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7月30日,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学习交流视频分享会。会上,松原中院援疆法官于涛针对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体会和学习到的关于法庭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从阿勒泰地区法院的牧区法庭、旅游巡回法庭、中心法庭、口岸法庭四类法庭的成立背景、建设情况、运行情况、特色特点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为了积极回应当地各族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在立足地域特点,结合民族地区工作实际的前提下,阿勒泰中院优化了人民法庭布局,妥善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人民法庭建设新途径,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分享会最后,松原中院分管院领导邵浩鹏强调,全市法院要加快人民法庭基础建设步伐,加大法庭党建和安保工作力度,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显著的实效,切实推进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要时刻牢记人民法庭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的重要职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方位参与诉源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切实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人民法庭成为传承和发展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主阵地,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阳光”。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8月04日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8月2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并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督促、再落实。党组书记、院长陈岩主持会议并讲话,在家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陈岩了解了本院干警疫苗接种情况,要求干警积极配合、应接尽接。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南传达了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长岭县关于防止疫情输入做好常态化防控的通告》。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要加强院机关疫情防控的督导检查,全面摸排干警2021年7月2日以来行程动向,及时主动报告从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干警。要落细落实法院机关及公共场所各项防控措施。要坚决落细落实机关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各出入口及安检场所安排专人值守,并配备体温检测仪及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要严格控制非本院干警进入院机关,对诉讼当事人及来访人员严格查验吉祥码、行程码,严格体温检测以及安全检查。要合理安排各项审判执行工作。要积极运用网上立案、互联网开庭、线上查控等智能化手段保障诉讼执行活动。对涉及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当事人的案件,原则上采取延期,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进行在线办案。严格落实干警因公因私外出审批制度,非紧急特殊情况并经院党组同意,暂时不得安排干警出省执行公务。要强化聚集性活动管控、应急值守等工作。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要进一步严肃值班值宿纪律,严格落实院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执行好疫情防控重大信息即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疫情防控,不容有丝毫松懈。长岭法院将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省市县决策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果断的措施,坚决守住当前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8月04日
7月30日,德信钢铁防疫物资捐赠仪式在雅加达KLOG Park举行。印尼海洋和投资事务部副部长Ayodhia Kalake、部长助理Jona,德信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张福山、大宗采购部部长李灿出席捐赠仪式。今年捐赠的第一批物资于7月29日抵达印尼首都雅加达,包括300套制氧机和60套呼吸机。本次物资捐赠工作在德信钢铁领导干部的统筹安排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物资采购、发运等环节,大宗团队全程负责、快速推进合同签订、出口报关、现场考察及国际物流方案的流程设计。第一批物资到达KLOG Park仓库雅加达工作人员对物资进行验收捐赠仪式完毕后,张福山与Ayodhia Kalake进行交流。他表示,德信钢铁在印尼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壮大,在印尼同胞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大家共渡难关。此外,他还介绍了德信钢铁未来的发展规划,希望为当地人民谋求更多福利,更好地助力经济发展。Ayodhia Kalake对德信钢铁表示感谢,他表示,疫情在印尼蔓延以来,德信钢铁已经多次向印尼政府捐赠物资。中国在印尼的投资越来越多,德信钢铁是在印尼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中资企业,为此感到很高兴,祝愿德信钢铁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随后,双方就企业所在园区的疫情防控措施交换了意见。