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辽宁学习平台作者:周贤忠                                梁克梁克,河北安新人,1923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9师组织科副科长。1938年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20日入朝参战。1952年7月24日,在朝鲜长丰郡城山洞遭敌机轰炸光荣牺牲。1952年12月13日,梁克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西区五排八号。在人们的认知里,沈阳解放日是1948年11月2日,但很少有人知道,从1945年9月5日开始,八路军就曾接收过沈阳。1945年9月5日凌晨,一辆满载着冀热辽第16军分区12团官兵的火车驶入沈阳南站。经过与苏军交涉,部队于当日18时许进入沈阳市内。14年了,沈阳人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人民武装,成群结队的工人、学生、店员,潮水般涌向车站、街头。当我军以苏军两辆装甲车为前导,呈四路纵队由西向东行进时,沿街两旁有三四万群众挥旗向八路军欢呼,口号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还有万余名群众与部队并肩而行,一同前进。梁克(左一)在朝鲜战场和战友合影2020年7月28日,记者联系上了现住在北京的梁克的儿子梁振国,他告诉记者,他父亲就在那次行进的八路军队伍中。他还给记者提供了一张父亲当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的合影。挺进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救亡激励每个热血青年。1938年1月,年仅15岁正上中学的梁克毅然投笔从戎,加入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冀中四分区安新县人民自卫军暂编第1师。1939年3月,他受组织委派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冀中七分区青年营任排长。1940年2月,他到冀中抗5团任区队长,随部队转战于华北平原,参加反“扫荡”斗争。1945年8月,梁克随冀热辽第16军分区12团从东路率先挺进东北,首先扫清山海关周围的日伪据点,8月30日晨收复绥中县前所车站,并携手苏军攻下山海关,打开了进入东北的大门,后接连收复兴城、锦西、锦州等辽西重镇,并于9月5日进驻沈阳。部队在较短时间内接管了沈阳的一些重要工厂、机关、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苏军还将日本驻沈关东军最大的武器库交给八路军看管,据冀热辽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后来回忆,我军打开仓库时,“拉了三天三夜”,共“拉出步枪2万支,轻重机枪1000多挺,还有156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和山炮”。这些武器后来装备了东北的一大批部队,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八路军接收沈阳1945年9月9日,12团在辽阳奉吉堡机场缴获日军重型轰炸机、高级教练机46架和大批设备。得知日军飞行训练大队已南逃,部队就向南追击,于9月底在本溪凤凰城以北的摩天岭山区包围了日本关东军第2航空军团第4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经过艰苦谈判,林弥一郎率这支关东军的空军王牌向12团投降。这次受降的队伍中,有17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180多名各类地面保障人员。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被誉为新中国空军的“摇篮”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学校,就是依靠这支受降队伍建立起来的。1946年1月,梁克所在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8旅,同年7月改称3纵8师。一路南下1946年2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乘苏联红军撤出沈阳之机,全面发动内战,大举进攻东北解放区。梁克和全体指战员一起投入到保卫东北解放区的战斗中,先后参加了辽阳、本溪、四平、通化和临江保卫战。在四平保卫战中,敌人以优势兵力和火力发起全线攻击,梁克带领全营坚守正面,顽强抗击,冒着密集炮火,多次打退国民党军在坦克掩护下的轮番攻击,受到师首长的表扬。1948年8月,梁克调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纵队8师22团政治处任组织股股长,此后参加了攻克义县的战斗。义县是锦州北部重要的铁路交会点,是我军铁路输送兵力和装备的必经之地。亮甲山、配水池为锦州城北面的一线高地,居高临下,俯视锦州城内外。敌军筑有地堡、战壕等防御工事,配备了很强的防御力量,是攻克锦州必须拿下的两扇北大门。