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人静时,躺下来仔细想想,人活着真不容易,明知以后会死,还要努力的活着,人活一辈子到底是为什么?复杂的社会,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牵挂,经历不完的酸甜苦辣,走不完的坎坷,越不过的无奈,忘不了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想不到的明天,最后不知道会消失在哪一天,这就是人生。所以再忙再累别忘了心疼自己,一定要记得好好照顾自己。02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聚散无常,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把握好每天的生活,照顾好独一无二的身体,就是最好的珍惜。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随性而往,随遇而安,一切随缘,是最豁达而明智的人生态度。03多好的一段话:我们都有缺点,所以彼此包容一点。我们都有优点,所以彼此欣赏一点。我们都有个性,所以彼此谦让一点。我们都有差异,所以彼此接纳一点。我们都有伤心,所以彼此安慰一点。我们都有快乐,所以彼此分享一点。因为我们有缘相识,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位家人、朋友,开心的过好每一天。0410年后,你躺在病床上抱着一堆存折,要儿女天天给你端屎端尿,儿女们会说,雇保姆吧!10年后,你保持了健康的体魄,还能到处旅游,打拳,跳舞。您的孩子会说,老爸老妈你们太明智了!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自己的健康。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请大家记住最后一句话: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保养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人生就是做好两件事:第一,教育好孩子,不要危害社会;第二,是照顾好自己,别拖累孩子。05请大家看看,著名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一段话,好经典!再过若干年,我们都将离去,对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彻底变成了虚无。我们奋斗一生,带不走一草一木。我们执着一生,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今生,无论贵贱贫富,总有一天都要走到这最后一步。到了暮年,蓦然回首,我们的这一生,形同虚度。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用心生活,天天开心快乐就好。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请善待每个人,因为没有下辈子。06一辈子真的好短,有多少人说好要过一辈子,可走着走着就剩下了曾经。又有多少人说好要做一辈子的朋友,可转身就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明明说好明天见,可醒来就是天各一方。所以,趁我们都还活着,战友、同学、朋友、同事、能相聚就不要错过,能爱时就认真的爱,能拥抱时就拥入怀,能牵手时就不放开。能玩的时候玩,能吃的时候吃。07请好好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做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互相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情,不要给你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再好的缘份也经不起敷衍,再深的感情也需要珍惜。没有绝对的傻瓜,只有愿为你装傻的人。原谅你的人,是不愿失去你。真诚才能永相守,珍惜才配长拥有。08有利时,不要不让人;有理时,不要不饶人;有能时,不要嘲笑人。太精明遭人厌;太挑剔遭人嫌;太骄傲遭人弃。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步步不让。话多了伤人,恨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神。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悠然自在。世间的理争不完,争赢了失人心;世上的利赚不尽,差不多就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09心幸福,日子才轻松;人自在,一生才值得。想的太多,容易烦恼;在乎太多,容易困扰;追求太多,容易累倒。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没有下辈子的相识。好好感受生活的乐,因为转瞬就即逝。点个【在看】,好好体会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发布者:Summer
07月02日
