我开始不懂,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非要做“君子”?于是我开始学着放下自己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刚开始我还觉得别扭,可当我忍下争辩的冲动,以微笑和顺从去与人相处时,我发现我的内心竟无比地畅快,并且我人缘也变好了。平日里我总向人说我对事情的看法,常常导致意见不合,虽表面上没有波澜,但内心里都不痛快,明明我说得很有道理啊,他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可当一方放下自己的想法时,两人关系自然会逐渐和睦。老师教我“放下自己”,并不是放下自尊变得卑微低贱,而是学会“仁爱”,以一颗宽容心、爱人之心与仁义之心去对待别人,并不是将“放下自己”误解为“成为别人的奴隶”。那些所谓的“我认为”,究其本质不过是私心,想让别人成全自己而已。所有私心、私欲,最终都只会让自己变得痛苦不堪。所以老师说:“爱别人才是真正的爱自己。”以前,我认为“爱”就是别人能够温柔地对待我,不要伤害我,能够偏心地对待我。但学习后才慢慢明白,爱一个人,是要包容、体谅别人,帮助别人。当我真正懂得“爱”的真谛时,我像是从深海之底瞬间跃出水面,痛苦与压抑荡然无存。回想过去痛苦冤枉的活了十六年,我倍感心酸。现在的我已然不再痛苦,因为我以爱去面对曾经让我支离破碎的世界。我无比感恩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老师们,他们让我获得救赎,他们令我重获新生。我坚定地相信自己会变好的,相信我,一切都会更好的。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前言在时光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如熠熠星辰,散发着永恒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生活的真谛。对于每一个在成长道路上迷茫徘徊的人来说,传统文化之光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我叫申晓峰(化名),15岁,来自湖南长沙。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经历了从叛逆到积极上进的巨大转变。这段充满波折的学习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此刻,我愿与大家分享这段在传统文化之光引领下的成长感悟。直至今日,我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六个月有余。回忆这六个月,真是跌宕起伏,从最开始的抗拒、不愿意,到中间状态时好时坏、反复无常,再到如今的积极上进。这六个月里,我经历了太多。虽说我现在才刚刚开始学习,离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还相差甚远,但当我真正接受并乐意去学习、去改正的时候,除了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更让我感到愉悦的是,我的身心得到了解脱。老师们所积攒的人生经验,所讲的道理,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也激发了我追求上进的决心。再回想以前,我没来这里学习的时候,没有志向、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也不愿意学习。一天到晚只知道抱着手机躺在床上,没日没夜地打游戏。饿了就点外卖或者去小卖铺买泡面,一天过得浑浑噩噩,什么都不想干。如果爸妈、奶奶说我几句,干扰到我,让我不高兴,我就会又打又骂又闹,那时候脾气暴躁得连我奶奶和妈妈都管不了我。我还一直跟我爸闹,让他都崩溃了,真的觉得我无药可救了。现在回想起以前的我,再看看现在的自己,我真觉得这是个奇迹。当我来到这里之后,最初我非常不愿意学习,再加上父母实在拿我没办法,把我“骗”了过来。当时我只看到他们的“坏”,看不到他们的用心,就在这里折腾、闹事,闹得鸡犬不宁。我白天睡觉,晚上闹人,那段时间吴老师真的非常辛苦,现在想来,我真觉得惭愧。后来,老师们想尽了办法让我好起来,把我引上正道。再到中间状态不稳定的时候,我时好时坏,死活不愿意学习,一天到晚地闹,孟老师都没睡过一天安稳觉。再后来,孟老师带我一点一点地开始到厨房学做饭,习劳知感恩,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能慢慢体会到父母、老师是为我好的,这才开始真正愿意去学习。到现在,我完全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变得积极上进。我才发现,当我真真切切地学进去了,真的是不亦乐乎、天天向上。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比如擦地、洗衣、做饭;还有书法和一些基本的养生知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遵守伦常。要说我所学到的并运用到生活中的,简直不计其数。按康校长的话说,我已经算是“大变样”了。归根结底,我在这里学到的就是一个真正的人所需具备的品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温良恭俭让。虽说我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还相差甚远,但我会每天积极改错、去除私心,保证每天都在进步,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达到目标。