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中国的孝道文化告诉我们,财富来自于种福田。我们受天地之福,天地给了我们雨露滋润,给了我们各种生存条件,我们要懂得回报。回报就是种种子。你种下的种子越多,未来的结果就越多。整个过程我们称为种福田,种下种子就意味着未来的福气。如果你在春天不播种,光希望在秋天收获庄稼,那是不可能的。你种一亩,收一亩地,不可能说种一亩地,秋后收个几千万亩,没有这样的事。人生要知道因果,因就是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因如是果,想得什么就要先种什么。给我们生命的是父母,这是命脉的延续,也叫血脉,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孝敬父母接通的不仅是父母之脉,还有祖先之脉,这是福气的源头。我们的父母就好比插座,连接的是整个电网的电,父母身上带着我们祖先的命脉、福脉。会对父母报恩了,对其他人我们也会懂得报恩。没有不会报答父母恩却会报答别人的恩的人。你想,父母把他养大他都不懂报答,他会懂得报答其他有恩的人吗?是父母启动了一个人的报恩之心,所以古话说百善孝为先。这个孝如果没有启动,福气就不可能有,这是根,所以中华文化叫作根文化。一棵树,不管上面的树枝长得多旺盛,只要根断了,上面就凋零了。比如说哪个枝断了,只要根好,可以再长出新的枝叶。今年果子没结好,今年运气不好,但只要根在,来年还会有好的收成。你看,保养的是根,不是枝叶。枝子长得太旺,还要修剪。长得太旺,说明向根索要的太多,就知道往上长,却不知道底下的营养能不能供应得上。假如梨树的梨花太多了,不去修剪,就意味着秋天一个果子也坐不住。为什么?因为把根上的营养都吸收了,到时候根的力量供养不上了,就一个果也结不上。这给我们什么启发呢?人生贪欲太多,一再索要,最后会什么都没有。凡是生活当中不想付出只想索取的、特别贪心的、又懒又馋的、什么都不想干、不爱动脑子的,大多贫穷。这就是根文化的道理。那么怎么富裕呢?对根要好。这个比喻,大家一听就懂,但是理儿得记住:孝敬父母是养根。跟父母的关系决定我们的幸福和财富。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这个问题,父母和我们的信息是相通的。跟母亲关系不和,会影响你未来的感情跟家庭关系。跟父亲关系不好呢?或者表面上关系好,但内心不认可,那会影响你的财富跟事业。父亲在中华文化里代表的是乾卦,代表着自强不息,做事有意志力,能百折不挠,能做大事,也叫阳刚之气。一个男人,没有阳刚之气就任不了事,容易软弱,有点难处就退,所以做啥事儿都做不长,啥事儿也不敢承当。为什么他不能承当,别的男人就能承当呢?从小在父母那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他心里不认可父亲,跟他父亲是反着来的,他顶牛,家长就天天打击他,时间长了就把他打击得不行了。你不得老人的喜欢啊。还有一种, 要么父亲也软弱,要么家里很穷,没本事。看看别人家的父母那么好,他心里也不认可自己的父亲。只要不认可,根就接不上,他心里就留下阴影,长大了也跟着儒弱,由不得自己母亲是坤卦,代表厚德载物,能包容,能顺承,有忍耐力,有什么事情能看开能化解。她能忍辱负重,能给大家带来安稳乐呵。别人较真,她不较真,所以与人相处和谐,跟谁都能处好。在家里,她能跟老人处好,跟丈夫能处好,跟孩子也能处好,是不是带来家庭和谐了?是不是带来幸福了?如果母亲性格像男人,女孩小时候就跟母亲学得很强势,那她骨子里看不起男人,长大跟男人就处不了。男孩如果跟母亲合不来,母亲是女性最典型的代表,你都不会跟她相处,说两句就吵,那么你将来跟所有女性都不会相处。孝道关系到你的财富、幸福,这种关系很深。幸福的密码是什么?父母的喜悦是你福根财源的阀门,你让父母高兴,你会财源滚滚,父母有多高兴,你福源的开口就有多大,让他们幸福多长久,你未来的财富就有多长久。孝敬父母就是接通自己的福源,福源类似电源,一个是福, 另一个是智慧。智慧不是聪明,聪明是说你有解决小问题的能力,智慧是解决烦恼。很多人有钱但智慧不够。如果智慧够,不仅可以得财富,还可以得幸福,且财富可以长久。所以一切成就以智慧为第一。孝顺父母是福气的来源,但同时也要明白,孝又分小孝、中孝和大孝,还有愚孝跟智孝。小孝得小福,中孝得中福,大孝得大福。这就把许多人的疑惑给解开了。有人说,我对父母也很孝顺,可是并没有富裕啊。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你只面对自己的父母,没有面对天下父母,就得那一份,就很有限。这是宇宙法则啊。也不是你只要对父母好就有福,还要注意不要愚孝。愚孝,就是执着,就是苦啊!真正的孝是智孝,智慧之孝,能悟道,所思所行与道相应,不仅利益自己家庭还能真正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这个世界。历史上凡是真正伟大的人物,比如黄帝、老子、孔子,他们都是体道、悟道、行道的,他们利在万世千秋啊!点亮【赞】和【在看】,把这篇劝善文章分享给其他朋友吧!