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万物复苏春风暖,巾帼逐梦绽芳华。2023年3月10日是第二个“女法官国际日”,当天上午,乾安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凤双为全体女法官献花,向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对大家在工作中的努力勤恳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感谢全体女法官的辛勤付出。过去一年,乾安法院女法官们驻扎审执一线,守望公平正义,用智慧与细腻平息矛盾纠纷,用谦和与温润传递司法能量,充分展现出了自立自强、敢争一流、不忘初心的优良品格。在生活中她们柔情似水,在工作中她们正义果敢,巾帼不让须眉,用坚强的意志勾画着司法事业的光辉画卷,撑起了乾安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半边天”。大家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满满的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争当新时代女性,努力当好法治建设的引领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实际行动谱写更加绚丽的巾帼篇章!笔下文书,心中天平。她们手持法槌,守护一片和谐安宁;端平天秤,辨别一切是非曲直。女法官们跨山越海,万里行风。追光而来的路上,她们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与法同行,一路生花。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3年03月23日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3·15”的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为进一步提升经营者依法经营、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让广大群众以更好的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3月15日下午,长岭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到长岭县世贸商城开展“消费者权益日”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消费者讲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的维权途径,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维权观;为商户讲解经营者的主要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提醒经营者要依法经营。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00余人次。下一步,长岭法院将继续扩大普法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教育引导商户诚信经营,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长岭提供司法保障。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3年03月23日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普法功能,切实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乾安县人民法院的干警携带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走进大街小巷,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干警们向人民群众及商户发放《民法典》及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资料,介绍民法典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以及消费者在消费、购物中遇到的问题,把消费者维权法律知识的讲解通俗化,把身边案例的普法口语化,提示群众警惕消费陷阱,引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教育引导商户诚信经营,保证产品质量,引导大家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维护自身消费者权益的认识,更密切了群众与法院的关系,提高了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下一步,乾安法院将继续在提高自身审判质量的同时,主动靠前司法服务、有效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回应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3年03月23日
一起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审理再到法院判决,你觉得是多久,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不是,是5天。近日,扶余市人民法院用5天时间完成了一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全过程,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真正的做到了减少当事人诉累。2022年,原告武某在被告某公司分包了修建工程,双方约定原告所分包的工作内容完工后,被告应一次性付清全部工程款。原告完成工程后,原、被告双方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总额为73万余元,价格清单、验收单、结算单中约定,截至2022年2月,被告尚未支付的工程款应于2022年5月31日前付清。但后续过程中被告仅断断续续支付了部分款项,至今剩余39万余元工程款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原告多次催要无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开庭审理后,承办法官详细的分析了案情,认为双方当事人在法律事实上争议不大,法律责任比较明确,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法官多番释法明理利弊分析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案件就此了结。2023年松原两级法院开展“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年”活动,扶余法院将始终坚持案件质量与效率并重,促进案件快审快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分秒必争的行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3年03月23日
3月10日,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松原中院法治副校长团队成员丛峰来到松原市第二实验学校,为该校高一、高二年级的100余名同学上了一堂法治课。丛峰以“遵纪守法 远离犯罪”为主题,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对自己审理过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授了《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并重点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后果进行了深入剖析。他结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强调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校园欺凌的发生。在法治课的最后,丛峰以电视连续剧《狂飙》为例,向同学们阐述了国家扫黑除恶专项整治的力度和决心,以及黑恶势力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严重危害,帮助同学们提高对黑恶势力的防范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2022年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以来,截止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完成法治副校长聘任工作,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松原地区现有296所中小学,全市两级法院302名法官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为更有针对性地讲好法律知识,并能够让学生们听懂、记牢,全市两级法院根据辖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准备,走进学校课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单易懂地呈现课程内容。法官们通过典型案例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讲解了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产生的原因及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且从多方面、多角度讲授了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遇到校园暴力时该怎么做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女法官国际日”等相关活动针对女教师深入讲解民法典。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讲好“法治课”,是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坚强后盾,在引导青少年心有所畏、矩有所守、行有所止的同时,又树立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全市两级法院也将持续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做好校园普法工作,用法治力量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3年03月23日
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召开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总结2022年工作成绩,对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今年主要工作,党组书记、院长陈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党组成员、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孙洪岐宣读了《长岭县人民法院关于表彰202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院领导为获表彰的集体及个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会议指出,2022年是长岭法院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院党组的领导下,长岭法院紧扣全面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1121”工作思路,全院干警上下一心、共克时艰、担当实干、奋勇争先,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会议强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法院工作会议及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要确保政治方向不偏不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推动服务大局见行见效。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聚焦全县积极融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结合,主动为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提供司法服务保障。要推动审判执行提质提效。要紧盯审判运行态势,聚焦一审服判息诉率和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等弱项指标,充分发挥院庭长主体责任,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确保主要质效指标和执行工作核心指标始终保持前列。要推动司法改革落地落实。要持续深化审判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诉讼制度体系、加快智慧法院建设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司法保障现代化。要推动队伍建设走深走实。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守铁规禁令,深入推进干警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3年03月23日
