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作者:刘晨  于周希)12月9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某村王某得知自己的微信账户被法院冻结后,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并表示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据悉,2013年,王某未经林业部门批准擅自在新房子镇某林场开星灌丛林地种植人参1466平方米,被相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罚款14660元。王某收到《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后,一直未履行交付罚款义务,处罚决定已发生法律效力,2020年林业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数次赶赴新房子镇某村,督促王某履行交款义务。王某一直推说自己没钱,拒绝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法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王某可供执行的财产信息进行全面查控,最终发现王某的微信零钱有余额,依法将该笔钱款冻结、扣划。微信账户被冻结,王某意识到无法继续拖欠,便主动与执行法官取得联系,愿意履行交款义务,并请求法院解封账户。近日,王某全额缴纳了罚款,至此,这起涉及违法开垦林地种参的执行案件执行完毕。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0年12月11日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12月10日,大型红色文化纪录片《崇敬英雄 致敬老兵》开机启动仪式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红色教育中心礼堂隆重举行,200余位领导、嘉宾、媒体和剧组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们对英雄的最好纪念。“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民族的目标,需要英雄,也需要英雄精神。老兵,这是一众即将消失的特殊群体,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记录了新中国的成长历程。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也是一项抢救性的记录工作,意义非凡。摄制组通过两年多的积极寻访和深度挖掘,深深地被这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英雄而感动,他们最小的九十岁,最大的将近百岁,年逾古稀依然心系祖国。主创人员通过多地区走访,探望了多名居住在民间的老战士,也走进邯郸地区干休所,探访了多位战斗老英雄。本片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尊崇英雄 致敬老兵》这部记录片将会用镜头追溯历史,用影像记录英雄,用影片歌颂共和国的功臣,用心灵致敬保家卫国的老兵。本片旨在让英雄的精神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得到传扬,让青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后人珍惜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让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永远地保存下来,让我们铭记这些老兵的光辉历史,让红色精神得到永久的传承。开机启动仪式上,总制片栗海霞和总导演张卫平分别介绍了影片的创意、拍摄初衷、走访经历、搜集整理素材以及筹拍情况。邯郸市原人大副主任赵诗文、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太行精神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培良分别致辞。省人大代表、南宫碑文化研究会会长、南宫碑书院院长、邯郸市南宫碑书协主席李喜泰赠送了为纪录片题写的片名,丛台区武装部姬海生、总导演张卫平为开机启动仪式揭幕。来源:人民新媒网
发布者:人民新媒网
2020年12月11日
(作者:刘晨  唐宝林)刘某是一位六十多岁的朝鲜族老人,儿女都在韩国打工,自己成为空巢老人后,一直住在养老院,近年来身体健康状况不如人意,时常需要就医用药,医药费用加大,急需用钱。这时,他想到了自己享有的一笔债权。几年前,他借给了张某15万,由于之前不缺钱,加上张某确有困难,一直也没主动催要。可事到如今,看病要紧,顾不上那么多了,必须把钱要回来以解燃眉之急。可是,借钱容易要钱难。刘某本以为自己一开口,张某就会立即将欠款送回,结果自己多次催要,张某都以各种理由给搪塞了过去。后来,语气竟然也越来越差,后来干脆对刘某的电话“一拒了之”。刘某也设想过自己当面去找张某理论,可是自己一个多病的孤老头,去了要是理论不成,出现肢体冲突自己明显要吃亏。万般无奈之下,刘某来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了解情况后找到张某,向他核实相关情况,讲解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和思想疏导,毕竟在张某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刘某慷慨解囊提供了帮助,现在刘某因健康原因急需费用,子女又不在国内,张某不仅有法定偿还义务,从情理上讲也应该积极偿还。经过多次沟通,张某转变态度,表示自己愿意归还欠款,可是偿还能力有限,无法一次性全部履行完毕。法官核实了张某的实际情况,发现他确实没有能力一次性全部履行完毕。便向刘某解释了张某的实际困难,又通过做张某的工作,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并在法官的主持下签订了和解协议书,双方约定张某先还款六万元,先用于刘某治病,剩余欠款一年内全部还清。近期,在执行法官督促下,张某已偿还完全部借款,和解协议如约履行完毕。案件执行结束后,刘某找到法官说:通过这次讨债,自己深刻认识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国家今年颁布了《民法典》,想找一本回去好好学习,以便运用法律更好地保护自身与周围老年朋友们的合法权益,但书店里最近断货了,请法官给想想办法提供一些资料。于是,将自己书案上的《民法典》简装本赠送给老人,并对他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自己打电话。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0年12月10日
