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中,《曾国藩家书》是比较受人推崇的。这是曾国藩一生留给子孙的训诫和教诲,在这本书中他说过一句话:“成由勤俭败由奢。”意思是说:“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成功与否,取决于他是否勤奋和节俭;反之,衰败的预兆就是奢侈。”因为勤奋会让人变聪明,能够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节俭会让人没有那么多贪求,品格高尚,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勤奋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路上的必需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以来,出现了很多圣哲之人,他们都是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为人民谋求福祉,美名传颂至今,值得后人效法。而让后人记住他们的不仅仅是功绩,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勤奋刻骨更是令人难忘。东汉时候的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感觉到劳累还不休息,时间久了,倦得直打瞌睡时,因为怕影响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一头拴住自己的头发,当读书疲劳时打盹,头不自觉的低下去的时候,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马上就清醒,再继续读书学习。虽然过了很久,但在读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后,仍然能够感受到古人的勤奋与刻苦,对自己的心灵无不是一种撞击。或许我们现在还觉得这种做法很愚蠢,放着觉不睡,天天要折磨自己是何苦呢?的确,如果一年前让我来回答,我也没办法从内心里完全认同,虽然嘴上说得很好,“因为他很勤奋”,心里还有一个念头,觉得“没必要折磨自己。”殊不知“这个没必要”就是失败的源头。再说得清楚一些,“没必要”就是懒惰的另一种说法。人对舒适感知度是非常灵敏的,所有人都知道怎么能舒服,当然所有人也知道怎么做能成功。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因为有些人有勇气去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做对了抉择,会让自己尽量不要那么舒服。多勤快一点努力一点,吃几年的苦,最终能够取得成功。有的人选择了三五年的安稳日子,所谓的“舒舒服服过一生”,最后让自己变得失去人的价值和意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往来人间一遭。想到这自己也在思考,我要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是庸庸碌碌?是糊里糊涂?是漫不经心?是粗心大意的人生吗?我想不是这样的,任何人的选择都不是这样的,可是为什么明明很努力?自以为是地吃了很多苦,比人家早起,比人家晚睡,结果却差了这么多呢?因为勤奋是分真假,真正勤奋的人,会在任何时候都懂得克制自己。别人都出去休闲娱乐,我不看不想,自己知道读书很辛苦,思考很麻烦,但是我愿意吃苦,我愿意耐着性子让自己学会思考。说得再清楚一点,我愿意让自己变得更勤奋。夜深了,别人都去休息,我今天的工作或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还有疑虑需要解决,再看看书,向别人请教,自己克服着困,克服着累,克服着不适应不习惯,去完成的时候,与此同时,身上就会散发出带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质,这个叫做真的勤奋。反之,假的勤奋也会让人一眼看得出来,看似努力看似刻苦,但是没有真正克服自己内心不可触碰的东西,困了就睡,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到明天再弄,用一个勤奋的外衣,裹着一个懒散怠惰的小孩子,慢慢悠悠晃过了半天一天......还不自知,但迟早有一天,时间和成绩会把这一切都暴露出来。勤奋的人向来都很聪明,因为长时间的动作灵敏,头脑相对灵活,在面对一些事情时,勤奋的人往往会想出很有智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会及时预先比他人想好后来的步骤,后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以及需要规避的问题,减少错误率。不仅能使自己的头脑提高灵活度,也会得到工作中领导同事的赏识,生活中家人、朋友的称赞。由此可知,勤奋和自律往往是分不开的。越是勤奋的人越自律,而自律是所有成功人士必备的好习惯,而自律的第一步就是勤奋。这是一种心态,也是自尊自爱。想要变得勤奋并不难,古代先哲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来,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来做。比如这个东西我不想下去拿,觉得费劲没必要,可是我想改变自己的习惯,想让自己变得勤劳,那么就试着突破,让自己从这个舒服的位置上下来,花不了几分钟去取一下东西。类似这样的事情多做一点,久而久之自然会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小看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因为人一开始变得懒惰也是从一个小动作开始的。