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今天我们选取了王姓的家范代表,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会学到的重要人物——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先生的家规家训。浙东余姚,姚江两岸,历来人杰地灵,名门集聚,一幅范仲淹笔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的家园盛景图在此展开。宋室南渡期间,中原三槐王氏后裔纷至江南,其中有数支辗转迁居姚江之畔,姚江王氏由此发端。自明以来,这个家族名儒辈出,先后有6人被明清正史立传;三部清代《余姚县志》,皆以其先祖为明朝列传之开篇。姚江两岸也因这个家族的崛起从此“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这究竟是怎样的神奇,让这个家族在短短的两百年间声名鹊起,并从此名扬天下?穿越历史的镜头,一起追寻族中典范王阳明的成长足迹,答案或许就在那里。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他创立的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黄宗羲、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近代思想先驱们无不受其启发和影响。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高濑武次郎甚至将明治维新的推动归功于阳明心学的传播。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出身教育世家、状元名门的王阳明,在祖父王伦、父亲王华的教育影响下,28岁起随父同朝为官,后因直谏宦官刘瑾之害被贬谪贵州龙场,经历了宦海风涛,又身处荒蛮之区的王阳明,既反省了自己的遭遇,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了寻找最具深度的答案,他请人作了一副石棺,并进到石棺里面,作了一次“死亡体验”。有了这次站在死后的角度对于人生的体悟,他彻底领会了什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天地恒长,肉身易殒,财富是什么,荣利是什么,虚名是什么,死后的答案,全都出现在“龙场悟道”的觉醒之中。但是,这种体悟又是十分积极的。因为王阳明不仅想到了“死”的归宿,更想到了“生”的意义。“生”,就要做一些对得起“生”的事情,这才使“生”字不像“死”字那样虚无。“龙场悟道”使王阳明“死后方生”,并开启了他平定西南的戎马一生。‍‍王阳明一生坎坷。他从小以神童知名,但数次科举失利,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中举之后,走上官场,又因得罪太监刘瑾而险遭杀身之祸;即便在平定宁王之乱、达到人生巅峰之时,也因小人馋告而差点失去一切……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但走向内心的强大,要经过历练甚至磨难,王阳明就是最好的例子。王阳明小时候,堪称顽劣少年,各种记载中都有他行事乖张、屡遭殴打的故事。青年时代,他也一度迷惘,精神不知往何寄托,后人曾概括他年轻时的“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用今天的话来说,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痴迷求仙拜佛,喜欢打打杀杀,走了不少弯路。这种沉溺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也有很多与当年王阳明一般的同龄人,沉溺于游戏、追星、情色、金钱……但是很多人一直未能挣脱,一辈子沉溺其中,甚至成了悲剧的主角。龙场顿悟,使王阳明第一次清楚认识到“心”与“理”的融合。“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王阳明一介书生,却能立下赫赫军功,令后人称奇。他的军功,主要是“三征”,按时间顺序,先是以赣南为中心,跨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地,一举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继而在江西快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后人誉为用35天时间,平定了朱宸濠策划了三十年的叛乱;第三征是指成功讨伐广西思恩、田州以及断藤峡、八寨的叛贼。赫赫军功,正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最成功的验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么形容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一代大师钱穆也说,他最佩服的三个人,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这三人均文武双全。难怪阳明精舍舍长蒋庆感叹:王阳明是“行动圣哲”,阳明学是行动儒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口若悬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的,不知有多少人,但像王阳明这样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寥寥无几。而说到王阳明,就不得不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王阳明小时候是个调皮孩子,史料中有不少被父亲责打的纪录,少年时代,年少轻狂,也常被父亲呵斥。例如,他十五岁的时候,愤怒于叛乱四起、攻城略地,便跟父亲说:打算直接向皇帝上书,陈述对策,并请皇帝像当年汉武帝授权侍臣终军一样,给他“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王阳明父亲一听,怒吼起来:“汝病狂耶!书生妄言取死耳。”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有病啊?你找死啊!”王阳明被骂之后,不吭声了,老实读书。王华是个好父亲,对儿子在学问与道德方面一直要求严格,但并不一味禁锢儿子的思想,他为人坦荡真诚,急公好义,且有一副峥峥铁骨,不媚佞人。