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多亏您耐心宣传新契税政策,我享受到了11000多元的减免优惠。”不久前,市民吴先生专程打电话向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四级主办胡惠东表示感谢。佩戴着“志愿红先锋队”袖章的胡惠东(中)指导年轻同事办税。硚口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一间办公室门牌上写着“税务蓝·胡惠东志愿红先锋队”。胡惠东平时接待的不仅有来咨询的办税人,还有来取经的武汉税务“后浪”。一摞资料递到办税窗口,“我们想办理优惠备案”。胡惠东佩戴“志愿红先锋队”袖章,耐心细致指导年轻同事闫瑾。当发现材料有缺,闫瑾为纳税人详细列明了材料清单,并在便笺上留下联系方式,一声“有问题随时找我”让纳税人满意而归。胡惠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武汉市最美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26年,累计服务时长达数千小时。他的志愿精神感召了越来越多的税务干部加入志愿队伍。2023年2月,在武汉市税务局推动下,以胡惠东的名字命名的“税务蓝·胡惠东志愿红先锋队”正式成立。先锋队通过“1+4+N”的建队模式,打造1支能担重任的武汉税务志愿服务先锋突击队,建强税务妈妈团、胡惠东文明实践团队、李桂平工作室、党员红之队等4支特色品牌队,带动23支覆盖武汉税务全系统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汇聚了2000多名志愿者。他们用百余场税收宣传、爱心帮扶与文明实践,用心用情织就武汉税务志愿服务网。“志愿薪火相传的秘诀,在于让年轻力量奔涌不息。”胡惠东介绍,武汉税务志愿服务小分队中有一支名叫“硚见未来”的生力军,由16名“95后”与4名“00后”组成,他们将办税服务延伸到社会实践,在“税润童心”活动中播撒纳税光荣的种子,在公益集市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税法深入人心,在长江文明馆大力宣讲守护大河文明,在武汉植物园以科普教育践行和推广环保理念……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加入志愿服务行列,胡惠东感慨:“志愿服务无处不在,只要愿意都能作为,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伙伴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社会的认可,特别是看到这份‘志愿红’在年轻人手中接力传递,我觉得这是最温暖、最有价值的事。”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责任编辑:杜洵 肖露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6月27日
一周的时间又过去了,这周我们学习“积善之方”中屠康僖公及包凭的故事,我从中认识到了真心行善的重要性:只有真心行善,才能积累善功德。真心就是大公无私,一心为他人考虑的心,没有自私自利。老师一直强调要改过,那改过从哪里改起呢?就是从去除私心开始。以前,我觉得自己的私心没有那么严重,现在仔细观察,发现自己的私心真的很重。从早到晚几乎每分每秒都有私心,都以“我”为先,主动考虑他人的时候很少。比如早晨闹钟响的时候,心想:再睡一会儿,太困了。但凡有这样的想法,都是考虑自己的身体,考虑自己的情绪——考虑的全是自己,这就是私心。早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孩子起晚了或磨蹭,自己就会不停地催促他、唠叨他,看似为孩子好,细分析还是因为自己怕麻烦,怕迟到了被老师说,怕路上堵车,想到的还是自己。有时候丈夫上班,我就会让丈夫送孩子,如果丈夫能送而不送的时候,自己就会产生抱怨心。这是因为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了抱怨。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想一想,这一切全是私心、恶念。如果不改过,我们一天都是泡在恶念之中,长此以往,恶会愈积愈厚。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一天的经典,听一天老师的课,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未必能记住白天学习的内容,而看电视时,即使只看一集两集,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也会出现电视的画面,这就说明生善念难、保持善念也很难,但是生恶念、生妄念极其容易。所以想要去掉自己的妄心,去掉私心,一定要下功夫。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不踏踏实实跟老师学习,我们是不会有一丁点儿进步的。今天是周日,听说康老师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奔赴百人千场的论坛为大家演讲授课。老师已经六十多岁,还不辞劳苦地为大众服务,老师的那颗心真的是大公无私,是真正地为大众考虑,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不能彻底改掉毛病习气,不能约束自己的心念,既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老师给我们创建的,这么好的学习平台。人不知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忘失了感恩心。没有感恩心,就不会生出无私的心。我们要念念不忘老师的恩德,记住父母的恩德,记住周围人给予自己的一切。没有父母、老师,没有丈夫、儿女,没有身边的同修们,自己是很难进步的。老师说过,余生不干别的,就是要报恩。学生一定牢记老师的话,以师志为己志,坚定前行!感恩老师慈悲授课,感恩大家,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在反复聆听心觉老师分享的过程中,就像有人将我的心防层层剥开。随着每一次倾听,那些让我痛苦的根源逐渐清晰浮现。