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吴山镇锡矿社区,有一位特殊的“义务快递员”,他瘦小的身影每天穿梭在居民区中,将快递逐个送到邻居家门口,用实际行动传递着邻里间的关爱与善意,他就是社区居民钟建春。帮助邻里 彰显真情友善钟建春于1973年出生,是锡矿社区残疾低保户,出生时便被查出患有侏儒症,社区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为他提供了一份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的工作。虽然身体多有不便,他却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当起了社区的“义务快递员”,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用善良乐观的精神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从2022年到现在,无论天寒暑热、刮风下雨,每天只要他有空,都会骑着三轮车往返集镇,无偿帮助社区居民们收发快递,并逐一送件到家。在收发快递的过程中,他还“顺手”帮助一些出行不便、年老体弱的居民购置生活用品等。无论社区里谁家有喜事、难事,他总是主动上前帮忙、跑前跑后,是社区闻名的“热心肠”。三年来,他几乎走遍了社区的每一户,累计为社区居民们取送快递3万件左右。不畏质疑 坚守助人初心“这人没事为什么多管闲事,也不嫌麻烦”“你这是图啥,又挣不了钱,再把人家快递弄丢了、弄坏了,就成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对于钟建春义务当起“快递小哥”这件事,有赞许声,也有其他声音。面对质疑,钟建春总是笑笑,依旧义无反顾地帮助居民取送快递。他总是说:“我是一个残疾人,我得到过、接受过许多帮助,我想用行动去回馈社会给我的善意。每当我帮助别人时,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爱岗敬业 彰显责任担当公益性岗位虽小,责任却不小。自钟建春被聘用为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以来,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不怕脏、不怕累,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总是坚守在岗位上。每天一大早,他总会准时拿起扫帚,拖着垃圾桶,将责任区域清扫得干干净净,不忘掉每一个细节,不落下每一个死角,用辛勤劳动为大家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们的尊重,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钟建春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一种心态,从不计较付出,也不求回报,默默地奉献着,在社区居民朋友中获得了一致称赞。在钟建春的带动下,邻里间的关爱与善意如涟漪般扩散开来。他用多年的坚守,诠释着邻里情深的真谛,成为社区里温暖的符号,让这份邻里情在岁月里不断延续、升华。来源:九江日报责任编辑:曹海清 胡潇月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4月07日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最偏远的尼西乡,尼西司法所所长次仁卓玛是一位基层司法工作者。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定向生,她于2013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法律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服务热情,投身基层。参加工作至今,次仁卓玛尽心尽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她多次获评尼西乡先进个人,并荣获2024年云南省“调解能手”称号,为社会稳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次仁卓玛正向尼西乡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人民网 曾智慧 摄法情并重解纠纷2024年底,尼西乡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工人天某在作业时因钢绳断裂被击中锁骨。事后,天某与承包方周某就赔偿金额协商未果,遂向尼西司法所申请调解。收到调解申请后,次仁卓玛并未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开展调查。