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头脑变得灵活了,能够举一反三了,学习工作出现的问题能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了,这就是开启智慧的预兆。能够带着这样一颗心态去工作学习,克服了别人没有克服的困难,怎么会变得愚笨,又怎会不成功呢?由此可见,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是上天有意偏袒爱护,而是天道酬勤。在这个世上人无完人,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无缺聪明绝顶,人总会带着缺陷而来,可是这并不可怕,一个“勤”字就可以把后天的缺陷补足回来。每一份脚踏实地的耕耘都会有所收获,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成功路上的基石,愿所有勤奋刻苦之人都要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越是勤奋,人生越会精彩!2022年4月9日念贤
发布者:瑾年
原创
2022年04月13日
刚刚过去的三月,檀健次、金世佳主演的《猎罪图鉴》成为今年初春小荧屏上的一匹黑马。无论是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的双男主故事,还是两集一案毫不拖泥带水的单元剧形式,亦或是高级的电影质感、精致的分镜以及与剧情极其融合的镜头切换,包括剧集的特效、建模,充斥各个场景的画面美学,都让观众欲罢不能。画皮画骨难画心,这部作品最戳人心的正是“画见人心”:容貌焦虑、校园霸凌、家庭暴力、AI换脸诈骗老人案,《猎罪图鉴》用大量的社会议题和女性视角来展现背后的现实映照和人文关怀,让我们去思考善恶背后的人世间。笔者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对第一个案件印象尤为深刻。才华洋溢的设计师蒋歌,她所处的行业里男性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为相貌平平难以在第一眼就让老板看到,她选择了用最直观的东西——颜值来突破这层屏障。严重的容貌焦虑,使她执着的认为:整容,拥有一张漂亮的脸,就可以帮她实现她所有想要的成功。为了感谢整容医师,她免费帮他设计了密室,而蒋歌也成为了第一个受害者。她其实可以选择报警,但是为什么她没有报警?她在剧中的回答是:那样我的事业就全毁了。最终,为了摆脱这个整容医生,她铤而走险选择结束这场噩梦。在当前,容貌焦虑依旧是一个热门话题,微博、抖音、小红书这些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颜值即正义、拥有大长腿、A4腰、直角肩等一系列视频。我们一面拒绝容貌焦虑,一面又被焦虑所困。“颅顶不高扎马尾不好看”、“鼻子不够挺,黑头好多啊”、“发际线越来越往后,要秃了”、“120斤是微胖吗那就是纯胖啊”、“你胖的可爱,我胖的可恨啊”……我们在不断加重自己的不自信,不断追求着外表的美丽,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在建设。我们是不是很少会听到“我没有她善良,我要学习”、“他好有爱心啊,我也要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容貌焦虑是三观出现了偏差,而正确的三观建立在正确的教育之上。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最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最好的教育。《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就应潜心致力于事物的根本,而为人之根就是“道德”。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我们修养德性,一定是从心上下手。一个人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决定了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自己必须先要做到心地光明,这样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如果蒋歌学习了传统文化,听到了君子务本的道理,明白了种德者必养其心的意义,她就不会深陷容貌焦虑而不可自拔,她就不会去整容,后边的事情也都不会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得志和身处逆境的时候,世界上也有很多黑暗,人生更有许多缺憾。要战胜黑暗,就必须唤醒内心的光明。照亮自己的本心,才能化解内心的烦忧。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万事万物的根源也都在自己的心里。一部《猎罪图鉴》猎的不仅是罪,更是人性中的恶。在每一个需要选择的关口,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旋涡。人的一生会面对许许多多的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是否幸福。或许,我们无法主宰命运,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心,希望你我都能在古圣先贤的经书典籍中汲取智慧,获得内心的纯净和光明,那么不论我们所处是顺境逆境,都将会有一马平川的未来等待我们。2022年4月8日朱槿昜
发布者:瑾年
原创
2022年04月13日
