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取消

您的爱心支持,是我们完成

为国为民伟大事业的基础!功不唐捐!

未上传收款码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学习智慧
全部
1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看到好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真不错,你用的是什么相机?”而看到烂照片时,则往往笑话拍摄者水平?有个高赞回答深入人心:许多人习惯性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失败归因于环境;而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失败归因于其自身。 细想来,正是遇事只会一味地抱怨他人、抱怨环境,所以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抱怨。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去机场的路上,主人公乘坐的出租车在正确的车道上行驶。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冲了出来,幸好出租车司机及时踩了刹车,不然就撞上了。没想到的是,黑色轿车的司机竟然凶狠地对着他们大吼大叫,而出租车司机只是微笑着摇了摇手,表现出友善的样子。 主人公问司机:“你刚才为什么那样做呢?他差点撞坏了你的车,把我们送进医院。”司机解释道:“有的人就像垃圾车,他们满载着负面情绪四处奔跑。如果你给了机会,他们就会把负面情绪倒到你身上。所以,千万别接收他们的负面情绪。” 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上课不听讲,考试靠“突击”,看到别人拿奖学金羡慕不已,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工作浑水摸鱼,眼看着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升职加薪,却只会说他们讨好老板、还不如自己实在;看着朋友生活幸福,又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家境……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字)编辑 生活里只有抱怨的人,他的人生一定不会顺到哪里去。若想拥抱太阳,可却只愿站在雨里,那他人也是爱莫能助。2 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轻易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人生就是如此,越努力的人,越容易遇见意料之外的惊喜。而越是被负能量包围的人,越容易陷入垃圾情绪的循环。本来只是手上破了道小口,然后一直郁闷,抱怨生活,结果工作出了失误,酿成大祸,这就是抱怨带来的连锁反应。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假设你的银行卡里有86400元,有天被人从中偷了10元,你会因此非常沮丧、然后把剩下的86390元都丢掉,还是会选择不计较、继续好好生活呢?其实,一天刚好也是86400秒,所以,别让消极的10秒钟毁掉剩下的86390秒。死结若是解不开那就彻底剪断,总之,抱怨除了发泄,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的内心,内心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选择抱怨,内心就会充满痛苦、黑暗和绝望;选择感恩,世界就充满阳光、希望和爱。3 习惯性抱怨,就是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久而久之只会越来越难受。 古人常说:向内寻求于心,向外寻求于道。改变人生最好的途径,就是遇事不再一味抱怨,而是多想想解决的方法。 额头迟早会刻上皱纹,但不能让自己的内心也刻上皱纹。与其时时抱怨,不如事事改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少些抱怨,多些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发布者:谨 琼
2023年06月04日
修布施也要有福,没有福,他虽然有财,有心想布施,也种不了福。所以修布施有三个条件:有福、有心、有财。福从哪里来?是从布施、供养来的。我们这一生所得的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的因结的果报。过去生中布施得多,这一生得的财富就多;过去生中修财布施、财供养,修得很欢喜、很痛快,这一生钱来得就很容易,也来得很自在。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要想保持我们的“富有”,就要舍,舍是因,得是果,舍得越多,得到的越多,得到的那个还要舍,那得的就更多。总而言之,把所得的统统舍掉,舍掉之后它源源不断的又来了,就像活水,这边出去,那边又流进来,川流不息。我们如果很富有,日常生活当中,只要能过得去就行,不可以奢侈,能省的一定要省。节省下来的财物布施给贫乏的人,常常照顾他们,福报是天天在增加。如果能坚持一生都不中断、不改变、不退心,晚年的福报就很大,得富贵、得长寿、得自在如意。