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徐丽娜 乾安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做得好一点,做得再好一点。”大学毕业考入法院,十年时间,徐丽娜从法官助理到为百姓断案,她将青春的热情挥洒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在两年的法官生涯中她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为百姓解决着不平凡的事儿。“搭”钱的法官“案件的胜诉与败诉是以法律为准绳,但温暖是靠爱建立起来的。”在徐丽娜审理的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将养子告上了法庭。十岁时李某母亲改嫁,李某随母亲与继父共同生活,母亲过世后由继父抚养。老人将养子视如己出,抚养成人,现已成家立业,但老人却一天天老去,失去了劳动能力,由于赡养费金额达不成一致,无奈之下,老人将养子诉至法庭。老人坡着脚,拄着拐杖坐入原告席,“当时我的心是一紧的,但我知道我是法官,要严肃公正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庭审过程中,老人几度哽咽,双方各执一词,庭审过后,徐丽娜找到双方当事人,对养子进行了说服教育,也陪老人聊了聊,因为她知道平时老人一个人生活,找个人聊天也是件难事儿。老人走的时候,徐丽娜拿出200元钱给老人,老人不肯收,最后徐丽娜硬是塞到了老人的衣服兜里,告诉他腿脚不方便,打车走吧。“老闺女,你这哪像个法官啊,一点也不严肃,这么有亲和力。”一声老闺女道出了老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表达,在连声道谢中,老人离开了法院。这只是徐丽娜为当事人“搭”钱的一个小缩影,在审理的案件中,她总是能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着想,让当事人在案件的纠纷中体会到法律的温情。普法“专业户”“谁执法,谁普法”。在乾安法院有这样一个惯例:普法宣传找徐法官。徐丽娜成了普法宣传的“专业户”。送法进社区、乡村、学校,又或者是公益模拟法庭,总是能看到徐丽娜的身影。在外人看来,一般的案件,开庭时间不过一两个小时左右,开完了庭就没什么事儿了。但其实一个法官,每天除了开庭还要做调解,还要看案卷,还要研究判决……徐丽娜的日常工作也是如此,但她还外加了一份常态性工作,那就是普法宣传。在普法工作较多的时候,一般她都是安排上午开庭,下午外出普法。普法活动最多的一个月,她在22天的工作日里,外出普法13次。在一次送法进乡村的普法活动中,其中一位村民向徐丽娜咨询法律问题。村民张某和其弟因对父母的赡养费问题产生了很大分歧,其弟弟以生活困难,且从小就有残疾为由不仅不照顾父母,也不给赡养费,两家现在关系很僵。了解情况后,徐丽娜将两家叫到了一起,对双方进行了说服教育、释法明理。经过徐丽娜的耐心调解,最后哥哥表示并不是想让弟弟给付赡养费,只是气不过,以后也不会要求弟弟给付赡养费,但要求弟弟逢年过节给父母买点礼物,偶尔接父母照顾一下,弟弟也表示同意。一件家庭纠纷,在一次普法宣传中,在徐丽娜的调解下得以平息,这是让纠纷止于诉前的一次努力,同时也是源头化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小步。在调解中她会用一个平凡人的身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劝说,在面对当事人想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好处的时候,她也可以义正言辞地拒绝。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3月10日
宋小磊 长岭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我是一个自带强迫症,敢较真儿的法官”。实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是最好的保护色。7年前,她初来乍到,标准的小圆脸略显稚嫩,大家亲切地喊她“小磊”。7年后,她化身结案小快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速裁法官。乘勇敢之风,破无畏之浪。她是宋小磊。三十而立 为者将成,行者常至2018年,宋小磊的30岁如期而至。入院的几年时间,她在研究室负责司法调研、信息宣传等工作,操翰成章、笔底烟花。形势发展需要学习,知识更新需要学习,执行政策、法律需要学习……开展各项工作都需要学习。不同于心浮气躁的30岁,她常说:“写材料、搞宣传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清苦”。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兢业奉献,执着进取。她负责研究室工作期间,长岭法院获评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她个人先后获评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次、优秀公务员4次,并记个人三等功1次。三十而励 知者不惑,勇者不忧2019年,宋小磊顺利通过员额考核,进入长岭人民法庭。独立办案的第一年,庭长姜跃辉对她撰写的每一份判决书仔细把关,逐字逐句地调整修改,从文字规范、事实查明到争议焦点的归纳和论述裁判的理由,被‘虐’的体无完肤,但收获的却足以受用终身。在长岭法庭工作期间,她由“问题少女”不断向“数学家”进阶,法台前、书桌前,必备计算器,随手抄起来便噼里啪啦一顿算,手机自带的计算器荣登她最爱用的软件TOP3。而后,各种明细信手拈来。一年时间里,她办理近300件案件无一错案。“我是一个自带强迫症,敢较真儿的法官”。这是宋小磊给自己的定义。适逢机构人员调整,宋小磊扛起了速裁审判团队这个重任。