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一位妈妈给孩子的信:感恩孩子的来到妈妈身边,在与您相处过程中,让妈妈从另外一面审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首先是妈妈教育孩子方法要改进啊,沟通和引导方法不够,例如,说你之前,要先问清楚原因,不是用命令式的只要求必须做到!      第二点是妈妈脾气不好,惯用骂的方式讲道理!效果也不好!      第三点就是妈妈要反观自己的心念,自己有没有做好榜样?有没有做一些舍己为人的事情陪着孩子经历。自己有注意自己言行,生活是否勤俭节约习惯,尽量让孩子不娇生惯养!   父母无须担忧儿子不好地方,应该反过来想,有那么好孩子,自己知足了,要珍惜!多么好的孩子啊,自己多幸福啊[微笑]!感恩菩萨安排孩子来陪伴妈妈,给妈妈幸福,温暖,快乐,同时成全自己德行!同时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自信,慈悲的圣贤君子!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时下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很富有,但也有很多人很贫穷,那么大家每天都是相等的时间24小时,那为什么都付出了努力,而结果却不一样呢?有的甚至是一辈子奔波劳苦,也过得很愁苦?       这么有趣的问题,您是否深思过呢?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歌曲:种善因啊得善果,来世修得如来佛……財布施得财富……      看来真理真是随处可见,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听得入心?自己是否会践行呢?       例如,有些儿女,常常会骂父母,是安什么心?估计没有感恩和体谅父母的心,您猜猜能发财吗?如果您硬要说会发财,他很有钱啊!我想应该是过去生修的財布施,如果这辈子不骂父母,会发更多財……       再例如,有些人,对自己有大恩的恩人,都没有感恩别人的心,以为理所当然,更不会生起感动,感恩的心,想办法去报答别人。请问,他的心慈悲厚道吗?他一辈子会有多少贵人帮助?我想,即使偶然遇到了贵人,可能很快将会失去……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真理现在几人会讲?更不要说会去做?        有一个司机,举手之劳的事情,请他帮忙顺路带一个东西到另外一个镇,都显得很不耐烦,不是很情愿帮忙。请问,他的心平时会为别人主动做多少好事?有没有修財布施,能与更多的人结善缘吗?发大财的概率大吗?       真是命由我作,福自我求……      那如何落实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天修心,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柔软。例如,我们做完任何事后,我们想想自己的心是否更慈悲,对别人是否有利?利人才能利己……如果我们自己家庭经营不好,与家人相处都矛盾,在外面整天都是想方设法只为自己营谋,自己的心,越来越冷漠,大家评估一下,他的路能走多远?       看来,人生的幸福其实也不难,修命先修心……您懂了吗?       经典又说,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都是可以教的好的,问题是我们的父母有智慧去教好孩子没?有没有尊重老师?能找到好老师去教我们的孩子?      各位看官,请检查一下自己的命运,如果不满意,请赶紧修理呀,修理自己的心啊……      有感而发,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新华社杭州5月26日电 5月24日一早,一个消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科不胫而走:科室里的研究员孙杰昨晚跳进钱塘江救了一个小伙子的命。5月23日晚上八点左右,结束了一天的学术会议,孙杰准备带着几位朋友坐游船欣赏钱塘江灯光秀,经过一整天暴雨的洗刷,夜幕中的钱塘江畔略带凉意。“扑通!”一声重物落水声,伴着男子的惊呼,一行人齐齐把头转向声音来处,只见一个小伙子的脑袋在水面浮浮沉沉。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孙杰马上解下岸边的救生圈朝小伙子的方向抛去。但落水的小伙子没接住,还在一点点下沉。孙杰当即脱下衣服,一跃从高高的岸上跳入江中,从岸上到水面足有6到7米,从这么高的地方跃入激流中,让他一时有些招架不住。孙杰顾不上自己被水面拍得生疼,奋力抬头分辨方位,快速游向落水者。孙杰在钱塘江中救人后,陪伴落水者等待进一步救援。新华社发这两天杭州的天气雨水不断,强降雨,接着雷阵雨,早晚气温不到20度,水中的温度就更低了。孙杰游到落水者身边,一只手托着他,另一只手抓过一旁的游泳圈给他套上,想要拉着他回到岸边。虽然离岸的距离并不远,但想要上岸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堤坝有几层楼高,且近乎垂直于水面,即便自己一个人,也无法攀爬上岸,何况还有一个意识已经有点迷离的小伙子。前两天的降水使得钱塘江的水流变得湍急,水流推着他们离岸,往江中漂去。孙杰游到小伙子的后方,托着小伙子的脑袋,同时用身体对抗水流,避免被水推远。岸边的朋友也十分心焦,拨通120后,给孙杰丢下游泳圈,让他保存好体力,等待救援。黑暗中,他们无法看清水中两人的一举一动。“给我丢根绳下来……”听到孙杰的呼救,朋友们马上找到岸边的救生绳,给他扔下去,避免两人被水冲远。靠着两岸的灯光,孙杰时刻关注着小伙子的脸色,判断着他的身体情况。他跟小伙子说着话,让他尽量保持清醒。二十几分钟后,在警车的长鸣中,两人被救上了岸。落水的小伙子被急救人员搀扶着上了救护车,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孙杰的同事得知此事后深受触动。“这是好样的‘浙一’人!见义勇为也是‘浙一’精神的体现。”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医院将对孙杰予以表彰。