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2023,家庭成员的自我修身要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满幸福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所以古人从来都是将齐家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要想“家道正”,就必须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走正道,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所以,家人卦中,同时也隐含表达了个人修身对于齐家的重要性。具体怎么做呢?我们看家人卦的大象传是怎么说的。家人卦的大象说: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很明白地告诉我们,风是从火里面生出来的,风火是相依存的,但是我们还是得加强火的责任,因为火毕竟在内部,我们自己可以控制。外面的社会风气怎么样,我们一时很难去改变,所以不如退回来,先把自己的家齐好,这样就会影响到外面的风气。风自火出,再加一句话,叫做火由风炙。火因为风的帮助越烧越旺。这样就整全了。《易经》讲的话,有些只提到了一个部分,我们要把剩下的部分补上,这 样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圣人看到当火燃烧的时候,上面热气腾腾,然后热气变成风,帮助火烧得更旺这种现象之后,就觉悟到做人应该“言有物而行有恒”。“言有物”,物是事实的根据,每一句话都必须符合事实,都要有事实做根据。现在不是,我们很喜欢虚拟的环境,反正随便讲,随便听,至于真的假的根本不关心,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君子所讲的话,都要有根据,否则就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让别人不知道是不是该听君子的,是不是该相信君子,这样对君子自己也是不好的。要改善这种风气,必须从家里开始。“行有恒”,行为要恒常,要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在什么状况之下要做什么样的反应,而不是反复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一个人让人家捉摸不定,人家就不知道怎么来跟他因应,就会觉得很难跟他相处。所以,“言有物”“行有恒”这六个字,很值得现在的人好好反省一下,好好调整一下。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做到这样的话,我们家里面就会开始有一番新的调整,再推广出去,就可以慢慢地影响到周围的风气。
发布者:Blue
2023年01月30日
发布者:Blue
2023年01月30日
▲视频:正在消逝的魂宝 人类需要觉醒 第二集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原创
2023年01月26日
▲视频: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原创
2023年01月26日
▲视频:正在消逝的魂宝 人类需要觉醒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原创
2023年01月26日
 ▲视频:文以化人——优秀传统文化救国救民
发布者:刘余莉老师
原创
2023年01月26日
91岁浙大退休教师10多年时间捡10余吨废品,救助7名贫困学生上学,今年他又刚捐了7万,老人的故事让人感动。老人名叫王坤森,193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坤森深知学习的重要性。王坤森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再加上他对军事特别感兴趣,长大后考入一所军校,后来进入部队成为了部队军官。1978年,王坤森退伍转业到了浙江医科大学,他在学校里给学生们上国防教育课,很多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他给上的。当时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为了上大学家里欠了不少钱,王坤森了解后,每个月都会在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学生们,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送一些有价值的书。1991年,王坤森在报纸上看到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那篇文章对他有很大触动,那双渴望求知的眼睛让王坤森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之后,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都拿出来去资助困难学生,那些贫困生的衣服、鞋子都是王坤森自费买来的,反观他自己,身上打了多处补丁,鞋底已经磨平了,就是不舍得给自己买件新的。1993年,王坤森退休,退休金足以让他过得非常富足,但王坤森家里仍然还是破破旧旧的,原来,他把自己的退休金都拿出来帮助了生活困难的学生,只给自己留一点生活费,饿了就下点面条吃。2012年,家里的积蓄都花完了,但还有那么多学生上不起学,王坤森决定,出门拾荒。