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风水这东西有时也真邪!你说不信吗,有时候还真灵;不过有时候也不尽然。我们中国看地理是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你懂了这些以后,便不要看风水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才行。虽然如此,过去大家还是很重视它。在我们历史上出将入相的人很多,像宋朝的范仲淹、朱熹,也是一代大儒,他们的风水都很高明。孔子的学生们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孔子死后,他的墓地是他的学生子贡看的。当时三千弟子会议如何来葬夫子,结果选了地(就是后来葬汉高祖的那块地),子贡看了说:不好,这块地不行,因为这块地只能葬皇帝,不能葬夫子;我们夫子比皇帝伟大!所以子贡选了山东的曲阜。但是子贡又讲了:这块地固然不错,只是这条水有问题。若干年后,下一代女家差一点,再下一代又好一点,再下一代又差一点……由于过去重男轻女,女家好坏大家认为不算什么。这么一块千秋万世的好地,虽然有这一点缺陷,也总算是块好地了,于是孔子便葬在这里。 这些故事说明中国文化中,古代的读书人必须要通三理——医理、命理、地理。为什么要通三理? 因为中国文化讲孝道,一个做儿女的人要懂了这些,才能为父母尽孝。父母年纪大了,做孩子的一定要懂得命理。孔子在《论语》中就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了父母是多大岁数了,自己出远门能不能回来,自己心里有数。算一算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关口,怕有麻烦,早点准备,要特别小心。第二点,万一有病了,自己懂得医理,知道治疗。不幸死了呢?懂得地理,找个地方安葬父母。所以一个读书人就要能懂得命理、懂得医理、懂得地理。 到底地理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我小的时候也看到很多。当时有一个老前辈,又会算命又会看地,我们老喜欢跟着他跑,一边跑一边听他讲些道理,讲些学问。那时候不用笔记,完全靠脑子记忆,有时候一件事要他讲好几遍。记得有一次走到一个山上,看到一座坟墓,这一家是我们都认识的。他说:这家的后代一定很不好,我们要帮帮他。我说我们又没有钱,又没能力,怎么帮法?老师带我们站在山上说:你看他的祖坟下面出了毛病啦!我们站在山上看坟墓,一片白白的,很多坟墓,都一样呀!老师说某某家的坟墓里有水,在我看来却跟别家的坟没有什么两样。 过了半年,听说这家要迁坟了。那时候还小,怕看棺材、怕见鬼,不敢去看。老师说不怕!我带你去。年轻人多学些经验,于是便去了。到那里还没有开始挖坟,老师说这个棺木有问题,里边都是白蚂蚁。结果把坟挖开了一看,不但棺木变了方向,而且已变成黑色,外边还干干的。再打开一看,棺木内一半都是水,棺木上全是白蚂蚁。想想老师的确有一套。 我们一般人讲风水,风水是什么?什么叫作风水?风水就是要避开风、避开水。所以我就问老师,棺木怎么会歪呢?里边怎么会有水呢?他说这是风的关系,地下有风,风的力量就那么大,把它吹动的。水呢?水是从附近集中来的,所以看风水就是要避开风、避开水。这意思就是,不忍心父母的尸骨在地下还受风与水的浸袭。老师还讲了很多故事给我听,好风水的地方的确不同。记得家父四十多岁的时候,自己把自己的棺材做好摆起来,坟墓也做好。这是中国的老规矩,免得子孙们麻烦。在开始为家父做坟时,老师来了。指定要挖下去一丈二尺深。一般而言,并不需要挖那么深。因为这是块金色莲花地,挖到一丈二尺深的时候,中间有块土是金黄色的,像莲花一样。当时我们也很稀奇,跟着去看,果然慢慢地挖出黄土。他说还要挖、还要挖,一挖下去果然有块土跟蛋黄一样,像不像莲花,当时也顾不到了,只感到很惊讶。这都是我亲眼看到的事情。 那个时候,既没有大学地质系,也没有仪器来测量,到底他是怎么知道的?所以中国许多的学问,都是根据科学的原理来的,都是最高的理论科学。但是很可惜我们一般后代人,大家都把它用到看风水、看死人上去;用到办公室搬位置、换桌子什么等等来挑运气,那实在太小啦!我个人一辈子不在乎这个,有人说我办公室位置不对,不能坐!我偏要坐,因为我不需要鬼神来帮助我。一生行事无愧无怍,了无所憾,所以什么都不怕。但是各位千万不要学我,因为我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大家不要迷信,但也不要不信。 说到迷信,使我想到现代人动不动就讲人家迷信,有些问题我常常问他们懂不懂?他说不懂,我说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听别人说,便跟着人家乱下断语,那才真正是迷信。当然,不但科学不能迷信,哲学、宗教也同样地不能迷信。要想不迷信,必须要自己去研究那一门东西,等研究通了,你可以有资格批评,那才能分别迷信与不迷信。这是讲到地理的时候,对我们一般人看问题的一些感触......“神无方而易无体。”什么叫神?