德信钢铁高度重视员工的生命健康,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员工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防控,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未受影响,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当地新闻报道文:Olivia2020年3月,德信钢铁向印尼政府紧急捐赠1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盒和6000只口罩。疫情之下,不分你我,众川赴海,戮力同心!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1年08月04日
 人文传媒网讯(乔元兀)毒品一日不绝,禁毒永无止境。7月30日,抚松县人民法院针对在职在岗行政事业编制干警开展毛发采样毒品检测工作,此举进一步强化政法干警拒毒、防毒、禁毒意识。这次毛发采集毒品检测工作,严格按照《全县公职人员毛发和尿液毒品检测工作方案》要求进行,由县公安局禁毒民警亲自到法院对每名行政事业编制干警进行现场毛发采样工作,做到应检尽检、务求实效。为了稳步扎实开展好这次干警毛发检测工作,县法院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接受检测,彰显了法院干警拒毒扫毒的坚强决心,大家纷纷填写好各自的毛发检测信息“小牛皮纸袋”排队等候。负责毛发采集任务的县公安局禁毒民警按照工作程序,一边认真核对受检测人员信息,一边从干警头上轻轻剪下一小撮毛发小心装入个人信息纸袋中,现场检测工作秩序井然有序。经过一上午的紧锣密鼓的工作,先后对法院68名行政事业编制干警完成毛发采集工作。涉毒与魔鬼接吻,禁毒同天使牵手。通过开展毛发检测工作,进一步检验防范公职人员涉毒违纪违法苗头,做到居安思危,警钟常鸣,确保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下一步,县法院将立足审判大局,进一步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有力震慑涉毒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的同时,紧紧依托普法“六进”及“国际禁毒日”等系列活动载体,认真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加强预防毒品犯罪教育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全民的禁毒意识、法律意识,切实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打赢禁毒攻坚战。责任编辑:海朝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8月04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涉及千万家庭,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法院新区法庭,就有一支地道的“娘子军”审判团队,专门审理辖区内所有家事案件。主责主业展风采沈某与方某离婚纠纷一案,女方先后四次起诉离婚,男方以孩子身患疾病、需要母爱为由,坚决不同意离婚。男方情绪激动,谈到孩子每每痛哭。对这样的“骨头案”,承办法官先后数十次与双方当事人电话联系,找到双方矛盾症结所在,让男方安心抚养子女,细心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同时,反复做女方工作,让其给予子女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最大经济补偿,适时探望,给予子女母亲的关爱,让孩子健康成长。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庭专门审理婚姻、抚养、继承等家事纠纷案件,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女法官们却能从家长里短中理清法律关系,在法与情、法与理中寻求最佳结合点。在审判中,该庭不断探索家事特色程序,转变传统家事审判理念,增强司法柔性和情感治愈性。在离婚案件中引入了冷静期、心理辅导、家事调查、财产申报等制度,对家庭暴力案件及时下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与相关部门构建调解协作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充分运用调解资源,引入心理辅导机制。婚姻家庭案件的当事人往往有着与其他诉讼案件当事人不同的困境,当事人需要将积压在心里的苦楚和艰辛向法官倾诉,以缓解心头的压力、排解紧张的情绪。该庭法官干警给予当事人充足的时间倾诉,耐心倾听,在倾听的同时适当地给予安慰和劝解,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好感,准确把握当事人的内心真实想法,认真分析,对症下药,为开展调解工作创造了条件,取得良好效果。疫情防控显担当张某与李某离婚纠纷一案,原告因被告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无法照顾家中日常生活,起诉要求离婚。起诉后正赶上疫情,鉴于疫情形势严峻,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生命和身体健康,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积极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调解。被告体会到原告在家中操持家务、照顾子女的不易。原告也了解到被告在外打工的艰辛。疫情当前,双方顿悟亲情,最终原告撤诉,案结事了。今年年初,疫情再次席卷而来,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后,该庭全体干警第一时间奔赴防控一线,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女法官们面对疫情,没有丝毫畏惧,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全庭成员勠力同心,一手防疫情,一手抓审判。积极开展电子送达、电话调解、互联网开庭工作,减少当事人诉累,保证审判质效。基层治理冲在前在审理高某与高某1、高某2赡养纠纷案件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原告系贫困人口,在调解组织多次协调无果的情况下,为保证老人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该庭工作人员积极联络各方当事人,协调老人及其子女共同商量该老人的赡养问题。