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作者:刘晨 黄忠远)“我多年纠结的心终于放下了。”七十五岁的杨老汉,握着法官的手激动的说到。 刘老汉为什么如此激动,法官又做了什么呢?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到三十年前。九十年代初,申请执行人杨某卖给被执行人刘某一批水参。本想着靠这次卖参挣笔钱,没想到由于当年的行情不好,刘某做生意赔了钱,杨某的货款也成了空头支票。后经诉讼,法院判决刘某给付杨某4000元货款。但是,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刘某没有执行能力,后来刘某外出打工,在之后就杳无音讯了,法院也就中止执行了。时间来到2021年10月初。从朋友处得知刘某回来了的杨某,立即到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立案后,立即进入执行程序,然而调查后发现刘某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患有脑血栓,执行再次陷入僵局。在调查过程中,法官了解到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双方都是75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因为这笔欠款双方矛盾逐步激化。虽然连日大雪,但是长白县法院执行局局长潘光明还是决定到双方家中再做做工作。终于,在法官们电话疏导,上门走访等多达十几次的沟通协调下,最终被执行人刘某的女儿同意替刘某拿2000元,解决此事。杨某也在法官的劝说下最终同意接受2000元放弃其他请求,双方握手言和。这起20余年执行案件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近年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一直秉承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因案施策,持续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质效,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致力于为辖区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作者:刘晨 马力元)2021年11月19日,长白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秉承“依法、公正、规范、文明”的司法理念,为不断加大 “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力度,依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民事审判庭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支行进行了走访调研。本次调研走访,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另一方面进一步阐释金融行业面临的法治环境对企业带来哪些现实影响,从而着重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服务支持帮扶,参与调解涉及企业的重大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通过本次深入调研走访,运用面对面交流座谈的 “问诊”方式,了解金融企业生产经营理念、收集金融企业所遇难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支行针对金融问题进行了咨询,民事庭法官为金融企业开出法律处方,宣讲新法新规,切实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决策论证、权益保护等法律服务,并推动走访调研企业常态化。今后,民事审判庭继续坚持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整体工作格局,继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深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日常审判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在审判工作中,将严格遵循金融规律和审判规则,依法审理各类融资类纠纷,引导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作者:李成贵 徐文英)2021年11月22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长白人民法庭通过互联网开庭,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半年前发生的交通事故,两车相撞造成张某受伤。经事故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因王某未在车辆保险期限内及时续保,无法得到保险理赔。事故发生半年之久,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张某无奈之下来到长白人民法庭要求王某赔偿损失。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通过电话联系到王某,并对王某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王某对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认可,但提出自己现在在吉林市,因受疫情限制近期无法回到长白参加诉讼。为了能尽快化解纠纷,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确定通过互联网开庭的方式审理该案。第二天,法官准时通过互联网开庭,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了举证、质证,双方充分地表达了各自的主张和辩解,最后,双方对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电子签章对庭审笔录和调解协议签名予以确认。张某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折腾了大半年没有协商出个结果,法院通过互联网开庭,对方在外地不用来,2天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徐法官了!” 近年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不断推进“智慧法庭”建设,深化司法为民服务,提升诉讼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受疫情影响和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开庭,提高了审判效率,降低了司法成本,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为民的“速度”与“温暖”。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作者: 周怡君)近日,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连柏健一行四人来到长白县人民法院检查调度旧存案件清理工作。长白县法院副院长丰慧荣、刑事审判庭庭长王晖及刑事审判庭其他员额法官参加了会议。会上,连院长听取了长白县法院旧存案件清理情况汇报,对未结案件进行逐一调度。各位承办人介绍了案件的办理情况及办理进度,分析了未能结案的具体原因和存在的困难及下步工作措施,并作了表态发言。连院长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和法官们进行交流,就个别案件存在的难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连院长指出,各承办人要针对案件情况,因案施策,尽快结案,进一步提升结案率和审判质效。汇报结束后,长白县法院副院长丰慧荣表示在清理旧存案件的同时,对新收的复杂疑难案件,将积极分析研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形成新的积案。同时,审判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审判团队的监督,切实提升我院的案件审判质效水平。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哎呀,有了这路灯,晚上在村里走也不担心深一脚浅一脚了。