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14岁的童童还在成都读初中,最近却有了一个“小糖人”的身份。“孩子平时喜欢吃肉,长得比较胖,没想到这么小得了糖尿病。”童童的妈妈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医院检查发现,童童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  长期以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老年病”,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老年病”。  “老年病”年轻患者增多  记者近期在四川多家医院相关“老年病”科室走访发现,看病的不少是年轻人。多位一线医生说,糖尿病、高血压等过去被视为“老年病”,现在确诊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门诊发现年轻的“糖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血糖都偏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李华琦告诉记者,近年来,该科室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也患上了糖尿病。  21岁的小陈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以为是工作较累休息不够,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已经是个“糖人”,空腹血糖严重超标,需要立即吃药干预。  “平时很喜欢吃甜食,经常喝奶茶,有时候一天好几杯。总觉得年轻身体好,没想到居然得了糖尿病。”小陈说。  记者调研发现,除了糖尿病以外,高血压、脑卒中等传统的“老年病”也“盯”上了年轻人。不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心梗等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初发年龄持续下降。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2012至2016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9至63.4岁,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至64岁年龄段占比已经超过66%。该报告还指出,发达国家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75岁左右。从总体上看,我国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临床上看,这几年二三十岁的年轻脑卒中患者增多了。其中甚至不乏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柳华说。  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大约每6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风险者中,就有一个是“90后”。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代理主任张震则表示,曾经见到20多岁就发生心梗的患者。  三重原因致“老年病”年轻化  为何“老年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  ——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  李华琦、柳华、张震等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老年病”的年轻患者,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久坐、吃外卖、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除了易感基因的遗传之外,很多年轻患者确诊“老年病”,都是由于这些后天不良习惯导致的。  此外,一些医生告诉记者,部分年轻人一边酗酒抽烟、大吃大喝不顾及身体,另一边却按“偏方”乱吃药,加速了疾病的发展进程。  ——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低。  以糖尿病为例,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在30%左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治疗率为26%左右,而采取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达标也仅为40%左右。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9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年轻人营养健康意识淡薄。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青少年喜欢购买各种“垃圾食品”,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多大关系。多位医生表示,这种行为将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加强提前干预管理  避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老年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专家呼吁,加强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提升“老年病”在年轻人中的知晓率,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常见“老年病”的预防措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心脑血管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专家呼吁,要加快建设心脑血管、糖尿病、脑卒中等“老年病”的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加强国家层面的年轻人健康风险干预管理。  专家表示,风险预测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预防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加快对年轻人、老年人等不同风险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管理方案。  