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国有国风,家有家风。家风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我生活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祖祖辈辈似乎没出过什么显赫的人物,当然也就没有形成正规的家谱、家训、家风之类的“章程”。但我隐隐约约感受到,有三个词语已悄悄融入我家每一个人的骨血,那就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从小爸爸妈妈就身体力行教育我要尊老爱幼,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的爸爸排行最小,奶奶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记得有一年秋天,八十多岁的奶奶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下来,大腿骨折了。爸爸急坏了,带着奶奶往返医院数次,最后医生在奶奶的膝盖处穿了钢钉,奶奶在床上躺了整整三个月。这三个月内,爸爸一心一意地照顾奶奶,毫无怨言,既细心又周到。我看在眼里,心想等我长大,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对爸爸妈妈好。现在,我也一样教育我的孩子要尊老爱幼,出门回家先跟家人打招呼,对弟弟妹妹也是关爱有加。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节约粮食,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妈妈做饭时,会根据吃饭人数和食量来准备,每次做的饭菜都刚刚好,避免浪费。妈妈还教育我,家里的水龙头用完一定要关紧,电视不看后及时关上,人走关灯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家也得到了传承。现在,我的孩子吃饭绝不会剩一粒米,铅笔很短了还坚持要用,早晨还会提醒我拔掉不用的插座,节约用电。我的爸爸是诚实守信的典范。记得有一次,天空乌云密布,转眼之间大雨倾盆而下,可爸爸早就答应帮别人家的忙。看着这么大的雨,我说:“您别去了,这大风大雨的出去容易生病。”爸爸却坚决地说:“那怎么行?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必须去。”爸爸还是去帮忙了,可后来爸爸却感冒了,卧床好几天。这就是我诚实守信的爸爸。我现在工作也最注重诚实守信,说到做到,包括对待我的孩子。前几天,我儿子的U型磁铁被我摔坏了,我非常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再赔你一个吧。”尽管他说不用了,可我一定要买一个还给他。正如他的语文课本里提到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也特别注重诚实守信,答应同学的事就一定会做。我的家风当然不止这些,善良、宽容、勤劳……这些好的家风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陪伴着我,为我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家风的影响下,我从无知的孩童长成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青年人。我要把这些好的家风传承和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美好!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会与时俱进,比如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为社会的进步增添一份遵守,同时也使美好的家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2日
家风是什么?我们祖国的家风是什么?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就是我们大家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家风是一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幸福的见证。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它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下面就来说说我们家的家风。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他们都是在21岁那一年走上了教师的岗位。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从来没有换过工作。先来说说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他经常教育我们要认认真真教书,老老实实做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那么斯文,他勤奋、真诚、善良。父亲一生都默默无闻,平平常常。他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在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父亲生前是教育局局长,但是他无论对谁都是一视同仁,从不滥用职权或收取别人的贿赂。记得有一次,有人给我家送了个大猪头,说是自家杀的猪,送给你们尝尝,也表示对局长的感谢。父亲回来听了我们的介绍,他当即立断,说我们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马上送回去!说着他提起猪头就给退了回去。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那个人刚提拔为校长,是来表示感谢的。当时我们几个孩子很不理解,认为父亲太不近人情啦!其实这种事在我家经常发生,最后就连我们见到有人来送礼,我们也会像父亲那样,坚决不收!