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五伦关系当中,夫妻伦叫“夫妇有别”,“夫妇”是道,“有别”是德。别在哪里?别在责任不同。古时候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有两大主轴,第一个是物质生活,第二个是精神生活。男主外,把经济问题、物质问题解决;女主内,把精神生活、把孩子教育好。现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留给谁?老人、保姆、老师,好多!所以现在有个新的名词,叫做“代理父母”。还有一个“代理父母”也是很多家长都会聘请的:电视,现在还有电脑。诸位朋友,当我们赚了很多钱,这些钱是不是你一直都能够留在身边?我们要了解,财为五家共有,水灾要你的钱,火灾要你的钱,贪官污吏要你的钱,小偷、强盗要你的钱;这四个还不够力量,最后一个最厉害,叫不肖子孙,你赚得很辛苦,他花得很痛快。所以,假如你这边在赚,他那边在漏财,那是守不住的。当我们都是用“代理父母”教孩子,到最后孩子不懂事,你可能一辈子都要担心,可能会得抑郁症。我们来看一下现在小孩子的教育情况,首先看看补习班的情况。我曾经深入去观察一种现象,全班前十名的孩子,差不多一半有补习,一半没有补习。有补习的孩子,他们上课比较不专心,觉得自己已经在补习班里面学过了,还会拍拍旁边的同学说:“那个我已经学过了。”那不得了!求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专注,当他开始对求学变得轻慢,败相已露。补习班已经上过的课,他不专心;课上教新的内容,他也不专心,他会想补习班老师还会教。这样的同学,我还发觉,他们在考试前夕都会抱着几张纸在那里猛读。哪几张纸?补习班老师帮他们整理的重点,读书谁帮他们读?都是这些老师。考前他们很认真地背,然后考完试马上说:“解脱了!”我在想,两三天就把这些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有补习的,他们都是两个两个的在一起,“来,我整理了一些重点,我问你,看你会不会。你也问我,看我会不会。”都老老实实自己画重点,在画重点的过程中,已经在积累做学问的能力了。所以,很多觉得只要花钱就会有效果,但花了钱也没有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学到东西。第二个,佣人。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能力一直在下降。诸位朋友,语文的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学其他学科都会很吃力。不只是言语有问题,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态度?是不是父母的态度?不是,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出门,往小椅子上一坐,双脚一摊,让佣人帮他穿袜、穿鞋子,生活能力很差。这样的孩子,父母生意一失败,他可能会饿死。富贵不可长保,你要考虑到当家里没有那么富裕的时候,孩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该怎么办?要高瞻远瞩。也有报道提到,在家里都是佣人伺候的孩子,到学校去,老师给他安排扫地工作,他会跟老师谈判,他说:“老师,我给你钱,你帮我做。”他的价值观里面就是什么?无论什么,钱都可以帮忙打发掉。所以,佣人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再来第三个,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当父母的时候还蛮有理智的,可当了爷爷奶奶,觉得孙子怎么这么可爱,就宠得不得了。我的母亲,她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多有原则!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对我母亲有个要求,不合理的要求,我妈妈就拿着一本书不理我。然后我就躺在地上开始打滚,一定要达到我的目的,结果我妈妈根本不看我,继续看她的书。后来我觉得打滚很累,也知道用情绪不能达到我的目的,就乖乖自己爬起来走了。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则,对孩子不能予取予求,会把他宠坏。你看我妈妈教我的时候这么好,结果带外孙就开始宠,常常跟我说:“你对外甥不要这么凶。”我也不说话,后来过了半年左右,她就跟我说:“你凶是对的。”因为这个外孙已经爬到她的头上去了。所以隔代教养效果都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再来,电视跟电脑,那就更不用说了,学的都是贪、瞋、痴、慢。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言语都非常地桀骜不驯,言语都非常地粗鲁,这个不见得是跟父母学的,可能都是跟电视跟电脑学的。