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01读书要“通”中国读书人,不是问你有没有什么学位,我们以前讲读书,说这个孩子书“读通”了没有。读书要通,通就是由渊博,然后归纳起来变专才。光学一门专学,其他不通,只能做专门的事,其他的事情就不行了。——《南怀瑾讲演录:2004—2006》东方出版社中国文化所谓达人这个名称不简单,达人不容易做。我们过去读书,老辈问读通了没有?通了就是融会贯通,所以叫通人,不是读成专家。人生修养要成为达人,通达两个字很难。——《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中国文化”这个名词,是现代人提出来的,以前没有这个名词,只是叫人读书明“道”,而且要读通。要注意的是“读通明道”,不是只读“懂”而已。读一本书,懂得它的文字,懂得它的含义,这不难;可是读书要“通”可就难了。依古人的目标看来,许多人读书并没有读通,而是读“塞”了,那是不通的。所谓通,就是所作的学问,经也好,史也好,包括农工科技等各种学术都能相互通达,融会贯通;而且做人处世之间,也能明白畅通,这就太不容易了。——《孟子旁通(中)》(尽心篇)东方出版社02柔日读史、刚日读经,经史合参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叫“经史合参”。什么叫经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但不是我们能规定它不准变动,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我们要懂得经,必须要懂得史。拿历史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来配合。这样研究经史,才有意义。——《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二十多年前在一个朋友家吃中饭,他家客厅挂了一副对子很正派,字也好,写的是“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朋友晓得好,就是解释不出来。其实柔日是阴日,不是指阴天,也不是指干支阴阳。所谓柔日,是一个人心里有烦恼,事情复杂解决不了,这时阴柔之气在心中,最好多读历史。读历史启发人的气魄,勇气眼光就起来了。刚日是精神特别好、思想特别清明的时候,要读经,读四书五经,读佛经,读基督教的《圣经》都可以。读经需要思想,哲学思想必须要头脑精神够的时候去研究;精神不够的时候,看看《红楼梦》,看看什么彩虹蓝天那些小说也可以。如果你人不舒服,头脑昏昏的还来研究《参同契》,那只会睡着啦!当安眠药来用蛮好!所以刚柔就是代表阴阳,《易经》里的阴阳两个是物理代号,这个观念要懂得。——《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03须得把这个道理会之于心,用以做人、做事,才算是读通了要注意的是,人看书时容易将好的比成自己,看《三国演义》,每把自己比成诸葛亮,绝对不自比曹操,读经书也是一样。但书中的道理是否能进入自己的心中,成为自己的精神,落实于自己的行为上,这就是真学问了。这也是大家尤其是青年朋友们要注意的地方。读书时,对书中的道理懂了,可是当实际的状况临身时,能不能依道理做到,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读书做学问的目的在此,不在于认识字,也不在于解释文字。我曾经告诉一些听讲的青年朋友,我这里不是学校,来这里混是不行的,我并不欢迎,我没有精神跟大家做游戏;如以在一般学校混文凭的态度而来,则大可不必费这个精神。对于书上的文字解释得出来,懂得书上所说的道理,那只是知识,不是学问;真正的学问,是将所懂的道理变成自己的精神、思想、行为,而且能实行、做得到,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知识处处都有,学问却要自己去做出来。像孟子这段文字,人人看了都会叫好,可是叫好归叫好,必须事到临头照这个道理去做才行。所以须得把这个道理会之于心,用以做人、做事,才算是读通了,才算有学问,才算是成功了。成功不一定是升官发财,并不是公司开得大,那与一个人完成学问无关。只有完成了自我教育,拯救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孟子旁通(下)》(离娄篇)东方出版社来源:南怀瑾东方讲堂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善的人,一听到“道”,他就晓得修道了。这也就像是禅宗,释迦牟尼佛一拈花,不用说话,大迦叶尊者就开悟了。这就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另有些人,一听到哪里在论道,不管什么人讲,都跑去听;如果叫他修道的话,他又要把事情都做好了再来。然而他太太的事办完了,又有儿子的事来了,了了儿子的事,女儿又生了孩子,又有外孙的事了,如此便永远完不了。如果说他不修道嘛,任何修道的地方,都看得到他;若是说他修道嘛,空的地方都没有他,有的地方他都在。这就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有时候不阴不阳,半像修道的,半像入世的,讲不出来他究竟是什么。世界上,像“中士”这一类的人非常之多。“下士闻道,大笑之”,有些人听到大家聚集一堂研究道,听经,听讲《老子》,他认为像是一群神经病,他哈哈大笑就跑掉了。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你越笑,我这个“道”越高。看起来老子是自吹,但是,讲句老实话,世界上最高的东西,是很难讲清楚的;最世俗的东西,反而是大家最喜欢的。