所以,懂得就要肯修,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如果我们这一世过得很贫穷,是前世修得不够。能不能补?能。常存布施的心,有多大的力量,就布施多少,那就是圆满的修布施。大富人家,家财亿万,他布施十万、二十万,我们贫穷,布施两块、三块,功德超过他,这按比例算的。所以不是贫穷的人不能修福,不但能修,而且修得还踏实,因为贫穷的人布施的时候,心往往更真诚。富贵人,有的时候还要图名利的果报,这个因不纯,所以果报不大。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在这一生中要努力地把命中没有的补上。人,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我们要想超越命运,就要努力断恶修善,广行布施。修善加分,大的善就乘;造恶就减分,大恶就除。所以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加减乘除。不要吝啬,不要吝财、吝法。吝财、吝法的人,他的前途有限;广行布施,不吝财、不吝法,前途无量。我们只要真正发心做个好人,不会饿着,也不会冻着。没有财,修财布施;没有智慧,修法布施;没有寿命,修无畏布施,统统都能改造命运。改造得来的是正规得到的,不是侥幸,是命运真的改变了。《了凡四训》是最好的证明,《俞净意遇灶神记》也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这是圣贤教诲。
发布者:谨 琼
原创
2023年06月04日
多疑心理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一种病态心理,它经常表现为对人存戒心、提防心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有些人看到别人在一起窃窃私语,就会想他们是不是在说我坏话;在街上走,看到别人多看了自己两眼,就觉得人家不怀好意;自己做了坏事,即使没人看到、但看到别人在看自己时,仍会怀疑别人都知道了;别人讲个笑话,他就会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嘲笑。这种人身边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厌恶这个世界,认为一切都是假的。具有这种消极心态的人,经常会带着一种成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得出不好的结论,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猜疑。通过假设一个本来不存在的消极的前提,然后再把与之相关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从而无中生有地自我幻想出了一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疑是对的。这样的人其实已经陷入严重的猜疑心理而不能自拔了。首先我们来分析多疑心理的成因。第一点就是因为对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当别人向你来说某个人的过失的时候,或者进谗言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为诬词所蒙蔽。古人有一句话:“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当你的下属在你面前说别人的不是的时候,你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因为这个人说别人的过失,可能是有所企图,他或者是嫉妒同事的成就,或者因为有一个位置他不想让同事去获得,所以才向你来说他的过失,来影响你的决定。有一首《听谗诗》说明了谗言对人际关系的危害。诗中写道:“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君听臣当诛”,也就是说一个领导者,他听到了别人的诬词和谗言,结果可能就在诬词的蒙蔽之下,把忠臣给杀害了。比如在南宋的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他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屡屡得胜,眼看着就可以收复中原了,但是昏君赵构却听信了秦桧的谗言,一天之中连下了12道金牌,把他火速召回临安,使十几年的抗金事业毁于一旦。这种不良结果的产生,就是因为赵构对岳飞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听谗诗》描述了这些情况:父亲假如听了一些谗言,可能父子关系都会出现障碍,朋友之间听了谗言会疏离,夫妻听了谗言可能就要分离。所以我们对于言语要有判断能力,要相当谨慎,也就是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明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因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真心希望我们幸福的人绝对不会故意制造矛盾,影响人际的和谐。多疑心理的第二个成因就是封闭性的思路。简单的逻辑推理,使猜疑心理笼罩上了一种自圆其说的迷雾,就像我们听过的那个“疑人盗斧”的故事。