(记者黄筱)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能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上这么多年的人,我无以为报……”河北怀来县一处农家小院里,孤寡老人范爷爷托邻居代笔写下一封感谢信,近日寄到了北京市良乡监狱。这封特殊的感谢信揭开了良乡监狱民警艾振泽埋藏5年的“秘密”——自2020年起,这位“95后”小伙儿默默帮扶着河北怀来县4个村镇的14位贫困老人。“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自己有时间又有能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帮一帮家乡的孤寡老人……”说起帮扶这事儿,一脸憨厚的艾振泽觉得“实在不算什么”。艾振泽出生在河北怀来县城,小时候他就听说,县城周边的山区里,一些孤寡体弱的老人既难以走出去打工,又无力种地养家,日子不好过。上大学后,为了“做点有意义的事”,小艾先是报名参军,2020年退伍后选择继续攻读社工专业。“那时候时间相对宽裕,手里还有国家给的退伍安置费,我觉得终于有能力去帮帮那些老人了。”小艾说。为了找到适合帮扶的老人,他先是托在当地的远房亲戚帮忙收集信息,之后又自己一户户走访,最终选定了14位最需要帮扶的老人。他们有的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有的身体残疾、年老体衰,靠政府低保维持生活。从那时起,小艾每个月都要买些米面菜肉往村里跑上一两趟,有时还帮着老人犁犁地翻翻土,做点家务活儿。麻峪口村的范爷爷身体残疾,无儿无女,独自一人住在几十年的土坯房里。“第一次去他家时,刺骨的北风从门窗缝隙呼呼往屋里灌,别提多冷了。”小艾说,老爷子的破房成了他的心病。再去时,他特意买了厚塑料布、螺丝钉,提着工具箱给老人家钉窗户、修门框,还给老人带去崭新的被褥。艾振泽(右)帮扶时与范爷爷拉家常。5年多的时间,小艾走访入户150余次,粗略一算花了4万余元。如今,帮扶簿上的名字,有6个已被划上黑框。让艾振泽感慨的是,这次去还有说有笑的老人,下次再去时可能已撒手人寰了。有一次,小艾拿着米面去看望疾病缠身的吴大爷,破旧的院门上着锁,他心里“咯噔”一下,向街坊一打听,老人已经不在了。小艾在原地愣了许久,想着之前大爷拉着他的手唠嗑,心里不免酸楚。“在这些老人最后的时光,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些温暖,也算是件好事。”一想到这儿,小艾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村里的老人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但他们有时会拉着我的手说,‘城里工作多不容易,你还老惦记着我。’有时非要给我带些自家种的大葱……”每当这时,小艾就觉得心里暖暖的。“这孩子做好事从不张扬,帮助我五六年来,不图任何回报,前几次来时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多年来我受人恩惠,却不知如何感谢,托人帮我代笔写了这封感谢信……”看着范爷爷寄来的感谢信,小艾意外又感动。虽然他往村里跑了这么多年,但很少跟老人说过自己的情况,很多老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有心的范爷爷向小艾的远房亲戚打听到他的单位,就想着要表达一下感谢。帮扶的秘密“暴露”后,小艾还有些不好意思。了解到他的故事后,良乡监狱的青年民警们自发加入到帮扶老人的队伍中,让他备受鼓舞。“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帮助的老人还有很多,这么多同事愿意一起做公益,我特别感动,也一定会把帮扶的工作继续做下去,越做越好。”艾振泽说。(记者孙莹)来源:北京日报责任编辑:罗颖 王莉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06月03日
前言徐笑笑(化名)同学来参加青少年身心健康管理训练营,迄今为止已学习一年两个月,入学时状态:躺平,跟同学不能相处,上课不能专注。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爱心感化,现在有了显著的变化,有正知正见,上课认真专注,有爱心,常常帮助别人。我第一次踏进北京家校社的传统文化基地时是二零二四年的冬天。当时来到这里,我的内心不以为然,认为这里与我去过的其他传统文化学习场所差不多,只不过是一些大谈传统文化儒释道,背诵许多经典,但与生活毫无关联的理论学习;亦或是生活中要求繁多,但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多阳奉阴违,只要老师不在就乱成一团。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对我来说都没有任何益处。我以这种心态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一开始,我对这里的一切都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不让看除正在学的以外的所有书籍,不理解为什么生活当中的细节老师那么重视,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每天都是一样的课程,学习、干活,充斥着我的生活,我感到枯燥无味,也不觉得这些课程能给我带来多大的益处,但是因为老师要求,我才勉强去做。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才明白了那些要求背后的深意。不让看除正在学习以外的书,是因为那样能够培养我们专注的能力,这是获得智慧的开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是因为那样才能让我们放下错误的观念,接受正确的圣贤教育;重视生活当中的细节,是因为它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这里,我的身体与心态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前天天迷茫痛苦,整日与手机相伴的日子,彻底与我告别了!情绪低迷、感到无聊的时候也越来越少。现在的我已经心态开朗,充满了向上的激情与力量,每天都拥有自己的目标,也有了人生的理想和方向。