我经常说,你只要看钞票,就懂得世间的道了。世界上哪一种钞票最走运,那种钞票就又脏又臭,虽然快要破了,还是一天到晚走运得很。用这样的钞票买菜,菜贩收到以后,又赶快把它用出去,因为它又脏又臭。如果是一张新的钞票,就包好存放,舍不得用出去。所以,一个人要想得志,就赶快学做那一张脏钞票,一身都脏,就像那一张在市场上满天飞的钞票一样。如果把自己搞得太干净了,一定给人家包起来,放在抽屉里不用,最后更锁进铁柜里去了。悟到了这个道理的人,便会前途无量了......我们都晓得唐朝代宗皇帝告诉郭子仪的话:“不痴不聋,不作阿姑阿翁。”做长辈的,有时候分明知道,但知而不知,装作没有看见。如果太精明了,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可是,在我也是只会说而做不到,所以,一辈子也没有福,看不见的也看见了,听不到的也听到了,始终想学“知不知”,而偏偏都知,真的很麻烦。“知不知”也是人生的厚道处,尤其是做长辈的,或者做校长的,或工厂老板的,有时候要学到“知不知”。人就是人,有时犯一点小错误,你要偶然装作看不见,下一次他就不会错了。“知不知”是真聪明、假糊涂。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是故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家注意!这里告诉我们,大家学了《易经》,是要我们“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不是要我们来卜卦算命的。“观其象”,我们人生,人与人接触,每天一起床,自己当天的运气自己知道,一看自己的现象就知道了。“观其象而玩其辞”,我们观看现象之后,要再看看爻下面的辞句,几千年经验累积下来,其中含义,有个原理你自己要能找出来。“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我们人随时在动,你要做生意,念头动了,或者你当公务员,上级给你一个命令去办一件事情,这也是动……一动另一个现象就来了,你观察这个变化,如果懂了《易经》,“而玩其占”。占就是占卜,可以未卜先知,晓得这件事情如果照这样办,结果是什么样子;如果照那样办,结果又是什么样子,自己都已经知道了。也就是说懂得了人生,自然会达到未卜先知。“而玩其占”,不要卜卦就已经知道了。下面一个中国文化的重点告诉大家,就是“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我们信宗教,信主、信安拉、信菩萨,请上帝帮忙,统统没有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他力能够帮助你的。学生求老师,请老师帮个忙,我说办不到。我是你老师,也帮不了你。有时候求妈妈帮帮忙,也做不到。肚子痛,求妈妈帮我痛一下,可能吗?不要说妈妈,上帝也一样做不到。人要怎样才能做到?靠自己,自助则天助。自己保佑自己,上帝才能保佑你,一切来自自力。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唯有自己先站起来,自己帮助自己,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佑,自己保佑自己,唯有这样,才能得到他力。“自天佑之”这个天,就代表他力给你的感应。来自他力的一切,就叫感应;有感就有应,所以自己能够自力站起来,“自天佑之”,那么上天才能感应你。自己如果站不起来,你躺在地上我扶你一把,会走路啦!如果我放了手,你又躺下去,下一次我再也不干了!只好让你永远躺在地下。所以人要能自助才能天助,能够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大吉大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易经》告诉我们:人生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一种外力都是靠不住的。——《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在佛学里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就叫做“八风”,实际上都在毁誉之中。利就是有利于我,衰就是倒霉。毁誉是广义的,称讥是狭义,扩大了就是毁誉了。所以你看这四个字,用起来是一个,为什么分开来四个呢?因为称讥的范围小一点,你我之间;毁誉是全面性的,社会之间或者历史之间。苦乐,不是苦就是乐。这叫八风。有个故事你们研究佛学的都知道,苏东坡学佛,自己觉得很高明,写了一首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给他那个和尚朋友佛印禅师寄去,佛印禅师打开信一看,拿起笔来写两个字,“放屁”,就把信送回去。苏东坡受不了啦,马上就过长江来看他。佛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那个是称讥。所以人啊都在八风里头转,《列子》这里也提到这个事,在毁誉里转......“凡是重外者拱内”,对外界的环境太重视时,心里就虚了,因为被外在影响了。人处理事务也一样,太重视环境,自己就受影响。比如,有个人进到我们这里,看见全堂坐满了,被这个场面吓住了;有些人不在乎这个场面,哪里都可以坐,很自然。所以被外界环境所影响的人成不了大事,成不了大器。常有国外的青年同学夜里打长途电话给我,问婚姻的事,考虑东考虑西的。我电话里骂他一顿,我说你这个孩子,平常跟我那么久,人生就是赌,婚姻也是赌,赢输谁有把握!所以孔子也讲到,谁有把握啊!把握就是孔子说的“巧一也”,巧是智慧,智慧是同样的。你赌泥巴的时候很轻松,没有负担,智慧就高了;心里一有负担啊,智慧就低了。心理负担是怎么来的?受外界的影响来的。