平日里的小磊法官宛如清扬、柔情似水,但在法庭上谨言慎行、“面若冰霜”,盖因公堂一言断胜负,速裁案虽小却有着法治大义。团队流水化作业,高速运转,诉调对接,多轨并进。在宋小磊看来,她的快速成长得益于速裁团队优秀的集体,这是一个女同志占比超过90%,能量值爆棚的“女团”。她们携手同行、互帮互助、共同拼搏。三十而利  仁者不惧,谋者不露2020年,来势汹汹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她转换审判思路,开启了“多元调解+速裁,战疫在云端”的新模式。她受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王某因多次拖欠买手机、修手机费用,被当地个体工商户起诉至法院。立案后,宋小磊多次前往被告家中走访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作为家中经济来源的主力,被告人王某却意外受伤,瘫痪在床一年有余,对于所欠款项,王某表示自己目前无劳动能力,无法立即偿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考虑到王某处境,宋小磊多次与原告沟通,希望能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维护同乡情谊。正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宋小磊遂组织召开远程庭审。开庭当天,王某不停搓着双手,说话吞吞吐吐,无时无刻不显示着他的紧张局促。庭审中,宋小磊围绕诉讼请求、归纳争议焦点、查明案件事实等方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庭上原告考虑被告实际履行状况,做出让步,同意被告暂缓还款。最终该案以和解方式结案。从研究室、长岭法庭再到速裁审判团队,正是有了这一路的锻炼,才成就了宋小磊的三十岁,自律且优秀,温柔且坚定,知足且上进。直挂云帆,乘风破浪的她,未来无限可能。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3月10日
那春菊 前郭县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我从始至终遵循的工作原则就俩字儿——‘认真’。”2008年,那春菊来到前郭县人民法院工作。从一个对审判管理业务懵懂的“小白”成长为“业务骨干”,这种蜕变离不开她对待事业十几年如一日的踏实认真和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我从始至终遵循的工作原则就俩字儿:‘认真’。”那春菊说。那时,那春菊刚刚接触审判管理业务,种类繁多的指标数据及陌生的网上操作系统弄得她一头雾水,与她一起工作的两位同事因病请假,科室各项业务都落在了那春菊一个人肩上。“那时候,我对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的操作还不熟悉,就自己一项项琢磨,不懂的东西就多查、多学习,慢慢的这些业务我也就都熟练了。”现在那春菊每天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前郭法院各项指标在全省排名的具体情况,并将其分为“重点提升指标”、“需要跟进指标”和“重点保持指标”三类,根据前郭法院各项指标的现状及省法院指标要求制定相应措施。对于临近审限的案子那春菊都会及时与法官沟通,督促结案,也正是这种“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督促,前郭法院的“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一直保持在100%。为了提高庭审直播率,那春菊为每个法官规定了具体指标,并对直播率低的法官采取相应的扣分机制,这样的监督措施使得前郭法院的庭审直播率每年都排在全省前列。在文书上网、电子送达、文书笔录公开等工作启动伊始,很多法官一时之间还不适应。那春菊便积极与法官进行沟通,通过录制视频教程等方式推广网上操作流程,通过不断努力,彻底扭转了法官的传统办案思维,由只靠纸质卷宗办案、结案,转变为网上办案、电子法院办案,法官开始适应了新的工作方式,前郭法院也逐渐地实现了上述指标的全市领先。发现有的法官指标落后时,那春菊就积极与法官与书记员进行沟通。她说:“沟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更容易,我常常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接受怎么样的说话方式,我会喜欢怎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那春菊始终认为审管办不只是负责监督的部门,更是负责服务的部门。法官或者书记员在结案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她都会热情地帮助分析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积极与上级法院沟通,与同事、领导协商,马上处理。“现在一到考核节点的时候很多法官都会积极主动表态,是否达到预期指标,如果没达到,自己还可以再尽量多结几个案子,有的法官为了尽快提高质效,还会主动加班加点,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常常被大家这种努力的精神深深感动。”那春菊说。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3月10日
