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他是一名党员,拥有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他是一名退役军人,饱含为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他是一名普通的防疫工作者,抱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他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没有激情澎湃的豪言壮举,但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他是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白冰,同事们都称呼他大白。如今,大白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毅然走到了抗疫前线。疫情面前,他是无畏无惧的“逆行者”。为支援长春新区疫情防控工作,4月4日,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市委决定组建全市优秀年轻干部突击队的紧急通知,白冰积极报名,并成为松原中院支援长春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人”。4月5日早,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与“战友们”一起奔赴抗疫一线。突击队中午到达长春,下午便投入紧张工作中。由于是首批支援队伍,抗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分工没有明确的情况下,白冰主动请战,不等不靠,哪里活儿多、哪里活儿累、哪里活儿险,他就去哪里,物资分捡、入户送货、消杀消毒……为了不影响工作,不给当地填麻烦,穿着防护服的他,滴水未进、米粒未粘。41岁的他,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儿子,是妻子最依赖的丈夫,是孩子最敬爱的父亲。疫情面前,他是敢于担责的“联络官”。疫情防控,后勤先行,后勤保障工作尤为重要。由于白冰工作出色,任劳任怨,善于多方协调,松原援长第一突击队指挥部委任他为协调组组长。具体负责对接区政府小区指挥长、统筹任务分配,人员分配、解决各组突击队在小区工作中的困难和需求以及协调餐饮配送等工作。为了尽快摸清区情、了解民情,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在他的建议下,突击队成立了工作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消杀专班,极大的解决了突击队员的后顾之忧,为早日完成援长任务、打赢抗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不论一线还是二线,都一样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下沉社区的同志们才是最辛苦的,我们必须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人都得到有效的休息,劳逸结合,才能发挥个人最大效能。”白冰说。疫情面前,他是忠诚果敢的“硬骨头”。军人的战场不是只有枪和炮。“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与看不到、摸不到的敌人战斗的过程。作为一名党员、转业军人、曾经的医务工作者,在长春疫情最困难、最有需要的时候,我不上,谁上?”这是白冰在抗疫日记中写下的话。白冰服役期间,曾经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随军军医,在这次援长抗疫中,他充分发挥专业素养,把在部队中学到的专业医护知识,充分运用到抗疫中;在得知突击队员没有休息场所、用餐得不到保障后,他积极协调,在各个小区内设置队员专用休息区,合理安排专人对休息区进行消杀消毒;与此同时,他凭借着多年行医工作经验,制定了“一组一消杀、一车一消杀”制度,有效避免工作人员交叉感染,为全组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疫情面前,他是永往无前的“排头兵”。在去长春之前,白冰就是松原中院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领头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松原市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白冰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迅速投入战疫工作中,在松原中院发布征集志愿者号召后,先后征集志愿者86人,随时接受调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及时接手处理工作通知,白冰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时时关注每一条信息。“白书记,15号车出现问题,需要更换车辆……”“白书记,某某小区卡点出入登记表用完了,需要补充……”几乎每天,松原中院疫情防控志愿者群里都会@白冰N次,他要合理安排86人的值班排序,调度人员协助核酸检测,协调车辆、保障物资供应。自3月14日松原市实施静态管理后,白冰完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员核酸检测时,他冲在一线;严格静态管控时,他全面掌握各卡点情况,每天向各卡点送物资、送食物。这段期间,每天披星戴月,他瘦了6斤,“正好减肥了”他说。“疫情让我对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有了更深的认识,人民有困难,党员冲锋在前义不容辞!面对疫情,作为共产党员,唯有挺身而出,相信通过我们各方协作、共同努力,就能打赢疫情防控战!”简单朴实的话语彰显了一名老党员爱党敬党的拳拳之心,面对危险和困难,他从未退缩、从不畏惧,始终冲在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助民于危难,以热血和奉献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细雨润万物,春耕正当时。为助力疫情防控期间春耕生产,4月14日,宁江区人民法院采取线上化解纠纷方式,成功和解执行了一起占地多年的返还原物纠纷案件,被执行人主动将侵占多年的土地合法使用权交还申请执行人。据悉,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夏某某的丈夫刘某某户下分得承包地两块,其中一块面积为6.3亩的承包地多年来一直由被执行人刘某强行耕种,夏某某多次索要未果,虽经村委会调解,但问题仍然未能解决。为维护自身权益,夏某某遂向宁江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返还其所属土地。法院经审理查明,刘某非此块耕地的法定承包人,无权耕种,遂判决刘某将耕地返还给夏某某。