把宗教外衣统统剥光了,我们东方最高的宗教哲学是“神无方”。神是没有方位的、没有形象的,我们本身生命也好、精神也好、宇宙的生命、宇宙的精神也好,神是没有方位,无所不在,也无所在的。“易无体”,《易经》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所以你用八八六十四卦来卜你的命运,说你的命不好,你便难过。谁教你不好的?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呀!通了《易经》的道理之后,生命、命运统统可以自己改造,但是如何改造呢?很简单,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人定可以胜天,命运是靠自己的,所以说,“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7日
我常常讲到中国政治哲学,或者哲学思想,什么人是哲学家?乡下那些老太婆,一辈子没有离家二十里范围,端个板凳坐在门口看下雨,看牛回来,看到田里水涨,一辈子也只看过那么个境界;也没有爬过阿里山,也没有到过中央饭店那个圆顶上,都没有;但是你问她,老太太,你怎么样?很苦哦!是我的命嘛!认命了!这就是哲学家,所有哲学家都不及她。——《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我经常说,我们大学里开哲学系、哲学研究所,只能说是学哲学的,没有出一个哲学家;等于你们都学过科学,并不是科学家,大家只是学一些科学、哲学的常识罢了。真正大哲学家在什么地方?像我们看到乡下的老太太,真像大哲学家。据我所知,有人一个大字不认识,一辈子就守着一间破房子。你们大家心烦了还去看一场电影、到街上喝杯咖啡,她们也不知道咖啡是什么东西啊!她们一辈子就是在夕阳西下时,弄一条破板凳放在门口,看看田地上的草啦,看看下雨啦,看那个乌鸦回窝啦,看那个鸡咕咕叫啦,夜盲鸡找不到鸡窝啦……那比你们看电影、跳舞快乐得多了。你问这些老太太,为什么能够在这里过一辈子啊?哎呀!我命不好,这都是命啊!她们很安详,人生再痛苦她们也没有什么烦恼,那是自己的命。老太太,你这个孩子不对啦、不好啦!哎呀!命,我的命。她们绝不自杀,你看她们有多好的哲学修养。倒是我们许多学了哲学的人,还有跳楼自杀的,再不然去跳海的,哲学都没学通,所以还不如乡下人。 “夫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顺;信性者,亡安危。”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懂了生命的哲学道理,“信命者,亡寿夭”,真正信得过生命的这个真理,真懂的人,也就忘记了自己寿命的长短,不介意这些事了。因为活一百岁死、二百岁死,同三天死一样,这是真懂得生命的道理。 “信理者,亡是非”,一个人真正相信哲学的道理,或者真相信真理,就没有是非的计较了。是非是人为的,哪个对,哪个不对,都是时间空间加上了人为。我们现在认为很对的,古人认为不对,将来的人也认为不对;我们现在认为不对的,也许以后的人认为很对,所以真理面前没有是非。 “信心者,亡逆顺”,真正明心见性了,信得过心,知道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真明白了心的人,也就忘记了哪个顺、哪个不顺。佛家说的是明心见性,《列子》提出来的是心性,属于两重道理。 “信性者,亡安危”,心的后面这个功能叫做性,懂得人性、懂得物性、懂得天性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介意是否平安或危险,没有什么可恐惧的,因为这些都是人性自性的自然规律。注意哦,四个字合起来就是命理心性。这四条是道家的信条,也是最高的真理,要特别注意,懂了这个道理可以入世,可以出世;入世可以做大事业,出世可以成圣贤。——《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7日
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  13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2021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西藏拉萨市老城区的八廓街,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  2021年4月27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广场上,同居民们亲切交流。  2019年7月15日上午,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共建美好家园  共创美好未来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7日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我们先要了解一个要点,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继室,孔子的前娘留下来一个残废的哥哥,家里很贫穷。