而看电视、电脑有一种催眠的效果,大家有没有发觉看电视的人好像与世隔绝,旁边的人叫都听不到?为什么?因为电视的整个辐射线、磁波会让你的脑子跟隔离在一个屋子里面九十六个小时的状态一样。所以电视看得愈多愈不会思考。你看为什么很多很贵的商品都喜欢打电视广告,愿意为此花大笔大笔的钞票?因为人在看电视的时候没有理智,看那个SK-Ⅱ擦下去,脸马上就变得晶莹剔透,望眼欲醉,就去买了。我们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证实,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现在我们了解到,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够掌握得好,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可能重来一次。现在叫你自己带孩子,你做得到吗?有人马上说:蔡老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讲的我都很认同,但是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一般的人都会觉得,两个人不一起赚会饿死。诸位朋友,在我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出去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个、七八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怕饿死,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没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态度:勤俭。“俭为治家根”,只要勤俭,不要乱挥霍,其实一个人赚的钱,足够家用了。而且一个人赚钱,家里用得很勤俭,从小就给孩子扎什么态度?非常勤俭的态度。这样你已经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他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里,谢谢!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我们天天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谁谁有什么毛病,这个人又是那么让人讨厌……但人贵自知,一辈子能自知的人少之又少,自知最根本的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同时有没有勇气想怎么改进?人性的弱点有几个很致命的,先说第一个,我们一起对照一下:1-贪婪,总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主导自己的思想就是千万不能吃亏,天天善于算计得失,很少愿意付出,付出一点就像割肉一样。例如过年别人给您几十年红包了,可能都难想到要回礼。送东西给别人都是随随便便,亲戚老死不往来,您觉得我不好,我更觉得您讨厌,贪婪的结果是众叛亲离,您们自己看看自己的亲戚朋友有多少就知道了……贪婪的反面是感恩,别人对自己的好要及时报答,这才是中国人的厚道,懂人情的冷暖。养不教父母的过错,自私自利的父母大多都是自私的孩子。到晚年,培养出的自私自利儿子大多也会对自己冷漠无情,自吃苦果!可悲可叹,贪字得个贫!      过年,不但是亲人的团聚,更重要的是静下来 想想,在自己人生路上,哪些人对我有恩,帮助提携过我们,主动送上祝福,带孩子去拜访,以表谢意,年年不忘,带孩子学习人情往来,热情好客!家里面哪些人伤害了自己,学会体谅他,原谅他,甚至继续帮助他……如果家里没有一个这样格局的人,家难走得更远!引领出好的家道家风,是过年的最大意义,新年才会越过越好。您准备好了吗?家和万事兴,如果家不和,肯定家里有人有问题,可能是贪心不足……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最近一段时间,薛杰和同事们在塔里木河流域开展科学考察。风裹着细沙不断拍打着他的脸庞,却丝毫未减弱他探索的热情。他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多年前。薛杰是甘肃人。2014年,他第一次踏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下称“策勒沙漠研究站”),这是中国科学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沙漠研究站。回忆起初来策勒沙漠研究站时的场景,薛杰说,当时满心都是茫然,只记得茫茫沙海无边无际,唯一的“路”,是毛驴车压出的模糊辙印。谁也没想到,这个当时一脸迷茫的青年,就此在策勒县扎根。薛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考察。