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本周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1993年和2000年之后,就台湾问题发表的第三份白皮书,当然也是特殊时间节点下出台的一份历史性文件。这份白皮书究竟向外界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面对新形势,大陆对台政策是否有所调整?来看本周的《蓝厅观察》。  时隔22年,中国政府发表最新一份台湾问题白皮书,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对“台独”零容忍、宣示对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内容成为关注焦点。还有不少媒体关注到,这份白皮书,是在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后,中方在台岛周边实施军事演训的背景下发表的,或可将其视为中方对美近期不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反制举措。  的确,此次白皮书出台的时机,耐人寻味。相比前两份台湾问题白皮书,这次的白皮书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岛内“台独”势力“挟洋谋独”和外部势力“以台制华”相结合挑战两岸关系底线的背景下出台的。所以国台办发言人在受权发表谈话时就指出:面对新形势,有必要发表新的国家统一白皮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谢郁:这部白皮书的发表,我觉得它能有效地震慑“台独”势力冒险挑衅和外来干涉势力冲撞我们的底线和红线,展现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意志和决心。而且里面用了相对长的篇幅来讲,我们依然尽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诚意争取和平的方式完成国家的统一。那么非和平方式作为维护中国核心利益主权完整的最后的手段是作为备用的。  白皮书36次提到“台独”,并直接点明:“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行径,是争取和平统一进程中必须清除的障碍。”分析认为,这是大陆正式文件中对民进党最高声量的一次揭批。原因为何?我们不妨来看看,民进党当局2016年上台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 先是大搞“文化台独”,取消遥祭孙中山、遥祭黄帝陵等象征中华文化的仪式,推行“去中国化”课纲,大幅删减中国史。  · 再是大力抹黑、干扰“惠台31条”等大陆惠台措施落实,剥夺台湾民众赴大陆任教、担任公职的机会,并对大陆人士赴台多加限制,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  · 操弄参与世卫大会议题刷存在感,在国际上竭力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 加快对美军购,花巨资在美国大搞“政治游说”,寻求美反华政客的“加持”和“保护”。据媒体曝光,为此次佩洛西窜台牵线的美国前政客迪克·盖哈特,就是民进党重金雇佣的说客之一。  台湾政治评论员黄智贤:民进党切香肠式的“渐进台独”,它的目标是要和平演变局势跟台湾的民心,最终达到和平“台独”,它主要有对内跟对外两大布局,在岛内透过教科书媒体网络长期洗脑,打压一切对中国的认同,迫害所有反“台独”的力量。在岛外,一句话叫作“台独国际化”,它跟美国跟日本勾结,用“印太战略”做核心,积极地配合美国的“反中”。  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在中美关系演变的大背景下,已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棋子。美国声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但美国一些势力在实际行动上却背道而驰。  近年来,美台勾连更是不断升级。  · 去年4月,美国国务院公布新“对台交往准则”,放宽美台官员往来的限制。  · 今年以来,美前国务卿蓬佩奥、美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南德兹等多批前高官和现政要先后访台。  · 数天前,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台,更是成为25年来美国访台的最高级别官员。美台仅可“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这一写入《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已形同虚设。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的许多年里,《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被遵守,而且已经与最初的协议有了相当大的偏差,所以中方才会说美方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我认为许多美国人,包括白宫里的人,不了解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或意义,但这恰恰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破坏者,是地区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我们要正告美方,不要轻举妄动,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趁早打消“以台制华”的念头,老老实实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上来。  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截至目前,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达181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不容置疑也不容改变。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新闻发言人勒布朗:我们遵循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议员西利兹·孟亚:在国际关系中,侵犯国家安全和主权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必须遭到一切进步力量的反对,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数据显示,1980年,大陆生产总值是台湾生产总值的7.2倍;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22.1倍。国家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无论何党何派在台湾掌权,都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外部势力阻碍祖国完全统一的图谋必遭失败。