宦官刘瑾专权时,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此时正好王阳明得罪了刘瑾,于是这对父子双双遭殃。王阳明被贬往贵州龙场驿,王华也被迫致仕,但他回乡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父亲的这些美德,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阳明。“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早年时期便有如此信仰的王阳明注定了他后来非凡成就的一生。而其身后整个家族世代秉承的优教良规,促使他从小立志成贤,并成为他“以良知教子孙,以知行传家规”的思想之源。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对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其中《示宪儿》这篇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的家书堪称经典之作,整篇家书,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后来,王氏后人秉承了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形成了以“三字十二条”为代表的姚江王氏族箴,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除此之外,王阳明还把家规理念运用于社会教育,以家族历代传承的家规理念和毕其一生的心学研究为基础,向王学弟子们和西南边疆百姓广授教育树人之道,倡导文明礼仪乡风,被后人誉为“百世之师”。王阳明小的时候曾一度痴迷于象棋,以至到了规劝不止、学不思进的地步,他的父亲感到他有点玩物丧志,有一次一怒之下将棋子扔进了河里。从此以后,勤读书、戒游戏、做良士、成圣贤便成为王阳明毕生的追求。功成名就之后,王阳明才深感父亲当初的用心良苦,虽已是一代名儒,但盛名之下,仍时不时自嘲年少不思学业的幼稚,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特别看重族中子女学业的原因所在。在这里为大家摘录几段王氏家规。【原文】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吾惟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摘自王阳明家书《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释义】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我只是可惜小时候太顽皮学习不够刻苦,又没有老师朋友来好好督促我,所以到了中年,也没取得什么成就。你们应当吸取我年轻时的教训,抓紧时间努力,不要给自己的将来留下遗憾,就像我现在这样。【原文】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摘自王阳明《示弟立志说》【释义】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去浙东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王阳明故居瑞云楼是必到之所。故居前面,矗立着一尊明代大儒的威武石像,便是姚江王氏家族的杰出典范王阳明。走进故居,正堂前上方抬头可见“吾心光明”四字,既包含着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的心学悟道,也体现了王阳明临终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最后独白,更是对他毕其一生追求真理、心治家国的真实写照。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对今天的人来说,无法重复王阳明悟道之过程,但王阳明始终保持好学深究、追求真理的态度,在事上磨练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更值得学习的是:王阳明对自我内心的关照。“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王阳明的名言。是的,无论身处什么时候,无论外界有多少监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除了你自己。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在今天乃至未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源源不断启迪着世人,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路。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3日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题解杜甫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以这一首最为知名。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句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多好的雨水啊,它似乎知道季节的来临,当春天万物萌生之际便应时而发生。“好”字统摄全篇。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当万物需要滋润时,它便来了,故谓“知时节”,也自然是“好雨”。诗人采用拟人化的写法,将春雨写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喜悦之情形于笔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它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柔情地滋润万物,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这两句用拟人化手法,在无声之处,将雨的连绵滋润之态写得十分传神,把雨好、人喜写得含蓄而又生动。诗句不用“洒”或“落”,而用“潜”字,十分恰切形象,准确传递了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评价说:“雨骤风狂,亦足损物。