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2024年11月15日2023年4月7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第四期家庭教育辅导班刚结束一周,陈艳庆去火车站接爱人来到青龙湖书院。此刻的北京春意正浓,他拉着爱人的手在青龙湖公园散步,鲜花盛开,树木青绿,肆意铺展,这是8年多来两人少有的休闲时光。回首来时路,从企业到乡村,从员工到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老师,从抚顺到北京,陈艳庆一家追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的璀璨光芒,脚步坚定,收获满满。 曾经迷茫在昏暗无光的日子里
1974年出生的陈艳庆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东北某大型油田所属企业,工资待遇不低,人品好,性格内向,话不多。张春杰比陈艳庆小一岁,浓眉大眼,爱说爱笑。张春杰从黑龙江省一个市级针织厂下岗后与陈艳庆相识,两个性格相反的人擦出了爱情火花。2000年1月结婚,两人曾经相约做“丁克”家族,理想赚钱游玩,不要孩子,携手到老。
然而婚后的日子并不尽如人意。
两人筹措资金租赁房屋开起了网吧。吸引青少年打游戏、上黄色网站,经营所得解决了张春杰就业问题,但陈艳庆和大哥也迷上了网络游戏,网吧开了二年,因管理越来越严格而停止营业。
为了全家生活更美好,陈艳庆的父母毅然搬到乡下,投资养鸡,每年出栏5万只以上。
然而收入再多也没能挡住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陈艳庆的大哥因为网恋找情人和嫂子离婚,大哥长年上夜班,一个3岁的男孩只能由张春杰带。“我自己没有孩子,但我带大了大姐的孩子,这次他大哥的孩子也给我带,从3岁带到10岁,这两个孩子现在对我都很感恩,我姐、他大哥一家十分感谢我,但没想到,当我义务带第三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家的天塌啦!”张春杰说这话时眼泪流下来了,那时她十分委屈,每天抱怨。
陈艳庆的妹妹和妹夫生的男孩聪明帅气,两人工作忙的时候,便偶尔将孩子托付给张春杰。两人至今不愿意回忆2008年那个夏天。这天很热,中午两人和孩子吃过午饭睡午觉。妹妹家5岁的男孩突然醒了,借着床的高度,孩子奔向了窗户有纱窗的地方,“嘭”的一声响,5岁的小家伙打开纱窗,不小心从5楼摔落下去,陈艳庆发现不好,穿着大裤头往楼下跑,他抱着孩子打车拼命向医院飞奔。然而十几米高的楼,孩子脑袋侧面先着地,头部严重损伤,脑部神经完全紊乱,大脑、小脑出血,孩子进入ICU重症监护室几十天,成了植物人,之后两年花费50多万抢救也没能留住孩子的生命。妹妹忧郁过度婚姻破裂,陈艳庆也差点离婚,他和张春杰吵架甚至打骂。全家人本应该欢欢喜喜过年过节,而陈家的节日在无休止的吵架和动手打骂中度过,从小宠爱长大的26岁妹妹居然拿菜刀要杀母亲,经常拎着刀追砍陈艳庆,陈家四分五裂,几天内父母愁白了头,母亲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导致眼睛干燥,视力模糊,面部痉挛,三叉神经粘连,做了一次大手术,父亲喝酒消愁,肝脏出现病态,住了2次医院。后来父母不让儿女们回家,甚至想断绝父子关系。
妹妹的孩子出事情后,父母向陈艳庆下了命令:“必须抓紧生孩子!”2011年3月5日他们的孩子陈堃出生,但是孩子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状况,影响正常发育,随着一年年长大,孩子不能正常读书,一刻都不能专注静听,夫妻抱头痛哭,心在流血,对前程更加无奈和迷茫。
寻找照亮人生道路那束光
家庭为什么会遇到不幸?孩子为什么出现状况?坎坷磨难始终围绕什么人转?陈艳庆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并试着找寻答案。
陈艳庆偶然间接触了一张中华传统文化光盘,光盘中有如何改变命运和践行《弟子规》、成就美好人生等内容。为了用传统家庭教育方法改变孩子的命运,2014年他曾经飞往深圳寻找光盘中的老师未果,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在他头脑中愈发坚定,他发现自己疑惑的难题在传统文化当中全能找到答案和解决途径,陈艳庆用肯定的口吻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的光芒,能够照亮我未来的人生道路,我要追光行走,活出一个别样人生!”
2015年7月,陈艳庆、张春杰领着4岁的陈堃找到了抚顺市传统文化培训基地设在市内的报恩堂,一家三口大包小裹,正好遇见乐于助人的林高文老师,经林高文指点,陈艳庆返回家继续上班,张春杰带着儿子连着参加两期夏令营,孩子回家的变化令爷爷奶奶欢喜,2015年8月31日,张春杰带着孩子又回到抚顺学习。
2015年9月,陈艳庆来抚顺基地参加了七天《弟子规》封闭班学习,考验和抉择随之来临。康金胜、王丽两位老师面容和蔼可亲,国学智慧丰富,指导其正确的人生方向。陈艳庆在基地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个头不高、倔强无比的他痛哭起来,这是经历太多磨难和无助后在亲人面前的真情流露,他认定培训基地就是自己苦苦找寻的地方,他要留下助力家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陈艳庆以十分庄重真诚的方式向王丽老师表达愿望,王丽老师鼓励他说:“你工作与教学兼顾,把青少年教育好了的贡献,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老师留下他,给其鼓励,陈艳庆高兴得像个孩子。他义无反顾加入弘扬传统文化团队。一家人也经历了一连串的考验。将着力点放在传统家庭教育上,陈艳庆选择了宁愿工资减少,也全力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不少人说他不精明;举家从城市到乡村居住,孩子接受国学教育,孩子的两个姨妈发微信直骂陈艳庆:“你就是个疯子!”
