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我们跟兄弟姐妹之间相处,要想能够实现和睦,体现出孝心孝道,最主要的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钱财, 一个是互相忍让。人们对于钱财都很看重,因为钱财是赖以生存的,当然不能少,但是过分的看重会给我们带来很严重的副作用。跟兄弟姐妹之间言语这方面也要忍让,因为在人与人之间主要靠言语,言是心声,语是说话。有时候为了一点事情而争执不下,谁也不让,最后就会伤了和气,有了矛盾。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我们今天学完之后一定要认真的体会、学习力行,才真正有认识。我们在学《了凡四训》舍财作福当中说道:“世人以衣食为重,如果我们能够舍财,外可以济人,内可以破自己的悭贪,最可以涤荡私情。”我们的私情从哪来的?就从把财看得重来的。我们能够舍财,私心就淡化了。我们的道义生则福德长。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我们古人还讲,财富的来源。我们每个人都有财富,财富也是福报的一种,身为人类到这个世上就有福报。所谓天不生无福禄之人,福报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厚有薄。从我们一下生开始,这个福报就跟着你了,我们通常讲叫福禄寿,福是你一生所固定下来所享用的,而具体的物质叫禄,你比如说粮食、房屋、车辆、衣服这都叫禄;寿是你寿命。这都是福报具体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生到这个世上,我们一生的福报就注定了。我们也常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要把这句话搞清楚了,我们绝对会把财物看轻。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如何做到呢?这里李毓秀老夫子给我们提出了两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兄弟姐妹相处,以及我们跟社会大众一切相处当中很重要的两件事。什么呢?下面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我们说“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孝就在其中了。因为在家里,我们能对父母好,但是兄弟姐妹如果不和睦,父母最担忧,最难受。跟自己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睦,那么妈妈爸爸更高兴。那么我们再扩大范围堂兄弟、表兄弟,我们和睦,我们再范围再扩大一点,我们中华民族,人与人之间不和睦,族群与族群之间不和睦,我们的先祖会怎么样?会忧心不?会难受不?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就让我们先祖高兴。我们跟一切人和睦,就是孝顺我们的先祖。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孝悌缺一不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晓得。悌,也叫兄友弟恭,对长者要恭敬,对于比自己小的要爱护、帮助。如何做呢?就是全部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要知道五伦大道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仁臣忠、朋诚有信,这是五伦。五种关系每一种关系你做到极致,都可以做到全部为别人,父子如此,夫妇如此,兄弟姐妹如此,上下级如此,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有的人认为我全部为对方,自己啥也没有了,那哪能行呢,我不亏了吗?你不亏,因为你在行道就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必有福报。因为古人讲福以酬德,所以说你尽心尽力的照顾你的兄弟姐妹,你不要想着得失,你本身就是有德,你只要做了就是“德”,这个“德”就是道德的德跟有得的“得”是一样,一个意思。你让你的兄弟姐妹得到,你就是有德人,有得人必有福。故孝悌者是有德人,有德人必有福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部分,出则悌。那么,这一部分也很重要。因为在家能够孝父母,出外边也要保持对父母孝顺这种心态。也就是说,你在父母那养成了孝顺,养成了德行 ,那么出外边,你仍然要用这颗心来对人。那么这个“悌”啊,在说文里就是善兄弟也。善,就是善良,兄弟之间要以善相对,就这个意思。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09月22日
人都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坚强,忍出来的性格;真正的强者,都是逼出来的;真正的独立,都是一个人扛过来的。人生,就算阻碍再多,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逼自己一次,就不会发现隐藏的潜力,不靠自己一回,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独立。我们都拥有无限潜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面对压力时,不要过于焦躁,也许这只是生活对我们的一点小考验;当生活山穷水尽的时候,不要懊恼,那是生活对我们的体验,柳暗花明,也许就在下一刻等着你。史铁生的绝望与重生Law史铁生是在21岁时双腿瘫痪的。就像他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他那时心情无比地糟糕和绝望。史铁生的病根是在山西延川县插队时落下的,一次他在山上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之后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那一年他才18岁。21岁时,史铁生因为腿疾而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件事似乎再一次证明了生命的脆弱。只是一次淋雨,就无端瘫痪了双腿,让一个本来鲜活年轻的生命,无比地接近枯萎死亡。那段日子,史铁生每天躺在床上唯一想到的事情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快快的死去。甚至于他每天早晨醒来,都因为自己依然活着而沮丧。瘫痪后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就像他文章里写的那样,暴躁易怒。为了逃避现实的世界,在正常人上班之时,他总是摇着轮椅,到那时还人烟稀少的地坛公园里去。从朝至暮,春秋往复,耗在这园子里。可以想见史铁生那时的孤独苦闷,但是不管活得多么艰难,多么痛苦,生命却始终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死亡依然被一再耽搁。所幸母亲是爱他的,一直陪在史铁生身边,一直坚信自己的孩子还能够再次站起来,默默的陪伴着史铁生。启发史铁生的是卓别林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城市之光》。片中女主人公要自杀,却被卓别林救了。这女主人公说,“你为什么救我?你有什么权利不让我死?”而卓别林的回答令史铁生终生难忘。他说,“急什么?咱们早晚不都得死?”这句话让史铁生心中怦然一动:是啊,咱们早晚不都得死?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既然如此,何不先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1974年,史铁生为了生计,在北新桥街道工厂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在这里上班既没有公费医疗,也没有任何劳保,所干的活儿是在仿古家具上画山水和花鸟,有时还画彩蛋,如出满勤每月30元工钱,但他为了看书和尝试写作,每天只干半天,一月下来只能领到15元,这活儿他一干就是7年。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待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屋漏偏逢连夜雨,1979年,由于下肢麻痹、肾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不得不造漏排尿。紧接着由于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受阻,再加上每天长时间地坐压,褥疮发作,前景是败血症。1986年,前列腺引起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止写作整天卧床……冬天,他那毫无知觉的腿,经不起寒冷,如果冻了,就有坏死的可能;夏天,全身的热量只能从上身排出,额头的痱子从来不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史铁生也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他把自己人生遇到的种种苦难全部都转换成文字,写在了自己的文章里。1980年,他创作出的小说《我们的角落》被田壮壮改编成了电视剧,在当时的影视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83年,他创作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本年度“青年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他的作品《奶奶的星星》又获该年度“作家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小说《命若琴弦》还被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经过陈凯歌的精心导演,引起了强烈反响。苦难似乎还在继续试探史铁生生命的韧度。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又患上了尿毒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并且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当时史铁生日常的生活。苦难总是在我们还没有发现它时而悄然降临,面对苦难,我们莫名的恐惧和无助,无所适从,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从最初的惶恐到接受,从接受到坦然,只有从容面对,我们才能焕发出生命中不一样的光彩,也许就是史铁生的瘫痪才铸就了他后半生的辉煌。让中国文坛多了一颗璀璨的金星。很喜欢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给我们每一个人安排的人生都是最好的,即便是我们正在经历着挫折、坎坷、艰难和种种障碍,它都是来成就帮助我们的,只不过结果正在路上,需要我们用时间慢慢的去等待,只要耐心坚韧的等待,最美好的事情就一定会出现,他也是对我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回报。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者:淡云风轻
2020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