回头反省,才发现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任性、很忤逆的人。34岁之前,被妈妈管着,虽然行为上守规矩,但心里始终是任性、我行我素的。那时心里只有自己,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别人不顺自己的心就会恨得咬牙切齿,就会发脾气,可以说怨恨恼怒烦充满心中。因为爱生气,12岁之后我的身体就开始不好了,但当时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34岁那年,因为母亲生病,我才把所有的心思转移到母亲身上。那时,我时时考虑的是妈妈的需要,不再天天想自己。两年后婆婆又生病,我又开始全身心照顾婆婆。那几年虽然很累,但因为整个身心都在妈妈、婆婆身上,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所以,情绪变得好多了,不那么爱发脾气了。再到后来经历了生离死别,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心态比从前平和了一些。最初接触到传统文化时,因没有老师指导,我学得很肤浅,认识不到位,进步很慢。加上心性太差,所以自己的表现是好两天,歹两天。为此,先生都被我的反复无常折磨坏了!传统文化再好,他都不敢接受了。其实自从婆婆去世,生活回归正常后,我的心思就又回到自己身上,退回到老路上来了。从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到现在,我依然以自我为中心,只不过通过学习懂得了珍惜,不再像以前那么刻薄了,也不再那么怨恨世界。但是因为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距离爱别人、理解别人还差很远。来家校社学习后,我第一次觉察到了任性是我痛苦的根源。老师讲要听话,我就跟听到被绑架的感觉一样,内心非常排斥。但还是认识到,我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惯着自己,而是要管着自己了。可是这颗心太自私,太自我了,我认为的“管”自己,实际上还是很放纵的状态,只是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举例来说:自己在意的事,大小都当回事,而别人的事转头即忘,甚至连孩子的事都不放在心上,心里只有自己;自己做的利益他人的事,也都是以自己想做为前提,心念一直在自己身上。老师说关注自己就是最大的私。还有看人毛病的心特别强,小时候明着闹,长大了面上装得挺随和,心里却始终盯着别人的毛病。这几天儿子放假在家,看着他横躺竖卧的,也不知道为学习着急,而且上高中住校后越来越懒……想着他这些毛病,嫌弃厌烦的心就出来了。这次我没有压制自己的情绪,儿时心里不顺就恨得咬牙切齿的那个劲儿在不断往上冒,对孩子反感透了,一眼都不想看他。这种滋味,实在太难受了。突然,我体会到,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就是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带给别人的感受!不能再这么自私了!通过这次体验,我对妈妈的态度又有了转变。儿子带给我的难受,就是当年妈妈面对我时的感受。我才知道,不是妈妈强势,是我太任性自私了,妈妈让我做的都是我的本分,是应该做的,我却很不情愿,还怨妈妈。还有,我看到了妈妈比我有爱心,当年我的表现还不及现在的儿子,但妈妈还那样疼我、爱我。而自己现在根本容不下孩子,满心嫌弃厌恶。就我这样的心,还想要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配我绰绰有余了。如果自己不改过,拥有这样的孩子的福报都得让我消耗没了。通过心觉老师分享,我还认识到我父母和婆婆的离世都是因为我太恶劣了,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恶念,往家这个池塘里注入毒液,把我最心爱的人都毒死了。我就是家里的毒瘤!我以前不仅不承认,还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功臣呢,但是这回我看清自己了,这个忤逆不顺的性子就是我痛苦的根源,一定要铲除它。通过与儿子相处,我体会到,孩子总是得到的太多太多,而他能为父母干得其实很少,即使有报恩的心,也做不了多少,更别说没有报恩的心了。所以活着就要报恩,这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事。同时,我也体会到忘恩负义的罪为什么那么重的原因了。从前觉得自己想咋样就咋样是幸福、是尽情绽放,现在认识到怀着报恩的心去奉献,就是在天地间最美的绽放。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尊敬的康校长、王校长及各位老师:大家好!经过这七天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又有了新的成长。尽管跟随二位校长学习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但直到今年,我才真正沉下心来,学会用心体悟。尤其是这次七天封闭班,我每天都像捡到宝贝一样,努力吸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我深切感受到,老师待我们学员,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甚至像对待孩子一般,关怀备至,唯恐我们学不好、吃不好、睡不好。二位校长花甲之年,却仍每日为我们学员、为孩子们,为弘扬传统文化,不辞辛劳,只盼望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今生得遇二位校长和所有义工老师,我深感自豪。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人活一世,不能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而应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学习之前,我以为有好工作、多赚钱、过上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生活,便是有价值、幸福的人生。但学习后才知道并非如此。