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3月4日,惊蛰前一天。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全市法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部署会,这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在松原法院系统正式拉开序幕。松原两级法院高度重视,自觉抓紧抓好这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准谋划,集全院、全员之力,以“钉钉子”的精神,深入打好学习教育“持久战”、查纠整改“攻坚战”、总结提升“保卫战”,推动教育整顿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以学习教育 砥砺初心自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开展以来,松原中院政治部干部处龙涤写满了两本厚厚的笔记,从最初的懵懂,到认真梳理总结,她的心态在教育整顿期间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学习教育阶段观看警示教育片、庭审直播、英模事迹展播,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我清晰地认识到,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龙涤说。学习教育环节,全市法院组织干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违法违纪干警警示教育片、观看《榜样5》、参加党课等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干警撰写学习笔记800余本、心得体会2800余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笔一划写在纸上,才能更加深记忆,才能把拒腐防变印在脑海、刻在心里。”松原中院政治部主任孙丽艳如是说。以查纠整改 整风肃纪查纠整改环节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问题查纠深不深入、整改彻不彻底,直接决定着教育整顿的成效。为深入开展查纠整改,全市法院把“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宣讲与“五必谈”结合起来,确保步步深入,全市法院组织开展谈心谈话1475人次。组织全体法官干警填报个人自查事项报告表,自查报告问题695个。实行任务“清单化”。根据省高院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全市法院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42个整治内容,建立工作台账,逐项落实整治部门和责任领导,靶向整治。实行流程“图表化”。运用项目管理思维,对53项整治措施实施短、中、长三期工程,定岗、定时、定量,确保规定动作不走形、不变样。实行长效“机制化”。对88名离职人员建档回访,通过排查发现有18人从事律师职业,7人违规代理案件。为着力解决顽瘴痼疾,堵塞隐患漏洞,全市法院以工作质效检验教育整顿成果,坚持紧盯短板弱项、问题症结,着力持续深化整改、推进建章立制、提升为民成效,巩固拓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持抓源治本,统筹及时制定、修订《关于建立督察工作常态化机制的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58项,着力解决整治顽瘴痼疾过程中暴露出的制度不健全、规定不明确等问题,进一步织密制度的笼子。教育整顿期间,松原中院组织召开三次民意座谈会,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56条,接受社会监督,开门检验整治成效。以实际行动 为民司法4月23日,松原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浩鹏带领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干警到前郭县查干湖镇后图那嘎村,回访案件当事人冯某某,邵浩鹏一行详细询问了冯某某一家目前的生活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等。教育整顿期间,全市法院依托“万警大走访”行动,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化解,建立走访台账,走访1320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13件。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全市法院积极提升诉讼服务精度,建立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开设专门窗口、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诉讼服务642次,着力提升老年当事人司法获得感。教育整顿期间,全市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82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司法“红利”和便利。同时,全市法院依托吉林移动微法院和吉林电子法院网上立案12839件,推动网上立案常态化。加大小案攻坚力度。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盗窃、抢劫、诈骗三类案件331件,审结268件,判决退赔金额1302余万元。加大“老赖”整治力度,在整治“老赖”专项行动中,罚款案件9件,罚款金额3.4万元,拘留109人次,纳入失信名单63人次,限制高消费5427人,撤掉失信数381人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更是一个时刻都在被敲响的警钟。松原市两级法院将加大力度巩固教育整顿工作,钉紧思想教育的钉子,扎紧规章制度的笼子,拧紧拒腐防变的绳子,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促进审判执行工作的具体举措,把人民群众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期盼,转化为强大动力,为松原法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0月19日
(作者:刘晨  李成贵)10月12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毛向阳代表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家新,携政治处副处长王一凤、直属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马威力,派送二级调研员石东伟同志,到白山市长白县新房子镇景秀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驻村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员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八道沟人民法庭负责人李建胜、法官助理卓勇哲共同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据悉,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院为贯彻落实省委兴边富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部署,压实包保责任,细化帮扶举措,严格驻村管理,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取得扎实成效。经过层层筛选,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选派办公室二级调研员石东伟同志参加驻村工作。  石东伟同志到长白县委组织部报到后,利用休息时间到长白县法院进行调研,了解基层法院工作情况。第二天一早,石东伟同志就驱车前往新房子镇景秀村,到达八道沟镇后,与八道沟法庭驻村干部李建胜、卓勇哲汇合,共同来到新房子镇,向镇政府领导了解该村基本情况,来到景秀村进行实地走访。新房子镇领导表示,感谢省高院择优选派得力干部驻村,体现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镇党委、镇政府将全力以赴,为第一书记高效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优化服务保障,让第一书记思想上有归宿、工作上有底气、生活上有保障,真正做到放手干事、放心干事。村两委干部也表示会同第一书记一起摸爬滚打,一同努力奋斗,一道服务奉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景秀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0月15日