梁克所在部队首克义县,主攻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为此次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此后梁克随大军南下,参加了平津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西追歼战。1950年春的海南岛战役,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战,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共和国南疆的安全,为解放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梁克所在的119师在战役中“向敌人要船”,解决了40军渡海用船问题,并作为大举登陆时兵团唯一全建制主力师,参加美亭决战,一直打到天涯海角。1950年5月,梁克任第40军119师司令部直工科副科长。抗美援朝1950年10月,梁克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入朝后,他始终处于第一梯队,连续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参加了入朝第一仗、苏民洞追击战、砥平里战斗、洪川江机动防御等战斗。1951年3月,梁克奉命回国参加中南军区党建训练班学习。9月,他重返朝鲜前线,任119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他将国内人民支援抗美援朝的事迹编写成动人的小故事,下发给部队学习,使指战员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和人民的支持,增强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决心和信心。梁克在战斗一线调研时,发现党团员伤亡较大,一些班排组织不够健全的情况,就向师党委建议在部队中广泛开展杀敌立功、火线入党活动,吸收战斗骨干加入党组织,增强了一线部队的战斗堡垒作用。1952年7月24日,梁克到118师政治部所在地长丰郡城山洞参加政工会,遭遇敌机轰炸不幸牺牲。来源:沈阳发布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责任编辑:胡飞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经济日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特、精、优”做足产业发展文章,大力扶持油茶、生猪、食用菌、黄桃、藏红花等重点产业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71亿元,同比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845元,同比增长7.2%。玉屏县栽培油茶有600多年的历史。为了让“老树开新花”,玉屏和大连民族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将失去经济效益的老油茶树进行人工移植,异地嫁接后的山茶花、茶梅等产品远销广东、江苏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油茶树下套种太子参、鹿茸菇等经济作物,实现经济效益翻几番。当地还盘活闲置农业大棚,将藏红花种植作为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正如盛开的藏红花、山茶花一样,目前,玉屏县的特色产业之花正遍地盛开、硕果累累。(记者王新伟)    5月5日,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大兴村,技术人员在对油茶林进行管护。刘德军 摄(中经视觉)    7月30日,青年志愿者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新店村通过直播帮助农民销售黄桃。胡攀学 摄(中经视觉)    10月16日,员工在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车间忙碌。胡攀学 摄(中经视觉)   11月13日,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村民在采摘藏红花。胡攀学 摄(中经视觉)   11月19日拍摄的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洞坪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胡攀学 摄(中经视觉)责任编辑:黄天皓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今人说到状元宰相,莫不爱之重之,试于蒙馆中指童子曰此可为状元,师未必信。又指一童子曰此可为宰相,师亦未必信。其所以不信者何也?状元宰相本难得之物也,此皆庸陋之师,鼠目寸光,不能见远,故以菲薄之心待人。须知状元宰相不是从天坠下,无非世人所生。当其入蒙馆时,无非一个童子。降而至于翰詹1科道2,一切仕路中人,莫不从童子长成。