当前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融合应用,有利于加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的健康管理。  张震等专家认为,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老年病”的管理,是随着病程进展不断进行调整的长期过程。随着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入,“互联网+医疗”更符合年轻患者的看病习惯。(记者董小红)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北京已经开启高温炙烤模式,空调成为家家户户防暑降温的顶梁柱。不过空调虽好,却也要正确使用,否则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今天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医生就来跟大家分享几个开空调不伤身的小窍门儿。  空调温度设置最好不低于25℃  一般的成年人在空调房内最适宜温度为25-26℃,身体较差的人适宜温度为27-28℃,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7℃,如温差过大,就会很容易造成头晕、口干舌燥等身体不适。  空调风向冲上  打开空调的时候,空调吹出冷空气会向下沉,所以风最好是向上吹,其主要也是为了避免冷风直接吹身体,这样会让身体受不了。若你想要靠近空调,最好是面向空调,不然冷风就会直接从后面吹着你的背部以及腰部,比迎面吹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将会更大。吹空调时间久了,应当站起来活动活动。  定时开窗通风  开空调时间一久,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再加上长时间的封闭空间,新鲜空气得不到及时的补给,人体的抵抗力就会明显下降,这时候,就会造成鼻塞、喉咙干等身体不适症状,所以每隔几小时透透新鲜空气。  出门半个小时前关闭空调  夏季的到来,很多人也伴随着感冒,这是由于在空调房里太久,而没有注意室内外温差的变化,这样骤冷骤热,铁打的身体也接受不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贪凉,出门前半个小时应关闭空调,避免温差骤冷骤热,身体感冒。  补充水分  夏季本就热,就要多补充水分,避免身体缺水而导致身体不适,经常处于空调环境下的人,为预防皮肤干燥、喉咙干痒,更应多喝水、多吃蔬菜和富有维生素的水果。  定期清洁过滤网  夏季使用空调前最好进行一次清洗,并每隔半个月,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空调的空气过滤网,这样室内空气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文/记者 李洁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为建设幸福家庭,培育优秀孩子,帮助很多家庭解决现实生活中因夫妻矛盾、婆媳不和、孩子难教以及事业不顺等诸多痛苦、纠结的问题,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汇聚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学术指导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宣讲团,通过发展会员、举办会议论坛、组织培训讲座等方式传播圣贤智慧、传承优良家风,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为了让会员真正受益,在康金胜理事长的指导下,成立了外联部、会员部、培训部、宣传部等九个工作部门和会员之家学习交流群。通过线上组织大家学习中华经典和家庭教育专家一对一的答疑、实践指导,让每个家庭和个人最痛苦、纠结的问题得到解决,从此拥有幸福、和谐的家庭和快乐、辉煌的人生。会员之家自4月份成立以来,已有一百多个家庭200余人报名成为会员并参与学习,培训部每周安排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苏艳平专门录制《养正遗规》等经典课程,做为会员之家学习群每天固定的学习内容。百人千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同时安排会员部的老师每天引领会员进行学习分享和力行经典《养正遗规》、《弟子规》,让会员学习了之后能够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数。在每周周末,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康金胜会专门抽出时间,通过视频直播形式与会员进行学习交流,并且有针对性的根据会员反馈的有关家庭、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运用传统文化先祖的智慧和多年传统文化实践教学经验,以及家庭或孩子成功改变的真实案例,帮助会员找到痛苦、困惑问题的根源,树立大家学习信心,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当下会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会员之家学习群会员们的分享节选。会员之家学习群部分会员分享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会员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幸福和快乐,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树立起文化自信心,不仅内心无比充实,而且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和正能量。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为会员还安排了很多线下学习交流活动,为会员的全面提升、创业发展提供机会。欢迎各界从事或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人士,热衷于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院校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代表、传统文化爱好者、志愿者加入家校社会员之家,这里可以实现您的人生梦想,让您的人生从此更加辉煌!我们可以携手共同实现传统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美好愿望,并有机会亲近传统文化界德学兼备的老师!会员可以获得优先承办“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及大型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等活动的机会!