(来源:本人提供)每年4月到10月,薛杰和同事便会深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他们的任务是采集气象、风沙流、地下水水位等一手数据。沙漠里,骆驼刺随处可见。“别看它地上部分不过几十厘米,地下根却能扎到十几米深。”薛杰说,靠着这深根,它从沙地深处汲取水分,用硬枝干对抗干旱,是防沙固沙的好帮手。沙漠腹地中,有时需要徒步前行,他们背着设备,八九公里的路程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汗水如雨,很快就湿透衣衫,皮肤也被晒得黝黑。一次考察中,数据采集正进行,沙尘暴突然来袭。刹那间,天昏地暗,即便戴上口罩和两层飞巾还有防护眼镜,细沙还是无孔不入。回到策勒沙漠研究站,大家的鼻子、耳朵、眼睛里全是沙子。“感觉自己都快变成‘沙人’了。”薛杰笑着打趣。工作中,即便困难重重,薛杰和他的同事从未想过放弃。2024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这让薛杰和同事们十分高兴,“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沙子防好了,也固好了,该研究怎么能用好,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薛杰说,防沙治沙并非要消灭沙漠,最终要实现“人沙共存”“沙为人用”的相处之道。“去年,我们研究站开始对比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油莎豆越冬及生长情况。”薛杰说,策勒沙漠研究站建立起植物信息管理平台,深度探索如何“点沙成金”。如今,在薛杰等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处于沙漠边缘的策勒县,绿洲已经向沙漠推进近八公里,通过种植肉苁蓉、红枣等经济作物,让当地农牧民在沙漠里走出一条致富路。薛杰本科学的数学,硕博转而研究自然地理学。他把数学理论融入水土资源研究。博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策勒沙漠研究站。“这里风沙大,气候有些不适应,以前也想过离开,可看到自己的研究能造福当地,一切都值了。”薛杰现在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策勒沙漠研究站副站长。他主持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荣誉。“我的目标是为新疆荒漠化防治、荒漠生态恢复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薛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荒漠化防治工作。薛杰,犹如沙漠中的骆驼刺,扎根西部、顽强拼搏,为生态保护事业不断书写着新的绿色奇迹。属于他的故事,还将在这片沙海中继续。来源:石榴云 新疆日报责任编辑:臧静 林莺 巴立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投递完一天的邮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再到叶城县敬老院看望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陪着唠嗑……3月5日,邮政投递员阿布都热西提·买买提过了一个充实的学雷锋纪念日。今年54岁的阿布都热西提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地区叶城县分公司投递员,近日,他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最初,阿布都热西提负责乡里的邮递工作,奔波在叶城县棋盘乡的邮路上,脚下不是茫茫戈壁就是悬崖峭壁。任职乡邮员期间,阿布都热西提在邮路上累计行程43万公里、投递报刊325万份、投递其他邮件62万份,从未收到一起投诉、从未出过一次差错。“他是个热心肠,在邮路上发生了许多爱心故事。”谈到阿布都热西提,同事米热阿依·阿布都热西提连声称赞。每月底,阿布都热西提都会与兵团职工潘朋燕通电话,了解她的身体情况,通过微信给她转一笔生活费。两人的相识始于邮路上的一场生死救援。2012年春节前夕,遭遇车祸的潘朋燕倒在零下20摄氏度的雪地里。途经此地的阿布都热西提毫不犹豫停车,将浑身是血的她抱上车,疾驰送医。垫付了5000元医药费后,他悄然离开。潘朋燕出院后,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网帖《寻找我的好哥哥》,最终辗转找到了救命恩人并执意还钱,却被阿布都热西提婉拒了。“你现在更需要用钱。”得知潘朋燕后续治疗费用高昂,阿布都热西提又每月资助500元至1000元,目前累计达7万元。阿布都热西提·买买提(左)看望潘朋燕。