庶民之子为公卿,公卿之子为庶民,天心所以难测也。      为蒙师者,遇童子之资性聪明,即当作一想曰:状元宰相无非一个人,安知此子异日不为状元宰相乎?遇童子之资性庸劣,又当转一想曰:农工商贾尽有大福泽人,安知此子异日不又从他途发迹乎?如此存心,自然不敢轻视弟子、耽误弟子。教一个弟子即想成就一个弟子,勿谓修金太微,勿谓东家不知甘苦。果有真切训蒙之心,魁斗文[3]星暗中呵护,自然遇着善缘,馆运亨通;久则遇着贤子弟,置身青云[4],门墙生色,师在则报师之恩,师死亦恤师之家。译文:   今天人们说到状元和宰相,没有不爱重的。但假如在塾学蒙馆中,指着一个孩子说“这孩子可以成为状元”,孩子的老师未必会相信;又指着一个孩子说“这孩子能成为宰相”,孩子的老师也未必会相信。为什么他不相信呢?状元、宰相本来就是难得的人物,而乡村塾师大都是平庸浅陋的人物,鼠目寸光,没有远见、所以会用菲薄轻视的心态看待他人。要知道状元、宰相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状元、宰相没有一个不是世间人所生养的。当他进入蒙馆开始学习时,没有一个不是孩子的。后来成为翰林、詹事与各级官员,一切仕途中人,没有不是从孩子开始长成的。普通平民的孩子成为公卿,公卿家的孩子沦落为普通庶民,这是上天的意志,是难以测度的啊。   作为塾学蒙师,遇到天资禀性比较聪明的孩子,就要想到 到农民、工匠、行商、坐贾这些阶层中,都有福泽很深厚的人物,怎么知道这孩子往后不会从其他途径得志而兴起他的人生呢?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不敢轻视弟子、耽误弟子。教一个弟子就想成就一个弟子,不要计较学费太微薄,不要计较学生家长不了解老师的甘苦。果然有真切教导训蒙的心意,主管文人命运的文昌星君就会暗中呵护他,自然会遇到善缘,开办塾学蒙馆就能成功;日子长了就会遇到德才兼备的弟子,后来获得荣耀显达的成就。学生平步青云,老师门墙生色。那么老师在世的时候,学生会报答老师教导的恩德,老师去世了,学生也会体恤帮助老师的家人。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如何对治瞋恚、怒气?我在一些地方讲学,有的人就说,去买东西,大买特买,让情绪舒缓一点,不然就拼命吃东西,或是打电话找朋友倾诉一下。我跟他们讲,你打电话向人家倾诉,你自己是舒服多了,但是你等于把垃圾倒给别人。生气就买很多东西来吃,买的这些是不是垃圾食物?这对健康很不利。人与人相处要学习忍让。这个“忍”字是会意字,上是一把刀,下是一个心,代表忍的工夫要达到什么境界?人家拿刀放在你的胸口,你也要不为所动。这倒不是真的拿一把利刃架在你的心头上,别人锋利的言词,给你很多的讥讽、毁谤,这时你要能忍得下来。我们要明白,这些情绪的反应都是暂时的,我们不要与他计较,应该有包容的态度。有一句格言提到:“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其实很多的态度一念转过来,可能就从地狱升到天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每天宽恕自己多少次?好多次。可是别人一犯错误,我们的情绪就控制不住,不能原谅别人。当我们转一个角度,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别人与我们相处就会觉得舒服,没有压力,所以能全交,能交到很多朋友。我们把别人的过失当作一面镜子,用这样的态度来检查、要求自己,德行就会提升得很快,所以能寡过。忍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宽恕之心。子贡曾经问孔子:“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夫子就举出了一个“恕”字,其实恕与仁爱之仁意思相容。恕者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就是处处从对方的角度去设想,很多冲突自然就化解了。人与人的接触很频繁,我们能忍让,就能化干戈怒气于无形之中。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在忍让中,我们就已经在拓宽心量,已经做到了“理服人,方无言”,已经在唤醒对方的惭愧之心。人在发脾气时,往往都比较情绪化,等他静下来了就会觉得理屈,所以这一忍,忍出了自己的德行,也忍出了对方的惭愧,更保持了彼此间的关系。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缘分都来之不易,多年的交情不要因为一语寒心,结果温情全消,那不好。当我们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要想到“言语忍,忿自泯”“忿思难”,一定要忍住情绪,忍住脾气,宽恕对方。当我们用宽恕的心、言语对待朋友,朋友就如沐春风,就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也会立即烟消云散。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孩子的傲慢是从哪里学来的?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说:“这个世界上,你爸爸最聪明。”长辈在孩子的面前讲这样的话,孩子学到了什么?傲慢。有个小女孩学了些英文,她奶奶带她到长辈的面前说:“我这个孙女很厉害,可以讲英文给你们听。”