父亲不但对外人这样,对我们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比如:在我的入党的问题上,当时我刚从农场转回县城学校工作,我父亲就对校长说,十年内不能发展我入党和当先进。其实这件事儿当时我不知道,是连续三年评选先进我都满票,但就是不能当选,入党积极分子多年也不发展。后来是学校的老教师们找到校长理论,校长才说了实情,说是我父亲有话要让我好好工作,十年后才能发展。最后是在老教师们的强烈要求下,我才当上了先进工作者和入了党。事后我父亲和我谈话说,爸爸是希望你能认认真真教书,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还有一件事儿,那就是我爱人当时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当时涨工资是有名额的。记得是给他们学校五个指标,可是却评出了6个人,他们的校长就拿着这个表找到我父亲,问怎么办?我父亲看到表上有我爱人的名字,二话不说,一笔勾掉。我爱人很不理解,他说我是凭能力得到的,为什么把我拿掉。我不但没有沾着您的光,还做了垫背的。我父亲对他说,谁让你是我的女婿了,不拿你拿谁呀?这就是我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父亲。2004年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县里给他开了追悼会。在他的悼词中写道:父亲一生清白,两袖清风。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是党的好干部。父亲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父亲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撼动的高山和大树!再说说我的母亲。我母亲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是省市县的先进工作者。她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每到年节都会收到学生和家长的问候,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她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她本本分分,坦坦荡荡;她踏踏实实,真心教学;她热爱每一名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我非常崇拜我的母亲,在我眼里她既是严师又是慈母。母亲的一生,是坚强的一生,乐观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和勤劳的一生。因受母亲的影响,使我从小就产生了“长大以后我也要当教师”的美好愿望和决心。多年后,我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工作中我以母亲为榜样,认真教书育人,做到为人师表。我还记得当我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级教师”这一喜讯传到母亲那里时,她高兴地说:“你比妈妈做得好,没有给妈妈丢人,但要永远记住,一辈子都要认认真真教书,老老实实做人才行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好的习惯主要是家里培养,因为我们从小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耳濡目染,他们言传身教,互敬互爱和自我约束的精神,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父母是根,孩子是叶,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虽然现在父母都离开了我们,除了不断地怀念,我们也像他们那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我们的后代,让他们永远牢记,一辈子都要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好家风不是靠说,也不是靠吹的,而是靠家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薪火相传的。愿我们的家风,一代一代沿袭下去,代代相传。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继承和发扬我们的家风,与时俱进,助力中国国风变得更加纯正,聚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早日实现!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2日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到底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家规家训呢?20多年前,我以儿媳的身份来到杨家,为人妻为人母,在二十多年的时光里,在杨家经历了诸多的变化与成长,感受最深的是,公公常说的“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每当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这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和孩子自立、自强、自信,我想这就是杨家家训吧。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在时间的长河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最重要的在于有没有努力过、奋斗过,在困难面前有没有退缩过、拼搏过。我的爱人是一位工程师,在他的领域里一干就是几十年,经常加班加点,干好每一项工程。记得几年前,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时候。