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看那四方郊野黑云密布,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闪烁着一点光明。诗人又以开阔的夜景去描绘那听不见的细密春雨。前一句以乌云说明天阴雨长,正好满足了自然万物的需求。后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在无边的暗夜中跳出亮色调,色彩鲜明,富有画意。同时见出春天的雨势,虽然黑云密布,但并没有风雨飘摇之势,,所以船上人才会那般平和。“野径”,乡间小路,这里泛指四方郊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等到天亮后,去看那被雨水滋润的红花丛,经雨而湿重的鲜花定会开满锦官城。这一联由雨夜想象天晴,花儿饱含雨水的感觉,如在目前,花枝经受不起花朵份量的情状,也呈现出来。说明这雨整整下了一夜,已经下透了。诗人的想象,极大地拓展了诗的情感与思维空间,使得诗意更深一层,喜悦之情也不言自明。“红湿”,雨后的花丛,红润一片。“花重”,花朵经雨而湿重,一说色泽浓艳。明代谭元春在《唐诗归》评价:“‘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锦官城”。即成都。评解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能够做到。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在择韵上,诗人以韵就情,他选择的“庚”韵,是后鼻韵母,其发音过程较长,客观上拖慢了整首诗涵咏的时间和语调,这恰恰宜于表达诗中喜悦而不冲动、醇厚而不奔放的绵长细腻的情感。来源:文学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3日
法治文化讯(通讯员 朱善永 赵秀石)深山老翁自认出世,耕地捕鱼悠然自得,尘世法规似难触及,难料公安无所不致。“种种地、捕捕鱼、哼着歌,大山深处无人问,生活悠然又自得”,这是在黑龙江省通北林区冰趟子林场一处农业种植点民警发现的一幕,一名六旬老人正悠闲的躺着,不料公安民警找上门。  7月5日,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通北分局红星派出所日常巡逻中,发现冰趟子林场一处河道内有人私架渔网捕鱼,于是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工作。  当调查到一处农业种植点时,看护人孟某见警察到来愕然愣住,并对民警的询问矢口否认,民警见其神态慌张,随即开展深入调查。当在其住处查出装有鱼的网兜时,孟某承认了是自己用禁渔工具“地笼”非法捕捞的。民警带领孟某将在河内使用的“地笼”捞出,现场查获禁用的捕捞工具“地笼”一副及鲦鱼、鲶鱼、鲫鱼等56条非法捕捞鱼类。  原来,孟某在这里打工,本以为在这大山深处,人烟稀少,干什么事儿没有谁会知道,便在附近的河道内下网捕鱼,没想到警察竟然会找到这里来。  目前,违法嫌疑人孟某已移交分局森侦大队,案件正在进一步的办理中。来源:法治文化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2日
不少人很爱的必胜客也翻车了,后厨卫生真的是没法直视,你真的还敢吃吗?据新京报报道称,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记者应聘进入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发现后厨确实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餐厅管理人员篡改效期标签,食材不按时废弃;员工拆掉外包装,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烹炸用油长期不更换,相关指标超标近一倍等。在必胜客后厨工作中,新京报记者发现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使用的做法,并非偶尔为之,每当有菌菇食材包即将过期时,就会被拆掉外包装放入储存槽里。没了外包装,旁人无从得知具体的保质期信息,即便过期仍被继续使用。制作茶饮的茶底,也存在篡改效期标签情况。白毫是一种预制的茶底,用来制作茶饮。记者注意到,仓库内一缸白毫茶底的废弃时间是6月20日当天,值班厨师长当着记者的面,将白毫茶底的效期标签给换了,废弃时间从6月20日改到了6月22日。记者发现改换效期标签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必胜客后厨重复上演,而且这项“秘密工作”几乎全由餐厅的管理人员实施,普通的员工很难插手。除了食材原料频繁改效期标签,必胜客这两家餐厅的烹炸油也存在更换不及时问题,比如连续使用一周,原本清澈的食用油已经变黑,近乎油墨色。众所周知,烹炸油要经常更换,不能长时间反复用于炸制食物,否则会产生有害物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规定,食用油的极性组分数值超过27,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记者使用店内测油仪多次检测,其极性组分数值均在30以上,于是请示当天的值班经理是否需要换油,之后值班经理自己使用测油仪检测了几次,检测出数值也均在30以上,不过他最后仍要求记者将旧油简单过滤后继续使用。足足使用了十天之后,餐厅的管理人员才同意更换新油。食用油的极性组分是指食用油在煎炸食品的工艺条件下发生热氧化等多种反应,产生比正常植物油分子极性较大的一些成分的总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食用油在反复煎炸的过程中,会产生几百种甚至上千种非常复杂的氧化物质,物质都是有极性的,部分对人体也是有害的,所以检测极性组分的含量,也就能知道这种油发生氧化劣变的程度。来源:食品安全与法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2日