从那以后,一副手套,一辆三轮车就成了王坤森的“好朋友”,奇怪的是,他深夜才出门拾荒,有人问为啥,他说:“白天拾废品的人大多是生活所迫,他们比我更需要。”每天晚上,人们都进入了梦乡,王坤森就要出门了,每条道路上的垃圾桶成了王坤森的目标,易拉罐、矿泉水瓶、木纸板,只要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上三轮车,每天要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有一回,他在电视上看到常山一名女孩徐玲玲在为大学学费发愁,马上通过媒体联系到了她,四年时间,王坤森资助徐玲玲学费和生活费共计18000多元,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后来,附近的人得知了王坤森拾荒助学的事迹,有很多好心人纷纷捐款,王坤森就用本子把这些资金一一记录下来:“目前有两百多人的赞助了,共3000多元,我要把这些钱如数交到贫困学生的手中。”有很多被王坤森资助的孩子们毕业后把自己穿学士服的照片寄给了他,看着这些照片,王坤森眼含热泪:“孩子们都出息了,以后一定要为社会多做贡献!”王坤森不只是帮助了贫困学生解决上学的问题,2018年,他拿出2万元捐给了西湖大学,用来资助专家研究罕见病,这些钱是自己的孩子在过年时孝敬他的:“我老了,花不着这么多钱,还是把这些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对方比较好。”最近几年,王坤森的身体大不如前,每天的辛苦让王坤森累弯了腰,还时常感到腰酸背痛,有人问他这样做值吗?王坤森笑着说:“我累点不要紧,看到孩子们能安心的学习,我就啥都忘了。”10多年来,王坤森通过拾荒,资助了7位孩子上大学,其他那些被帮助的孩子多到数不过来。2020年,浙江大学成立了“王坤森助学基金会”,前不久,老人再次捐赠7万元到基金会,学校会用每年的理财基金帮助贫困学生。今年王坤森已经91岁高龄了,在谈到关于以后的打算时,他说:“只要我还走得动路,我就会继续干下去!”王坤森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疆,他那佝偻的身体流淌着助人为乐的热血,为王坤森高尚的情操点赞!
发布者:瑾年
2023年01月25日
“咱别揣着明白说糊涂的好吗?”一个医改方案得到全网反对,还要弄出各种貌似利好群众的理由强行推广,怯生生问一句:这算不算强奸民意?在疫情造成的肉体和心理伤痛还在撕扯着每一个家庭的时候,医保卡里的“小药钱”已经被克扣所剩无几......在医疗这座大山压得没病的人都痛不欲生的时候,退休人员因为买几片药又要被生生撵到医院里去......再怯生生问一句:这算一切为了人民么?第一个问题:这次医保改革推出的政策是加强门诊共济,钱的来源是掏老百姓的腰包。要享受报销待遇,必须得在医院门诊达到一定消费额度,还得先交上“门坎费”。说是报销比例不低于50%。问题就来了:其一,城市医院本来就人满为患,很多退休人员就为平时买几片药,有必要去医院排大队而且要先花掉挂号费、检查费这些大头钱么?你想直接开药可能么?其二,老百姓花自己的钱看病开药,为什么还要交300元“门坎费”?为什么不叫“保护费”呢?其三,把老百姓的小药钱扣掉了让去医院开药报销,究竟能报销多少?按辽宁省官宣解读,退休人员张大爷在鞍山医保定点医院发生了1050元门诊医疗费用(估计挂号费还没有算进去),最终可以报销的是455元。表面上报销了近50%,可花出去的庞大总额中有多少是跟开药无关的费用呢?一句话,小药钱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尤其是退休人员来说,是在医院确诊了病情之后,用它去药店直接买药治疗的。根本不需要再去医院花就医检查费用。如果一定让再花这个钱,那跟抢劫还有区别么。第二个问题:顺便做一次政策和法律科普。其一,这个方案是怎么来的?党的20大不是反复强调决策要坚持全过程民主么?这个医保改革方案决策前的民主程序是怎么走的?省人代会通过了吗?出台医保新政策同时公布决策过程了吗?其二,党中央国务院从2012年初就做出明确规定,重大决策实施必须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请问辽宁省医保局,这个医保改革方案评估了吗?哪个机构做的?评估结论是什么?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如果有评估应该说明一下。如果没有,就是无效决策,就是违法决策。第三个问题:医保改革的前提是提升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医疗服务质量,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障的标准,为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积极创造条件。而这次辽宁省出台的医保改革新规似乎是背道而驰的,所形成的社会矛盾交点直指医保费用。最后再怯生生问一句,医保基金究竟出了多大的窟窿,一定要掏老百姓的腰包去填堵?结束语:我国目前有近3亿老年人,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辽宁又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期间视频慰问养老院时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而辽宁省这次的医保改革方案似乎与总书记讲话意图南辕北辙。对于全体退休人员来说,等于“手指头卷煎饼(自己吃自己)。”对政府来说,则是“顺手牵羊(去填补医保基金的窟窿)。是这样吧?2023年正月初三
发布者:瑾年
原创
2023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