毛主席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而非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我们的内心应装更多的人。老师说,由于传统文化的断代,几代人未接受圣贤教育,不懂做人的道理与因果,还受西方文化影响,追求自由、享受,与孩子相处也失去原则。我们实在可怜,每日错知错行却浑然不知,还自以为光鲜亮丽。今生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我定要紧紧跟随,不懈怠、不放松。老师教导我们,要孝亲尊师。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这份恩情此生难报,我们应如照顾婴儿般细心耐心地对待父母。而老师拯救我们的慧命,我们要感恩老师,以师志为己志,听从老师的教诲,与老师一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事不顺,皆因不孝” ,找回 “善心” 需从孝顺父母开始,报答他们的深恩厚德。以前我以为给父母买东西、给钱就是孝,现在才明白,日常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若不善,也是不孝,这会让父母伤心难过。今后,我定要让父母放心、安心、开心地生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要每日学习明理,时常反省自己,不抱怨、不计较、不对立,多包容理解他人。遇到他人犯错,要用怜悯、恻隐之心帮助、关心对方,以宽恕之心原谅他人。衷心感谢二位校长以及所有义工老师。我也愿用后半生去照亮身边的人,随缘帮助更多人,让他们因我而感到温暖,让更多人学习传统文化并从中受益!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这周我和丈夫在沈阳小课堂学习《一日常规》,这两周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课堂上,老师着重讲解了为人处世应秉持的态度。就拿收拾家务来说,整理物品时要做到摆放整齐、物见本色、物放有序,这不仅是对物品的恭敬,更是爱的体现。当家中物品都井然有序时,整个空间都会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对待家人,老师教导我们要心平气和的沟通,用心感知他们的需求。遇到问题,先反思自身不足,而非指责抱怨,这份存心饱含着爱与尊重,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回想过去,我从未听过这些道理,对待家中物品随意放置,对家人也缺乏耐心,尤其对丈夫总是挑剔不满,家里时常争吵不断。我甚至觉得家家如此,便习以为常。那时的我一心扑在挣钱上,以为这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爱,却不知身心的疲惫与家庭的矛盾,是金钱无法弥补的。通过学习,我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过往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我渴望夫妻和睦、家庭幸福,于是开始践行老师所教。哪怕是一个塑料袋,我也会叠放整齐,放进盒子里。丈夫也积极配合,以往喝完随手乱放的水杯,如今都会归回原位。在共同践行的过程中,家里悄然发生了变化——争吵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安静与温馨。我们夫妻间也时常相视而笑,我们的生活在经历各种痛苦之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明白,留钱财给子女未必是真正的爱,传承德行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恩德。未来,我会继续跟随老师深入学习,相信在这份坚持下,我们的家庭定会愈发幸福美满,充满欢声笑语。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7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这周跟随老师学习《了凡四训》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其中的故事,让我对行善有了更深的思考。老师以徐父为例,教导我们行善需秉持真心,持之以恒,要有孳孳不怠、尽心尽力的精神。在开始做善事时难免会有疑虑,这是不明白道理的原因,要坚信善有善报。屠康僖公的善举令人敬佩不已。他行善时毫不考虑个人得失,主动将功德、功名归于上司。这不仅体现了他平日里根深蒂固的品德修养,更体现出他对伦常之道的恪守——懂得尊重与维护上司。老师常强调要“敦伦尽分”,做到这一点,便能摒弃私心,收获圆满的善果。屠康僖公救人于危难,又能维护上司尊严,与大多数行善为沽名钓誉,渴望他人赞扬的人截然不同,他积累的是实实在在的德行。反观自己行善时常存私心。昨天儿子参加高考,我想通过布施为他祈福。布施后填写接龙信息时,我竟纠结于署名:写儿子的名字?两个孩子的名字?还是我自己的?一番犹豫后填了孩子名字,却又忘了标注布施数目,直到晚上被统计老师提醒才发现错误。这充分说明,一旦私心作祟,行为上必然会出现疏漏,根源就在于布施之心不够纯粹,掺杂了名利私欲。故事中主人公们的善行之所以能感动鬼神,福泽子孙后代,皆因善心至真至纯。我们向他们学习,关键在于领悟并践行那份无私真善的精神。这几天我在外地陪孩子考试,因无暇静心听课、学习,内心始终感到不踏实。一边陪伴孩子,一边惦记着新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能否完成。老师教导做事要专心,反思自己的状态,正是没有做到“敦伦尽分”。“尽”意味着尽力、专注、一心一意,而我这两天做事三心二意,既未能全身心陪孩子,也没有专注于学习,导致诸事难安。应大猷尚书身处山中,听闻鬼啸仍镇定自若,源于内心坦荡无私。我内心不踏实,正是被私心杂念困扰——陪考带着私心,惦记课程出于私心,连担忧听课影响孩子休息也是私心。往后做事,我定当专注当下,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事;时刻审视内心,分辨是利人还是利己,哪怕是听课、学习,若存私心,本质仍是自私自利。感恩老师慈悲授课,也感谢大家的陪伴。以上感悟若有认识错谬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25日