追光行走,光照四方
解决了诸多问题,陈艳庆一家没了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传统文化弘扬和传统家庭教育事业。从2015年至今的8年,陈艳庆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震烁古今四句勉励自己,以爱国情怀和拼搏姿态,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助民族伟大复兴。
陈艳庆一家真学真干,以自身践行《弟子规》之光呼唤众人。他在基地连续参加两期《弟子规》封闭班学习,王丽老师针对他的实际情况,给他安排100天封闭课程,他认真按照老师要求立即落实。陈艳庆思考并且写出家里人、身边人的恩德,反省过错不足,改正傲慢狂妄、自私自利等恶习,他不再和家人吵架,懂得礼让,家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敬兄长,大哥离婚以后,嫂子一直没有再找丈夫,朴实的嫂子在非常痛苦之中居然抽起烟来,陈艳庆和母亲共同努力,大哥和嫂子破镜重圆,嫂子也学习和力行《弟子规》,他爱妹妹,妹妹再次结婚并又有了健康可爱的孩子,让父母更安心,他更加关心呵护爱人,帮助爱人娘家解决实际问题,爱人重拾婚姻快乐,现在陈艳庆的家人们都喜欢传统文化,都知道只有认真落实《弟子规》才能改变命运。
陈艳庆一家8年如一日,以意志之光感召他人。在基地里,老师们称赞他一家人都是劳动模范,陈艳庆从一个国企员工,学会了做饭、种地、收拾卫生;张春杰各方面也不落在丈夫后边,不仅成为厨房里的一把好手,还以助理的身份带出10多期学员;王丽老师亲自调理陈堃,基地里所有人对孩子献出爱心,小陈堃进步飞速,爱劳动。身体也好起来了。8年时光,一家人忠诚地坚守传统文化,张春杰和孩子的8个春节都在基地度过,在基地资金遇到困难的2018年,陈艳庆支持张春杰果断回家,将当年作为嫁妆的婚房销售所得全部12万元捐给基地,解决了弘扬传统文化急需。陈艳庆说:“基地和老师对我有大恩,每当我退心的时候,我都要提醒自己,我当初为什么来!”
陈艳庆立志传统家庭教育,以奋发之光照亮问题少年航程。8年来,陈艳庆参与10多期青少年培训班,教育挽救许多问题少年,2022年他全家和康老师、王老师一起来到北京参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建立和发展,投身百人千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以其亲身教育问题少年经历,引领传统家庭教育,现在陈艳庆已是为数不多的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深受学员尊敬和欢迎。 陈艳庆表示,他全家一生都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逐文化瑰宝之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年11月15日
2024年11月15日今年四月的一天,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丽给正在抚顺的孙立华打来电话,语重心长地说:“北京的工作更需要你,从事传统家庭教育,就要走出来,发挥你更重要的作用。”孙立华临走之前特别回到农村,将快70岁的母亲接到抚顺的医院进行了身体全面检查,医生告诉她母亲身体一切正常,她安顿好妈妈响应呼唤来到北京负责青少年日常培训工作。告别年迈的母亲和每天辛苦劳作的爱人,孙立华突然感到有很多地方对不起家人,她弘扬传统文化以来,对家人来说有时比较自私,家事好多她照顾不上,但为了大众的需要,孙立华十多年来,毅然选择了舍小家,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事业之中,做到了为大众服务倾尽全力无怨无悔。
孙立华在坎坷磨难中长大。1977年12月,她出生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大四平镇马架子村,妹妹和弟弟相继出生,一家5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孙立华的父亲十里八村有名。父亲爱打猎,射击精准,19岁自制火枪经常往山上跑,打山鸡指眼睛不打脖子,家里山兔、狍子、野猪等野味儿不断。父亲在附近煤矿井下工作,还转成了人人羡慕的全民员工。下井放炮之前通风最为关键,有一次在没有通风驱散瓦斯的情况下,班上领导让父亲放炮取煤,遭到父亲拒绝,父亲被调入另一个班组,没想到因祸得福,原来那个班仍然在没通风的情况下点火放炮,造成瓦斯爆炸36人死亡的悲剧。
父亲躲过了瓦斯爆炸,但没有戒除赌博恶习,因赌博父母经常吵架,母亲还想过自杀。瓦斯爆炸后不久,父亲想再赌一把挽回损失。没有赌资,全家攒的700元钱的存折在母亲手里,父亲通过关系取出来上了赌桌。那次赌博最惨烈,连续几天几夜的的较量,没有烟了满地拣烟头儿,父亲输光了取出来的钱,又输掉永久牌自行车,输没了上海牌手表,不敢和母亲说,从赌桌上下来,父亲的头发全白了。这年春节妈妈只买了2斤酱油,将辛苦养的猪杀了,孩子们才吃到肉。孙立华15岁正上初中的时候,父亲患肝硬化腹水,母亲在医院陪同治疗,父亲才和母亲说输钱的事儿。母亲流着眼泪将藏在枕头里的存折撕碎,这年冬月十七,父亲经过三个月治疗不见效果离去,年仅40岁。可怜当时37岁的母亲,3岁时没了妈妈,6岁时有了继母,继母又生了4个弟弟,一个妹妹,没过几天好日子,如今爱人又过早离开。尽管孙立华学习成绩很好,她只好辍学回家,她要帮助妈妈将妹妹和弟弟培养成人。