她先后走访当事人、询问目击证人、核查施工记录,通过多方取证厘清了事故责任,准确锁定纠纷争议焦点。在调解现场,次仁卓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向承包方周某阐明:“用人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遭受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周老板,作为施工负责人,您有义务确保工地设备安全运行。此次钢绳断裂事故,您依法应当承担相应责任。”随后,次仁卓玛又转向天某,说道:“法律同样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关于赔偿金,我们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来确定,既不能多要,也不能少给。”次仁卓玛言辞恳切,并列举了类似案例的赔偿情况,让双方当事人听得心服口服。最终,周某自愿一次性支付天某治疗补助、营养护理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人民币4万余元,一场纠纷得以妥善解决。双语调解化矛盾尼西乡是藏族聚居地,在这里做群众工作,需要因地制宜,才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在这方面,次仁卓玛有着独特的优势。“卓玛所长,你快来,有一对夫妻正闹离婚,根本劝不住。”一日,一通电话将次仁卓玛紧急叫到了尼西乡新阳村委会。闹离婚的是一对年逾六十的老夫妻,因家庭琐事产生分歧,男方失手打了女方,导致女方情绪激动。“阿姨,您别着急,有什么委屈慢慢说。”次仁卓玛走到女方身边,用藏语轻声说道。“离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带来赡养、财产、债务等更多的问题。”紧接着,次仁卓玛用更加贴近当地文化和情感的方式说道,“在我们的文化中,婚姻是神圣的契约,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同时,次仁卓玛提醒男方,即使在婚姻中,动手打人也是不对的。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一番劝解后,女方的情绪得以缓解,表示要回家认真考虑后再做决定。此后,次仁卓玛协同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借调解为契机与夫妻俩沟通。在火塘前,她用藏语向夫妻俩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好则万事兴。”最终,夫妻二人言归于好,相互签订了调解协议,承诺今后将共同努力经营婚姻。用心用情解“薪愁”“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可算拿到工资了。”玛某难掩激动,话语中满是对次仁卓玛的感激。时间回溯到2023年春天,玛某在尼西乡某工地打工,但工程完工后却迟迟未拿到应得的7000元劳务报酬。面对雇主王某的推诿,玛某找到尼西司法所求助。次仁卓玛耐心倾听后,立即展开调查取证。在确认事实后,她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室内,王某仍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推脱。次仁卓玛不急不躁,以相关法律为依据,摆事实、讲道理:“质保金和工资是两码事,法律上可是有明文规定的。”并向王某详细告知未按约定支付劳动报酬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王某听了,沉默良久。次仁卓玛趁热打铁,就双方争议的核心点提出折中方案:待质保金退还后,优先支付玛某的工资。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然而,调解协议的达成并非终点。为确保玛某如约收到劳务报酬,事后,次仁卓玛多次进行了电话回访。直到听到玛某肯定的答复,她才彻底放下心来。这只是次仁卓玛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她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3起,成功率达98%。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雪域高原,她和千千万万基层司法工作者一样,用专业的法律素养和炽热的为民情怀,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在高原的每一个角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温暖每一位群众的心田。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责任编辑:邓茜 赵玮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4月07日