习近平主席曾经打过一个比喻,“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3月13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习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为什么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个主题?如何传好这一历史“接力棒”?《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01庄严的宣示 奋进的号角闭幕会三天前,3月10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随后举行的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国家主席宪法宣誓仪式上,他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在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主席说,“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现场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他郑重宣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宪法宣誓仪式上,3名礼兵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入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习主席第三次在换届之年的全国人代会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庄严的宣示,也是再出发的动员。2013年3月17日,新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及其实现条件,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员令。△ 这是放置在宣誓台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台记者孙楠拍摄)2018年3月20日,再次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深情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中国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期盼。习主席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吹响奋进新征程的号角。02讲话主题,有何深意?“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习近平主席这次讲话的鲜明主题。如何传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习主席提出要求,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主题?△3月13日清晨,北京迎来瑰丽朝霞。(总台记者孙楠拍摄)这是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几个月前,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国家主席在全国人代会闭幕会上的讲话,往往与头一年党代会前后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十年前强调的“中国梦”,五年前指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此次提出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莫不如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这也是以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的宝贵经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征程上要牢牢掌握的方法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到这次闭幕会上指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习主席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主题,就是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至关键一程时,带动全局工作,凝聚磅礴力量。△ 闭幕会现场,摆在人大代表座位上的文件夹。(总台记者孙楠拍摄)03五项重点工作 一个坚强保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当如何作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五个要”——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悬在人民大会堂东门的国徽。(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在习主席提出的工作要求中,有的是一以贯之。比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两会期间,习主席在江苏代表团和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都重点谈到“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闭幕会上,他再次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列于“五个要”之首。比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专章部署的三方面工作之一。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这次闭幕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在习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中,有的是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有新提法。比如,在谈到“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时,习主席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从十年前闭幕会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到五年前讲话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再到这次强调“决定性力量”,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情怀。比如,在谈到“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时,习主席鲜明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在谈到“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习主席针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提出“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等一系列新表述。△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我们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在闭幕会讲话中,习主席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习主席还重申了两个月前他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说的一句话——“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闭幕会后,代表们走出人民大会堂。(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他说,“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历史的接力,召唤着我们。在闭幕会讲话中,习主席发出号召:“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原创
2023年03月23日
近日,广东湛江吴川市一名小学五年级老师在家长群建议家长“打残孩子手,留着令人恶心”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受到广泛关注。3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多次拨打涉事小学公开电话,截至发稿前没人接听。吴川市教育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回应称:“教育局已介入调查此事。”此事一经曝光在网上也引起了热议,有人批判老师可怕,有辱为人师表;有人指责家长没做到监督作用;有人支持老师因不能直接体罚而致出言不当,家长不管老师管,让老师有体罚权等。老师群里建议家长“打残孩子手” 教育局已介入调查从网友曝光的聊天截图看到,在一个有125人的吴川某某小学五年级班级家长群里,ID名为“杨某某老师”在群里发出一张语文作文留白试卷的照片后“@所有人 如果孩子的手无用,建议家长干脆打残算了,留着装饰看着令人恶心。”“这就是平时不完成作业取得的成果,不知家长有何感想。还这么宠着孩子,你就是推孩子走上不归路的助手。”图片来自于媒体报道另一张构图截图显示,上述“杨某某老师”疑似对学生家长说“你女儿的手留着也无用,什么作业也完成不了,考出这样的成绩,丢人现眼。”该老师的类似发言疑似非首次。图片来源于媒体报道3月13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多次拨打学校公开电话,截至发稿前没有人接听。13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吴川市教育局了解此事,接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教育局已介入调查此事。”而此事的曝光也暴露出有些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很大问题:1、严重侮辱学生。这位老师的话语直接侮辱了学生的身体和自尊心,这种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完全违反了教育者应该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2.不恰当的惩罚方式。残害孩子的做法完全是不可接受的,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和精神,也会让他们失去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3.违反师德规范。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行为示范给学生,这位老师的言行严重违反了师德规范,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破坏了教育的正常秩序。如何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教育部曾明确家校育人合力严禁老师体罚学生,大家都普遍是赞同的,但是现在不少老师面对孩子的问题,采用语言攻击,这可比单纯的体罚受到的伤害更大。但也有网友表示,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就应该严厉批评教育,即便语气重点也能接受,不然孩子会一错再错,现在做老师太难了。那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教育学生呢?教育部曾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和家长的责任。2020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从2021年3月1日起,《规则》将在全国实施。总之,这位老师的做法完全违反了职业道德和基本的师德规范,应该受到批评和指正。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要秉持尊重、平等、公正、爱心的原则,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和帮助学生。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原创
2023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