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善恶不能抵消,就像种子。譬如说古代有个公案,有个老和尚他就教小沙弥,他说这里有一包种子,这包种子就是我们讲荆棘的种子,这两片土地,你把这个种子撒下去。其中有一片土地,你给它灌溉、浇水,另一块土地,你每天去把它踩踏,然后浇石灰,不要浇水。结果过了好几天,浇水的这块地是不是发芽了;浇石灰的、去踩踏它的,那个就没有发芽,没有浇水就没有发芽。过了一个月之后,荆棘就长出来了,没有灌溉的,荆棘就没有长。他就告诉这个小沙弥,你看,我们的恶念就像这个荆棘的种子,如果你一直浇灌它,你用什么在浇灌它?用相续的恶念。相续的恶念在浇灌它,它是不是就会发芽?这里虽然你下了恶念的种子,但是你不浇灌它,你不用相续的恶念去浇灌它,它是不是就不长,对不对?它自然就不长了,对。所以改变命运的方法就是像这个比喻很好,就是你为什么一直行善就能改变命运?并不是你把恶的种子抵消了,不是的,而是你让善的种子一直发芽。但恶的种子是不是还在那里?对,还在那里。或者是说,恶的种子已经发芽了,已经长了,但是你开始不给它浇水,它是不是就会枯萎,是不是就会烂掉?对。这个就是善恶不能抵消,可是行善会改变命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是讲到命运转变,所以善恶不能抵消,不可以抵消。但是这个都是从不了义的角度来讲,真正自性里面,说老实话,也没有善,也没有恶,我们是从不了义的角度来讲。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真的学得好,在处世待人当中体现出来。跟人家共事,“敏于事”,这个“敏”在哪?首先他很谨慎,什么事情做好规划。“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我们现在变成这些道理没有领会清楚,都没有做好准备,“你放心,祖先会保佑的,不要担心。”事情做不好,也没有反省,说:“随缘,过去就过去了,随缘。”做事的这些重要的原理原则,我们反而不能领受,拿著一些好像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是顺著自己的习气。你看,我们修行之人很容易用“随缘”两个字。什么是随缘?随缘下面要随缘“尽分”、随缘“尽力”。你随缘没尽力叫随便、叫不负责任;你太强求了,叫攀缘。所以随缘是中道、随缘是智慧,不能把这两个字拿来变藉口。所以事情还是要非常慎重、尽心的去对待。所以“敏于事”,事前的规划。再来,做的过程当中的敏捷,不拖延,做事很有章法,这个都是“敏于事”。这个体现什么?《曲礼》曰:“毋不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今天讲恒心、毅力,有一句《中庸》的话跟大家一起共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有这样的毅力、有这样的决心,恒常的去用功夫,人家一次会,没关系,我一百次;人家十次会,没关系,我一千次;真有这个心态,不会找藉口、不会退缩,就老老实实依教奉行去做了。孔子赞叹颜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只看到颜回不断的往前进,从没有看到他停止下来,恒心重要。一停下来,前功尽弃。所以精进重要,精进就像钻木取火,你不可能钻两分钟休息一分钟,那你钻一百年火都出不来。再怎么累、再怎么苦,什么时候休息?豁出来了再说。所以精进不懈怠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对人恭敬,对事要恭敬,在应对事情当中很慎重,这个就是恭敬的落实。“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对事情的恭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恭敬。你不能答应人家的事情忘了,答应人家的事情拖延了,这个恭敬心就失掉了。我们现在这个五常不能时时提起来了。上司交代的工作忘了,拖延了,然后还得上司打电话来问、来追,到底谁是秘书都搞不清楚了,你让上司来问你,上司变秘书了。所以《弟子规》教我们,“出必告,反必面”,晨昏定省这个习惯转移到工作上来,就变成你要让领导安心,交代的事已经做了,赶紧发个email通知一下,还是用skype通知一下。一个人有责任感,还没有办完,他心里会有一个负担,马上通知他已经办好了,他这个负担就放下了。所以这个都要善体亲心,善体领导的心,这个是对自己的工作非常尽力去做。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应而不藏,在对应这些因缘的时候,心还是清净。你看镜子,它照了这个人,人走了,它落不落印象?它不落印象。不落印象,下一个来,它才照得清楚。这个镜子假如落上一个人的印象,下一个人来,它怎么照?我们常常是,刚刚跟这个人谈完话,走到另外一个人的办公室去,眼睛看著他,脑子还在想刚刚的事情,然后对方说,“你有没有听我讲话?”“对不起,对不起”。那就没有应而不藏,应而有落这些印象,甚至还在挂念那些事。用心如镜,就是随时随地心都是清净的,没有负担、没有罣碍。不是没人的时候没有负担、没有罣碍,有人,在应对的时候也没有负担、没有罣碍。我们有时候跟人在谈话,边谈话边紧张、边担心。要一切随缘,不要强求。跟他聊聊,看对方不能接受,急了,讲话音调拉起来了,适得其反。真的不行,不要急于一时,任何事情让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我们的目标是用心如镜。