小暑时节, 避暑养心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历书中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小暑时节已进入盛夏,恰逢在三伏天的初伏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气渐盛,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小暑节气养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今天就为你送上“小暑养生锦囊”!

 

古人认为,小暑有三候。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三候,鹰始挚。意思是说,小暑节气之后五日,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再五日,蟋蜂躲在墙壁上纳凉;又五日,鹰类开始捕食。

 

小暑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属于“长夏”。唐代著名医学家在整理注释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时,对其中《六节藏象论》的“长夏”注解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在《藏气法时论》的“脾主长夏”旁,其注解:“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这里的六月为农历六月,意思是指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的脾相呼应。由于这一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体在小暑容易出现胃口下降、口干口苦、疲倦乏力,烦躁失眠以及体重减轻等现象,文学作品中常常形容为“苦夏”。

 

小暑养生

 

饮食养生

小暑节气高温酷暑,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脘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故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

 

起居运动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但因气候炎热,耗能较大,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小暑节气就要做到“少动多静”,每天应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游泳、瑜伽也是极佳选择,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养性。

 

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忌烈日下运动,运动时刻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黑夜。

 

03、情志调摄

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人们靠的是通风、少动、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如白居易的《消暑》一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深知“烦夏莫如赏夏”,“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调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

 

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养生坚持心态平缓。小暑时节,气候酷热,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力,故而应该保持心态平缓。

 

穴位养生

 

天热除了补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这三眼“泉”,即涌泉、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

 

01

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会伤气伤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要注意滋阴降火。建议多按揉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即是穴。

 

操作: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大力气揉20次~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作用:滋阴降火,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

 

02

极泉:宽胸宁神

很多人在室外会感觉热的心烦,即便是回到空调房也不会很快平静情绪,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绪化。这个时候不妨按按极泉穴。

 

位置:位于腋窝的顶点。

 

操作: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钟左右;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宽胸宁神,调和气血,缓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情绪不稳。

 

03

阴陵泉:利水除湿

夏季湿气较重,一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不爱吃东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状。建议按揉一下阴陵泉。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穴。

操作:将拇指指端放于穴位处,按揉2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度。

 

作用:加强脾胃运化,利水除湿,调理三焦,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

小暑来到,如何避免暑气伤身?情绪波动怎么办?中医有哪些养生方法?权威解答来啦!