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刘某未履行法院判决。为此,申请执行人夏某某向宁江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农时不等人,为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路平依法对争议土地台账和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因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线下执行工作一定程度受阻,路平启动“线上执行”模式,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被执行人联系,添加其微信,采用视频通话的形式与被执行人“面对面”摆事实讲道理,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讲清法律依据、阐明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让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成功达成了归还土地的和解协议,案件圆满执结。“涉民生案件无小事,春耕生产更是耽误不得”,宁江法院法官干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宁江法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前移服务阵地,依托多元解纷机制,积极服务辖区农业生产大局,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当事人正常开展春耕提供司法保障,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近日,昔日夫妻张某和王某因粮食直补款产生了矛盾,长岭县人民法院太平山人民法庭受理了这起不当得利纠纷案。庭审ing王某:“1992年,我和张某离婚,离婚后,我一直与张某合用直补存折。2009年,村委会和我签订补地协议,补偿我承包地及国家给予各种补偿款。协议生效后,每年都需要我索要,张某才把直补钱给我,但2021年的钱他一直不给我。我要求张某退还属于我的2021年粮食补贴款。”张某:“离婚后王某应该给孩子抚养费,但她没给我,她说的直补钱我可以给她,但她欠我的钱也应该给我。”法官:“我这里有双方共同所在地村委会出具的证明,证实张某名下土地归王某所有,且该土地补贴款打到张某名下账户。现事实如下,2021年该土地为王某耕种,补贴款在张某账户,你二人是否认可?”王某和张某:“认可。”审理结果长岭法院审理认为,得利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本案中,王某与张某1992年离婚,且离婚后未共同生活,王某经营的土地虽记录在张某为承包方代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但王某对该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且该土地2021年由王某耕种,故粮食补贴款应由王某所得,张某应予以返还。张某抗辩王某欠款一事非本案审理范围,可另行告诉。长岭法院依法判决如下:被告张某于判决生效后返还原告王某2021年粮食补贴款。法官说法粮食直补是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由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将粮食补贴发放给种粮农民。粮食直补的补贴一般按照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承包地转包给他人的,按承包协议处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形,我们或许是得利者或许是受害者,但无论是哪一方都要依法办事、依法律己。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 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二)依法互换、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三)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四)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四月,本是草长莺飞,最是一年好时节,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却让我们生活的城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义无反顾下沉一线,拿起“抗疫武器”走到群众身边,走进每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场,投身于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让“疫”路有爱,不惧疫情“倒春寒”,奔赴春光,静待花开。以疫为令 吹响防疫“集结号”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宁江法院按照宁江区委、区政府的责任划分,第一时间严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排班部署,火速集结,下沉值守至责任片区、街道社区。自3月10日起,宁江法院坚决扛起疫情防控大旗,挂图作战,负责责任片区、包保街道社区的1.3万余户家庭近3.5万人的防控工作,共派出223名干警投身防控一线。四轮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宁江法院派出干警1100余人次开展松原市主城区包保街道社区46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的采样工作,干警们有的变身“守门员”,协助社区封控管理;有的变身“宣传员”,向群众发送疫情防控措施通知;有的变身“登记员”,辅助全员核酸检测事宜;还有的变身巡逻员、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员……在抗疫的关键时刻,他们用逆行的身影,累计助力松原市主城区包保街道社区的全员核酸检测采样12万余人次,敲门入户检测2000余人次,确保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从白天到黑夜,他们用一次次集结,一次次奔赴,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践行着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巾帼担当 筑起战疫“半边天”“顾不上穿着防护服的不舒服、长时间戴着口罩的憋气,也记不得几个小时没有上厕所、没有喝水了。穿上这身防护服,我们就仿佛变成了‘超人’。”