最后,我要无比感恩这六个月来二位校长的关心、关怀和呵护。虽说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但心一直牵挂着我们。还有父母的坚持,三位老师六个月来不辞疲倦,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能让我更快地变好。还有家校社育工委老师所有回向之功德,才铸就了今天的我。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是什么?中国的象征是什么?正是先人用一块块砖所筑成,绵延千年而屹立不倒,满身斑驳却依然不向岁月时光认输,而今仍闪耀着中国五千年来永不磨灭的光芒的长城。长城,汇集着无数先贤的汗水、鲜血所换来的一座雄伟壮观、在时间长河里脱颖而出的奇迹。长城上的每一块石、每一块砖、每一坨泥,无不充斥着先人跨越千年给予后人的饱满情意。今天,我有幸随着老师、同学们登上这情意深重的长城。 当还未登上时,我看着这历经磨难而不朽的长城,急于登上这座传奇的长城。当我与老师同学互相扶持、齐心协力一起冲上那一座座城楼,我回头一望时,那城下的五星红旗吸引着我,顿时,我觉得我身上担着的是先人的期望、希望,那种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当我一步步沉重地踏着那一块块砖,正是先人们所用尽汗水、血,甚至生命,为了子孙后代平安、传承,家国平安而牺牲自我所换来的。历经千年,先人早已离去,可他们将身心寄托在这一块块砖上的情意正被我们踩在脚下,我心很沉重。先人的希望正担在我身上,我更应自我勉励,积极上进,不辜负先人们的重托。微风拂过,看着这千里江山,就像先人隔着千年在向我们招手。在到达每个城楼时,刹那间疲惫离去,留下的是荡漾着几千年的激情,是无尽的热情,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热情。当我奋勇朝上奔跑时,早已无疲倦之感,我已不是我,是先人们的替身,是江山的使者,是岁月的结晶,我正是这永不磨灭、辉煌传奇的华夏的一部分。 我一路走过,摸着先人伟大的“遗物”,当我看到砖上的“伤痕”,无不感到悲哀。况且这一道道“伤痕”不是别人所为,正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身上淌着华夏血液的中国人所为。我真为这些人感到羞耻,只为满足自己一时欲望,而损毁先人精心保护了数千年的长城,让长城上矗立了千年的土、石,损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你说我们好意思吗?只为自己一时之欲,让外国游客嘲笑,损毁了几千年来所累积出来的美名,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而我又不禁联想到自己,我的心不也如现在的长城一样吗?肮脏不堪。昔日威风凛然、气派的长城,如今也渐走下坡路,不也如我心一般吗?所以我更应将这些肮脏不堪的“垃圾”清理干净。 当我历经艰辛、踏上长城高峰时,我回头看着这蜿蜒曲折的路,我不禁联想:爬长城不正如我们走自己的人生路一样吗?众志成城,就如同有登上最高峰的志向一般,虽路途困难重重,但不退缩、迎难而上。当登上山巅时,一切所付出的辛苦造就了此时的成果,正应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话。即使人生路上有再多的坎坷,都要勇敢去面对,在人生路上要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障碍才可铸成丰厚的成果。 “好汉”,指什么?当我爬了许久,见到这“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立碑,顿时觉得一切都值。说一说为什么吧,好汉,正是经历了万难,扛下重担,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即使自己已遍体鳞伤,仍坚持着。在我看来,“好汉”二字内涵深厚,我觉得我不配拥有这两个字。我们只登了三公里左右就已气喘吁吁,而那些人呢?他们干着最苦的活,却无一人知晓他们名字,而被埋进这长城之下的黄土之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好汉”,真正的“英雄”。再往前走,我看到了邓小平爷爷亲笔写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石碑,我也觉得内涵颇深。虽表面只是激励民众修复长城,但在我看来,为什么要写“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是因为长城就是中华不可磨去辉煌的丰碑。既然有这爱国情意,怎能不帮忙修这中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城呢?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太阳已渐渐西落,我们也回到最初登山之地准备回去。我最后抬头目视着国旗,充满敬意地敬了个礼,随后我依依不舍地最后望了那长城一眼,与长城告别。——青少班申峰瑞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长城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一道防御工程,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次我们于2025年5月6日踏上了八达岭长城之旅,我感到这次旅程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八达岭长城分为南长城和北长城。