孔子十一二岁间,就负担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艰难困苦他都尝过,他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一个人。他的道德、学问、文章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这圣者不是偶然的。他对哥哥留下来的这个女儿,也是尽心的照应,最后将这个侄女嫁给南容。《论语》中好几处提到过南容,下面还说到南容“三复白圭”,孔子才把侄女嫁给他。白圭是什么东西呢?是白玉,“圭”就是做官的人上朝时手上拿的手板,秦汉以后又经改变形式为“竹简”;所谓“朝笏”的便是它。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第一是礼仪的规定;第二作为大事的记载。现在可以用日记本抄一下,古代没有日记本,遇到朝政大事,像对皇帝报告,如果忘记了怎么办?就把重要事写在朝笏上,这是它的第二个用处。所以我们看上古图画中的帝王,手里也都拿一块长型式的手版。古人之所以重玉,是有其意义的,并不像现代人爱好宝石的心理,说它是稀世奇珍。古人重玉,是因为“玉洁冰清”,人品要做到像玉一样洁白,拿玉来比自己人格学问的修养,所以重玉。后世相传,才戴玉的戒指、手镯。至于腰带挂玉佩,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据说人跌倒了如会受伤,则所佩的玉会先代人受伤。玉碎了,人就可以免于损伤。这种迷信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在力学上可能有这样一个作用,并不是玉有什么神灵。我们知道,白圭就是一块玉。上古有篇《白圭》,是专门赞叹玉的诗。赞叹玉,并不是因为宝石价值高,可值多少美金,而是赞叹它的“玉洁冰清”。玉的洁白,不能够有一点瑕疵、污点。南容读到这篇诗的时候,非常欣赏,再三地朗诵。孔子听到他再三朗诵这首诗,就把侄女嫁给他。如果说这记载的内容就只这样简单,那么我们年轻人看到哪家小姐漂亮,去她家门口唱几支歌试试看,不把你赶出去才怪呢。孔子就那么爱听歌吗?那为什么孔子听南容吟了三次诗就把侄女嫁给他呢?是因为孔子平日考察,如今日训导处之有资料,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因此他读到这篇诗的时候,有特别的感慨,被孔子听见,这时就决定了把侄女嫁给他。到底孔子对南容学问、人品等修养的考察有何观感?一个时代——社会上了轨道的太平时代——就需要像南容这样的人才。他不会埋没,一定会出头。南容的才具由此可见。但是,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锋芒凌厉,到不得势的时候,一定受不了,满腹牢骚,好像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如果我出来,起码可比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会有这个毛病,非常严重!南容的智慧、才具是不会被遗弃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了他;一旦到了混乱的时代,才能越高的人,艰难险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危险,但南容不会。因为当社会乱的时候,也有善于自处、清以自守之道,他绝不会遭遇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换句话说,他擅于用世。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于自处之道。因此孔子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我们把这两节合起来研究,就可见孔子处事有一定的原则。南容虽然善于自处,但公冶长在学问修养上,有更深的功夫,所以遭遇困逆还能够不怨不尤,涵养得平平淡淡。事实上比起来,他认为公冶长比南容更了不起。但是假如孔子把侄女嫁给公冶长,很可能遭到社会的批评,说他没存好心,把侄女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而把自己女儿嫁给世家公子的南容。可是他的做法,恰恰相反。在这些地方,我们虽有作吹毛求疵研究之嫌,但它是一个事实。重点在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两句话是孔子处世的原则。一个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没;混乱之际,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7日