法治文化讯(通讯员 朱善永 黄庆)暑假模式已开启,在计划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生活的同时,别忘了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冰城警方梳理出一份暑期防骗指南,一起来了解吧!  网购诈骗:  骗子通常冒充商家客服,以QQ、微信私下交易的方式进行诈骗。  基本套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网购订单或快递信息,随后冒充客服拨打电话,称受害人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可为其办理退款,诱导被害人加QQ、微信,发送假的退款申请链接,让被害人填写个人银行信息,索要其验证码来实施诈骗;骗子还可能以支付宝提高额度(其实就是诱骗被害人去各网贷平台借钱,然后把钱转到所谓的“官方账户”中)为由,诱骗受害人办理贷款,结果骗子收到了钱,受害人却背负了一身的债务!  警方提醒:接到此类诈骗电话要第一时间挂断,及时与官方客服咨询核实。  冒充QQ、微信好友诈骗:  骗子盗取受害人好友的微信、QQ号进行借钱转账诈骗。  基本套路:  骗子冒充受害人的QQ、微信好友,以急需用钱,但微信没有绑定银行卡或微信钱包中余额不足等为由,谎称将钱转到了受害人的支付宝账号或银行卡中,并向受害人发送一张假的“转账成功,24小时内到账”的截图,诱骗被害人微信转账。  警方提醒:凡是亲朋好友让帮忙转钱的,一定要先电话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来源:食品安全与法律网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2日
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分三个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层面的。   家庭是社会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其载体必然是每个家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形成和凝聚之遵循和依据。我们家是百年铁路世家,三代铁路人。1919年,十九岁的爷爷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逃荒到东北的四平街,成为铁路工人,紧接着爷爷的两个弟弟也到铁路工作。爷爷一家沿着四洮铁路一路向北,最后落户在该路的终点洮北区。父辈兄妹三人,也都在铁路工作。到了我们这一代,我和我老伴及我的妹妹,也在铁路工作到退休。铁路企业的特点是“高、大、半、全”。高,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国铁的调度中心是负责指挥全国铁路运行的火车的;大,是大联动机,机、车、工、电、辆各部门、各工种是一个有机的联动机似的整体;半,是行动半军事化,工作中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服从指挥;全,是全天候工作,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年节假日,火车照常开行。铁路的路风建设和管理比较完善,身为铁路工人,必须严格遵守铁的纪律。特别是那些为旅客和货主服务的窗口单位,要恪守“国内通过铁路看社会,国外通过铁路看中国”的文明建设理念,在路风建设方面,铁总还提出了“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十六字要求。几代人铁路工作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坚定信仰,崇尚文明的思想意识也必然反映到家庭生活中来,我和老伴及我们的两个孩子四口人都是共产党员,儿子和女儿都是在学校读书时加入了党组织。“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的治家信条。虽然我们退休十几年了,每天除了看孙辈外,还坚持听新闻、看电视、到铁总老年大学学习,我还被单位返聘搞过一段文字工作。老伴比我还忙,除了在铁总老年大学报了好几门课程外,她还是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五号院的小区治安巡逻,长安街延长线上的站岗值班,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从不叫苦叫累。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按照社区安排,每次都准时到小区东门站岗,她礼貌待人,微笑服务,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在家庭管理教育上,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坚韧不拔、诚实守信、遵章守纪、乐于助人等等,是我们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处事准则。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底线。我上有老母,年纪已达98岁,仍然精神矍铄。外孙子9岁,大孙女不到两岁,孙辈在孩子们的在教育下,也是提倡自立自强。在对后人的教育中,我们坚持理性思维,采取同志式、平等地沟通和交流。我们常常叮嘱孩子们要认真办事,清白做人;要耐得住寂寞,抵挡住诱惑;工作中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却;对流言蜚语,沉着冷静应对;对于造谣中伤,则付之一笑。告诫孩子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事业上,不要投机钻营、搞关系;不要做面子活,要苦干、实干。所以,孩子们都学有所成,成了家、立了业。儿子、儿媳,姑娘、姑爷四个人的学历中,起点是硕士,还有博士和博士后。在单位,他们也都独当一面,成了上级放心,下级满意,同级认可的中坚和骨干。孙辈也是德智体美劳的好学生。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我们家庭成员都和党和政府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这次疫情爆发,我们积极主动地按上级的要求去做。比如女儿一家去年三月从国外回来,除了按照规定隔离十四天外,又继续自我隔离了一个多月,外孙子才和我们见了面。开始接种疫苗后,我们不是左顾右盼,而是积极参与,为形成防疫的天然屏障付出了绵薄之力。时间如梭,北蜂窝五号院我们已经居住了十二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倍感亲切。我们爱五号院,也更爱永红社区。正像诗人艾青所写的,这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两个百年”的梦想我们赶上了第一个,真是兴奋不已。能亲身参加建党百年的纪念活动,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更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里,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和我的家人们要继续恪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要求,把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家风建设得更好。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2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制作:王宇峰、尚丹、王坎、程红  