在这里学习,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一日常规》和《弟子规》。老师对我们说,只要我们把这两部经典做到了,就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这里面讲的都是从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到每一个小事的规矩礼节。 开始的时候,我嫌那些规矩太多、太繁琐,也不是很重视,在生活中还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后来经过老师不厌其烦、耐心地一遍遍强调、讲解,我才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原来生活当中犯的那些大错误都是从放个水杯、擦个桌子等细节上的不谨慎、纰漏开始滋生的。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遵守这些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当我慢慢做到这些并保持的时候,我的心态也随着行为的改变而改变。当我再遇到困难问题时,我就会从容应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自乱阵脚,出现畏难、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因为情绪不定而生气发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在干活上、与人相处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也越来越平静愉悦,这种快乐是外界吃喝玩乐的享受远远无法比拟的。老师经常引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老师说孝亲尊师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我最开始还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在我的印象里,父母教育自己只要不顶嘴就是听话,在生活中只要帮父母做家务了,那就是好孩子,在未来只要赚钱为父母养老,那就是孝顺了;对于尊师,我也认为只要是每次见到老师都问好,老师给的作业都能完成,那就可以称得上尊师了。但是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孝亲尊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听话,做到听话以后才能够往更高的方向努力。如果连听父母的话都做不到,那怎么能算得上是孝顺呢?如果连听老师的教诲都做不到,那怎么能算得上是恭敬呢?知道这些以后,我才深感自己在孝顺和恭敬上的严重欠缺。在之前,我有很多时候都是不听话的,自己有很多不良习气,总让父母操心,父母说了也不听,还以为自己是孝顺的孩子。现在才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就是这些应该做到的都没有做到。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才知道圣贤教育可以让人内心平静快乐,可以让人身体健康,可以让人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一个家庭和睦幸福,可以让天下太平。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才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既不在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也不在功成名就、富贵荣华上。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当自己真的这么做了,等到百年以后再回顾自己的人生,才会觉得自己没有虚度。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康校长、王校长,所有的义工老师都在用一生做这件事,他们不图回报,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付出,点亮了更多人内心的光明。我走进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就知道我将会跟随他们走过的路,一直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感恩二位校长,感恩各位老师!!!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前言青少年身心健康管理训练营的学员,入学前状态:抑郁、焦虑、情绪低落,在学校没有朋友,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被迫停学,通过在北京家校社调理半年左右, 现在变成有孝心、开朗、温柔、积极向上、有目标、有志向的好孩子!曾经有一个自卑懦弱到极致的孩子,她性格内向而孤僻,不擅长人际交往,朋友寥寥无几。由于过分内向的性格,她在班级中几乎成了“透明人”,可有可无,没有人在乎她,没有人愿意了解她。这种孤独空虚的日子几乎伴随了她的整个初中生活,使她逐渐变得自闭胆怯,甚至消极厌世,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就是我。初三那年,我终于还是扛不住压力休学了。白天睡到中午,晚上凌晨才睡,明明不想堕落,却依旧手机不离手。妈妈叫我吃饭,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都不一定能走出房间。扭曲的性格带着我一步步走向深渊,直到我来北京家校社学习传统文化,一切才渐渐地发生了改变。学了传统文化后我才明白什么才叫“做人”。人的样子是孝亲尊师,见贤思齐,而我以前却不懂孝顺父母,恭敬师长,甚至对父母恶言相向,对老师毫不恭敬。如今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以前根本不配为人。传统文化教育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而我一经对照竟发现自己一无是处。