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这些“”和肝有关系吗?

 

在中医理论中,身体的各个系统和脏腑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症状都可以通过脏腑的失调来解释。口干和眼干是常见的症状,许多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本文跟您聊聊口干眼干与肝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中医的见解和调理方法。

 

中医对口干眼干的理解

 

在中医中,口干眼干通常与“阴虚”有关。阴虚是指体内阴液不足,不能滋润和养护脏腑,导致口腔和眼睛的干燥感。阴液的不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如口干、眼干、喉咙干、皮肤干燥等。

 

肝与口干眼干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有“疏泄”的功能,主要负责调节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维护全身的和谐。肝脏的健康与情绪、内分泌、以及水液的代谢息息相关。当肝气郁结或肝阴不足时,可能会影响到口腔和眼睛的滋润,导致干燥症状的出现。

 

肝气郁结

情绪压力大、抑郁或焦虑可能导致肝气不舒,气机阻滞,进而影响到阴液的生成,导致口干眼干。

 

肝阴不足

肝阴不足通常与长期的精神紧张、失眠、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用眼)有关。这种情况会导致身体阴液的不足,从而引发口干眼干的症状。

 

中医调理方法

 

针对口干眼干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理:

1、饮食调理

多食用富含水分和滋阴的食物,如梨、苹果、银耳、百合等,帮助滋润身体。

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加重阴虚。

2、草药疗法

常用的中药如麦冬、天冬、枸杞等,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口干眼干的症状。

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调理。

3、情绪管理

学习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方法,如瑜伽、冥想等,以缓解压力和情绪波动,帮助肝气疏泄。

4、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维护肝脏的健康。

注意用眼卫生,定期休息眼睛,减少干眼症状的发生。

 

总结

口干眼干的症状在中医中与肝脏的健康密切相关。通过调理肝脏功能、滋阴润燥,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症状。如果你经常感到口干眼干,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理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来源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科

文稿 | 李韦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发布者: 汀兰
2024年11月15日

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科大夫有妙招

 

正值秋冬交替之季,天气逐渐转凉,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隔三差五的就得各种感冒、发烧、咳嗽,甚至肺炎,成了医院的“熟人”,尤其是到了换季、开学的时候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耽误学业,还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类似这样的病例门急诊上经常见到,如果你的孩子也老生病,那么就要警惕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孩子经常感冒就被认定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答案是否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有严格诊断标准的,通常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又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具体判断条件如下:

· 2岁以内儿童,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7次,反复肺炎多于2次或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多于3

· 2-5岁儿童,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6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2

· 5-14岁儿童,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5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2

注意: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导致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原因有哪些?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复杂,现在医学认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儿童免疫系统紊乱或者低下。此外,偏食、长期食欲不振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护理不当、慢性上气道病灶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从中医角度讲,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归属中医学“体虚感冒”“久咳”范畴,主要的病理机制为正气不足,肺脾两虚,其中正气不足是发病之根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病不易生,或虽病但易愈。脾胃健则正气充,通过调理脾胃以截断肺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肺脾同治,表里兼顾,扶正患儿正气,增强卫表抗邪能力,减少疾病发展概率。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有办法

01中医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辩证施治:

肺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反复外感,少气懒言,动则多汗,面黄少华,唇口色淡,食少纳呆,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脉细无力,指纹淡;治疗以健脾补肺为主。

气阴两虚,表现为反复外感,手足心热,或低热,盗汗,口干,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无力,指纹淡红;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

肺胃实热,表现为反复外感,咽微红,口臭,口舌易生疮,汗多而黏,夜寐欠安,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疗以清泻肺胃实热为主。

中医大夫根据患儿不同的体质、病症、严重程度等,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不同的中药药方,但均以调理脾胃为立方根本。清代医家夏鼎所著的《幼科铁镜》中,有其所创的天保采薇汤,是临床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典方剂,现代医家多从此方加减化裁,此方由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神曲、扁豆、柴胡、前胡、桔梗、枳壳、羌活、独活、川芎、赤芍、升麻、葛根等组成,主疏解清化、调理脾胃。方中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神曲、扁豆芳香化浊,和脾健胃;柴胡、前胡、桔梗、枳壳疏解少阳,宣通肺气;羌活、独活借其辛苦微温之气,以顾少阴肾经,解太阳之表;川芎、赤芍活血行气,适于久病入血、气机不畅;葛根、升麻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有助于升清降浊、气化运转,从而达到阴阳气血营卫和调、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目的。此方主治患者肺脾气虚、体弱易感、厌食纳呆,以及小儿发育迟缓所用。