毕竟放下课本多年,一旦拿起多少有些畏惧,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可谓难以言表,在大量的背诵和实操题面前,他反复地推敲加强记忆,并找专业老师请教,他总会自言自语:“困难像弹簧……”,自己鼓励自己,只有从内心想学、有强大的动力和坚持的信念才能够成功,经过努力终于得偿所愿,不仅获评高级技师,还成为一名专业讲师。人生,时常与困难并重,无法避免。如何面对困难,是决定我们与成功间的距离。没有人愿意吃苦,但吃苦却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不吃苦哪有甜。在女儿求学的道路上,我总在努力地鞭策她、陪伴她、鼓励她,不错过她的每一份成长。我们是母女更是朋友,在生活上给她细致入微的照顾,在精神上给她适时正当的鼓励。记得在她青春期时,情绪波动很大,不愿意多说话。特别是面临中考时,由于课业量及难度的加大,成绩不如人意,与其抱怨着急,不如想办法以实际行动来应对。她准备上补习班补上,拿到大量的题库,反复多次的练习。晚上她困了就睡,早上四五点起来再做,遇到困难时她也会念叨着:“困难像弹簧……”,慢慢地她发现,只有自己改变了,发自内心的要学好,才能够取得想要的成绩。虽然青春期对她影响很大,但后期的努力培养了她遇到困难,不怕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这个能力对于她面对高考也有所获益。2020年的高考是前所未有的,在面对受疫情影响,新高考政策变化,上网课等诸多困难时,她成熟了许多,也更加坚强了,她知道没有不成功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的道理。她把自己“关”在房间中,学习到深夜;她把习题一遍一遍的做,卷子堆成了“山”。看着她埋头苦读的样子,也让我想起了那句话“困难像弹簧……”。机遇与挑战是相依并存的,困难与挫折的价值不是击垮我们,而是锤炼和成就我们。只有比别人多一份付出、多一份努力、多一份认真,才能够离成功更近一步,超越自己就是成功。我们当好她的援军,当好她的后勤部长,当好她平等亲近的朋友。耐心倾听她的心声,欣赏她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她如愿考上了北建,她不算是最优秀的孩子,但她拥有笃定的内心和坚定的意志。上了大学,经常有许多设计大作业,有时需要通宵完成,她坚持任何作业独立完成,动手动脑,不遗余力,并且力求完美。看着女儿一点点长大,思想成熟,甚是欣慰,愿她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她的梦想。杨家家训不仅在爱人和女儿身上体现着,还经常听到姐姐和妹妹教育她们的孩子,口口相传的“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是内心的那份坚持和自信,面对困难不服输的那股劲儿,早已根植于我们的骨子里、血脉中。人生如行路,开阔平坦是路,坑洼不平也是路,困难与坎坷随时可能出现。但俗话说得好:“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愿我们记得这句话,时刻鞭策与激励自己,在困难时有破茧成蝶的勇气,有把握机遇的智慧,也有善良温暖的胸怀。也正是这句话,让我们的家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充满温馨祥和的氛围,让我们将家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2日
家风是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也是家族世代树立的价值观。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风家训,古语有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见良好的家风家训,能使子孙后代正道正行,从源头上弘扬正气,国家社会才能向上向善。从古至今,重视家风教育的事迹不胜枚举,造就出一个个感人至深、影响深远的家风典范,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欧阳修的“崇学”家风,崇尚饱学之风,长子欧阳发继承其父学风,少年好学,饱读诗书,其后颇有学名;郑板桥的“崇立”家风,教导子女要“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崇尚自立之风;曾国藩的“崇勤”家风,以“勤”为第一要义,要求“诸男在家勤打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并身体力行,教育子女养成勤劳的作风。家风各异,殊途同归,各有千秋的家风却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让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代代相传,成为后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看似朴实的家风,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让家风的继承者获益匪浅。在北京矿大的家属区里,人们时常能够看到一位老者,她佝偻的身躯有时出现在分类垃圾桶旁,有时出现在接种疫苗长长的队伍旁,有时出现在居民委员会选举的现场,唯一不变的是她身上那件蓝色的志愿者马甲以及胳膊上红红的志愿者袖标,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者,谁又能想到她居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是一名风光无限的工程师,而她就是我的母亲,也是我人生中的导师。母亲在退休后,依然没有赋闲在家,而是积极加入到社区志愿者工作中,从清扫楼道垃圾和占地废物,到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的残疾人,“路见不平、爱管闲事”的她,像是一只旋转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和余热。当海淀区倡导垃圾分类时,母亲没有丝毫犹豫,主动地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中,她总是说“退休不能褪色”,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即使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她还是每天值守在垃圾桶旁。