作者:   姚倩男兰晓龙,一个我愿意称之为神的军事作家。不论是十多年前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是在国庆期间上映的这部恢弘而惨烈的《长津湖》,除了给人以直观美感之外,更从侧面体现我军官兵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我要讲的,就从195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说起。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影片中,风景如画的鱼米之乡浙江湖州、摄人心魄巍峨庄严的万里长城,与美军飞机滥炸下的边陲城市安东(今辽宁丹东)形成强烈反差。绝不能让战火烧到祖国大地,不能让敌人夺走我们的土地,不能让敌人剥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影片借指导员梅生的话说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作为长期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很难想到,今天的和平安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拼死较量换来的,也很难想象抗美援朝战争的交战双方力量是怎样的悬殊。71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而努力工作,全力医治长期战争造成的创伤,恢复凋敝的国民经济,重建美好家园。但是,美国政府从维护其全球霸权出发,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给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也拍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在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英雄的人物:杨根思。由于没有空军掩护,运输条件又差,第9兵团的重武器无法前送,有时甚至连重机枪也不能用了,作战中的主要“重武器”就是手榴弹和炸药包,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奉命率该连3排坚守位于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他指挥3排打退数倍于己的美军的8次进攻,直至弹药耗尽。在美军冲上阵地的危急时刻,杨根思抱起仅有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用生命守住了阵地,牺牲时年仅29岁。他生前所在的解放军河南许昌某部,至今还保留着老连长的床位。他牺牲时留下的三个“不相信”,成为杨根思英雄连的永恒座右铭: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长津湖》拍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志愿军取胜靠的是发扬自己的优长专找敌人的弱点来打,靠的是勇敢加战术、勇敢加智慧。朝鲜战场上的美军“钢多气少”,步兵怕近战、夜战,他们离开飞机大炮的支援,战斗意志就会大减。志愿军则大胆地实施近战、夜战,大胆地实施穿插、迂回和包围,经常将美军步兵和坦克的联系割断,经常组织小分队直捣敌人指挥所和炮兵阵地。 电影里,主人公们的结局没有表述。但你还记得《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吗?七连的人,在一次战役中几乎全部阵亡几乎被取消番号,战友们只在阵地上找到一首没有被谱曲的连歌: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这个英雄的钢七连的前身,就是影片中提到的第七穿插连,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将兰晓龙封神的原因。正是因为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可以告慰志愿军英烈的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走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人民傲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站起来了!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所以,拥有坚强信仰的志愿军创造了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连续行军10天;在极寒的严酷境地中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伟大奇迹。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着唱残酷的斗争中造就了值得后人铭记并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0月15日
(作者:刘晨 李成贵)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魂。9月30日,是第八个烈士纪念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来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烈士陵园参加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为国为民抛洒热血、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上午11时,烈士公祭活动正式开始,长白法院干警与县各级领导、各政法单位、各机关事业单位等300余人肃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宣读祭文;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向烈士敬献花篮,随后,参加仪式的人员依次走到纪念碑前,献上手中鲜花并瞻仰纪念碑,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参加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缅怀先烈,受到心灵的洗礼,使命得到唤醒。活动结束后,干警表示要以先烈们为榜样,坚定信念,铭记历史,认真履职,公正司法,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司法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0月15日
人文传媒网(么安全 王世平 王国臣)吴静鹏,天津宝坻人,1948年生,山西省话剧演员,曾在电影《咱们的退伍兵》(饰方大虎),电视剧《昌晋源票号》(饰武掌柜)、《百戏人传奇》(饰孙兴邦)等六十余部影视作品中饰主要角色。 现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根艺领域权威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的根艺、根书法创作,他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不拼不接,在传统的根艺、根书法创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了《一根一字》系列、《一根多字》系列、《象形字》系列、《奥运》系列和《摆件》系列,并形成规模。开创了根书法艺术系列的先河。在根艺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把根的艺术融入书法创作,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2010年他在香港第十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他的《象形字一笔虎》荣获“国际艺术金奖”鉴于他在根艺领域和书法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香港第十四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授予吴静鹏“中华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二周年华诞,吴静鹏先生在北戴河艺术村落举办《迎国庆--根艺书法精品百龍展》,获得巨大成功。
发布者:唐滦文化
2021年10月10日
 人文传媒网讯(乔元兀、王令南)喜庆祥和的国庆节即将到来。