来源:央视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茶百戏讲述人: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  “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大学时,我曾读到《荈茗录》关于茶百戏的记载,由此对这门“清水作画”技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茶百戏,以茶为纸,以水为墨,寥寥几笔便能表现国画的意境之美。其源于唐朝,宋代时始受文人墨客推崇,元代后衰落,到近代几乎淡出大众视野。大学毕业后,我在工作间隙查阅大量古籍,还到日本留学研习茶道,2005年回国后,开始长达3年的“复原之路”。  一开始,我按古法以绿茶为原料,“画”出的图案只能保存几分钟。后来,我引入乌龙茶、红茶等稳定性较好的茶叶,经过无数次对比试验,终于用清水在茶汤上作成了“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能保存一个多小时。  最关键处是点茶和分茶。点茶,将研膏茶碾成细细的粉末后,往茶粉里注入开水,用茶筅搅拌出茶沫。能作画的茶沫,需用茶筅不断搅拌,使水、茶粉、空气充分融合,直至搅拌到汤花紧贴杯壁,久聚不散,才算成功。分茶,用茶匙舀上清水,注入,茶沫状态随之变幻,即所谓“清水画丹青”。水量的多少,茶匙运行的速度、角度,都非常讲究。图案的深、浅、浓、淡、粗、细,都用一支茶匙来表现。不下一番真功夫,很难“画”出好作品。  为了宣扬中国茶文化,我在家乡武夷山创办中华茶百戏研究院,开设讲座、培训班,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团,还将茶百戏带上中乌建交25周年庆典。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太空中的卫星,记录了青海湖畔数十年间的一场沙与水“进退角逐”。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沙进水退”持续了四十多年,沙地将青海湖分离出了子湖。而从2012年起,这里的地表形态开始了“沙退水进”的大转折。如今,子湖又与大湖体连在了一起,地表已恢复为四十多年前的状态。  还自然以空间,不止在青海湖。  这十年,人们用一条条红线,守护起了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脆弱的区域。我们将这些地方圈了出来,可以看到,大熊猫、三江源等5处国家公园在红线内;14处世界地质公园、首批39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也在红线内。十年间,9195处自然保护地被一条条红线保护了起来。  这十年,中国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有为自然腾出空间的退出,更有修复自然的积极参与。  眼下,浙江丽水下垟村的梯田里一片忙碌景象。借助卫星,可以清晰看到,十年前,梯田中有大片干涸撂荒的土地,如今,当卫星再拍到这里时,这里生机勃勃。  通过航拍扫描技术生成的三维地图,我们找到了它焕发生机的秘密。2012年,浙江丽水开始逐步恢复瓯江水系,山泉水经过修复的80多条水渠,流淌在梯田间,鱼、螺、虫在田间自由生长,互为食物链,鱼的粪便成了肥料,也滋养了梯田。这样一个湿地生态循环系统,让梯田活了。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下垟村党支部书记陈方伟:用自然的方法恢复自然生态,就是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十年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大地上的一个个生态疮疤,也被一点点抚平。  曾经遍地滩涂、盐碱地的江苏盐城,筑起了万亩绿色屏障;有着百年开采历史的安徽马鞍山凹山露天铁矿,历经注水填坑,形成了一颗圆形的“蓝宝石”。  曾经黄黑斑驳的荒地,变成了绿洲,十年间,中国人用双手种出了全球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非凡成就,十年种的树、植的草面积超过了11亿亩。  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这十年,我国发现并收录到《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物种达到12.8万个,比2011年上升近一倍。300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恢复性增长。大熊猫、藏羚羊野外种群明显增加,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数量增加到了5000多只,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总数突破8000只。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中国人的手中加速绘就。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8月14日,中国队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新华社泰国佛统8月14日电(记者林昊)14日在泰国佛统举行的2022年男排亚洲杯决赛中,中国男排3:0战胜日本队,以全胜成绩夺冠。这也是中国队继2012年后第二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两队曾在今年6月的世界男排联赛巴西利亚站中交手,当时中国队1:3落败。本次亚洲杯日本队并未派出全部主力阵容,并曾在复赛阶段失利,而中国队在决赛前保持全胜。  首局,中国队在10:13落后的情况下打出一个得分高潮,以17:15反超。日本队扳平比分后,主攻俞元泰连续两记发球直接得分帮助中国队取得领先。之后中国队顺势以25:20拿下首局。  第二局,中国队开局后进攻受阻,被日本队拉开比分。老将戴卿尧替补登场后连续用强力发球破坏日本队一传,帮助中国队扳成17:17。此后,双方均多次发球失误,发挥更稳定的中国队以25:23赢下第二局。  8月14日,中国队在比赛后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王腾摄  第三局,双方比分一直僵持到19:19,日本队发球失误,中国队凭借拦网得分以21:19领先。战至24:22,中国队凭借俞元泰的强攻以25:22胜出。  中国男排主教练吴胜赛后表示,中国队对日本队比较了解,球员们基本上执行了准备会上布置的技战术要求,“所以应该说从第一局开始到第二、三局,大家都打得不错”。  在赛会各单项奖中,张景胤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主攻称号,彭世坤和张哲嘉获得最佳副攻称号。  张景胤表示,球队从之前在塞尔维亚集训到来泰国参赛,在非常疲惫的情况下依然能拿到亚洲杯的冠军,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  8月14日,中国队在比赛后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王腾摄  “我能拿到这两个奖项,也是基于团队对我的支持。