一个人把斧子丢了,他就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从这种假设的目标出发,他来观察这个邻居的儿子,看他的眼神、他的举动、他走路的样子,越看越像偷斧子的人,于是他断定这个斧子就是被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后来他在山里打柴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然后再去看邻居家的儿子,结果发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儿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我们对别人产生怀疑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心理在作怪。多疑的人都是从一种预定的假设目标出发,再去观察,然后再寻找一些论据证明,最后回到了自己假设的目标。就像有的妻子怀疑自己的丈夫有外遇,从这种假设的目标出发寻找论据,丈夫回来之后,她看一看他的衬衫,是不是有口红,是不是有香水,是不是有女人的头发,然后去检查他的手机,看看有什么可疑的短信,或者可疑的电话号码。这些实际上都是从自己的假想出发产生的一种多疑心理。导致多疑心理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一个人自己诡计多端,经常疑神疑鬼,那么他也会从这样的心理体验去出发,无端地推测别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没有原因地去推测别人。所以《论语》上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所以坦荡,就是因为他俯仰无愧,心胸开阔,为人处世没有一件事不可以告诉别人的。但是小人,经常会疑神疑鬼,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然后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推测别人。在生活中,在职场上,很多人难免会犯一些类似“小人之心”的错误,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有一次,一个刑警队接到紧急任务要出警。案情重大,疑犯手中有枪。正好有一个记者当时在警队进行采访,于是跟着他们一起出警,好得到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因为情况紧急,刑警们便拿出了防弹衣,以防万一。可是全队有十几个人,而防弹衣只配备了五件。此时包括刑警队长在内的五名战士,一声不吭就把防弹衣穿在了自己身上。记者看到这里,心里就觉得有些别扭,心想,这队长也太过分了,抢着穿防弹衣,那其他没防弹衣穿的人怎么办?后来任务胜利完成,刑警队长和另外几个穿防弹衣的同事表现英勇,上级准备颁一等功给他们,但是批下来是二等功。记者于是就跟队长开了个玩笑,说:“你看,你当时抢着穿防弹衣,不然,很可能就立一等功了。”队长听了,马上就明白了这个记者是在嘲笑他怕死,抢防弹衣穿。但他也没生气,而是很平静地对记者说:“防弹衣的数量有限,一接到危险性大的任务,出警人员多,防弹衣肯定不够穿。你看我抢一件穿上了,要是不抢,就被别人抢走了。你不知道,在我们队,谁穿着防弹衣,谁就得冲在最前面,就得第一个面临危险甚至死亡,这是我队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队长还没说完,这个记者就已经明白了,他感到非常羞愧,从而也认识到自己犯了“小人之心”的错误。这种错误虽然小,但是如果不小心犯了,就会影响我们与朋友、同事的关系。遇到问题时,如果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够将心比心,或者看到问题就起疑心,甚至不但不帮忙,还要去百般挑剔,无端指责,就很容易得罪身边的人,从而影响人际关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应该认清现实情况,而不是不明就里地猜测;把自己放在事情中来,多沟通,多交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而不要站在圈外去批评指责。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原创
2023年04月21日
我们读过《论语》的都知道,孔子有一个特别的学生,叫仲由(又叫子路),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仲由为人直爽,勇猛果断,敢经常顶撞、质疑老师,而孔子对他也是批评得多赞誉得少。当然了,在孔子后面周游列国的14年里,子路可是一直陪伴左右,护老师周全,一起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莽莽撞撞的人,在侍奉父母双亲上却十分地殚精竭虑、无微不至。他的故事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青松君今日再读来,还是很深受感动,久久不能忘怀。仲由自小非常孝顺父母,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省吃俭用,从汴州城为父母买米。那年遇到大旱,粮价飞涨,高价的米面使仲由难以应付,而家里已经没有父母勉强糊口的粮食了。一天,仲由听说邻县的粮价比汴州便宜许多,但却与汴州相距百里。仲由想,只要能买到更多的米面让父母吃,自己多跑点路,多吃点苦也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决定独自离家步行到邻县,买了米后又用肩膀扛着米袋赶回家来。