(摄影:俞龙瑞)戈壁邮路上,阿布都热西提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2007年的一次投递中,他听闻依提木孔乡园艺场74岁的孤寡老人白银国无人照料,生活困难,当即红了眼眶。此后15年,阿布都热西提成了老人最亲的“儿子”。2012年,他为老人盖起了新房。2015年,又出资1万余元修缮院墙。2017年,老人住进敬老院后,他每月探望,还常送去生活用品和现金。2022年,老人病逝,他默默料理后事,累计资助达8.5万元。白银国老人生前经常说:“阿布都热西提比亲儿子还亲!”工作中,阿布都热西提始终将“准时送达”视为铁律。2010年9月的一天,暴雨引发山洪,邮车被困在宗朗乡的泥泞中。阿布都热西提赤脚跳入洪水,拼尽全力推车,却因车轮深陷束手无策。路过的老乡劝他先回县城,他看着车上的邮件摇头,“人在,邮件就在!”最终,阿布都热西提借来毛驴车,驮着邮件摸黑赶路,直到深夜才返回。这件事至今被当地人传为佳话。帮困难户克米孜汗·吐热甫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给牧区产妇连夜送急救药品……在邮路上,阿布都热西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跨越山水的守望相助。当有人问阿布都热西提图什么,他回答:“帮人一把,心里踏实。”累计43万公里邮路,数十载无私坚守,阿布都热西提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大爱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来源:石榴云 新疆日报责任编辑:田先花 高丽媛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山野间,与古树为友,与害虫为敌,保护绿色森林。这些人被称为“古树医生”。陈海正在给古银杏树皮取样。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陈海就是一名“古树医生”。2023年,他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全国最美森林医生”。他和古树养护团队,十多年如一日爬山头、钻荆棘,风吹日晒,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每一株古树。古树养护团队在古银杏树周围土壤采集样本。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作为浙江省古银杏树重点分布区域,因其境内3516株百年以上的古银杏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但由于病虫害、挂果过多、土壤肥力不足及板结硬化等因素,造成银杏树叶片枯黄等现象。每株古树都有“一树一码”身份牌,扫码便可查看其品种等信息。陈海和古树养护团队为古银杏树研究提出一套集健康诊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措施。古树养护团队实地勘察古树生长环境。在这些“古树医生”多年努力下,3400多株衰退古银杏树恢复生机。2024年,八都岕古银杏长廊接待游客153万人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杏福”共富之路。眼下正值银杏树发芽关键期,“古树医生”们观察树木长势。作者单位: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责任编辑:陆晓菲 潘利利 洪慧敏 杨清总平台审核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古人非常注重孝道,很多君王都提倡以孝治国,至今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现在大多数父母却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往往忽视了要教孩子孝顺。孩子的心灵生来像一张白纸,父母给他画上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孩子不孝顺,多半原因还是在父母。就拿吃饭来说,可能父母从一开始上菜时就做错了。- 1 -饭菜摆错位置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多父母都想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所以往往会把最好的菜放到孩子面前,而不是长辈面前。更有甚者,在自己做饭的时候,会让孩子先吃。等他们做好饭,面对的就是饭桌上孩子吃剩下的杯盘狼藉。这种种习惯,都会让孩子养成以自己为尊,所有的好吃的都是自己的思想。长期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怎么能不自私,又怎么会想起来孝顺父母。