我们先攀登了北长城。在登长城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在高耸陡峭的重重山峦间蜿蜒,在起起伏伏的树林绿海中若隐若现。登上城楼,顿感“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站在“好汉石”上,便体会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气风发。在北四楼前,我们还远远望见一只喜鹊站在楼顶上,喜气洋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令人痛惜的是,几乎每一块砖石上,都被过往的游客刻上了字,密密麻麻、乱七八糟。这是古人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建造出来的万里长城。听说每一块砖石都有近3000公斤重,我们爬上来都累得气喘吁吁,更别提修建长城时,没有起重机,只靠一双双勤劳的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真实的写照。现在,有很多外国人都来观赏、游览,而一些国人却这么不珍惜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我感到无比痛心。古老的长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守护;文明的出行,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就开始践行。这次,心果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带上垃圾袋,把登长城时看见的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最后带下山。念信老师说,长城上虽然设有垃圾桶,但都是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一袋子一袋子地拎下山,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分担,也为守护长城做一份贡献。一开始我捡的时候,又怕脏又怕别人看见了会笑话。但看见老师带头做好榜样,同学们也都在尽心尽力地捡垃圾,不怕脏、不怕累。我就决心加入,也和大家一起努力保护环境。捡着捡着,我们越来越开心,越来越积极,甚至都争着抢着去捡眼前的垃圾。我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行为也感染了旁人。一位年轻的阿姨见到我和心果老师在捡垃圾,也来帮忙,并用充满赞叹的声音问我们:“你们是志愿者上来捡垃圾吗?”心果老师说:“不是,我们只是顺手捡一下。”后来我听见子慧和老师说,她在捡垃圾时,旁边一个扔垃圾的路人见到了也把垃圾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让我们这样做的意义:山野无痕,从我做起。我们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一道光,不仅照亮了长城,也照亮了自己心中的爱心、善心,更是由这星星之火,温暖了别人,也点燃了别人心中爱护环境、守护长城、热爱祖国的爱的火炬。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长城一定会更美丽,我们的文化一定会更辉煌、更灿烂。在爬长城的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爱的流淌、传递。大家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走不动了我拉你一把,他下不来了我搀他一下。老师走不动时,我和同学们在后面推,在旁边扶,还有先上来的伸手拉老师一把。同学下来得慢时,也有先下来的同学又上去迎她。有些体力不支时,我们一起手拉手向上冲;有人落队时,我们又一起等他、帮他、鼓励他。阳光下,大家一张张笑脸诉说着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坚毅;一双双有力的手和有安全感的肩膀阐释着团结友爱、众志成城的幸福与温暖。大家将吃苦耐劳、团结一心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即使再累也没落下过一个人,即使再饿也会把自己带的吃的与大家分享。例如,我以为中午饭回车上吃,就把食物放在了车上,轻装上阵。中午休息时,大家都是又累又饿又渴,但看到我没拿吃的,大家都将自己的食物拿出来分享。纵然我们带的吃的都一样,但在吃的时候,也没有人顾及自己吃多吃少,依然是大方地轮流分享。我们没有肆意地享受昨晚念信老师辛苦带着我们做出来的美食,而是用一颗爱人之心、一颗体会别人需要之心将美食分享,将爱传递。这使我体会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更深层次的幸福、快乐:真正充实、圆满的幸福快乐不是享受,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付出、给予、分享的爱心、善心、真心的流露。而且老师说长城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教室,游玩过程中不能失去了恭敬心。