 

02

中药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药浴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药浴主要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的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的儿童。不同体质有不同的中药配方来进行调理。

03

穴位贴敷:

急性期通过穴位贴敷肺贴、止咳贴、脾胃贴等缓解病情。缓解期采用“三伏贴”,以“冬病夏治”理论为依据,在三伏天贴敷,能激发经气,调整经络与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

04

小儿小儿四时辨体捏脊疗法,是基于小儿病生理特点、四时发病的特点以及小儿体质的不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创立的。它是运用捏拿推捻等手法刺激人体脊背肌肤,并依据季节的不同及小儿的体质差异加用不同的腧穴,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抗病防病的作用。

来源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文稿 | 亓慧杰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2024年11月15日
科学家惊人发现:百病不侵的秘密!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通过观察周边的人我发现身体好的人普遍更为阳光积极,而容易悲观消极的人身体状态会差一些。有研究也表明:情绪与一个人的身体状态具有相关性,负面的情绪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图尔库大学心理学系Nummenmaa Lab通过对701位实验者特定场景下的情绪反应的搜集,来测试他们在受到刺激后活动增加或减少的身体区域。结果发现,身体被激起的情绪反应如果被顺利的表达,身体会逐渐回到平稳状态,但是如果长时间被外界刺激,情绪无法表达,情绪感受就会被储存在相对应的身体中。所以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不适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疾病。正如一句话所说:“气血淤滞,百病乃生。百病生于气,养生先养心。心宽体自健,情绪常舒畅,百病皆可免。”养生的最高境界便是养心。 01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的心平能愈三千疾,负面情绪对身体的危害简直不要太多,比如,不良的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体各系统机能失调,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我国的中医,清晰地表述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心脏与喜悦相关,开心让人气血畅达,脏腑调和,暴喜或喜乐无度,会伤及心神,导致心气溃散、神不守舍。肝脏与愤怒相关,如果机体大怒或暴怒,会损伤肝。肝气郁结时,气机运行不畅,就会闷闷不乐、多愁善感等。脾与忧思相关,如果思虑过多,或是长时间沉浸于悲伤、抑郁等情绪中,会损伤脾。肺与悲伤相关,平常过度悲伤或长时间悲伤,可伤肺,导致意志消沉、胸闷等。肾与惊恐相关,如果受到强烈惊吓,可导致肾气受损。所以负面情绪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炸毁我们的身体,心情不好,一切养生都是徒劳。02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药物是心态在《能量场》这本书内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位叫布拉特的59岁先生,虽然在外人看来生活幸福、性情和蔼,但实际上他一直饱受着慢性疾病的折磨,作者经过与他对话发现他一直被疾病折磨的原因是他始终无法放下对父亲的恨意。在他眼里,父亲一直偏心弟弟,提供给弟弟最好的教育,而没有给他自己念书的机会,父亲的偏心让他心寒和难过。作者告诉他必须放弃仇恨,这种念头除了伤害自己,对他人毫无作用。“与其怨恨,不如做正确的事。”经过三周的治疗,布拉特终于消散了对父亲的怨恨,开始平静地面对那些回忆。随之而来的是他身体的慢性疾病也逐渐消除了。英国思想家詹姆斯·埃伦曾经说过下面这段话:“人的心灵像庭院,既可理智地耕耘,也可放任它荒芜,不管是耕耘还是荒芜,庭院都不会空白。”如果自己的庭院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院。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院,除去杂草,播种美丽的花草,不断培育。同样,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好的身体,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院,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然后栽上清澈的、正确的思想,并将它们培育下去。只要怀抱纯粹而美好的心灵去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就没有任何过不去的坎。只要时时磨炼心性,不断自我提升,那么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命运之神一定会回报温暖的微笑。如果这种信念始终扎根于心中,它会像可贵的护身符一样,帮助我们,守护我们的人生。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false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0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原创 黑穀 黑穀的读书笔记
发布者: 汀兰