孔子有说他“空空如也”,这段话孔子是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有智慧吗?人家都说夫子很有智慧,夫子说他“无知也”。这个无知就是没有小聪明,就是没有自以为是,就是内心里清清净净,空寂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当我们的心里放得干干净净,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就无所不知,你本有的智慧就起现行了。  来源:弟子规公益网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既然不能决定命运,那就去拼命改变它。”今年37岁的王慧,大学时因病致盲,却始终在全力追逐自己的梦想:他自强不息,成为天津视障人士顺利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第一人;他勤敏好学,是国内首批“读屏”软件的研发者之一;他乐于助人,无偿为残障朋友普及手机电脑等应用常识;他推己及人,致力于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助力社会“残健共融”……  夏日午后,树影斑驳,记者来到绿荫掩映下的灵石里社区。“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不少视障的小伙伴对于人脸验证比较头疼,常因对不准镜头导致验证失败,下面我就教大家如何掌握一些小技巧……”推开“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的大门,王慧正在进行线上课堂的视频录制。听到声响,王慧似乎猜到了来者,微笑着起身说:“这以前是个居委会,居委会迁址后就闲置了下来,为了支持我们做公益事业,社区工作人员特意申请将这里免费提供给我们开办体验中心。”在这里,王慧常常组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比如为视障人士讲解科技产品使用方法、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为社区老年人开办手机课堂等。他还给这个“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心之光”。  “希望无论何时,都保有心中那束光,因为将有人借它穿越黑暗。”王慧说,这便是“心之光”的由来。因为,他就曾经是那个借助他人爱心之光,照亮黑暗的人,“刚毕业找工作时也碰过不少壁,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支持我走到了今天。”  2018年,王慧萌生了参加“法考”(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想法,努力备考后,到了“临门一脚”,心里却擂起了鼓。填报报名信息时,他压根就没提自己视力障碍这回事,自己会不会被拒绝在考场之外?王慧给市司法局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能提供一些合理化便利,以便他能完成考试。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不仅答应了他的需求,还嘱咐他安心备考。考试当天,王慧走进专门设置的考场,最终以“读屏”方式顺利完成了客观题考试。而后,在市司法局、市残联的支持与鼓励下,他再度通过主观题考核,并于2020年正式应聘进入天津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开启了一名“大状”的职场生涯。  一路上收获的满满爱心,让王慧觉得该为社会回报些什么。除了本职工作外,一有时间,他就和朋友们潜心研发各种便于盲人使用的“读屏”软件,积极与开发软硬件的科技公司沟通视障群体的信息无障碍需求;并通过“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线上线下等学习培训和互动体验活动。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采访临近结束,街边一间音像小店传出了这首熟悉的《和你一样》。正如王慧所说,残障可能有点不同,但并不特殊;你与我,都在为梦想拼尽全力。(今晚报记者 李杨)来源:今晚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妈妈,我和纪祥玉分到了不同的学校,以后我不能再送他上学了,他以后怎么办呀?”今年小学毕业的灵武市第七小学六年级(7)班学生杜歌得知自己和同班同学纪祥玉没有分到一个中学时,心里又担心又难过。  连续几天,杜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心里总在惦记一件事。他不知道开学后,纪祥玉每天怎么去学校?谁接送他?在学校谁又能帮他去厕所?  上小学时,杜歌和纪祥玉是同班同学,两家在一个小区居住。不幸的是纪祥玉小时候因意外事故导致下肢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小学一二年级,纪祥玉的奶奶每天推纪祥玉去上学,并且守在学校,课间,奶奶再推纪祥玉去卫生间。慢慢地,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落,父亲要上班,母亲要照顾刚出生的弟弟,每天谁送纪祥玉去上学?在学校里他怎么去上卫生间?这些都成了纪祥玉父母最头疼的事。  