百里之外,有车马还好,但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哪有车马呀?靠双腿一天只能走七八十里,从百里外打个来回,要用两天多的时间。- 02 -第一次仲由从邻县给父母买米面回到家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但是他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狼狈样,便强打精神。父母心疼地问他累不累,仲由拍了拍胸说:“不要说一百里,就是二百里也累不倒我。”秋去冬来,天寒地冻,要到百里外去买米面,变得更艰难了。仲由有时要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呵口气,然后继续赶路。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肯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上。邻居看到仲由这样辛苦就问:咋不怕苦?仲由说:“为了父母能吃上米,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03 -那时候兵荒马乱,百姓缺吃少穿,仲由在往返路上常常看到冻死遗骨。有的人看到他背着米十分眼馋。一次,仲由背米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快黑了,遇到几个彪形大汉挡住了去路,劫贼大声道:“要命把米丢下,不要命看刀。”面对劫贼,仲由吓出一身冷汗,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动情地说:“你们是苦命人,我也是苦命人,你们有父母,我也有父母,我的父母就等着这米下锅,如果今天我把米给了你们,那么我的父母就要饿死了。你们要米可以,但给我父母留些米。”“这还是位孝子,放了他吧!”领头的一个劫贼对众兄弟说,接着回过头又对仲由说:“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走吧!”仲由一片孝心感天动地,就连他的老师孔子也多次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04 -仲由父母先后去世,仲由按照礼数埋葬了双亲。守孝期满之后,仲由向南游历到楚国。楚国的国君同仲由经过一番长谈,十分欣赏仲由的才干,再三挽留让他留下来做了高官。仲由做了高官后,出游时随从的车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宴饮非常丰盛,列鼎而食,造成的声势在当时是极为煊赫的。这种盛大豪华的场面令他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对人说:“我现在算是富贵了,可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了。我即使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到呢?”他唏嘘不已的样子,使身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仲由还曾对人说过:“树林要安静下来,可风偏偏不停下来;你要奉养双亲的时候,可是父母却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到现在才懂得,即使是把最丰美的食物供在父母墓前,倒不如在他们生前用好饭好菜供养他们啊!”- 05 -古之人不欺余也,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孝无贵贱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正在看此文的你,或正青年或已中年,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2023年04月21日
「徐信善和杨宏是同学好友,曾一起去参加考试,住在同一客店。有一天,他们偶遇到一位很有修行的高僧,僧人说:“杨宏将上榜,仕途顺利,主贵;徐信善不中,主贫。”就在这天夜里,杨宏偶然看见客店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他想以重金请旅店主人撮合,向少女求欢。徐信善知道后,严词极力劝阻说:“高僧虽然断定你必中,但考试在即,你心中如果一直想着女色,这几天必定心神不宁,无心读书。而且,你重金贿赂店主求色,别人只会以好色之徒来看你!如果你被拒,是自取其辱;如果你强行去,是坏人名节,天理不容;如果那女子答应你,想必也不是什么良家女子。万一染病,岂不是终身受罪?何况我将来还要靠你拉一把呢,你千万要三思!”杨宏觉得很有道理,想到不可因此而废掉自己的前途,于是打消了妄念。第二天,僧人又遇见徐信善,他十分惊讶地说:“怎么一夜之间,你的脸上生出了阴骘纹?变贱相为贵相了,将来定会大富大贵。”他又看了看杨宏:“你的气色已经不如昨天,虽然和徐信善同样显贵,但名次在他之后。”等到发榜,果然如高僧所言。    按:徐信善先生,既能持己自正,又能规劝爱护别人。他人若能听从劝告,固然能受到规劝者的恩泽;即使他人不听劝告,执意妄为,但规劝者的一片慈悲之心,也足以感动天地而获福报。世间人到底有何理由,而不力行劝人戒淫呢?」    以上因果故事来源《寿康宝鉴》 印光大师推荐所以改变命运难吗?难,因为很多人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气。改变命运容易吗?容易!起心动念之间,就能改变。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下我们的命运已经开始在改变!