您可以优先参加我会即将开办的幸福家庭学习班、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暑假亲子研学游等线下学习班,提升知识、能力和德行!‍立德树人您可以与我们天天线上学习经典,得到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亲自指导和答疑。我们愿与您为培育时代新人,建设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复兴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联系人:里老师15101063667(同微信)联系人:石老师15101088315(同微信)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人生在世,不一定要富贵荣华,声名远扬,但一定要活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干净,是最好的底牌,也是最可贵的品质。01人有净气,风度自来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房子干净与贫富无关,生活态度与学历无关。一个整洁的屋子,能映射出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干净的人,不仅尊重自己,也有本事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人有净气,风度自来。每次回老家,都能看到邻居张阿姨家有客人造访,附近的小孩也总到她们家玩。原因嘛,一望便知。一进到她们家,映入眼帘的地板、摆设,无一不散发着干净的气息,看着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的屋子和坦然有序、满院花香的院子,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安全感与惬意。俗话常说:财不入脏门。这样洁净的屋子,既能吸引人,也能吸引福气。干净不只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02谈吐干净,是一种涵养曾有网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和一家公司的老总谈生意。老总对自己十分热情,开车接送,笑容满面,礼貌周到。几百万的单子,二人谈得十分投机,眼看就要签了。那时快到中午,他们便决定先吃饭,再继续。但到了餐厅,那位老总好像变了一个人,点餐时对服务员呼来喝去,颐指气使。服务员稍慢一点,他就不耐烦地大呼小叫:“你们是聋了吗?还是少了一条腿,怎么还不上菜。”高高在上的样子和之前判若两人。结果当然是,几百万的单子泡汤了。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一个咄咄逼人、满嘴脏话的人,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往往谈吐干净;他们知道言语的力量,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如何,观察他的谈吐便可得知一二。生活中,总有些人自以为是,一口否认对方,以凸显自己的才能,然后以心直口快来为自己辩护;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自己的口瘾解了,却伤害了别人。好好说话,是一种负责任、有涵养的表现。很多时候,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前三思,懂得给人留一份体面。谈吐的干净,是一种风度,是不让他人尴尬的体谅,是刻在骨子里的涵养。03心灵干净,心安一生孟德斯鸠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心灵干净的人,做事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活得纯粹、活得清白。杨绛先生一生跌宕坎坷,历经战乱、疾病、被迫害、与亲人生离死别,却始终不改高洁的本性。在朋友眼里,她生活异常俭朴,她的寓所没有过任何装修,始终安之若素;室内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是浓浓的书卷气。有一年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她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哪怕世界纷纷扰扰,灯红酒绿,也要在内心留一块净土,不为世事所左右,可以独处静好,可以爱我所爱。不屑闹市竞艳色,乐在幽谷着素妆。虚名任凭随风去,只吐清香化作诗。心灵干净的人,就像一块明镜。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句话: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干净的人,如素色的荷莲,出淤泥而不染,见过世间黑暗,内心依然澄澈;遍历风雨坎坷,也依旧保持初心与善意。那一抹干净,是生命最真的底色,也是岁月中最美的留白。来源:弘化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端木赐,字子贡,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善于言辞,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政治、外交才能卓越。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把学和行结合得很好。司马迁作《史记》,子贡的传记在孔门弟子中是篇幅最长的。子贡在理财经商方面有着卓越的天赋,能准确掌握市场行情,并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后世商界所推崇。“端木遗风”就是指子贡为代表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儒商”一词,更是美称。司马迁认为孔子的名声之所以能传遍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子贡“其功甚伟”。“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即子思)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自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子贡当年“常相鲁卫”,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社会地位十分显赫,而且他善于言语,每到一处,每每宣讲夫子之道,充分体现了子贡的尊师重道。每当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是为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于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子贡供养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去世后,子贡以侍父之礼庐墓六年,为孔子弟子中守丧最长者。