吕相峰 扶余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在神圣的法律面前,我们应当存有敬畏之心,也应该承担起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身披法袍,手持法槌。她敲下法槌的同时,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代表。当前,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出台,给行政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相峰,作为一名巾帼女法官,她勇撑“半边天”,以虔诚的心灵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化解矛盾。生活中,她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应对新出现的各种类型行政案件。工作中,在保证案件审判质量的同时,她积极通过案外调解的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以案释法 精心指导2019年10月18日,因某小学未给本单位的校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扶余市某局决定,对该小学违反劳动保障法的行为依法作出罚款2000元的处罚。处罚决定送达后,该小学在规定时间内未起诉、未复议也未履行处罚决定,于是扶余市某局向扶余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项罚款。在充分了解案件详情后,吕相峰首先结合案件卷宗掌握的基本材料,对被执行的某小学法定代表人某校长进行电话询问,该校长承认未给本校校工进行社保登记,并且也收到了扶余市某局的处罚决定,因为不懂法律规定,以为不履行处罚决定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没想到会被起诉到法院。经过电话释法后,该校长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吕相峰遂通知双方当事人共同到扶余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进行面对面协调化解。在吕相峰的指导下,人民调解员李万海在扶余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通过面对面调解的方式,对双方进行耐心的释法明理和调解工作,该小学认识到了不给员工进行社保登记行为的违法性,以及不履行处罚决定将要承担被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表示愿意主动履行扶余市某局对其做出的处罚决定,马上缴纳罚款,无需强制执行。最终,该案通过调解的方式得到圆满化解。调查调解 见招拆招2019年6月16日,被执行人陈某在扶余市肖家乡某某村东水泥路南,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随即扶余市林业和草原局对陈某处以行政处罚。处罚决定送达后,陈某在2019年7月11日交纳了罚款,却迟迟不履行处罚决定第一项恢复林地原状的义务,故扶余市林业和草原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处罚决定第一项内容,恢复林地原状。扶余法院立案后,作为案件的承办法官,吕相峰本着诉源治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工作理念,通知陈某与林草局至扶余市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调解此案。经法官询问,陈某对占用林地盖锅炉房的事实无异议。但述称,该厂房已抵押给松原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和担保公司协商后才能决定是否拆除。吕相峰随即电话联系担保公司讲明案件经过,释法明理,担保公司听了吕相峰陈述的案件利害后,表示愿意主动将占用林地的70平方米厂房拆除。2020年6月18日占用林地的部分房屋被拆除完毕,吕相峰与林草局工作人员、担保公司人员再次来到现场,经实地勘查,林草局工作人员认定案涉土地已经达到了恢复林地原状的标准。因处罚决定已全部履行到位,故不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最终该案通过诉前调解机制,得到了实质化解。吕相峰的职业生涯,代表着不计其数、默默奉献的女性法律工作者,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法院审判工作源源不断的注入力量!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3月10日
李铭 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我对我的同学说,我妈妈是法官,他们都羡慕极了!”女儿的话,是李铭最大的安慰。从书记员到代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副庭长,是李铭的21年工作历程。这21年来,李铭承办的案件大多是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事侵权等,她就像“调和剂”一样,穿梭在她所审理的每一个民事案件中。2015年,李铭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是养母与养女,同时又是姑姑与侄女的关系,双方因各种琐事反目成仇,对抗激烈。老太太甚至在法庭上手指国徽怒骂:“你们不是人民法院么?你们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么?我就是人民,你们就得判我赢!”李铭深知,为了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纠纷,调解是最佳途径,通过多次的沟通、劝解,双方终于和解。