发布者:机灵小不懂
2023年04月21日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孝顺与行善,上可慰亲心,下可免灾殃。及时行孝,人生才不会留遗憾。愿子欲养而亲尚待,孝顺之人,福报绵长。1孝顺父母,天经地义《梵网经》有言: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孝为制止。孝顺父母,天经地义。父母,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大的福报。很久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过习俗: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后,就要被子女活埋。后来,波罗奈国出了个孝子,十分孝顺父母,却无力与这种社会风气抗衡。于是在父母年迈后,他挖了一个大坑,在里面盖房子,让父母偷偷地住在里面,每天送去各种饮食。孝子每天都在想办法改变这种风气,这种孝心感动到了天神。于是天神下凡来到国王那儿,取出两条蛇,说:“你鉴别一下,这两条蛇哪条是雌、哪条是雄。十天之内鉴别不出来,我就灭了你的国家。”国王十分心急,召来王公大臣却也个个无能为力。于是张榜招贤,孝子看到后把这事告诉了父亲,他父亲想了想,便想出鉴别雌雄的好办法。第二天,孝子去揭了招贤榜,他对天神及国王说:“很简单,只要拿一细软的布,把两条蛇放在上面,雄蛇比较活泼,在布上会躁动不安;雌蛇比较老实,在布上安静不动。”天神笑了笑,又出了两道难题,孝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统统迎刃而解。于是天神说:“你的国家里还有这样聪明的人,真是不错。从今以后,我将保护你的国家,让你的国家不受敌人的侵犯。”说完便隐没不见。国王高兴极了,决定大大的赏赐孝子,但又有个问题,“为什么天神每次提问,你都要回家一次,才能解答出来?这些答案到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你?”孝子这时跪下说自己犯了死罪,没有按照规定活埋父母,而是把他们藏在了家中。这些答案都是父亲教的。孝子说:“大王!父母恩重,好比天地,怀胎十月,生下我们,从小到大,推干去湿,乳哺养育,教授道理,直到我们成家立业,父母不知吃了多少辛苦,付出多少劳累。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恩情,是我们怎么也报答不了的!刚才大王说要赏赐我,我什么也不要,只希望大王下一道命令,把那活埋父母的陈规陋习给废除了吧!”国王听了之后,非常感动,遂发布命令:从此再也不准活埋父母,必须孝顺供养,有不顺父母者,从重治罪。父母,对我们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我们今生能和父母结缘,成为他们的儿女,都是出自上天的安排。孝顺父母,是每个人一生最伟大的事业。这个世上能全心全意爱我们的人也只有父母。父母,是留在人世间的菩萨,我们从小的心愿,父母总会尽力去实现。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为了我们,他们一生劳累,只能我们能够过得稍微幸福些。今生能成为你们的儿女,是我们最大的福分。所以,请尽心孝顺父母吧!2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福田佛家有云:孝顺父母,是世间第一福田。孝顺父母,就是世间最大的善事。世间任何善事都比不过孝顺父母。时常孝顺父母,积累人生最大的福资,就是最好的行善。从前,有一个富翁,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富翁问三个女儿:“你们都对我很好,那说说看你们爱我像什么一样啊?”大女儿说:“我爱您就像爱护我的生命一样!”父亲非常开心。二女儿说:“我爱您就像爱我的眼睛一样!”父亲仍然很开心。“我爱您就像爱菜里面的盐一样!”三女儿很平淡的说。富翁听了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三女儿赶出家门。日子过得很快,大女儿、二女儿相继出嫁,并且霸占了富翁的财产,把他赶出家门。又老又穷的他,只能沿街乞讨为生。不知多少天,走了多少路,他来到了一大户人家乞讨,正巧女主人望见了他,就吩咐下人,把他让进来,并做了一桌好菜给他吃,但每道菜都没有放盐。他非常饿,看到菜就吃,可是吃遍所有的菜都没有滋味。这时他放声大哭:“我现在才明白只有三女儿对我是真心,没有盐的菜,再好也没味道啊!”