法庭工作人员向老人及其子女宣传了我国法律对赡养老人、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有关规定。通过释法说理让老人的子女明白了赡养父母应尽的义务,案件最终圆满解决。该庭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深入村屯宣传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引导包保对象参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耕工作,推进“巾帼脱贫行动”。该庭充分发挥法庭职能,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深入田间地头、居民家中开展工作,方便群众诉讼。与社区、村委会联合开展法治宣传,特别是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针对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发放资料,答疑解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巾帼不让须眉,光彩自能生辉。宁江法院新区法庭全体干警,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塑造了良好的人民法庭形象,展示出法院女干警的时代风采。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8月04日
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接触最广泛的部门。如果说,法院是打开公正司法的一扇大门,那么人民法庭则是打开司法为民的一扇窗。三岔河人民法庭负责弓棚子镇、新源镇、陶赖昭镇、蔡家沟镇、肖家乡民事案件的审理以及扶余市范围内的家事纠纷案件审理。自开展诉源治理工作以来,扶余法院多措并举,积极与松原市工商联、扶余市司法局、扶余市民政局等对接诉调工作,争取从源头上化解纠纷,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为了完善相关制度,力争从源头化解矛盾,三岔河人民法庭建立了心理疏导员、离婚证明书、家事调查员、感情冷静期等家事审判专门制度,大力促进家事纠纷解决多元化。同时,定期交流总结经验,认真归纳诉前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实现诉前调解案件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从“心”出发助友人化干戈为玉帛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李某与被告杨某本是朋友,关系要好。2019年8月,杨某因工程施工与第三人计某签订了一份租赁模板合同,李某作为担保人,保证杨某会按照约定在工程结束后给付租赁款,双方达成协议。替友人偿还租赁款谁料工程结束后,杨某却一直未按约定给付租赁款,计某迟迟联系不上杨某,于是起诉了担保人李某。李某讲究诚信,觉得朋友杨某应该是遇到了难处,毫不犹豫为杨某偿还了租赁款。然而,杨某得知后不但不领情,还拒绝给付李某代偿的租赁款。无奈之下,李某将杨某诉至扶余法院,要求杨某立即给付代偿的租赁款。扶余法院立案后,由三岔河人民法庭张丹丹法官承办此案。熟悉案件详情后,张丹丹觉得该案案情明了,当事人又是朋友关系,念及朋友情谊,遂决定主持调解。当庭调解在送达传票过程中杨某一直不配合签收......法官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了杨某的妻子,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当庭主持调解。调解当天,张丹丹从二人的友情关系出发,动之以情、释法明理,成功将二人的矛盾化解在庭前,杨某当日将所欠的租赁款全部给付完毕,双方和解,李某撤诉。以法明理帮农民工讨回“血汗钱”在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郭某与李某二人系合伙关系,二人一起做粮食收购、销售的买卖,原告杨某、王某、于某三人在二被告处打工搬运货物,双方口头约定按月给付工资。拖欠工资前几月工资款正常结付,之后被告与原告商量称最近手头有些紧张,双方达成协议货物搬运完工后再支付工资款。杨某、王某、于某三人完工后联系二被告讨要工资,谁料二被告以各种理由推脱,试图逃避。因二被告长期拖欠工资,三原告多次催要未果,无奈之下将被告郭某与李某二人诉至扶余法院。以法明理三岔河法庭承办法官王轶男收到该案后,首先联系了原告三人,因三原告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委托自己的妻子全权代理。王轶男详细了解案件具体情况后,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谆谆劝导,给被告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和权利义务及法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重视程度,希望被告体谅农民工维持生计的不易,让他们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经过承办法官王轶男一番耐心沟通,二被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立刻将拖欠的工资款全部给付三原告,三原告妻子均到庭撤诉,该案顺利终结。被告妻子也表示:还了你们的钱,我们也就放心了!这些虽是扶余法院众多案件中最普通的案件,但却是人民法庭努力撰写司法为民篇章的重要一笔。截止目前,扶余法院三岔河人民法庭案件调撤率已达60%左右,在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炊烟袅袅的村落,蜿蜒曲折的道路。人民法庭,既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也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它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缩影,也为人民法院默默撰写着司法为民的篇章。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8月04日