      “养则致其乐”,奉养父母,常常让父母感到高兴。诸位同学,什么事情会让你的父母高兴呢?我们很健康,很懂事,成绩很好,或者学什么都很认真,父母就很欣慰。       古代有一个长者叫老莱子,他都七十岁了,父母九十多岁了,很长寿。为了让父母高兴,他穿着小孩的衣服,头发绑两个辫子,然后自己做着舀水的动作,用扁担担着水,走路的时候故意摇摇晃晃,假装一不小心滑倒了,四脚朝天,在地上装小孩哭的声音,在那里“哇哇······”结果九十几岁的父母看得哈哈大笑。大笑三声益寿延年,笑对人的身体很有帮助,而每天愁眉苦脸就对身体很不好。这个七十岁的老人还是这样体恤父母,还是这样用尽他的孝心来让父母欢喜。落实到《弟子规》,就是“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希望我们健康,希望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好好去做,父母就很欣慰,都不用操我们的心。       我姐姐从小读书很用功,一直读到博士毕业都没让我父母操心。我姐姐是到美国去读书,读了两个还是三个硕士学位,又读了一个博士学位,我爸爸跟她开玩笑说:“你的博士跟硕士证书可以去夜市卖了。”大家想一想,我爸爸讲这句话的时候高不高兴啊?高兴啊,一回来就到台湾师范大学教书,我姐姐也是那里毕业的,回自己母校教学弟学妹了。这么多年,我姐姐从没让父母操心。她也很独立,去了美国之后就开始半工半读付学费,所以我是很佩服她的。       对父母很关心的人,我们好好去照顾,也会让父母很快乐。爸爸很疼我姑姑,结果我一个小表妹去了台北工作,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姑姑很担心,我姐姐就搬去照顾她,一直照顾到她身体好转起来。这么做,我姑姑很高兴,我爸爸也很高兴,我姐姐能体恤父亲的这一份心意,这也是“养则致其乐”。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7日
      我们回想自己这十几年的岁月,父母确实操了很多心。我们希望做儿女的早一天让父母安心。怎么让父母安心、高兴呢?就是要想着如何来尽一份孝心。       孔子的教诲当中有一本经叫《孝经》,里面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读书很诚心,他都学周公的教诲,晚上睡觉都梦到周公来教他。喝汤的时候,在汤里面看到尧帝,在墙壁上看到大舜的身影。诚心,跟这些古圣先王都感通了,所以叫“至诚感通”。我有一个朋友诚心学习,梦到子贡端了一碗面给他吃。《孝经》里面告诉我们,一个君子、一个有德行的人侍奉父母,有五件事情要做得圆满:“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我们看“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去做,意思是日常的生活起居都能很恭敬地侍奉父母,而且是用恭敬的心去侍奉。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身体很强壮,他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走百里远的路。“百里”,按照我们现在来讲,最起码有五十公里,开车的话要三四十分钟。走路要好多个小时,而且不光是走路,是背着米,把米背回来孝敬父母。看到父母吃着白米很欢喜,他就会非常地高兴,心想着终于给父母吃上一顿好的了。子路家比较穷,他尽量都给父母吃好的,自己吃一些野菜,他不忍心让父母挨饿。       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当了大官,整个仓库都堆满了米。他很有钱,出去的时候都有很多车辆跟着,可是他吃饭的时候,虽有很多菜肴,但吃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这么好的饭菜,父母已经吃不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他很遗憾。他觉得吃这样的饭没有以前的快乐,不如他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来侍奉父母,他觉得那个饭菜更好吃,吃得更安心。他为了让父母能吃到好吃的,都忘了自己的辛劳。这就是在饮食方面以恭敬的心来侍奉父母的体现。说到对父母生活上的照顾,有一个圣贤人叫黄香,就是《弟子规》当中说的“冬则温,夏则清”。这个典故就是关于东汉的黄香,他九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风范。