小学三年级的一天,小伙伴们凑在一起聊天,无意中纪祥玉得知杜歌家和他家同住在一个小区,他半开玩笑地说:“杜歌,要不以后你每天送我上学吧。”没想到杜歌一口答应:“行,没问题!”  第二天早上,杜歌比往常提前了半个小时起床。他敲开了纪祥玉家的门。当纪祥玉的妈妈打开门时,纪祥玉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杜歌真的来了。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天他来我家的样子,他站在门口,小小的身影,在我心里像个超级英雄。”纪祥玉回忆4年前杜歌第一次来家里推他上学时的情景。  就这样,整整4年,风雨无阻,每天杜歌都会到纪祥玉家接他,推着他迎着风迎着光奔向学校。放学了,再推着他披着夕阳一起回家。刚开始,纪祥玉想上卫生间但不好意思说,杜歌发现后,便主动推纪祥玉去卫生间。因纪祥玉的双腿没有知觉,杜歌每次帮助他上厕所都很费力,但在困难面前,杜歌从不退缩。  在灵武市第七小学的校园里,总会有两个小小的身影,他们彼此相伴,一个人看着一个人喧闹,一个人看着一个人欢笑。“我就是你隐形的翅膀,我就是你的拐杖。”杜歌笑着对纪祥玉说,4年的坚持和担当让这个小小少年成长成熟了起来。  做一次好事很容易,坚持4年做同一件事情并不容易。4年里,在照顾纪祥玉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杜歌从未退缩、抱怨过,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提过一次。当有人夸奖他时,他总是笑笑说这没什么。小小年纪的杜歌就像初春的一棵树,充满了生机和向上的力量。  今年6月,杜歌被评为灵武市新时代好少年,他用真诚和善良填满了整个小学时光。“这个暑假我要好好锻炼,希望我的个子能长高一点,力气再大一点,我就可以推纪祥玉到更远的地方。”杜歌笑着说。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
8月5日,在贵阳市乌当区行政中心训练基地,省残疾人羽毛球队队员杨秋霞和队友们在羽毛球场上火热地开展训练。一天下来,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及衣服。  “周一到周六天天如此,训练强度很大,但为了梦想,再累我都会坚持。”杨秋霞的眼神里透露着一股坚毅。  今年24岁的杨秋霞来自黔南州平塘县,童年的一场意外让她失去了左手臂,但她没有放弃自我,将体育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载体,走出了精彩的人生。  最初,杨秋霞选择了游泳项目,2008年转练羽毛球,2013年入选国家残疾人羽毛球队,其后多次站在世界赛场为国争光,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去年9月4日举行的东京残奥会羽毛球女子单打SU5级决赛中,杨秋霞勇夺金牌。这是羽毛球首次成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枚金牌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枚羽毛球金牌,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羽毛球残奥会首金。  谈起此次获奖,杨秋霞依然难掩激动:“我在2015年得知羽毛球成为东京残奥会比赛项目的时候,就立下了拿冠军的目标。几年来,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梦想成真的感觉特别棒。”  杨秋霞告诉记者,她的成功离不开教练的悉心栽培,“我性格内向,在训练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教练都会主动跟我沟通,为我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我不断努力。”  在基地,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专业运动员并无太多差别,只是在常规训练之外,还会根据运动员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羽毛球运动过程中转体、变向多且突然,单臂运动员需要克服身体残缺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秋霞刚开始来的时候连跑步都会摔跤,打羽毛球对她来说更是困难,但她从不气馁。”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教练车军说,“为了更好地平衡身体,打好羽毛球,秋霞坚持每天日常训练后,还给自己加练平衡能力及跑动能力。”  通过对杨秋霞平常训练中的观察,教练们一致认为,她虽然肘部缺失,但在进行平衡球、头顶区、转身等训练的时候都特别适应,是个好苗子。  良好的天赋,自身的韧劲,再加上正确的引导,杨秋霞在拼搏中书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  扬帆起航,筑梦前行。现在,杨秋霞又有了新的目标——在下一届残奥会获得新突破,“这是我训练的动力,我将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杨秋霞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