经过五个月的学习,我与先前几乎判若两人。当我放下私心去为别人着想时,我发现我活了十几年,第一次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幸福。仁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做人的核心。一开始,老师教导我要学会顺应他人的心意,我不明白,什么都顺着别人,那我呢?我的感受不重要吗?而且什么都顺别人,那如果叫我杀人放火我也顺?后来才得知,老师让我们顺的是“道”,是“自然法则”,就是要爱心待人,不忤逆,不对立。俗话讲: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可能事事如意。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我有我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两人意见不合,各执己见,很有可能就伤了和气。长此以往积累下去,两人有可能变得互相埋怨、指责,永远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确的那方。实际上从一开始,两人就都错了。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讲“义”,人与人之间要讲道义,一点不合就心生抱怨,那是小人的做法。我开始不懂,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非要做“君子”?于是我开始学着放下自己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刚开始我还觉得别扭,可当我忍下争辩的冲动,以微笑和顺从去与人相处时,我发现我的内心竟无比地畅快,并且我人缘也变好了。平日里我总向人说我对事情的看法,常常导致意见不合,虽表面上没有波澜,但内心里都不痛快,明明我说得很有道理啊,他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可当一方放下自己的想法时,两人关系自然会逐渐和睦。老师教我“放下自己”,并不是放下自尊变得卑微低贱,而是学会“仁爱”,以一颗宽容心、爱人之心与仁义之心去对待别人,并不是将“放下自己”误解为“成为别人的奴隶”。那些所谓的“我认为”,究其本质不过是私心,想让别人成全自己而已。所有私心、私欲,最终都只会让自己变得痛苦不堪。所以老师说:“爱别人才是真正的爱自己。”以前,我认为“爱”就是别人能够温柔地对待我,不要伤害我,能够偏心地对待我。但学习后才慢慢明白,爱一个人,是要包容、体谅别人,帮助别人。当我真正懂得“爱”的真谛时,我像是从深海之底瞬间跃出水面,痛苦与压抑荡然无存。回想过去痛苦冤枉的活了十六年,我倍感心酸。现在的我已然不再痛苦,因为我以爱去面对曾经让我支离破碎的世界。我无比感恩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老师们,他们让我获得救赎,他们令我重获新生。我坚定地相信自己会变好的,相信我,一切都会更好的。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前言在时光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如熠熠星辰,散发着永恒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生活的真谛。对于每一个在成长道路上迷茫徘徊的人来说,传统文化之光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我叫申晓峰(化名),15岁,来自湖南长沙。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经历了从叛逆到积极上进的巨大转变。这段充满波折的学习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此刻,我愿与大家分享这段在传统文化之光引领下的成长感悟。直至今日,我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六个月有余。回忆这六个月,真是跌宕起伏,从最开始的抗拒、不愿意,到中间状态时好时坏、反复无常,再到如今的积极上进。这六个月里,我经历了太多。虽说我现在才刚刚开始学习,离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还相差甚远,但当我真正接受并乐意去学习、去改正的时候,除了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更让我感到愉悦的是,我的身心得到了解脱。老师们所积攒的人生经验,所讲的道理,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也激发了我追求上进的决心。再回想以前,我没来这里学习的时候,没有志向、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也不愿意学习。一天到晚只知道抱着手机躺在床上,没日没夜地打游戏。饿了就点外卖或者去小卖铺买泡面,一天过得浑浑噩噩,什么都不想干。如果爸妈、奶奶说我几句,干扰到我,让我不高兴,我就会又打又骂又闹,那时候脾气暴躁得连我奶奶和妈妈都管不了我。我还一直跟我爸闹,让他都崩溃了,真的觉得我无药可救了。现在回想起以前的我,再看看现在的自己,我真觉得这是个奇迹。当我来到这里之后,最初我非常不愿意学习,再加上父母实在拿我没办法,把我“骗”了过来。当时我只看到他们的“坏”,看不到他们的用心,就在这里折腾、闹事,闹得鸡犬不宁。我白天睡觉,晚上闹人,那段时间吴老师真的非常辛苦,现在想来,我真觉得惭愧。后来,老师们想尽了办法让我好起来,把我引上正道。再到中间状态不稳定的时候,我时好时坏,死活不愿意学习,一天到晚地闹,孟老师都没睡过一天安稳觉。再后来,孟老师带我一点一点地开始到厨房学做饭,习劳知感恩,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能慢慢体会到父母、老师是为我好的,这才开始真正愿意去学习。到现在,我完全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变得积极上进。我才发现,当我真真切切地学进去了,真的是不亦乐乎、天天向上。