“视桶如宝”的她,总是自备抹布去擦洗这些垃圾桶,用她的话说“社区也是一个家,桶干干净净的,人们分类投放垃圾时心情才会好一些”。就是这样一位“闲不住”的母亲,每每回到家,都有说不完的志愿趣事,而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微笑着倾听她的故事,然后默默地端出准备好的饭菜。以前不太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觉得她多管闲事,有时候是苦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但多年来母亲的坚持,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她的做法,其实无私奉献、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多年来我也会时常参加志愿活动,每每看见有家庭不幸的人需要帮助和捐款,我也会带着孩子奉献爱心,每当这个时候,心底总是会涌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足感。“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的家训,让我们深深理解到,一种优秀的家风家训才是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无言的家风,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一辈辈的行为传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人不断向善向美。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2日
诗书济世——“济世”是“救世,济助世人”之意。饱读诗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志向和抱负。有一副常用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着眼于本家族的文化、家风的传承。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不仅是做官,更重要的是学“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诗书传家,不止十代;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是家风之本。我生长在农村,追溯祖辈皆为农民,注定与名门无缘,但我认为良好的家风是靠人们积累下来的宝贵知识财富,正是通过书本代代相传,长久不息,要想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作为之人,就必须习礼义,讲孝悌,重知识,多读书。我的父亲是供销社一名老会计,是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之一。从我记事起,村里有一位老爷爷爱女远嫁东北,在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大事小情只有靠书信来传递。所以,孩子一来信,老爷爷就会跑到我家把揣在怀里带着体温的信封交给我父亲,“快,帮俺念念孩子信上都说啥了……”读完信后,俩人顾不上聊天,铺开信纸,沾饱墨水,把老爷爷的心里话,逐字逐句的挥洒在方寸信笺上,寄托老父亲对爱女的思念及牵挂之情。会计这份工作每年年底是最忙的,但是,父亲不管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提前把红纸裁好,为街坊四邻写春联。在乡亲们感激的目光和感谢的话语里我明白了什么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我幼小的心里平添几分自豪的同时,更是对父亲的文采崇拜羡慕不已。父亲会利用休息时间教我们姐妹们认字、写字、读书。大姐做完作业,还会临帖,她把亲笔小楷古诗贴满我床边,虽然已过近四十年之久,至今我还能嗅到那熟悉的淡淡的墨香。每晚睡前她都会带我读一遍,给我讲古诗大意,带我游走在日月星露间、嗅花木芬芳、观山水四季……《暮江吟》就是那时我学会的人生中第一首古诗。我的孩子在清华附小清河分校五年级就读。我和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坚守这样的观点:忠厚传家、诗书相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从认字、背诗开始的。我重视对孩子品德教育,重视对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小教他待人要善良、要乐于助人,在这个拼“鸡娃”的年代,成绩固然重要,但能力和人品更重要,要求她忠厚做人,踏实做事。所以,要明德知意就要多读书。我自己对国学文化有一点点偏爱,在闲暇时会翻阅有关杂书来打发时间,有了孩子后,凭借这点爱好,会带孩子一起拾起书本浸润其中,有时间就会带她到图书馆随她翻阅她喜欢的书籍,在她阅读时,陪伴在她身旁,为她纠正读音,每当阅读完一篇短文,还会让她找出好词好句子,生僻字、多音字组词,甚至查找短文中的人物及典故,讲出短文的大意……有时也会把我俩的阅读交流发给老师,老师也会不辞辛苦百忙之中为我们聆听讲解。我记得在孩子三年级时,老师还截取了一段我陪伴孩子阅读的音频,在开家长会时播放,并对我这种陪伴式阅读提出肯定和表扬——我想,这和我小时候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启蒙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每一个家族优秀传家的文化密码和基因是构成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每一个家庭的优秀家风都是传家之宝、兴国之道,值得一代又一代人铭记与传承。”来源:廉洁海淀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10月02日