党的十八大召开三年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运用传统文化展现治国理政情怀的新篇章。——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十八大以来,无论在国内考察还是国外出访,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每一次演讲中都饱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书记强调传统文化有多么重要?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要求“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告诫学员们要多学习,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总书记这么思考如何以史为鉴?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对此,总书记说:“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  在历史这本大书中,既可以找到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又能了解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对此,总书记有着深刻的思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书记开门见山地道出了学习“以史为鉴”的重要原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警句格言,发其深蕴,可以为今天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对待好本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对此,习近平给出了这样一套方法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这么阐释怎样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当前的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也需要运用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储备。习近平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习近平列出多种优秀古代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对这些思想,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在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习近平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同87岁的著名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作出的贡献。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习近平在给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的回信中欣然写道,“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希望各方携手一起推动“心与心的交流”,共创人类美好明天。习近平这么实践如何用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外出访数十次,无论是署名文章还是主旨演讲,他的讲话里始终充满着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具有鲜明特点和魅力的“习式”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开场便引用《兰亭集序》中的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描述会议盛况,欢迎各国来宾。会上,习近平道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伟业非一日之功”,用中国、阿拉伯、欧洲的谚语名句强调同一个道理,即“一带一路”建设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16年11月,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名句,表明两国虽地理位置距离遥远,但是国家关系仍可以像邻居一样亲密。“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2016年1月,在阿盟总部演讲时,习近平引用这句两千多年前管子的话来讲述此行的重要意义。随后,他又道出孟子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进一步阐释中国对中东政策的坚持和立场,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强调“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表达了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的深刻思想。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古语诗词,看似顺手拈来,但无不恰到好处,尽画龙点睛之妙,这既是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融,也是习近平对中国智慧的最好“代言”。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0年12月10日
内心里的安静 表现出来就是从容 康会长细讲《弟子规》第84集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12月09日
我们原本就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家庭亦不是。来自杭州萧山区54岁的陈琴美,怎么也没有想到,通过“十家连心”家庭会议,竟然链接了10个陌生的家庭,帮助他们找出了错知错见,找到了幸福家庭的密码!我们先来看通过参加琴美的“十家连心”,被呵护到的家庭。在一次“十家连心”会议上,一位妈妈忍不住落泪了。因为她的困惑在今天的会议上找到了答案,修复了原本冰火不相融的母女关系。她说:“以前我一直认为打女儿是严格的大爱,是为她好。今天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错知错见。这个知见导致我只要发现女儿做数学计算有错误,就会用戒尺狠狠地打她的手。”前不久,这位妈妈在批改孩子作业时,把题目看错了,打了孩子。后来才发现,孩子根本没有做错。那时,她觉得自己错了,把戒尺给孩子,说:“妈妈错了,你打妈妈一下。”没有想到女儿一直都低头沉默,并没有拿尺子打妈妈......“那一刻,我好惭愧,很心疼女儿,也很后悔自己的行为。我反省自己这个‘打’的名义是多么冠冕堂皇,名义上为孩子好,要孩子养成好习惯,然而背后的念头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这是怎样的一份欲望和怎样的一颗心呢?我这周践行就是不打孩子。”这位妈妈当着在场的十个家庭坚定地许诺。在妈妈一旁,读小学三年的女儿一直静静地听着,一会儿羞涩地捂着脸,一会儿又用纸巾擦拭眼角。在场的家人们无不被这位妈妈的真诚和孩子的纯真深深打动。他们也开始反思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大家纷纷表示:当我们看到孩子“问题”时,要观照一下自己是否有不明和贪欲,是否有错知错见,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小故事·02不再指责和抱怨心中充满力量王玉珍,工作20多年,结婚16年。在别人眼里,她工作很顺利,家务活有公婆做,家庭也幸福。但在2019年下半年,她认为工作没有发展前景,看不到希望;在家感受不到幸福温馨,总感觉生活好像缺了一点什么,每天心情都很低落。在此之后她认为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是别人的错,而她做对了却没有人鼓励,天天抱怨,感觉上班越来越没劲。在家里,她经常指着婆婆打扫过的地方跟先生说:“你看你妈厨房的卫生又没有搞干净,碗也没有刷干净,家里卫生搞了跟没搞一样,并且东西是拿了又乱放,永远都放不回原来的地方!”听她说完这些,先生的脸瞬间就变了。先生对她这种吃完饭啥事不干,反过来指责干活的婆婆的举动,很反感,家里天天充斥着争吵。当她参加完“十家连心”后,发现别人不是像她一样对待长辈,而是恭恭敬敬地孝敬、呵护长辈,顿时她感觉到羞愧极了:婆婆为我这个小家干活付出,我还一味地指责。