他是江夏人,皇帝很佩服他的孝行,给了他八个字叫“江夏黄香,举世无双”,他的孝行可以给全天下的人效法学习。       所有姓黄的,堂号都叫江夏堂,因为祖先是圣贤人,是光荣的事情。我上一次到马六甲去,六百人来听课,谁主办的?黄氏宗亲,就是黄香的后代,他们住在马六甲。因为他们的祖先这么孝顺,所以他们希望后代都来学《弟子规》,力行孝道。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的德行还在影响着两千多年后的子孙。       在饮食、生活、起居上恭敬父母,《弟子规》前面几段都是具体落实“居则致其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叫我们,我们要赶紧答应,不能拖拖拉拉的。不然,父母叫半天我们没反应,还以为我们不见了,出什么事了,就很着急。听到父母叫我们就马上答,这是一种恭敬的态度。      “父母命,行勿懒”,交代我们做的事情,不可以懒惰,一延再延。养成这些习惯,在家里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老师吩咐的事赶紧去做好,走到哪里都是最有人缘的人。进入社会了,领导交代的事情会很用心地去做好。“父母教,须敬听”,这也是恭敬接受父母的教诲。到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诲,以后进入社会了接受领导的教诲,都是从“父母教,须敬听”的态度出来的。     “父母责,须顺承”,有时候我们犯了实在太严重的过失,父母责罚我们,希望我们记住这个错误,这个时候一定要“顺承”。这个“承”是什么意思呢?不再犯同样的错。父母教我们,我们要把教诲记在心上,传承下来。父母责罚我们的时候不能忤逆,不可以顶嘴。       在古代,有一个人叫萧道寿,他确实做到了“父母责,须顺承”。他每天早上起来跟他的妻子在母亲的寝室门口等母亲出来,给母亲请安,然后把洗脸水端给母亲。用餐也都是请母亲先用,在生活上很恭敬。自己犯错了,看到母亲很生气,就去拿棍子请母亲教训自己。母亲教训他的时候,他也都是恭恭敬敬的,等母亲责罚完了,叫他起来,他才恭恭敬敬地起来,而且责罚完了,他会给母亲磕一个头,       谢谢母亲的教诲。然后站在母亲旁边,什么时候离开呢?看母亲气消了,他才安心离开。所以他被母亲责罚都能体会到父母在教育他,用恭敬的态度去领受教诲,不再让母亲担心跟生气了。       “冬则温,夏则清”,这都是在生活起居上很恭敬的体现,能体恤到父母的需要。九岁的黄香,妈妈已经去世了,他对父亲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冬天冷了帮父亲温被,夏天太热,帮父亲把席子扇凉。“晨则省”,早上起来去给父母请安,父母看你的脸色、精神很好,代表昨天睡得好,父母就安心。“昏则定”,晚上请安,侍奉父母睡觉了自己才去睡。这就叫“晨昏定省”。“出必告,反必面”,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不然父母找不到我们就会很担心。你看,念念都是恭敬的心、体恤的心,不让父母多操心。       有个小女孩念小学四年级,她学了《弟子规》以后,心思变得敏锐,能时刻体恤妈妈。她观察到妈妈今天回来特别累,“我能做些什么?怎么让妈妈比较不累?”这个时候她马上对妈妈说:“妈,衣服我来洗,碗我来洗。”当下那一份孝心就温暖了妈妈,疲劳都去了一大半了。端热水泡脚,缓解疲劳,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人只要有心,一定会想出很多很好的方法来帮助母亲缓解疲劳。这个女同学看到妈妈很累,躺在床上连被子都来不及盖就睡着了,她赶紧把被子给妈妈盖好。妈妈醒过来,“我身上怎么有被子?”突然又闻到饭香味,以为是爸爸回来了,女儿说爸爸还没有回来。“那怎么会有饭菜的香味?”她说:“妈,今天我第一次煮饭,你今天太累了,我煮给你吃。”妈妈就笑了,说:“你又没有煮过,你会煮吗?”她说:“妈,我常常跑进厨房看你这边油加一点儿,那边盐加一点儿,我常常看的,今天试试看。”这个四年级的同学很好学,都在观察。你想,用孝心煮的饭怎么都好吃啊!妈妈吃到四年级孩子煮的饭都很欣慰的。这都是“居则致其敬”,做得很好。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7日
       智慧当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白因果是随时存在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古籍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士兵经过一个市场,刚好看到有一只白龟,正在被卖,很可能会被卖了煮掉,他非常怜悯这只白龟。这只白龟四五寸长,差不多和手掌一样大,他把它买下来放到大海里去了。过了很多年,他刚好到一个地方去打仗,他们的军队被敌人逼到海边,结果六千人全部被淹死。当时,他也跳到海里去了,可是刚跳下去就感觉底下有个东西把他托了起来,这就是他很多年前放生的那只白龟。