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天下父母无不盼着子孙生活幸福、人生顺遂。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为人父母者就必须积德行善,因为真正的德行源于无私的心境。曾经,我对古人留下的这些至理名言半信半疑。但通过跟随老师学习,在不断地对照反思自己,我才真切体会到古人之言字字珠玑、句句属实。回首往昔,我被欲望蒙蔽双眼,行事只图一己之私,全然不顾他人感受,最终“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竟在我身上应验。如今我终于明白,自私自利就是只追求个人利益,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比如,我过去说话常常口无遮拦,只求自己一时痛快,不知不觉间犯下诸多过错,不仅伤害他人,自己也未能从中获益,反而在无形之中损耗了福报,与良好的德行渐行渐远。通过学习修身之道,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问题与不足多如牛毛。最可悲的是,我还常常自以为是,总爱挑剔他人的毛病,却不知这恰恰是自己最大的过错。因为只有积善才能积累福报,而自私自利就像一道屏障,阻碍着善念的生长,也让我难以看清自身的不善之处。倘若没有老师始终如一的耐心教导,我至今都无法真正认清自己。老师曾说:“私心越重的人,越背离做人的根本,也难以获得应有的福报。”这句话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也正因如此,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若不是老师的帮助,我恐怕早已自暴自弃、堕落沉沦。老师还教导我们:“发现自身错误是一件幸事,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知错就改。”古往今来,无数圣贤都是通过不断反省、改正过错,才得以重获新生。就像身边的康老师夫妻,他们通过坚持不懈地断恶修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收获了幸福与吉祥。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我发现自己一直未能真正从改过自新上下功夫。既没有在思想上深刻反思,行动上也缺乏改变,所以始终未能取得理想的进步。老师苦口婆心,每一堂课都反复强调改过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改过就是改命”,总是不厌其烦地督促我们改正错误,因为只有改正过错,才能摆脱生活中的困苦。往后,我一定要在改正错误上全力以赴。每天都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念头、言语和行为,不再浑浑噩噩地度日,坚决告别堕落的状态。断恶修善、改变命运,绝不能再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我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8日
 学习《了凡四训》之前,我对自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好东西”只顾自己享用,不管别人。学习之后,我才明白不尽伦常本分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有了这些自私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家庭不和谐。若违背伦常道德就会陷入痛苦,招来灾祸。以前的我固执己见,总认为自己做得对,若他人不认可自己,就会疏远他,甚至不来往。我的两个妹妹一直对我很好。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我们姊妹感情也很好。然而,一次意见分歧,却差点让姐妹这份深厚的情谊蒙上阴影。那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思想观念有差异,她们不理解我的决定,我心里又气又委屈,开始挑她们的毛病,甚至赌气拒绝她们的帮助。妹妹硬塞给我钱,我也坚决退回。妈妈劝我,我也不听。当时的我倔得像头牛,忘了姐妹情深。后来反省自己,这种固执和傲慢,实际就是自私,违背了孝悌之道,违背了伦常。当时我不愿低头,不仅让妈妈忧心,也让妹妹自责。而我自己也在十多天的冷战里备受煎熬。直到那天中午,我终于接受了妈妈给我的钱,妈妈笑了,我心里却酸酸的……在虚伪与傲慢的驱使下,我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迟迟不愿改正。如今想来,真是愧疚。这些年跟随老师学习,我看到两位校长和学校的义工老师们,都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尽心竭力的帮助别人,无私奉献。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反省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老师们的差距,也能一点一点的进步了。现在我愿意每个月跟着老师去各地参加巡讲活动当义工,做点有利于社会和大众的事情,希望以此来报答两位老师的大恩大德。回想自己的收获和转变,我心中无比地感恩老师的慈悲教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能有老师天天苦口婆心地规劝我们知过、改过,这是多么难得,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实现人生幸福、平安吉祥、家庭和睦!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8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通过这周的学习,我懂得了断恶修善的核心在于培养无私之心,而这份无私恰蕴含于生活的各个角色与关系之中。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朋友间的诚信相待、下属对上级的忠诚,以及夫妻间对道义的坚守,皆是无私精神的体现。那么,我们该如何践行断恶修善呢?关键在于从审视自身是否恪守伦常、尽好本分入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着多重角色,我们是否在自己的本位上,做到了敦伦尽分?身为子女,就应主动关心父母、尽孝悌之道;作为妻子,要担起家庭责任、体贴丈夫;身为学生,则需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在这过程中,守好本分与“尽心尽力”去做有着本质区别。