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比如擦地、洗衣、做饭;还有书法和一些基本的养生知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遵守伦常。要说我所学到的并运用到生活中的,简直不计其数。按康校长的话说,我已经算是“大变样”了。归根结底,我在这里学到的就是一个真正的人所需具备的品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温良恭俭让。虽说我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还相差甚远,但我会每天积极改错、去除私心,保证每天都在进步,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达到目标。最后,我要无比感恩这六个月来二位校长的关心、关怀和呵护。虽说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但心一直牵挂着我们。还有父母的坚持,三位老师六个月来不辞疲倦,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能让我更快地变好。还有家校社育工委老师所有回向之功德,才铸就了今天的我。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
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是什么?中国的象征是什么?正是先人用一块块砖所筑成,绵延千年而屹立不倒,满身斑驳却依然不向岁月时光认输,而今仍闪耀着中国五千年来永不磨灭的光芒的长城。长城,汇集着无数先贤的汗水、鲜血所换来的一座雄伟壮观、在时间长河里脱颖而出的奇迹。长城上的每一块石、每一块砖、每一坨泥,无不充斥着先人跨越千年给予后人的饱满情意。今天,我有幸随着老师、同学们登上这情意深重的长城。 当还未登上时,我看着这历经磨难而不朽的长城,急于登上这座传奇的长城。当我与老师同学互相扶持、齐心协力一起冲上那一座座城楼,我回头一望时,那城下的五星红旗吸引着我,顿时,我觉得我身上担着的是先人的期望、希望,那种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当我一步步沉重地踏着那一块块砖,正是先人们所用尽汗水、血,甚至生命,为了子孙后代平安、传承,家国平安而牺牲自我所换来的。历经千年,先人早已离去,可他们将身心寄托在这一块块砖上的情意正被我们踩在脚下,我心很沉重。先人的希望正担在我身上,我更应自我勉励,积极上进,不辜负先人们的重托。微风拂过,看着这千里江山,就像先人隔着千年在向我们招手。在到达每个城楼时,刹那间疲惫离去,留下的是荡漾着几千年的激情,是无尽的热情,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热情。当我奋勇朝上奔跑时,早已无疲倦之感,我已不是我,是先人们的替身,是江山的使者,是岁月的结晶,我正是这永不磨灭、辉煌传奇的华夏的一部分。 我一路走过,摸着先人伟大的“遗物”,当我看到砖上的“伤痕”,无不感到悲哀。况且这一道道“伤痕”不是别人所为,正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身上淌着华夏血液的中国人所为。我真为这些人感到羞耻,只为满足自己一时欲望,而损毁先人精心保护了数千年的长城,让长城上矗立了千年的土、石,损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你说我们好意思吗?只为自己一时之欲,让外国游客嘲笑,损毁了几千年来所累积出来的美名,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而我又不禁联想到自己,我的心不也如现在的长城一样吗?肮脏不堪。昔日威风凛然、气派的长城,如今也渐走下坡路,不也如我心一般吗?所以我更应将这些肮脏不堪的“垃圾”清理干净。 当我历经艰辛、踏上长城高峰时,我回头看着这蜿蜒曲折的路,我不禁联想:爬长城不正如我们走自己的人生路一样吗?众志成城,就如同有登上最高峰的志向一般,虽路途困难重重,但不退缩、迎难而上。当登上山巅时,一切所付出的辛苦造就了此时的成果,正应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话。即使人生路上有再多的坎坷,都要勇敢去面对,在人生路上要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障碍才可铸成丰厚的成果。 “好汉”,指什么?当我爬了许久,见到这“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立碑,顿时觉得一切都值。说一说为什么吧,好汉,正是经历了万难,扛下重担,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即使自己已遍体鳞伤,仍坚持着。在我看来,“好汉”二字内涵深厚,我觉得我不配拥有这两个字。我们只登了三公里左右就已气喘吁吁,而那些人呢?他们干着最苦的活,却无一人知晓他们名字,而被埋进这长城之下的黄土之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好汉”,真正的“英雄”。再往前走,我看到了邓小平爷爷亲笔写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石碑,我也觉得内涵颇深。虽表面只是激励民众修复长城,但在我看来,为什么要写“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是因为长城就是中华不可磨去辉煌的丰碑。既然有这爱国情意,怎能不帮忙修这中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城呢?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太阳已渐渐西落,我们也回到最初登山之地准备回去。我最后抬头目视着国旗,充满敬意地敬了个礼,随后我依依不舍地最后望了那长城一眼,与长城告别。——青少班申峰瑞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06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