那只白龟长大了很多。他的善心是因,危亡时刻得救是结果。       所以,有智慧的人都是善心对人,感得的都是人家跟他的善缘,和睦相处。可是如果常常去骂人,骂人是因,结果会是什么?被人家骂回来。人家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人家一找到机会,有可能就报这个仇。所以,人要想清楚一件事,打人其实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有没有道理?你打那个人了,人家记恨在心里,改天有机会就给你打回来。       而且大家要想一想,我们被人家打、被人家骂,谁最伤心?父母最伤心。身体是父母给我们的,父母比我们还担心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被人家伤害了,父母是最难过的。可是这样的侮辱、伤害却是自己造成的。人生不要做坏事,不要对人讲不好的话,就不会招致人家的报复。       所以,人生要幸福美满,都是种善因得善果,要明白因果。具备这些好的德行,比如无私、勤俭,人见人爱,你自己的家人都会尊重你。以后成家立业,你的小孩会尊重你,还有你的同仁,甚至以后事业有成,你的下属也会尊重你。种善因才会得到这样的好报。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6日
       有一句话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是抉择。”比方说你开车,要先抉择目标跟方向,这样就不会开错方向,也不会浪费油。所以,抉择对的方向很重要,假如你抉择错了,开得越快离目标越远,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抉择。       比方对于吃的东西,“食适可,勿过则”,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不要乱吃,食物也要抉择对,你就能健康。这是择食,诸位同学,还有什么要抉择?好的生活习惯要不要抉择?当然要。不然学不到东西,身体又搞坏了。比如熬夜,熬一次夜,三天以上体力才补得回来。       还有什么要抉择?择友,选择朋友。“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你不亲仁,亲的都是一些酒肉朋友,可能互相就有不好的影响,德行就会一直衰退。所以,选择朋友很重要。      穿衣服要不要抉择?要。现在很多人穿衣服没有注意到健康的问题,把肚脐都露出来了。肚脐,还有后面的命门对身体很重要,不用衣服盖起来,风一吹就容易感冒,对身体不好。所以别人穿那个肚皮露出来的衣服,你还要不要穿?       大家注意观察,西方的女人老得相对快些。同样是七八十岁,跟外国的同龄老太太比起来,我们中国的老奶奶年轻很多。因为她们很懂得穿衣服保护自己,不乱吃,懂养生。比如生完孩子要坐月子,要把身体调过来,不能碰冷水。西方人不讲究这个,生完孩子没几天去游泳,其实对身体的损害很大。没有这个常识,有时候伤害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要从细节做起。       讲话要不要抉择?要啊,我们前面说过骂人就是骂自己。不好的言语讲出来会得罪人,迟早人家会找你算账。所以要说好话,讲话就让人家如沐春风,让人家感觉很舒服,很受鼓励,很受肯定,这样的话是好话。       有一个监狱来了三个犯人,他们犯错了,当然犯错肯改,善莫大焉。这个监狱长也很好,就跟他们说了:“你们要进来好几年的时间,你们有什么希望、要求,我做得到的都可以答应你们。”第一个犯人就说:“我要一包烟。”这是他的选择。“好,没问题。”监狱长给他了。第二个比较好色,他说:“我要一个女人。”监狱长办得到,给他了。第三说:“我要一部电话,可以跟外界联系。”监狱长也给他了。三个人都关三年,三个人的抉择不一样,要了不同的东西。       三年之后铁门打开了,第一个犯人走出来,一直在叫着:“火柴呢?火柴呢?我的火柴呢?”他要了一包香烟,把火柴忘记了。所以他这三年的时光都在干什么?都在找火柴。一个人欲望忍不住的时候,时间都浪费了。       我们中国的文字很有智慧,发脾气的这个“怒”字怎么写?心变成奴隶了,被坏脾气牵着鼻子走,控制不了自己。不只脾气会控制人,各种贪欲都会,贪什么东西贪到不能自拔、受不了,没有不行。你看吸毒的人,没有毒品,就受不了了。欲望像深渊一样,不节制欲望,就好像掉到深渊起不来了。       吸毒的人有欲望的时候,跟父母要钱,父母没有钱,会伤害父母,甚至抢钱的都有。所以我们要不要做欲望的奴隶?不要,应该做自由的人,不要做被欲望控制的人。你看第一个人的抉择,他喜欢抽烟,有烟瘾,变成这样了。       第二个犯人,牢门开了,他还没有出来,谁出来了?小孩跑出来了。他一出来要负责几个人的生活?可能一个太太、两个小孩,还有他自己。一个只想着欲望的人能照顾四个人吗?很难,他照顾自己都很困难,更何况照顾四个。       我们想一想,要走进婚姻建立家庭找对象能不能找欲望很强烈的人?