这时,女主人出来与他相认,他见到被他赶出家门的三女儿更是惭愧。三女儿并不怪罪父亲,还让他在这里颐养天年。后来,大女儿和二女儿竟先后家道中落,只有三女儿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父母健在时多点孝顺,才能在日后少点遗憾。孝顺父母,时刻都不能等。孝顺父母,快乐了父母,也快乐了自己。荣华富贵对父母而言不过尔尔,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着我们幸福。孝顺父母,积累人生最大福德。每一次孝顺父母,都是在造福自己。每一次孝顺父母,都将给自己带来福气。3改命,从孝顺父母开始佛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有一个做屠户的吴某,生性极为吝啬。他的母亲已年过七十,有一次叫人到儿子处拿些肉,吴某本不想给她,但来人再三请求,便只给了少许。过了几天,他母亲又叫人去拿肉,吴某怒道:“取了又取!我就是就是把手指斩下来也不给了!”来人只好默默离去。可这之后,吴某在切肉时不知如何地忽然误把手指切下来,他痛极趴倒在地上。来取肉的人找药为吴某敷上,并告诉他:“这是你对父母不孝才有此后果啊!”吴某幡然悔悟,立马回去给母亲道歉,从此良心发现。后来,吴某改做油糖生意,而且越发孝顺,生意也越发兴盛,赚了很多钱。佛在很多地方都讲过,想让善神降临到家中,那就孝养父母吧!对父母的不敬和不孝,都是在消耗自己苦修而来的福报。改命,不用去改风水,而是孝顺父母。人这辈子,可以不用功成名就,但是不可不孝顺父母。不孝父母,永远不可能改变命运。孝顺父母,人生才能一帆风顺!愿望所有众生都能够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愿我们把一切的转载布施一点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回向给父母。愿望一切如母众生皆能远离痛苦烦恼,健康,吉祥如意!
发布者:人文传媒网
2023年04月15日
宋朝的卫仲达,最初当馆职官位时,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押到阴间。冥官详细的核对善恶两本记录,他的恶录多得竟铺满整个庭院,而善录只有一小卷轴而已。地府的官吏脸色都变了,吩咐拿秤来称称看,结果那一小卷轴的善,却超过盈庭恶录的重量。官吏很高兴地说:“你可以出去回家了”。卫仲达问道:“我年纪不到40岁,怎会有这样多的恶行?”官吏说:“只要一念不正,鬼神无不知道,就记录下来,不必等到去做。”仲达就问:“这小卷轴中记得是什么事?”官吏说:“朝廷曾要动用很多劳工修三山石桥。你上奏尽力谏止,这是你上疏的稿件。”仲达说:“我虽然进谏,但上级没采纳,善力的功能怎会那么大呢?”官吏说“你用心很真诚,言论可为是人的训诫,如果上级能听从,那功德就无可限量。如果你能乘此念头来度化世人并无困难,奈何你恶念太多,以致善力减半,而你也就无法再期望当宰相了。”后来仲达做官,果然只做到吏部尚书而已。曹彬是宋朝真定灵寿今河北石门西北人,本性廉谨,忠君爱国,待人谦恭有礼。不急于争财夺利,也不得罪他人,经常救济贫乏穷困的人,特别体恤鳏寡孤独的人。喜怒从不现于脸上,富贵也不骄傲,带兵出征,不曾妄杀一人。有一回,他在成都打胜仗,掳获一些妇女,恐怕受人侮辱,就将她们关在一个房间,从旁挖洞送食物给他们,并告诫手下说“这要进贡上级,一定要保护好。”战事平息后,就去寻访他们亲属,送她们回家,找不到亲戚的,就准备礼物,让她们出嫁使有归宿。当在金陵今南京市战胜后,他先焚香祝告天地,并叫所有将士发誓,不得滥杀一人,因而全活的人不计其数。他的善行不止如此,例如舍弃私人恩怨,而洗清赵昌言的罪行,不惜诬蔑自己而救度王全斌的性命;对于犯死罪的新婚官吏,总要找理由来延缓处决时间,绝不伤害冬眠昆虫等。这都是大德行为。后来儿子曹玮、曹琮、曹璨,都被朝廷重用,天子亲授节钺(符节及斧钺,古时出兵征讨时,天子授予大将以示威的信物。)及玉器,授权领兵出征。曹圯则被封为王爵,生女后为光献皇太后,子孙绵延,昌盛无比。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3年04月15日
