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全部
一说话就知道,这是个敞亮人。“师傅咱1辆大巴、4辆小车,都准时到位啊!”“音响马上拉过来,大家先试试音。”……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驻军某部训练基地礼堂,张杰不停接打电话,协调车辆、组织彩排、安排就餐,事杂人多,他不急不躁,一一对接解决着问题,还不时跟同事开几句玩笑。7月30日19时30分,这场由青县红色薪火志愿者协会联合县文化馆举办的“迎八一”慰问演出开始。军歌引来大合唱,魔术引发阵阵欢呼,当话剧里75年前的小战士与今天的大学生展开一场时空对话,现场的战士们潸然泪下,随后热烈的掌声响彻礼堂。“大家看得满意,我们就开心。”作为青县红色薪火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杰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筹备演出事宜。“哪些歌曲可以鼓舞战士,大家喜欢什么样的节目,我了解。”张杰说。是的,张杰了解战士,因为他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和很多男孩一样,张杰小时候就有个军旅梦。父亲是工程兵,张杰总是悄悄地把那身绿军装套在自己身上。1997年,张杰如愿入伍,临行前,他与父亲合了张影,接棒成了某工程兵部队的汽车兵。学习擒拿格斗、练习内务整理,演练战术动作、参加野外集训……3年的部队生活丰富充实。“是那段日子教我学会坚韧、担当、团结,让我退役后的人生受益匪浅。”2000年,张杰回到家乡青县,决定创业。工程兵干起了工程。他从小工做起,到工地筑砖粉墙、捆扎钢筋,搬送建材、清理场地。四五年时间,他便拉起一支千余人的施工队。他又苦学经营知识,注册了公司,盖楼、修路、建桥梁,效益越来越好。张杰靠自勉自强走出一条奋斗路,但他更感到自豪的是那条奉献爱心的公益路。与雷锋同兵种同岗位,这在张杰的心里埋下一颗学习雷锋的种子。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退役后的张杰积极捐资助学、慰问孤老。2020年,他发起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带领百余名退役军人一起学雷锋做好事。2023年2月,团队正式定名为青县红色薪火志愿者协会。7月31日9时,青县南环路边的一家快餐小店里,协会10余名志愿者正忙着为环卫工人准备“爱心午餐”。大锅菜、花卷油条、小甜点、绿豆汤……11时30分,午餐备齐,交接班的环卫工人陆续走进来,吃上了一口热乎饭。“今天活动结束后,我们就要准备下个月的生日会了。”张杰告诉记者,关爱困境儿童是协会一个重要项目,每个月他们都到金牛镇双庄科小学,带上生日蛋糕、学习用品,和当月过生日的孩子一起唱歌、聊天、做游戏。“协会志愿者们还会提前通过老师收集微心愿,为孩子们准备好生日礼物。”双庄科小学校长马其香欣喜地见证着学生的变化,“从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曾经缺失的温暖和爱,现在变得越来越开朗。”为了帮助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2022年,张杰又创建了青县首家“拥军爱心小屋”。就是那一年,关晓楼经战友介绍,从辽宁老家来到青县,找到张杰。“我现在负责公司行政业务,工作挺忙,生活很充实。”关晓楼不光生活有了保障,还成为志愿者协会的一员。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拥军爱心小屋”已陆续为6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与创业帮扶,并带动他们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仅2023年一年,张杰及他的团队先后组织各类慈善活动100余场次,慰问救济军烈属、困难群体1500余人次。眼下,张杰还惦记着一件事。“我们每到节假日,就组织大家去看望老兵。我想把他们的事迹整理出来,让大家记住那段峥嵘岁月,让顽强不屈的精神传承下去。”张杰说。“做了这么久公益,为那么多人带去温暖,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面对记者的提问,张杰一口气讲出好几个时刻:冬天早上天不亮,环卫大姐一进爱心早餐店,说“好暖和”的时候;孩子们一起过生日,吃完一块蛋糕还想再来一块的时候;老兵拉着他的手,讲着年轻时的趣事,大家一起哈哈大笑的时候……“每件平凡小事,都是重要的事。”张杰说,“我们就从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善,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张杰榜上有名。(记者孙青)责任编辑:闻雅丽 高小茹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7日
作者:聂焱鑫 刘振宇1933年出生的尉凤英,现年已经91岁了,但她身子骨硬朗,说话声音洪亮,透着一股子东北人的直爽。这个“从来不走,总是在跑的铁姑娘”依然关心着厂里的生产情况。1953年,尉凤英高小毕业后,来到东北机器制造厂(七二四厂)当冲压工。车间里的李玉书师傅对她说:“要想多出产品,光凭硬干不行,要巧干,要多动脑筋,要从生产规程上找窍门!”找窍门,搞技术革新,对只有小学文化的尉凤英来说极为艰难,但她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她在车间想,在宿舍想,走路想,甚至吃饭时,也一手端着饭碗,一手用筷子蘸着菜汤在饭桌上画图。从1953年至1965年12年间,尉凤英完成技术革新177项,其中重大技术革新58项。1958年,尉凤英担纲的业余技术革新小组被命名为尉凤英红专大队,在尉凤英的引领下,七二四厂的“红专小组”逐步发展到130多个,在7年间,实现了707项技术革新,突破关键技术410项。尉凤英用434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用4个月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量。1961年10月24日,沈阳市劳动模范吴家柱、林海丰和市先进生产者吴大有,联合尉凤英等,共同组织成立了“沈阳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厂际经验交流和技术协作活动委员会”。这是我国第一个职工技术协作组织。尉凤英是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中国工人的杰出代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多大劲我就使多大劲,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也用执着和热情,诠释着劳模精神,将岁月染上了别样的色彩。退休以后,尉凤英会走进机关、工厂、社区、学校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她看来,就算退休了,每一天也要“闪闪发光”。责任编辑:曹玥 贺少成总平台审核编辑:徐睿明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6日
策划:孙志平 樊华 黄豁统筹:刘佩 王冰笛 江毅编导:蔡志坚 杜笑微记者:杜笑微 张龙 王金金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青海分社联合制作责任编辑:刘思远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6日