尊敬的康老师及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本周《了凡四训》的学习中,支立父亲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支立父亲见到因蒙冤而被判死刑的囚犯,心生怜悯,希望帮助囚犯洗脱冤屈。起初囚犯让妻子以身侍奉以报答支父搭救之恩,支父断然拒绝,依然无私相助。囚犯得救后,为报救命之恩,将女儿许配支父为妾,后嗣子孙荣显发达。囚犯对支父前后两次不同方式的感谢,源于他感受到了支父无私利他的善心。由此我体悟到,只要本着一颗无私爱人的心去做事,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境界的考验。真心流露的地方,总能带来感动和转变!由此,反观自己的人生,我又修正了一些自己心行上偏颇的地方。从小妈妈就教育我,父母能走、能动时用不上子女,也就到老了生病、卧床时能用上,那时一定要全力去照顾。妈妈这样教育我们,她也是这样去做的,所以在我心里父母生病时,把一切放下,全身心去照顾,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确实,无论在父母还是公婆生病之时,我都是这样做的,我也以为自己这样就是很孝顺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孝很有局限性,孝应该是一生的事情,应包含在与父母相处的每个日子里。而我在平常的日子里没有做好孝道。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很任性,总想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做事。父母的话,即使当面不顶撞,心里却总有自己的小九九,不愿意听。以前,我没有体谅到父母一心守护子女,怕走偏了路受苦的那份心,现在看到很多人所受的苦,才知道父母对我正确的教育,让我少吃了多少苦,少受了多少罪。认识到这点的时候,我内心升起对父母无比感恩之情,我知道了,心里没有感恩、一味任性的心障碍着自己去孝顺父母。记得在婆婆生病时,我曾废寝忘食地照顾她,我的真心感动了婆婆,从而化解了从前的一切误解,消除了婆婆对我的不满。可以说生病前后我与婆婆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源于婆婆看到了我对她的那份真心。我一直以为自己在照顾生病的婆婆时用的是真心,但与支立父亲的故事一对比,发现我用的还不是真心,因为我的真心有阶段性,有局限性。对父母、公婆我愿意做,换了别人我就做不到了。现在我认识到,我照顾父母的心,只能算暂时放下了自私自利而已,并不是真正断除了自私的心。即使是暂时的无私利他之心,对全家也都起到很大的影响和转变,足见真心显露时力量该会多么强大。再反观日常的行为,我看到自己自私、任性的性格一直在伤害着爱我的亲人们。嫁到婆家的我是非常幸运的,我的公婆是非常好的人。我们结婚后,他们给我们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所以十几年来,我像学生时代一样,简单轻松地生活在公婆的羽翼之下。我心中一直很感恩公婆,但因为年轻时任性不懂事,时常跟先生耍脾气,让公婆替我们操心。我和大姑姐前后脚生孩子,因大姑姐身边没有人照顾,而我是婆娘两家都在我身边,婆婆特别希望我妈能帮忙看孩子,这样她就能给大姑姐搭把手。但当时我觉得妈妈脾气不好,不愿意让她帮我带孩子。当时我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体谅到婆婆的爱女之心,没有体谅到大姑姐一个人带孩子多不容易。这件事不仅让婆婆心寒,也伤了手足之情。但当时的我根本认识不到。如今回想起来才知道自己的错,才感受到公婆对我的包容。当时的我怎么那么自私呢?为什么都不肯满足婆婆那点小小的心愿呢?我愧对公婆待我的那份真心,真是太不孝了!所以十几年来,原本应该很幸福的生活,就因为我的自私、任性,导致家人们都很不舒心!多亏今生有缘接触到圣贤教诲,才让我有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通过老师耐心的讲解,终于认识到自私、任性就是我日常生活中痛苦的根源,只有对治自己这颗自私偏颇的心,才能真正做到善待身边的人。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群里老师们一路相伴!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2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本周学习《了凡四训》篇章“积善之方”中的最后一个故事——支立父亲的故事。支立的父亲为一个囚犯申冤平反,不仅福及他的儿子、孙子,就连他的曾孙子也考中了举人,当了大官。他的善举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他们家族的命运。反省自己,多年来也一直在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利益,没有改变命运,反而还有不幸发生,根源在哪里呢?经典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有积到真正的善才能得到真正的福报。“积善之方”中十个故事的主人公行的都是真善,那这个真善的根在哪里呢?老师讲过,“百善孝为先”,我由此发现,他们孝顺的根很深厚,他们都有孝敬仁爱的无私之心。支立之父不贪私欲、遵纪守法、尽职尽责,他与人相处秉承伦理道德。上对国家领导尽职尽忠,下对囚犯平等对待,心存怜悯,他的慈悲和仁爱是真正的善心。由此对照自己,才发觉自己的这颗心是恶心。平时无论遇到或听到让人口诛笔伐的人、事时,自己会非常嫌弃,会瞧不起,这与支立之父“悯其苦”的善心是相反的,所以不能真正受益。