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糖环,珠三角一带过年吃的一种糯米食品,它诞生在西周,那个时候叫“粔籹”。《楚辞》说,粔籹是国宴必备的零食,后来,水稻和小麦兵分两路,在北方的粔籹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麻花和馓子,在南方就变成了糖环。 庾美连是糖环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而她95岁的婆婆也是百岁被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婆媳俩能够亲如母女也源自庾美连制作糖环的手艺。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石塘,一座位于我国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县的沿海小镇。每年的七夕节,这里没有玫瑰花和巧克力,而是过着一个古老的节日,小人节。小人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石塘镇凡是有小孩的家庭要准备“三牲”和“四福食”放在家里的桌子上,以此来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四福食”中的糖龟是小人节最重要的食物。 糖龟的原料只有三样:糯米粉、早米粉、红糖,糖龟好不好,从打粉的时候就决定了……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麦芽熬制的饴糖诞生先秦时期,是精贵的甜味剂,它出现在国家重要的祭祀和国宴中。人们將饴糖丝拉出各种精美造型,糖瓜的雏形孕育而出。 原所宝,传承祖上手艺第六代,糖瓜制作四十年。原所宝对温度有独特的理解,他的糖瓜都是在寒冷冬天,温度最低的凌晨制作的。三个小时温度与力度结合,造就了黏甜可口的饴糖,饴糖放置暖炕上保温,等待冬季一天中最冷时刻的到来 。甘之如饴,好的饴糖甜蜜,黏度也要合适。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南京白鹭洲公园,园内有一座玩月桥,顾名思义,每逢中秋之夜,南京城内的书生士子纷纷聚集桥头,赏月赋诗、笙箫弹唱,无尽风流。在《红楼梦》中,作者用一首诗词描绘了曾经南京城内中秋节时的盛景,“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南京人吃的是苏式月饼,自古以来,苏式月饼以面皮酥软,形如书页而闻名,脆皮松而不散,薄如蝉翼,吹弹可破。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是寒食节,过寒食节的人越来越少,但寒食佳品馓子凭借着价廉物美、营养便利意外广泛流传。从19岁开始,岳云飞就被父亲凌晨三点从床上拎起来做馓子。三十多年的功夫,首先体现在和面这第一道工序上,和入温水和适量盐的面团,在老岳的千锤百炼中,一种必要的佐料也被加入其中……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中秋节到了,沿江飘来阵阵香气,衢州人就知道麻饼熟了。衢州,一个酷爱麻饼的城市,作为四省交界之地,千百年人来人往,此处不但是地理上的十字路口,也是美食传承的交叉原点。 碳烤风味醇香、芝麻主料健康,外香脆、内柔润、油甜而不腻、香口宜人的麻饼绝对是衢州人的心头好。 徐成正师傅作为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已经浸淫在这项技艺中快40年了。麻饼一词简化于古时候的胡麻饼,古时,芝麻也被叫作胡麻。胡麻饼就是面粉与芝麻排列组合而成的终极美味。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汕头,潮汕文化发源地之一,人们依然遵循着祖祖辈辈的传统。潮汕人的生活和粿密不可分。潮汕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叫做粿,所以潮汕话的粿可以理解成别处的糕。潮汕人把粿做出了几十种花样,有花样,也有传统。清明节当然也有专门的粿,朴籽粿。朴籽粿是春天的颜色,它的染料也来自春天的朴树。据记载,潮汕自古以来就有春季多发时疫的情况,而民间素有清明食叶防病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清明节蒸食朴籽粿祭拜祖先的传统。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
古人把正在发酵的酒叫作醅,醅粿的醅字既是它的制作工艺,又是它的味道特点。醅粿制作需要把酵母加入冷却的米饭中混合发酵一天,同时叶芝英会把早稻米洗净,侵泡一晚,米饭发酵好后便与早稻米混合磨浆 ,之后再次发酵四到五个小时。大多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食品都与祭祀有关,人们希望得到先人的庇佑,就会供奉最好的食物,这种供品也素来是制作复杂、费心费力的美食,作为重阳糕的醅粿便是如此。
发布者:Outstanding
2020年10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