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现在的孩子真想成就,(家长、老师)那你就要跟他一起学习,你要做他的榜样,你才能够建立他的信心;如果说是你要求他做到,你自己做不到,他的信心没有。你教我做,为什么你不做?你说这个好,为什么你不学?他看到你追求名闻利养,享受五欲六尘,你叫他学圣人之道,他的问题就来了:你是来骗我的,你不是真的。所以必定引起他的怀疑,他在这个上面没有办法建立信心,你这个教育肯定失败。为什么?你搞名闻利养,他也学名闻利养,他学的一定超过你,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尤其这种扎根的教育,一定要自己做好样子。自古以来,所谓圣人,圣人是他做到了,他才教你,他做不到,他绝对不会说。第二等的,是圣人的学生,跟他学的。他学了之后,听了教诲之后他也能做到,老师做到,他跟老师学,这是贤人。我们做不到,要求别人做到,太难了,没有人能相信。我们今天有这么个机缘,参加联合国的一些和平的活动,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的会议。我发现与会的这些学者专家们,努力做,做了这么多年,也是没有成效。原因在哪里?自己没做到!希望别人做到,自己不肯做,所以这个希望永远落空。我看到这个现象,所以我在大会里头说话就劝他们,我说我们这个工作做得没有成效,原因是我们的思维方向有问题。这些人就问我,他说我们的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我说,我们从事于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就是「你错了,我是对的,我要来教你」。这是什么?这个念头就是制造冲突、制造对立,你制造对立怎么能化解对立?他们冷静想想,也没有话说。我们要怎么做法?我们要把这个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从今之后,别人是对的,我是错的;我们要把内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立的念头、矛盾的念头、误会的念头统统化解。我的身心和平我才能帮助别人,我讲话别人才会相信;就是说,我自己要做不到,你叫别人做到,难!太难太难了。最后我加强语气,我说: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对了也是错的!他们听了之后都摇头,这个太难做到了。我说:难做你能做到,你就对今天这个社会、世界和平做出真正的贡献。这个两句话的意思非常非常深,确确实实不是一般人能听得懂。所以,我回到澳洲之后,我用老子两句话,我写了个扇面。这个扇面在杭州做了一万多把,我就准备送给国际上参与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人,我送给他们做参考。「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这就是你今天这个和平工作做了几十年不能落实,你看每年投下去多少人力、多少财力、多少物力,收不到效果。原因,必有原因,这个不能不知道。一定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要提升本身的境界,我们自己做不到,要求别人,那是错误的;自己做到了,做人家的榜样,再劝导别人,能够感动别人,你才能够做到。所以,做老师、做家长的要读书,要读圣贤书,要能够契入,他就明白了。他要不认真去学圣、学贤,那没办法,这个事情就是做些表面工作,我觉得时间跟精神都是浪费。——恭录自《关于童蒙养正教育问答》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大方漆器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高光友  大方漆器,是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贵州三宝”之一。  我们大方县盛产优质生漆,彝族先民从明代便开始制作皮胎漆器。漆器绝大多数用的是木胎、布胎,而我们是用牛羊等动物的皮做胎,硬度和张力更佳,也更经久耐用。漆好、胎好、纹饰好,让大方彝族漆器“好上加好”。  大方漆器被誉为“雕琢时光的技艺”,一是学艺时间长,过去曾有“学三年,做三年,帮三年”之说,我从25岁学艺,到现在已经33年了,依然还在学习呢。二是制作时间长,一件漆器,需要历经制漆、制胎、灰底、漆底、装饰5大工艺,至少58道工序,起码得半年时间。  将优质黄牛皮胎底风干成型后,让大漆充分渗透;紧接着用粗灰、中粗灰、细灰髹涂在胎体表面,每道灰底干后粗细打磨;再用生漆和色漆髹涂6至12道漆底,再进行描金填彩、蛋壳镶嵌、打捻等装饰工艺;最后用食用油等反复擦拭推光,直至亮如镜面,触如婴儿肌肤。一件漆器2至6年后,方能达到兼具亮、光、滑、嫩、浑厚为一体的形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走遍了贵州台江、丹寨、关岭等少数民族地区写生采风、收集素材,借鉴油画、版画、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陆续创作《古彝夜舞》《索玛花开》《图腾捧盒》等作品,并多次在国内外展演。我们还与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漆艺教学与创作基地,并定期开展传承人培训班,先后传习授艺200余人次。来源:光明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
“书 医”讲述人:湖北省非遗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 盛兰  老话说,纸寿千年。纸张就像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会罹患霉变、虫蛀、鼠啮、酸化、老化等“病症”。  我们古籍修复师,就是“书医”。修复一本(套)古籍,时常要花好几个月。你这段生命,便和它难以割裂。往小了说,修书就是修行修心;往大了说,修书就是赓续民族文脉。  治病要千人千方,古籍修复也讲究一书一策。古籍纸色装帧不一而足,破损原因各有不同,残破状态千差万别,必须要有相适用的修补方案。  拿到一本待修的古籍,首先要核查、拍照、除尘,检查书籍的版本、册数及破损情况。然后测纸张酸碱度、厚度、拉力、白度,进行配纸。  接着是拆书皮、撤捻、分离书叶、书叶去污、修补书叶。用针锥、竹启等趁手工具,把古籍拆解开,用衬纸、黏合剂或者纸浆补书机,一处处、一页页地为残纸做“外科手术”。当一张张纸得到修复,就要喷水压平、折叶、剪齐、撴平、捶平,再穿纸捻、装书皮、打书眼、订线,还原古籍一册册的样貌。  我的体会是,古籍修复最难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取舍,使之呈现出岁月里最本真的姿态。从国家图书馆藏“天禄琳琅”,到湖北省图书馆的庋藏古籍,再到民间族谱,我修复古籍数百册。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