而此时,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法院派出的两支执行攻坚小分队正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罕达汽镇、伊春市嘉荫县沪嘉乡及双鸭山市饶河、尚志等六个地区的大山深处集中开展秋季人参执行查封攻坚任务,这群正值血气方刚的法官干警们克服天气、道路、环境等各种困难险阻为公平正义而战。两支攻坚小分队各由经验丰富的青年执行法官带队,每支小分队又精选多名高素质司法警察参与战斗,确保此次大规模人参执行攻坚任务顺利进行。

肩负着光荣的任务和使命,抚松法院派出的执行小分已经从9月2日起,陆续辗转千里之外的龙江大地各区域,根据事先调查及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执行小分队精准地找到失信人所在的参场及住所,就地依法亮明身份、张贴公告、查封或变卖现有人参财产,只为早日让生效法律文书不会变成白纸,让公平正义在破解执行难工作中得以实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截至目前,执行小分队已赴黑龙江执行累计20余天,已对3名被执行人的4.6公顷价值300余万元的人参依法实施保全;已对2名被执行人120亩的人参完成查封变卖工作,先后变卖人参款120余万元打到法院执行专用账户。

内心笃定,何惧风雨。赴黑开展执行攻坚战役,他们远离妻儿老小,为了抓住难得的执行机会,他们就连中秋、国庆节都守在深山,在坚持文明执行、惠民执行中全力以赴,随时应对突变多雨降温的恶劣条件,大家按照统一指挥,依法有条不紊地在执行战役中付出汗水,扎实工作。在力求执行一案、教育一片司法目的同时,用实际行动为国庆72周年献礼。  “生效裁判进入执行阶段,难免会有被执行人存在对立情绪,执行的最后关口也就成为新生‘矛盾’的交叉点,为此,院领导多方考虑,给我们选派了多名应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法警参执行,并适时帮助引导当事人尽量达成自愿和解协议,这有利于缓解被执行人的对立情绪,加速执行工作进展……”执行带队法官叶志国说。

“平日里总感觉法院的人除了威严,好象‘六亲不认’但现实中来看这群小青年在文明执法和调解中很耐心,也很亲和,这就使得我们愿意与对方达成和解……”被执行人张某表示。    据了解,抚松法院法警大队每年平均协助参与法院执行任务300余次,提审值庭200余次,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审判执行保障失误事件,先后涌现出4名干警被上级法院及有关部门表彰或嘉奖。责任编辑:海朝

发布者:清风在线
原创
2021年10月08日
朱清章是个苦“命”人。朱清章的母亲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且欠下巨额外债,生活困难。这时候,其父亲又患上了外伤性振颤麻痹综合征,后来半身不遂。就这样,朱清章独自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这时,一位叫张凤英的开封姑娘走进他的生活。 朱清章说,1997年,瘫痪在床14年的父亲因心脏功能衰竭病故。父亲去世后,朱清章本以为妻子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但却没有想到,妻子积劳成疾患上了胃癌。确诊那天,张凤英跪在婆婆的床前含泪哭诉:“妈,我伺候了您20年,这是咱俩的缘分,我要是先走了,担子就落到清章的身上了。”两年后,张凤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时,在丈夫怀中,她说了最后一句话:“下辈子,我还愿和你做夫妻。”20余年过去了,朱清章再未娶妻,他总觉得妻子还在他身边。 来源:央视
发布者:红尘炼心
2021年10月03日
人文传媒网唐山讯(王国臣 王世平 苑秀芬)金秋九月,丹桂飘香。2021年9月29日,在庆祝建国72周年华诞到来之际。唐山艺苑纳厚斋书画院举办“赞美祖国,翰墨抒怀”书画艺术笔会活动。 活动由艺苑纳厚斋书画院院长苑秀芬组织,人民文艺家王世平、唐国亮。崔福增,陈兆光,董占宝,韩来福等书画家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高金林,高岩松等参加了活动。 书画家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翰墨含情、丹青献艺,用手中的画笔,以书画形式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热情讴歌中华盛世。有的作品大气磅礴,气势万千,有的作品俊秀飘逸,灵动秀美,体现了书画家们的深厚功底。 书画家们还联手创作了八尺画作《东方破晓送吉祥,艺苑花香满园春》作品通过牡丹、松树、水仙、雄鸡等,体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富贵吉祥的意境,而且能感受到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凝聚着书画家们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书画家的良好精神风貌。
发布者:唐滦文化
2021年10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