过去,我对“尽心尽力”的理解十分浅薄,以为完成表面任务就算尽责,却不知其中的差距犹如天堑。不同的用心程度,最终收获的结果截然不同,而唯有真正做到“尽”,才能摒弃私心。以夫妻关系为例,我曾自认为与丈夫相处融洽,日常相处和睦,甚少争吵。然而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并未尽到妻子的责任。丈夫每次开会前,我总是临时匆忙帮他找衣服、熨烫,却从未提前规划准备;明知他血压血脂偏高,也没有像对待自己病情那样上心,主动咨询医生、精心选购药物。在对待父母、孩子和朋友时,我同样存在诸多不足。因与父母相隔甚远,我只是偶尔寄些物品聊表心意,无法在身边给予细致入微的照顾;辅导孩子作业时,我满心抗拒,能躲就躲;朋友求助时,我也常犹豫不决,未能全力以赴。反思过往种种,确实未能恪守伦常,更未做到尽心尽力。断恶修善的过程,就是在不同角色中不断精进的过程。只有全身心投入,真心实意地为他人付出,才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忘却自我,逐渐消除私心。即便已踏上修学之路许久,但若做不到尽心尽力,自私之心便难以根除。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时刻观照内心,在自己的本位上恪守人伦道德。无论是为人妻、为人子女,还是作为朋友,都要以尽心尽力的态度对待每一份责任,让无私之光照亮生活的每个角落!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8日
 尊敬的康老师、王老师及各位老师大家好!在学习康老师讲的《了凡四训》中,学生对“县吏杨自惩”这个故事很有感触。杨自惩宅心仁厚,修积厚德和福报感召子孙皆做官显贵,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做了证明。学生想起父亲在文革期间的一段往事:当时有人批斗老干部,要动手打人。我父亲急中生智,冒着挨打批斗的危险,喊了一声:“不要武斗”,当下震慑住了打人者,使那个老干部免于挨打。父亲的这声喊既提醒了打人的要遵照领袖说的去做,也避免自己被卷进去的危险。又回忆我年轻时,有一次坐公交车,见有一个人被逮住好一顿打,说是小偷。当时车里人很多,大家都不敢出声。我不忍心,壮着胆子大喊一声:“打人犯法”。当时打人者就停住手,大声喊:“谁说的?”当时我朋友拽住我的衣角不让我吭声。现在想来那一句“打人犯法”真不是智慧的话语。回到家里我把车上发生的事跟家人说了,大家都说我鲁莽。为此,好久我都想不通,我问自己错了吗?要是从存心上看,我有一颗不忍让别人受苦的心,不能说全错。要死错的话就是当时说的时候缺少智慧。现在学习传统文化,我就会这样说:“他是小偷,把他送进公安局,咱们打死人了,要偿命,不合算”,这样对于双方都起震慑力。康老师在家教家风巡讲论坛上讲述王清涛的故事时,我想,他是一个多么丑恶的人啊!可是在二位校长和学校义工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几天时间他就回头认错,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不仅他自己改变了命运,利益了全家,甚至还影响朋友也学习传统文化,由恶人变成了好人。传统文化真能把人教好,王清涛只是康老师宣讲诸多例子中的一个——人是可以教好的。回想当年公交车上打人那一幕,让学生联想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家庭教育太重要了,真是迫在眉睫。传统教育真是当今人们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打人者不知道有圣贤教育的妙方;被打的人如果知道圣贤教育,也就不会干苟且偷生的事。解决问题用智慧、处理问题有善巧,一定是从学习圣贤教育中获取。自己因为学习传统文化受益了,所以发心办小课堂。到如今六年过去了,我坚持用圣贤的教育,用老祖宗的智慧来开启自己和大家的觉悟,收到了丰硕的成果。我希望自己始终存一颗利益他人的心,说利益他人的话,做利益他人的事,成为一个真正利益大众的好人,希望我能像康老师一样,在全国各地用巡讲帮助迷茫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圣贤智慧的滋养,促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人和谐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8日
通过这两周学习《了凡四训》“改过之法”,让我对于如何在生活中修养德行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章开篇就说:“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老师还列举各种薄福之相的行为状态引导大家反省。我发现自己一一中招。所以这段时间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一直都在品味德行的薄厚,琢磨这其中哪里出了问题?我又该从哪突破呢?        在生活中观察我公公,他一看就是老师讲的德行深厚的样子。做事严谨认真,每天勤勤恳恳,从不抱怨,自己有多少功劳,做多少好事从来不说。我就在想,他怎么能那么心平气和呢,从不张扬。我怎么就不行,干点什么好事就非得炫耀一下。        我又继续跟公公了解从前爷爷奶奶们的经历:其中了解到在太爷爷时,举家搬迁,落户的村子都是一个宗族的人,就他们一家外来户,但他们一家人就靠勤俭踏实肯干,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文革其间就因为爷爷勤快不雇长工才没被划为地主。家中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好家风深深刻在每个孩子心中。公公承传了好家风,一生坚守,就有了现在的样子。一瞬间让我明白为什么古人用厚薄来形容德行。它必须靠持之以恒的积淀,公公的状态就是他一生坚守积淀出来的结果。        认识到这一点,之前投机取巧的心立刻就瓦解了。因为知道了德行就是在别人看不见,别人不理解,甚至是别人误解中还一直默默的坚持中沉淀积累起来的。无论懂得多少,没有这个坚持做的过程,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行动,按圣贤的指引踏实去做。定位改变,自然带动行为的改变。        自从有了这个想法,我肯踏实认真做事的心增强了,并且在落实中应付的心出来时,会有意识的调整。 清明节孩子放假,以前他在家,我也收拾屋子,但就糊弄。这次我只关注自己,警醒自己的行为,认真的尽自己的本分,真的感受到一分诚敬得一分收获。孩子写作业总爱听着音乐,或时不时看看手机。但是当我干活,干到心踏实的时候,就能感觉整个家都静下来了,也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把手机也关了,在那特别专注的学习。那一瞬间我感觉到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让自己成为有德行的妈妈就是我对孩子最大的爱。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感恩群里老师们的一路相伴!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6月08日