在防疫战斗中,有一支由女干警组成的“娘子军”,用她们独有的细心和温暖,传递着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3月30日,松原市再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和大多数干警一样,这也是牛丽丹参与的第四轮核酸检测工作,摆桌、划线,一栋楼一栋楼地喊群众来做核酸,一层楼一层楼地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入户检测。作为宁江法院的第一批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后,她和同事们立刻奔赴一线参与核酸检测工作。“总有人要去付出,以前我以丈夫为荣,现在该轮到我了。”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她第一时间响应党组织号召,去抗疫一线“战斗”。这一天,对坚守战“疫”一线的牛丽丹来说,是普通的一天也是特殊的一天,她收到了独特的生日礼物,女儿和不太擅长做饭的先生为她准备的麻辣宽面和鸡蛋,没有蛋糕的生日,虽然过得很简单,但是却被温暖与爱包围,在这个不用流星也可以许愿的日子,她也许下了特别的愿望:希望春暖花开之时早日到来,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其实,在宁江法院还有许许多多像牛丽丹一样绽放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铿锵玫瑰”,她们身兼数任,是妈妈,是女儿,是妻子,更是法官干警、防控工作人员,在这场令人措手不及的战“疫”中,她们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广大群众和病毒之间,以非凡的勇气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披星戴月 守护防疫“日与夜”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无人管理的弃管小区如何防控?为确保防疫无死角,宁江法院下达力气“管理”弃管小区,切实减轻社区工作压力,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每天7辆警车,60余名干警带头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要求,对辖区内17个弃管小区、弃管楼进行了重点排查和部署,以三班倒的方式无缝对接,保证24小时“全天候”驻守执勤,严格管控人员出入,确保防疫工作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宁江法院干警仍奋战在防控、排查、后勤等多条战线,构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实时在线 司法为民“不止步”虽然抗疫工作早已使干警们身体疲惫不堪,但他们仍不忘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努力克服困难,抓紧利用抗疫空闲时间,通过互联网开庭、微信群办案等“云端”解纷模式办理案件,将诉讼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解决疫情期间群众的“急难愁盼”,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司法为民不停歇。“我宣布,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一场“云上开庭”在宁江法院市区法庭开始了。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开庭前,承办法官王爽多次与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采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开庭审理。庭审现场,法官、书记员全程佩戴口罩,双方当事人通过视频参与庭审,各庭审流程有序依规进行。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展示庭审笔录,发到微信群中,原、被告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通过互联网、微信群等方式“云端”办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隔空“喊话”被执行人、督促履行……自疫情防控以来,宁江法院立足审判工作实际,深入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深度应用,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网上诉讼、“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平台,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质证、网上阅卷、网上调解和网上开庭等多元诉讼服务,有效解决参与诉讼不便的现实问题。截至目前,网上立案20件,网上开庭14次,微信开庭63次,网上调解77件,共结案800余件,电子送达323件,微信、短信、电话送达83件,通过线上支付执行案款方式发放执行款共90笔400余万元,做到了疫情防控期间为民解忧纾困“不掉线”,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戮力同心抗疫,微光可成星海。有一种担当叫负重前行,有一种责任叫逆流而上。身着法袍,他们定纷止争;面对疫情,他们逆行而战。不同的岗位角色,一样的责任担当,义无反顾、披甲上阵,集结成逆行者最美画面,一个个坚定的背影、一句句义不容辞的话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担当、务实的作风、无畏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法官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作者:刘晨  邱彧)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五四”运动103周年,表达对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热爱之情,坚定追随组织的理想信念,展现团员及青年干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五四”青年节前夕,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团委开展与团旗、团徽合影活动主题活动。青春是首优美而又短暂的赞歌,只有认真聆听,才能感同身受。向着团旗的方向前进,是青春路途上的不悔追求。长白县法院的青年干警们,将对共青团的热爱之情转化成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合影,把该院青年的蓬勃与朝气展示得淋漓尽致,把迎难而上,坚定践行司法公正的信心与决心,用最灿烂的笑容加以表达。​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富则国富,青年强则国强。