孙立华和母亲种了一年地,母亲不忍心让她挨累,然而一家4口要生存,无奈经人介绍母亲只好再嫁大连。还了为父亲治病向叔叔借的200元钱,妹妹去了二舅家,年幼的弟弟和孙立华跟着母亲去往大连。孙立华开始打工,吃住在打工的地方。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因多种原因,孙立华和母亲带着弟弟又回到老家,她用打工赚的500元钱,买下三间小土房,依靠种田生活。年仅17岁的她虽然没有多大本事,但她自强自立,春天学会扶犁种地,秋天拉着满车玉米下坡,吃了不少苦,晚上经常有人吓唬孙立华一家人,直到19岁孙立华在石场打工时遇到了爱人于增国结婚,妹妹接过她的班和妈妈一起照顾弟弟,直到弟弟上了大学。
2005年,孙立华接触了《弟子规》,她下决心努力学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不再经历苦难。2010年孙立华作为义工有机会参加了康金胜老师组织的抚顺市首届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和公民道德教育论坛,走进报恩堂,成为康老师团队中很早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批人之一。孙立华如饥似渴汲取向上向善营养,曾经在农村的火炕上如痴如醉地读诵传统经典,跟着康老师、王老师建学校,将爱人接到传统文化培训基地专门学习一年,期间儿子于林千累计学习了3年,两位老师对她爱人和孩子给予学习和生活上多方面的指导,于增国学了一年后出去打工,对王丽老师心存感激地说:“我出去打工,立华不走,家里有我照看,让她照顾您,弘扬传统文化!”
孙立华一家人学习并认真践行《弟子规》,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儿子于林千原来就有拍摄基础,在传统文化培训基地学习三年后,品德好,技能高,现在出去开办了小公司,成为拍摄制作多媒体的好手,有了心仪的对象。去年公公眼睛患病,孙立华第一时间探望和照顾,今年春节,多年没回来的弟弟回到老家,孙立华和家人过了一个欢乐的春节,她不忘母亲同母异父的兄弟们,每年孙立华都要看望4个舅舅,张罗吃上一次孝亲饭,夫妻携手带出了好家风。
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的杨小炎这样评价孙立华:“她非常善良,不管做什么说什么,总是为别人考虑。而且自己本身能吃苦,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十分严格,一丝不苟。她严厉,但是不是发脾气,会跟孩子说明严格要求的道理,同时还很关爱。是一个刚柔并济,恩威并重的好老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
学习传统文化后,孙立华刻苦精进、公平正义、拼搏奋斗。林高文老师称赞孙立华:“基地有重要工作要完成,她就像一只虎,不用引导动员,孙立华一定玩命上!”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13年,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让孙立华学会坚强,弘扬传统文化让她懂得感恩。提到13年的坚守,孙立华泪流不止,她说:“康老师、王老师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他俩都是善良的人,谁都想救!我心疼老师,各方面我都要做好榜样!”8年前来自辽宁岫岩的两位女老师曾经与孙立华一起学习和工作,领教了她的严厉和关爱,由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好朋友,共同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弘扬者。两位女老师已专门坚守传统文化8年多,表示之所以有对传统文化的长期坚守,孙立华老师功不可没。
孙立华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落实《弟子规》,以《弟子规》为标准,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2014年以后来基地学习的人员越来越多,为了缓解日常经费压力,基地决定制作唐装出售,由孙立华来领导制衣厂,她率领20多人早上3点起床,晚上10点多休息,加班加点制作唐装,有一年收入达200多万元,解决了弘扬传统文化经费不足难题。令人赞叹的还有很多,特别是孙立华用耐心、爱心、热心带出来一个又一个孩子,孙立华说:“看到孩子进步我好开心,我感觉我为学习传统文化付出这么多年太值得了,还要坚定不移走下去!”在北国早春的山坡壕岗,一朵朵冰凌花不择地势,不需照管,春风把它的种子吹到哪里,它就在哪里迎着早春的风霜,顶破残冰,竞相开放。孙立华十多年来坚持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惧艰难困苦,秀容清丽向暖阳,犹如冰凌花开,傲然绽放,爱洒人间!
2024年11月15日
2024年11月15日
2024年11月15日
2024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