最近一段时间山城重庆持续高温40多摄氏度的天气晒得路面发烫苦热让人烦躁但一位公交车乘客拍下的这一幕又让人安心:在一段上坡路一位“棒棒”(挑夫)正拉着满车的水艰难前行重重的板车被用绳“五花大绑”绳的另一头被“棒棒”师傅缠绕在左肩他吃力地、缓慢地一步一步拉着板车向上行进这趟活,够辛苦这时有几家人从他身旁路过一位爸爸看到这一幕后把手里的两杯奶茶递给女儿直接来到马路上推着板车向上行进“棒棒”师傅突然感觉没有那么吃劲儿了回过头看了一下随后一人拉着,一人推着车这一车的水慢慢上了斜坡孩子们跟了上来他们围在这位爸爸身边给他加油更是直接动手,帮起了忙……记者找到了这位爸爸他叫郭志强42岁是广东佛山顺德人14日那天他们一家正和朋友在重庆旅游“当时看到那个情况,也没想太多就上去帮忙”郭志强回忆道“山城重庆,都是爬上爬下,那一段上坡路十分陡看着师傅吃劲,就想去帮一把”郭志强说那一车的水最后被送到了一所学校附近中途他和“棒棒”师傅休息了两次这期间孩子们也都想上来帮忙他6岁半的女儿更是一路小跑跟在他旁边一位朋友的女儿还上前一起推起了车……酷暑难耐体谅他人、关怀他人的爸爸以举手之劳给女儿上了最好的一课郭志强,为你点赞!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7日
很多朋友会写到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恩德最大,跟我们相处的时间也最久。而写到父母的时候虽然我们写出来,但是事实上父母身上的优点,可能我们也效法得很有限。所以父母的优点都不效法,我们内心的恭敬心不足,诚敬心就不足。为什么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我们对父母都没有真诚恭敬,进而效法他们的德行,就很难能够去效法他人,效法有德行的人。所以这一句话,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是非常有深义的,人的爱心、恭敬心都是从对父母当中流露出来,再延伸到对一切的长者、一切的亲朋好友。所以我们这样去思考才能察自己的不足,察到不足决定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自我否定,这个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看到不善最重要的把它改过来就对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人自信心不够,发现自己的缺点反而愈来愈没信心。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6日
像我们同仁一起读经典,这都是培养恒心,包含每天可以睡觉前或者傍晚,每天日行一善,看自己有没有每天行善。包含每天看到人家的优点,还不只自己要行善,还能时时“见人善,即思齐”,谁的优点、谁对我的好把它写下来。再来,日省一过养成习惯,我今天哪个念头不对了,哪一句话说错了,写下来印象很深,就不容易再犯。每天不这样沉淀下来,心浮气躁很容易随顺习气做错事,然后恶性循环。所以人一定要有冷静反省的一个功夫,而功夫都来自於持之以恒的恒心才提升得了,所谓滴水穿石重要。这是从恒心。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6日
 古人有说,有两件事很难,“乐知其恶者难”,就是别人提醒我们的不足或者错误,他很欢喜接受,这个难得;再来是“以恶告人者难”,就是要去提醒对方的问题,有时候又怕讲得太重对方接受不了,就在那拿捏拿捏,所以劝人其实不容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验,要去劝一个很亲近的人,还得深呼吸好几口,在那琢磨一下,在讲的时候还要看着他的眼神,看着他的接受度。假如我们发现今天你的亲戚朋友跟你谈话他手都在发抖,你就要体谅他挺难的,这个时候你要很珍惜有这样的良师益友。  一个领导者,《论语》里面说“为臣不易”。一个下属要劝谏领导,那要考虑再三的,伴君如伴虎,皇上权力那么大,讲得不好到时候连家里的人都有问题了,他得很谨慎,战战兢兢。事实上我们换位思考,不要落在自己的感受当中。我们换位思考,亲戚朋友要劝我,他要提起勇气挺难的,我们就会很珍惜了。假如是自我感受了,一听劝我的不舒服,情绪就接着上来了。“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下功夫首先要下在调伏见思烦恼,见惑主要就是自我的主见太强了,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是不是说不要没有主见,这个主见首先我们的态度不是我认为,而是什么?我是依照经典、依照真理来思惟,经典里面有很多做人做事的准绳,首先我得确定我是依照这个来思惟的。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