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细讲《弟子规》第十六集(下)康会长细讲《弟子规》精彩节选“祭则观其敬”就是对父母的恭敬,对父母敬不敬,你要看他对别人敬不敬?对别人敬,对父母是真正的敬,只对父母敬对别人不敬,那就是假的,只是外表敷衍而已。我们衡量一下,有很多人学习传统文化后给父母又洗脚,又买东西,表面看起来好像很恭敬。但对邻居对别人的父母或者对自己的公婆都不敬,那就是假的。要知道一敬一切敬,这叫真正的“敬”。一顺一切顺,那叫真“顺”。我们常常讲:“诸事不顺因不顺”,你不顺着父母,那么你做什么都不顺利,诸事不如意。不顺利,就是自己的内心不顺,你内心顺,事事如意,事事顺心,为什么不顺,我们常常跟人对立,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你想自己就跟别人对立起来了。常常让别人难受,常常占别人便宜,全是逆人伦,诸事不顺心,因为自己心不顺,你要顺了,真正内心的顺,丝毫没有反感,没有对立,没有讨厌,他愿意说什么说什么。以前我们听某些老师讲到孝顺父母,就回家给父母做饭去,照顾父母去,照顾了一阵子,又这个又那个,过些日子没耐心了就不照顾了,又干别的去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孝顺的意义,以前我也不知道,这回我知道了真正的孝就是“顺”,顺父母的愿,顺父母的意,也就是听话,“顺”你才能对父母生起“恭敬心”。外表表现出来的是“敬”, 一个“顺”,一个“敬”,能顺从父母的人就会有福报。你在把心扩大到顺一切人身上,那就叫德。有德才有福报,福以酬德,有德行才会生福报,有福报才有财富、有健康、有事业,你就全都有了。要在父母身上练习,那父母错了呢?要劝,不劝说实话也是不孝,我们看到《弟子规》里有几处都是劝谏父母的经文,“劝谏”是道义呀!劝父母是养父母之慧,是孝养的最高层次,从“父母呼,应勿缓”那儿开始入手一步一步才能做到勿懒。通过具体的行为来内化成德行,让我们长养内心的孝顺,外在的恭敬就是德,会让你生出无量的福报。

2020年0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