从小组赛开始自己状态也不是很好,慢慢找到状态离不开队友们的支持和鼓励。”张景胤说。  亚洲杯后,中国队将继续备战世锦赛。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昆明欢迎您!第六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我们想求得富贵,我们想得到富贵,一定要从“家和”入手。如何“家和”不是要求对方跟我和,比方说夫妇、父子、兄弟,这是家和。在一个国家里,上下级朋友,小家大家那么要想得到富贵,一定得要从和入手,和不是要求对方跟我和,我要主动与对方和。如何和?绝对不要争,不争就能和,争就不和。不争怎么做呢?奉献付出,不求回报,毫无怨言的付出和奉献就会有和的结果,就会产生和的现象,那么富贵也就随之而有了,富贵是这么来的。富,各种物质不缺,富有。那么贵呢?刚才我讲了就是有地位,受人尊重,尊贵。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和谐”“和睦”,一个小家,一个大家乃至国家,一个团体都要和,“和”太重要了!这幅画富贵牡丹,我们谁看了谁都很喜欢。牡丹花代表富贵。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传统观念,那么我们用这个图来提醒人们,追求富贵,一定要从与人相处和睦开始,要无私的奉献,敦伦尽分才能富贵平安。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5日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李培生、胡晓春同志:  你们好!来信收到了,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  “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4日
范仲淹曾作一首《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其中边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些异于家乡的风物时刻鲜明地提醒着诗人:你不在家乡,你是异乡人。产生了什么结果呢?按李白的话,叫作:“何人不起故园情”,用王维的话,则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乡、异客、异景……几个“异”字,伤感之情不由从纸上喷涌而出。  “异”字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正面站立的一个人,双手上举而护住头部。金文字形更像人护头之状。《说文解字》中有:“异(異),分也。”不过,“分”并非“異”字的本义。“異”字本义是“护翼”,如《盂鼎》中“天異临子”,即以“異”为“翼”。后来,“异”字最常被使用的义项为“不同”,如《韩非子·五蠹》中说:“世异则事异”,其大意是,时代不同,国家的政治与社会情况也就不一样。由“不同”又可引申为“奇特”,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这里的“异蛇”,即指奇特的毒蛇。  差异性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孟子曾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个世界绝不会因为到处雷同而精彩,只会因为差异互补而丰富。例如,从音乐上看,中国最古老的弹弦类乐器琴与瑟,琴的音色清丽,有“泠泠七弦上”之幽古,瑟的音色华美,有“一弦一柱思华年”之丰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当琴与瑟齐鸣,琴之飘逸与瑟之华美相得益彰,才有了后人“琴瑟和鸣”之语。从文学史看,以唐诗为例,正是因为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大气磅礴、瑰丽奔放,又同时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悲怆忧思,才更立体地咏叹出大唐气象,真正以文传情、以文化人、文以载道。从学术思想史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过百家争鸣,其中最主要的两家学术思想——儒家与道家,在很多地方刚好是形成反差的:儒家强调入世,道家主张出世;儒家要在积极有为里体现担当意识,道家是在清静无为中实现超脱精神;儒家如大地上的行者,脚踏实地、忧国忧民,道家如天空中的翱翔者,放眼宇宙、顺应自然。而正是儒道二者的阴阳互动、平衡既济,才有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才完整了中国人的心灵构建。  如何正确认识、应对万事万物的差异性?传统文化同样早已给出了答案:求同存异、包容并蓄、和而不同。《中庸》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山河日月、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并育而不相害”,各样的思想与道理是“并行而不相悖”。这里“不相害”“不相悖”是“和”的范畴,而“万物并育”“道并行”则是“异”的范畴。“道并行而不相悖”,鲜明地昭示了中华文化的敦厚与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断的重要原因。中华文明不排斥异国文明,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带回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冶铁、水利技术远播异域,而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艺术也传入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也有过诸如佛老相争、中西相争等分歧,但每次相争都是一种百家争鸣,每次结果都是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促成了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在世界日益融合发展的今天,人类生活关联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全球挑战,唯有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才能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华文化的涵养下,中国共产党具备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魄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这是基于中国智慧对世界各类文明的理解,也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国对新型全球合作关系的理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众号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