想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就请他吃顿饭,有句老话说:什么吃相,什么人。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不需要设置什么太大的考验,只是简简单单吃一顿饭就足以暴露许多问题。在饭桌上的种种行为,都是一个人人品的体现。所谓吃相见品相,就是这个道理。- 01 -吃相,暴露了一个人的家教一个人的用餐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而这中间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每个人刚开始学吃饭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有些问题,比如吧唧嘴,坐姿不端正,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等等。但是这些行为,都是可以通过纠正慢慢变好的。父母注重礼节,自然会对孩子的吃相有所规范,并会在孩子行为不当时加以提醒和教导。食不言寝不语,要等长辈先动筷子,不能拿筷子敲碗,吃饭时手不能放在桌子下......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会随着时间变成习惯,然后跟着我们一辈子,成为他人评断我们的一道标准。我有个朋友是左撇子,平时写字,干活都是用左手,唯独吃饭是用右手。有一次问她为什么,她说是小的时候被父母硬逼着给改过来的。因为用左手吃饭,当聚餐或者人多时,胳膊碰着胳膊,会给其他人造成不便。去餐厅吃饭时不难看到这样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一家三口的吃相,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父母狼吞虎咽,孩子也狼吞虎咽;父母把脚踩在一旁的凳子上,孩子也有样学样;父母对着服务员呼来喝去,孩子对其他人说话也经常一口一个“喂”......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影子。孩子的吃相,反映的不仅是自身的修养,更是父母的家教。- 02 -吃相,反应了一个人的性格很多人交朋友也好,谈恋爱也好,都有很重要的一条标准——能吃到一起去。能吃到一起去,并不是两个人口味相不相合,而是在跟这个人吃饭的时候,自己的心情是否愉快。试想一下,你跟一个人出去吃饭。对方在点菜的时候完全不问你的想法,菜上桌后拿筷子左翻翻右翻翻,遇到自己喜欢的菜就端到自己面前霸占碰都不让别人碰,一边跟你聊着天一边还挥舞着手上的筷子......这样的一个人,哪怕长得再好看,其他方面再令你欣赏,你会愿意跟他吃第二次饭吗?两个人若是想相处得长久,秘诀归根结底也只有一句话,要在乎对方的感受。而吃相差的人,往往都不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多大的困扰。他们并非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妥,而是不愿意改。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以后相处中遇到其他的分歧,也不会站在你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的人是无法让人舒服,愉快地与之交往的。- 03 -你的吃相,就是你的形象如果说家教和性格都是通过吃相看到的深层次的东西,那么吃相给人最直观的第一感受就是,这个人是否在意个人形象。两个十分相熟的人在自己家里关起门来吃饭,尚有些地方需要注意,那么在公众场合见生人时就更不用说了。微博上曾经有个段子,大家纷纷讨论在交往初期时自己吃饭的矜持行为。私下能举着一整只烧鸡啃得满嘴流油的人,在对象面前吃碗面都要一根一根吃;因为怕吐骨头影响形象,面对着小排骨直流口水还是忍着一口都不碰;甚至吃鱼被鱼刺卡住,都要不动声色地回家后再打车去医院取出......在真正重视的人面前,人是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的。因为那是一个人的名片,与知识、见识并列,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一个人若是连个人形象都不重视,那么在其他方面还能够保持干净和体面吗?- 04 -吃相里看人品,餐桌上看家教以前总不明白,为什么人相亲总是要约个晚饭,而不是逛公园,看电影。后来家里的老人解释说,因为这是看一个人能不能合得来最快的办法。饭局就是一小型社会,在餐桌上,一言一行,一碗一筷,无不暴露着最真实的自己。所谓吃相,用餐礼仪,不代表你要对什么杯子装什么红酒,什么刀叉吃什么菜如数家珍,而只是简单的举止恰当,谈吐得体,不给他人造成困扰,仅此而已。
发布者:晴天般的微
2023年04月15日