有的家里妈妈很爱赌博,家产全都赌光了,有没有这种情况?或者你找的男人很爱赌博,或者很好色,每天都在外面做坏事,这个家就没有办法安定。所以抉择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择偶。要走进婚姻的人,对另一半的选择很重要。“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还有,男人也怕娶错老婆,娶错太太,这个家就很难兴盛。孩子都是妈妈照顾的,妈妈没有德行,孩子就教不好,所以择偶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人什么时候抉择?随时。你中午吃饭偏食还是均衡饮食,你的身体受损还是越来越健康,都是你的抉择。跟同学相处,你是处处替人想还是看人不顺眼?有的人在天堂,有的人在地狱,就看自己的决定、态度。包括我们听课,打瞌睡是抉择,专心听讲也是抉择。       我就没有福气。我念初中的时候,常常都是拖啊拖啊,偷懒,结果假期要结束时才在那里赶作业,赶得死去活来,还要叫:“姐!”讨救兵。抉择不对了,偷懒,没有好好珍惜时间,不用功,最后都是这样。所以人生要有智慧,要做好每一个抉择。       我们要抉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抉择过有意义的人生,不是每天在那里浪费时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强调德行的根本就是孝道,做一个孝顺的人。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6日
       今天你们画这么漂亮的花,那看到花你会想到什么?很美丽吧!可花是从哪里来的?是一颗种子种在地上,然后给它施肥,慢慢成长,最后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种瓜才能得瓜,种豆才能得豆。       你们觉得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德行,什么样的条件,他的人生才会幸福?依你们自己观察的,或者你很尊重的长辈,你觉得他很成功,为什么你觉得他很成功?他具备了什么条件?其实是无私。 无私不只会造就他的成功人生,还能带动大家都无私付出。假如他做国家领导人,这个国家就很有福气。他在社区里面很无私地去付出,这个社区很多人的爱心都会被他带动起来。       以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我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的,然后我看垃圾还没有倒,我就自己拿去倒。看到桌子很脏,女同学来了,又没带纸巾,她们就会很烦恼,我赶紧找抹布帮她们擦干净。结果我做了一个礼拜以后,我又要去倒垃圾的时候,同学跑过来说:“今天换我做了,不要你做了。”你看我们去付出的时候大家很欢喜,也愿意这么做,所以,无私很好。      无私就是去爱人,爱人自然就感得人家爱他。你们自己想一想,你们最喜欢的同学一定有这个特质,他很会关心别人。你常常都感觉到他很了解你、体恤你,你跟他就很好。所以,关心人很重要。所谓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你帮人,人帮你,而且关心人,你的人生路会越走越广。所以这个成功的条件职首一无私,非常重要。假如都是只想自己,人家就不敢跟我们相处。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占人家便宜,结果你走到哪里,人家一看到你,“对不起,我要回家了,对不起,我有事。”你就像病毒一样,人家看到你就吓得半死。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6日
       勤奋也是人生幸福必备的条件,有一句话说:“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一个人有很大的富贵,这是上天降福给他。当然,为什么降那么大的福给他?是他自己修来的,福也都是靠修的。小富呢? 一个人不用担心基本生活,吃穿都没有问题。小富从哪里来?一个人勤俭,不懒惰,不乱花钱,肯去付出,就有财富了。      我念大学的时候,一些大学生都变成“贵族”了。什么“贵族” 呢?就是“啃老族”,专门乱花父母的退休金。还有一种大学刚毕业, 出去赚钱,每个月都花光光,还要回家跟父母要钱,叫作“月光女神”。这就是不勤俭,太会花了。还有一种叫“白领一族”,白白领父母的退休金。这样的“贵族”好不好?你们要做这种人吗?人要有志气,要懂得知恩报恩。怎么那么大了,还在伤父母的心、花父母的血汗钱?这就不对了。这一生要想成功,无私、勤俭都是关键。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4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