2024年11月15日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是肾经的井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说明了肾经是从涌泉穴开始的,肾经之气由此而发生。 涌泉穴作为肾经的起点,在此处进行按摩自然能够有补肾强身的功效,还能够导热下行、清利头目。先泡脚足底除了涌泉穴外,还有着很多的穴位,热水泡脚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泡脚方法【配方】可以在泡脚水里加一些“料”,最常用的就是川椒10克、生姜5片。【功效】将这两味中药熬水后泡脚,不仅能够温经散寒,还能刺激足部包括涌泉穴在内的多处穴位。一年四季均可,冬季更适合。然后再按揉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依次按揉足心的涌泉穴,每只脚3~5分钟。按揉时要稍微用力,以穴位稍有酸胀感为度。贴敷可降血压在足底涌泉穴处贴敷中药具有降血压的功效,配合上药物治疗,降压的效果会更好。贴敷方法【配方】一般选用具有引热下行功效的药物,如肉桂、牛膝或者单用专入肝经的吴茱萸。【用法】将药物研磨成粉,用水或醋调稀摊在纱布上,再贴敷于涌泉穴上。一般睡前贴敷,早晨揭下。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2年3月刊
发布者: 汀兰
2024年11月15日
♥中医说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相由心生,病由心起。特别爱干净的人呢,皮肤容易不好;爱激动人啊,心脏容易有问题;没有主见的人呢,脑袋容易迷糊;爱较劲,不服气的人呢,颈椎容易不好;凡是认真的人啊,大多数都会比较清瘦……活得通透的人,明白世上本无事,让人痛苦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自己的心念。真正的养生是养心;最好的修身是修心。《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与身体健康相比,名利,财富,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与其忧心恐惧,不如学会放下,把心清空,给人生做减法。心无挂碍,才会远离疾病,百病不生。人这一辈子,每个人都会面对病痛,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疾病并不可怕,它是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心安顿好了,身体就自然好了。保持内心的安定,不恐惧,不担忧,不迷茫。从而心平气和,神情怡然。便会迎来好事,生活顺遂。愿我们都能修好内在,不被外物所困,拥有健康的身体,顺意的人生
发布者: 汀兰
2024年11月15日
打嗝打到停不下来?中医为您支招!“护士,我老伴儿一直打嗝儿,哦试搞咯?热水也喝了,穴位也按过了,试了好多办法都冒得用啊,你有办法不咯?”“莫急,我们来帮助您!”且看,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十八般武艺的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人,轻轻松松帮助患者排忧解难!什么是打嗝?打嗝即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的一种病症,表现为喉间频繁发声,声短而频,停不下来。一般情况下,呃逆可能是一种短暂的生理反应,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发展成难治性呃逆,这时我们中医人可以尽显神通啦。难治性呃逆中医有什么妙招呢?刮痧疗法:调行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胃肠功能。胃火上逆证:点刮天突穴30次;刮拭膈俞穴30次,出痧为度。重刮内关、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重刮足三里、公孙、内庭穴各30次,可不出痧。气机郁滞证:同前点刮天突穴和刮拭膈俞穴。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期门穴及胸部第六肋间两侧,先左后右。重刮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重刮足三里、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脾胃阳虚证:点刮天突穴30次;刮拭膈俞穴、经脾俞至胃俞穴各30次,出痧为度。从中脘至气海穴刮30次,出痧为度。重刮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重刮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拔罐疗法:调和气血、疏肝降逆,达到止嗝目的。胃中寒冷证取穴:中脘穴、气海穴、天枢穴气机郁滞证取穴:大椎穴、膈俞穴、肝俞穴。艾灸疗法:温通经脉、提升阳气,使气血调畅、清升浊降,达到止嗝目的。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耳穴压豆:主穴选择神门、耳中(膈穴)等。配穴则需进行辨证取穴,胃中寒冷证加脾穴、胃穴,胃火上逆证加胃穴、三焦穴,气机郁滞证加肝穴、胆穴,脾胃阳虚证加交感穴、皮质下穴等。一般来说,贴压后5-10分钟,呃逆症状即可得到明显缓解。作者:针灸疼痛科 黄方植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发布者: 汀兰
2024年11月15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刘汉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文化条件,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使命。文学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前进方向。历史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一条脐带,是维系人类命运的纽带之一。文学的传统性与体系性、流通性与可交流性,使得文学具备打通、联结的力量。文学的对话,能叩开彼此的心灵。无论是大陆农耕、草原游牧、高原渔猎区,还是沙漠、绿洲地带,海洋、海湾地区,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学传播的广阔空间。文学是世界性、时代性话题。从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童年”到今天,文学仍然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共同话题。要和平,不要战争,止战促和;要合作,不要对抗,以亲、诚、惠、礼待人,是文学的主张。战争与和平、生存与生态、离散与团圆,善恶得失、爱恨情仇,是文学书写的主题。文学要有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是推动全球认同、全球协同的力量。文学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植情感基础。