这大家伙吃完晚饭还能在外面聊会天、溜达溜达……”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村民老王笑着说。日前,由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出资8万余元安装的55盏路灯在民乐村落地点亮,至此民乐村三个自然屯亮化工程全部完工。2021年7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松原中院包保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并派驻第一书记到民乐村驻村开展工作。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松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兴志多次到民乐村进行走访调研,切实把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在走访中,周兴志听取了民乐村支部书记和松原中院驻村第一书记对于该村自然情况和乡村建设等情况的介绍。民乐村是宁江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为开展好乡村振兴工作,松原中院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五大振兴总任务以及乡村建设行动等具体工作内容,科学谋划衔接资金项目库,为改善群众民生福祉,推动农村全面振兴打实基础。下一步,松原中院将在民乐村建设矛盾化解中心,推进多元化解纷工作,创新普法宣传常态化举措,积极构建“法官+乡贤+社情民意联络员”的网格治理模式,整合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等多种力量,发挥其熟乡情、悉民意、察民愁的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为解决纠纷提供更加精准化、便捷化的司法服务。充分发挥和延伸人民法院职能,坚持法治导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谢谢法院保护我的合法权益,感谢立案庭邱丹阳同志热情耐心地接待,像我这样的残疾人能接受这么好的服务,真的十分感谢法院!”年近六旬且有听力障碍的高某来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人民法院,送来一封他手写的感谢信。近日,高某因借贷纠纷要起诉杨某而来到乾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但由于他有听力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诉服中心干警邱丹阳在纸上完成了这次特殊的接待,接待过程都通过“聊天记录”予以记载。高某与被告杨某虽是同村村民,但高某并不知道杨某的自然信息,针对高某的特殊情况,邱丹阳第一时间联系了高某所在村党支部书记,了解被告杨某的自然信息和纠纷详情。在了解具体案情后,邱丹阳立即帮助高某整理诉讼材料,对其进行优先立案。在得知成功立案后,高某带着他手写的感谢信再次来到乾安法院,并将感谢信交到邱丹阳手上,语气激动地连声道谢。因残疾当事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在诉讼中存在沟通表达不畅、自我维权意识能力较弱等情形,乾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涉残案件优先立案,将涉残案件纳入案件流转“绿色通道”,有效地依法保障涉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近年来,乾安法院高度重视对残障人士的特殊法律保护,通过建立残疾人诉讼“绿色通道”,对案件进行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回应残疾人士的司法需求,切实维护残疾人士合法权益,增强残疾人士公平正义获得感,彰显司法温度。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11月21日,一场特别的刑事审判,在前郭县人民法院开庭。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这场庭审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人员全部由前郭县第一中学的学生扮演。此次模拟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在庭审前,刑事庭法官干警多次与参于活动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指导学生们进行模拟演练,向学生们耐心细致地讲解人员定位和审判流程,告知其所在岗位在审判工作中的职能,让学生们掌握案件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使学生能更加真实地融入到模拟庭审中。模拟庭审正式开始。庭审现场庄严肃穆,审判长与审判员身着法袍,表情严肃,书记员宣读庭审纪律后,审判长宣布开庭。被告人在法警的带领下步入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意见后,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法定审判程序后,审判长当庭宣读了判决书,随着法槌的敲响,此次庭审落下帷幕。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出色表现得到了指导法官的高度认可,参与活动的小演员们纷纷表示,模拟法庭活动不仅使他们了解到法院审理案件的具体流程,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庭的威严和法律的神圣,学习到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白法律不可侵犯,以后也会继续遵守法律,并且会用法律当做武器保护自己。本次模拟法庭活动,给学生带来了一次难忘的司法体验,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今后,前郭法院将通过继续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及“六走进”普法宣传活动,将知法守法的理念深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营造的良好法治环境。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
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并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了宪法宣誓、公众开放日、法官进企业等一系列“宪法宣传周”活动。12月1日,松原中院开展了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市人大和市政协公职人员、企业职工代表走进法院观摩宪法宣誓和案件庭审,零距离了解法院审判工作,感受法律权威。宪法宣誓活动现场,新任职的院领导班子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岗位调整的科级干部,新入额的法官和试用期满转正人员共计26名干警,在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兴志领誓下,举起右手庄严进行宪法宣誓。铿锵洪亮的宣誓声响彻会场,抒发了法官干警对宪法的尊崇与信仰。市人大人选委主任刘兆合监誓。随后,参加活动的代表们来到刑事审判庭,观摩一起集资诈骗案件的庭审。因为疫情管控,本次庭审采用了远程视频庭审模式,与被告人所在看守所进行网络视频,开展庭审。参加观摩的代表们纷纷表示,此种庭审模式,既可以提高效率、节约司法成本,更能在疫情期间避免被告人与外界接触,规避风险。松原中院将宪法宣传周活动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不但让法官“走出去”深入企业,问需企业,根据企业特点把脉问诊,有针对性的宣讲法律知识,赠送民法典书籍和法律知识手册。同时,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把公职人员、企业职工“请进来”,了解法院相关工作,亲身感受“智慧法院”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为更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近年来,松原中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长效机制,创新载体和形式,传递司法为民理念,不断提高全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1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