人民网天津9月25日电(孙翼飞)9月14—18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倾力出品,根据冯骥才先生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改编的同名话剧于北京保利剧院圆满落幕。主要演员谢幕。该剧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李阳院长的鼎力支持下,历时八年打磨萃取,特邀实力派女演员刘敏涛挑大梁出演女主角关二姐,数十位国家级演员参演,天津人艺钟海导演倾心指导,让这部天津风土传奇话剧成为了北京秋天里一道绝美的文化风景线。本剧还有一大突破,就是第一次把真正的百年前明清古董搬上了戏剧舞台。红木螺钿家具、清代八音盒、清代青花瓷“喜上加喜”将军罐。清代粉水晶碧玺手杖、宋代汝窑戒指、牛角紫檀手杖。长久以来,文物的命运仿佛就是被陈列、被保护在博物馆中,成为文化的保存和历史的见证。它们脆弱、珍贵、饱经风霜,独一无二。这也是第一次有古董商愿意并敢于把自己多年的私人收藏作为舞美道具贡献给话剧舞台。这位古董商,就是天津瓷房子博物馆馆长、被津门父老爱称为“瓷疯子”的爱国侨商张连志。张连志作为天津乃至中国知名文化人物,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参与了大量影视剧的拍摄,玩出了货真价值的演员水准。除了11部影视作品之外,他还曾参演过话剧《风华绝代》和《红旗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荣誉演员”的聘书,就是对他表演事业的肯定。此次,他也应邀在剧中参演了古董巨商毛老板、李善人、大臣裕禄多个角色。张连志饰演的三个角色——北京大雅轩古董商人毛老板,“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军机大臣裕禄大人。2022年7月,接到了出演古董商人的邀请,身为博物馆馆长的张连志带着瓷房子的馆藏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俗世奇人》的话剧排演之中,这是他参演的第三部话剧。时隔多年重返舞台,张馆长实际上更是在向《俗世奇人》这部讲述家乡传奇的小说致敬,向恩师冯骥才先生致敬。张连志与冯骥才合照(2022年)。导演坚持使用时代相符、价值相符、珍贵无比的真明清古董作为舞台道具,在中国的戏剧界是头一回。天津人艺和瓷房子博物馆一起以《俗世奇人》为起点,让沉睡于博物馆、隔离在亚克力板和警戒线之后的文物古董,第一次醒了过来,让表演艺术和收藏艺术珠联璧合,开启了话剧的新时代。新时代保护文物、欣赏文物、传承中华文化的新形式——“能看的博物馆”就此诞生。瓷房子贡献馆藏文物,天津人艺以匠心精神设计使用文物,开创了多元文化跨界共生的先河,可堪为推陈出新、还原历史、传承文明的行业标杆。从《俗世奇人》开始,天津人艺和瓷房子都跨出了转型和进步的一大步。这种空前的匠心精神,这份艺术创造的独一无二,将在天津这座文化之城落地生根,枝叶扶疏。瓷房子博物馆。
发布者:众归一
2022年10月02日
  (本网通讯员:郭茗华   张晓宇)9月30日,为加强国庆假期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对法院综合审判大楼进行全面的节前安全检查,有效增强干警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长白县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综合办公室主任,先后对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配电室、机房、车库、档案室等场所的水、电、消防等进行全方位安全排查。同时,查看了院内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节假日期间法院各项安全防控等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及干警防疫储备物资的后勤保障。安全无小事,全院干警要牢固树立对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通过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做到立即整改,确保责任到人,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预防,为法院节假日期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10月02日
(本网通讯员:卓永哲   王俐苹)临近“十一”小长假,很多家庭也许会选择外出游玩或者探亲访友,但也可能会放松警惕,给“图谋不轨”行骗者有机可乘,造成经济损失。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八道沟人民法庭防微杜渐,不失时机地认真做好节前普法工作,以真实的案例宣传金融防骗知识,让每一位辖区居民“每逢佳节倍思亲,防骗意识不能忘”。八道沟人民法庭做好周密部署,印发针对性强的普法宣传材料,选择百姓“赶大集”的时候进行普法,并针对当下中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引发的电信诈骗作为题材,认真、细致地选择普法宣传内容,针对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和如何进行识别下足功夫。在宣传单中以真实的案例作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犯是如何实施电信诈骗,并且也告知群众在接到电信诈骗电话后,如何甄别是否是电信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实施的诈骗行为,并告知接到诈骗电话后如何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八道沟人民法庭在普法宣传中,更加注重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的选择,认真细致梳理常发生的普遍性和共性问题,收集相关材料,强化宣传广度,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每一次普法做好准备,使每一次普法受众远离电信诈骗骗局。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10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