多地持续高温天气,需要注意哪些能够避免暑气伤身?夏天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从小暑开始,天气开始真正变得炎热,很快就会进入伏天,不仅高温天气多,而且愈加潮湿。在暑邪的影响下,人们容易感到烦热、胸闷、疲乏、胃口不好。这是因为暑邪有两个属性,一个是热邪的属性,容易让人烦热出汗、耗气伤津;另一个是湿邪的属性,湿性黏滞重浊,既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又容易在表,造成肌体困重、头重如裹。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要针对暑热和暑湿两个特点来养生。从饮食上来说,我们可以针对暑热的特点多吃清热益气的食品,比如绿豆、冬瓜、丝瓜、黄瓜等,这些食物性味甘淡偏凉,适合在夏季食用,有些苦味的蔬菜,例如苦瓜我们也可以适量吃一点,因为少量的苦味可以健胃燥湿;而像南瓜、玉米这些食物有一定益气健脾的作用,我们在炎热的夏季也可以既当蔬菜又当主食食用,补充消耗的气阴。从饮食禁忌上看,小暑时节,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阳气外浮而在内的阳气相对虚弱,而由于人们希望降温往往过食生冷,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过食寒凉,很容易造成寒湿之邪伤及脾胃;另外夏季高温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用新鲜清洁的食物。小暑节气与哪些脏腑的养护特别相关?传统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

        小暑节气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脏腑的养护,一个是心,一个是脾。中医理论中,心为君主之官,性属火,其气通于夏。在夏天阳气亢盛时,我们的心气也容易过旺,因此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甚至睡眠不好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基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讲,这些情况就更加常见。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建议在夏天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可以减少过度消耗体力,多静少动。同时,我们还要避免过度忧思,避免干扰耗伤心血。此外,在小暑时节,由于出汗过多,经常会伤及心阴,因此人们会出现胸闷、口干、短气这些症状,同时伴随疲惫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体弱人群如果出现这类现象,可以服用一些像生脉饮或者西洋参茶来改善这些症状。脾在中医理论中属土,喜燥恶湿,在时节对应上来讲,是通于长夏季节。脾的生理特点是主运化的,主身轻降浊,食物进入体内之后要经过脾胃运化才能够化生气血,濡养全身。在长夏时节,湿邪容易困脾,造成脾胃功能运化失常,比如,会出现消化障碍、腹胀,甚至食欲下降、腹泻等。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多服用一些健脾的食物,例如薏仁、山药、陈皮等。另外,我们要避免过食寒凉食物。非常寒凉的食物往往会伤及脾阳,造成寒湿内运。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呢?在高温天气,情绪确实非常容易发生波动,人们很容易心情烦躁。在夏季的时候,尤其是在小暑时节,我们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要避免过度消耗体力,避免在高温的时候进行一些剧烈的大汗淋漓的活动,因为大汗伤阳,尤其是心阳,容易造成心悸、心慌、胸闷的现象。另外,建议大家在气候温和时,比如早晨或者傍晚,可以选择一些体力消耗不那么大的行动,比如散步或者打八段锦这些活动,帮助气血流通。总之,夏季第一个建议是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来保证心神健康。第二点就是小睡安神。在一年里,阳气最亢盛的季节是夏季,一天之中阳气最亢盛的时候是中午。在夏季的中午,我们中医养生的观点是建议大家能够进行短时间的午睡,我们叫做“子午觉”。因为中午这段时间,11点到1点午时是心经当令,也是阳气从阳转阴的时间。这个时间内,如果我们能够进行短时间的休息,可以有助于收敛心神。如果没有条件午睡,我们也可以打坐、静坐,或者闭目养神,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收敛心神,使得我们变得平静。第三个建议,可以借助穴位揉按或者食养进行调摄。在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心情非常烦躁,甚至感觉到心慌时,我们可以通过揉按两个比较常用的穴位,一个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半握拳,中指所指的掌心凹陷处,揉按有酸胀感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另外一个穴位是内关穴,它在掌横纹上两寸,也就是三指的地方,在肌腱中间的凹陷处。这两个穴位有清心安神、养心安神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揉按穴位来安养心神。另外,可以通过泡饮一些药茶或者食用药膳来改善心情。比如在小暑期间,我们可以用一些药食同源,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饮,比如说茉莉花、薄荷来泡茶喝。如果是心火比较亢盛,比如总是心情特别烦躁,而且伴随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的现象时,我们也可以泡一些清心火的药茶,比如竹叶、莲子心。如果我们疲惫的感觉非常明显,总是提不起精神来,而且睡眠也不好,不妨用小麦、龙眼肉煮粥,帮助益气健脾,缓解精神不振的现象。总之,在小暑时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体质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来帮助我们度过小暑时节。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