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百人千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在西安新兴大酒店隆重举行。 23日上午8时30分,来自陕西各地及周边省区的近五百名参会者、70多名志愿者及各地八个直播分会场千余人庄严肃立,在嘹亮的《歌唱祖国》的歌声中拉开活动帷幕。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育工委顾问、大同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剑辉致辞。他说,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力求通过这次巡讲,引起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争取更多有识之士加入传统家庭教育行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树立文化自信。巡讲活动为期两天,邀请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担任主讲,他们资历深厚,理论功底扎实,教育经验丰富,宣讲内容精彩纷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会长、“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发起人康金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全国巾帼文明岗专家型校长郭秀艳,北大客座教授田易生,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苏艳平,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宋丽娜等围绕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家庭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以成功的教育实践、教学案例、采访互动以及受益家庭现身说法的方式,为现场活动参与者及线上听众呈现了一场触动心灵的家庭教育盛宴,助力失和家庭及网瘾、忤逆、早恋、抑郁等问题青少年摆脱困境,走向光明。活动主会场和各分会场听众掌声不断,许多人倍受感动和鼓舞,纷纷通过接受采访和留言方式分享受益心声。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聂振宽深有感触地说:“老师们的分享直击人心,醍醐灌顶,针对家庭家教的难点、痛点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相信孩子是可以教得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的可以解决当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据悉,“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全国公益巡讲活动自2021年10月30日在北京启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应各地党委宣传部、关工委、妇联和教育部门的邀请,巡讲活动还将在江苏苏州、安徽巢湖等地陆续举办。 (编辑:高玉峰 马平)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原创
2024年11月26日
人民日报2024-11-20作者:曹江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为什么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呢?因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没有党性这一基石,各个方面就立不住、立不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归根结底都能从党性修养不强上找到根源。比如,一些党员干部违法乱纪、滑向腐败的深渊,就是因为党性修养不强,不能勤掸“思想尘”,总是难破“心中贼”,守不住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又如,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追根溯源,也是因为党性修养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到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党性修养不强,干事动机就不纯正,就容易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进而出现政绩观的偏差。可见,党性修养不强,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既影响党员干部成长,也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认识到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终生努力,将其当作一辈子的事情,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加强党性修养,就要坚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有个别党员干部不重视党内政治生活。事实上,党内政治生活就像一座锤炼党性、淬化思想的熔炉,烧得越旺,越能炼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能够帮助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免疫力。为此,“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党员干部要通过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理论武装,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党性觉悟。党员干部的党性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通过一言一行体现出来,必须注重在小事小节中涵养党性。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其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小事小节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品质,不拘“小节”,终亏“大德”。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不拘小节”开始,在小事小节上不能严格约束自己,思想上失去了警惕,行动上放纵了自己。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就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强化慎初、慎微、慎独的意识,从日常生活严起,在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涵养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加强党性修养,不仅要进行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更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正是检验党性的考场。如果在改革中不担当不作为,党性修养就无从谈起。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以党性的尺子来衡量工作得失、把握行为尺度,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改革实践中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责任编辑:胡伟屹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6日