这个我也深有体会:当我们在录视频喊口号的时候,我们众志一心、异口同声地发自内心地喊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时旁边的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默默地听着,仿佛也备受感染。正往下走的一个外国人听见了,也停下了脚步,微笑着看着我们,眼里也满是赞叹和欣赏。我感到,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挺直了脊梁,也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激发出血脉里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力量。 这次游八达岭长城令我感到价值非凡、意义重大,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刷新了我对研学游的享受型价值观,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可能这就是那只喜鹊高立城头的寓意吧。我以后也会继续怀着感恩校长、老师、同学的心,认真地对待每一天。                                                                                                                         ——青少班张艺慧(贝贝)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乘着初夏的暖阳,老师带领我们一行人去八达岭长城游学。从前一天下午到晚上,大家紧锣密鼓地准备所需的干粮,包括包子、烧饼等各种必需品。到当天早晨出发前,大家互相提醒、相互帮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 到达长城脚下,经过居庸关隧道的时候,蜿蜒起伏的长城映入眼帘,我心里不禁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触动。原来这就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文明遗迹。检完票开始登北长城后,看到又高又远又险的最高点北八楼,我心里一阵打怵,觉得自己应该爬不上去了,畏难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后来在爬的路上,看到老师、同学们个个干劲十足,奋勇向前,前面的还鼓励着后面的人,这畏难情绪一下子消了下去,我就想紧跟队伍的脚步前进。途中抬头一看那层峦叠嶂的山峰和蛇形盘旋在山脊上的长城,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毅力。为了捍卫和平、抵御外敌,他们肩挑几千斤的石条,一点点修筑起了这万里长城。每一块砖石都埋藏着万千修筑者的血汗甚至生命,以及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艰苦奋斗、不畏强敌、热爱和平的伟大精神文化瑰宝。旅程中,有的老师累了,其余老师和同学立刻上前去扶她,撑住她的腰。看到这一幕,我的劲头也被激发出来,也愿意去帮扶累了的老师同学,去奉献爱心。 在后半段,要帮长城清理垃圾这件事一开始让我心里有些嫌弃,但看到不辞辛劳弯腰捡垃圾的老师、同学们,我也开始克服这种心理,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后来有游客看到后,对我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甚至有游客问我们是不是志愿者,有的把准备乱扔的垃圾自己丢进了垃圾桶。这一刻我才感受到,同行的善行是能感化、教化他人的,行善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途看到城墙上乱刻的名字,我心里一阵难受涌来,这些愚昧无知的行为更加警醒我,以后在任何风景名胜旅游景区都不能肆意破坏,这是不爱国、不爱护环境、不尊重祖先劳动成果的行为。 快爬到最高点北八楼的时候,大家一鼓作气,没一个落队的,都顺利登顶。原来我也能做到的,是我小瞧了自己的毅力。中途吃干粮补充能量的时候,我也发现原来人不是用享乐的态度旅游,却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幸福原来是内心的充盈,而非外在欲望的各种满足。 当上午的行程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全体师生在长城阶梯上吟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磅礴的气势让人精神振奋,正如那一刻升起的爱国心、感恩心让我心里充实了起来。看到心果老师身体难受还尽全力坚持给所有人做榜样,心如老师、心慧老师尽心尽力照顾老师、同学,让我也看到了什么是爱心、恭敬心。 回程途中,我看到长城上空广阔无垠的蓝天,有数不清的鸟儿在上空自由地盘旋,心里也才体会到“天高任鸟飞”的意境。原来只有不畏艰难,努力克服困难才能收获内心的幸福。这一路上所有人奉献的爱心、升起的孝心、感恩心,让我也知道了韧劲、仁爱这些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所有老师、同学给我上了一课,让我以后也愿意身体力行去奉献自己的爱心,时刻升起感恩心。正如老师所说,生活处处是修行,修行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青少班杜佳蓓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