小女孩就用英语说了好几个单词,突然小女孩问奶奶:“奶奶,书本的英文怎么说?”奶奶说:“我怎么会知道?”结果小女孩说:“奶奶,你怎么这么白痴!”你看,学知识、学技能而没有学德行,知识愈高就愈瞧不起大人。还有很多三四年级的孩子回到家里问妈妈一些科学常识,可是妈妈不知道,他就跟妈妈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做人的德行是根,要从小先扎好孩子德行的根,孩子长大之后才不会傲慢。我们为人父母警觉性要很高,不能无形中增长了孩子的傲慢。很多人都说孩子就是要好好地夸,但是夸奖孩子不能没有原则,若夸奖孩子能长养他的德行,那么能成就一个孩子;若是夸奖孩子反而长养他的傲慢习气,就是害了他。夸奖就像一把刀,你用对了,它可以帮你切很多东西;用错了,伤了自己又伤害了别人。当一个孩子傲慢的时候,他就会伤害别人,会让人家无地自容。我在澳洲求学时,曾经遇到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我跟他一见如故,我很高兴地对他说:“你这么年轻,就知道来学习圣贤学问,真不简单!”我们虽然还不认识,但自己掩不住内心的高兴,大大地赞扬了他一番。学习一周之后,我看到他有一些行为应该修正,我就去劝导他,我的态度很好,“怡吾色,柔吾声”。结果我刚一讲,他的脸立刻就变了,我马上把话收回来。因为每个长辈看到他都说:“真了不起,现在就知道学习圣贤学问。”夸到最后,好话听多了,一听到批评的话,立刻就受不了!因此,称赞人要针对他的德行,而德行的标准在哪里?最简单的标准和纲领就是《弟子规》。当他对父母非常尽心尽力,你就可以告诉他:“你孝顺父母,就是懂得报父母之恩。”因为孝顺跟一个人的性德相应,所以他孝顺父母而受到称赞,他就会更加孝顺父母。当你走到他的房间,看到各种东西都摆放得很整齐,这是对于物的恭敬心,你就可以告诉他:“你能如是摆放,我们看到都觉得赏心悦目,相信你平常在生活中一定也是有条不紊。”你针对他的德行去称赞,他会更自我要求去提升。所以,夸奖也是学问,要循着德行去赞叹,才不会有副作用。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古人为我们演绎的朋友之情的真挚,令我们向往。而现在社恐不会与人相处成为了青少年厌学的又一因素,如何恢复古人美好的友谊?请认真阅读下文:原文: 岂独师生之世谊为然?即同学之世谊,莫不皆然。盖人同师受业,如同胞弟兄一般。朋友列在五伦,而于同学为尤重。子华使齐,冉子直以五秉赠其母,何等胸襟、何等慷慨!师日讲此等大义,无论同堂可少口孽,而自幼长成,便知朋友一伦之重。古诗云:“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签,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前途漆黑,非人所能预知,即有同馆之缘相敬相爱,异日有达而在上,位列通显者,口舌春风皆可嘘枯生朽;即子孙零落,他乡相遇,追叙前代交情,尤有将伯之助。少年昏蒙,焉能具此见识?而塾师苟能为之讲说,未必不能发其天良。即如散学出馆,务令长者在前,少者在后,则徐行后长之义在其中矣;护庇幼者,勿令长者肆其欺凌,则恤孤慈幼之道在其中矣。人人具有天良,而于为童子时,习染未深,天良尤厚,但无人为之提醒,是以彼昏不知耳。尝见蒙师中有训蒙一生而不知世谊二字,村塾中有读书半生而不闻世谊二字者,可笑亦可怜也! 译文: 难道只有师生之间的世代情谊是这样吗?即使是同学之间的世代交谊,也没有不是这样的。一班同学一起拜同一位老师,承受学业教导,好像同胞兄弟一样。人类社会五种伦理关系中,有朋友一伦,其中同学这个关系更是重要,所谓“同学为朋,同志为友”。孔子弟子中的子华,为鲁国到齐国执行外交任务,子华的同学冉求给子华的母亲送去八百斗粟米的津贴,这样让子华同学不必担心母亲的奉养问题,能够安心地远行为国家服务。这是何等的友爱胸襟,何等的慷慨行为啊!老师天天讲这样的伦理大义,同学之间就可以减少许多口舌上的纷争,从小一起长到大就能体会朋友这一伦理关系的重要。 《古逸诗·越谣歌》这样唱道:“如果将来你坐着车,而我还是戴斗笠的平民,那么有朝一日相见,你会下车跟我作揖打招呼吧!如果将来你撑着伞,而我骑高头大马,那么有朝一日见到你,我也会下马来向你问候致礼。”即使人生遭遇并非人可以预知的黑暗前景,假如有曾经相敬相爱的同学缘分,往后有发达显要、身居上位的同学,即使只帮着讲几句好话,都可以救济困难;双方父祖辈曾经是同学,即使后代子孙零落异乡,在他乡异域相遇,也会追叙前代的交情,给予帮助。少年智力未开,对人生和命运都还没有看清楚,哪会有这样的见识?假如塾师能为他们讲这个道理,未必不能启发他们的天性良知。比如放学走出学馆时,要让他们知道,年龄大的同学走在前面,年龄小的同学走在后面,这样就让他们学会与长辈一起走路,应让长辈先行,晚辈慢步跟在长辈的后面,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要保护年龄小的同学,不要让年龄大的同学随意欺凌小同学,那么就把对待儿童要慈爱、对待孤儿要体恤的道义实践出来了。 人人具备天性良知,在还是少年儿童时,习性污染还不深,天性良知更是厚实,但若是没人为他提醒这个道理,孩子们就会蒙昧而不知道这个道理。曾经看见有人当了一辈子训蒙老师,二字;村塾中有读书读了半辈子的人,也没听却不知道“世谊”闻过“世谊”二字。真是可笑又可怜啊!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上善若水。”水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生命,但是从来没有索取过任何酬劳。