发布者:胜意法治
2022年07月22日
《中庸》有言:“庸言之谨,有余,不敢尽。”与人相处,贵在有度,知晓进退,这也是中国人自古崇尚的为人处世之道。知人不言尽,是修养。年少时读《红楼梦》,更爱黛玉,喜欢她的率性直接,总觉得宝钗世俗圆滑。人到中年,再读红楼,却发觉有话直说,有时候并不是一种可爱。在《红楼梦》中,自宝钗进贾府那一刻起,黛玉就将宝钗看作情敌,她早就看出宝钗对宝玉有心,便经常抓着这点让她难堪。宝玉被贾政痛打,宝钗难过得哭了一夜,第二天撞见黛玉,她自知状态不佳,便低声问好,匆匆离开。谁知眼尖的黛玉一眼就注意到宝钗两眼红肿,定是昨晚为宝玉痛哭。便当众笑道:“就算哭出两缸眼泪,也医不好棒疮”,让她难堪。贾母和别人聊起“金玉良缘”,宝钗误以为是暗指她和宝玉,便搭腔聊天,却被黛玉冷笑讽刺:“她在别的事情上没那么用心,唯有在这方面细心过了头。”但人活世上,谁都有个不想被人拆穿的时候。一次行酒令中,黛玉害怕被罚,一时脱口引用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两句诗出自《牡丹亭》与《西厢记》,对于当时未出阁的女子来说,这样的“爱情小说”实属禁书,大庭广众之下竟念出这两句,可谓极不得体。好在酒过三巡,无人发觉,只有宝钗留意到了,但她却并没有当庭拆穿。反倒在第二天,等众人散去之后,私下将黛玉叫来自己的住处,半开玩笑地打趣黛玉,问昨儿行酒令她说的是什么。黛玉顿时领会,立刻羞红了脸。接着宝钗先自曝其短,说起自己小时候也很淘气,再婉转劝说黛玉看书还是要捡正经的看,别被杂书移了性情。有的话藏起来不说,有的话换种口吻另说,有时候不是心机,而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善良。曹雪芹在书中多处评判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能看透别人是聪明,不说破是智慧,宝钗敛藏适度,比彰显锋芒更为可贵。逞口舌之快拆穿别人,自以为很聪明,实则会让人难堪,别人只会避之不及。顾他人识大局,知人不言尽,这才是真正的修养。责人不苛尽,是气度。作家李筱懿在《生活课》一书中写道:“好命的女人都是和自己死磕,不和别人较劲。”民国时期,苏青担任《天地》月刊主编,张爱玲投了一篇稿子给她,苏青见此人文笔不凡,便手写函约,向张爱玲约稿,张爱玲爽快答应了。然而,张爱玲并没有按时交稿。等到苏青打电话催稿时,张爱玲却淡淡回了句“我忘了。”张爱玲的拖稿给杂志出版造成很大麻烦,苏青同事得知此事,议论纷纷,非常气愤,建议苏青将此事公开,严重谴责她。而苏青则认为,张爱玲肯定也知道自己拖稿不当,毕竟稿子是作家的饭碗,她一定是被别的事情缠住了。面对苏青的大度包容,张爱玲自觉理亏,自此,她的稿件再也没有爽约过。张爱玲不负所望,她的好几篇文章好评如潮涌,成为了《天地》月刊的金字招牌。后来,两人成为四十年代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性作家,双璧辉映,引领了文学新高度。翻译家梁遇春曾说:“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做各种错事的可能,所以更有原谅他人的必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别人的错误,不必太苛刻,试着宽容接纳。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言:“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待自己要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容,责备别人的过错时,要顾及到对方的感受。真正有修养的人,责备别人时,力度不过七分,给对方留有余地和情面,润物细无声般,对方自会感到羞愧,从心底感激敬重,从而改正错误。责人不苛尽,点到为止,而不是无休止地责怪。以宽容体谅态度对人,这才是君子气度。敬人不卑尽,是风骨。听过一位父亲教育儿子时说:“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居于下位者,总会不自觉地过于高看他人,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看低。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获漫画界“金漫奖”终身成就奖。他的漫画《庄子说》广受读者好评。然而,《庄子说》的出版一开始并不顺利。1985年,蔡志忠开始投入《庄子说》漫画创作,他把初稿投给一家出版社后,编辑却认为漫画形式表现哲学,读者会认为是在亵渎传统文化,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影响作品销量,还建议蔡志忠换一个轻松的主题,为了销量迎合读者。蔡志忠并没有为了出书而妥协,一把抓起桌上的画稿不卑不亢说道:“对我而言,创作要全力以赴,也要有自己的思想,讨好读者不一定是最好的。”说完转身就走了。后来,另一家出版社看中《庄子说》并出版发行,销量大好,蔡志忠也因此一炮而红。作家蒋方舟说:“能够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放低姿态取悦别人,不仅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还会迷失自我、丧失尊严。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才是赢得他人尊重的砝码。你越是低头,只会显得自己越廉价,别人越是不把你当回事。身处低位,不仰视讨好;身处高位,不俯视傲慢。敬人三分,而不是卑躬屈膝;尊重他人,而不是唯命是从。待人接物,要持有分寸感;敬人的同时,不必委屈和放低自己。敬人不卑尽,谦逊有礼,不卑不亢;有敬重别人的修养,更要有不讨好的骨气。▽周国平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分寸感的拿捏,不仅体现人与外界的交互技巧,更彰显人情练达的智慧温柔。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