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自己节衣缩食,却把最好的都给儿子。一天,母亲炒了一盘虾,放在儿子面前,儿子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最后只剩几个了,母亲才吃,儿子说:“你给我吐出来,那是我的。”卢勤说:“一个家庭,假如在饭桌上菜时家长摆错了位置,将来就没有你的位置。”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懂得尊重父母,热爱父母。- 2 -吃饭事小,规矩事大饭桌上的事情,虽然小,却能反映出很多东西。正如露珠虽小,却映射出世界的虹霓万千。孩子在餐桌上的贪吃事小,但规矩事大,如果规矩坏了,那孩子什么规矩能遵守?古人从很小就开始教导子女规矩,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现在的父母越来越不看重规矩,不孝顺的子女也越来越多了。一位80岁的老婆婆,老伴过世得早,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5个儿女。如今儿女都已成家,有的甚至有了孙子,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照顾母亲。天寒地冻,儿女把老母亲赶到走廊住,说家里实在住不下。母亲想起以往就忍不住流泪。有知情的邻居说,摊上不懂事的孩子是一方面,也怪老婆婆当年对孩子太娇惯了。孩子从小起,他们家里吃饭,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地上忙活着做,还没做完呢,孩子们就开吃了。只因为母亲怕饭菜凉了,孩子们吃了不舒服。等母亲上桌吃饭,基本上前边的盘子都见底了。最后上桌的菜,母亲也是摆在孩子们面前,催着他们吃。这个习惯后来孩子大了也一直沿袭下去,没人想到,应该让母亲先吃。如果一个孩子吃饭时自己先吃,丝毫不考虑长辈,还喜欢挑来挑去,把自己喜欢的菜都放到自己面前。说明这样的孩子有失教养,还是个自私的人。在吃的面前都自私的孩子,长大了能有多大概率是孝顺的呢?所以,孩子的规矩,要从吃饭开始教。孔融四岁能让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需要孩子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美德。著名的教育家卢勤说:“爱心是什么?爱心是个口袋,往里装是满足感,往外拿才是成就感和幸福感,要让孩子一生幸福,一定要让孩子学会付出。”遗憾的是,现在的大多数父母,只是一味地给孩子付出爱,却不给孩子机会学会爱。- 3 -培养孝顺的孩子,从餐桌开始《礼记》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吃饭等生活行为是家庭教育最经常、有效的教化,所以一定要重视。1.等长辈动筷李玫瑾教授说过:“克服孩子的自私从吃饭开始,一定要让孩子等长辈上桌后才能动筷子。”饿一个小时,饿不坏孩子,却能让他知道尊老。饥饿是最难忍受,也是最基本的苦。只有让孩子体会了,他才能将别人的痛苦放在心上。2. 好菜放在长辈面前千万不要给孩子特殊照顾,让他唯我独尊,这点从上菜开始。把好菜放在长辈面前,让孩子明白,谁才是家里最重要的人,长辈理应得到我们的照顾和特殊对待。而不是放在孩子前面,任由孩子吃个一干二净。3. 不要吃得满目狼藉在饭桌上不顾他人的感受,吃饭声音大,夹菜挑挑拣拣,桌子上吃的到处都是,这也是自私的表现。不把别人的感受当做自己的感受,今后很难做到设身处地。4. 饭后帮忙收拾碗筷不要把收拾碗筷的事全丢给自己,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明白,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任何家务活,自己都有义务做。尤其是收拾碗筷这种脏活,能忍受的孩子,就能忍受其他的家务活。不孝顺的孩子,一定是长年累积下来的,尤其是在吃饭这些小事上,给孩子更多的教化,才能养出孝顺的孩子。爱孩子不代表特殊化对待,而是普通对待,不给他错觉。所以说,不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不孝子,就要从小做起,从饭桌规矩开始,做到长幼有序。不要乱了规矩,毁了孩子,也毁了自己!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