他说你忘记了一切外界的影响,你就是大丈夫,可以顶天立地了。——《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什么是生病的根本?是攀缘,就是我们的思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爬楼梯一样,一阶一阶上来。我们的心一天到晚在攀缘,要想求财、要求子,要这要那。《西游记》中用猴子来代表这攀缘心,猴子不抓东西不舒服。因为有攀缘所以就有病,求东西求不到就有痛苦,就生病,是病的根本。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大攀缘是三界,我们普通在欲界中攀缘,要名,要利,要好看,一切都要。昨天有位同学来这里,他在为佛教做事业,做得很痛苦,又没有帮手。我问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停下来?他说怕人家笑。我说学佛的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吹不动,你管人家笑不笑?要做的时候也不要人赞叹,直道而行。这就是在欲界攀缘,好名、好胜、好强。贪图清净是在色界攀缘。连清净都不想,逃避了一切的一切,就跑到了无色界去了,还是在三界中攀缘。攀缘心不断,病不能去,生死也不能了。“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怎么断攀缘?一切无所求,没有要求,只有布施出来就算了,不想要求回报,身体和生命尽量布施完了。“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你们要真实做到,不要嘴里光念,连吃这一颗米都有因果的。至少要把这两句话进到心里去,能做到了,起而行之就是菩萨行......我们活着,就受外在环境、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家庭乃至自己身体的影响,自己始终不得自在。这还是大的绳子,还有许多小的绳子,要求名求利、要结婚、要求学,都是。你不想捆这绳子也不行,都在这圈圈中打滚,永远跳不出来。不过你不要讨厌它,有时候这条绳子还难找,比如青年男女找对象,明明知道这条绳子算不准是上吊的,可是还不容易找到呢!连这找不到的心境也是一条绳子。所以人生最难得是解脱。真解脱了以后是真自在,那真是观自在菩萨了。人生最苦是解脱不了,为形象一切所拘束。解脱了不是没有了,是法身清净成就,就是无始以来的本来面目就清净圆满。——《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有真学问、真修养,就是“居天下之广居”。宇宙在我,万化由心,人生顶天立地,还受什么外在物质居住环境的拘束!也就是说,真正有了学问、修养,就不受任何环境、物质的影响,这就是大丈夫。孟子教育学生们,了解一切物质环境影响人的力量,而大丈夫绝对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理,转变人的意识思想,但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学问会养成自己的天地,就是后世讲的“性天自有风月”。也就是自己精神领域扩大,顶天立地,自有一番伟大的景象,哪里再看得上物质有形的环境呢?——《孟子与尽心篇》东方出版社本文转自公众号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善建者不拔”,一个真正会建筑的人,插一个棍子在地下,别人也拔不掉。依我看来,除了老天爷建了一座山在地上,别人永远拔不掉之外,世界上没有拔不掉的建筑物,当然也没有善建者。真正能够建立而动摇不了的,那是一句话,它包括思想方面、道德方面、精神方面的一项真正的学问,一个真理。像老子本身就是“善建者不拔”,他的道德思想,后世经千万年不衰。多少人研究他,多少人企图推翻他,但是推翻不了,也动摇不了。孔子也是一样,建立了一个道德的基础标准,摇撼不动。所以只有他可以称作圣人,只有他可以与天地并存,就像天地建起来了一座喜马拉雅山,建筑了一座阿里山,没有人可以拨动这个物理世界。所以,只有道德文章的建立不是别人能够动摇的,这就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用之于做人做事,用之于创业,就要有高度的智慧,能建立一个东西,绝非他人所能动摇得了的,这也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善抱者不脱”,真会抱的人,把东西箍住了,怎么样都脱不了身。那是什么样的“善抱”?爱情就是“善抱者不脱”,感情这个东西就是“善抱”的,把你抱住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解脱不了;真能解脱的话,那就成仙成佛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子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道德观念、一个真正的真理,就要牢牢抱住,绝对不要放弃。如果对于道德的真理,热心一阵子又休息一阵子,有时懒有时又反感,那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把握到道德的真理,当然就不是“善抱者”。“子孙以祭祀不辍”,懂了“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这句话,好比懂得了一个秘诀,把这秘诀用之于做学问、修德业,或随便做什么,都会受用无穷,可以立万世之功,建千秋之业,即所谓“子孙以祭祀不辍”,永远留之于后世。