支立之父的仁爱慈悲之心是真的,孝心是真的,而学生的心不孝不敬、不仁不义,做善也是假善,所以行善不得福就可以理解了。深究到这一点,我知道该在哪里效仿古圣先贤了。有因才有果,学生要在种种子上下功夫。要种善的种子,而不是学他做的事,要把自己的心调整到和支立父亲的心一样,达到真正的无私。如此,自然会感召殊胜的结果。林老太太布施粉团和支立的父亲为犯人申冤昭雪,他们做的事完全不同,但他们的心是一样的,最终都收获了美满的结果。这给了学生很大的信心,一定要在改心上下手。在孝道上,学生对父母说话没有做到和颜悦色,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成家以后跟婆婆相处,感觉自己做事儿能够想到利益公婆,但在处理事情上还是做不到随顺。比如:今天我用机器压了些面条给婆婆送去,婆婆随后进厨房拿了两个鹅蛋,非得叫我拿着。因为婆婆以前给的鹅蛋家里还有,我就说什么也不拿,赶紧关门走人。这样的事儿我做的太多了。婆婆经常说我太犟了,给东西不拿——我总是这样不能随顺老人的心。用这样的一颗心即使在外边做善事,也积不到真正的福报。“积善之方”的例子照出了自己太多的过恶:平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按规矩做事,随便惯了还不以为然。老师讲:水放在管道里,打开水龙头就能为人所用,能利益人。如果水没有被管子约束就会四处泛滥,那就是灾难,如洪水,不仅不能利益人反而害人。通过本周的学习,我认识到一定要先补足自己孝心上的欠缺。那就要先从《弟子规》中的前四句做起,同时好好落实《一日常规》,认认真真从早晨起床的刷牙洗脸、打扫卫生做起,在行住坐卧等等这些生活细节中磨练自己,使自己时时处处都在规矩里,让自己的心常存仁爱孝敬,回归伦常之道,回归真心本善!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2日
具体改过需要什么条件呢?“但改过者”,改过要先发三种心。“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留名青史的这些圣贤人,跟我同样是人,同样是大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他可以百世流芳,留名青史,影响到千百年之后的后代子孙,甚至是整个人类、整个民族,这一生太有价值了。而我却是“一身瓦裂”,瓦裂了,就没有用了,意思就是这一生没有什么贡献,甚至于还成了家庭、国家、社会的负担,那就很悲哀了。同样是人,怎么可以活成这样呢?“耽染尘情”,“染”就是染着、贪着。甘愿随波逐流,染上世间很多的恶习。哪些尘情呢?财、色、名、食、睡,对这些欲望都非常贪着,贪财、贪色、贪名、贪吃。病从口人,现在的人这么多病,其实大多是因为欲望控制不住。还有睡,现在的人有时候能睡半天,古人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私行不义”,“私”就是暗中。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谓人不知,傲然无愧”,以为人家不知道,还自鸣得意。其实一个人做不义的事情,那是作践自己的良知。这样的情况假如再不扭转,“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就要沉沦,成为衣冠禽兽自己还不知道。“衣冠禽兽”这个词好像很严重,其实冷静看看,我们假如不受伦理道德教育,人不当衣冠禽兽都难。现在的社会欲望太强,我们不要说别的,现在的人类一年堕胎有五千万例的记录,没记录的不知有多少。这让我们想到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一段话:“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逸居而无教”,每天游手好闲,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伦理道德的教化,“则近于禽兽”。你说现在学历都很高,那是学知识,不是学道德。我们的祖先尧舜在几千年前就看到这个问题,所以赶紧让契当了教育部长,教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今天假如不教人道义,如何做人,怎么可能不“耽染尘情”呢?怎么可能不“私行不义”呢?“人不学,不知道”,不能怪这些犯错的人,你得教他才行。谁教?父母要教,学校的老师要教,所有为人长者都要教,当官的、当领导的更要教。“天地君亲师”,“君”是领导者,“亲”是父母,“师”是当老师的人。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2日
 石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一直以来很向往圣贤的智慧,希望通过圣贤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跟随老师学习有三年之久了,但自己感觉改变不大,内心还会出现急躁和焦虑的情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圣贤的智慧从戒定中来,从守规矩中来,《一日常规》便是圣贤的日常生活标准。其中的每句话都包含着一颗恭敬的心,都是在磨炼和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非常惭愧的是,我一直没有去真正落实《一日常规》。自己多年来的不良习气非常严重,生活大大咧咧放逸惯了,恭敬心非常不足,这就是自己学习受益少的主要原因。所谓“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今后,我一定听老师话,认真落实《一日常规》,学一条做一条,绝不再自欺欺人。