前几天看到一位博主,发了一篇关于曾国藩先生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顿时心生敬仰,虽不能及,但心向往之。梁启超在《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一文中,说曾国藩“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意思是说,曾国藩本来就不是个超群绝伦的天才,跟他同时代的那些历史名人、豪杰相比,曾国藩也只能算是个智商低下的人。01梁启超还在这篇文章里,写了曾国藩背书背不过贼的故事。一个冬日夜晚,时年14岁的曾国藩在家背书,一篇短短的古文,翻来覆去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一个“梁上君子”等了大半夜,眼看天都要亮了,啥也没偷着,还挨了一夜冻,气不打一处来,实在忍无可忍,出来对曾国藩说:“我都会背了,你还背不了,笨成这样,还读什么书啊!”说完流利地把古文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后一脸激愤地扬长而去。这个故事并非是空穴来风,曾国藩自己就在家书中说过,少年时不擅背书。而他读书就是如此之慢,“没弄懂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一篇短文需要很久才能记住。虽然读书很慢,但因为他勤奋、踏实、能吃苦,下足了“笨功夫”,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荫庇子孙。他读书时会准备一个笔记本,边读边记,有时候读一页书会做十页笔记。这种极慢的读书方式,让他十年时间创作了103万字的“国学大典”——《管锥篇》,内容博大精深,堪称鸿篇巨作。02在古代人们都以圣人为榜样,作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虽不能人人都成为圣人,但也不失为仁人君子,善人好人。今天,却存在着一种很严重的危机。青少年以娱乐明星为崇拜偶像。疯狂的学习他们的穿着打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完全受其影响,变得追求外在的时尚,爱慕虚荣,注重外表,完全失去了内在的修养。网上曾热传一个视频,某品牌牛奶被大量拆开,直接被倒入沟渠中,这样荒诞的事情就是起因选秀节目投票。涉事饮品是某选秀节目的合作方,观众购买后可以为该选秀节目的选手投票,但投票需要扫二维码,而二维码在瓶盖内,开了瓶才能扫码投票。2020年,半月谈杂志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青少年追星调查”。调查问卷显示,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2%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如此庞大的青少年追星群体,难道不令人担忧吗?03以古人为榜样,每读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古人的人生历程,对自己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要比盲目的追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读一篇文章,学一位古人,长一分智慧。初入官场的曾国藩锋芒毕露,遇事喜欢硬刚,事情表面看似摆平了,实则伤了和气,失了人心。最终,落得个被剥夺军权,狼狈回家的境地。在家的那段时间,他反复内省,方悟:太刚易折,柔则长存。为人处事,能刚不能柔,能方不能圆,能进不能退,注定会失败。复出之后的他,低调谦逊、温和有礼,把“柔”字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缓和与左宗棠的关系,他作为主帅选择徒步亲自前去左府,以示诚意。走到跟前,面对左府只开侧门的刻意刁难,他坦然而入,而且一进门就检讨自己。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后来的门庭若市、人心所向,仕途无往不利。古语有云: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柔,从来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胸襟、一种格局。对人对事,温柔以对,便能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一个人最大的底气,不在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当你博览群书后,那些融在骨血里的学识和智慧,才是你最硬的后台。人生,就像一次漫长的旅途,多读书,会让我们明白道理,道理就像是照亮我们人生前行的明灯,会让我们看清是非善恶的真相,会让我们增长智慧,人有了智慧,生活中便会减少很多烦恼。用智慧教育孩子,用智慧经营家庭,用智慧与人相处。2022年4月9日念慈
发布者:瑾年
原创
2022年04月13日
感人催泪短片《安全带》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4月09日
姐姐脖子上的项链是小女孩用自己的全部换来的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4月09日
父亲的五元钱午餐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4月09日
酒干倘卖无 催泪感人,没有天哪有地,没有你哪有我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4月09日
唤起亲情的共鸣《爸爸的秘密》
发布者:瑾年
2022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