“乌兰图嘎”系蒙语,意为“红旗”,而前郭县人民法院乌兰图嘎法庭就如同深植群众沃土上的一面鲜红旗帜,传承着党的红色基因,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田间地头践行初心使命,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乌兰图嘎法庭辖区有9个乡(镇、场),共58个村、187个自然屯,总面积达2083平方公里,虽然仅有一名员额法官及四名书记员,但在法官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和结案率多年位居前郭法院前列,法庭多次获得省、市级集体荣誉。‍特殊的交通事故案乌兰图嘎法庭大力推进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2020年7月,乌兰图嘎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苗某、朱某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赔偿纠纷,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将矛盾化解在诉前,节约了司法资源。交通事故认定2015年4月,朱某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将苗某撞倒,前郭县公安局做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为:朱某负事故主要责任、苗某负次要责任。朱某余款未给付事故发生后,苗某被送至前郭县医院检查并于次日转至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经前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出面协调,双方就赔偿达成协议:朱某分两期给付苗某医疗费及其他费用共计人民币20000元。因朱某在支付6000元后余款逾期没有给付,故苗某诉至法院,要求朱某按协议约定支付剩余赔偿费用14000元。走访调查接到案件后,乌兰图嘎法庭法官决定到朱某家走访了解情况。通过与村邻沟通得知:朱某家境贫困,一家住在政府建设的地震房中,孩子也尚在襁褓。因疫情影响朱某夫妇不便外出打工,家庭没有收入来源,生活主要靠在外地打工的母亲和村里的亲属帮持。法官调解了解到详情后,办案法官找到苗某沟通,苗某对朱某家的情况表示理解,并同意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法官详细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和难处,细致演算赔偿金额,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及家属就赔偿金额提出方案,引导双方当事人互相理解,提议仅对在医院的实际花销予以赔偿,其余费用予以放弃。双方达成一致最终双方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朱某当庭一次性向苗某父亲给付苗某剩余医药费5000元,双方之前私自达成的协议作废,当庭握手言和,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于大爷的赡养纠纷案使当事人息诉服判,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是乌兰图嘎法庭孜孜以求的目标。初次来访的于大爷5月17日,于大爷一早便乘坐客车来到乌兰图嘎人民法庭,咨询关于已经判决完毕的赡养纠纷案的一些问题。法官耐心倾听于大爷的问题并予以一一作答。答疑结束后,法官得知其错过了返程的客车,便同干警一同将老人送回了家中。二次来访2021年的6月中旬,于大爷在其孙子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乌兰图嘎法庭,称自己的吃饭问题没法解决。通过交流,法官得知近半年来老人一直都由其子女轮流做饭照顾,现在他想归到四儿子家中,但大儿子却一直横加阻拦。于是法官决定与于大爷的子女们约定时间一起去村上,会同乡镇司法所、村委会一起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6月22日,法庭的法官干警同乡镇司法所及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就赡养纠纷展开调解工作。调解于大爷表示自己不想去其他子女家,就想回到四儿子家中,自己的土地也自然交由四儿子耕种。然而大儿子却要求在分割去世母亲的遗产前提下,才能同意父亲的土地交由四弟耕种。经过多方近五个小时的调解,于大爷的大儿子最终同意父亲的意见,赡养纠纷得到圆满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乌兰图嘎法庭将继续扎根群众沃土,深植为民情怀,续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8月04日
笃行不离基层,落槌讲理言情;万公顷辖区办案,百余案解纷获偿;美语溢词现。无暇田间享受,终日两地奔波;化解百姓纠纷事,赢得赞誉当世名;笑对青丝见。一首《破阵子·为基层法官赋敬词以寄之》,展现了基层法官的别样风采。他们,穿梭于田野与法庭之间,用温情与专业化解了一座座“冰山”,他们,寄情于被告与原告之间,用明理与释法扑灭了一座座“火山”,而为基层法官们遮风挡雨,让他们得以施展才华的场所,便是——基层人民法庭。悠悠法庭情,漫漫接续路在长岭县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中,有这样一个法庭——巨宝山人民法庭。1958年,它“诞生”了。自此,一代又一代的法官干警,在它的“庇荫”下,留下了一日复一日工作的印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坚守的故事。再焕新庭颜,今朝更好看从2020年4月,巨宝山人民法庭“回归”工程的启动,到2021年4月巨宝山人民法庭的修缮完工、正式揭牌,一年的时间,这个基层法庭完成了“提档升级”与“新颜再焕”,科技法庭拥有了完整配备,现场庭审实现了同步直播。从此,筑起了服务群众的坚固堡垒。铁肩挑重担,俯首为人民栉风沐雨基层路,匠心坚守深耕途。在法庭驻扎基层后,法官赵瑞主动请缨,只身下到巨宝山人民法庭,用85后的俯首耕行,诠释了司法为民的真谛。用法律人的温情严谨,落实了在家门口定分止争的法者誓言。一个个案结事了的案件,定格了赵瑞埋首基层法庭的近百个日日夜夜。对他来说,5点不下班是常态,调解持久战是常事。只要最终能看到双方当事人满意的笑脸,就一切都值得。沧海之一粟,见微而知著2021年7月8日,巨宝山人民法庭审理了一起身体权纠纷案件,这起案件的原、被告本就是“旧相识”,双方一同在外地打工期间,被告曹某将原告刘某推倒致伤。这一推,推出了十级伤残。为了帮助这对原本的工友“破冰”,赵瑞不断地以情释法、借法明理,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冰释前嫌”。被告曹某当场决定去银行取款,并当庭给付赔偿款58000元。类似的案情、别样的纠纷,周而复始、循环上演,不变的唯有稳如磐石的田间法庭与安之若素的基层法官。作为基层法院中的“基层”,“接地气”的巨宝山人民法庭,立起了以法育人的“金牌匾”,架起了邻里之间的“连心桥”。“办实事”的人民法庭法官,当起了抽丝剥茧的“探案官”,成为了纾困解结的“调事员”,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人民法庭将继续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以“小法庭”展现“大作为”,画好司法为民的最大“同心圆”。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