另外,今天的学习还让我很受启发,让我对父母的爱有了新的认识。回想起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与无限的包容,就像我对自己孩子一样。而我面对辛苦一生又年迈的父母,仗着他们对自己的宠溺和包容,常常挑他们的缺点毛病,心里对立,说话顶撞又没有耐心,还总是嫌弃他们唠叨等等,有太多不顺父母心的时候。现在我早已成为人母,想起这些真是内心很惭愧。今后我一定要像爱孩子一样,去包容父母的缺点,绝不再顶撞他们;我要从随顺父母做起,凡事顺他们的心意,就像我小时候父母教我学说话、走路一样,对他们多一份耐心。我要努力修学,希望能及早日成长、早日改变自己,进而福及父母,这才是更大的孝心。心明老师:父母给予我生命,老师给予我慧命。跟随老师学习,让我明白事实真相,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使我不再迷茫,让感受到幸福的滋味,这都是老师给我的。传统文化的根本是孝亲尊师,父母、老师给我的一切,我心存感恩。老师的心愿就是让所有人不再痛苦迷茫,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一定听老师的话,以师志为己志,把小课堂办起来,让榆次的父老乡亲家庭幸福,孩子们都有大志向,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相信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有大家的帮助、陪伴才有今天的小课堂,最应该感恩的就是每一位放下自己来成就别人的各位老师!感恩您们!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7月02日
对孩子最值钱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感恩的心,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将来处处遇贵人。假如教孩子只重视成绩,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一开始格局就輸了,在这个卷的时代,父母教孩子难抓到教育根本!以为孩子学习成绩决定一切,非也!对于优秀的父母,他的孩子我们都会格外用心去教,对于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年轻人,我们更要好好培养,让将来国家有更多的人才,这是做老师发心的差别,为了赚钱的老师很难把您孩子引导更远高度,所以您的孩子能遇到一个有德行的老师非常不容易的!要珍惜。像吕老师刚出来社会工作,居然能坚持一学期做公益,请问您身边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吗?如果有,请您孩子好好跟着他学习,孩子能跟着一个好榜样学习,对孩子本事就是最好的榜样教育,孩子将来不会差到哪里,您的孩子总比跟着一些人好太多了,这就是教育根本内涵,希望每一个为孩子好的家长用智慧来抉择孩子学习方向。因为未来孩子竞争,不是成绩决定的,是父母格局和智慧决定的。我上面所分享的内容就是我们办学的目的,无论学什么,最重要是通过学习,您的孩子能学会做人,做事的品格和能力!您遇到过老师会这样跟您说话的吗?如果有,恭喜您遇到好老师了!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人,让孩子跟有德行,智慧和能力的人学习,您的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发布者:Summer
07月02日
前不久,阿思里别克在北京参加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颁奖仪式时,他的手机陆续收到牧民们的祝贺信息,有人表示要从家赶到州里迎接他。2022年阿思里别克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从北京领奖归来时,就有牧民骑着马到很远的地方迎接他,并一路把他送到边境警务站。面对祝贺,阿思里别克一边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来接,一边许诺回去后一定看望大家。阿思里别克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长期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一线工作。今年五四前夕,他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卡昝河边境警务站位于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之间的卡昝河谷,年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除了戍边的民警、军人和护边员,那里几乎无人居住。2014年,阿思里别克来到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工作,2015年起担任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站长。他还记得到警务站时,大雪掩盖了周边区域,他们用了3天时间才彻底清理完积雪。在那个没电没网的地方,天冷他们就支个炉子取暖,缺水就刨块冰放到锅里,等冰化了再烧水做饭。那段时间,民警每天都要赶在天黑前吃完饭,天黑后就睡觉,晚上唯一的照明工具是手电筒。“那时想要和家人联系,要到5公里外的边防连,用他们的座机打电话。”阿思里别克说。