俗话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正因为累世的前缘,才有了今生的相守。家庭,给你温暖,给你依靠,给你心安;家庭,也会给你失望,给你冷漠,给你伤害。一个家庭的繁荣和衰败,都离不开家中的每个人。而一个家庭走向衰败也有以下这三种原因。家庭不和,必有灾殃老人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家庭兴旺与否,全在个人品行的体现。品行高尚者,家庭和睦,自然万事顺遂。清朝苏州孝廉曹锦涛,医术高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都能妙手回春。这天,他正要出门时,发现门口跪着一个女子,见到他便哭着哀求:“先生行行好吧!我们家穷,是在请不起别的大夫,我姑姑病重,等不得了!”曹公听后立刻前往救治,可当他看病结束离开后,病人发现枕头下藏着的五两白银不见,怀疑是曹公所为。于是那女子上门问罪。曹公见此并未多纠缠,拿出五两银子给了她。女子回家后,姑姑又说银子找到了,女子十分羞愧,赶回曹公住处送还银子并赔礼道歉。但女子不解道:“先生既然是被冤枉的,何苦还说自己偷了银子?”曹公说:“我一心希望你姑姑的病快好,要是不承认,她一定急得病上加病,甚至再也无法医治。我只求你姑姑病体康复,不怕别人说我偷钱。”这一片忠厚之心感人肺腑。曹公所生的三个儿子,长子为御医,活到八十多,家境殷实;次子当了翰林,官一直做到藩台;三子也是翰林,精通经史,著书立人;孙辈乃至曾孙辈,人才济济,门庭显赫。家庭承载着我们无数的喜怒哀乐,一个充满抱怨与争吵的家庭,无论输赢,输掉的总是孩子。一个家庭,父母情深,兄弟和睦,家庭才能温暖。一家人,不是为了争输赢,让一步,彼此迁就与包容,太平之时,感情甚笃。甘心认输,是因为懂得。家庭,没有输赢,只有包容。家风不正,祸患不远《四十二章经》中讲:贤不可毁,祸必灭己。百般算计,不如积德行善;处处刁难,不如与人结缘。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厚德可载物,厚德可承家。以德传家,是兴家之根本。一个优秀的家庭不在于留给孩子多少财产,而是能留下多少人生的智慧。家风正,再穷也能发家;家风不正,再富也会败光。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不是财产,不是人脉,而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宠溺后代,后患无穷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心性。宠爱可以有,但要心明气和,万事有度,才能真正助孩子成长。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妇直到晚年才生了一个宝贝儿子,看的异常珍贵。一日,孩子去邻居家玩时,拿走了一根针,回家给了母亲。母亲不问原委,也不管来由,只夸道:“我儿真聪明!还晓得把东西给父母。”从那以后,孩子经常拿回来一些小东西,只说是捡的。母亲觉得孩子孝顺,每每夸奖,孩子也十分高兴。成年以后,有一次,孩子牵回家来一头牛,父母一位儿子成才,自己买回来的。谁知过了几天,领家失牛者终于发现,便扬言告官。孩子一听,心急之下动手打人,竟失手将人打死。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孩子被抓,当庭被判处斩。临刑前,孩子只求见母亲一面,母亲提着饭来给儿子送行。孩子跪在母亲面前,哭道:“儿受妈妈的养育之恩,愿子临死前再吸母乳,以慰儿在天之灵。”母亲解怀,儿子竟然一口咬下乳头,恨到:“吾今日之行,皆因妈妈幼年的过分溺爱、不教之过!”“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溺爱,给不了孩子无忧的未来。人生,该吃的苦,逃不过去;该走的路,终归要走。现在舍不得让孩子吃苦,长大以后,这个世界,会让孩子很苦。遮风挡雨,挡不了一辈子;未雨绸缪,拦不住风雨飘摇。没有谁的人生,能一生顺遂;没有谁家父母,能永远庇佑。孩子吃点苦,才能拥有抵挡生活的了悟。家庭兴旺发达,也有其方法可循。《太上感应篇》讲:日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日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福随自身。一个家若想兴旺发达,就要从小事做起。1、彼此理解家人之间,理解是根本,宽容是需要。人无完人,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时,彼此理解,懂得彼此的不易,愿意替对方着想,矛盾自然就会消除。2、及时沟通一家人,沟通最重要。矛盾产生,及时沟通最重要。很多问题,因为角度的不同,导致了看法的不同。猜来猜去,猜不透的人心。及时沟通,说出心中所想,才能避免矛盾越积越大。3、勤俭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钱财不用太多,够用就行;饭菜不需多好,够吃就行;知足才能常乐,勤俭才能持家。自己的人生,无需攀比。勤俭不是小气,关键是不浪费,该花的钱不省,不该花的钱尽量省。4、积德行善《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做人,最重要的是人品。行善之人,做善事,结善缘,与人为和睦,与己自在。生活处处顺心,家庭自然和睦。认同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者:Summer
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