直到现在,李铭依旧记得最后下发调解书时,母女俩满面笑容的携手而来,老太太更是拉着她的手亲切地称呼她“孩子”……在审理大量民事案件后,李铭总结审判经验,发现裁判文书制作是审判工作的突出重点,在借鉴兄弟法院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李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更加注重证据与法律适用在裁判文书上的体现,使裁判文书更言之有物、立之有据。在李铭审理的一个案件中,当事人之间矛盾激化,庭上庭下多次闹访,李铭与同事们通过多种方式都未能促成双方的和解。李铭经过反复斟酌,决定将此案当成典型案例,从事实到法理、从证据采信到法律适用,在裁判文书中对案情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刚接到判决书时,败诉当事人还愤愤不平,但在详细阅读后最终息诉服判。李铭对于裁判文书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赢得清楚、输得明白,让每一份判决书都有理、有据、有法、有节。2017年,李铭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从立案初至开庭,双方当事人就子女抚养问题矛盾十分激化,女方声称如果不能获得子女抚养权就直接跳楼,男方则威胁如果女方敢抢走孩子就谁也别活了,双方的抚养条件并无太大差异,如果直接判决也无不可,但李铭没有。她察觉此案如直接判决可能存在重大隐患,所以与同事们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数十次的调解,在多次调解都均未见成效的情况下,李铭决定走访双方的亲属、所在地村委会及当地派出所,通过无数次对当事人双方走访、电话沟通和面对面的交谈,终于达成了双方一致认同的调解协议。“我家亲戚是领导”、“绝不让你好过”、“小心扒了你的皮”,自从事审判工作以来,李铭始终在清贫中坚守对法律的信仰和热爱,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虽然在审理过程中,收到过很多电话、短信威胁,但她从来不为所惧,都依法对案件进行了裁决。民事法官的职责是要运用法律的武器,引导或规范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为了更好地履行法官的职责,面对案多人少的审判现状,李铭多次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审判任务。无数次答应女儿陪她看电影、陪她玩,却一次又一次失约……但是,作为头顶国徽、身披法袍、肩上担负光荣使命的法官,她只能选择做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妈妈,你今晚还要加班么?”“嗯,加班。”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3月10日
3月9日上午,临江市人民法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最高院、省委、白山市委、临江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精神,对开展教育整顿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体法官干警参加会议,会议由党组成员、副院长于晓东主持,党组书记、院长王伟世做动员讲话。 会上,党组成员、副院长于晓东同志传达了中央、最高院、省委、白山市委、临江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会议精神,使全体干警认识到开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党组书记、院长王伟世就如何开展好全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为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进一步清除我院顽瘴痼疾,努力锻造一支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的政治铁军。二是弘扬英模精神,强化执纪问责,全面贯彻落实好队伍教育整顿各项工作任务。要对标总体目标要求,坚决完成“四项任务”。要把党史教育贯穿始终,筑牢政治忠诚。对于害群之马,要敢于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要找准“病因”,抓好整改。要弘扬英模精神,筑牢干警初心使命。要对表方案实施计划,严格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分层次、有步骤、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认真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政治站位。持续开展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要深入抓好问题查纠,确保整治取得成效。要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活动精神落地生根。要强化统筹协调、与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做好结合。要强化宣传、充分发挥好舆论优势。将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新变化、新成绩,及时展示出去,让人民群众更直观、生动的了解法院新变化。