这是水之德行。《论语》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说水没有一刻停留,因为时光一刻不停留,我们就要珍惜时时光,好好尽自己的本分,去成就所有的亲友,“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水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俗话常说:“学如进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是否在精进当中,因为只要一解急就立刻退步。确实现代社会犹如大染缸,只要我们稍不谨慎,气质马上就下降。所以,杨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只要看到稍稍不用功,立刻发觉气质变了。她就说:“最近怎么了?”所以,在现前这个时代中,想要成就自己的学问,一定要精进不懈,不可停滞不前。水还可以启迪人们的退想:“海纳百川,有容万大。”百川都往大海里汇集,大海都能包容、容纳。所以,我们要时时拓宽自己的心量,用宽想的心去对人。当我们觉得烦恼眼多,看谁都不顺跟,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别人,而在自己。只要自己心量一拓宽,障碍就会去除。我们常说,都是那个人让我生气的,都是那个人对不不起我,所以常常就会气惯,不能包容。 我问过朋友一个问题。按这样的逻辑来讲。没有一个人能进入你的内心,真正伤害你的人是谁?是自己。所以,谁让我们生气的?谁让我们痛苦的?都是自己,都是自己的执着而己。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人了解到这个真相,才逐渐懂得,应该放下,此时不应该跟对方生气,反而应该生气,包容和慈悯之心,要像大海一样宽容对方。  我们看长江黄河,虽然它千回百转,但是目标没有变,始终奔腾流向东方同理,一个人立定志向,终身不渝,能不能直线前行,不能人生岂有如此顺利?须知,人生不如如意常八九,此时是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自己转。要能屈能伸。该变通的时候要懂得变通,要懂得顺势利导。但是一直要很清楚自己的既定目标,目标在成就孩子,在成就身边的有缘人。至于如何做到?随时随地要审时度势。所以,当我们有悟性的时候,确实可以从水当中体会到非常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
辽宁学习平台作者:周贤忠                             王守正王守正,江苏宿迁人,1924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7师21团1营3连排长。1943年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被评为炮兵乙级战斗模范。1952年8月在朝鲜遇空袭为抢救战友光荣牺牲。1953年3月16日,王守正入葬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西区一排六号。王守正在解放战争时就是一名战斗英雄,淮海、渡江等战役中,曾先后俘敌6名,摧毁敌碉堡两座;率领一个阻击班打退了敌人9辆坦克、一个营兵力的两次进攻,歼敌50余名,掩护我军一个营顺利撤退。他荣立一、二、三等功各一次,1951年被评为炮兵乙级战斗模范。据王守正的战友岳纯仁回忆,王守正和许洪斌都牺牲于1952年8月8日的一次空袭中,后来也是岳纯仁和战友把他们送到了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配合步兵对南朝鲜军第3师22团2个连据守的572.4高地实施歼灭性突袭,王守正和许洪斌所在的1营奉命迁移炮阵地。当时许洪斌在1号炮阵地,王守正在2号炮阵地。8日一早,敌侦察飞机发现我连阵地附近有疑点,投下数枚凝固汽油弹,1号炮阵地不幸被击中,当时在炮工事里有9名炮手,炮长许洪斌坚定地对大家说:‘敌人是火力侦察,不要乱动,宁可牺牲也不要暴露全连阵地,要保护好器材和新同志。’许洪斌和战友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烈火的煎熬,最后9位勇士有8位光荣牺牲在工事里。许洪斌怀里还抱着完好的瞄准镜,有两位老战士还死死地压在一位受伤新战士的身上。这种为了国家财产、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整个阵地的安全,把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动。”“当时王守正在2号炮阵地休息,看到1号炮阵地着火,后来他跑到1号工事里去抢救战友,结果自己沾上汽油弹液,被严重烧伤,后因受到感染不幸牺牲。”岳纯仁说,1953年3月,他和战友在前线找到王守正和许洪斌遗体,重新装棺,开着车,把他们一路护送到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来源:沈阳发布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责任编辑:胡飞
发布者:中企经济文化
202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