在建团一百周年之际,长白县法院团委开展了党的青年运动史专题学习,积极参与团县委“建团百年Vlog”录制等活动,使青年干警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以长白法院青年之名,用“严、新、细、实、快”的优良作风,为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推动实现吉林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4月27日上午,宁江区人民法院组织法官干警前往新城乡农林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树现场,宁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景坤带头挥锹、挖坑培土,栽下一棵棵树苗,现场指导植树工作。干警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培土围堰,认真细致地栽种好每一株树苗,现场呈现一片忙碌景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现场共栽树苗100余株,一棵棵树苗错落有致、迎风挺立,为春天带来了盎然生机。“植”入绿色,“树”立希望,“造”福子孙,“林”荫后人。此次活动,法官干警以实际行动扎实践行“两山”理念,积极通过义务植树活动为绿色生态发展注入新能量。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开展植树活动,更是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宁江法院将继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当好“植绿、爱绿、护绿”宣传员,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倡导者和推动者,引领带动更多人加入植绿护绿队伍,用实际行动绿化家园,为创建和谐美好新家园贡献法院力量。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阳春四月,春回大地。4月26日,乾安县人民法院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组织法官干警到大布苏镇温字村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美丽乡村增添一抹新绿。 活动现场,干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播绿”行动中,鼓足干劲、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他们或挥锹铲土、或扶苗夯土,每个步骤都认真细致的实施,植树忙碌而有序。虽然天气恶劣,尘沙扑了满眼,脚底沾着泥土,脸上流着成串的汗水,但眼前一片新生的绿意让大家满心欢喜。经过干警们的辛勤劳动,原本光秃秃的土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新培植的树苗在春日里展现出勃勃生机。干警们表示,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植树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下新的希望,点燃了新一年的工作激情。在劳动中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强化了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环保意识,充分展现了乾安法院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乾安法院将继续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树立和增强保护生态的意识,守好这片黑土地的亮丽风景线,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乾安。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
(作者:刘晨  李成贵)近期,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机关审判区、诉讼服务大厅、长白法庭、八道沟法庭几处门外,都出现了一个一米见方,一人多高的蓝色小帐篷。偶尔有到院办理业务的群众会被身着“大白”防护服的法院工作人员引领到帐篷,那这些帐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在吉林省疫情防疫形势严峻期间,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虽然没有出现疫情,但为了落实防控措施,同时不耽误法院正常的审判执行工作,长白县法院并没有采取“弹性”办公或者关闭对外窗口等措施“一禁了之”,而是通过加强日常防控措施,落细落实,确保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四月初的长白乍暖还寒,体温异常和行程码异常的来访者只能在办公楼门口等候同行者,直到办完业务后才能离开。负责安检的司法警察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经研究决定设置若干临时隔离点,于是出现了“蓝色小帐篷”,体温异常和行程码异常的来访者可以在此临时场所避风避寒暂时等候。安检岗位作为法院的第一道防线,司法警察除日常安检、值庭外,还要严格落实人员出入和来访登记等疫情防控制度,严把审判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办公楼的每一道出入口,配备体温检测仪,坚持“两码”一测一报告、凡进必测、不漏一人,安排专人负责值守,对来院人员全面落实扫码、测温、登记、安检等措施,并做好记录,无异常情况方可引导佩戴口罩当事人进入审判工作区域。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消杀等防护措施,每日定时对院内各场所,尤其是审判区域、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室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杀、通风,为窗口岗位的干警配备医用防护服、医用隔离面罩、医用防疫手套等必要的防护用品。疫情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冲击还在持续,正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门口的“帐篷”一样,让我们对群众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人文关怀,携手同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5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