 人喜欢听好话,还是喜欢听正直的话?听好话。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必须要从小扎根。我们中心的老师在教这一句经文的时候,都会提醒小朋友:“你的缺点就好像是脸上粘了一个黑黑的东西,今天别人把你的缺点讲出来,就等于把你脸上的这个污点去掉了,你是否应该感谢他?当然应该!”所以,小朋友跟小朋友之间,只要同学帮他指出缺点,他首先就会给同学鞠一个躬,然后很高兴地跟同学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过能改,归于无”,他就会更加欢喜地把缺点修正过来。一个人从小扎下了“闻誉恐,闻过欣”的根,对他终身的事业都有很大的益处。宋朝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他跟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互相切磋学问。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诗写道:“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觉得自己现在的境界很好,连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清净心。何谓八风?就是人生境界的“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八种考验。利,就是你顺势的时候; 衰,是衰败下来;苦,受苦的时候;乐,很欢喜的时候;称,受到称赞;讥,别人对我们讥讽;毁,诋毁,毁谤我们;誉,当我们有很好的名誉时。苏东坡觉得这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心境,他都可以保持清净,所以写了这一首诗派人送给佛印禅师欣赏,其目的就是要佛印禅师来称赞自己的境界。佛印禅师看完之后,就在信上写了一个“屁”字,便让送信的人带回去给苏东坡。苏东坡本以为佛印禅师一定会称赞他,结果一看是一个“屁”字,非常生气,就立刻赶到佛印禅师住的地方。苏东坡来到佛印禅师的门口,只见门上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十个大字,苏东坡一看,立即生起了惭愧心,于是就离开了。我们也要时时生起惭愧心,时时从起心动念处把自己不好的习性去除,才不会犯 “闻过怒,闻誉乐”的错误。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6日
《吉祥经》告诉我们:“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好好说话,能感召好运。看过这样一个测试:一个小女孩像往常一样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接到后不耐烦地骂:“就快到了,你别催催催,烦死了!”孩子立刻噤声,小心翼翼地挂了电话,眼泪夺眶而出。随后,工作人员安排母亲主动打了电话,并且温柔地说:“宝贝,你别急,妈妈马上到了,一会见哦。”小女孩一听完就欢快了起来,安心地等待妈妈。好好说话,就是在向外界发散善意,这样的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会越少,命运就会越来越顺。有本书里讲道:“说话之伤,都是暗伤。”口出恶言,就像是挥拳击墙,出力越大,墙的回弹也就越大,伤害自然就越大。▽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言行都在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好好说话的家庭,充满了冷漠和紧张的氛围,子女就会自卑痛苦,未来自然坎坷不顺。好好说话,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心善嘴恶,福转为祸;心善嘴善,福泽子孙!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6日
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第一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假如我们的孩子没教好,你这一生会不会幸福?一个人有没有福报,一个人的人生能不能够过得自在,他的中晚年取决于孩子懂不懂事,孝不孝顺。假如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懂事,我们后半辈子会怎样,很难熬[流泪],不知道孩子今天又会给我上演哪一出戏来让我收拾残局。所以教育孩子教育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重要的位置,那我们的轻重缓急就对了。        举一些实际的案例,例如有些孩子没有孝心,长大后拿父母发泄,谩骂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父母难不难熬[流泪]?当然难熬[流泪]。再如。有些儿子结婚成家了,夫妻不和,不懂夫妻相处之道,让父母非常操心。这些都是父母从小没有教育好孩子结果。 现在的家长脑子里都是分数,非常关注孩子考多少分。其实我们。我们家长明明觉得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很重要,结果都把精力摆在分数上,其实也不能怪我们的家长,因为他还体会不到做人做事。对孩子一生长远的影响有多大?  那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育,教育不是钱多有用,教育也不是说多了有用,也不是你的理论书很多就有用。最重要的。在说文解字里面把它点出来了,什么叫教?上所施,下所效,叫教;育,养子始作善也,才两行字,把教育的核心都点出来了。​  教育里面最重要的第一个要教对东西,使作善也。当孩子有个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他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会幸福。而我们如何教他这些善的行为,不是要求他读很多书,而是先要求自己父母做到,当我们父母表现出来善的行为,我们的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就会受到很深的感动,一定会效法。例如我们父母平时在家里表现出来孝顺,恭敬自己的父母,友自己的兄弟姐妹,对亲戚朋友热情好客。平时生活勤劳节俭啊,不要攀比太多的物欲,这些都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榜样。还有就是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啊,不要把不好的情绪传给孩子。父母敢于天天反省自己的错误,德日进过日少。 父母表现出来乐善好施!和颜爱语,心平气和!懂得感恩别人!这些都要父母做给孩子看到榜样力量。  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及早为孩子下对抉择,把教育孩子德行放在与赚钱同样重要的位置,才能让自己人生更圆满。
发布者:Summer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