于是,她决定再也不能在家等吃饭,开始行动起来,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搞一遍,每天积极地去做早餐、中餐、晚餐。她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家人不做,而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当她不是指责,而是主动去把家里的卫生环境整理得更好的时候,她发现家人是可以感受到的。后来她整理家务多了,慢慢地婆婆也养成了一个习惯:东西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当然偶尔还会有凌乱的情况。学会反求诸己,学会感恩和担当,玉珍的内心没有那么多纠结了,不再去指责抱怨他人,自己慢慢有力量了。在工作中,与同事和客户相处也更加舒适,工作充满了动力。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一个温暖的家要说琴美,为什么要开“十家连心”家庭会议。她说,这不是她们的需要,而是我的需要!琴美,在16岁的时候,凭着高超的理发技艺和与人为善的性格,从一个小小的理发店开始做起,发展到如今12家美容美发门店,员工300多人。随着门店的规模越来越大,琴美也从农村走向城市,最后在杭州扎下了根。望着目之所及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琴美心中一直有个念想:她非常怀念乡村的邻里文化。每到农闲时节,邻里就会聚在一起,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织着过冬的毛衣。各家发生的大事小事邻里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在问题中相互倾诉、关心和开导,督促着大家把日子过好是乡里人相处的方式。临到傍晚,乡里邻居拎着在旁嬉笑打闹赶得家禽满天飞的娃开开心心地散去,回家准备晚饭,像是开关一按,乡村便升起了阵阵炊烟。蓝天、白云、晚霞、连绵的山脉、绿色的稻田、炊烟袅袅的农家、迎风而来的柴火饭菜的香味儿扑面而来。那是琴美心中最美的记忆。于是,她在有一定经济能力时盘下了一处会所,给客户、员工和邻里提供畅快交流的放松之地,且定期提供免费的形体、烘焙、插画等课程供大家学习和成长。琴美发现,每天来的人不少,但他们来时眉头紧皱,归去神情凝重。琴美很不明白:他们什么都有,为什么却并不快乐。琴美不禁思索: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而我又能为此做什么呢?直到一次,阳明教育研究院老师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琴美的心灵:琴美,你可以去做更大的事情,你要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一个温暖的家!琴美当即想到:现在的人们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满足,他们现在缺的是精神需求的满足。而会所里的各种免费课程,徒于表面,并没有帮助他们真正地解决心里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家庭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建设幸福温暖的家庭是人之所向。乡村的家庭出了问题,邻里长辈都会出面帮忙劝解开导,但是在城市里呢?对门的邻居一年到头很难见几面,有了问题也不可能打电话给千里之外的父母,一旦夫妻双方有了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如何让人不抱怨地生活?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建设一个温暖的家?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华文化里都有答案的!我的会所不应该只是一个歇息放松的场所,而是邻里客户心灵栖息的家园!基于这样的一个初心,琴美决定每周五晚上组建一场“十家连心”的家庭会议,并把主题确立为“邻里文化 琴美守望 十家连心 万家幸福”,助力成就万千家庭的幸福。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家族和村落为核心的稳定社会结构,中华文化得以没有断流地传承到了今天。大家族就像一个大的金字塔,在长辈的呵护与指引下,小家庭由小到大逐渐增长。对于年轻夫妻之间的日常矛盾,家族凝聚力会使其快速消弭。即便出现一些裂痕,也有机会弥补。改革开放40年,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家庭小型化和家庭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家庭变得越来越小,三口、四口之家,纷纷走入城镇,组建成一个个新型社区,“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密感随之降低。大家族的协调功能、呵护功能等渐渐失去了。家庭变小而且远离大家族的支持与呵护,刚对刚,硬对硬,话赶话,夫妻之间矛盾就产生了。夫妻一旦出现矛盾,回旋余地就很小。十家连心,找回了失去的家庭职能,彼此呵护彼此协调,重新构筑起了家庭港湾。正如琴美,每周组织一次“十家连心”会议,十个家庭聚集在一起真诚分享,心心链接,共同学习建设幸福家庭的路径,彼此呵护,彼此启发,小家庭解决不了的矛盾,沟通不了的话题,在大家庭里得到了帮助。家庭幸福圆满与否,与个人成功息息相关,与国家民族的命脉紧紧相连。根据权威统计数字,我国婚姻和子女教育状况面临许多挑战。关于离婚的状况,从离婚/结婚比率来看,1999年14%,2009年为20%,2017年41%。从统计数据来看,许多家庭出现了问题。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每个人都渴望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今天,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建立“十家连心”,助力幸福家庭建设。四部曲APP,就是一个组建十人小组,共同学习建设幸福家庭的地方。十人小组,背后就是十个家庭,彼此协调,彼此呵护,成为我们小家庭的港湾。深深地祝福大家!文章来源于: 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发布者:幸福人家
2020年12月09日
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强调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国图8位老专家回信,向国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国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你们离退休后仍心系国图发展和文化事业,体现了你们对“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的坚守。总书记强调,110年来,国家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代代国图人为此付出了智慧和力量。在此,我向国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国家图书馆创设于1909年,目前馆藏文献总量近4000万册件,年接待读者超过500万人次。不久前,丁瑜、薛殿玺等8位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老一代国图人见证国家图书馆随着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自豪,对坚守初心、推动新时代图书馆事业扬帆再起航的坚定信心。
发布者:陶公壹生圆
2020年12月09日
古人都有教育都有修养 康会长细讲《弟子规》第83集
发布者: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原创
2020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