我们以几位宗教的教主来讲,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耶稣、穆罕默德、摩西等等这些人,都是“善建者不拔”。他们建立了一个东西,一个道德的规范,思想的标准,可与太阳同存,除非太阳爆炸毁坏,否则他们的教化永远存在。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的事业,有的甚至是终身事业,一生有钱、有声名、有地位、有权力,但是,最多十年二十年,过去就没有了,最后连人都看不见了。比如说,我们随便提一个问题,唐太宗的姓名是什么?如果在电视节目问,观众立刻作答,也许三分之二以上可以答出来,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经把他的姓名忘记了,而他当时却威风了几十年。再看另外这几个人就很不同了,那是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稣等人,放弃了这一世的一切,建立千秋万代的事业,只要地球、月亮、太阳这三个在运转,他们的事业就永远存在,这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谁也没有办法摆脱他们建立的规范。随便你讲了多少道理,他的影响力量始终存在。即使是反对他们的学说,看了就不喜欢,实际上反对者已经受了他们的影响。这个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的道理,千秋万代永远不朽。佛家经常用的两个字“解脱”,千秋万世求“解脱”,可是一般人永远解脱不了。老子为什么特别提出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呢?单独来看,第一个观念是“善建”,就是说,一个东西造得坚固之极时,就永不能改变,永远不会动摇。第二个是“善抱”,前面已经提到过,“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宇宙间只有阴阳是两个正反的力量,彼此互相在摩荡,互相在关联;这两个力量和向心力离心力一样,也像手背手心一样,永远箍在一起。由这两句话,也使我们了解到,要把生命的中心把握住,才能不生不死。讲到“负阴而抱阳”,以我们一般人本身的阴阳来说,像气与血,精神与肉体,这都是阴与阳。我们平常不能互相抱元归一,都是因为阴阳不均衡、不调和,因而慢慢消散,消散就导致死亡。如果阴阳相互均衡,平常稳定不变,便可以脱离生死的变异现状,即所谓长生,也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这句话。把握住了“善建”与“善抱”这两样事,则后代的子孙永远延续下去,也就是生生世世生命绵延不休。——《老子他说(初续合集)》东方出版社来源:南怀瑾东方讲堂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很多家长认为,做父母对孩子应该严厉,我们在座的家长也有人持这种看法。问他孩子该不该打——该打!还要严加管教,要求孩子做事情规规矩矩,这才是好孩子。甚至以自己为例:我当年就是这样被打出来的。于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从小就开始责打孩子。这个现象很让我感慨!这也是我想开这个课程的原因。因为我是过来人,我过去也有这种观念,也认为对孩子应该严厉,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中国有句古语,“棍棒出孝子”。其实这话不一定对,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我们仍然用过去这种陈旧的观念来教育孩子的话,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另外,我们希望孩子功课好,就百般限制孩子的其他活动,想方设法要孩子专门搞学习,结果呢?孩子功课是好了,但亲子关系破坏掉了,感情破裂了。除了功课,还有前面说的各种各样的课外班,本来是为了全面培养我们的孩子,结果孩子看到父母就恐惧害怕、不敢讲话,甚至要逃开父母的管控离家出走。我过去在浙江有个讲座,叫“如何做家长”。在那次两天的课程中,我并不是专门跟大家谈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这次的课程也一样。在座的有些父母可能会有点失望,心想:“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希望能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啊!”可是我要告诉各位家长,这两天的课程我们并不是要谈这个。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经常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给自己戴个大帽子——“这一切都是为你好”,结果却把亲子关系破坏掉了,我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先把教育放一边。关系不好的,先把关系修复好,这个比教育还重要。事实证明,只要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了,教育自然就好了。举个例子,我想在座的都有类似的经验,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如果某个老师,你很喜欢他的话,他教的那门课,你一定学得很好,分数一定考得很高,对不对?为什么?这里面已经出现一个信息,这就是人的因素啰。那就是说,只要这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好,学生喜欢,什么事情都好办。注意哦!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的孩子喜欢你,什么教育都好办;如果让孩子讨厌你,所有的教育都难办。这是一个大前提,要谈教育先把关系弄好,让孩子喜欢你,才有办法谈教育。孩子不喜欢你,你去教育他,他只会应付你。因为你们是他的父母,他没有办法,只好应付过去。然而等他年龄大一点,十三四岁的时候,可能出现两种情形(这跟个性有关):要么直接和你对着干,跟你搞叛逆:要么表面上应付、敷衍你,背后还是我行我素做他那一套。这些情形,不要说小孩子有,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来源:南怀瑾东方讲堂