增进国家之间的了解,促进人民之间的感情,往往是从文学艺术开始。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文学艺术的交流对话。不同的国情条件、民族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学艺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美美与共,世界因此而绚丽,人类的天空因此而辽阔。以丝绸之路为例,这里诞生过许多文学艺术经典,如中国古代的《穆天子传》《山海经》《天马歌》《乌孙公主歌》以及《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王传》三大民族史诗等,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两河流域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丝绸之路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是文学长廊,更是融通中外感情的长亭古道。近年来,《山海情》《小别离》《都挺好》《三体》等电视剧,《流浪地球》《长津湖》《长安三万里》等影片,广受海外观众欢迎;刘慈欣、麦家等中国作家的作品,拥有大量海外粉丝。文艺作品的传播,也是情感的传递。人类的情感之树需要培植,文化是土壤,文学是第一锹土;世界的语言需要沟通,文学是第一个字母、第一个音节。文学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华智慧。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芯片”,没有诗经、楚辞,没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元明戏剧、明清小说以及现当代文学经典,就没有中华文化的洋洋大观。中国文学固有的哲学思想、文化立场、人文精神、审美价值、艺术传统,蕴含巨大的能量。许多哲学经典也是文学经典,许多经典文献也是经典文学,许多古代思想家也是文学家,诸子百家的传世箴言,同样是文学精品。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全人类命运发展的思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胸怀、大同世界、理想社会的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第二个结合”深刻揭示了这个道理。这种契合既是中华文化的精辟提炼,也是人类普遍价值的精彩展示,是文学必须关注的主题。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学自信,对中华智慧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学表达,是中国文学的世界性贡献,是当代中国文学应有的价值追求。面对复杂世情,中国文学要勇于担当,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奉献给世界,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责任编辑:贾倩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15日
“链条掉了,车停旁边,我手头这辆车修好就给你修。”10月12日晚,浙江杭州中山北路和百井坊巷路口,身穿红色志愿者衣服的熟悉身影准时出现在修车摊位,在各式自行车、电动车间忙个不停。定睛一瞧,正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杭州公交集团原28路司机孔胜东。“退休了,但是没完全退。”他打趣道。在杭州,不少人都坐过孔胜东驾驶的公交车,尤其是这趟从火车东站到植物园的28路。车上整洁温馨,不仅张贴着由他设计制作的沿线导游图、转乘示意图,还有他标志性的人工报站。今年8月30日,孔胜东跑完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趟车。在这条熟悉的公交线路上跑了27年,每天4圈,一天100多公里,总共超85万公里,其间零违章、零事故,孔胜东驾驶的这趟车早已成为乘客们心中的“放心车”。如今,他在老乘客、老朋友和同事们的见证下光荣退了休。退休后,孔胜东脱下蓝色的公交制服,又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变成修车摊上的孔师傅。每周六晚7点,他定会准时出现在修车摊位前,风雨无阻。“退休后忙不忙?”孔胜东停下手中的活说,退休了,反而修车量比之前还大了,“可能是因为我现在是专业修车师傅了,这里就是我修自行车的‘专家门诊’。”这个修车摊在1986年由孔胜东一手张罗起来,不管酷暑严寒,他每周六晚必出摊,为来往市民义务修自行车,不收一分修理费,至今已累计修车超过4万辆,早已成为杭州市民耳熟能详的志愿修车点。“等街道服务中心建好,那里会集成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民众需求。”孔胜东期待着。不只这个修车摊,孔胜东在退休后更热衷于参与各类公益服务活动。他还成立了“孔胜东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奉献爱心。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他也没闲着,“以前开公交车到斑马线会礼让行人,10月1日我去劝导年轻人走路不要看手机。第二天又去帮社区流感疫苗专场做志愿者……”“公交车有起点和终点,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退休前,孔胜东常把这句话挂嘴边,如今的他,依旧如此。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的热情也感染激励着身边人,2012年初,孔胜东当时所在的杭州公交三公司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如今队伍不断壮大,其中有公交后勤,有一线司机,还有技校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告别熟悉的岗位,孔胜东把接力棒交给徒弟沈佳奇,再三嘱咐着,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可一定不能断。如今,小沈每周六也准时出现在修车摊,师徒俩齐上阵。孔胜东说,自己一直有两个梦想——开一辈子公交车、做一辈子志愿者。如今第一个梦想圆满完成,作为志愿者,孔胜东说:“只要还有力气,就会一直把修车摊开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记者窦瀚洋)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