来到如此偏远的地方工作,阿思里别克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起小时候接触过的牧区民警。阿思里别克生在牧民家庭,父母是护边员。印象中,派出所民警时常到家里开展宣传教育,同时也会帮家里干活。他记忆最深的是每逢草原上有赛马比赛,民警都会给大家拍照。“牧民没有照相机,民警把照片洗出来送给大家,大家就很高兴。”他说。在日常工作中,巡边是警务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警务站到界碑的21公里直线距离,民警翻山跨河,就算是骑马来回也要一天时间。巡边时,他们最怕遇到狂风暴雪天气,大家只能手拉手慢慢前行。即便如此,他们也会坚持走完全程。“任何危险都不能阻挡我们,这是我们的责任。”阿思里别克说。除了巡边,帮助牧民解决各种困难也是民警的重要工作。卡昝河谷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牧民的夏牧场。每年6月至9月,30余户牧民会赶着两万余头牲畜进入河谷。每次牧民搬来,阿思里别克就主动联系他们,帮他们干活,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2017年,警务站通电通网并专门配备了皮卡车。遇到紧急情况的牧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阿思里别克。2023年6月,牧民马志荣在放牧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头部、锁骨等5个部位严重受伤。在紧急关头,马志荣拨通了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电话:“我骑马摔倒了,快来,快来……”“他还没说哪里受伤了、出事地点在哪儿,就没声音了。”阿思里别克回忆,当时自己立即组织救援队赶往其放牧的草场。多年的巡边护边,阿思里别克比牧民还清楚辖区地形。可以打电话报警,就说明他在有通讯信号的区域,按照这个思路,民警最终找到了马志荣,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事后阿思里别克得知,马志荣受伤后的第一个电话并没有打给家人,而是打给了警务站,他知道只有阿思里别克能找到自己。“每次听到牧民如此信任自己,我就觉得留在这里是值得的。”阿思里别克说。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的11年里,阿思里别克曾带领3名护边员跳进冰冷的河水将牧民的20余只羊救上岸;曾不顾安危驱赶狼群,保护牧民的牲畜免受损失;曾自掏腰包为被大风吹毁帐篷的牧民购置新装备……11年来,他累计帮助牧民解决困难3800余件,送医送药400余次,资助受灾牧民6万余元,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万余元。11年来,阿思里别克走破了26双作训鞋、作战靴,巡逻里程达12万余公里。“小时候看着民警帮助我们,如今我也成为戍边民警的一员。看着辖区老百姓因为我们过得更好,我们感到很自豪。”阿思里别克说。(记者杨宝光)责任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7月02日
 在一个群里与一个家长在聊天,她问我:“我允许自己的怨气随意发作,您觉得对不对?”(因为我已经了解她的性格,想帮助她进步。)我回答如下:     您说什么都对,因为这是您现在认识层次最好的抉择!您是善良的,如果努力提升,会怨气越来越少!同时您是傲慢的,很难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所以进步缓慢。        我继续对她说: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傲慢,不信我们可以反观自己,看看自己的智慧、心量年年扩大多少?能接受别人骂的格局几十年提升了多少?爱生气的毛病学习了几十年又改了多少?       说到这里,我又接着说:“据我对周遭熟人观察,一个人的财运不好,主要原因也是傲慢,因为可能几十年都没有虚心主动请教贵人,帮助自己改自己的毛病,没有扩大自己的心量格局得以遇到贵人的帮助。自己又没有很高的自省能力发现自己的毛病,当然不会与更多的人友好相处,待人接物处事的格局也不会太大,结果就是努力几十年,也没有提升什么本事!      这位家长听完之后,表面挺客气的,过了一会,突然受不了了。可能从小到大几十年了,没有人批评过她,突然说:“群里所有人都对她好,就我对她不好!”因为她受不了别人批评。​        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什么时候都要生智慧才是真本事。从这次谈话,我悟到了一个人不能接受别人批评,或者从来不虚心请教别人指出自己毛病,她的德行是很难年年提升的。无论怎么学习,都是形式,真正的实质并没有真的改变,当然命运好不到哪里,因为包容别人的心量太小了。        您今天接受别人的批评了吗?如果很久都没有人批评您了,您一定要找原因,什么原因呢?因为人人知道您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所以没有人会再自讨没趣去说您了。那恭喜您,您一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了凡四训》说:一天不改过,一天就白过。能力很难提升,心量难一天天扩大,赚钱的善缘难天天增加!福报也难天天增长。与天下聪明俊秀之人共勉之!
发布者:Summer
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