学生反省自己每一周分享总结时,总是暗下决心:下周我会努力改过,一定会有成长。可是自己在习气和琐事中又悠悠忽忽过去了。今天没做好,明天一定好好做,到明天比今天琐事还要缠人,让自己烦恼。学生越发明白老师的教诲,改过要像毒蛇啮指,速与斩除,这样行动起来,不然就会因循苟且。 这一周没有写反省作业,一日不知非,一日安于自是,过失就会增多,有的已经改一段时间了,不经意又犯了;有的过失是自己根本没意识到的;有的明明知道错了,就是改不掉。老师讲过,改过要有三心:耻心、畏惧心、勇猛心,学生虽有,但不深,不能持久。现在终于明白老师讲的,学习要有连续性、密集性,圣人也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自己学习不深入,道理不明,心念不能转,错误的行为还是周而复始,每天带着烦恼生活。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很有改过的动力,但是烦恼琐事一来又乖乖的被习气做主。学生听老师讲,一定要不断深入的学习,让自己明理,只有明理才能有力量对治习气,学生发心一定踏踏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真的改过,进而改变命运,超越命运,不要让这一生空过。发勇猛心断恶修善,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定会从量变达到质变。        感恩老师的慈悲教诲!能学习真好!能在这个平台学习真好!         感恩群里老师精进的修学,榜样的引领!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6月08日
学生反省自己每一周分享总结时,总是暗下决心:下周我会努力改过,一定会有成长。可是自己在习气和琐事中又悠悠忽忽过去了。今天没做好,明天一定好好做,到明天比今天琐事还要缠人,让自己烦恼。学生越发明白老师的教诲,改过要像毒蛇啮指,速与斩除,这样行动起来,不然就会因循苟且。这一周没有写反省作业,一日不知非,一日安于自是,过失就会增多,有的已经改一段时间了,不经意又犯了;有的过失是自己根本没意识到的;有的明明知道错了,就是改不掉。老师讲过,改过要有三心:耻心、畏惧心、勇猛心,学生虽有,但不深,不能持久。现在终于明白老师讲的,学习要有连续性、密集性,圣人也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自己学习不深入,道理不明,心念不能转,错误的行为还是周而复始,每天带着烦恼生活。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很有改过的动力,但是烦恼琐事一来又乖乖的被习气做主。        学生听老师讲,一定要不断深入的学习,让自己明理,只有明理才能有力量对治习气,学生发心一定踏踏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真的改过,进而改变命运,超越命运,不要让这一生空过。发勇猛心断恶修善,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定会从量变达到质变。        感恩老师的慈悲教诲!能学习真好!能在这个平台学习真好!         感恩群里老师精进的修学,榜样的引领!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6月08日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其中最显著的改变就是,遇事不再像从前一样一味抱怨。老师曾说过:“抱怨是苦的种子。 ”就拿女儿高一分班这件事来讲。按照女儿的成绩,正常分班的话,她本应能进入中等偏上的班级,所以一开始我没太放在心上。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仅比她高一名的同学被分进了特高部较好的班级,而她却被安排到普通班中最差的那个。要是在以前,孩子回来跟我说这事,我肯定会不停地埋怨。抱怨孩子不够用心,抱怨学校老师分班不公平,抱怨各种不顺心的事,甚至可能会立刻不顾一切地托关系给孩子换班。但学习了《了凡四训》之后,我懂得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日里对待婆婆和家人的态度,并没有切实落实五伦五常,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媳妇、妻子和母亲,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我先询问孩子的想法,是积极面对现状,还是想通过停学、转校等方式逃避。孩子表示既不想停学,也不想转学。我便全力配合她,给予她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后,她在班级排名第8,年级文科排88名,比我预想的要好。这次清明放假孩子回家,我没有追问成绩,而是告诉她,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还让她参与家务、整理内务。我发现,孩子看手机的时间明显减少了,还主动跟我说学校压力大,对这次成绩不太满意,打算自己做规划,查漏补缺,还想通过弹古筝来缓解学习压力。孩子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遵循老师的教导,我在言语方面谨慎了许多,多了些理解和包容,遇到事情先从自身找问题。没想到,孩子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老师常说:父母的德行厚薄,决定孩子的吉凶祸福,对此我深信不疑。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报名参加了《了凡四训》线下课,希望通过线下学习,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和言行,早日实现正己化人、离苦得乐的人生目标,让身边的人因为我的改变,收获吉祥和幸福! 在此,感恩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学生每一点进步都饱含着老师的心血!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