发布者:智慧读书
2022年07月01日
(作者:刘晨 李成贵)为进一步提升法院信息宣传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营造浓厚的信息宣传工作氛围,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于近日,召开2022年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副院长朱永萍传达了上级法院对信息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并结合本院信息宣传工作实际情况,明确了下一步信息宣传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对各部门宣传的职责分工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其强调,新闻信息宣传工作,是法院工作的“喉舌”,是反映审执动态、展示干警风采的重要窗口,是人民群众了解、监督、支持法院工作的重要渠道,更是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负责人要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新闻宣传工作目标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通报稿件采用情况,及时传递法院信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促进法院信息宣传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会议最后,朱永萍副院长强调,调研、信息宣传工作是展示人民法院形象的重要抓手,全院干警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调研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形成意识形态工作整合力,不断强化主流思想舆论引导,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深入挖掘全院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先进典型案例,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要加强新闻宣传人才培养,打破各部门庭室之间、法院之间的壁垒,各部门要提升团队意识,配合好宣传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富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宣传舆论队伍,形成全体法院干警共同参与的“大宣传”格局。
发布者:清风在线
2022年06月30日
人文传媒网唐山讯(么安全 卫东)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由北京瀚墨丹青书画院主办的“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书画作品在七一上展。作品以线上展览的方式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每位艺术家将精美展览作品呈现给大家。本次线上展作品形式多样、品位高雅、意蕴隽永,是近10年来我书画院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精心力作。艺术家们以高度的职责心,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描绘了大美新时代,用笔墨书写赞美了祖国建设成就,体现了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探索,以此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艺术家简介卫东,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唐山市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员,滦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滦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滦州市古玩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作品欣赏
发布者:唐滦文化
2022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