王伟世强调,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深远。希望全体干警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坚决迅速的行动、扎实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活动开展,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3月10日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临江市人民法院开展“安全消费•幸福生活”为主题的“3.15”普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到临江市大栗子街道进行普法宣传。 此次宣传活动,结合《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消费者权益、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多方面,为广大群众进行了详细的宣传讲解。 活动中,老年咨询者较多,干警们耐心细致为老人家们解答问题,以现实案例为依据,提醒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警惕消费陷阱,防止上当受骗,一旦出现消费纠纷,一定要及时拨打投诉电话进行维权。大爷大妈们对此次普法活动表达了谢意,“你们讲的法律知识真是太实用了,而且一听、一看就懂,以前总以为维权很难,离我们很远,但现在我知道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以后遇到了侵权的事,我们也知道该咋办了。”一位大爷高兴地说。  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的宣传与讲解,不仅有效倡导企业诚信经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更加促进市场秩序不断净化,助力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法治化消费环境。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03月10日
王波 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穿上这身法袍,我就自动变身成‘女超人’了。”王波笑着说。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20余年,王波从基层法院的书记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从文字综合、监察、执行再到刑事审判工作,铸就了王波屹立不倒的人设——“女超人”。2020年12月21日至29日,松原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中瑞盛世涉嫌非法集资诈骗一案。作为案件承办人,自该案立案后,长达10个月的时间,王波开启了“5+2”、“白+黑”的加班模式。从接手案件开始,她争分夺秒地整理卷宗,研判案情,开庭当日,装满了整整37大箱的1300多本卷宗被抬进审判庭。这些卷宗,是被告人的罪证,是受害人的希望,更是王波10个月的心血。近年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打虎拍蝇”的职务犯罪、金融治理中的非法集资案件集中“暴雷”,使刑事审判案件陡然增加,“涉黑涉恶”和非法集资案件的特点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涉及罪名多、证据繁多、事实复杂、卷宗以百本起步、审理周期长,但因事关群众利益,为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和最大化保护群众利益,需要尽快审结。每个刑事法官都知道,分到手的每一件“涉黑涉恶”和非法集资案件就是“中了彩票”,因为这两类案件的急剧增多,大家“中彩票”的机会接二连三,心头“压力山大”,同时还要办理其他常规案件,意味着要放弃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要加无数的班,头脑中除了案情,就是思考如何让案件办理效果更好……2018年以来,王波在开展常规审判工作和庭室工作的同时,审结了“涉黑涉恶”案件5件,审理非法集资案件6件。虽然每件案件证据浩繁,但她却总是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常说,刑事审判,承担着惩恶扬善的大任,但同时又关涉人最宝贵的自由,甚至掌握他人的生死大权,一点不能马虎,既要查好事实,把好证据关,还得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加班到晚上九点以后已然是她的家常便饭,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她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导致脑供氧不足,经常头疼、呕吐,但她总是简单吃点药缓解不适,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曾经的王波,是一位说话低声细语、办事慢条斯理的温柔女士。现在的王波,变成了一位说话快言快语、走路带风的飒爽女汉子。因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在家庭生活中,王波变得“存在感”极低:看望母亲变成了“顺道”,陪伴孩子变成了“抽空”,答应孩子的一日三餐变成了“外卖”,甚至因为工作,和爱人变成了“异地恋”……谈起这些,泪水湿润了她的眼睛,她说最愧对母亲和儿子,可对于家庭的欠缺,她却也只能默默放在心里。在王波心中,正义的天平未曾有一刻倾斜过,但家庭和事业的天平,却一直是大幅度倾斜的。“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必然要接受‘断舍离’,当我法袍加身,坐于法徽之下时,我就只是一个守护公平正义的‘女超人’”。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0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